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叶感官审评-优秀课件

茶叶感官审评-优秀课件

举报
开通vip

茶叶感官审评-优秀课件茶叶感官审评国家茶及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茶叶感官审评(sensoryevalutionoftea)*审评条件环境用具用水人员*环境审评室:座南朝北,北向开窗。面积不得小于15m2。室内色调:白色或浅灰色,无色彩、无异味干扰。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27℃。室内光线:应柔和、自然光、明亮,无阳光直射。自然光线不足时,应有辅助照明,辅助光源光线应均匀、柔和、无投影。噪...

茶叶感官审评-优秀课件
茶叶感官审评国家茶及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茶叶感官审评(sensoryevalutionoftea)*审评条件环境用具用水人员*环境审评室:座南朝北,北向开窗。面积不得小于15m2。室内色调:白色或浅灰色,无色彩、无异味干扰。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27℃。室内光线:应柔和、自然光、明亮,无阳光直射。自然光线不足时,应有辅助照明,辅助光源光线应均匀、柔和、无投影。噪声控制:评茶时,保持安静。控制噪声不得超过50dB。**用具审评台:干评台为80cm-90cm高*60cm-75cm宽,台面为黑色亚光;湿评台为75cm-80cm高*45cm-50cm宽,台面为白色亚光;审评台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审评杯碗: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可分为初制茶(毛茶)审评杯碗、精制茶(成品茶)审评杯碗、乌龙茶审评杯碗。*评茶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23cm边长*3.3cm边高;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5cm上高*3cm下高;涂以白色油漆,要求无气味。*分样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23cm边长*3.3cm边高;盘的两端各开一缺口,涂以白色油漆,要求无气味。*叶底盘:黑色小木盘或白色搪瓷盘;小木盘为正方形,10cm边长*1.35cm边高,供评审精制茶用;搪瓷盘为长方形,23cm边长*17cm边宽*3.0cm边高,一般供审评初制茶和名优茶叶底用。*用水审评用水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参照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执行。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人员茶叶审评人员应获有《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身体健康,个人卫生条件好。审评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妆品,禁止吸烟。*审评1.取样方法2.审评内容3.审评方法*1.取样方法按照GB/T8302规定执行。匀堆取样法:将该批茶叶拌匀成堆,然后从堆的各个部位分别扦取茶样,扦样点不得少于八点。就件取样法:从每件上、中、下、左、右五个部位各扦取一把小样,并查看样品间品质是否一致。对角线四分法:将扦取的原始茶样充分拌匀后,用对角四分法扦取茶样,扦样点不得少于五点。*2.审评内容审评因子:名优茶和初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子”。精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子”。*3.审评方法外形审评方法:将200g左右样茶倒入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茶盘对角,一手要拿住样盘的倒茶小缺口,用回旋筛转法,使盘中茶叶分出上、中、下三层,用目测、手感等方法,通过调换位置、反复查看比较外形。*茶汤制备方法:称取样茶3.0g投入审评杯内,茶水比为1:50,注满沸水,加盖,计时;到规定时间后,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评碗内,留叶底于杯中。审评顺序:开汤后,按香气(热嗅)、汤色、香气(温嗅)、滋味、香气(冷嗅)、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审评因子的审评要素外形审评:干茶的条索、嫩度、色泽、匀整度、净度等。汤色审评:茶汤的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清浊度等。香气审评:香气的类型、浓度、纯异、持久性等。滋味审评:茶汤的浓淡、厚薄、醇涩、纯异和鲜钝等。叶底审评:叶底的嫩度、色泽、明暗度、匀整度等。*内质审评方法看汤色:用目测法审评茶汤,审评时应注意光线、评茶用具对茶汤审评结果的影响,随时可调换审评碗的位置以减少环境对汤色审评的影响。*嗅香气:一手持杯,一手持盖,靠近鼻孔,半开杯盖,轻嗅或深嗅,每次持续2~3秒,反复1~2次;嗅香气应以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进行。*尝滋味:用茶匙从审评碗中取一浅匙吮入口中,茶汤入口在舌头上循环滚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位充分接触,并感受刺激,随后将茶汤吐入吐茶桶或咽下;茶汤温度一般在50℃左右较合评味要求。