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门说宝镜

云门说宝镜

举报
开通vip

云门说宝镜 宝 镜 三 昧 冯 学 成 讲 述 序 言 冯学成居士我认为他是当今的维摩居士,是深入不二法门的人。他很慈悲, 为各地的祖师道场和佛学院奉送了不少禅悦和法喜。尤其是近几年在云门佛学 院送金送宝,讲了不少祖师的开示,如《三祖信心铭》、《禅林宝训》、《中 国禅宗史》等,去年又讲了《宝镜三昧》。讲课前明向大和尚向大家作了介绍, 但冯老师很谦虚,要我为之作序。我自惭无力,对《信心铭》、《宝镜三昧》 只能望而生叹。因为《信心铭》是禅宗不传之旨,《宝镜三昧》则是曹洞宗的 纲宗,领会也难,焉敢作...

云门说宝镜
宝 镜 三 昧 冯 学 成 讲 述 序 言 冯学成居士我认为他是当今的维摩居士,是深入不二法门的人。他很慈悲, 为各地的祖师道场和佛学院奉送了不少禅悦和法喜。尤其是近几年在云门佛学 院送金送宝,讲了不少祖师的开示,如《三祖信心铭》、《禅林宝训》、《中 国禅宗史》等,去年又讲了《宝镜三昧》。讲课前明向大和尚向大家作了介绍, 但冯老师很谦虚,要我为之作序。我自惭无力,对《信心铭》、《宝镜三昧》 只能望而生叹。因为《信心铭》是禅宗不传之旨,《宝镜三昧》则是曹洞宗的 纲宗,领会也难,焉敢作序?好在冯老师已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其中的奥妙,我 们只要虚心学习,好好参究,有一个长远心,大家可以有 “信心 ”成为 “主中主 ” 的。 佛源 二〇〇六年年闰七月初一于云门 明向大和尚开讲致语 各位法师,常住的师父们,尊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冯学 成老师来给我们讲洞山良价祖师的《宝镜三昧》。冯老师参究佛学几十年,在 这方面的造诣和功底非常深厚,对禅宗的机锋棒喝更是纯熟。七十年代中期到 八十年代初期,曾在雪山 “闭关 ”多年,《五灯会元》这本书都被翻得陈旧破碎 了,可见冯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 冯老师出过很多佛学的著作:比如编辑过四川省的《巴蜀禅灯录》、编写 过我们的《云门宗史话》,还出过《生活中的大圆满法》、 《棒喝截流》、 《心 灵锁钥》、《明月藏鹭 ——千首禅诗品析》、《四季禅》《赵州禅师语录壁观》 等书,做了许多文字般若方面的工作,在佛教界和佛学院声誉非常高,曾长期 在四川省佛学院和四川尼众佛学院任教 ,这些年又在我们云门佛学院、河北佛学 院任课,定期来给我们做禅学讲座。另外,冯老师在四川成都也办了一个学修 传统文化的龙江书院,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禅宗。所以我们今天非常高兴, 欢迎冯老师给我们讲授曹洞宗的《宝镜三昧》。 之一 什么是宝镜三昧 1、我与《宝镜三昧》的因缘 不好意思,大和尚美言了。其实呢,我是一个很差劲的人。我昨天到这里来,就是想看 看老和尚,呆几天就回去。教务长安排我给大家讲讲课。云门寺藏龙卧虎,高人很多,原来 是轮不上我来讲什么的,但是大和尚发了话,教务长也来安排,那么我还是在这儿凑个 数。 《宝镜三昧》应该说没法讲。大家都知道《宝镜三昧》是曹洞宗代代相传的,是很重 要的纲宗秘籍。 其言简意赅, 文字古奥。 字大家可能基本上都能认得, 但是里边好多都像道 教里的 “丹经 ”一样读起来很费力,所以很多人都说, 《宝镜三昧》是禅宗里边的密宗。它属 于秘密传承的, 因为其文字大家都认得, 但是它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 1988 年我在四川省佛教协会,贾题韬老先生在讲《坛经》的时候就布置了注释《宝镜三昧》的任 务。当时成都的老先生、老居士也多,就叫他们来做这个事,但那批老先生们全谦虚,没有 一个人应战,都不接招。于是贾老就对我说: “冯学成,干脆这个事你来做。 ”我一听,头都 大了,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大家翻开《宝镜三昧》看一看,能明白里边说 了些什么吗?但是《宝镜三昧》却又是曹洞宗传法的最重要的典籍,最重要的传承依据。 大家都知道从五宗七家到南宋以后,真正得到传承的只有临济宗和曹洞宗,所以有 “临 济临天下,曹洞宗一角 ”之说。 (佛源 )老和尚来云门寺之前本身就得受了曹洞的传承,所以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学一学曹洞宗的《宝镜三昧》,还是很有必要的。 2、你知道自己的宝镜在哪里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 “宝镜 ”?什么是 “三昧 ”?说到 “三昧 ”,在座的法师比我还熟, 说“宝镜 ”呢也比我熟,毕竟大家在寺庙里成年累月地修行。 先说 “宝镜 ”。大家都看过《六祖坛经》,也在佛学院听过明向大和尚讲《坛经》,都知 道五祖大师传法的时候,让大家都作偈子,神秀大师先作了一个: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 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大师回了一个: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这里的 “明镜 ”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什么,就是破参后所见的性,就是 咱们的真如佛性。禅宗讲的是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 ”三藏十二部, 在藏经楼里边, 这么一千多年来大家都在看、 都在学, 很多人对教理是滚瓜烂熟, 但是否真 正见道,真正地明心见性,那是另外一回事。 当我们在说 “宝镜 ”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知道自己的宝镜呢?当年云门祖师的师父雪峰祖 师出坡的时候, 看到前边有一群猴子, 雪峰祖师就说, 你看这群猕猴背上都有一面古镜。 回 来后 ,就有人问他: “老和尚,你说这面古镜有多大 ?”雪峰祖师指着一个火炉说: “火炉有多大, 这个古镜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大,这个古镜就有多大。 ”这里古镜是指我们的心,我们的真 如。这个真如说小就小,说大就大。 我们要善于去体会自己的心是怎么回事?来来去去的念头, 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来, 一会 儿又无影无踪。 