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汇编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汇编

举报
开通vip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汇编《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2数据传输方式2.3数据编码技术2.4多路复用技术2.5交换方式2.6差错控制技术小结习题《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数据通信就是以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方式具体地说它主要研究的是对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理论、方法以及实现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靠的通信环境。《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1信息、...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2数据传输方式2.3数据编码技术2.4多路复用技术2.5交换方式2.6差错控制技术小结习题《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数据通信就是以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方式具体地说它主要研究的是对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理论、方法以及实现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靠的通信环境。《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1信息、数据和信号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信息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既可以是对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特性的描述也可以是物质与外部的联系。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1信息、数据和信号数据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够被识别也可以被描述。数据有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之分。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例如声音和视频是幅度连续变化的波形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也是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内是离散的值。例如文本信息和整数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1信息、数据和信号数据和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据是独立的是尚未组织起来的事实的集合信息则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1信息、数据和信号信号是数据的具体的物理表现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如电压、磁场强度等。在计算机中信息是用数据表示的并转换成信号进行传送。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形式。《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1信息、数据和信号模拟信号是指时间上和空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一系列在时间上离散的信号。图2.1给出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表现形式。幅度T幅度T101110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图2.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2信道及信道类型信道是传输信号的通路由传输线路及相应的附属设备组成。同一条传输线路上可以有多个信道。例如一条光缆可以同时供几千人通话有几千条电话信道。信道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2信道及信道类型1.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在计算机网络中有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之分。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实际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也是网络上的一种通路当信号的接收者和发送者之间不仅存在一条物理信道而且在此物理信道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其他多路连接时就把这些连接称为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控制 规程 煤矿测量规程下载煤矿测量规程下载配电网检修规程下载地籍调查规程pdf稳定性研究规程下载 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即逻辑信道在物理信道上增加软件或硬件规程用以实现物理信道的可靠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2信道及信道类型2.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根据传输介质是否有形物理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由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有形传输介质及设备组成。而无线信道由无线电、微波和红外线等无形传输介质及相关设备组成无线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2信道及信道类型3.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模拟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当在模拟信道上传输计算机直接输出的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时就需要在信道两边分别安装调制解调器以完成模拟与数字信号A/D之间的变换。数字信道中传输的是离散方式的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计算机中产生的数字信号是由“”和“”的二进制代码组成的离散方式的信号序列。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不需要进行变换。但是在信道的两边通常需要安装用于数字编码的编码器和用于解码的解码器即调制解调器。关于数据编码的内容将在2.3节讨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2信道及信道类型4.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专用信道又称专线这是一种连接用户之间设备的专有固定线路它可以是自行架设的专门线路也可以是向电信部门租用的专线。公用信道是一种公共交换信道它是一种通过交换机转接、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的共用信道因此又被称为公共交换信道。公共电话交换网就属于公共交换信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为了描述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小和传输质量的好坏需要运用下列技术指标。1.数据传输速率2.调制速率3.出错率4.