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4.1活用课本素材(人教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4.1活用课本素材(人教版)

举报
开通vip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4.1活用课本素材(人教版)第一章 活用课本素材无论是在高考中还是在平时考试时,同学们用得最多的素材就是名人类素材。对于这样的素材,我们常常需要很多的时间去积累。而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现有的课本,从课本中就能汲取很多这样的名人素材。下面介绍几种运用课本名人素材的方式,以供灵活运用。►用法一 横向铺陈横向铺陈指的是运用并列的方式使用素材。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项要求——材料丰富。对材料的选择是做到材料丰富的先决条件之一。在这一点上,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越典型越好,并且材料运用不能雷同。在横向铺陈材料时,也一定要选择不同角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4.1活用课本素材(人教版)
第一章 活用课本素材无论是在高考中还是在平时考试时,同学们用得最多的素材就是名人类素材。对于这样的素材,我们常常需要很多的时间去积累。而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现有的课本,从课本中就能汲取很多这样的名人素材。下面介绍几种运用课本名人素材的方式,以供灵活运用。►用法一 横向铺陈横向铺陈指的是运用并列的方式使用素材。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项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材料丰富。对材料的选择是做到材料丰富的先决条件之一。在这一点上,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越典型越好,并且材料运用不能雷同。在横向铺陈材料时,也一定要选择不同角度的材料。比如古今中外的材料都要考虑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雷同,还可以使文章材料丰富。例如: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这个片段材料丰富,因为用了大量材料。在选材上,这个片段做到了横向铺排,互不雷同。在读者看来,本文的作者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这也是令读者佩服的地方之一。这个片段材料丰富,因为用了大量材料。在选材上,这个片段做到了横向铺排,互不雷同。在读者看来,本文的作者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这也是令读者佩服的地方之一。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才获得鸣叫蓝天的自由;壁虎挣脱掉受伤的尾巴,才得以在危急时刻保全自己的性命。算盘如果变得座无虚席,也就丧失了运算的能力。学会舍弃,是一种财富。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了官位,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并赢得千古美誉;李白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放弃了世俗的利禄,才获得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而成为伟大的诗人。这个作文片段选用了两个材料来阐述观点。在素材运用上,详略的安排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对陶渊明、李白素材的运用从结构上看,在文中属于并列关系。在素材安排上,这个片段采用的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用法三 对比映衬为了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在选择材料时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一般情况下,对比往往是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例如:纵观历史长河,拥有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者向来被世人所推崇。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传为佳话;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被称做名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众多志士仁人遵循的人生准则;鉴湖女侠秋瑾为了革命慷慨地奔赴刑场也唱出了舍生取义的悲壮之歌。我们鄙夷那些在权势、金钱的诱惑之下卑躬屈膝的人。明末的权臣洪承畴最终没有抵制住权势的诱惑而屈膝投降,汪精卫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与民族为敌……这个作文片段所选材料十分丰富。其中选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正反材料齐全,这种正反对照式的手法使文章中心突出,更具有说服力。►用法四 妙语连珠为了增强说理的力度,在运用素材时,往往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一系列连珠炮似的语言,形成一种鱼贯而出的气势。这种修辞的好处是增强语言气势,使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例如: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这段话的说理力度很强,因为本段用了一些增强感情的修辞。比如在素材运用上,三个排比句鱼贯而出,势不可当。排比这种修辞本身的表达效果就是增强气势,这就大大增强了本段的说理力度。►用法五 点面结合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都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议论文并列材料的运用要讲究详略和疏密,也就是新颖而重要的材料要详写,给一个特写镜头;反之,大家都熟悉的材料要略写,可以用一连串的材料作论据,构成一个庞大的说理面。