那么念头来来去去的时候, 我们这个镜子是否把它照住了呢?你知道你在想 什么,你心里边明白,哪怕你是迷着的,你心里边也是明白的。我今天打妄想,我也知道自 己在打妄想,我今天发善念,我也知道自己在发善念,总之我对这个是清楚的、明白的,这 里就体现了镜子的作用 —— 照。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但是通过镜子一照, 我就知道自 己是什么样了。 我长得美吗?我长得丑吗?我脸上洗干净了没有啊?我身上穿戴整齐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来观照自己, 来纠正自己的形象。 当自己的念头来来去去的时候, 它为什么来?它到什么地方去?佛经上都在说这个话嘛,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的念头能作主 吗?一分钟以后你说什么话, 你能知道吗?一分钟以后你的念头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说老 实话我也不知道。 今天教务长让我来这里讲课, 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话, 要说多少话, 心里边也没数。 但 是念头出来的时候,你知道你的念头来了,你就明白它来了。 3、把心用在念头上 但是你首先要知道一点, 念头和知道念头的 “那个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我们经常被念 头所左右, 妄念来了就跟着妄念走了, 善念来的时候就跟着善念走了; 一会儿空, 就跟着空 走;一会儿有, 就跟着有走了; 一会儿非空非有, 又跟着非空非有走了。 《金刚经》 说:“不 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眼、耳、鼻、舌、身、 意所见到的色、声、香、味、触、法,都不应该生心。比如说:佛法多么的好,多么的妙, 我天天善念不断。 这么生心行不行呢?从禅宗的角度上来说, 也不行! 你干好事可以, 你如 法修行可以, 但是不能把它放在心窝子里边。 放在心窝子里边反而成了障道的, 成了知见障, 成了所知障了,还是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知、 能知的这些东西本身是无形无相的。 当我们这个镜子照到一 只孔雀的时候, 那只孔雀是很美的; 当我们这个镜子照到癞蛤蟆、乌鸦的时候, 或者说照到 一条毒蛇的时候, 那么镜子里边的形象就是很丑陋、 很可怕的。 但是这些影像都是生灭不定 的,来来去去的,对镜子本身来说,它是没有这个东西的。它可以生起这些东西,它可以容 忍任何东西在它的身上来来去去,但是镜子永远是 “那个 ”它自已。 我们用心, 就应该用到这个份上。 念头来去我们心里头要明白, 要知道, 但不能让这个 念头把我们的心拴去了、勾住了;更不能去着相,更不能去着意;妄想不留,善法也不留。 只有到了这个份上, 才能真正证悟, 其功能才能体现。 真正的功能是这样体现的, 并不是说 我们学三藏十二部, 我们的文字般若的功夫很高明了, 就什么都懂了。 如果这样装一肚皮的 佛法, 那这一肚皮的佛法全不是佛法。 这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说, 从究竟义的角度来说的。 从 唯识学的 “五蕴 ”来说,这也仅仅停留在 “受”或“想 ”的阶段,若要进入 “行”,就必须 “造作 ”, 这可是自性流露,是如实思维修不可或缺的。到了 “识”的阶段,你能 “了别总持 ”了,转识成 智了,才叫破参。 如果从次第上讲, 对一个从没学过佛法、 接触过佛法的人来说, 他就必须按照规矩, 从 无到有,老老实实地学习佛法的知识,接受佛陀的教育,像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过程一 样,一级一级地,依照戒、定、慧慢慢修行。修行到需要进入禅宗真参实证的时候,你才会 知道真如的滋味。 4、三昧的滋味 这里仅就 “宝镜 ”这两个字来谈都是其味无穷的,再翻开佛教的典籍,翻开禅宗的典籍, 经常有对 “宝镜 ”的阐述。那 “三昧 ”呢?知道教理的人都知道, “三昧 ”就是定、正受、等持。 但是在中国的汉传佛教里边一说到 “三昧 ”,就有人把这个 “三昧 ”神化了,把它跟什么 “七十 二变 ”,《封神榜》里的 “三昧真火 ”,还有现在的什么 “三昧神水 ”等等联系到一起了。 本来印度翻译的 “三昧 ”就是一个等持, 心一境性就是一个定, 就是我们注意力的一个方 向,就是不错、不乱、等持,就是参禅入定。我们能达到这么一个不动心、不为外物牵着走 的状态,才能被称之为 “三昧 ”。千万不能胡乱联系,把自己的心思弄到一边去了。大家认认 真真听课,认认真真看书,念头不放逸,那就是在定中。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能贯穿,不为外 境八风所动, 我们就已经有了定的基础了。 在这个基础上, 慢慢地修习四禅八定, 才有本钱。 如果平时自己心里边都是忙的、慌的、热热闹闹的,一点也坐不住,静不下来,那么你怎么 知道什么叫 “三昧 ”呢?那就离 “三昧 ”十万八千里了。 因为你实际修为里根本就没有三昧, 没 有这么一个感觉,没有 “三昧 ”的滋味。 我们在这里把 “三昧 ”和“宝镜 ”结合在一起,实际上 “宝镜 ”就是 “三昧 ”, “三昧 ”就是 “宝 镜”,“宝镜 ”和“三昧 ”是不二而二的。 “三昧 ”是“宝镜 ”的用, “宝镜 ”是“三昧 ”的体, 一个是体, 一个是用。明白了这个,我们就明白了曹洞宗代代相传的《宝镜三昧》是怎么一回事。在这 个题目上,我们就会有一定的把握,有一定的感觉。 在学《宝镜三昧》 之前, 我感觉还是应该把临济大师的法语先学一下。 如果不学临济大 师的法语, 那么我们对 《宝镜三昧》 的第一句 “如是之法, 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 宜善保护。 ” 就不知所云。 之二 从临济祖师的法语入手 1、祖师们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什么是 “如是之法 ”?我们经常在佛经里边看到 “如是,如是 ”之说,老佛爷经常用 “如是, 如是 ”来赞叹菩萨们、罗汉们,而见证的时候老佛爷也说: “如是,如是 ”。我们再看禅宗祖 师在考验弟子的时候,他的徒弟在见地上 “到位了 ”,在机锋上 “到位了 ”,祖师也会说: “如 是,如是 ”。 这个 “如是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太阳的时候, 这个太阳是不是 “如是 ”? 