带宽《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就是指数据在信道中传输的速度。它是指在有效带宽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用bit/s比特每秒也即bps、Kbit/s千比特每秒1024bit/s≈103bit/s、Mbit/s兆比特每秒1024×1024≈106bit/s、Gbit/s吉比特每秒10243bit/s≈109bit/s或Tbit/s太比特每秒10244bit/s≈1012bit/s等单位来表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调制速率调制速率即波特率也称为波形速率或码元速率。一个码元就是一个数字脉冲。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所以调制速度特指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从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号每秒钟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调制速率B用波特Baud为单位。1波特就表示每秒钟传送一个码元或一个波形。波特率是脉冲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若以Ts来表示每个波形的持续时间则调制速率可以表示为B1/T波特比特率和波特率之间有下列关系公式SBlog2N其中N为一个脉冲信号所表示的有效状态数。在二进制中一个脉冲的有和无用“”和“”两个状态表示。对于多相调制来说表示相的数目。在二相调制中故SB即比特率与波特率相等。但在更高相数的多相调制时S与B就不同了参见表.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1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关系波特率B1200120012001200多相调制相数二相调制n=2四相调制n=4八相调制n=8十六相调制n=16比特率Sbits-11200240036004800《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波特率调制速率和比特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但它们在数据通信中确实很重要。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如图2.2所示。计算机计算机ModemModem共用电话网模拟信道波特率Baud比特率bit/s图2.2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区别《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出错率出错率是指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误码率。传输可靠性指标由于传输中信息的最小单位不同而不同。信息的单位可以是比特、码元、码字因此出错率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误比特率Pb接收的错误比特数占传输总比特数的比例。误码率Pe接收的错误码元数占传输总码元数的比例。一般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出错率应该低于10-9。《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4.带宽带宽就是指通信信道的宽度代表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在模拟信道中即传输信道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差其单位为Hz。信道带宽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来决定的如电话线路的带宽范围在3003400Hz之间。而在数字信道中人们常用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带宽即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单位为bit例如双绞线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为10Mbit/s或100Mbit/s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1.3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4.带宽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具有正比关系带宽越宽容量就越大。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信道中存在噪声或干扰现象因此信道带宽的无限增加并不能使信道容量无限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数据传输方式在数据通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数据通信采用串行传输还是并行传输是单向传输还是双向传输如何实现接收方与发送方的同步《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1.并行通信并行数据传输是指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如图2.3所示是以并行传输的方式将1个字符代码的几位二进制比特分别通过几个并行的信道同时传输一次传送8个比特。《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发送端信道1信道2信道3信道4信道5信道6信道7信道8接收端图2.3并行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并行数据传输的优点是速度快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需要有若干条线路费用高因此较适合于近距离和高速率的通信。通常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各种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选择并行传输计算机内部的通信通常都是并行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2.串行通信串行数据传输是指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数据。对于一个由若干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字符串行传输都是用一个传输信道按位有序地对字符进行传输。由于计算机内部都是采用并行数据传输因此数据在发送前必须要进行并/串转换在接收端再进行相反的变换由此来实现串行通信如图2.4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发送端12345678并串转换并串转换12345678接收端87654321图2.4串行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串行数据传输只需要一条传输信道成本低但其速度也低串行数据传输常用于计算机的串口上在远程通信中通常也采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数字通信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如何在时间基准上保持步调一致。其方法一般有两种即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1.同步传输同步传输采用的是按位传输的同步技术即当数据在进行同步传输时字符间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由数字时钟来确定。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前首先向接收方发送一串同步的时钟脉冲接收方按照时钟脉冲信号进行频率锁定然后接收数据信息如图2.5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计算机计算机011111101000010101..1001010101同步字节01011110数据帧同步字节图2.5同步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例如在发送一组字符或数据块之前先发送一个同步字符SYN01111110用于接收方进行同步的检测从而使收发双方都进入同步状态。