首页 多重耐药菌防控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防控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多重耐药菌防控ppt课件医院感染管理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手卫生月”系列讲座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定义多重耐药(MDR):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1种)的获得性(非天然)不敏感(中介或耐药)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有1种)不敏感全耐药(PDR):对全部抗菌药物不敏感卫办医政发〔2011〕5号《...

多重耐药菌防控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手卫生月”系列讲座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定义多重耐药(MDR):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1种)的获得性(非天然)不敏感(中介或耐药)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有1种)不敏感全耐药(PDR):对全部抗菌药物不敏感卫办医政发〔2011〕5号《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医院常见耐药菌种类及缩写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肠球菌属耐万古霉素屎/粪肠球菌(VRE)肠杆菌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KL)产ESBLs大肠杆菌(ESBLs-E.coli)耐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CRE)假单胞菌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不动杆菌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药菌增加的原因耐药菌产生增加(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务人员尤其是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以及随后宿主病人的转移,造成耐药菌在医院间以及医院与社区间传播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耐药菌的危害增加疾病负担病死率高27.7/1000人年(MRSA)vs18.3/1000人年(MSSA)我国医院感染耐药菌感染病死率为11.7%,而一般感染病死率为5.4%延长住院日,影响床位周转率增加住院费用3~3.75倍影响医疗安全和质量耐药菌暴发隐患医院感染风险增加威胁医务人员的安全职业安全家人健康耐药菌患者与非耐药菌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来源:2012年4月—11月监测数据Chart2 56 21.7 14 29 15.1 13.4 81.5 30.5 27.4耐药菌患者总患者普通患者平均住院日Sheet1 菌种 耐药类型 菌数 总菌数 构成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100 100 21.4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0 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氢霉烯 73 77 16.5 鲍曼不动杆菌 77 MDR 56 大肠埃希菌 64 大肠埃希菌 耐碳氢霉烯 7 64 13.7 铜绿假单胞菌 61 ESBLS 34 其他葡萄球菌 52 铜绿假单胞菌 耐碳氢霉烯 54 61 13 肺炎克雷伯菌 43 MDR 8 表皮葡萄球菌 29 其他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52 52 11.1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17 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氢霉烯 20 43 9.2 其他肠杆菌 16 ESBLS 13 肠球菌 9 表皮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29 29 6.2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耐碳氢霉烯 14 17 3.6 其他肠杆菌 耐碳氢霉烯 7 16 3.4 ESBLS 3 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 9 9 1.9 病区/科室 总数 鲍曼不动杆菌 MRSE VRE 耐药大肠 耐药肺克 MRSA 其他肠杆菌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其他葡萄球菌 