夜晚看到月亮的时候, 月亮是不是 “如是 ”?走到桂花潭, 桂花潭那边的山山水水, 是不是 “如 是”?一草一木是不是 “如是 ”?大家师兄道友互相见面,见面的时候是不是 “如是 ”?肚子饿 的时候是不是 “如是 ”?吃饱肚子是不是 “如是 ”?困了的时候想睡觉是不是 “如是 ”?精神来 了的时候, 蹦蹦跳跳的是不是 “如是 ”?我们学修佛法有了感觉,这是不是 “如是 ”?老佛爷经 常说 “法尔如是 ”,我们怎样理解这个 “如是 ”?而且是 “如是之道 ”。 要我来讲这个 “如是之道 ”,我觉得还真是不好讲,很艰难,没法说。好在《禅海十珍》 前面有临济大师的这么一段开示。 大家知道, 禅宗尽管分了五宗七家或者五家七宗, 但祖师 们的心都是一回事, 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所以说沩山仰山祖师也好、 临济祖师也好、 云门 祖师也好、 洞山祖师也好、 法眼祖师也好, 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事, 都是老佛爷睹明星而见 道的那个感觉。 老佛爷睹明星而见道的时候并没有三藏十二部, 但是, 他把他见道的那个感 觉说了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就出来了。 历代祖师悟道以后,他们的传法、他们的开示形成《五灯会元》,代代传灯,一直到咱 们虚云老和尚,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承下来是不是各有各的味呢?实际上是一个味, 佛法是一味法, 真如只有一个, 但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法却是各种各样的。 古人说话跟我们现代人说话不一 样。我们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临济祖师的开示,各人有各人的特点,不需要一样。但是说 破的、说穿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佛法是一不是二。下面先看临济大师的开示: 祖云:大凡学人,先要明悟自己真正见解。若悟得自己见解,就不被生死所染,去住 自由,而殊胜自备。然今不得者,病在不自信耳。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徇一切世境,滞 惑积业。诸仁者,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佛祖不别。汝欲识佛祖么?即汝目前听法底 是。由汝自信不及,便向外驰求。就得者,只是文字禅,与佛祖大远在。诸大德,此时不 求真悟,万劫千生,轮回三界,徇好恶境,向驴牛胞胎去也。汝若自信得及,欠少什么? 六道神光,未曾间歇。一念净光,是汝法身佛;一念善分别光,是汝报身佛;一念无差别 光,是汝化身佛。此三身,即今目前听法底人,为不向外求,有此三种功用。然此三种, 亦只是名言。故云:身依义而立,土据体而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诸大德, 切要识取弄光影人,是诸法本源,是一切法根本。诸大德,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虚 空不解说法听法,是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者,解说法听法。所以山僧向汝道,五蕴身 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何不识取。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 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心若不生,随处解脱。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头, 十地满心,如客作儿;等妙二觉,如带枷锁;罗汉辟支,如著泥土;菩提涅槃,如系驴橛。 何以如斯?盖谓作佛念经,纵然自在还为妄;度生心切,须信慈悲也是贪。 2、从自己本份上道一句出来才算数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临济祖师的这段开示。 祖云:“大凡学人, 先要明悟自己真正见解。 ” 这个大家明白吧。 “大凡学人 ”——我们都是学人,都是跟着佛学,跟着祖师学习的人,我们 都是学习佛法的人。 禅宗了不起之处, 就是它把最要害的东西直接交代出来了, 是什么呢? 就是先要 “明悟自己真正见解 ”。 什么是自己的真正见解?首先要明白自己能知、 能识、 能行、 能动的那个。 佛教里边经 常说 “数他人珍宝 ”。看到别人是亿万富翁你羡慕,但是那个钱是别人的,跟你没有关系;天 天说山珍海味不行, 没吃到自己肚子里边不管用。 所以说, 关键是要有自己真正的见解。 为 什么呢? 香严祖师先是在百丈祖师那里通内外学,聪明伶俐,一问十答,十问百答,经教很熟, 机锋转语也很熟,但是百丈祖师总是说: “你不行,你不行。我老了,也管不了你了,你去 找你的师兄吧。 ”香严祖师先是给百丈祖师当侍者,接着又给师兄当徒弟,但他多少还有点 本钱,就经常跟沩山拌嘴。香严祖师对沩山说: “你说的我全知道。 ”沩山回话: “你那个东 西不管用,你要找一找如何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用佛说的、不用祖师说的、不用我说的、 不用其他师兄说的,从自己的本份上道一句出来,那才算数。 ”香严没了办法,自己回到寮 房里去想, 如何是自己本来面目?无论怎么想, 结果还是别人说的, 要么是祖师说的, 要么 是师父说的,想了好几天,也没有一句是自己的。 想一想, 我们现在坐在这里, 心里想的东西, 是从我们娘胎里出来后就有的?是在学校 里学的?在社会上染的?还是在寺庙里反复熏习出来的呢?还是别的什么?当然, 反复熏习 是对的, 但关键是我们要看看在熏习之中有没有我们自己真正的见解。 在反复熏习中我们能 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如?这个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 钱嘛, 要自己有钱才算是, 银行里存的那 都是别人的存款, 即使是自己的名字, 密码对不上号, 这笔钱还是没办法用。 所以临济祖师 说, “若悟得自己见解,就不被生死所染,去住自由,而殊胜自备 ”。 