在同步字符或字节之后可以连续发送任意多个字符或数据块发送数据完毕后发送方再使用同步字符或字节来标识整个发送过程的结束。《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2.异步传输异步传输采用的是群同步技术传输的信息可以被分成若干个“群”群中的比特数不是固定的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只需要保持一个“群”内的同步。具体来说异步传输方式传输一个字符时每个字符前面有一个起始位后面有一个停止位当没有数据要发送时发送器就发出连续的停止位这样接收器就可以根据从1到0的跳变来识别一个新字符的开始。此外异步传输要求每个字符增加23位校验码如图2.6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异步传输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以不同速率发送且实现比较容易比较适合于低速通信。数据传输方向计算机计算机01111110100101011010同步字节0101111010起始位停止位图2.6异步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按照数据在通信线路上传输的方向可以将数据的传输方式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3种。《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1.单工通信单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只能沿一个方向进行。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的传送方向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属于单工通信。为了保证传送信息的正确性在单工通信中需要进行差错控制。单工通信的线路一般都是二线制存在两个信道分别为用来传输信息的主信道和监测信息的监测信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2.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可以两个方向进行但同一时刻一个信道只允许单方向传送。信息流轮流地使用发送和接收装置传输监测信号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在应答时转换传输信道另一种是把主信道和监测信道分开设立供监测信号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2.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3.全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可以同时沿相反的两个方向进行。线路结构包括两个进行信息传输的信道和两个进行监测的信道这就保证了通信信道两端的发送、接收装置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类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信源系统发送端、传输系统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接收端。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叫信源接收信息的一端叫信宿。信源与信宿之间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进行通信。《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类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类型信源发出的可以是模拟数据也可以是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有的信道为模拟信道只能传输模拟信号而有的为数字信道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因此有必要将信源传出的数据按照所要经过的信道类型进行相应的编码变换。在信源数据转变为信号传输时有以下种可能的关系如图2.7所示。①数字数据数字信号传输。例如10BaseT以太网。②数字数据模拟信号传输。例如使用调制解调器上网。③模拟数据数字信号传输。例如数字电视传输系统。④模拟数据模拟信号传输。例如早期的电话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类型数字编码NRZ、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等数字数据(1)数字信号数字信道调制ASK、AFK、PSK等数字数据(2)模拟信号模拟信道脉冲编码调制PCM模拟数据(3)数字信号数字信道调制AM、FM、PM模拟数据(4)模拟信号模拟信道图2.7信源数据与传输信号的关系类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2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数字数据可以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来编码常用的编码方式有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2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1.不归零编码NRZNonReturntoZero不归零编码可以用负电压代表逻辑用正电压代表逻辑。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示方法。不归零编码的优点是简单、容易实现缺点是接收方和发送方无法保持同步。为了保证收、发双方同步必须在发送NRZ码的同时用另一个信道同时发送同步时钟信号见图2.8a。此外如果信号中和的个数不等时存在着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希望的直流分量。计算机串口与调制解调器之间使用的就是基带传输中的不归零编码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2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2.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曼彻斯特编码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编码方法之一其编码规则如下。(1)每比特的周期分为前后两个相等的部分。(2)每一位二进制的中间都有跳变其中间的这个电平跳变就作为双方的同步信号。(3)当每位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就表示数字信号每位由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时就表示数字信号。典型的曼彻斯特编码波形如图2.8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2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ceManchester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对曼彻斯特编码的改进它的编码规则如下(1)每个比特值无论是还是中间都有一次电平跳变这个跳变做同步之用。(2)若比特值为则前半个比特的电平与上一个比特的后半个比特的电平相反若比特值为则前半个比特的电平与上一个比特的后半个比特的电平相同。其典型波形如图2.8c所示。由图可见若本位的比特值为则开始处出现电平跳变反之当本位的比特值为时开始处不发生电平跳变。《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2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数字数据010110010aNRZ编码NRZ编码的同步时钟b曼彻斯特编码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图2.8数字数据信号编码波形《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电话通信信道是典型的模拟通信信道它是目前世界上覆盖面最广、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通信信道。