耐药铜绿 A02 87 19 2 3 10 10 25 3 4 5 6 呼吸内科 48 7 0 1 3 4 13 0 5 5 10 神经内科 45 5 1 0 2 5 12 1 1 6 12 A04 43 4 4 2 2 5 12 6 1 4 3 RCU 41 16 0 0 0 5 11 0 3 3 3 ICU 27 8 0 1 1 4 1 2 1 1 8 肾内科 24 1 4 0 12 0 2 0 0 4 1 普外科 23 4 2 2 5 2 5 0 0 1 2 CCU 16 6 2 0 3 0 2 0 0 2 1 心内科 15 1 2 0 3 0 4 1 0 2 2 血液内科 14 3 0 0 2 1 2 1 0 1 4 C02 12 0 1 0 4 1 1 1 0 2 2 泌尿外科 12 0 1 0 6 1 0 0 1 3 0 神经外科 12 2 0 0 1 2 6 0 0 0 1 血液层流病房 9 0 2 0 2 1 1 0 1 2 0 D02 6 0 0 0 0 0 1 0 0 3 2 妇科 5 0 2 0 2 1 0 0 0 0 0 眼科 5 0 4 0 1 0 0 0 0 0 0 风湿免疫科 4 0 1 0 0 0 0 1 0 1 1 NICU 3 0 0 0 1 0 0 0 0 2 0 内分泌科 3 0 0 0 2 0 0 0 0 0 1 肿瘤内科 3 0 0 0 1 1 0 0 0 1 0 放疗科 2 0 1 0 1 0 0 0 0 0 0 骨科 2 0 0 0 0 0 0 0 0 2 0 口腔科 2 1 0 0 0 0 0 0 0 1 0 消化内科 2 0 0 0 0 0 1 0 0 0 1 产科 1 0 0 0 0 0 0 0 0 1 0 心外科 1 0 0 0 0 0 0 0 0 0 1 胸外科 1 0 0 0 0 0 1 0 0 0 0 468 77 29 9 64 43 100 16 17 52 61 时间 例次(人数) 构成比% 4月 53(46) 11.3 53 5月 61(50) 13.0 61 6月 78(56) 16.7 78 7月 69(52) 14.7 69 8月 71(64) 15.2 71 9月 62(46) 13.2 62 10月 39(33) 8.3 39 11月 35(29) 7.5 35 合计 468(306) 100.0 菌种数量 人数 构成比 1 219 71.6% 2 48 15.7% 3 18 5.9% 4 14 4.6% 5 2 0.7% 6 3 1.0% 7 1 0.3% 8 1 0.3% 306 样本类型 例次 构成比% 痰 275 58.8 尿 61 13 血 64 13.7 分泌物 12 2.6 脓汁部位 4 0.9 拭子部位 16 3.4 血导管 5 1.1 肺灌洗液 6 1.3 腹水 12 2.6 胸水 1 0.2 腹透液 2 0.4 其他 4 0.9 便 1 0.2 胆汁 4 0.9 白带 1 0.2 A02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2012.4 5 5 5 2012.5 5 13 5 2012.6 15 5 3 2012.7 12 3 12 2012.8 18 9 8 2012.9 15 5 5 2012.1 12 3 4 2012.11 5 5 3 痰 尿 血 耐药鲍曼 68 1 1 MRSE 0 2 11 VRE 0 6 2 耐药大肠 16 29 8 耐药肺克 26 2 8 MRSA 89 3 1 其他肠杆菌 12 3 0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12 2 2 其他葡萄球菌 4 11 29 耐药铜绿 4 2 2 病区/科室 A02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鲍曼不动杆菌 19 7 5 MRSE 2 0 1 VRE 3 1 0 耐药大肠 10 3 2 耐药肺克 10 4 5 MRSA 25 13 12 其他肠杆菌 3 0 1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4 5 1 其他葡萄球菌 5 5 6 耐药铜绿 6 10 12 科室 例次 A02 42 23 9 4 2 4 呼吸内科 38 26 3 3 3 神经内科 33 19 11 3 RCU 26 16 7 2 1 A04 24 14 5 2 2 1 肾内科 23 22 1 普外科 17 12 4 1 ICU 16 8 4 4 CCU 11 11 泌尿外科 11 11 心内科 10 8 2 血液内科 10 7 2 1 C02 9 5 2 1 1 神经外科 6 4 2 血液层流病房 6 6 眼科 5 5 风湿免疫科 4 4 妇科 4 4 D02 3 3 NICU 3 3 内分泌科 3 3 肿瘤内科 3 3 口腔科 2 2 消化内科 2 2 产科 1 1 放疗科 1 1 骨科 1 1 心外科 1 1 胸外科 1 1 A02 56.0 13 21.7 呼吸内科 29.0 10.5 15.1 神经内科 81.5 29 30.5 A04 41.0 13 21.7 RCU 30.5 7 25.1 ICU 29.0 15 29.7 肾内科 31.0 1 12.4 普外科 49.0 21 9.2 CCU 50.0 6.5 7.5 心内科 61.0 20 8.2 血液内科 42.0 5 13.6 C02 30.0 16 泌尿外科 30.0 6 10.2 神经外科 53.0 16 17.1 12月 32 11月 30 10月 28 9月 26 8月 24 7月 22 6月 20 5月 18 4月 16 3月 14 2月 12 1月 10 痰 样本量 耐药鲍曼 68 MRSE 0 VRE 0 