我们知道很多学法的人、 学佛的人, 生死来的时候还不得已, 就是自己生病的时候也不 得已, 别说自己生病的时候不得已, 有时候烦恼来的时候都没有办法。 今天发脾气了, 明天 跟别人吵架了, 怎么办?你能一下子把它转过来吗?今天情绪很低沉, 闷闷不乐的; 在庙子 里呆的时间长了,想出去散散心。这些念头来来去去的,你有办法对治吗?我们平时想的, 哪怕是法师教的,在经书里边看的,一定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行。 佛经上说, 佛法是精神粮食, 多多益善, 但是拉肚子怎么办?消化不良怎么办?临济祖 师在这里说要变成自己的见解, 就是要我们通过学、 通过修, 把佛祖对我们的教诲变成像我 们吃饭一样,要消化、要吸收,要变成自己的骨头、自己的肉、自己的力量。要融汇贯通, 真正地变成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智慧,那么我们学习佛法才算有一定成就了。 3、密宗和禅宗的差别 临济祖师后边又说了: “然今不得者,病在不自信耳。 ”病在不自信。老佛爷说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智慧德性,都能成佛。我们打开《五灯会元》,里面经常看到祖师作如是说,比如 说参学人来问祖师: “如何是佛? ”祖师说: “我说了你信不信啊? ”参学人就说: “你是祖师, 你说的话我敢不信吗? ”祖师就说: “你就是佛。 ”把参学者吓了一大跳。 当有人在跟我们说你就是佛的时候, 你自己敢不敢承担?信不信自己是佛?很多人不敢 承认:哎呀,我们这些人怎么是佛,我们是业障鬼啊!云门寺有句损人的口头禅就是 “业障 鬼”。我们确实是业障鬼,但我们也是佛。人都有两面,当我们把业障鬼一巴掌打下去,我 们就是佛; 若是我们陶炼得还不够, 修行还不到位的话, 那我们就是业障鬼了。 业障鬼厉害 啊! 佛教讲究信、解、行、证这个次第,首先就是信。信佛、信法、信僧,要相信自己的师 父,要相信善知识,要相信祖师对我们的开示。既然佛也说了,祖师也对我们说了,我们都 有佛性, 都可成佛, 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 你信得过吗?信得过就是好事。 现在密宗里边, 无论是大手印还是大圆满, 他有传承就是活佛了, 你信不信啊?信了好。 为什么呢?佛的法 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在嘛。 我在外面讲课的时候有人就问我: “冯老师,密宗和禅宗到底差别怎么样?关系怎么 样? ”我说: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经典上是没什么差别的,我们把汉传《大藏经》和藏 传《大藏经》拿来比较一下,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有几部经,汉地有的藏地没有,藏地有 的汉地没有而已。 ”不同的是传承不一样。禅宗的传承藏地里有吗?没有。华严宗、天台宗 的传承藏地有吗?也没有的。 密宗格鲁派、 宁玛派等五大派的传承, 在汉地当年也没有翻译, 也没有传承。相差的是这一部分的传承。 汉地大家都应去读《高僧传》,在汉地的《高僧传》中,大家看到的是人本位的佛法, 谈人的时候多。 而藏地的高僧传谈神的比较多, 为什么呢?他们的祖师是这个佛的化身、 那 个佛的化身, 对不对呢?没错! 如果我们去看佛的经典, 我们都是佛的化身, 哪一位不是啊? 在座的各位都是佛的化身。 但是, 在汉传佛教里边他不强调这个,他强调的是人。 你是因位 上的, 你必须修行, 然后再证果。 而藏传佛教是先把你的果位点出来了。 其实这是藏文化和 汉地文化的一个差别, 实际上是一回事, 只是着眼点不同。 我们强调因位, 因位才是真正用 力的地方。 禅宗一方面讲究因位, 同时强调果位。 为什么呢?因为因果不二。两头都在用力, 并不 是说这个就是因,那个就是果,不是这样的。真正明心见性,破参了之后,你才会知道这里 的妙处, 真是妙不可言啊! 关键就是要信 —— 要信佛陀说的, 要信祖师说的。 那么还需不需 要解呢?还需不需要行呢?还需不需要证呢?在次第法门里边, 信、解、行、证是有次第的。 在禅宗法门里边,信、解、行、证是一个事。 《信心铭》说得很清楚,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至道无难 ”我在云门寺也多次讲过, 真正的道是不难的,为什么呢?一切现成,不需要你去修,不需要你去证,不难。难的是什 么呢? “惟嫌拣择 ”,分别心一起,次第历然、因果历然。禅宗是顿悟法门,在 “顿 ”里边是没 有时间、 没有空间、 没有内容、 没有过程的。 一有过程就有内容, 就有时间, 一旦进入时间、 空间里边了,它就必然在次第之中。顿悟没有次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要见便见,没有 道理可讲,有道理可讲马上就堕入次第之中。 4、就看你能不能打成一片 学禅宗必须要信这个道理,所以临济大师说 “大凡学人,要先明悟自己真正的见解。 ” 需要明悟的就是这个见解, 明悟啊, 若悟得自己的见解就不会被生死所染。 为什么呢?你顿 悟的时候是无因、无果、非因、非果的,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内容、谁来负担你啊? 它必定是超然在其中,全部在其中了。 今天天阴, 把太阳污染了没有啊?把天空污染没有啊?明天天晴, 天晴是日光明朗, 众 生是否也就心光明朗了呢?依经言就是 “法尔如是 ”,说污染是我们心里边在污染, 老天爷一 点都没有污染。今天天阴了,下大雨凉快了,你欢喜起来;若是雨不停地下,山洪爆发了, 山体滑波了, 泥石流来了, 那你就要生烦恼了。 每个人的体悟不同, 喜、怒、哀、乐也不同, 是依因缘而起。 既然是因缘而起, 那缘起之前, 缘尽之后那又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们要看一 看自己真正的见解,它是在证入无生法忍的一种认定、一种自信,并不需要我们在文字上、 在理论上去感觉什么。 禅宗的证是一种现量,它不是学问,也不是修行的程序,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量,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的那么一种感觉。 自己肚子里边是饿的还是吃饱的, 只你自己心里边 明白。对禅宗悟了,心里边也有感觉,自己心里边也知道,悟了就是悟了,没悟就是没悟。 社会上也有一些学禅宗的人, 认为自己悟了, 说起来见解一套一套的, 但我觉得实在不敢恭 维。为什么呢?一个人还有见解能叫悟吗?你有见解, 当你把见解说出来的时候, 那就是分 别识上的东西啊。 