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3、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4、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5、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6、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7、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3、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4、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5、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6、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7、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2.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3.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教学难点】1.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2.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3.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回答、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5、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6、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陆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方位如何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海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海陆位置气候(降水)农业对外交往与合作海洋事业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线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3、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4、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教学重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2.大家回忆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呢这众多的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分布。四、小组探究1.利用下图表提供我国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年)人口(亿)19495.419535.919566.319647.119749.1198210.3199011.4199512.1200012.95(1)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3)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2、比较并计算下列各国家的人口密度。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万平方千米1707998960936人口(亿人)1.420.3413.402.44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43人口密度排名•摩纳哥15790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仅1.98平方公里)•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口密度为550人/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美洲最大的是百慕大。•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3、我国上海人口密度约为363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另外,我国人口密度在6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的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外,还有北京、天津、,,,,,等省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口密度大约为2.1人/平方公里,另外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省级行政区还有省。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等省级行政区。4、试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东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所以聚居大量的人口。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而人口稀少。第三节 民 族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1.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15~20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钱了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3.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展示】网络课件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人,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人。【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19页1.19“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板书】中国民族分布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教材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学学我们汉族吧。”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网上游戏】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具体事例和中国民族政策相连,从而体会中国的民族政策。【提问】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归纳】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承转】中国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温馨提示】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地进行作品评价)。【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归纳】中国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导学案中课堂探究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后让学生熟读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五、练习巩固,及时交流1、课堂小结。2、练习作业: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3.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教学难点】难点: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教学过程】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活动1:阅读“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动2:进一步阅读“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活动3:展示图A和图B,两图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学生:很快正确选择了答案,并归纳: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东西向(北纬32º)地形剖面”动画来验证大家的结论。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阶梯界  线:(   )山——(    )山——(   )山第二阶梯界  线:(  )岭——(   )山——(  )山——(  )山第三阶梯学生:在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面积小,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另外东海的大部分(约有2/3)、南海的一部分(约有1/2)是大陆架。(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活动5:小组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年降水量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西部高少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东部低多对河流的影响: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在各阶梯的过度地带形成巨大落差。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填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的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界线:()山——()山——()山第二阶梯界线:()岭——()山——()山——()山第三阶梯从上表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学生答)五种基本形态——比较齐全。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讲授新课:二、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复杂多样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走向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横断山横断山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南侧北侧天山昆仑山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活动5: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师: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地形对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教师归纳: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阅读“中国地形图”,请大家猜一猜每一种地形在我国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吗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大呢(学生的答案有很多,逐一写在黑板上)下面我们阅读教材的“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验证自己的结论:(学生很快找出结论)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讲授新课:三、山区面积广大1.山区面积广,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活动1:根据地形面积比例数据,计算对应圆心角,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学生:计算后很快绘制出饼状图(如图示)教师:请大家根据饼状图,把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累加起来,算一算占陆地面积的比重。学生:(118.2º+93.6º+36º)/360º≈2/3教师:观察教材图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观素描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地表起伏比较大。)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引导学生答)的国家。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活动2:小组讨论: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要点:①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②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学生代表发言(可以补充)教师归纳: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3.