耐药肠杆 16 耐药肺克 26 MRSA 89 其他肠杆 12 其他非发酵 12 其他葡球 4 耐药铜绿 48 耐药种类 尿 耐药鲍曼 1 MRSE 2 VRE 6 耐药肠杆 29 耐药肺克 2 MRSA 3 其他肠杆 3 其他非发酵 2 其他葡球 11 耐药铜绿 2 血 样本量 耐药鲍曼 1 MRSE 11 VRE 2 耐药肠杆 8 耐药肺克 8 MRSA 1 其他肠杆 0 其他非发酵 2 其他葡球 29 耐药铜绿 2 平均住院日(耐药菌) 平均住院日(总) A02 56.0 21.7 6918 60 8190 377 1272 317 4.0126182965 呼吸内科 29.0 15.1 2035 34 14003 930 11968 896 13.3571428571 神经内科 81.5 30.5 2456 20 18631 611 16175 591 27.3688663283 A04 41.0 21.7 RCU 30.5 25.1 ICU 29.0 29.7 肾内科 31.0 12.4 普外科 49.0 9.2 CCU 50.0 7.5 心内科 61.0 8.2 血液内科 42.0 13.6 泌尿外科 30.0 10.2 神经外科 53.0 17.1 耐药菌患者 总患者 普通患者 A02 56.0 21.7 14.0 呼吸内科 29.0 15.1 13.4 神经内科 81.5 30.5 27.4 A04 41.0 21.7 RCU 30.5 25.1 ICU 29.0 29.7 肾内科 31.0 12.4 普外科 49.0 9.2 CCU 50.0 7.5 心内科 61.0 8.2 血液内科 42.0 13.6 泌尿外科 30.0 10.2 神经外科 53.0 17.1Sheet1 0 0 0 0 0 0 0 0 0 0金黄色葡萄球菌21.4%Sheet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例次Sheet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人数 0 0 0 0 0 0 0 0例次 56 29 81.5 41 30.5 29 31 49 50 61 42 30 30 53住院天数 13 10.5 29 13 7 15 1 21 6.5 20 5 16 6 16时间间隔(天)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耐药菌患者总患者普通患者平均住院日 耐药菌患者总患者平均住院日 耐药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医院感染病原菌同源性调查在一个收集5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调查中,我们应用PFGE技术来对细菌DNA进行分型,发现在某一个房间中3年前一个病人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与3年后另一个病人感染的为同一株菌,惊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并深深地体会到搞好医院感染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呼吸道定植肺部感染血源性感染尿路感染伤口的定植和感染皮肤的定植感染与定植不仅要关注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还要重视耐药菌定植的患者!耐药菌定植的患者:隐匿的传染源,更易被忽视!耐药菌感染患者只是冰山一角,耐药菌定植的病例要远远多于感染病例,不论是感染还是定植都是传染源。因此。。。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我院耐药菌现状(1)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数据,2011Chart5 58 46.5 40.7 34.4 28.7 28.6 27.3 27.3 27.2 20.3 19.1 18.9 13.8 9.1 5.2亚胺培南耐药率%Sheet1 昆明医大一附院 58 卫生部北京医院 46.5 上海华山医院 40.7 上海瑞金医院 34.4 浙医一附院 28.7 广州医大一附院 28.6 安徽医大一附院 27.3 浙江邵逸夫医院 27.3 新疆医大一附院 27.2 北京协和医院 20.3 湖北同济医院 19.1 重庆医大一附院 18.9 上海儿童医院 13.8 上海儿科医院 9.1 甘肃省人民医院 5.2 2008 2009 2010 2011 CHINET 55.9 52.7 51.7 50.6 北京医院 78.2 78.3 77.6 85.3Sheet1 亚胺培南耐药率%Sheet2 CHINET北京医院MRSA分离率%Sheet3 我院耐药菌现状(2)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数据,2008-2011Chart6 55.9 78.2 52.7 78.3 51.7 77.6 50.6 85.3CHINET北京医院MRSA分离率%Sheet1 昆明医大一附院 58 卫生部北京医院 46.5 上海华山医院 40.7 上海瑞金医院 34.4 浙医一附院 28.7 广州医大一附院 28.6 安徽医大一附院 27.3 浙江邵逸夫医院 27.3 新疆医大一附院 27.2 北京协和医院 20.3 湖北同济医院 19.1 重庆医大一附院 18.9 上海儿童医院 13.8 上海儿科医院 9.1 甘肃省人民医院 5.2 2008 2009 