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举报
开通vip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内容摘要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珠三角九城市的综合实力 进行评估,并确定广州为珠三角经济区中心城市。笔者从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 新技术革命、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阐述了区域经济辐射的动 因。 与此同时, 借助区域产业布局与转动因模式 , 通过分析产品创新和生产, 从 微观层面 揭示 了区域中心城市的 经济辐射机理 , 也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区域中 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的影响因...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内容摘要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珠三角九城市的综合实力 进行评估,并确定广州为珠三角经济区中心城市。笔者从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 新技术革命、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阐述了区域经济辐射的动 因。 与此同时, 借助区域产业布局与转动因模式 , 通过分析产品创新和生产, 从 微观层面 揭示 了区域中心城市的 经济辐射机理 , 也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区域中 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处理,并选取 GDP 指 数和城 市首位度, 从宏观层面反映广州市发挥经济辐射效应的条件。 同时, 借助 基于 引力模型 的经济联系量、 基于欧氏距离的经济关系及基于区位商的产业扩散 情况, 具体分析了广州在珠三角地区所起的作用 。 研究结果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 珠三 角经济区 发展不协调,内部竞争激烈。 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 功能和 作用正在被 弱化, 其与深圳、 佛山等二级中心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 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也普 遍不高 , 亟待提升 。 在产业结构上, 广州与周边城市存 在较多的产业重叠, 且 高 新技术类 产业不多 。 因此, 广州需要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形成多个增长极, 进而带 动珠三 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经济辐射,经济集聚 ,经济扩散 ,广州 I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nine citie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ake Canton as the central city of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The athor elaborated the motivation of economic radiation from the aggregate economy and the economies of scale, 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Labor geographic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layout and rotation mod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the author revealed economic radi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in the micro-level, whil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y economic effects of radiation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ccording the data processing of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select the index of GDP and urban primacy index, reflected the conditions of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radiation from the macro level of Canton. With the economic ties based on gravity model, economic relations based on Euclidean distance and