无论网络与通信技术如何发展电话仍然是一种基本的通信手段。传统的电话通信信道是为传输模拟语音信号设计的只适用于传输音频范围300Hz3400Hz的模拟信号无法直接传输计算机的数字信号。为了利用电话交换网的模拟语音信道实现计算机数据信号的传输必须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在调制过程中所选用的载波信号可以表示为正弦波形式ωψ其中幅度A、频率ω和相位ψ的变化均影响信号波形。它们是正弦波的控制参数也称为调制参数。可以通过改变这个参量实现对模拟数据信号的编码。相应的调制方式分别称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调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1.幅度调制幅度调制简称调幅也称为幅移键控它的调制原理是用两个不同振幅的载波分别表示0和1。例如可以用幅度为A1的载波信号表示数字用幅度A的载波信号表示数字波形图如图2-9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010011100基带信号调幅图2.9幅度调制《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2.频率调制频率调制简称调频也称为频移键控它的调制原理是用两个不同频率ω的载波分别表示二进制值0和1。例如图2-10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010011100基带信号调频图2.10频率调制《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3.相位调制相位调制简称调相也称为相移键控它的调制原理是用两个不同相位ψ的载波分别表示二进制值0和1。相移键控按相位的变化情况分为绝对相移键控和相对相移键控两种形式。《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绝对相移键控用两个固定的不同相位表示数字0和1例如相位偏移1800如表示0用相位00表示1如图2-11所示。基带信号调相010011100图2.11绝对相移键控《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相对相移键控用载波在两位数字信号的交接处产生的相位偏移来表示载波所表示的数字信号。最简单的相对调相方法是与前一个信号同相表示数字0相位偏移1800表示数字1如图2.12所示。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基带信号调相相对010011100图2.12相对相移键控《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3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利用调幅、调频和调相将发送端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相应的调制设备称为调制器在接收端把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相应的设备称为解调器。同时具备调制和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4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在数字化的交换和传输系统中通常需要将模拟的语音数据编码成数字信号后再进行传输。典型的编码方法为脉冲调制PCMPulseCodeModulation它是波形编码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方面均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现在的数字传输系统大多采用PCM体制。如图2.13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3.4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PCM过程主要由采样、量化与编码三个步骤组成。图2.13PCM体制《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多路复用技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中能够同时传输多路信息。人们把利用一条物理线路同时传输多路信息的过程称为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技术能把多个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内进行传输使多台计算机或终端设备共享信道资源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特别是在远距离传输时可大大节省电缆的成本、安装与维护费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通常有: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多路复用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码分多路复用CDMACodeDivisionMultiplexAccess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1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就是将一条物理信道可以传输的频带分割成若干条较窄的频带每个频带都可以分配给用户形成数据传输子路径。事实上介质的可用带宽往往超过每个用户信号所需的带宽。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该介质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和传输的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然后每个信道传输一个信号。频分多路复用的一般情况如图2.14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1频分多路复用频率时间频率n...频率3频率2频率1图2.14频分多路复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2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即通过一个自动分配系统将一条传输信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成多条独立的、速率较低的传输信道。每一个时间间隔叫做一个时间片每个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便可在同一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实际上是多个信号轮流使用物理介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又包括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异步时分多路复用两种。《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2时分多路复用1.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就是对信道进行固定的时隙分配不管终端是否有数据要发送都会占用一个时隙。由于在发送端每路信号都在他们固定的时隙所以接收端可以根据时隙的位置判断出是哪路信号。如图2.15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2时分多路复用aAatbbtBccCttDdt时分复用abbccad#1#2#3#44个时分复用帧图2.15同步时分多路复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2时分多路复用2.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也称为智能时分复用它可以动态地按照需要来分配时隙从而避免了同步时分多路复用中出现的浪费时隙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时隙的利用率如图2.16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2时分多路复用图2.16异步时分多路复用aAatbbtBccCttDd3个STDM帧集中器tabbccad#1#2#3统计时分复用帧《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3波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就是在光的频分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的本质是在一条光纤中用不同颜色的光波来传输多路信号而不同的色光在光纤中传输彼此互不干扰。