例如: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在尝试告别,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我不得不说:告别是一种胆魄。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似乎无意于征战,但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早有出将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刘备不上演三顾茅庐,诸葛亮也终会登门自荐。因为他告别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不失为一种胆魄。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员,但他厌弃官场黑暗,反对追名逐利,因此他弃官隐居,放弃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告别权贵,摒弃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情怀,绝对是一种胆魄。鲁迅本来一直投身医学,希望用治病来救中国,但他后来发现在中国人身上的不只是病痛,更是心灵与思想的病魔,因此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这把利剑为中国人剔除心灵的伤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也从笔尖中向外四射,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振兴中华。他告别医学,走上了文学这条无止境之路,无疑是一种胆魄。这段素材运用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式。文章先是从点上提出中心论点“告别是一种胆魄”,然后对诸葛孔明、陶渊明和鲁迅的运用则是概括式的罗列介绍,属于面的勾勒。这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材料组织方法增强了文章的丰富性。【经典范文】例1:我想生活在唐朝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诗的世界。“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梦回无数次,幻想千百回,我想生活在唐朝。在唐朝,我可以与李太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任剑闯逍遥。每日,我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我与他于花间独酌,于月下舞剑。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属于诗的神圣殿堂。太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受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生活在唐朝,我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马嵬坡下的溅血,散发的是一股苍凉。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盛转衰。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满泱泱大国的气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诗如画的世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只为妃子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吸引着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看那明月在松间照,那清泉在石上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生活在唐朝,那个用诗来构造的朝代。安史之乱的践踏,使我感受到了杜甫的悲愤。当他听到河南河北收复,高吟“青春作伴好还乡”时,我感受到他的狂欢。我想生活在唐朝,领略一群爱国人士发出的肺腑之音,聆听大唐王朝的号角声,领略由盛转衰的悲壮。没有人为杜甫送葬,没有人为他默哀,我想守在他身边,用他的诗、他的才,来表达那股爱国之情。我想生活在唐朝,无论是盛唐还是衰唐,它都是诗化了的世界,充满了诗意,如画江山在王维手中成了诗境,豪迈之情在太白口中一吐便成了千古之情,热血洒落的战争在诗的表达下尽显其情境。唐朝,一个诗的朝代。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是诗的世界,埋藏着千年的情感。【点评】 本文是一篇颇有诗情画意的议论性散文。作者能够由提供的材料写出自己的一种愿望——梦想生活在唐代。作者围绕这一点,比较有层次、有逻辑地阐发了这种愿望主要缘于那是一个诗的时代,“诗的世界”。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就可以直接去感受李白、陈子昂、王勃、王维、杜甫等的诗情“才气”和他们所创造的“诗境”,甚至可以跟着他们“学诗学道”。作者不但能表达出自己这种梦想性选择的理由,而且能使整篇文章的语言较有文采,呈现出较浓的抒情色彩。例2:一蓑烟草任江平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鸟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悲哭,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以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于世外,参透大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摄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于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飘渺之歌。【点评】 这篇作文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庄子的境界有较深的感悟,否则,通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来阐释一个“淡泊”的哲理,很容易落入俗套,或成为人物事迹的介绍而难见新意。作者借大量的庄子寓言和经过提炼的语言,萃取精华,缀合成文,显得富有文采和大气,很好地展现了一个高中生的语言素养。