Industrial diffusion based on the location quotient, and analyzed the role of Cant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lack of coordination while faced internal competition. As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y,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Canton is weakened, and the gap with the Shenzhen and Foshan is decreasing, while the space economic ties strength is generally not high.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 are many industries overlap between Canton and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anton need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can form multiple growth pole, and driv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Keywords : Central city, Economic radiation, Economic, Economic concentration, Economic diffusion, Canton II目 录 内容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I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与意义1 1.2 经济辐射 相关理 论述评2 1.3 论文研究 结构和 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区 域中心城 市经济辐 射机理分 析. 11 2.1 区域中心 城市 经 济辐射 11 2.2 区域中心 城市经 济辐射效 应的动因. 14 2.3 区域中心 城市经 济辐射机 理概述16 2.4 区域中心 城市经 济辐射能 力影响因 素分析. 21 第三章 珠 三角经济 区中心城 市的界定 及现状24 3.1 区域中心 城市的 定义. 24 3.2 珠三角经 济区中 心城市的 界定 24 3.3 珠三角经 济区中 心城市的 形成机理. 30 3.4 珠三角经 济区中 心城市的 功能 31 3.5 珠三角经 济区中 心城市的 特征 32 第四章 广 州市经济 辐射效应 分析. 35 4.1 广州市经 济辐射 效应的宏 观分析35 4.2 广州市与 周边城 市经济联 系强度分 析 38 4.3 广州市与 周边城 市经济关 系分析40 4.4 广州市产 业扩散 能力分析42 第五章 结 论与政策 建议46 5.1 关于广州 市经济 辐射效应 的相关结 论 46 5.2 提升广州 市经济辐 射效应的 建议 47 注释. 50III参考文 献 „ „„„„ „„„„ „„„„ „„„„ „„ „„„„„ „„„„ „ „„„ „„51 在校期间发 表论文 „ „„„„ „„„„ „„„„ „„ „„ „„„ „„„„ „„„„ „„54 后 记 „„„ „„„„ „„„„ „„ „„ „„„„ „„ „„„„„ „„„„ „„„„ „ „55IV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 究 背 景 与 意义 佩鲁等 人 在研 究区域 经济 增长时 提出 “增长 极 ” 的概 念,并 认为“ 增长 极” 可以 促进 和带 动区域 经济增 长, 这 一理论 为许 多国家和 地区 制定区域 经济 发展政 策提供了 重要 参考依据 。 而 城市作为国家 的载 体和 区域 的中 心, 其 本质 是 在一定 空间范围 内, 各产业 部门相 互依存 、彼此 推动 的经济集合体。 在中 国现行 社会主 义 市场经 济机制 下, 与一般 城市相 比 ,中 心城 市 在区域 经济 发展中 的带动 作用更 为 突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中心城 市是指 在区域 内综合实力 相对 较强 , 同 时具备 在经济 、技 术 、文 化等 领域 对周边区域 起引导 和带 动作用 的大城 市 。 从城市 发 展历 程 来看 , 中心 城市 可 以看作 是 经济 社会发 展到一 定阶段 而形成 的一 个 空间 极 点。 从城市 规模和 空间结 构来看, 中心 城市在 区域经 济发展 中的作 用集 中表现为 三大 中心, 即区域 经济的 增长中心 、控 制中心 和扩散 中心 。 中心城 市作为高新技 术产 业 和新兴 服务 业的载 体,既 是 区域 经济发 展的 基 础,也 是区域 经济 发展 到一 定阶 段的必 然结果 , 它在 区域经济 活动 中的中 心地位 和强大 的辐射 作用 是带动区域经 济发展 的 关键 。中心 城市的核 心地 位、作 用 和辐 射能力 主要体 现在 人才、 资 金、 交通、 信息、 市场及 管理等方面, 其在这些领域累积的优势 是推动 整个 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 动力。 从 宏观层 面来看 ,中 心城市 并与区 域内其 它城 市 共同 支 撑着 地区的 繁荣与 发展 , 中心城市更是起着引导、示范和传承作用。 我国的 经济 发 展策略 是 以 城市为 核心 ,优先 发 展 沿海 地区 和 一些处 于重要 交 通 干线上 的地区 ,继 而 推动 其它地 区的发展。 