2010 2011 CHINET 55.9 52.7 51.7 50.6 北京医院 78.2 78.3 77.6 85.3Sheet1 亚胺培南耐药率%Sheet2 CHINET北京医院MRSA分离率%Sheet3 我院耐药菌现状(3)2013年第一季度度我院南楼耐药菌种类分布我院耐药菌现状(4)2013年第一季度我院南楼耐药菌病区分布 排名前五位病区 科室/病区 例次 急诊A02 24 呼吸RCU 17 呼吸内科D04 17 急诊A04 13 ICU 11Chart1 24 17 17 13 11 11 10 8 7 4 4 3 3 2 2 1 1 1 1 1 1 1例次Sheet1 时间 例次 人数 41,275 49 39 41,306 48 43 41,334 39 32 11月 12月 41,275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13 15 5 鲍曼不动杆菌 5 6 8 1 大肠埃希菌 2 10 6 3 其他葡萄球菌 4 5 6 8 铜绿假单胞菌 4 5 6 9 表皮葡萄球菌 2 2 4 2 肺炎克雷伯菌 4 2 2 4 其他肠杆菌 2 1 1 6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0 4 1 7 耐药类型 菌数 总菌数 构成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15 15 30.6 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氢霉烯 7 8 16.3 泛耐药 1 大肠埃希菌 耐碳氢霉烯 2 6 12.2 ESBLS 3 铜绿假单胞菌 耐碳氢霉烯 5 6 12.2 其他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6 6 12.2 表皮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 4 4 8.2 肺炎克雷伯菌 ESBLS 1 2 4.1 其他肠杆菌 多重耐药 1 1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42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多重耐药 1 1 2 鲍曼不动杆菌 29 49 大肠埃希菌 19 铜绿假单胞菌 16 11月 12月 1月 肺炎克雷伯菌 6 A02 5 13 6 11 其他葡萄球菌 16 A04 7 5 3 5 表皮葡萄球菌 8 C02 0 1 0 0 其他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5 CCU 1 1 0 0 其他肠杆菌 1 ICU 1 2 1 3 肠球菌 2 RCU 1 3 7 7 144 放疗科 0 0 1 0 骨科 1 0 1 0 呼吸科 5 5 10 5 泌尿科 0 0 2 1 科别 菌数 普泰克 3 2 1 1 急诊A02 24 神内 3 4 1 4 RCU 17 神外 1 1 6 3 呼吸内科 17 肾内 2 4 2 1 急诊A04 13 消化 0 0 2 0 ICU 11 心内 4 1 1 1 神经内科 11 心外 0 1 1 0 神经外科 10 血层 1 2 2 2 血液内科 8 血液 0 1 2 2 血液层流 7 产科 1 骨科 4 妇科 1 肾内科 4 总菌数 泌尿外科 3 呼吸科 10 消化内科 3 RCU 7 普外科 2 A02 6 心内科 2 神外 6 C02 1 A04 3 产科 1 泌尿科 2 放疗科 1 肾内 2 妇科 1 消化 2 心外科 1 血层 2 眼科 1 血液 2 肿瘤内科 1 ICU 1 放疗科 1 骨科 1 普外科 1 神内 1 心内 1 心外 1 样本 例次 痰 33 尿 5 血 3 样本 例次 胸水 2 痰 74.4 拭子部位 2 拭子部位 10.3 血导管 1 血 10.3 其他 1 尿 2.6 腹水 1 其他 2.6 肺灌洗液 1 样本 例次 痰 105 血 12 拭子部位 8 尿 7 胸水 4 腹水 3 肺灌洗液 2 其他 2 分泌物 1 血导管 1 脓汁部位 0 腹水 0 科别 菌数 神经内科 24 A02 12 A04 11 ICU 10 呼吸内科 10 C02 6 RCU 4 神经外科 4 肾内科 2 心内科 2 血液内科 2 骨科 1 消化内科 1 科室/病区 耐药菌患者 总患者 AA 急诊A02 24 A02 42 24.9 24 RCU 17 呼吸内科 39 13.9 17 呼吸内科 17 RCU 51 25.8 17 急诊A04 13 A04 66 24.9 13 ICU 11 ICU 30 19 11 神经内科 11 神经内科 89 27.6 11 神经外科 10 神经外科 82 15.1 10 血液内科 8 血液内科 41 12.4 8 血液层流 7 血液层流 28.5 12.4 7 骨科 4 骨科 29 10.1 4 肾内科 4 肾内科 19 10.8 4 泌尿外科 3 泌尿外科 29 10.1 3 消化内科 3 普外科 90 8.5 2 普外科 2 心内科 301 7.1 2 心内科 2 妇科 61.5 5.6 1 C02 1 肿瘤内科 49.5 9.3 1 产科 1 放疗科 1 妇科 1 心外科 1 眼科 1 肿瘤内科 1Sheet1 0 0 0 0 0 0Sheet2 0 0 0 0 0 0 0 0 0 0Sheet3 例次 例次 例次 耐药菌患者总患者住院日 我院耐药菌现状(5)我院南楼目前在院耐药菌病例分布(截至5月6日)注:39例耐药菌患者共计发生耐药菌85例次,其中约30%为明确院外带入,约70%为院内获得性(交叉感染或药物选择获得)或无法确定原因者Chart1 