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税收经济分析,财大海南培训XXXX,6

税收经济分析,财大海南培训XXXX,6

举报
开通vip

税收经济分析,财大海南培训XXXX,6税收经济分析刘勇2016,62税收经济分析素质要求:——熟悉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税收基本理论、税收法律、政策规定——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熟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熟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会计处理——能应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软件工具构建税收经济计量模型一、经济基础理论欧洲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1、马克思的《资本论》,W=c+v+m=k+m,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前提假设:货币等资本不具有时间价值?货币是能带来价值的...

税收经济分析,财大海南培训XXXX,6
税收经济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刘勇2016,62税收经济分析素质要求:——熟悉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税收基本理论、税收法律、政策规定——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熟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熟悉企业财务会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税收会计处理——能应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软件工具构建税收经济计量模型一、经济基础理论欧洲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1、马克思的《资本论》,W=c+v+m=k+m,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前提假设:货币等资本不具有时间价值?货币是能带来价值的价值?2、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主要强调自由竞争,认为市场有自动调节的功能,政府不应干扰资本的运营,政府的作用只是维护自由竞争的秩序。前提假设:人们都是“经济人”(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3、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代表:投资乘数原理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罗斯福新政——打破自由竞争的理论,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思考:我国09年下半年四万亿投资的影响、后续效应供给经济学派经济学家拉弗(ArthurBLaffer)"拉弗曲线"它是专讲税收问题的,提出的命题是:"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税率。"主张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减税政策出谋划策。思考:供给侧改革二、税收相关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1、税收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无论供给有多大,都会有相应的需求与之相平衡。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一方面,税收减少了各阶级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直接减少投资影响资本积累,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低税负水平,“廉价政府”增加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2税收与凯恩斯学派3、税收与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管理”政策不能使经济摆脱“滞胀”,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总供给而不是总需求。只有解决资本和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使用效率等“总供给”问题,才能使经济重新恢复活力。因而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全面减税,以增加社会储蓄、投资和劳动,从而刺激经济增长。4、税收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约翰森(Johansen)1960年提出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模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分析宏观政策影响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领域。Harberger(1962)首次把一个关于税负分配的两部门模型引入财政领域,标志着一般均衡模型成为税负分析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工具。简化的税收CGE模型一般情况下,CGE模型需要确定两类方程形式——生产方和消费方两类方程。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方程形式有C-D(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ES(常替代弹性)函数等。生产方方程:Qi=AiKiiLiI消费方方程Uc=[3i=1c(1/)i·Xc(c-1)/ic]c/(c-1)以此为基础构,根据各地经济情况,设定相应参数条件,构建计算机分析平台,开展税收经济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复杂,某种税率的变化,不仅会直接改变税收负担的分配,还会影响到价格、工资、利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研究税收问题,必须考虑到税收对经济中的价格、结构等的影响,考虑各经济主体对价格的反应以及反应间的相互作用。参阅:基于CGE模型的所得税改革效应分析———以广东为例①段志刚,冯珊,岳超三、我国的税收经济分析两个主要文件:1、国家税务关于印发《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通知国税办函〔2006〕26号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文号:国税发[2007]46号发文日期:2007-04-13 概念:税收经济分析,就是利用相关的税收经济指标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税收经济分析,最直接、最主要的是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谢旭人税收分析的分类:按内容——宏观分析:全国或地区税收总量与GDP的关系,税收与经济增长、宏观税负研究分析税收发展趋势、确定税源潜力——中观分析:对特定税种、行业或类别税收分析分析行业、税种的管理风险——微观分析:对微观领域(企业、个人、特定项目、基层按工作:——常规分析动态反映当期(月、季、年)税收收入情况;——专题分析反映特定税收问题或现象。