波分多路复用是频分多路复用的一个变种主要应用于全光纤网组成的通信系统中。如图2.17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3波分多路复用光调制器8×2.5Gb/s1310nm01550nm11551nm21552nm31553nm41554nm51555nm61556nm71557nm复用器20Gb/s120KmEDFA分用器01550nm11551nm21552nm31553nm41554nm51555nm61556nm71557nm8×2.5Gb/s1310nm光解调器图2.17波分多路复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4.4码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常称为码分多址CDMA是另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每个用户可在同一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不会造成干扰。码分多路复用最初是用于军事通信因为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CDMA设备的价格和体积都大幅度下降因而现在已广泛使用在民用的移动通信中特别是在无线局域网中。《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交换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常常需要通过有中间节点的线路来将数据从源地发送到目的地以此实现通信。而这些中间节点并不关心数据内容只是提供一种交换设备将数据从一个节点转接到另一个节点直到最终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称为交换。在考虑网络结构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换即采用何种交换方式。目前通常使用的信息交换方式有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又称线路交换是数据通信领域最早使用的交换方式。它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通过网络结点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专用的临时通信链路即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具有实际的物理连接。信道上的所有设备实际上只起开关作用开关合即信道通对信息传输没有额外的延时而只有传播延时。在通信过程中交换设备对通信双方的通信内容不做任何干预即对信息的代码、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和传输控制顺序等没有影响。最普通的电路交换的例子是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过程包括3个阶段即建立连接、数据传送和断开连接。1.建立连接。在进行任何信号传送之前参与通信的两个站点间必须建立连接。其过程为由主叫用户发出线路呼叫请求在交换节点建立一条物理线路然后接收方发出应答信号这样就建立一条通信线路的连接。2.数据传送。建立好通信线路后数据通信的双方便可以沿着已经建立好的线路传输数据了。3.断开连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传送后通常由通信双方中的一方来发出拆线的请求另外一方同意后原来的线路就可以被释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1电路交换主机HA主机HB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呼叫请求呼叫应答报文或报文分组应答释放请求释放应答图2.18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的优点如下(1)传输延迟小惟一的延迟是电磁信号的传播时间。(2)线路一旦接通不会发生冲突。(3)对于占用信道的用户来说数据以固定的速率进行传输可靠性和实时响应能力都很好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1电路交换缺点(1)电路交换建立线路所需的时间较长。另外线路连接一旦建立就独占线路因此线路的利用率低。(2)线路连接一旦建立就独占线路因此线路的利用率低。(3)电路交换系统不具备差错控制的能力无法发现并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4)电路交换不具有数据存储能力不能改变数据的内容。也不能自动调整和均衡通信流量。《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1电路交换因此根据电路交换的特点它适用于高负荷的持续通信和实时性要求强的场合尤其适用于会话、语音、图像等交互式通信类而不适合传输突发性、间断型数字信号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2报文交换在中转结点把待传输的信息存储起来然后通过缓冲器向下一结点转发的交换方式称为存储交换或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就是发送方先把待发送的信息分成多个报文正文在报文正文上附加发送站、接收站地址及其他控制信息形成一份份完整的报文。然后以报文为单位在交换网络的各结点间传送。结点在接收整个报文后对报文进行缓存和必要的处理。等到指定输出端的线路和下一结点空闲时再将报文转发出去直到目的结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如下(1)电路利用率高。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在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由于许多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两个节点之间的通道所以对于同样的通信量来说对电路的传输能力要求较低。(2)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通信量大时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不过传送延迟会增加。(3)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4)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2报文交换缺点(1)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报文经过网络的延迟时间长且不定所以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2)有时节点收到过多的数据而无空间存储或不能及时转发时就不得不丢弃报文。《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报文交换对传输的数据块报文的大小不加限制当传输大报文时单个报文可能占用一条线路长达几分钟这样显然不适合交互式通信。为了更好地利用信道容量并降低节点中数据量的突发性可以将报文交换改进为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将用户的大报文分成若干个更小的等长的数据段这数据段称为分组。如图2.19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图2.19分组的示意图首部数据首部数据首部数据发送在前101001110101100???????001010011101000分组分组分组报文《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包括两种即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1.数据报分组交换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分组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像报文交换中的报文一样。