在这一发 展历 程中 , 大城市 的作用 尤为突出 ,有力 推动 了 区域 经济的 发展 。 特别 是改革开 放三十 年来 ,中国 经济取 得 的飞跃 更离 不开以 中心城 市 为代 表的特 大城 市 的贡献 。时 至今日 ,我国 已逐步 形成 了以 北京 和天津 为中心 的环渤 海经济 区 , 以上海、 杭州 和南京 为中心 的长三 角经济区 和以 广州、 深圳为 中 心的 珠三角 经济 区。近年 来, 随着国 家经济 发展到 新的阶段 ,一 些新兴 的经济 体,如 海峡西 岸经 济区、武 汉都 市圈、 长株潭 经济区 等区域经 济体 相继形 成 。 从 长期来 看, 今 后我 国经济发 展仍然 离不 开 以中 心城市 1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带动和 促 进的 模式。 因此, 完善区 域 中心 城市 功能, 加 快产 业结构 调整和 升级, 以此 提高 中心 城市对 我国区 域经济 的组织 和调 控作用, 是 加速 我国 城市化 进程, 推动 中国经济 平稳健康发展 的一个重要步骤 。 珠三角 是我国 三大经 济区 之一, 其特 殊 的地 理 位置及 自身条件 使其 成为 中国 改革开放 和社 会主义 市场经 济的试 金石。 珠三 角经济区 目前 的各项 经济、 文化和 社会 发展 指 标 均居于 全国前 列, 更 是我国 重要 的产业基 地和 进出口 贸易中 心。 作 为省会城 市的 广州以 其在政 治、经 济、文 化、 交通等领 域的 优势, 不断吸 引着人 才、资本 和技 术进入 珠三角 地区, 不断加 强同 港澳等地 区的 合作, 发挥着 中心城 市的作用 。除 此之外 ,今天 的珠三 角还形 成了 以深圳 为 首的 特大新兴 城市 ,以及 佛山、东 莞、 珠海、 中山等 大中城 市 的快 速发 展 。 在众 多城 市经济 实力大 幅提升 的同时, 如何 加强区 域城市 间的合 作,协 同分 工 及 各司 其职 ,已经 成为珠 三角地 区当前最 紧迫 的问题 。其中 ,中心 城市的 重新 定位,以 及其 在区域 经济中 的功能 和范围也需要重新进行科学的界定。 本文尝 试将物 理学中 的辐 射理论 与区 域经济 学 理论进 行有效 衔接, 构建 中心 城市经济辐射 效应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模型 , 从而实现经济辐射理论的定量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 我们将对 珠三 角经济 区的经 济辐射 效应 有 更加 明确的认 识, 为中心 城市的 重新定 位提供参考依据,也为 其它 区域中心城市 提升经济辐射效应 提供借鉴。 1.2 经 济 辐 射 相 关理 论述 评 1.2.1 国外 研究现状 经济辐射 (Economic radiation ) 是指经 济发展 水平相对较 高的地区 与较落后 地区 间所 发生 的 资本 、人才 、技术 等要素 的交换, 以及 文化 和 生活 习惯 的 传播 。 这些要素 交换 和传播 能 进一 步 提高 经济资 源 的 配置效率 。在 经济辐 射中, 通常是 发达地区 与落 后地区 之间 相 互辐射 ,前者 向后 者提供资 金、 技术、 管理和 信息等 支持,而 后者 向前者 输送 原 材料 、 劳动力 和市 场等 ,通 过 这 种相互 作用 逐 渐缩小 发达地区 与落 后地区 间 的差 距。 目 前学术 界对 于经济辐 射理 论的研 究主要 是 以区 域 经济非均衡增长 理论为基础 。 20 世纪中期 ,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在实用性上的缺失 ,法 国经济学家 弗 朗索 瓦? 佩鲁(Francois Perroux ,1955 )提出了 增长 极理 论。佩鲁 2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认为经济 增长 并不会 同时 出 现在所 有地方 ,也 不会 在每 个 领 域按照 相同 速 度均 衡 增长。 相 反, 某些具 备一定 优势的 主导产 业部 门、企业 或城市 会形 成一种 资本与 技术高度 集中 、具有 规模经 济 效应 ,并 对 周边 区域产生 强大 辐射带动 作用 的增长 极(growth pole)。 这些增长极 不仅能实现自身 的快速增长 , 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 或 其它渠 道向 外扩散 ,推动 其它部 门 或区 域 的 增长,从而对 整个经 济产生 重大影 响。 布代维尔 (J. R. Boudeville ,1966 ) 和拉塞(J. R. Lasuen ,1973) 在研究增长 极理论时吸收了 区位理论的观点 , 他们 将经济 空间的 概念转换成 具体的地理空间, 并 认为经 济空 间 既包 括与一 定地理 范 围相 联系 的经济变 量之 间的经 济关系 , 也包 括经济现象的地域结构关系。 贡纳尔? 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1957)又 对增长极理论在地区经济意义 上作了深 化, 提出了 循环累 积因果 论 ,并 认为 在空间上 , 经 济发展 的步骤 并非同 时产生, 也不 会 均匀 扩散 。 一般而 言, 经 济发 展首先 始 于条 件较好 的地区 ,在经 过一段时 间的 优势累积 之后 ,这些 先天条 件较 好的地区 开始 超前发 展 ,且 累积过 程会循环 发展 ,进而 加剧区 域 经济 发展的 不平 衡 。在这一循 环累积 过程中 , 既存 在着回流 效应, 同时存在着 扩散效应。 回流效 应 表现为各 经济要素从 周边区域 ( 不 发达区域 )向 中心区 域( 发 达区域 )流动,不 断扩大区 域经 济差异 ;扩散 效应 表 现为各生 产要 素从 中 心区域 ( 发达 区域 ) 向周 边区域( 不发 达区域 )流动 , 直接 缩小 区域 经济 发展的 差异 。 在市场 机制 较 健全 的情况 下 ,回 流效应 往往强 于 扩散 效应, 其 结果 是 发达 区域 和 落后区 域 间的 差异 持续扩大 。