17 15 13 13 8 7 3 2 2 2 1 1 1例次例次Sheet1 科室/病区 总数 耐药鲍曼 MRSE VRE 耐药大肠 耐药肺克 MRSA 其他葡萄球菌 耐药铜绿 A02 5 2 0 0 1 0 1 0 1 A04 3 1 0 1 0 0 1 0 0 C02 1 0 0 0 0 0 1 0 0 CCU 2 0 0 0 0 0 0 2 0 RCU 3 0 0 0 0 1 1 1 0 妇科 1 0 0 0 1 0 0 0 0 呼吸内科 9 3 0 1 0 1 4 0 0 泌尿外科 1 0 1 0 0 0 0 0 0 普外科 1 0 0 0 0 0 1 0 0 神经内科 1 0 0 0 0 0 0 0 1 肾内科 1 0 0 0 1 0 0 0 0 心内科 2 0 1 0 0 0 0 0 0 血液层流病房 2 0 0 0 0 0 1 0 0 合计 32 6 2 2 3 2 10 3 2 科室 例次 例数 神经内科 17 9 呼吸内科 15 5 A02 13 5 A04 13 6 ICU 8 3 C02 7 2 心内科 3 1 RCU 2 1 肾内科 2 2 血液内科 2 2 CCU 1 1 神经外科 1 1 血液层流 1 1 39Sheet1 例次例次Sheet2 Sheet3 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耐药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接触传播耐药菌患者卫生表面医疗表面易感患者工作人员手痰皮屑排泄物飞沫这张图很好的解释了耐药菌传播途径。耐药菌患者的分泌物通过工作人员的手传播到其他病人,或者通过接触医疗或卫生表面进行传播。案例(1)案例一地点:监护室A时间:2012年耐药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事件经过:先后发生5例泛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病例2床9床1床5床10床9月21日9月27日10月26日10月31日11月6日举两个耐药菌暴发的案例。去年9-11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某监护室前后发生5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监护室A环境微生物采样结果通过环境卫生学采样,这5个病人床单位物体表面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而且医务人员的手也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这一结果可推断环境物表污染和医务人员的手污染可能是这起暴发时间的原因案例(2)案例二地点:监护室B时间:2013年耐药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事件经过:全部6名患者先后出现泛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1床6床4床2床、3床、5床1月17日1月21日2月27日2月28日第二起时间发生在今年2月底3月初,某监护室先后出现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监护室B环境微生物采样结果同样通过环境卫生学检验,患者周围环境物表均检出鲍曼,因此,这起暴发可能也是由于环境物表污染通过接触传播导致的。微生物采样结果分析环境被耐药菌污染严重医疗表面:呼吸机监护仪听诊器公共区域:键盘鼠标电话水龙头病人床单位洁具这两次暴发事件微生物检验结果均显示医疗表面和洁具污染严重。由此可见,源头污染,即使清洁做得再频繁,再认真也无济于事,只能导致污染范围的扩大。~Contaminatedsurfacesincreasecross-transmission~Abstract:TheRiskofHandandGloveContaminationafterContactwithaVRE(+)PatientEnvironment.HaydenM,ICAAC,2001,Chicago,IL.TheInanimateEnvironmentCanFacilitateTransmissionXVRE阳性的部位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增加了细菌交叉传播的机会* Inonestudy,handsof131healthcareworkers(HCWs)wereculturedbefore,andhandsandglovesafter,routinecare. Ameanof56%ofbodysitesand17%ofenvironmentalsiteswereVREpositive. Aftertouchingthepatientandenvironment,75%ofunglovedHCWshandsand9%ofglovedHCWshandswerecontaminatedwithVRE. Aftertouchingonlytheenvironment,21%ofunglovedand0glovedHCWshandswerecontaminated. Theinanimateenvironmentplaysaroleinfacilitatingtransmissionoforganisms.