现在,我们将以“形象”为素材专门讲解示范内容,向同学们展示如何运用好课本中的各种“形象”来写好作文。这里的“形象”,是专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在作品中呈现为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然而,这只是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至于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还有着它们不同的具体特征,比如,人物形象与景物形象;正面形象与反面形象;现实中的形象与想象中的形象等。总之,文学形象与作者的知、情、意的精神结构有着某种对应的关系。阅读文学作品,在于领悟文学形象的情意蕴涵。虽然文学形象本身要求个性的鲜明化,但是,优秀的文学形象却在个性化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普遍意义,也唯有这样的普遍意义,我们才有必要去阅读与欣赏。因此,要领悟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如人物的命运说明了社会的什么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人物性格的成长变化表现了人生的什么规律等;要领悟作者投射于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热爱、憎恶、怜悯、敬重,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文学形象之所以成为永恒的经典,因为他们浓缩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逾越千年而不朽。自觉与历史名人、经典形象对话,势必在与那些伟大灵魂的撞击中,产生深沉的回响、耀眼的火花,从而增强文章的思想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以避免同学们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导致的行文低幼化的现象。下面介绍几种在作文中常见的以文学形象为素材的使用方法。►用法一 虚实相生,再现场面情景场面情景(包括一些形象)再现的同时,加进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虚实结合,丰富画面,生动形象。那么,你笔下的场面情景(人物)会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很多时候,我们对议论文的形象生动性没有强烈的要求。殊不知,议论文语言形象化,未尝不是对考场作文的高标准、严要求。请看片段:“远远地,我看见你伫立江边,眉头紧锁。你踱来踱去,零乱的头发在风中狂舞,一袭白衣在风中飘动。是什么让你如此忧心忡忡?当善良的渔父发出真挚的询问,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回答令人心痛,令人感动,令人敬重。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呜咽着诉说当年那个愁苦的屈子怎样将赤胆忠心化作一江奔腾的水,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停息。千年后的今天,当我手捧《离骚》,追问这美丽与永恒的源头。那一曲曲动人的歌声告诉我什么是忠贞,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永恒的追求。”(《历史的追问》)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将《屈原列传》中“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的情景场面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那紧锁的眉头,那零乱的头发,那飘飞的白衣呈现在我们眼前,定格在我们心间的时候,读者和作者的情感就更容易产生共鸣。►用法二 叙议结合,传递人物神情利用课文素材,同学们会较多地借用人物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那么,怎样成功地借用人物故事(包括作家的故事)呢?因材而异,因文而别,概括描述各得其宜,叙议结合更显精妙。请看片段:“‘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郑袖的谗言,子兰的诽谤,怀王的昏聩,那儿不是你的容身之所啊,三闾大夫!痛心与失望,排挤与流放,谁能承受这内外的交困?可你依然保存一颗赤子之心感念朝廷,系心怀王。于是,你,你的流放之途,你的人生弯道,处处啼吟着悲怆的《离骚》,句句都是赤子丹心的写照!”(《抓住机遇,成就伟岸》)这一片段和上文节引的《历史的追问》中的片段都是从《屈原列传》中生长出来的美丽风景。此处,作者将《屈原列传》中大段的描述精练地压缩为“郑袖的谗言,子兰的诽谤,怀王的昏聩”区区十五个字,此为“概括”;而《历史的追问》中,作者将《屈原列传》中屈原“披发行吟泽畔”的情态、动作和语言生动展现,此为“描绘”。精练概括与生动描绘因文而选,因材而取,因作者的个性风格而定,可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同时,综观这两个段落,无论是概括还是描绘,其记叙描绘与议论抒情完美结合,水乳交融,神情兼备,情理通达,避免了记叙描述与议论抒情的油水分离。►用法三 妙引活用,平添文章底蕴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诗文名句用得多,用得熟,但不一定用得巧,用得妙。精准引用,能平添雅韵;巧妙化用,却更显高致。请看片段:“青袍儒将,樽俎风流,周瑜演绎了兵家神话。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尽显曹操王者霸气;羽扇纶巾,谈笑指点,火烧赤壁,樯橹成灰更示周瑜大家风范。东吴朝野的恐惧,大军逼境的威胁在他谈笑之间烟消云散,只留江渚之上自信坚毅的背影和淡定从容的笑意……自信相依,周瑜多了一分镇静;镇静相随,周瑜多了一分从容。用映日的火光照亮了东吴江山,成就了一世辉煌!”(《自信相依,镇静相随》)这是一个成功化用诗文名句的精彩片段。作者将《赤壁赋》中描述曹操的经典文句信手拈来,凸显曹操的“王者霸气”;更为精妙的是作者又将《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名句化用为文中“羽扇纶巾,谈笑指点,火烧赤壁,樯橹成灰”的四字短句来“更示周瑜大家风范”。这里的化用与前文描述曹操的四字短句相合,文句简练,铿锵悦耳,增强了议论抒情的力量。►用法四 披文入情,综合运用辞格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二者都是强调文采与表达的重要性。