因此 ,缪 尔达尔 提出在 经济发展 初期 , 为寻 求高投 资回报 率和保 证经 济快速发 展, 政府应 当优先 发展条 件较好的 地区 , 在区 域经济 发展水 平较高 时, 应强化经 济中 心的扩 散效应 ,借此 推动 其它地区的发展 。 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 波兰经济学家 萨伦巴 (Piotr Zaremba ,1970) 、 马利 士 (Marlis , 1970 ) 等人提出了 点轴开发理论。 其核心 观点是产业先 在少数极点 (增 长极)集中 , 随着产 业的发 展和 极 点的增 多, 同时借助 于各 种交通 或通讯 设施, 点与点相 连 而 形成轴 。 这种 轴的形 成 吸引 了大 量的 企业 和人 口 在其 两侧聚 集, 从 而 促进更 大范 围的经 济 扩散 。点轴 开发理 论 强 调经济要 素先 在点上 集聚, 然后借 助 线状基 础设 施而 形 成一个 联系密 切的 空 间结 构体系。 点轴 开发理 论 同时 强调地 区发展交 通条 件和区 位条件 对经济 增长的 作用 ,认为重 要交 通干线 会降低 生产和 3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运输成本 ,形 成有利 的条件 和投资 环境 。 与此 同时 ,产 业和 人口 在 交通干 线上 的 聚 集也会 促进 线状基 础设施 的发展 ,并形 成 经 济增长点 ,这 些经济 增长点 联系在 一起 即为经济增长轴。 此前,美国经济学家 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 ,1958)在 区域经 济 非均衡 增长 理论的 基础上 提出了 “核心 ?边 缘”理论 。 赫 希曼 认 为, 区 域经济 发展是 非 均衡 的,这 体现在 各地区 经济发 展 的 不同步。 在经 济发展 的发源 地 ,由 于经济 集 聚效 应 的巨 大作用 ,经济 要素向该区 域汇集 , 加速 该区域 的经济 增长, 最终形成 经济 发展水 平相对 较高的 核心区 。核 心区 周边 的区 域由于 经济发 展比较 落后,被 称之 为 边缘 区。 核 心区与 边缘区 相互 作用,且 这两种 作用 的 方向 相反, 1 这两种作用被 赫希曼分别称其为 “极化效应” 和 “涓滴效应” 。 一般来说, 在整 个 区域经 济发 展 过程 中,极 化效应 的强度 通常 大于涓滴 效应 的强度 ,这样 直接导 致 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差异 巨大。 完整提出 “核心?边缘” 理论的是美国学者 约翰 ? 弗里德曼 (John Friedman , 1966 ) 。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 区域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 组成的, 核心区与边缘 区之间存 在着 极化和 扩散两种 基本 关系, 共同 组成一个 完整 的空间 系统, 亦称为 结节性区域。 在 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 核心区 在整个区域中起着 控制中 心的作用, 边缘区的 发展 也 依赖 核心 区 。但随 着核心 区的 发展水平 越来 越高, 其 扩散 作用 也 在不断 加 强, 核心 区 带动 和 促进着 边缘区 的发 展, 而边 缘区 也 可形 成次级 核心, 甚至取代 原核 心的地 位。根据 该理 论,每个区域均有双 重角 色,即 其 既是 经济发 展水平更 高的 核心区 的边缘 区,同 时又是 经济 发展水平 更低 的 边缘 区的核 心区, 核心区和 边缘 区 上下 关联 , 形成一张区域 经济 发展 等级 扩散 网络, 并通过 一系列 有序的空间结构逐层转换和延伸,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雷蒙德 ? 弗农 (Raymond Vernon ,1966 ) 在研 究跨国企业问题时 创立 了 “工 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 。 根据 该理论 , 在工业发展过程 中, 各 工业部门及 产品均 处于 不同 的生 命循环 阶段上 , 在发 展中都会经 历创新、 发展 、成熟 和衰老 这四个 阶段 。在 不同 生命循 环 阶段 , 兴旺 的工业 部门 将逐渐停 滞 , 最后成 为衰退 部门 。 区域经济 学者 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 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根据该理 论, 由于科 技进步 带来的 创新, 如新 产品、新 技术 和新的 管理方 法和经 验 等,首 先发 生在高 梯度地 区,即 经济发 展水 平较高的 地区 。随着 经济发 展水平 4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的不断提 高, 这一系列 的创 新活动 也开始 步入 不同的生 命周 期,并 按区域 等级顺 序,蛙跳 式的 向 周边 区域 扩 展,即 某些产 业按照一定的 层次 逐步由 高梯度 地区 向 低梯度地 区转 移,使 当地的 产业结 构得到 升级 。极化效 应和 扩散效 应是梯 度转移 过程的主 要表 现形式 和途径 ,极化 效应促 使 经 济要素向 高梯 度地区 汇集, 扩散效 应又促进 高梯 度地区 的经济 优势向 周边地 区转 移。高梯 度地 区在区 域经济 发展过 程中占主导地位, 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 J. C. 