开发利用山区,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活动3:阅读教材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观看关于地质灾害的图片,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教师: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人类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时,如果开发不合理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活动4:小组讨论:山区人类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要点:坡度较大的地区是发展林业还是耕种区,为什么?(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发展林业区。原因是:随着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耕种区可以增加粮食生产;但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环境,发展林业为宜。)教师:可见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教学难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来假设: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师:看来,北方的冰雪让人期待,南方的沙滩也很火热。为什么冬季的南北方景观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同时思考问题。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以北<0℃,以南>0℃)(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南北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例如,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32℃、海口:16℃,温差近50℃)(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  (引导学生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思考分析: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1、 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值是多少(20℃以上)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漠河:16℃,海口:28℃,温差12℃)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新疆的吐鲁番。)4、图中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的影响。)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板书: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转)为什么纬度位置不变,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却不大呢?(师演示讲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越往北去,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光热越少;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却越多,减小了南北的温差。)5、阅读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热鸡蛋。西游记中有一处位于吐鲁番。[课件:吐鲁番]火焰山真的是熊熊烈火吗?火焰山山体为红色砂岩,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极强。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弯弯曲曲的沟壑,宛若烈焰腾升,故名火焰山。(转)近几年来,由于气温的一些变化,“三大火炉”城市也有了小插曲。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家还记得2008年初南方雪灾吧?我们通过资料和图片简单回顾一下。 [南方雪灾图片;](师小结)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始终众志成城。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南北气温的差异只是一般规律。影响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四、联系生活,讨论交流那么,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气温分布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南北衣食住行的不同:生活中,体育运动(滑冰、游泳);饮食(冷饮、火锅);服装(夏装、冬装); 住房(北方土炕、暖气、地炉、双层窗——取暖保暖;南方——高大宽敞、注意通风);交通(暴雪封路、河流结冰),农业生产方面:作物种类、熟制、播种时间等也有很大差异。五、拓展引申,应用升华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2页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课件:温度带]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什么是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温度不够不行,旺盛生长需要≥10℃,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大体与“1月气温分布图”中的哪条等温线一致(o℃等温线)使学生明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4、热带与北回归线的关系(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5、那么,我国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方呢(地形区、省级行政区)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明。(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6.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民居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六、当堂检测《有效课堂》上题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二、讲授新课(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西北内陆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8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活动]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教材第37页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二)干湿地区[板书]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板书][教师讲述]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读图练习]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3.干湿地区的分布[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板书][教师讲解]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干湿地区干湿状况植被类型农业类型年降水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湿润地区>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森林水田半湿润地区800毫米~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森林草原旱田半干旱地区400毫米~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草原畜牧业干旱地区<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多荒漠三、当堂检测《有效课堂》上题目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有关地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在我国主要湖泊。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教学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中国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 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教师总结】出示表2:中国河川流域面积。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部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教师画板图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板书】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出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比较图”。让学生填空。学生总结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填表,教师补充。让学生总结影响外流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教师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引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有效课堂》上题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教学难点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目的要求1、长江为什么有“中国第一大河”之称?阅读课文P44页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2、你能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中国地形图中分别指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吗?看地图册“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地形区;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各组代表发言(突出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总结、扩展深化长江的水量为什么这么大(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学生发言(过渡)千里长江,蜿蜒流长,都经过哪些地区呢?1、在政区图上,将长江自源头至河口,沿线11省版面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2、在地形图上,先显示三大阶梯分界线,再将长江流经的5大地形区版面也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随着演示,在练习题上写下各省或地形区的名称。(练习题第一题)眼、手、脑并用,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当堂消化、巩固。(过渡)学习一条河流,除了要了解其源头与河口、流经地区外,还应知道各河段的划分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对人类的利与弊。展示思考问题1、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所在省2、各河段的名称3、上、中、下游支流及干支流汇合处的重要城市阅读课文P45页;看课文P45页图2.34;讨论交流,互相纠正。1、宜昌(湖北)、湖口(江西);2、通天河、金沙江、长江、川江、峡江、荆江、扬子江;3、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清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及其支流;宜宾、重庆、武汉、城陵矶、湖口。展示动画以上各知识点自源头向下依次显示看完演示,做练习题二巩固落实复习旧知识(过渡)长江与南方其它河流有哪些共同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学生一起回答那么,长江上中下游各段又有哪些特征呢?展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指出各段落差多少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哪儿丰富的原因集体回答:源头至宜宾所在的上游,地处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6000多米。