鲜味涩味*不同茶类茶汤的冲泡时间茶类冲泡时间/min普通(大宗)绿茶5名优绿茶4红茶5乌龙茶(条型、拳曲型、螺钉型)5乌龙茶(颗粒型)6白茶5黄茶5*评叶底:将杯中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中,加入适量清水,让叶底漂浮起来;用目测、手感等方法审评叶底。*审评结果与判定对样审评茶叶品质顺序排列*对样审评级别判定:对照一组标准样品,比较未知茶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某一级别在外形和内质的相符程度(或差距)。级别判定公式:未知样品的级别=(外形级别+内质级别)÷2*合格判定:以成交样品或(贸易)标准样品相应等级的色、香、味、形的品质要求为水平依据,按规定的“八项”审评因子和审评方法,将生产样品对照(贸易)标准样品或成交样品逐项对比审评,判断结果按“七档制”方法进行评分。结果计算:茶叶审评总得分Y=A1+B1+C1+D1+E1+F1+G1+H1。结果判定:任何单一审评因子中得-3分者判为不合格;总得分≤-3分者为不合格。*各类成品茶品质审评因子茶类外形内质形状A1整碎B1净度C1色泽D1香气E1汤色F1滋味G1叶底H1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花茶√√√√√√√√袋泡茶√√√√√√√√粉茶√×√√√√√×*七档制审评方法七档制评分说明高+3差异大,明显好于标准样品较高+2差异较大,好于标准样品稍高+1差异不大,稍好于标准样品相当0与标准样品相当稍低-1差异不大,稍差于标准样品较低-2差异较大,差于标准样品低-3差异大,明显差于标准样品*茶叶品质顺序排列评分:茶叶品质顺序的排列样品应在两只以上,评分前工作人员对进行分类、密码编号,审评人员在不了解茶样的来源、密码条件下进行盲评,根据审评知识与品质标准,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因子”,采用百分制,在公平、公正条件下给每个茶样每项因子进行评分,并加注评语,评语应引用GB/T14487的术语。结果计算:茶叶审评总得分Y=A*a+B*b+C*c+D*d+E*e。*各类茶品质因子评分系数(%)茶类外形(a)汤色(b)香气(c)滋味(d)叶底(e)名优绿茶2510253010大宗绿茶2010303010功夫红茶2510253010红碎茶2010303010乌龙茶205303510黑散茶2015253010黑压制茶2510253010白茶2510253010黄茶2510253010花茶205353010袋泡茶1020303010粉茶102035350*结果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遇分数相同者,则按“滋味→外形→香气→汤色→叶底”的次序比较单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因子档次品质特征评分评分系数外形(a)甲细嫩,形美,嫩绿或翠绿或深绿,油润,匀整,净度好90~9925%乙较细嫩,墨绿或黄绿,较油润,尚匀整,净度较好80~99丙嫩度稍低,暗褐或灰绿或偏黄,较匀整,净度尚好70~79汤色(b)甲嫩绿或浅绿,明亮90~9910%乙尚绿或黄绿,明亮80~99丙深绿或黄绿,欠亮或浑浊70~79香气(c)甲嫩香,嫩栗香,清高,花香90~9925%乙清香,尚高,火工香80~99丙尚纯,熟闷,老火或青气70~79滋味(d)甲鲜醇,甘鲜,醇厚鲜爽90~9930%乙清爽,浓厚,尚醇厚80~99丙尚醇,浓涩,青涩70~79叶底(e)甲细嫩多芽,嫩绿明亮,匀齐90~9910%乙嫩匀,绿明亮,尚匀齐80~99丙尚嫩,黄绿,欠匀齐70~79**茶叶感官的相关检验标准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茶叶感官指标易出现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等级不达标:茶叶自身品质达不到产品标注的等级,如产品包装标注等级为特级但自身实际品质只达到二级,更有甚者大宗茶在其包装上标注名优茶标准特级。*主要原因:1、生产企业不熟悉产品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不懂或随意标注茶叶的等级。2、生产企业谋取高利,将等级标高,误导消费者,提高价钱,促进茶叶销量。3、茶叶包装工艺中没有严格选取相应的茶叶包装,误包装或乱包装等。**品质不合格:茶叶自身品质有问题,如绿茶中外形色泽暗绿、汤色淡薄、香气有陈味或霉味等其他异劣味、滋味带有苦涩味或糊味、叶底色泽暗等。*主要原因:1、茶叶储存不当,受光照、温度、湿度、氧气影响。2、茶叶加工工艺不当,如杀青不到位易出现苦涩味;干燥不够水分超标易出现霉味,干燥过高易造成外形爆点多、香气及滋味有糊味、严重着汤色有黑色小糊渣沉淀。3、生产企业质量把关不严,如出厂检验不到位等。**外形不符:茶叶的形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标准,如扁形茶产品标准执行DB52/T442.1-2010《贵州绿茶卷曲形茶》,颗粒形茶产品标准执行DB52/T442.1-2010《贵州绿茶卷曲形茶》,绿茶毛峰产品标准执行DB52/478-2005《湄潭翠芽茶》等。*主要原因:1、生产企业不了解或者不知道自己生产的茶叶对应的产品标准。2、生产企业只注重茶叶的生产“量”及销售“量”,没有从生产到销售步步把好质量关3、生产企业包装不规范,乱用包装盒。***茶叶感官指标不合格建议1、生产企业加强对茶叶感官指标的重视。2、生产企业熟悉相关的产品标准及法律法规。3、生产企业规范生产条件,改进其不合理的生产工艺,改善储存和运输,提高质量控制。4、生产企业加强茶叶出厂前的感官审评,把好每一道质量安全关。*感谢大家!*
本文档为【茶叶感官审评-优秀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7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21-05-21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