微生物采样结果分析(续)环境被耐药菌污染医疗表面公共区域病人床单位洁具手细菌培养医生、护士、保洁人员的手上检出致病菌手培养结果我院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手培养致病菌检出率(2012.11)Chart1 0.353 0.067 0.25 0.225合格致病菌检出率(%)Sheet1 合格 护士 35.3% 医生 6.7% 保洁员 25.0% 全体 22.5% 若要调整图表数据区域的大小,请拖拽区域的右下角。我们的双手已经将致病菌带到了生活区和办公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综合楼部分电梯开、关按钮四层休息室写字台、衣柜二层休息室门把手、电灯开关、水龙头鲍曼不动杆菌阳性电梯间门把手电梯上、下按钮四层休息室写字台、衣柜、水龙头通过对综合楼的采样发现,我们的双手。。。微生物采样结果分析(续)环境被耐药菌污染医疗表面公共区域病人床单位洁具手细菌培养医生、护士、保洁人员的手上检出致病菌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我院第一季度部分科室手卫生依从性 病区编号 医生 护士 1 25% 58% 2 50% 63% 3 20% 60% 4 70% 60% 5 15% 68% 6 50% 63% 7 75% 50%微生物采样结果分析(续)环境被耐药菌污染医疗表面公共区域病人床单位洁具手细菌培养医生、护士、保洁人员的手上检出致病菌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一定要分析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内容提纲定义及常见耐药菌种类耐药菌危害我院耐药菌现状耐药菌传播途径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如何阻断耐药菌传播?耐药菌患者卫生表面医疗表面易感患者工作人员手同样是这张传播途径的图示,可以看到严格执行手卫生可以切断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同时要及时对耐药菌患者进行隔离,加强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做到这几点就能切断传播链,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控制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及早发现定植或感染患者保护易感者单间或床旁隔离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重视环境清洁消毒措施(1)及早发现带菌者提高送检率及时送检阳性结果危急值管理MRSAVRECREMDR/PDR-AB/PAESBLs建议重点科室在患者入院时进行细菌学检验,及早发现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根据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耐药菌阳性结果要进行危急值管理。细菌室多以耐药菌简称进行阳性结果的回报,因此,再次强调常见耐药菌的缩写,看到或听到这些简称就能明白是哪种耐药菌,相应要及时进行隔离。措施(2)保护易感患者易感患者病情危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手术免疫缺陷……避免同病室或床位邻近尽早去除侵入性设施大部分患者都属于易感人群,基础疾病多,侵入性操作多,免疫力低下,这些都是耐药菌易感因素。因此,要避免这样的患者与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同室或床位邻近,此外要尽早取出侵入性设施。措施(3)单间或床旁隔离隔离标识工作人员100%知晓物品专用正确使用隔离衣一次性使用保护自己保护患者感染性废物处理明确耐药菌感染或定植后,要及时进行隔离。不但要及时挂蓝色隔离卡,而且要让所有工作人员知道蓝卡的意思。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者分泌物可能喷溅时,必须穿隔离衣,建议穿一次性隔离衣。措施(4)正确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环境后接触污染物后洗手的五个重要时刻严格执行手卫生,正确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这是一张我们必须知道也是必须熟记于心的图,再次强调洗手的5个重要时刻。一些研究显示,接触患者前,接触环境后是医务人员最容易忽视的机会,要加强这两个机会的手卫生,5个机会都很重要。耐药菌的来源30-40%:医务人员的手20-25%: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20-25%: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http://www.cdc.gov/drugresistance/pdf/annual-progress-report-2011.pdf美国CDC数据显示,30-40%耐药菌来源于医务人员的手。再次表明,手卫生很重要,是耐药菌防控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执行。正确洗手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要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再次温习这两张经典的手卫生图。