其实,精妙典型的课文材料和其他材料一样,如同待嫁的美丽新娘,你是用牛车把你的新娘拉出来呢,还是用花轿把新娘抬出来呢?这的确是一个简单浅显的选择题,而如何精心打造“花轿”,让“美丽的新娘”以最美的姿态呈现,确实又复杂而深广。综合运用修辞手法,应是基本策略。此处所说的“修辞”既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狭义修辞,也包括遣词造句、人称变化、整散句法、标点符号以及其他表现手法在内的广义修辞。成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使课文材料平中见奇,常中出新,在熟悉的地方呈现美丽的风景。请看片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亡国恨、屈辱殇犹如利刃扎在勾践的心房,勾践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十年蓄势,勾践一雪前耻,开创霸业。勾践的沉潜,闪烁着隐忍的智慧之光,彰显了生命的张力。历史的烟云模糊了泛黄的书卷,越女剑的寒光却映照出这段辛酸的沉潜,青史书册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壮举!”(《沉潜,彰显生命的精彩》)“唐太宗曾把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贴在床头,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反省,要理智。常思戒奢以俭,常思海纳百川,常思赏罚分明,常思亲贤远佞……唐太宗正是凭着‘三思’完善了自己,终成一代明君,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大门。回望历史,我们不难想象,假若不是三省吾身,谁能保证他不重蹈秦始皇的覆辙?假若不是三省吾身,怎能隔着时空仍能望见唐代的衣冠与华盖?假若不是三省吾身,谁能在千年之后仍然从心底默念一位贤君的名字?三省吾身,成就了一位贤君,稳定了一个王朝,繁荣了一个时代。”(《三省吾身之我见》)《沉潜,彰显生命的精彩》中,“亡国恨、屈辱殇犹如利刃扎在勾践的心房”,比喻精彩而贴切;“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十年蓄势,勾践一雪前耻,开创霸业”,四字短句铿锵有力;“历史的烟云模糊了泛黄的书卷,越女剑的寒光却映照出这段辛酸的沉潜”,用词精准,设喻精美。《三省吾身之我见》中的排比形成了突出的风景,加上三个反问句,议论说理气势恢弘,一泻千里。【经典范文】例1:天堂之辩某年某月某日,天堂书屋。青衣青卷青灯,关云长正襟读《春秋》,忽见孔子踱来,慌忙拜倒:“先生所编《春秋》名冠古今,铄灼千秋,真乃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只是后生有一事不明:我屡按《春秋》行事不敢稍违,何故时时碰壁?”孔子轻轻一笑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春秋》为我一家之言,岂能至善至美?云长文韬武略凡事须有主见,相信自己,且莫一味听取他人意见。”“先生此言差矣!”马稷不知何时闯进来:“想我当年若听王平之言,何致失守街亭,千古遗憾!人莫要尽信自己,多听他人意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黄庭坚仍是那般懒洋洋,“想我好友苏东坡,若只听他人之言,而不信自己之才,则何得《石钟山记》?依我之见,自信为先!”“鲁直之言,平不敢苟同!”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屋角传出,众人无不起敬,只见屈原缓缓来到众人前,“滔滔汨罗江水,悠悠已是千年。千年前郢城里,怀王狂妄,不听老夫之言。一朝身死国灭,郢城并入秦界。此可谓闭目塞听之过也!”谢玄仍那般矫健,疾步过来,向屈原拜道:“前辈之苦,晚生亦恨,而前辈之言,晚生不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众口纷纭,百家之言。一人虽微,何以立足?一事虽小,何以纳言?激流之中自身方最牢;百家争鸣,须听己一言。万般品质,自信犹可贵;千股洪流顾己方为先。”“诸位听我一言!”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天堂书屋霎时静寂,只见顾炎武起身正色,对众人言道:“自信诚可贵,纳言不为过。大凡圣贤之人,无一不知人纳谏。古往今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千古君王,一代名君,何以成就一代伟业?何以逐鹿问鼎中原?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自信果断,刚毅不乱;其二,虚怀若谷,善听谏言。有自信而闭目塞听,则为狂妄自大,尽信他言而没有主见,势必处处受绊,稍有不慎,即为千古之憾。古曰,君子处世当有自信,又不排斥群言。既相信自己,又要善听正确意见!诸位意下如何?”众人连连叹服,关云长心中释然,天堂书屋记下了群贤精辟之言。【点评】 本文驰骋想象,让先贤古人会集于天堂书屋之中,就“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这个话题进行辩论,让他们以个人亲身经历的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可谓既生动形象,又切合说话人的身份特征,文中人物的言谈举止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例2:《孔雀东南飞》新传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焦母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流了下来,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焦仲卿!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点评】 这篇文章借助《孔雀东南飞》而别出心裁,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文章对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例3:薛宝钗魂断大观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伴着哀怨的泣声,宝钗从大观园门口缓缓走来。金钗银饰足显她的富贵,脂粉却掩盖不了她眼角的皱纹。二十年如一日。往昔的青春容貌已不在,那微微闪现的白发便是最好的印证;往日热闹的大观园也是残败不堪,那满地的落叶便是极好的说明。宝钗支开了丫头,独个坐在池边一块小石上。儿子如今是朝廷重臣,家道兴盛,早已另选他址建大院。而她,在费尽心血把儿子扶养大的同时,早已变得空荡。