今年春节,(佛源)老和尚把圣一法师的语录给我看,并说: “圣一法师的禅七开示不 错。 ”我看了之后也很吃惊,圣一法师真的很不错啊。他说到一个问题,包括许多学禅宗的 人都没有注意这么一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自己明心见性, 开悟了, 而且把自己的悟境说得头 头是道, 一听也的确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个见解。 但是禅宗里边经常有一句话, 就是你能不能 打成一片?很多人都说,哎呀,我悟了,当时悟了,过一会儿又忘了,又把它丢了,当我念 头浮起时,我的悟境又来了,当我的念头放下的时候,悟境又去了。这是第六识的分别啊! 哪怕你当时悟得百分之百地正确、 百分之百地透彻, 那都不过是第六识的光景, 不是 “那个 ” 事,真正的是要八识全透! 5、明心见性非在第七识上下功夫不行 大家都知道第六识,学唯识的人都知道它是 “审而不恒 ”的。它能够分别、能够思量,但 是它要睡觉、 要休息, 睡着的时候它就不能分别了。 你既然还有休息睡觉的时候, 还有开小 差的时候, 还有失念的时候, 你悟的那个东西保险吗?你能够说自己打成一片了吗?谈不上 打成一片,遇见事情来了就起烦恼,还有烦恼生起,能说你悟了吗? 那什么才叫做打成一片?圣一法师就说了: 第七识! 学过唯识学的人都知道 “恒审思量, 胜余识故 ”,什么东西它能在我们睡觉的时候还在照应之中?还在思量之中?第八识不行, 第八识是保险库,是一个库房,它是 “恒而不审 ”的,它是一个不分别的,像一个大仓库什么 都装。第六识是 “审而不恒 ”,它清楚、明白,但是它要休息、睡觉,其中有时间、空间的作 用。就像读一本书, 第六识在起作用, 我们必须一页一页地看完, 不可能一本书我一眼看完, 我们必须通过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来看,这是第六识起作用,所以说它是 “审而不恒 ”的。 第七识是 “恒审思量 ”,所以打成一片必须在第七识上。 第七识是我们的烦恼识, 我们的 贪、瞋、痴、慢全是第七识里边的事。第七识把我们的第六识污染了,所以第六识的光明不 能透出来。 为什么说第七识是 “恒审思量 ”呢?第六识有休息睡着的时候, 第七识永远不会睡 觉的。 比如大家到了一个小寺院, 同学们几个人住在一个寮房里边, 你喊张三, 张三一定会 醒了, 没被喊的人一定不会醒。 大家可以做个试验。 为什么张三醒了, 其他人却没醒呢?因 为第七识没有休息,张三的那个 “我”还没有休息。再比如说,我们突然被火烫了一下,头脑 还没有反应过来, 人马上就跳开了, 第六识还没有反应, 第七识马上就起作用了, 因为它是 恒审思量的,同时它又是烦恼识。所以我们说,明心见性如果不在第七识上下功夫不行。 我们经常讲无我无我, 放下放下, 为什么会放不下?因为有我嘛! 为什么会放不下?因 为第七识把我们给污染了。你不管第七识上的烦恼,天天在第六识上去用功,哪怕把般若、 把中观、把唯识学得天花乱坠,不管用的!它不是知识。你学中观也好、唯识也好,如果不 在第七识上下功夫,不把知识与修行联系到一块,那知识只是知识,不是修行。 大学里边有很多讲佛学的教授, 你能说得过他们吗?他们在文字上非常了得。 但是你要 跟他谈修行, 那他们跟我们的出家师父能比吗?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们是学者, 不是 修行人。 真正的修行人不把那些知识当知识, 而是把那些知识用在改造自己身心性命, 改造 自己的第七识上。 我们必须要把佛教所宣扬的八正道、 三法印、 四圣谛等这样的理论, 包括 禅宗祖师的理论,都用在我们的第七识上。 这里又有一个方法问题了, 什么方法问题呢?有的人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今天把这个烦 恼治住了,明天又有一个烦恼起来了;明天把这个烦恼治住了,后天又有一个烦恼起来了。 所以, 这就需要第六识强化般若的力量, 需要去悟, 需要认识这个烦恼的空性。 如果你真正 地认识到烦恼的空性, 对治有办法、 有经验了, 那么以前能够支配你的烦恼, 使你烦恼的那 种力量就慢慢地不能转你了, 就不能动你了。 以前动心的事, 现在就不会动心了, 这时你才 会对第七识和第六识结合起来的那种悟,对生命、对精神、对烦恼的彻悟有感觉。 所以说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修行不仅仅是在第六识上, 一定还要同时落实在第 七识上,就是在 “我”上、在 “烦恼 ”上、在 “我执 ”上真正地下功夫。这个要信得过,如果信不 过那也不行。信、解、行、证在这个方面是一而四、四而一的,它是不二的。我们若是真正 的大丈夫、男子汉,就应该在这个方面敢于下手,敢于承担。如果不敢于下手,对自己的一 些烦恼, 对自己性格上的一些麻烦舍不得下功夫, 那也不行。 特别是对治自己的意气。 有的 人意气很重, 就是我执、 我慢很重, 这个是最要命的东西, 对自己修行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障 碍。如果从善如流,把这个 “我执 ”真正放下了,真正成了一个空空道人,无障无碍,就跟真 如相应了。 6、保持自己心路的通畅 今天下午跟愿炯法师讨论这件事时, 我说我在北京的时候, 最怕出门。 为什么呢?因为 北京太大,车太多,随便走到哪儿都塞车,要是有一个警察多好啊,把这条路上疏通疏通。 当时我一转念, 我们的这个心要是一直畅通无阻该有多美啊! 智慧之水自由流淌, 即使烦恼 来了,也会让它舒舒服服的。要说没有烦恼、不打妄想,那是假话,我也经常打妄想,但是 要做到打妄想不动心。就像车在路上,我们看见一辆奔驰车 “呼”地过去了,过去就过去吧; 一个破车喷着油烟子,很脏、很污染的那种车,在你身边 “噗、噗 ”地开过去了,开过去也就 开过去了嘛。 虽然破车容易出故障, 但不管好车、 破车出了故障都会堵塞交通。 我们的心路 也是这样的,心路要通,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都要打通。万念不停留,就是念念不停留。 有个出家人曾问赵州和尚: “那个小孩子他的意识怎么样呢? ”赵州老和尚说: “水面上 按葫芦。 ”这个出家师父不懂, “水面上按葫芦 ”是什么意思啊?就问投子和尚,投子和尚就 说: “念念不停留啊。 ” 我们如果能够真正地做到念念不停留, 就是不执著了。 不执著便能品尝其中滋味, 我执、 我慢来了,就让它来,让它去。我们看洞山祖师《三渗漏》中有一句: “机不离位,堕在毒 海”。“机不离位 ”,不管禅机也好,杂机也好,危机也好,念头来了也好,都是机,如果它 把我们的心堵塞了, 那么你就堕入苦海, 就有麻烦了。 