11步洗手法整个过程不能少于40秒,8步手消毒法整个过程不能少于20秒。很多人认为戴手套可以不用洗手了,在这里再次强调,戴手套决不能代替手部清洁,因为手套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渗漏,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手已经被污染了,因此摘掉手套也要进行手卫生。戴三层手套的医务工作者完成一项工作后脱去外层手套,第二层手套仍会由于外层手套细小的渗漏或脱去外层手套时而被污染,因此,不能省略或简化手部清洁过程。手卫生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可至少减少医院感染20~30%综上所述,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严格实施手卫生可以减少20-30%医院感染的发生。措施(5)重视环境清洁消毒医疗表面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治疗车输液泵病人床单位病房公共区域严格终末消毒最后一项重点防控措施是要重视环境清洁消毒。医疗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的医疗表面最容易被污染,因此要加强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增加频率,提高意识。清洁双手环境清洁的重要性环境清洁很重要,因为清洁的双手,一旦接触了被污染的环境物表,一切将从头开始!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年)加强多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技术指南,明确了预防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我院南楼耐药菌防控难点空间结构先天缺陷手卫生设施相对滞后医务人员耐药菌防控意识相对薄弱防控措施需要经济投入在实际情况下,耐药菌防控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我们都抱怨病房的空间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利于病人的隔离;手卫生设施滞后,不便于洗手和干手;防控意识薄弱;经费投入少等。但是,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和呼吁下,硬件设施会改善,我们也要牢记手卫生。SARS十周年的启示薄弱的防控意识、滞后的防控条件耐药菌防控,需全员参与耐药菌防控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密切合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使耐药菌防控功亏一篑。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保护医院感染管理处为大家提供更多培训/指导/帮助内容下载:内网—医疗管理—院感疾控—手卫生专栏联系电话:8563/8671/7611地址:综合楼312患者医务人员谢谢聆听!耐药菌感染患者只是冰山一角,耐药菌定植的病例要远远多于感染病例,不论是感染还是定植都是传染源。因此。。。.这张图很好的解释了耐药菌传播途径。耐药菌患者的分泌物通过工作人员的手传播到其他病人,或者通过接触医疗或卫生表面进行传播。.举两个耐药菌暴发的案例。去年9-11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某监护室前后发生5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通过环境卫生学采样,这5个病人床单位物体表面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而且医务人员的手也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这一结果可推断环境物表污染和医务人员的手污染可能是这起暴发时间的原因.第二起时间发生在今年2月底3月初,某监护室先后出现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样通过环境卫生学检验,患者周围环境物表均检出鲍曼,因此,这起暴发可能也是由于环境物表污染通过接触传播导致的。.这两次暴发事件微生物检验结果均显示医疗表面和洁具污染严重。由此可见,源头污染,即使清洁做得再频繁,再认真也无济于事,只能导致污染范围的扩大。.* Inonestudy,handsof131healthcareworkers(HCWs)wereculturedbefore,andhandsandglovesafter,routinecare. Ameanof56%ofbodysitesand17%ofenvironmentalsiteswereVREpositive. Aftertouchingthepatientandenvironment,75%ofunglovedHCWshandsand9%ofglovedHCWshandswerecontaminatedwithVRE. Aftertouchingonlytheenvironment,21%ofunglovedand0glovedHCWshandswerecontaminated. Theinanimateenvironmentplaysaroleinfacilitatingtransmissionoforganisms..