二十年的独守空房,几千个夜晚无尽的相思,都化作那滚烫的泪水洗掉脂粉,那脸上的坑坑洼洼便是岁月的最好诠释。泪落连珠子。宝钗惨笑。一直以来,她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世人皆怪她无情,害死了林妹妹,然而又有谁悲悯她二十年的孤寂呢?当贾府被抄时,是她,冒着被人羞耻的不正身份协助处理。当宝玉出家时,是她,压抑自己的苦楚稳住了王夫人。当儿子出世时,是她,丢弃大小姐脾性,拼命挣钱让他吃好穿好。多少个无眠之夜,多少次绣花针扎进她雪白的肌肤——那曾经令宝玉出神忘形的肌肤,又有多少回她梦中搂着儿子哭泣。一切的一切,在今天全部化为泪水。宝钗擦了擦眼里的泪水,头上的珠玉在风儿拂动下发出清脆的响声。一只蝴蝶飞过,她举起扇子刚要拍下时,她顿住了。岁月不饶人,往日的情趣已无,甚至力气也用尽了。那《春花少女赴蝶图》早已在岁月的腐蚀下消失殆尽。她痛苦地闭上双眼,想起小时候父母的教诲。封建礼教扼杀了她的天性,她不惜一切追求荣华富贵,她得到了,然而她又失去了。她不甘心,她的爱情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她甚至间接逼死了疼爱的林妹妹。一切那么顺其自然,却又惹人心伤。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碧空中远远传来林妹妹的声音。宝钗吃惊地四望。难道是幻觉吗?她再次坐下。如今她已无牵无挂,儿子事业有成。可她有无限的悔恨,到底她得到了什么?难道她也不过是贾家传宗接代的工具?想到这,她又忿恨了:为什么要她活在这个朝代,没有亲情,没有爱情。腐朽的王朝在堕落?她又惨笑。急走几步,她忽然明白林妹妹当初的无奈。都是这个腐朽的王朝。“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伴着惨淡的哀鸣,一阵水花溅起,一缕香魂随即消逝。世人皆怪太圆滑,哪知身世多浮沉。香魂一断辞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点评】 本文的成功便是扣紧了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创造性地虚构了“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的悲剧情节,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腐朽的朝代。这既是对原著的尊重,也是对原著创造性的再创作。文章以文末“世人皆怪太圆滑,哪知身世多浮沉。香魂一断辞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一诗为纲,着力刻画了薛宝钗悔恨、哀怨、孤寂、无奈的痛苦心理,为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的悲剧作好铺垫,从而揭示了悲剧的必然性以及悲剧背后的根本原因。例4:入不出兮我心伤——诸葛亮的自白作为一个出生在汉末乱世的普通百姓,我是不幸的;但是,我拥有诸葛玄这样一位叔父,又是我的大幸。由于我这位叔父与荆州牧刘表的故旧关系,我们得以从故乡琅邪迁来较为安定的荆州,在襄阳城西的隆中有了一块土地定居下来。我叔父去世后,我和弟弟诸葛均便以耕读为业,还交上了崔州平、徐元直等几个可称为一时人杰的朋友,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虽然我在当地也还有一点微名,甚至被人谬称为“卧龙”,但我没有想到去入仕做一番事业,以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安安静静地隐居于陇亩之中,与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苟全性命于乱世。可是,事情就坏在我的朋友徐元直的身上。他自己去投奔了流落到荆州的左将军、皇叔刘备,又不能善始善终,临离开刘备之前又郑重其事地向刘备推荐了我。我知道这个刘备一直是想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来争夺天下的,只不过是当时力量太弱小,锋芒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而曹操已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他本人的出众韬略,统一天下只是略需时日。我当然不愿出来趟这河浑水,逆天命而行,再让天下生灵遭受战乱之苦。因此刘备前两次造访我的茅庐的时候,我都故意回避了。可惜,他第三次去的时候,我没有得到信息,正好在家里被他撞个正着。刘备的谦恭有礼、诚心诚意也确实感动了我。况且,想到先贤们所说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建功立业的欲望使我昏昏然了。于是,历史上又多了一个风云际会的美好传说。我当时就在我的茅庐里发表了那个有名的“隆中对”,给刘备今后的奋斗指明了方向。随后,在刘备的苦苦哀求下,我答应随他入仕,辅助他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我平素最仰慕的人,其实并不是管仲和乐毅,而是“汉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辅助高皇帝夺得了天下,不贪功,不恋位,既能入更能出,全身而退,得以尽享天年。不像另一杰韩信,入而不能出,最终身死未央宫一妇人之手,哀哉!我并不是贪恋禄位的人,因此,我当时还有一个如意算盘:以张良为榜样,待功成名就之后即全身而退。可是,我的算盘打错了。自我入仕之后,屡屡处于危难之中。先是赤壁一战,幸亏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孙权,结成孙刘联军,又得上天助我,吹得好东风,这才一把火把曹操烧回北方,得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后来,庞统助刘备入川,贪功而操之过急,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刘备在川中进退两难,我不得不把荆州交给我并不放心的关羽而亲自入川相助。刚刚夺得川中地区不久,志大才疏的关羽又失去了荆州并身死人手,使吴蜀联盟被破坏,更使我在“隆中对”中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再也无法实行。随后,刘备不听劝告,执意要伐吴为关羽报仇,以致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损失几十万大军,严重动摇了国家的根本,蜀国从此一蹶不振。在这些时候,我欲退不甘,也根本不可能抽身而退。刘备死后,我受托孤之重任,为全名节,我更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我快要走到我的生命尽头了,回顾我的一辈子,我后悔不该入仕,更不该入而不出,一切无非“是非成败转头空”。我虽然能入乎其内,一辈子风云激荡,可我毕竟不能出乎其外,终究缺乏张良那样真正的高人高致。