如果没有这种执著, 不管是好的念头 还是坏的念头都不去认真较劲, 就没有麻烦。 有些念头来的时候你要去较劲, 于是那个念头 就开始支配你做事。 有人会莫名其妙地杀人、 放火, 那就是一念之差啊。 有些事真的说不清 楚,比如张三李四本来是很好的朋友, 在一起喝酒, 因为一句话, 两个人争着争着互不相让, 一气之下就拔出了刀子, 一刀子捅过去, 张三被捅死了, 李四的前途也断送了。 现实生活中 类似的问题很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 保持自己心路的通畅, 保持自己情绪的通畅。 修行 要修到这个份上就有点味了, 就不会执著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 不会执著一个见地上的 是是非非。 出家师父们在见地上相互之间要经常辩论, 谈自己的见解、 见地,这个是好事, 需要认 真,但是也不要过于认真。你今天有很高明的见解,很棒,但再过十年、二十年,说不定有 更高明的见解呢?有更高明的见解后, 你会不会因今天这个 “很高明的见解 ”而脸红呢?所以 我们要看到真正的般若是无形无相的, 不执著的。 但是产生这一切的力量是什么?就是我们 的心,就是我们的真如。我们就要信这个,它是什么?它什么也不是。它能够产生一切,善 的它产生,不善的它也产生;好的它有,坏的它也有。它能生一切,即一切从真如涌出,一 切又归于真如之中, 就像海面上的波浪虽然起起落落, 但永远都是在大海里。 我们就是要明 白这个道理。别看一个浪起来了,哎呀很高兴,一个浪下去了,哎呀又不舒服了。落下起来 都是一回事,要相信这个。 7、像天上的云来来去去 要坚信这个, 我们首先就要明白 “宝镜 ”的功能是什么?要知道 “这个 ”是什么?如临济祖 师所说 “自信不及,即便忙忙 ”啊。如果自信不及,如果不相信这个真如自性,不相信我们自 己就有,不相信自己的真如自性和祖师佛陀的平等,那么无论你怎样在法上精进,都会 “徇 一切世境,滞或积业 ”,很容易被境界所转,就像《坛经》里所说的: “心悟,转法华;心迷, 法华转 ”。你悟了,你可以转法华,你没有悟,你就被法华转了,弄得团团转。如果没有开 悟,自信不及,你就很容易被外境所转,就算你再精进,也很会被世间法的境界所束缚,被 世间法里的那些业障拴住。 所以临济大师说: “诸仁者,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佛祖不别。 ”什么叫做念念驰求 心?我们经常有念头来来去去的, 但是念头来的时候我不动心, 并不是说这个念头来了就一 定要怎么样。 比如, 我突然冒了一个想去北京的念头, 但我并没有一定要去, 没有执著这个 念头。一会儿,我又想,这个时候去五台山应该很舒服、这个时候广东很热,等等,有很多 念头。 念头一来就是五台山、 峨嵋山, 但是你不会因念头来了就得马上去五台山, 马上去峨 嵋山, 只是想了想却没有真的去。 所以念头来了, 不去管它, 不跟着念头来也不跟着念头去, 这个心态就是很正常的。但有些时候,有些念头一来你就管不住了,知道张三说你坏话了, 要找他理论一番。 他这个没做对, 那个说错了, 于是你心生烦恼, 要跟人吵架甚至动拳头了, 那你就是被这个念头拴住了。 这样的例子, 自己要善于琢磨。 什么念头我能不动心?什么念头我可能还动心, 还被念 头拴系?那么, 我怎样才能不被念头所拴系?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所以 临济祖师说得很明白: “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 ”,有追求、有希望即是有驰求心;意气用事, 逞英雄豪气,要惩恶扬善,还是一种执著、驰求心;贡高我慢、贪、嗔、痴等,通通是驰求 心。但是,只要你不去触动,那就不是驰求心,就像天上的云来来去去的,你不要管它就行 了。如果你被它支配了, 它执持你意念不断, 而且这个意念变成了你的行业和活动, 那就叫 烦恼现前, 那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识得这个念念驰求的心。 识得念念驰求的心并不等 于我们不起心动念。 这个一定要区分得开。 有驰求心的人, 他总是想: 哎呀,我还有驰求心, 还有念头,还在打妄想。他老是想追求那个无梦、无想、无念的状态,实际上没有那样的境 界。 六祖大师所说的无念, 是指我们的念体。 我们经常说当下一念, 什么是当下一念?我们 永远都有一个现在, 我现在在做什么?现在并不是一念, 而是一种感觉, 是其中的内容。 无 穷的念头在现在这个截面上来来去去, 过去有过去的现在, 未来有未来的现在, 为什么有过 去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因为过去和未来都在 “现在 ”中出入。不论是世间法的或者出世间法 的,它都会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个平台上来来去去。但是 “现在 ”这个一念它是不动的,它是 无念的, 它是产生念头的基础, 念头都是从它产生, 又沉入在其中。 所以我们要识得念念驰 求的心,才能够见到这个真如不动的性。严格来说,我们这个 “现在 ”的当下的一念,也就是 六祖说的无念,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这个能产生来来去去念头的真如本体。 8、解悟不是证悟 学佛的人都关心法、报、化三身,对此,显宗、密宗、禅宗都各有其说。禅宗的说法, 在《坛经》里六祖有所交待,这里我们看临济大师怎么说。什么是法、报、化三身?就是大 家现在能听的这个真如。但这是三位一体的,区分讲来, “一念净光,是汝法身佛;一念善 分别光,是汝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光,是汝化身佛。 ”真是干净、彻底!我们的祖师真正是 老婆心肠啊, 他把这些佛教里边的不传之密, 一点遮掩都没有的全都交给大家了, 真的非常 慈悲。 但往往是到了这个份儿上, 很多学佛的人信不过。 怎么这样就成佛了呢?怎么这一念 就三身具足了?是祖师在打妄语呢,还是我们在打妄想啊? 希望大家在看这一段的时候多用心, 千万别用分别心, 而真正做到回光返照, 自己回机, 穷追到底,用佛法上的话来讲就是彻法源底,看透!看到最后、最后、最后、最后 ⋯⋯ 是什 么?临济祖师又说: “即今目前听法的人,为不向外求,有三种功用。 ”不去向外求,不去妄 加分别,不去妄加增减,你自然就有这三种功用。但是此三种也只是名言,一说到嘴里边、 写在书上又变成名言, 变成文字、 变成语言了。 你看祖师在这里的高明之处, 他一定不让大 家把祖师的开示当成什么真理, 或者当成了什么语言、 当成了什么文字, 而是需要我们自己 回光返照, 以自己生命的本源对自己的精神本源去参、 去悟。 