威廉姆 逊(J. C. Williamson ,1965)则认为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 着经济水 平的 不断提 高,区 域间的 差异持 续扩 大, 非均 衡增 长趋势 越来越 明显。 而在区域 经济 发展到 较高水 平时, 这种区 域间 的不平衡 程度 逐渐 趋 于稳定 。 至经 济发展的 成熟 期,区 际差 异 进一步 缩小, 区域 经济增长 开始 趋于均 衡,也 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 倒 U 型统计模型(图 1.1 ) ,也被称为 倒“U ” 型经济 发展理论 。 区 域 差 异 程 起飞期 成熟期 度 时间 O A B C 图 1.1 区域 经济“ 倒 U 型”增长 来源:根据 “倒 U 型” 曲线 原理绘制 进入 70 年代之 后, 随着全 球各 经济体 之间 的 联系开 始逐渐 加强 ,沃勒 斯汀 (Wallerstein ,1974) 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理论 。 他 认为经济全球化 是一个空间累 积的过程 ,而 这一过 程需要 一个功 能性的 城市 网络去支 配。 其中, 一些 处 于关键 节点的城市 ( 比如国家首都 ) , 它们能有效的协调和组织 全球经济 发展, 可以称之 为世界城 市。 世界城 市 的发 展直接 促使了 中心 城市 等级 体系 结构 的 形成 , 即世界 级中心城 市、 跨国级 中心城 市、国 家级中 心城 市、区域 级中 心城市 和地方 级中心 城市。随着城市化的 推进 ,中心城市已经 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和 主宰。 罗默 (Romer ,1986) 的知识溢出模型 表明技术 进步是经济增长的 源泉, 他强 2 调知识 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 ,并认为知识溢出会产生 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 。 5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卢卡斯 (Lucas ,1988) 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 人才的外溢会 造成整个经济体 系的外部性 。 罗默和卢卡斯提到的“ 溢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辐射” , 即中心城 市人才 、知识 和技 术的高 度集中 最终 将产生“ 溢出效 应” ( 辐射 效应) , 并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莫瑞 (Mori ,1997) 通过 研究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 后, 认 为经济体系 最终会自动 形成一个中心地体系 。 他 在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 , 1933) 的中心地 等级 体系模 型 上构建 基础 模型 , 其研 究结果表 明, 在区域 发展过 程中, 人口的增 加会 导致新 城市产 生于一 个狭长 的体 系,并以 此向 外扩张 ,形成 城市空 间,也即 城市 群。 与 古典区 位论相似, 莫 瑞的 研究 强调 经济 集 聚的 外部 性 对区位 选择的 影响。 马丁 (Martin ,1999) 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 区位竞争问题,并通过模型分 析 后指出 ,由 于某些 优势的 存在, 最先在 区位 竞争中取 得优 势的区 域会对 各类企 业产生较 大的 吸引力 。最先 参与区 位竞争 的企 业虽然可 以获 得较大 的财政 激励, 但其 所产 生的 外部经 济却能 让其 它 企业 从 中获 益。与此 同时 ,同一 区域的 厂商数 目也会 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国外学 者对经 济辐射 的研 究 主要 还是 基于经 济 地理学 中的理 论而开 展的 ,更 多的是 深 入研 究 城市 发展 与 区域经 济的关 系 。 不管何种 理论 ,其基 本思想 其实是 一致的, 即认 为区域 经济发 展将首 先在某 一占 据领先优 势的 地区率 先发展 ,在伴 随着大量 经济 要素向 该地区 集中地 同时, 该地 区的 经济 将 快 速发展 。与此 同时, 这也伴随 着大 量的人 才、资 金和技 术的 扩 散, 在某种程 度上 减缓 区 域经济 发展的 非 平衡趋势。 1.2.2 国内 研究现状 国内关 于经济 辐射的 研究 是伴随 着 八 十年代 都 市圈理 论在中 国的发 展而 兴起 的。 虽然 不同 的学者 研究的 视角和 对象不 同, 但 对于都 市圈 的辐射 作用, 学者们 的研究给 出了 肯定的 结论, 即都市 圈在区 域经 济发展中 具有 带动作 用。 虽 然目前 的研究并 不深 入, 且 多以规 范分析 为主, 仍然 有一些学 者试 着从实 证研究 的角度 论证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 陈田(1987 )首先对 全国性 城市 经济影 响区 的 空间组 织进行 了研究。 他 认为 城市经济 影响 区是指 城市能 够带动 和促进 区域 经济发展 的最 大地 域 范围, 其 反映 6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关系 。 城市经济影响区 对 区域 经济的影响因距离扩大而衰减 。 顾朝林(1991 ) 认为城 市经济 区是 由中心 城市 与各城镇 组成 的城镇 网络, 他通过 主因子 R 分析方法进行实力指数评价,同时研 究了我国 9 个区域的经济区组建方 法,并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经济区划分。 