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校试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

名校试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

举报
开通vip

名校试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杭西高2018年10月高一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

名校试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
杭西高2018年10月高一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右图,鲁国位于A.①B.②C.③-1-D.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分封制下的鲁国位于今日的山东省。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西南部。故答案选B。①是齐国;③是燕国;④是楚国。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答案】D【解析】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周之子孙”可以看出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从秦朝开始的。4.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在西周属于具有“合法性”的是①楚王问鼎②晋文公征收鱼盐之税③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④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在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向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诸侯在封国内有权收税、任命官吏,②③④符合分封制的权力,“鼎”是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楚王想取得天子的位置,显然是不合法行为,①不符合题意,选择A项正确。5.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2-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闽南、两广一带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宁夏、陕西一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秦朝建立后,为了进一步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在当时被称为“西南夷”的地区,开辟了“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将这一地区纳入到了中央的辐射范围。“西南夷”就位于现在的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故答案为A。其它三项均不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边疆的治理6.柳宗元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评价秦汉制度。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答案】C【解析】【详解】“有叛人而无叛吏”说明郡县制下官员很少有造反的;“有叛国而无叛郡”诸侯国有造反的但是郡县没有造反的,说明材料中评价的制度是郡县制,故C项正确。材料显然是肯定郡县制作用,不是评价分封制和宗法制,故A和B项错误。世官制属于官员世袭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7.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刺史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时官僚政治,而官僚政治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所以A正确。BCD与题干描述内容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郡县制中郡县长官由皇帝(中央政府)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3-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8.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C.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由已学史实可得出秦代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的是太尉,A表述不正确;元代设中书省替代前代三省,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其权势越来越大,C表述不正确;D表述颠倒了“郡”与“县”的关系,不合史实。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丞相制度、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三省9.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汉刺史制B.宋参知政事C.明内阁制D.清军机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分宰相之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加强中集权的措施,排除;从明太祖开始就废除丞相制度,故CD项不符合题意。10.每一朝代制度都是在前朝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下面关于西汉的政权建设,能体现制度创新A.郡县制B.刺史制C.皇帝制D.丞相制【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政治制度,但是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专门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的机构,属于西汉时期的独创,故B项正确。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是秦朝创立,故C项错误。丞相制度是秦朝创立,故D项错误。11.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4-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引文反映了唐朝的政务决策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合议,这一制度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故排除②,合议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而行政效率的提高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故排除③,选B。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点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政治制度的典范。三省分工协作,彼此协调,调高了提高了行政效率;相权分散,又意味君权加强。所以三省六部制运作比较巧妙12.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D。13.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的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和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5-【答案】D【解析】据材料“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没有宰相存在,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故D正确;秦汉时期没有六部,故A错误;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诏书需经过三省,故B错误;宋元时期也有宰相,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诏书,,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学生应该抓住“直接”二字,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废宰相,权分六部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4.《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再者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在明朝主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故选C。A中的“批答章疏”属于皇帝,B错在参与决策,D中的主管文教不符合内阁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15.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材料中军机处的整个 工作流程 财务工作流程表财务工作流程怎么写财务工作流程图财务工作流程及制度公司财务工作流程 可以看出,军机处所阅奏折起到的作用只是参考,最终的决定权是在皇帝,军机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6-16.“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A.加强君权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D.削弱相权【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国家要建立,(一定要)根本强大,末梢弱小,这样才能巩固,治理天下就应该像运用身体使唤手臂,运用手臂使唤手指,从大到小管理,大小适称不违背常理,由此可知,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目的不是加强君主权力,故A和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削弱相权,故D项错误。17.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以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错误;B项中与元代行省“没有任何联系”错误;C项错误,题干行省与行省制度不是同一概念,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名师点睛】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1、相同点:(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巩固统治;(3)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不同点:(1)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7-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3)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1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胶澳租界条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清政府于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于1842年与英国签定《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上海、宁波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同时中国割让香港岛予英国,故答案为C。《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排除A;《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排除B;《胶澳租借条约》,将青岛“租借”德国99年,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9.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解析】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8-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列内容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论点依据的是A.赔款2100万银元B.割香港岛给英国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答案】A【解析】【详解】“赔款2100万银元”不能直接体现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符合题意。开放五口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贸易自主权,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符合题意。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符合题意。21.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内容,难度不大。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选项中的①指的是日本割占台湾岛,③指的是列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符合条约内容,故选B。②中的减免税率的权利是英国在《南京条约》中获得的,④中在北京驻军的特权是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获得的。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2.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A.“致远”舰B.“定远”舰C.“靖远”舰D.