如果只是在名相上去迷所谓的 报身、法身、化身,那样你就完了。所以临济祖师说: “然此三种也只是名言 ”而已,也只是 语言文字, “身依义而立,土据体而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 ”“ 身依义而立 ”,法身也是因义而立的。什么是净土呢?这是据体而论的,不能凭空说净 土或者说是秽土, 它必须据体而论。 既然是论, 那就是说我这个世界有若干净、 若干不净的 道理。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与净土有关的经论里边,你可以证得 “啊,这是净 土”。同样的,法性、佛性、法身,也可以通过佛法的种种理去证明它。但是你如果还陷在 理论上、文字上的话,那就离真实的法性、真实的佛性、真实的净土差十万八千里了,用一 句中国古代的成语,那就是南辕北辙。为什么呢?因为名字都是光影。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证悟, 如果证悟不行的话, 解悟也可以, 但我们也不能执著于解悟。 解悟是第六识的一种感觉, 它可以现在有, 但一会儿就没了。 烦恼来了的时候, 这个解悟就 不起作用了,所以要明白什么是光影。云门祖师就说, “法身也有三种病 ”啊, “光不透脱也 有两种病 ”,这个云门祖师很早就提出来了。祖师早就告诉我们所谓的解悟,那是第六识上 的一种感觉, 不能说这种感觉不到位, 也不能说它的知见不高, 但它毕竟没有在第七识上透, 只有在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上全都透过了,那才算是真正的破三关了。 9、我们的心就像一束光 临济祖师又说: “诸大德,切要识取弄光影人。 ”我们在理论思维上、在语言上、在念头 上,实际上都是在弄光影。我们心里这个念头来,那个念头去,或是在佛法上玩理论,玩得 很欢喜。 但到底是谁在玩, 是谁在弄光影?背后还有这个问题啊。今天, 有个事情我一下子 想通了,很欢喜;明天又一个事情别人都明白,就是我老是想不明白,心里边很窝囊。为什 么会欢喜?为什么会窝囊?谁在窝囊?谁在欢喜?背后还有个谁?我们一定要把背后的这 个东西找到。用临济祖师的话来说就是要: “识取弄光影人,是诸法本源,是一切法根本。 ” 当年, 有一个师父问投子和尚: “大藏教之外还有什么奇特的事? ”三藏十二部以外, 还 有什么奇特的事?投子和尚就说: “你说这大藏教, 三藏十二部是从哪里来的? ”是啊, 是谁 把它生出来的?心生出来的嘛, 要说奇特, 这个心可比三藏十二部还奇特。 为什么呢?三藏 十二部还是从老佛爷的心里边生出来的, 是从历代祖师心里边生出来的。 当你明心见性, 开 悟当了祖师以后,你所说的开示一样的可以入藏。 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高科技的录像机、摄像机、移动电话、飞到外太空的火箭、宇航 器有多神奇啊, 可一万年以前这个地球是什么样?有高楼大厦吗?有飞机大炮吗?一万年前 没有这些东西啊。 宇宙的时间漫长无比, 地球已经四十五亿岁了, 一万年算什么呢?弹指一 挥间。就这么弹指一挥间,从一万年前只有森林、只有狮子、老虎、猿猴、人们只会钻木取 火的社会, 发展到现在有电视、 电话、原子弹的一个人类社会, 所有的一切从什么地方来的? 佛法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一切都是从我们的心生出来的啊。所以临济祖师说: “诸大德, 切要识取弄光影人,是诸法本源。 ”我们要信得过,要立得住,要相信自己,要敢于相信自 己就是诸法本源。善的法是从 “这儿 ”起,不善的法也是从 “这儿 ”起,般若从 “这儿 ”起,烦恼 还是从 “这儿 ”起。说穿了 “这儿 ”就是菩提,就是真如。 我们要是明白了就敢于在这里下手, 敢于在这个地方取证。 所以下面临济祖师又说: “诸 大德,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 ”棺材里的死人、太平间里的人你跟他说法,他知道吗? 他不知道。 人死了, 四大色身不理解这个。 “虚空不解说法听法 ”,虚空并不知道说法、 听法。 “是汝目前历历孤明 ”,是我们现在能听、能想、能看的这个 “历历孤明 ”知道听法、说法。 我经常打这样的比喻: 比如这里是一个装有宝藏的暗室, 暗室里有很多宝贝, 而我们的 心就像一束光。 心照在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就明白了, 这就是我们的心光啊。 如果我们的心 光不投入,今天是红火大太阳,阳光灿烂的,若是不留意,看到的东西还是记不住。一但注 意了,你注意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清楚明白了。比如说我们这里有五六个人在同时说话, 声音一样大, 你怎么听?我现在要听大和尚说什么, 注意力就投放在大和尚身上; 我要听教 务长说话,我的心就在教务长身上;我要听大知客说,我的心就在大知客上。心住念住,你 所听所看的就清楚了。 这个就是你心光投放的位置, 对此大家都应该有经验。 就像现在一样, 这里坐了这么多人, 往远一看都在我眼中, 全都清楚又全都不清楚, 为什么呢?我要看大和 尚,就必须把所有的人都放下, 眼睛只盯着大和尚; 如果我的眼睛盯着教务长, 那我的目光 就在另一边了。我的注意力放在大和尚和放在教务长这里的时候,必须把其他人全都放下, 是不是这个道理呢?这就涉及到我们怎么用心的问题。 在密宗里有修明点的法, 这个明点就 是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我们把这个注意力用好、 用活、 用到刀刃上, 就是临济祖师说的无碍 净光,就是临济祖师说的 “目前历历孤明 ”。 10、千手观音与算命先生 “是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者,解说法听法。所以山僧向汝道,五蕴身田,内有无位 真人,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何不识取。 ”大家对这段都很熟悉了,这是临济祖师的 “无 位真人 ”,是大家经常听得到的开示。 “勿形段者 ”,勿就是没有的意思, 这个历历孤明并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 临济祖师常说, 有一位无位真人在你们面目中出入,你们有没有证据?有证据拿出来说说,什么叫无位真 人?他在眼、耳、鼻、舌、身、意中游走不定,可能在内也可能在外。我们闭上眼睛打坐的 时候他可能在内, 睁开眼睛向外看的时候他就在外。 