高汝熹 和阮红 (1990 )认为 城市 经济圈 是经 济 发展的 基础, 也是 城市经 济中 心作 用的场所。 城市经济圈 通常以发达 城市为中心, 通过 经济要素的吸引 和 扩散, 带动周围 城镇 的发展 ,以形 成统 一的生 产和流 通网络。 周一 星(1995 )认为 城市 的发展有 两种 动力机 制,一 种是向 心集聚 的力 量,另一 种是 离心扩 散的力 量 。这 两种力量 贯穿 于城市 发展全 过程 , 在城市 发展 的初中期 以向 心集聚 的力量 为主, 而中后期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并据此提出城镇郊区化和逆城镇化。 复旦发 展研究 院课 题组(1993 ) 提出大 都市 经 济圈的 概念, 即某 一大城 市突 破行政区 划的 局限 , 同它相邻 的地 区 形成 经济 联系 紧密 的一 体化经 济区, 并将 大 都市圈分为 “ 圆心区” 和三个 “同心圆 区”。 胡序威 (2002) 提出都市圈是由中心 城市 和外 围非 农化水 平较高 、与中 心 城市 存在 着密切 经 济联 系的城镇 组成 。都市 区的地域 范围 即中心 城市 向 外扩散 的影响 范围 ,其地域 范围 的大小 与中心 城市的 规模大小 有关 ,一般 来说, 规模越 大,地 域范 围越大 。 都市 圈的 扩 散(辐射 )过 程 包括两 个阶 段:在 都市圈 发展的 初期, 其辐 射力表现 为单 个城市 的扩散 , 即市 区 的工业 项目 、基础 设施建 设和城 市用地 向郊 区延伸 。 在都 市圈发 展 到高 级阶段 后 , 都市圈形成以交通线为纽带 的网状辐射, 城市间的各种联系加强 (薛东前等 , 2000 ) 。 参照许多发展成熟的区域经济体 , 都市 圈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都得 到了印证。 一些学 者认为 , 在城 市化 进程中 ,产 业结构 的 升级、 产业链 的延长 及产 业规 模的扩张必然带来 经济辐射效应 (祁金立 ,2003 ) 。 胡学勤 (2003 ) 依据经济辐射 基本理论 提出 我国应 加速城 市化进 程,发 挥长 江经济辐 射带 和京九 铁路沿 线经济 带的作用 ,带 动周边 区域的 发展 。 厉以 宁(2000 )等 则 用物 理学的 辐射理 论解释 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问题,认为物理辐射和经济辐射有很大的相似性。 崔大树 (2003) 研究 了长江 三角 洲地区 的高 新 技术产 业一体 化过 程,其 研究 结果 表明 区域 内高新 技术产 业的一 体化 可 以形 成强大的 集聚 效应 与 扩散效 应,并 加速 新型 工业 化的进 程。 宋 炳良 (2003 ) 在分 析和比较 了上 海与中 、西北 部地区 7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运输轴线 之后 ,提出 建设京 沪高速 铁路, 拓展 以“上海 ?? 徐州?? 西安 ??乌 鲁木齐” 铁路 干线为 代表的 东西部 大通道 , 进而提高长 江三 角洲地 区对全 国的经 济辐射势能。 对于中 心城市 的区域 经济 辐射能 力, 近几年 国 内学者 在采取 定性分 析的 同时 也在不断 尝试 通过数 据和模 型的建 立完善 经济 辐射理论 ,并 试图对 其进行 量化研 究, 确定 中心 城市的 经济辐 射范围 及其辐 射能 力, 为经 济辐 射理论 在我国 经济发 展中的应用做出了贡献。 胡珑瑛 (2001) 在增长 极理 论 的 基础上 ,分 析 了高技 术园区 对区 域经济 的辐 射和带动 机制 。他认为 极化 效应和 扩散效 应的 叠加会产 生溢 出效应 ,这也 是高技 术 园区对 区域 经济的 辐射和 带动作 用的结 果 。 此外,他 在模 糊综合 评价方 法 的基 础上,通 过 建 立高技 术园区 对区域 经济辐 射和 带动的评 价指 标体系 和模糊 综合评 价模型, 从而从实证角度 实现 了对高技术 园区 对区域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 的度量 。 孙娟(2003 )综 合采用 空间要 素、 时间要 素、 流量要素 以及 引力要 素界定 出四个 空间范围,然后将这四个空间范围进行叠加 划分出南京都市圈的范围。 刘 崇 献 (2005)研 究和 比较了 北京和 上海 两个区 域 中 心城市的 经济 辐射能 力,认 为北京 的经济辐射力远弱于上海, 且两地的经济辐射力正在进一步拉大。 周旭霞 (2006) 在对外贸 易乘 数理论 的基础 上推导 出了对 外经 济辐射强 度系 数,分 别就中 国 对外 经济辐射 强度 进行了 实证 分 析,结 果 表明 我国 对外经济 辐射 强度由 高到低 依次为 美国、中 国香 港、日 本。 张 玉明 (2008)以罗默的 新经 济增 长理论 为基础 ,引入 空间因素 ,建 立了创 新部门 的空间 知识溢 出、 产业集聚 的经 济增长 模型, 从一个 新视角研究了集聚 效应和溢出 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唐吉平 (2005) 借助 主成分 分析 法研究 了上 海 在长三 角地区 的金 融辐射 力, 并计算出 了金 融辐射 半径。 黎平 海(2009 )首先采用因 子分 析法对 珠三角 九城市 的金融竞 争力 进行排名 ,并以 经济 地理学 中的 威尔逊模 型 为 基础, 对 珠三 角中心 城市 对周 边城 市的 金 融辐射 能力进 行研究 ,并 计算出了 辐射 半径, 实现了 对 中心 城市 金融 辐射 能力的 量化 , 为增强 中心城 市金 融 势能 、 扩大 金融辐 射范围 ,进而 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供 了理论依据。 