更让我痛心的是历史没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的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给天下百姓特别是川中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战乱!希望我能入而不能出的教训能给后代的“英雄们”以启示,不要逆天命而行,徒使天下生灵涂炭!知我罪我,任由后人吧!乃作歌曰:油尽灯枯兮吾将亡,蓦然回首兮心彷徨。汲汲营营兮兴刘梦,劳苦百姓兮上战场。入不出兮三十载,使天下纷乱兮断人肠!【点评】 变换叙事视觉,变换叙事人称,一改常见的议论,他人的叙事方式换成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让故事的主人公自己出场,自己叙说自己的故事,显然比他人叙事更加亲切可信。文章通过诸葛亮的心理表白,叙述了他自己出山的经历,通过诸葛亮之口介绍了当时三国的现状,和他自己最终未能完成大业的遗憾心理。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走进这面镜子,你会发现人性的丑恶与美丽,世事的艰难与坦途。这些感悟与思考,常常会给我们无数的启迪与帮助,让我们在人生路途上拥有前车之鉴,少走弯路。这正如唐太宗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高考作文中,借用历史事件来作文,就是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以显示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把教材作为语文各项能力的基础,是为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知识迁移。高考复习中要把教材读薄,再把教材读厚,从每天所学的课本中深入挖掘,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教材。不必好高骛远,不必舍近求远,课本中的历史事件,也是作文材料“无尽藏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高考优秀作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此情独钟,此花独幽重庆一考生尚念得萧墙之祸因她而起——陈妫陈夫人“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的柔韧坚守;《诗经》中“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的痴心爱恋;李密“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陈情之表……他们的美名都有一个特点,便是钟情。这种深情来自独爱,是一个执著的坚持,一份默默的付出,一份以生命为期限的承诺……这就是钟情,是命运花蕾绽放到极致的唯一的土壤。唐元稹清酒桑麻篱下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既是秋色中的簇簇金盏,更是一番隐喻。喻的是“无意苦争春”的淡泊名利之心,喻的是“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之情。不爱“满架蔷薇一院香”的纷繁俗尘之美,而钟情于清幽菊来的自然之趣,实则是他的一种坚守,坚守一颗不被功名利禄污浊的心,坚守一份自然恬淡隐世归尘的情。《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然而元稹却凭借这样的钟情而放下了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遵循着内心的声音,成就了天人的境界。情有独钟是一份坚守,这份坚守让干涸的生命绽放出春日的色彩,让内心的世界不再单调。五十四岁的诸葛亮在写给八岁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也是诸葛亮草庐前的一副门联,意为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世间有风情万种,唯有钟情于一处,才能得到安宁清静的心境。与此相映的还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样是这世间的风情万种,陶渊明钟情于菊而成“隐逸之士”,李唐盛爱牡丹亦同样取得多样清誉。周敦颐与陶潜都一样憎恶丑恶的社会,不同的是陶潜选择了隐,而周敦颐更钟情于如莲般独立浊世的坚守。所谓人各有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之所钟。但他们坚守的心是一样的,即一旦选择,此生都不会放弃,如《诗经》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无论磐石还是蒲苇都各有钟情,也各有坚守的方式。情即一个人的心志,情有独钟即是一个人对内心意志的坚守与付出。情有独钟的坚守,使干涸的心灵充满色彩;情有独钟的执著,让内心拥有宁静;情有独钟的付出,让平凡拒绝平庸,创造出这世界上的许多奇迹。此情独钟,此花独幽,命运之花就此绽放出极致之美。像上文那样,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开篇所举的陈妫陈夫人、《诗经》中的一位女主人公、李密的《陈情表》三例,叙议得当,生动贴切。这在考场作文中开篇便胜了一招。元稹钟情于菊,言其成就天人之境;诸葛孔明所言淡泊,达于远大目标,二例详说详解。周敦颐和陶渊明同中有异,二例略说略解。四例之中详略得当,剪裁有度,可知考生驾驭文字和结构的功底,亦可称奇。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底蕴。那么,选好这些事实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用法一 忌叙事拖沓冗长,宜言简意赅在举例论证过程中,叙事拖沓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将议论文中的事例等同于记叙文中的事例;其二,概括叙述事例的能力差;其三,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的能力差。我们在叙事时力求做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例如: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给“从谏如流”上把锁》)这段文字列举了正反两组共四个事例,复述每个事例仅用三个短句,不超过三十个字,四个事例共用九个概括力极强的四字格词语,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用法二 忌叙事枯燥无情,宜言中含情好的议论文都是以真挚情感来增强文章的个性魅力的。