此段流经哪些地形区水流有何特征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多急流、峡谷。三峡指哪三峡位置在哪儿三峡大坝建在哪一峡学生做练习三中的第1题总结上游水文特征: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中游流经什么地区水流特征如何展示中游流经地形区全貌——中游平原;引导学生观察“荆江”的“九曲回肠”特点提示学生平原地形与曲流的形成有何关系(三峡急流在惯性作用下,左右摇摆,形成曲流。)总结中游水文特征:多支流,水量大,地势低多湖泊,多曲流。提示学生长江进入湖口以下,完全处于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上,水文特征又会怎样呢(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便利。)总结下游水文特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过渡)长江各河段各有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呢?播放三峡建设、大江截流片段为什么要斥巨资建三峡大坝?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抛砖引玉,了解学生知道多少长江干支流上还有哪些水力工程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哪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阅读课文P46-P47页;小组讨论,交流见解;自学结合互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闪现三峡位置、干支流上的水电站二滩、龚嘴、铜街子、宝珠寺、乌江渡、葛洲坝、隔河岩、五强溪、东江、安康、丹江口、万安水电站做练习题三中的读图练习巩固落实总结归纳长江的奉献(水能、供水、水运)展示思考问题简述长江供水、灌溉功能学生自发回答教师总结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南水北调;全流域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60%长江的奉献有三,我们学习了“水能”、“供水”,还有一大贡献是“水运”,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46-47页,总结出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水运的自然条件和航运特点?阅读课文,归纳整理;小组交流;消化巩固师生共同回顾长江的三大贡献;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长江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过渡)播放录相片段长江近年特大洪水与解放军抗洪抢险场面让学生知道洪水无情,人有情,了解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阅读P47页-48页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要点;各组代表发言。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①洪水的来源:②长江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遭破坏。③中游的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泥沙沉积,形成长江的“地上河”,每到汛期,河水排泄不畅,水位抬高,加剧了两岸的险情。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的措施:①工程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许多水库;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河段,疏浚长江航道;兴建三峡水利工程;②生物措施: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③疏浚航道的同时,加强港口建设;④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建设沿江经济带。小结本节课通过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学习,使我们对长江的功与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课后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落实好。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和大致形状。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投影“黄河景观图”、播放“黄河壶口瀑布视屏”。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教师讲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委,我们应如何看待黄根深叶茂的功与过呢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二、讲授新课:(一)黄河的概况教师讲述并提问:引用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什么地方?“海”指的是什么海?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问题2:从地图上看黄河像什么?学生活动:读“中国地形图”回答:几字形。3.看图2.41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三游的划分。.设计理念:通过读“黄河水系图”,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4.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长江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比较,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学生回答:①。水量较小。读图分析黄河水量比长江小的原因。②黄河含沙量大。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探究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二)黄河的贡献学生自读第49页3、4、5段,说一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塑造平原,提供灌溉,发电和旅游。(三)黄河忧患教师讲述: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化文明。那么黄河有没有过呢?学生回答:有。教师让学生读第53页的图2.45分三组说一说黄河的上中下三游各有什么忧患。学生回答: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探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探究1: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入手,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教师用动画展示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活动:找学生上台画地上河。探究2:播放黄河水灾视屏并提出问题: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学生活动:读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问题: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学生活动:在读“黄河的忧患”图,及教材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和污染等问题。设计理念: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地上河”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重点就是“治沙”。(四)根治黄河分组讨论:针对黄河上中下三游的忧患我们应该分别采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河段开发利用与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中游陡坡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教师讲述: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变化的相关资料,了解治理黄河的成就。设计理念:本环节总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选择新的热点素材对知识进行重组。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的概况,黄河有哪些功,有哪些过,以及如何治理黄河,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黄河更多资讯,详情可阅读《黄河儿女》类报刊杂志或登陆黄河网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小论文或演讲稿、手抄报等适合自己的形式完成《我说黄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改变黄河的状况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3、了解避灾方法。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如: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3)寒潮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三、防灾减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放在减灾工作必不可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8-59,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还有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课堂活动了解避灾方法。举出实例如“遇到洪水时如何自救”“当发生泥石流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可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自救方法,后由老师补充,并提供给学生实用、正确的自救方法。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举例分析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2.通过材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3.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引导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教学重点1.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要求:①仔细阅读课本62-66页的内容,独立自学。②依据学案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知识并标记,时间10分钟。一、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什么?练一练:我们使用的纸张和铅笔是自然资源吗为什么2.自然资源可分为哪两大类?3.结合图3.1、图3.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各有何特点?练一练:将下列资源进行分类,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字母代号A温泉B树木C草地D潮汐能E藏羚羊F风能G海鱼H核能I天然气K花岗岩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4.对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二、我国自然资源现状5.阅读课本64页,填下表种类陆地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居世界位次三六人均量占世界比值不足1/21/46.从上表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为:总量,人均。7.受我国自然资源现状的影响,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什么结合图3.4,完成这个任务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合作交流】要求:①小组长组织,先核对答案,后解释原因。②组内成员积极发言,互帮互助,时间6分钟8.交流【自主学习】中所有题目9.结合66页活动思考: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谈谈你的看法。10.完成课本66页活动思考:为了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教学重点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板书二、地区分布不均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
本文档为【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峰海资料库
希望这份文档帮到您
格式:doc
大小:36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01-05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