(一)宏观税负分析——静态分析:税收负担率是税收与GDP的比例税负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结构、税收政策影响和征管水平等综合因素。关注: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税负转嫁——动态分析: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动态地反映经济变化对税收变化的影响,体现税收增长与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的同步性或相关性,也是判断税收征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宏观税负测量口径一是小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二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口径的宏观税负。它等于包括了社会保障缴款的净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国际可比原则)。?三是中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4%)。四是大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全部政府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5%)3.5、我国宏观税负的测算分析1985-2012年采用不同口径测算我国宏观税负:。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负水平(官方)OECD国家税收占GDP的比重(%)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天勇在2014年天和智库(北京)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财税改革论坛上表示“税负率达44%,去年是36%,GDP增速下降到7.4%,消费增速、投资增速放缓,外贸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宏观税负还能猛增8个点,我觉得实在不应该。”我国的实际税负,你们怎么会看?思考:税负重不重的衡量标准:——税负占GDP的比重,纳税人贡献——能享受的国民福利,纳税人回报(二)微观税收分析1、微观税收分析基本内容:——纳税人税源特征分析——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251、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纳税人的税源特征分析针对税源的数据指标而开展的系列量化特征分析,包括规模、结构、价量关系、变化趋势及税基换算关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推断和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是针对纳税人税收缴纳情况所反映的规律特征开展的系列分析,包括纳税人实现税金和入库税金的规模、结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欠税、减免退税情况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收缴纳状况、税收构成、欠税及减免税优惠信息等,为检验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纳税人税收与税源关系分析在说明纳税人税源特征和税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静态说明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动态说明两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合理性。为此,要进行纳税人税负、税收变化弹性和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纳税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和税收征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2、税收弹性分析税收收入弹性值>1,税收收入快于GDP增长税收收入弹性值<1,税收收入慢于GDP增长税收收入弹性值=1,税收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判断税收增长与对应经济增长是否协调——是税收经济分析的核心——注意剔除税收收入中的非税因素,以免其影响真实的弹性,掩盖税收征管中的问题30⒊税源分析——目的:了解真实税源状况,判断现实征收率,并据以查漏补缺,应收尽收。——不仅要分析纳税申报表上的应税额,更要分析反映真实税源的应征数。——注意引进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申报数据的比对分析——通过对各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从宏观层面对各地、各税种税源状况和征管力度进行测算分析,努力减少税收流失。4、税收关联分析对有相关关系的各种税收、税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票销售额与申报表应税销售额——申报应征税收与入库税款和欠税,——增值税与所得税,——宏观经济和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税收、税源等关联数据分析5、3、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3、综合分析(1)税收预警分析:就是总结同一行业纳税人的税源规律、税负规律和税负离散状况的一般规律,据此查找税收异常的纳税人。(税收预警就是对异常税收事件予以警示报告。)样本分布规律和离散状况是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行业税收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税收管理现状。离散度越大说明情况越复杂,相应设定的预警范围也就越宽。(2)征收力度分析:反映同样税源条件下税收征收的强度。通常来讲,同等税源条件下,纳税人税负越高,表明征收力度越强。(3)征收效能分析:是指征收效果和纳税能力,是通过关联分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实际征收效果,说明税收征收实际情况与纳税能力之间是否一致。(欠税、预征和隐形预征)(4)因素分析:是针对企业税源评估和税负评估两者出现的异常事件就其原因而开展的系列分析。也就是分析企业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节。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构成一、按采集来源分类(一)财务指标: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资产构成状况和资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核算指标。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二)税收指标:反映纳税人税金缴纳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三)其他统计指标:在企业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中无法采集到的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生产、销售统计报表。