作文时可运用能增强语势和情感的设问句、反问句和排比句等句式来叙述事例。例如: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回纥的幔帐,靺鞨的大风雪促成了民族的团结?是什么让伽利略不以旧的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迈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的奴隶,开创了充满生命豪情的《第九交响乐》?是感情这把尺,是它让人们不以感情的亲疏,让人类向着文明迈进;是它让人们不以感情的远近,让人类向着真理奔跑;是它让我们给理智一条路,给智慧一条路,给文明一个永恒!(《给感情一把尺》)这段文字运用了两组感情激越的排比句,三个“是什么”的事例与三个“是它”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前后照应,一气呵成,理从情出,写得情理并茂,文采飞扬。►用法三 忌简单罗列事例,宜叙议交融各个事例内部要有与中心论点照应的词句,叙述完事例后要紧扣论点理性分析所举事例,只有这样丝丝入扣地边叙边议,文章才能逻辑严密、叙议交融。例如:挫折是人生的常态,遭遇挫折不应一味放大痛苦让其充塞心灵,应学会调适心弦,坦然面对。晚年遭受贬谪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正视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炼了东坡的豪放词风。身受腐刑的司马迁,一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而无颜面对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心境与理智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宇宙,与那“黑洞”“夸克”一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可见遭遇挫折时以一颗平和的心正视,以减轻痛苦,不但不会使人生阴晦,而更能在践志后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并为社会为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段文字每叙述一个事例都能扣紧中心论点展开。而且在列举完三个事例后又有围绕论点的总结性论证,叙议结合紧密,因而强化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用法四 忌叙事语言直白,宜富有文采在复述事例时可运用拟人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化抽象呆板的语言为形象生动的语言;还可适时适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如举科学家事例时可穿插其人生箴言,举文学家事例时可链接其诗词名句,从而化枯燥无味的语言为诗化隽永的语言。这样复述事例能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学品位。例如:孟子尝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也。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忘得一干二净;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铁骨却奏响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苏武是一座永不倒的精神丰碑。(《历史的反思》)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先列出孟子的名言,然后用苏武的事例来诠释主旨,以富有激情的诗化语言有力地表达了对苏武的仰慕之情。【经典范文】例1:且拿勇气寄乾坤乌骓马一声长嘶,嘶裂了乌江岸原本的宁静,平静的江水沸腾般的兀自翻滚起来。黑云潮涌,八方雷动,你身披黑色的大氅,在江边站成一块黑色的巨石。你是项羽,是我的西楚霸王,你在“楚汉之争”中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虽然是败,但你有去争的勇气,这就够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让这猎猎江风和潇潇细雨为你送葬,为你唱一曲不朽的乌江颂。你站在庭院中,用枝叶构建出繁盛的景色。而淅沥的春雨,为思念划上一道寂寞的灰。你是梧桐,是我的“树之精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你就是这样的温柔,一如婉约的江南女子,顶着油纸伞悠悠地滑进人的视线里。可是,这样柔弱的你,却也有刚烈的一面。烈火焚烧之时,你用勇气做筋骨不畏高温灼热。终于,你化成一张琴,名曰,焦尾,身已残,心未死。就是要用这残缺的身体,也要奏出个千古绝唱!你站在刑场上,笔直如钢,像一棵历尽风雨的老树,你就是谭嗣同,我的变法英雄。无论变法之路如何艰辛,你依然坚持不懈,你用勇气做笔,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书上写下了深重的一笔。你就是一把捅破封建束缚的利剑,尖锐犀利。你站在吊灯下,神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你应该是个画家吧。灯光是温暖的橘红色,农夫一家围坐在桌前享用他们的晚餐,就连刀具也在那一刻反射出幸福的银色来,你却依然视而不见地专心作画。仿佛经过了几千个世纪,你终于笑了。笑得好像是刚分到糖果的孩子。我知道了,你就是凡·高。我的艺术天才,尽管那时大家都排斥你,认为你是个疯子,但你依然用百分之百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成功了,那幅《吃土豆的人》成了传世的经典,而在天堂的你,会不会笑得像你的作品《向日葵》那样灿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的勇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石灰的勇气。物且如是,何况为人?勇气是前进的助推器,是流在人血液里不屈的人的精魂。不论输赢就让我们以勇气作为支持自己的脊梁,对着南下的长风高吟。我自横刀向天笑,且拿勇气寄乾坤。【点评】 站在牧羊人孩子的角度,充分地肯定乌鸦那样的一种无所畏惧的理想追求精神,是此次高考中大多数考生的基本命意。这种情形的出现,大概与考生正是充满理想激情的热血青年有关,本文即是站在这一命意立场上写出的优秀作文。