总体来 说,国 内目前 对经 济辐射 理论 的研究 更 多的是 概念的 导入 和 意识 的提 升,经济 辐射 理论目 前也并 未形成 独立的 理论 体系。在 实证 研究方 面, 主 要是从 8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宏观层面 去评 估经济 辐射效 应, 方 法也比 较 单 一,模型 较为 简单, 实证结 论 也不 能科学的 反映 中心城 市经济 辐射能 力的真 实水 平 。同时 , 大 多数 学 者的研 究重点 还是体现 在区 位等地 理因素 上,而 对于影 响中 心城市经 济辐 射效应 的其它 因素缺 少应有的挖掘。 1.3 论文 研究 结 构和 研究 方法 1.3.1 研究 结构 研究背景 与意义 绪论 经济辐射相关理论述评 主成分分析 区域中心城市的界定及基本理论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机理分析 欧氏距离 城市首位度 珠三角经济区 中心城市 ?? 广州市经济辐射能力分析 区位商 引力模型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图 1.2 本文研究结构 1.3.2 研究 方法 本文以 区域经 济学、 城市 经济学 、计 量经济 学 等学科 的相关 理论为 指导 ,采 用理论分 析与 统计分 析、实 证分析 与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分析 相结合的 研究 方法, 运用区 域济学 分析中常 用的 主成份 分析法 确定珠 三角经 济区 的中心城 市。 同时, 应用 物 理学中 的空间引 力模 型 ,并 对 区域 经济学 中的 城 市首 位度、 欧 式距 离和区 位商等 指标 进 行修正 , 进而 对统计 资料进 行定量 分析与 评价 ,以此确 定珠 三角中 心城市 的经济 辐射效应 。 1.3.3 论文 创新点及不 足 论文从 聚集经 济与规 模经 济、新 技术 革命、 劳 动地域 分工和 经济全 球化 的推 9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动作用等 四个 层面阐 述了区 域经济 辐射的 动因 ,并 借助 区域 产业布 局与转 动因模 式, 通过分析产品创新、 产品生产、 产品流通 在中心城市及卫星城市的扩散过程, 从微观层 面揭 示了区 域中心 城市的 经济辐 射机 理。 与此 同时 ,本文 在第四 章借助 城市首位 度 、 引力模 型、欧 氏距离 及区位 商等 理论和指 标 , 对广州 市在珠 三角地 区的经济 辐射 效应进 行了定 量分析 ,并在 此基 础上提出 了提 升广州 经济辐 射效应 的政策建议。 但是, 由于现 有研究 方法 的缺失 ,本 文只是 从 一些零 散的指 标上, 间接 对广 州市的经 济辐 射效应 进行了 一个简 单的分 析, 而未能直 接对 广州的 经济辐 射能力 进行整体 评价 。 此外 ,由于 数据搜 集和指 标处 理 存在一 定难 度 ,本 文对广 州 市的 经济辐射 效应 的 评价 更多的 集中在 制造业 等传 统产业上 ,而 未能对 广州市 第三产 业的辐射效应进行评估 , 这也是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10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第 二章 区域中心城 市经济辐 射机理 分析 2.1 区域中心城市 经 济辐 射 2.1.1 区域 中心城市经 济辐射的概 念 经济辐 射的概 念是根 据物 理学中 的辐 射原理 衍 生而来 的。物 理学中 的辐 射指 两个不同 能量 级的物 体间的 一种能 量传递 过程 。在这一 过程 中,能 量高的 物体向 能量低的 物体 传递能 量,同 时能量 低的物 体也 向能量高 的物 体反向 传递能 量。只 不过由于 后者 的能量 级小于 前者 , 从净辐 射的 能量数量 来看 ,能量 高的物 体流向 能量低的物体,最终两者达到平衡。 辐射有六个特点: 第一, 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 程,不同 能量 级的物 体相互 辐射; 第二, 辐射 的结果是 随着 能量的 传递 而 逐渐达 到物体之 间的 能量平 衡;第 三,一 个物体 的能 量级只有 高于 其它物 体,净 辐射量 才能为正 ;第 四,辐 射与物 体间的 距离有 关, 距离越近 ,辐 射效应 越大, 反之越 小;第五 ,两 个物体 的能量 级差距 越大, 辐射 效应越强 烈; 第六, 辐射的 速度和 程度还与辐射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目前, 国内外 学术界 对经 济辐射 还没 有统一 的 定义。 结合辐 射的物 理学 涵义 以及学术 界目 前的研 究成果 ,笔者 将经济 辐射 理解为经 济发 展水平 相对较 高的地 区与经济 发展 水平相 对较低 的地区 之间所 发生 的人才、 资本 和技 术 等要素 的流动 和转移, 以现 代化的 生产方 式、经 济 体制 、思 想观念和 生活 方式取 代与现 代化相 悖的旧的习惯势力。 通过这种流动和传播, 区 域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成为辐射源,即中心城市。 中心城 市经济 辐射能 力主 要体现 在中 心城市 与 周边城 市的竞 争与合 作中 ,包 括经济、 社会 、政治 、文化 、科技 等领域 。经 济辐射能 力主 要体现 在城市 综合经 济实力、 产业 结构、 企业规 模与效 益、开 放活 力、基础 设施 、科技 水平等 方面, 最终表现 为中 心城市 的产品 、服务 和市场 对周 围腹地和 城市 的覆盖 范围。 因此中 心城市的 发展 对于区 域经济 发展起 着领头 羊的 作用,它 的经 济辐射 能力 直 接影响 着该区域的协调发展。 经济辐 射实际 上是各 城市 之间相 互作 用、区 域 经济关 系越来 越密切 的过 程。 