按税收经济关系内容分类(一)税源指标:是描述税收源泉的经济指标,反映涉税经济活动的收入状况和所得状况。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二)税收指标:是描述纳税人税收特征的相关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的税金缴纳状况。如:期初未缴税金、本期实缴税金等。(三)税收经济关系指标:是指建立税收与经济联系的关系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申报税收数据与其税源数据相关关系,是对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如税收变化弹性、名义税负、实际税负等。按分析层面分类(一)总量分析指标:包括税收总量、税源总量以及两种总量的比例关系,可按税种细分。(二)计征核算关系指标:是指税收计算征收过程中和会计核算过程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局限于纳税申报的计算指标和企业财务核算的一级科目指标层面。如本期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等。(三)因素分析指标:指税收形成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细节指标,是检验税收计征核算关系数据合理性的指标,是较底层的指标。1、综合税源考虑因素:价格、库存等2、增值税考虑因素:增值率、出口比例、出口进项税率等3、消费税考虑因素:税基价量关系、连续生产税金可抵扣率等4、企业所得税考虑因素:生产成本、费用、能耗等。税源:税源即税收的源泉。宏观看税源是一定时期特定区域内能够提供税收的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的总和;微观看是课税的目的物,即税收客体或课税对象税源与税基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税源是课税的内容,税基是据以课税的税源的数量或者说计税依据。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源都是经营活动产生的流转额,但增值税的税基主要是增值额,与流转额有较大差距,而消费税、营业税的税基在多数情况下与税源基本一致;个人所得税税源是个人的全部所得,税基则是减除准予扣除、抵免部分后的所得。所以总的看税源的口径要比税基大一些。据数据来源和分析目的,税源分析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宏观税源分析:反映一个地区宏观层面经济税源发展情况及趋势,依其数据来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基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基于税务部门采集和收集的微观数据集合的分析微观税源分析:主要是对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税收情况的分析专题税源分析:主要是根据不同分析需要,对某个行业、类别、区域、问题等所进行的分析。其所用数据可以是宏观经济数据,但更多的需要微观数据予以支持。下面介绍的重点是基于微观数据的税源分析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从大量数据中采用数学的、统计的、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领域的科学方法发现潜在规律、提取有用的知识。是对大量未知的数据对象,按照数据的内在相似性将数据对象划分为多个类别,是类别内的数据相似度较大而类别间的数据相似度较小一种数学方法,在实际工作的环境中通过使用SPSSStatistic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及解读,最后在纳税评估模块运用.NET技术将SPSS数学模型分析功能集成,通过使用第三方DevExpress的控件实现前端界面的展示模型比如:分地区税负和GDP增幅聚类分析;主要税种的税收贡献聚类分析;税收收入与销售收入增长聚类分析等税收分析内容具体包括: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源分析、税收关联分析等。——《税收分析工作制度》42税收分析内容具体包括: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源分析、税收关联分析等。——《税收分析工作制度》43二、微观税收分析的内容、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三个方面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三种方法㈢微观税收分析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六种技术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以税收负担指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税负分析;为了说明税负的合理性,开展企业税源分析;在掌握企业税源信息和税负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45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纳税人税收与税源关系分析在说明纳税人税源特征和税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从静态说明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从动态说明两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合理性。为此,要进行纳税人税负、税收变化弹性和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评价纳税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和税收征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46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横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个体、单位、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最典型的分析例子就是同业税负分析。受市场均衡作用的影响,同一产品在生产技术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原材料能源消耗方面有相近之处,适用税收政策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反映生产成本费用方面的指标有相同的规律特征。总结这种规律特征,以此检验个体数据指标的表现,找出差异较大的个体予以预警。47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纵向比较分析纵向比较分析或历史数据分析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数据比较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和变动率分析。分析的理论依据是大多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出现突然的波动或大起大落现象。因此,如果企业生产能力没有作大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企业各个时期的数据指标彼此接近,不会出现大的差异。