史料的丰富,语言表达的形象传神,以及结尾的画龙点睛均是本文的成功之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你”贯串始终,因为有“你”始终贯串于文中,因而就显得格外地富有感染力,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世界。例2:江南的味道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出水芙蓉。江南的味道是香醇的。恰似那一潭浸着莲花的水,空灵而清爽,谁能说这水是藏着“淤泥”的泥,要是这样,怎能孕育出这醉人的莲——这超俗脱尘的精灵。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撑一把油纸伞,走入戴望舒的雨巷,江南的女子何曾没有丁香花那样的愁怨。“徘徊”在“寂寥”的雨巷,我逢着这样的姑娘,把心烦的爱恋隐藏,却没有把话向她诉说,“姑娘呀,你可知道在这悠长的雨巷里,有一个小伙子望着你的身影等待又等待。可是最后终与你擦肩而过,我就是那个小伙子,那个过客。”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点一盏明亮的油灯,在那瓦砾的房下的母亲要给临行的儿子编织他道道的思念。把“意恐迟迟归”的挂念用她手中的一针一线穿出来,可是你指间明明拴着薄薄的布浸出你红红的鲜血。勿挂念,你知道游子在异乡过得很好了吗?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纵使饮尽满满的一桶酒,也无法消尽。我走入江南的桥头,看船篷里的琵琶女抒唱着一曲悲歌,唱她的身世,唱她的怨恨。琵琶女呀,你的绝唱搔动着诗人的心灵,撩动的弹指间,我听出了悲情。我对你是赋予着多少的怜悯,可是终究无法挽回你的命运。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走遍江南,尝人情世故的千滋百味。江南从来就是情感的聚集地。看浮云般的人生,望江南,江南的味道是什么?甜还是苦?那应该是诗人的事情。【点评】 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写“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中间根据所学诗歌写了四块,均是总结段式:一、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二、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四、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最后是总结全文。例3: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红梅!忘记和铭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但我却说为了忘记的铭记、为了铭记的忘记才是人间的最美。忘记与铭记如同一株树上的并蒂果,谁也分不开谁。如果硬要把它们分开,只会造成二者俱伤的结局。我们可以忘记鲜花和掌声,但我们必须铭记泪水和荆棘;我们可以忘记泥泞与乌云,但我们必须铭记坎坷与彩虹;我们可以忘记悬崖和陡峭,但我们必须铭记攀登和艰辛。我们,在阳光下拼搏过,在六月中失利过。我们,既然能重新回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忘记所有的顾虑和徘徊,铭记所有的努力和奋斗,再次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主宰沉浮。我们应该并且一定相信我们会看漫江碧透、层林尽染,我们会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我们会铭记,任日月穿梭,我们也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忘记时,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犹如进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超然物外,忘记一切,轻松上路,抛下包袱。铭记时,我们像沙漏一样,分轻重缓急,择甲乙丙丁,一一细心选择,然后拿出最耀眼的那支伸出墙头的红杏,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方,让它绽放,细细释放所有的香味,让它浸透心田。忘记与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会如一杆天平,称出平分秋色;在我们的手中,会如一瓣丁香,香出豆蔻年华;在我们的眼中,会如一丝细雨,润出天街绿意。于是,我们应该在春桃、夏荷、秋菊、冬梅中把忘记和铭记摆在心头。在心灵的石碑上,篆刻忘记与铭记!【点评】 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考场佳作。文章构思巧妙——开篇结尾各采用了一组比喻形象、排比构段的意象群,以各季花语表示铭记和忘记的可贵,而梅、荷、菊的高洁正可以点化出两者的不可或缺。作者在多角度、多手段的描述中,融入了自己真切的体会,因而,文章显得层次分明,内容充实。不仅如此,文章所传达的感情是积极的、热情的,给人一股催人上进的力量。在语言表达上,行文清纯、流畅,抒情色彩浓郁,充满生机和力量。课本好词佳句素材,只要同学们平时注重积累,就能很轻松地掌握运用。这类素,一是取材于课本,不必在课外再花时间去记忆,只要上课专心,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有老师讲解,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只要我们会迁移运用,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因此,使用课本好词佳句素材,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一直是我们作文指导的理念。像房屋有它的建筑材料一样,好词佳句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建筑材料,一篇文章就是一连串好词佳句的运用。任何一个词,一个句子,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与上下文联系起来,就会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春的天使驻进了诗人的心中
本文档为【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4.1活用课本素材(人教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蜡烛会挥发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05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