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的地址信息一个节点接收到数据报后将其原样地发送到下节点。因为各个节点随时根据网络流量、故障等情况选择路径从而各个数据报的到达也不保证是按时的甚至有的数据报会丢失。《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主机HA节点A节点E节点B节点C节点F节点D节点GP1P2P1P1P1主机HBP1P2P2P2P2ACKACKACKACKACKACK图2.20数据报工作方式示意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这种分组交换方式简称为数据报方式其基本传输的数据单元是小报文。数据报的特点同一个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来传输不同分组到达目标节点时可能会出现乱序、重复或丢失现象数据报传输的延迟较大只适用于突发性通信。《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2.虚电路分组交换在虚电路分组交换方式中在发送分组之前需要在发送站和目的站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即虚电路。它之所以是“虚”的是因为这条电路不是专用的。此时每个分组除含有数据外还有虚电路标识所以在途经各节点时不进行路由选择只需按照事先建立好的连接传输。数据传输完毕可由任何一方发出清除请求分组以终止本次连接。但是这条路径与电路交换中的专用通道不同分组在每个节点仍需要缓冲并排队等待转发。《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主机HA主机HB节点A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虚电路拆除呼叫请求呼叫应答节点B节点G节点C节点E节点F节点DP1P1P1P2P2P2ACKACKACK释放请求释放应答图2.21虚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主机HA主机HB节点A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虚电路拆除呼叫请求呼叫应答节点B节点G节点C节点E节点F节点DP1P1P1P2P2P2ACKACKACK释放请求释放应答《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3分组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适用于两端之间的长时间数据交换尤其是在交互式会话中每次传送的数据很短的情况下可免去每个分组要有地址信息的额外开销。它提供了更可靠的通信功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保持原来顺序。还可对两个数据端点的流量进行控制接收方在来不及接收数据时可以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发送方暂缓发送分组。但虚电路有一个弱点当某个节点或某条链路出现故障而彻底失效时则所有经过故障点的虚电路将立即被破坏。数据报分组交换省去了呼叫建立阶段它传输少数几个分组的速度要比虚电路方式简便灵活。在数据报方式中分组可以绕开故障区而到达目的地因此故障的影响面要比虚电路方式小得多。但数据报不保证分组的按序到达数据的丢失也不会立即知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4交换技术的比较呼叫请求建路传输拆除传输延迟处理延迟报文节点ABCD呼叫接收确认ABCD报文报文报文建路传输拆除节点ABCDABCD分组交换PTK1PTK1PTK1PTK2PTK2PTK2PTK3PTK3PTK3PTK1PTK1PTK1PTK2PTK2PTK2PTK3PTK3PTK3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虚电路交换d数据报交换图2.22几种交换技术的工作时序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5.4交换技术的比较简单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一下种技术的主要特点。(1)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将由一对用户独占对于间歇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2)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同时只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3)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据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差错控制技术通常我们把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数据与原来发送的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传输差错简称为差错。由于差错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网络通信技术中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和解决。通常差错控制技术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差错的检查和差错的纠正。《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1差错的分类与差错出现的可能原因①热噪声差错②冲击噪声差错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是由随机差错与突发差错共同组成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对平均误码率的要求是介于10-9与10-6之间若想达到这项要求必须解决好自动检测差错以及自动校正差错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2差错控制的方法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包括差错检测和差错纠正两部分常见差错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反馈重发检错方法2.前向纠错方法3.混合纠错方法《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2差错控制的方法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包括差错检测和差错纠正两部分常见差错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反馈重发检错方法2.前向纠错方法3.混合纠错方法《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2差错控制的方法1.反馈重发检错方法反馈重发检错方法又称自动请求重发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方法如图2.23所示。信息检错码编码器发送器接收器噪声源检错码译码器信息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图2.23ARQ方法原理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2差错控制的方法2.前向纠错方法前向纠错方法FECForwardErrorCorrecting是由发送端发出能纠错的编码接收端收到这些编码后通过纠错译码器不仅能自动地发现错误而且能自动地纠正传输中的错误然后把纠错后的数据送到接收端高层处理如图2.24所示。信息检错码编码器发送器接收器噪声源检错码译码器信息图2.24FEC方法原理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2差错控制的方法3.混合纠错方法混合纠错方法就是反馈重发检错和前向纠错两种方法的结合。混合纠错方法是由发送端发出同时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的编码接收端收到编码后检查差错情况如差错在可纠正范围内则自动纠正之如差错很多超出了纠错能力则经反馈信道送回发送端要求重发。《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为了让接收方能自行纠错就必须携带更多的纠错码因而传输效率不高。