随着现代 交通 方式的 不断完 善和进 步,经 济活 动中的生 产要 素和产 品在流 通市场 11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上的流转 得以 加速, 进而让 区域内 各城市 能够 摆脱自身 的资 源限制 和市场 障碍而 得以发展 。这 种区域 内部的 经济协 调使得 城市 经济辐射 区内 形成一 个个不 同等级 的城市群,从而实现区域内单 个城市所无法独立获得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 2.1.2 区域 中心城市经 济辐射的方 式 根据经济辐射的路径和原理, 区域中心城市经 济辐射的方式可以分为点辐射、 线辐射和面辐射。 (1) 点辐 射。 点辐射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 一般而言, 中心 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相应的人才、 技术和资金比较充裕, 基础设施 也较 周边地 区更加 现代化 。同中 心城 市相比, 周边 地区则 有着更 加充裕 的自然资 源和 廉价劳 动力。 中心城 市和周 边地 区通过这 种优 势互补 ,推动 以中心 城市为核 心的 地区现 代化和 经济发 展。在 这个 过程中, 资本 和技术 通常由 中心城 市向周边地区流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则向中心城市聚集,二者相互影响。 (2) 线辐射 。 线辐射一般以铁路、 公路、 江河 以及航道和海岸线为辐射的带 状源,向 两翼 或沿着 上下游 地区推 开。这 里的 铁路、公 路、 江河以 及航道 和海岸 线即辐射 干线 。由于 种种原 因,靠 近辐射 干线 的城市和 地区 在经济 发展水 平和现 代化进程 上相 对于两 翼而言 较高。 不过, 由于 辐射干线 的存 在,沿 线城市 和地区 之间交通 便利 ,信息 畅通, 导致交 易成本 较小 ,直接表 现为 劳动力 的频繁 流动和 经济资源快速流动,进而形成经济辐射效应。 (3) 面辐射 。 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 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 进程,进 而形 成以中 心城市 为核心 的经济 发展 水平和现 代化 程度较 高的经 济辐射 源,并进 一步 对周边 地区进 行辐射 ,这在 空间 层次上表 现为 一个面 ,称之 为面辐 射。面辐 射可 以分为 摊饼式 辐射和 跳跃式 辐射 。摊饼式 辐射 强调遵 循一定 的顺序 和规律向 外辐 射,从 时间上 来看, 摊饼式 辐射 是渐进的 ;从 空间上 来看, 摊饼式 辐射是连 续的 。跳跃 式辐射 指中心 城市越 过中 间地带, 直接 对落后 地区进 行经济 辐射,从 空间 上来看 辐射过 程是跳 跃式的 。相 比较而言 ,摊 饼式辐 射的辐 射距离 比跳跃式 辐射 短,各 种经济 要素的 流动成 本小 ,辐射效 率高 。与此 同时, 由于相 邻区域间 在思 想观念 、生活 习惯和 经济发 展模 式上的差 异相 对较小 ,经济 辐射受 到的阻力也较小,所以摊饼式辐射具有较大的现实性。 12 暨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区 域 中心 城市 经济 辐射 效应 研究 ?? 以广 州市 为例 2.1.3 区域 中心城市经 济辐射的途 径 (1) 资本流动。 从区域资金流动的效应分析, 区域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之间存在 着因 果关系 ,资金 在各地 区的变 化必 引起地区 经济 发展的 变化。 中国区 域经济发 展的 差异特 征与中 国区域 资金流 动的 差异特征 基本 上相符 ,资金 流动的 区域化差 异能 够较好 地解释 区域经 济的差 异。 中国资金 流动 的区域 差异更 主要的 表现在各 区域 内部的 差异上 。 一般 来说, 中心 城市的资 金比 较充裕 ,同时 具备对 外投资的动力,这为需要资金支持的周边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 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是指区域中心城市的开发能力通过消费、 生产等方 式为周边 欠发 达地区 或其它 区域使 用、吸 收、 复制和改 进 的 过程。 技术扩 散主要 通过人员 流动 、技术 转让、 示范与 学习等 途径 来实现。 在经 济辐射 过程中 ,由于 中心城市 具有 最强的 科技水 平和创 新环境 ,技 术供给相 对充 分,技 术往往 由中心 城市流向 周边 城市。 技术扩 散可以 促使其 它地 区吸收知 识存 量,加 速其知 识技术 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技术上的“赶超效应” ,进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加快区域经济增长。 (3) 人才流动。 作为生产领域的高级劳动者, 人才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 重要影响 。一 般意义 上的人 才流动 就是指 在一 定的劳动 力市 场上, 为获得 更高的 劳动报酬 而产 生的人 才自然 位置和 社会位 置的 变动,其 目的 是为了 经济效 益的最 大化。普 遍存 在的情 况是落 后地区 的人才 流向 发达地区 ,这 是因为 发达地 区能够 提供更多 的就 业机会 和更高 的收入 。通过 这种 流动,落 后地 区的人 才能够 得到更 多学习机 会, 从而获 取先进 的知识 和技术 。发 达地区所 提供 的机会 和平台 ,同样 体现了发达地区对
本文档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