“经远”舰【答案】A-9-【解析】【详解】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是“致远”舰,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定远”舰的管带是刘步蟾,“靖远”舰的管带是叶祖珪,“经远”舰管带是林永升,“排除B、C和D项。23.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其排列顺序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第一年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以次类推相配排列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就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试推算,中国近代史上“庚子赔款”的“庚子年”是公历哪一年A.1895年B.1898年C.1900年D.1901年【答案】B【解析】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根据干支纪年可推算出,庚子年为1900年。C正确。24.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A.邓世昌B.李宗仁C.徐骧D.张自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领导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是徐骧和丘逢甲,故C项正确;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清军将领,故A项错误。李宗仁是抗战时期指挥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将领,故B项错误。张自忠是抗战时期枣宜会战中牺牲国民党将领,故D项错误。【点睛】《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25.中国历史上曾用过黄帝纪年、公元纪年、皇帝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那一年,若换算成中华民国纪年,则为-10-A.民国20年B.民国19年C.民国25年D.民国26年【答案】A【解析】【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那一年是1931年,由此推算1931年是民国20年。故选A。其它各项均不正确。【点睛】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计算方法:1931-1912年(民国元年)+1=20年。26.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图所示反映了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南京大屠杀D.八一三事变【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主要是南京大屠杀和潘家峪事件,材料中杀人的场景是在城市,而且杀人场面惨烈,应该是南京大屠杀,故C项正确。旅顺大屠杀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没有发生如此惨烈杀人事件,故B和D项错误。27.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11-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答案】C【解析】根据“1935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有所谓自治运动”“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华北事变,背景是日本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分裂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故C正确;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A错误;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工、农、兵、学、商各界”,排除D。28.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原会战29.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12-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故B正确。淞沪会战最终失败,故A排除。台儿庄战役,最终失败,故C排除。枣宜会战,最终失败,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3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强调的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结合所学可知,①③④均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美国所作的贡献,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A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需要掌握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和对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史实的识记。31.毛泽东在一封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营待命。”该电文发生在A.八一三事变后B.七七事变后C.百团大战中D.九一八事变后【答案】B【解析】【详解】“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说明此时红军还没有根据国共两党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进行改编,应该是七七事变之后,故B项正确。八一三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服从国民政府领导,故A项错误。百团大战中称为八路军,故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处于对峙状态,故D项错误。32.《二十二》是讲述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它不讲述历史,凭借着强大的“自来水”获得巨大成功,这说明A.亲历者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一定是准确可信的B.文学色彩太浓不具备史料价值-13-C.因为是电影,所以毫无史料价值D.现存慰安妇的讲述是研究日本侵华的第一手史料【答案】D【解析】【详解】当事人留下的记录被称为第一手史料,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现存慰安妇的讲述当然是研究日军侵华的第一手有力史料,故D项正确。亲历者的记录有时受到个人感情因素,并不一定是准确可信的,故A项错误。文学色彩属于第二手史料,也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故B项错误。电影介绍的历史也属于第二手史料,具有一定研究历史价值,故C项错误。【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33.下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知保障公民权利,实行三权分立,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排除B;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而非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所以选A34.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14-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主精神及平等意识的觉醒,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方面的影响而非民权政治方面的的影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方面的影响而非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方面的影响而非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方面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要理解为”思考”问题而准备着意在强调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即辛亥革命起到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精神及平等意识的觉醒的作用。3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王朝的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清帝退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是指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实现创举的前提条件;D项表述正确也具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创举”的表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36题15分,37题15分,共30分)36.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材料二战国形势图秦朝疆域图材料三-16-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左图政治局面的制度因素。依据右图,从区域分布和对象分析该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秦朝加强了对其的控制。(3)据材料三两幅地图,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答案】(1)制度因素:分封制。特点:从区域看诸侯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对象来看包括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以同姓王族为主。(2)区域:岭南地区,西南夷地区(3)特点:数量少,管辖范围大。现实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解析】-17-【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左图战国形势图可知是分封制破坏导致;第二小问依据右图分封制图从区域看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封对象依据图片和所学从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回答。(2)依据材料二战国形势图和秦朝图变化可知加强对岭南和西南地方统治。(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秦朝郡县图和元代行省图从数量和管辖范围比较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疆域广阔回答;第四小问依据材料三“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归纳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依据“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归纳出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以及所学行省职责和特点回答。(4)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以及地方权力不断集中到中央的角度回答。37.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8-(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2)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3)概括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根据所学谈谈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答案】(1)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态度:义战(解放中国)。(2)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双半社会大大加深,民族危机更加严重;带来了灾难并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3)错误估计:日本认为中国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历史地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归纳出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依据材料“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可知日本蓄谋已久;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归纳出答案。(2)依据材料二“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从社会性质变化、民族危机以及民族觉醒等方面思考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从军事和国人斗志等方面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表现政治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军事从两大战场抗战角度回答。(4)依据所学围绕抗日战争历史意义从抗战性质、国内和国际意义思考回答。-19--20--21-
本文档为【名校试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解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萍水相逢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1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12-2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