在当今的网络中出错率其实并不高因而网络中通常采用反馈重发检错方法。下面是常用的三种添加检错码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1.奇偶校验2.方块校验3.循环冗余校验《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1.奇偶校验奇偶校验ParityChecking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校验方法也称垂直冗余校验VRC。一个字符由8位组成低7位是信息字符的ASCII最高位附加位为奇偶校验码位。奇偶校验又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在偶校验时发送方通过检验位的取值不同从而保证传输字符代码中“”的个数为偶数个。同理奇校验时发送方必须保证传输字符代码中“”的个数为奇数个。接收端收到信号之后对每个码组检查其中“”的个数是否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从而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出错。《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偶校验和奇校验的应用示例。表2.2奇偶校验位的设置校验方式校验位ASCII的位7654321ASCII代码的字符偶校验0101100189Y奇校验1101100189Y《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奇偶检验虽然简单但并不是一种安全的差错控制方法。奇偶校验只能检测出奇数个比特位的错误对偶数个比特位的错误则无能为力。一般地在低速传输时出错概率较低效果还可以令人满意。而当传输数据速率很高时噪声脉冲很可能破坏位以上的数据位差错检验的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2.方块校验方块校验也称水平垂直冗余校验LRC其工作原理的实质仍然是奇偶检验。LRC是一种对行和列都进行上述奇偶校验的方法。它是一种在VRC校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验的方法它的工作原理同VRC法十分相似。它在传送一批字符如7个之后增加了一个称为方块校验字符的检验字符。《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表2.3LRC的工作方式字符N字符1E字符2T字符3w字符4O字符5R字符6K字符7LRC字符偶位111111111位200000000位300110101位410001011位511111001位610011111位701011010校验位偶01111101《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采用这种校验方法如果有两位传输出错则不仅从每个字符中的奇偶校验位中反映出来同时也在方块校验字符校验位中得到反映。因此这种方法有较强的检错能力基本能发现所有一位、两位或三位的错误从而使误码率降低个数量级。《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3.循环冗余校验目前最精确和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技术是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Check。CRC是一种较复杂的校验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多项式除法检测差错的方法。CRC的检错原理收发双方用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对信息码M(x)做多项式除法求出余数即CRC校验码发送方在数据帧的末尾加上CRC校验码这个带有校验码的帧的多项式一定能够被G(x)整除。接收方收到后用同样的G(x)除收到的序列若有余数则传输有错。《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CRC的工作过程如下(1)设M(x)为位信息码多项式G(x)为阶生成码多项式则R(x)为位校验码(2)用模除法进行2r×M(x)G(x)得到余R(x)(3)发送形成的比特序列2r×M(x)R(x)。(4)接收方收到后用同样的G(x)除收到的比特序列。若能被其整除则表示传输无误反之表示传输有误通知发送端重发数据直至传输正确为止。《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例如若要传输的信息码为110011则信息码多项式M(x)54选用生成多项式G(x)43r则生成码为11001。按照步骤②可得出余式R(x)的代码为1001计算方法如图2.25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Q(x)10000111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100011001R(x)冗余码M(x)*xr图2.25CRC校验计算方法《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由上可知最终传输的码字为1100111001。如接收端接收到信息1100111001后除以同样的生成多项式G(x)43若余式R(x)为则证明信息传输正确若余式R(x)不为则证明信息传输有误。《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2.6.3差错控制编码使用CRC校验可查出所有的单位错和双位错、所有具有奇数位的差错和所有长度少于生成多项式串长度的实发错误能查出99以上更长位的突发性错误由于误码率低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但CRC校验码的生成和差错检测需要用到复杂的计算用软件实现比较麻烦而且速度慢目前已有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这一功能。《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小结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技术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基础掌握相关的通信技术对我们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提供很好的帮助。在数据通信技术中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习题1什么是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2简述数据通信的几种交换方式和数据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4简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差异。5什么是数据编码技术比较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技术和数字信号编码技术。6请用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来表示数字数据00110101。7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8多路复用常用的技术有哪几种试分析它们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9有哪几种数据交换技术请列举这些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10比较线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特点和使用范围。11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循环冗余检验码生成多项式为PX发送方要发送的信息为1010001101求出实际发送的码元假设传输过程中无差错写出接收方的检错过程。
本文档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汇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3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正方体
暂无简介~
格式:txt
大小:34KB
软件:记事本
页数:0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3-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