如果出现较大有差异,应引起主管部门的注意,及时进行相关的纳税评估。48㈢微观税收分析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差异分析逻辑关系稽核分析趋势分析波动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49趋势分析、差异分析集中趋势的测定与分析1、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调和平均数离中趋势的测定-变异指标1、全距2、方差3、标准差4、离散系数确立增值税预警下限时,涉及到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50案例研究:税负预警区间的确定在税收分析工作中,实际上很多经济税收数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我们最大的工作弱点在于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调查数据来充实样本。一旦我们得到足够的数据,就完全可以利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开展各种分析工作。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对某地区某税源行业的税负情况进行预警判断。链接51三、如何深化重点行业税收分析工作认清重点行业税收分析工作面临的形势创新和丰富重点行业税收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加强重点行业税源监控数据分析应用全面强化重点行业税收分析人员力量和素质52⒈税收弹性分析税收弹性是税收增幅与经济增幅的对比。开展税收弹性分析,可以反映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进一步查找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化的因素,从中发现纳税申报、征管中的异常和漏洞。弹性分析是深化税收分析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在税收分析中具有普遍意义。在开展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中,不仅要从总量上进行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弹性分析,而且要从分量上、从税种、税目、行业以至企业等税收弹性上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53㈡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数据逻辑关系稽核受会计核算原理的约束和税收制度的规定的制约,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众多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非常严谨的、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决定了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必须满足企业财务数据相关性的特定要求,检查这些数据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可以鉴别企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税收问题,堵塞征管漏洞。54㈠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纳税人的税收特征分析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是针对纳税人税收缴纳情况所反映的规律特征开展的系列分析,包括纳税人实现税金和入库税金的规模、结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欠税、减免退税情况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收缴纳状况、税收构成、欠税及减免税优惠信息等,为检验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依据。设定一个标准值、预警值、中位值或者设定一个排序方法国家税务总局曾出版过分行业的纳税风险的评估指标的书籍,涉及到一些税负率指标也是反复强调是参考使用。原因就在于每个行业在不同的阶段,税负率的变化都是不同的。每个行业都有细分行业,每个企业涉及到细分行业有交易的环节到底是在生产环节、批发环节还是在零售环节?批发环节有一批、二批、三批,所以税务机关没办法给出一个绝对权威的一个预警值。例如浙江的工业区主要做机械加工,对于这一片机械加工或者汽车零配件加工的这些企业,掌握怎样的经营规律,如何控制?这些企业的废料占比收入是多少?根据这个区域来设定一些控制指标。再比方说,在江苏的吴江,主要是些做喷气式机、喷水式机的厂,这些企业的能耗是怎样的?一定的能耗投入之后,形成了怎样的产能和产值?这类标准值区域性特性很强。所以当企业在设定区域的预警值时,应该参考税务机关或者横向了解税务机关或其它企业对这个区域的了解情况。但在设定这个标准值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有时企业设定一个标准值或中位值,就是将企业前12个月的排序,取排在中间的值,即中位值,然后将当月的税负率和该中位值相比。或者前3个月、前12个月的平均税负率是多少?当月的税负率在该月的动态赺势中是处于一个偏低还是偏高的水平?所以企业自己设定这个平均指标时,首先要立足于自身并参考横向情况。有时就在设定标准值时用排序的方法,即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增长最快的一些明细项目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其中增长最快的可能就是风险最大的。在设定这些判定异常指标时,要注意企业判定问题的角度不税务机关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税务机关在分析指标时会基于风险点,设定的指标是不一样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根据预先设定指标进行。采集途径分为三种:(信息系统、实地调查、第三方信息)计算指标选择口径及期间,依据数据模型逐项计算。二、税收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方法1.宏观层面税源分析指标体系(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对于经济决定税收的理解经济的总量决定税收的总量经济的结构决定税收的结构经济的增长决定税收的增长常用的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工(商)业增加值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物价指数:CPIPPIPMI进出口贸易额劳动者报酬居民消费品总额等外贸依存度动态分析-税收收入弹性税收收入增长率税收收入弹性系数=————————×100%GDP增长率分析评价方法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富有弹性,税收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或者说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为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同步,或者说与经济发展同步;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或者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数量分析——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根据税收与相应的经济观测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可以求出一定的关系式,称为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式确定后,可以根据自变量的数值推测出因变量之值。