通过对综合楼的采样发现,我们的双手。。。.一定要分析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同样是这张传播途径的图示,可以看到严格执行手卫生可以切断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同时要及时对耐药菌患者进行隔离,加强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做到这几点就能切断传播链,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建议重点科室在患者入院时进行细菌学检验,及早发现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根据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耐药菌阳性结果要进行危急值管理。细菌室多以耐药菌简称进行阳性结果的回报,因此,再次强调常见耐药菌的缩写,看到或听到这些简称就能明白是哪种耐药菌,相应要及时进行隔离。.大部分患者都属于易感人群,基础疾病多,侵入性操作多,免疫力低下,这些都是耐药菌易感因素。因此,要避免这样的患者与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同室或床位邻近,此外要尽早取出侵入性设施。.明确耐药菌感染或定植后,要及时进行隔离。不但要及时挂蓝色隔离卡,而且要让所有工作人员知道蓝卡的意思。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者分泌物可能喷溅时,必须穿隔离衣,建议穿一次性隔离衣。.严格执行手卫生,正确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这是一张我们必须知道也是必须熟记于心的图,再次强调洗手的5个重要时刻。一些研究显示,接触患者前,接触环境后是医务人员最容易忽视的机会,要加强这两个机会的手卫生,5个机会都很重要。.美国CDC数据显示,30-40%耐药菌来源于医务人员的手。再次表明,手卫生很重要,是耐药菌防控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执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要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再次温习这两张经典的手卫生图。11步洗手法整个过程不能少于40秒,8步手消毒法整个过程不能少于20秒。很多人认为戴手套可以不用洗手了,在这里再次强调,戴手套决不能代替手部清洁,因为手套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渗漏,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手已经被污染了,因此摘掉手套也要进行手卫生。戴三层手套的医务工作者完成一项工作后脱去外层手套,第二层手套仍会由于外层手套细小的渗漏或脱去外层手套时而被污染,因此,不能省略或简化手部清洁过程。.综上所述,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严格实施手卫生可以减少20-30%医院感染的发生。.最后一项重点防控措施是要重视环境清洁消毒。医疗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的医疗表面最容易被污染,因此要加强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增加频率,提高意识。.环境清洁很重要,因为清洁的双手,一旦接触了被污染的环境物表,一切将从头开始!.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技术指南,明确了预防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措施.在实际情况下,耐药菌防控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我们都抱怨病房的空间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利于病人的隔离;手卫生设施滞后,不便于洗手和干手;防控意识薄弱;经费投入少等。但是,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和呼吁下,硬件设施会改善,我们也要牢记手卫生。.耐药菌防控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密切合作,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使耐药菌防控功亏一篑。.
本文档为【多重耐药菌防控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H
本人专注数控铣工五年,绝对专业!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3-31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