2.中观分析——按经济类型、行业分析某市按经济类型分增值税年收入(万元)税收收入比重(%)合计2137297100国有1164015.45集体563252.64联营27820.13股份46459721.74外资81857938.3个私67670031.66其他19110.09例:如果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终销售价为1000元,产品可抵扣的成本是600元。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在同一家公司,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分立。如果选择方式一:交纳增值税(1000-600)×17%=68元,税负为6.8%如果选择方式二:假设销售给销售公司850元,交纳增值税(850-600)×17%=42.5,对应的税负为5%。企业虽然税负下降,但并没有异常,因为一部分税负转移到了销售公司。二、税收收入分析的目的和原则(一)目的1.准确判断收入形势,为领导决策服务。2.深入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原因,准确预测税收收入走势。3.发现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4.反馈经济运行情况,发挥税收监督职能。4、专题分析:反映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或某项政策的详细情况,如非典影响税收分析、金税工程对收入的影响、减免税效果分析等。5、税收收入分析:反映税收收入的动态收入情况,通常指各地、各级税务机关都在做的月度税收执行情况分析,有的地区按旬分析,也有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市县已经可以做到即时掌握收入情况并进行分析。税收预警分析税收预警就是针对异常税收事件予以警示报告。税收预警分析,就是通过对同一行业样本个体税源规律特征、税负规律特征和税负离散状况的分析,总结个体税收样本的关系特征,并参考这一规律特征查找异常税收事件的分析工作。样本分布规律和离散状况是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某一行业的样本离散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行业税收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税收管理的现状。离散度越大,说明情况越复杂,要求设定的预期警区间范围也相应较宽。征收力度分析征收力度是反映同样样税源条件下税收征收强度的指标,可以用同一行业样本个体税负的相对值具体体现。征收力度分析就是分别测算行业样本个体的实际税负值,通过相对值指数化处理,确立个体税负的相对位置,明确征收力度的差异。征收效能分析征收效能是指征收效果和纳税能力。征收效能分析是指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估算与其实际征收效果的关联分析,说明税收征收实际情况与纳税能力之间一致与否的关联分析。因素分析企业纳税评估因家分析是针对企业税源评估和企业税负评估两者出现的异常事件就其原因而开展的系列分析。通过企业税收问题因素分析,掌握企业税收问题症结所在,了解企业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节,为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二)纵向比较分析纵向比较分析或历史数据分析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数据比较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和变动率分析。分析的理论依据是大多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出现突然的波动或大起大落现象。因此,如果企业生产能力没有作大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企业各个时期的数据指标彼此接近,不会出现大的差异。如果出现较大差异,应引起主管部门的注意,及时进行相关的纳税评估。(三)数据逻辑关系稽核受会计核算原理的约束和税收制度规定的制约,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众多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非常严谨的、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决定了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必须满足企业财务数据相关性的特定要求,检查这些数据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可以鉴别企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税收问题,堵塞征管漏洞。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总体税负评估。总体税负是指纳税人缴纳各项税金总量与其税源总量的比例关系。总体税负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税收总量与其税源总量比例关系的合理性评估。这种评估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纳税人具体税负值与标准值的比对分析进行的,也称评估检验。总体税负偏低时为检验不合格,则需进入下一个环节,税负结构检验。第二步,税负结构检验。即对纳税人的各主要税种的税负进行测算,看总体税负偏低是受哪一个税种税负偏低的影响。选定税负偏低的税种,进入下一个分析环节,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第三步,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是指针对某一税种税负偏低时开展的合理性分析。这一环节的分析将根据该税种的计征特点和所处行业的特点进行计征关系的分析。这一环节的分析不能通过时,将进入下一个环节,税源、税收评估分析。第四步,税源、税收评估分析。税源、税收评估分析是指在确定某税种税负偏低时围绕其税源和税收的计征关系的合理性而开展的分析。这一环节将对税源的真实性、税收计算的合理性、税收减免的影响、欠税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详细审查。三、微观税收分析数据处理技术(一)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指对不同样本同一指标量化程度是否一致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具体作法是测算不同样本同一指标的差异程度。差异分析的关键是建立评价差异的标准,有了标准才能说明差异的影响程度。表示差异程度可以用绝对值,也可以建立参照系用相对值。应用差异分析开展微观税收分析的典型分析案例就是同业税负分析模型。应用同业税负分析模型可以测算出各项相关指标的客观水平和样本离散状况,以此为标准比对个别检验样本的具体数值,超出差异允许界限的即为预警对象。(三)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对纳税人特定税收指标、经济指标或税收经济关系指标一段时期走势和趋向的分析和推断。了解和掌握税收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判断未来税收收入形势的好坏,使组织税收收入做到心中有数。趋势分析的两个基本要求是说明特定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变化幅度,基础分析技术是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常用说明指标有变动率和平均变化速度等。(四)波动分析税收波动分析是描述税收事物运行变化平稳性的分析。税收事物的运行受经济变化影响、税收制度规定的约束和现有征管环境制约有其自身客观的规律。在经济运行相对平稳、税制不变的条件下,税收事物运行平稳与否,直接反映税收征管情况的影响作用。因此,开展波动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和说明税收征管的表现,反映税收征管是否能按税源的发展变化规律同步开展,监督税收征管的执行情况。(五)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揭示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影响程度的分析,应用在税收经济关系分析问题上,可以说明税收经济内在关系的联系紧密与否,是揭示税收征管工作是否做到“应收尽收”的直接参考依据。相关性分析在诸多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中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可在各种统计分析软件中直接实现。应用这一分析技术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实施:一是数据处理前先确认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然后用数量分析检验这种关系的存在;另一方面的应用是事前不好确定各项因素之间到底哪种因素有直接影响,通过数量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六)聚类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是运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数据特征,遵循“物以类聚”规律进行数据处理,为事物的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分析方法。借用这种方法开展税收分析,可将具有某种税收共同特征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税收征管工作的分类特征。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数据指标差异的绝对距离进行分类,结合矩阵分析技术,可以进行多指标的综合特征分析,为复杂事物的分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聚类分析的关键是找到一组关系密切的相关指标,如税收增长、税源增长、税收变化弹性和出口影响等,均可以利用这一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技术处理。四、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模型(一)同业税负分析模型同业税负分析模型是利用同一行业内部经济规律所具有一定可比性的特点,以税收负担为切入点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因为宏观税负不能简单用来评价考核区域间税收经济关系和征管工作考核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排除经济结构的影响,从而引入了同业税负分析模型。同业税负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在全国税收征管数据的基础上,依据纳税人注册登记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纳税人按行业分类测算税负水平和税负影响因素,并相应地总结出样本内在的各种规律特征。同业税负分析模型应用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这一系列数据指标的测算,为企业纳税评估建立一个统一的参考基准;二是,由于同业税负测算剔除了经济结构因素和税收政策因素的影响,税负的形成更多地体现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应用同业税负水平可以考核区域间的征收力度;三是利用同业税负测算所总结出来的规律特征,建立行业税负预警系统。(二)税源质量与税收征收效能位差模型税源质量与税收征收效能位差模型是在研究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纳税能力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两者的内在关系,测算由税源质量确定的纳税能力水平,并以此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税源与税收的影响关系,除简单的基数影响,还存在质量关系的影响。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经营收入规模相当的企业,其税收贡献却相差甚远。这种差异的产生,说明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仍有诸多其他影响因素决定税收总量的变化。我们把这种经济内在的影响税收产出变化诸多因素的集合称作税源质量。税源质量与税收的基本关系是:税源质量好,税收产出就可能相对地多;税收质量不好,税收产出就可能相对地少。税源质量与税收征收效能位差模型的建模思路就是在众多描述效益指标的群体中找出与税收有密切联系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效益指标的指数化处理形成一个描述税源质量的综合指数,并以此确定不同区域的纳税能力位置。对比区域间纳税能力位置与实际征收效果位置的差异,评价税收征管工作。建立这一模型的几个关键环节:找出与税收关联的效益指标;税源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税源质量与纳税能力关系的建立;位差对比评价。这一模型最成功的理念就是相对数的应用,打破传统纳税能力估算绝对量的概念和征管考核绝对位置的概念,从而把税收量化分析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税收聚类分析模型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是运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数据特征,遵循“物以类聚”规律进行数据处理,为事物的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分析方法。借用这种分析开展税收分析,可将具有某种税收共同特征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税收征管工作的分类特征。将聚类分析技术应用税收分析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多项指标以量化的形式对税收事物分类评价考核,避免了单一指标评价考核税收征管的局限性,从而使税收事物评价考核更具有综合性和合理性,相关征管措施的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四)税收滚动分析预测模型滚动预测是对事物近期活动发展态势进行了解和把握常用的预测方法。目的在于跟踪事物近期活动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防范事物的突然变化,及时出台应对措施。按预测期间长度的变化与否来分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形式是给定固定长度的预测期间的不断递推,来实现滚动预测。即预测期间总的长度根据需要是给定不变的,随着近期活动的完成,再加一个单位的预测期间继续向前预测。比如给定的预测长度是5个月,第一次的预测期是1-5月,待1月的活动完成后,第二次的预测期即为2-6月,以此类推实现不断的滚动预测。另一种形式是预测期的终点是给定的,随着近期活动的不断实现,预测的期间也不断地缩短,在已实现数据的基础上修正预测参数,继续滚动预测其余期间的态势。根据税收收入是按年度计划和考核的需要,选择第二种形式的预测较为合适。其基本思路和步骤是:(1)利用历史资料找出修正的税收收入的月分布曲线;(2)利用预测年度已实现的税收与修正曲线的数据相比,求出实现税收的增长系数;(3)利用实现税收增长系数与经源预期增长速度加权求出税收年度增长系数;(4)以税收年度增长系数去乘修正后的税收月分布曲线各月的税收,求出预测年度各月的税收;(5)每实现一个月的税收,对实现税收增长系数进行滚动调整,预测其余各月的税收,直至12月。五、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一)税源指标税源指标是指描述税收源泉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反映涉税经济活动的收入状况和所得状况,是可以量化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通常由作为计税依据的经济量化指标组成,但也可以是反映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主要指标应包括:纳税入主营业务收入纳税人其他业务收入纳税人各税种计税收入(或其他经济量化指标)纳税入利润总额纳税人计税所得额纳税人各税种免税相关收入纳税人出口货物相关收入(二)税收指标税收指标是指描述纳税人税收特征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纳税人的税金缴纳状况。这些指标通常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主要指标应包括:纳税人期初未缴各项税金纳税人本期实现各项税金纳税人本期实缴各项税金纳税人期末未缴各项税金纳税人本期减免退各项税金纳税人各项税金计征核算过程所涉及的调整指标各税种税目适用税率(三)税收经济关系分析指标税收经济关系分析指标是指建立税收与经济联系的关系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纳税人申报税收数据与其税源数据相关关系,是对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税收经济关系指标按静态和动态划分,分别称为税收负担和税收变化弹性。税收负担义可进一步根据税收实际缴纳情况分为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微观税收分析常用分析指标及功能1、收入类分析指标2、成本类分析指标3、费用类分析指标4、利润类分析指标5、资产类分析指标6、常用配比分析指标1、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帐外销售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2、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分析: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分析: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3、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分析: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分析: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分析: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分析: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4.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100%。分析:可能存在多结转成本或不计、少计收入问题。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按税法规定审核分析允许弥补的亏损数额。如申报弥补亏损额大于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可能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税前弥补等问题。营业外收支增减额。营业外收入增减额与基期相比减少较多,可能存在隐瞒营业外收入问题。营业外支出增减额与基期相比支出增加较多,可能存在将不符合规定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5、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数据来源:净利润为企业《损益表》中的净利润。 分析:该指标反映企业净资产的获利能力,从而判断企业有无隐匿收入或多转成本、多摊提费用以及抽逃资本等问题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高于与基期标准值,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额问题。要求企业提供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情况,分析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变化的原因。六、常用配比分析指标(一)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比值接近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三)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企业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四)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当两者比值大于1,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问题;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视为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五)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综合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销售利润率与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本期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本文档为【税收经济分析,财大海南培训XXXX,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安安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101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2-06-27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