我们用眼睛看的时候, 这个无位真人就 在眼睛上;我们用耳朵听的时候这个无位真人就在耳朵上。 道吾祖师问云岩祖师: “千手观音每一只手都一只眼睛,哪一个才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的正眼呢? ”云岩祖师回答说: “如人夜里摸枕子。 ”就是晚上没有灯的时候,你躺在床上摸 枕头啊! 听了这话, 道吾祖师就说: “我明白了! ”云岩祖师反问他: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啊? ” 他说: “遍身是眼。 ”就是遍身都是眼睛。云岩祖师说: “不对,只说到八分。 ”不完满啊,只 说到八成, 还没有说到十成。 道吾祖师就说, 那师兄你说说怎么样啊?云岩就答了一句: “通 身是眼! ” 说到这里, 我想起在成都认识的一位盲人算命先生。 那夫妇俩都是瞎子, 看到他们煮饭、 炒菜、加蜂窝煤,那简直就是比有眼睛的人干得还好。真的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让人觉 得“通身是眼 ”。那个时候我年轻, 有时找他们算算八字。 你说他们是盲人吗?可他们真是做 到了通身是眼。道教里有一部经叫《阴符经》,其中有一句话说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 就是说眼睛瞎了的人善于听,聋子的耳朵是聋,但是他是最善于看。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虽然他们眼瞎耳聋,但是他们用的心比我们更 专精,更专注啊。晚上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大家去找东西,如果是手摸到了,那 手就是自己的眼睛;如果是脚碰到了,脚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眼睛嘛。 所以我们要知道临济祖师说的这个 “无位真人 ”,他是 “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 ”的。它 没有一分钟、 一秒钟离开我们。 这个无位真人也就是我们的真如。 你说这个真如什么时候离 开过我们?一刻都没离开过我们,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宝镜三昧》有一句: “夜半正明, 天晓不露, ”为什么说夜半正明?晚上睡觉第六识分别识不用的时候, 正是我们 的真如大放光明的时候; 而当你清醒的时候, 第六识开始起作用了, 天晓了就是指第六意识 出来了,分别思维出来了,你去找真如,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有门入啊。因为分别思 维是看不到真如的。只要我们分别思维停下了,真如就在那里活泼泼的,如临济祖师所说, 这个无位真人 “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 ”,它就在那里一点间隔都没有, “何不识取,心法 无形,通贯十方。 ”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个心法呢?因为它是无形的嘛。 “心法无形, 通贯十方 ”,它是无形 无相,而且是通贯十方,无处不在的。 之 三 全提向上祖师禅 1、 “宝镜三昧 ”的妙句 临济祖师接着说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心若不生,随处解脱。 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头,十地满心,如客作儿。等妙二觉,如担枷锁。罗汉辟支,如著 泥土。菩提涅槃,如系驴橛。何以如斯?盖为作佛念经,纵然自在还为妄。渡生心切,须 信慈悲也是贪。 ”这段话说简单也不简单,临济祖师的这一段法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 就是宝镜,就是三昧。 我们本来要讲 《宝镜三昧》 的,但是看到前边临济祖师的这段法语, 我觉得把它当成 《宝 镜三昧》 的题解是很恰当的。 我看各位同学和各位法师听得都很专注, 我心里也很欢喜。 这 个就是如是之法。下面看《宝镜三昧》的正文: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 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 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 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 重离六爻,偏正回互。迭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 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 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外寂中摇,系驹伏鼠。 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 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狸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2、禅宗是金屎法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为什么要 “密付 ”呢?佛法三藏十二部是公开的,所有的典籍、 语录,全都是公开的,在流通处里都能够请到啊。但是,请到了,打开看了,你未必就得到 了什么。 佛法的密意要用自己的心作钥匙, 才能开启自己内心无始以来封闭的门。 无始以来 封闭的是什么门呢?就是真如这道门。 但是又是什么把这道真如之门封闭了呢?是我执、 我 慢、我见把它封闭了。所以,放下我执、我慢,这把钥匙就会打开真如之门。这个是历代祖 师代代相授的,从达摩初祖到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一代只传一个的,所以说它 是佛祖密付。尽管说一切现成,但真正的说一切现成的时候就不值钱了。 所以啊, 以前有人又说禅宗的法是 “金屎法 ”。没有开悟的人觉得它比黄金还贵, 开了悟 以后就把它视如狗屎, 甚至比狗屎还贱。 为什么呢?一切现成, 每个人都有, 于是就不会觉 得它珍贵。 就像没有当老板, 没有当百万富翁的时候觉得一百万多好啊, 真正当了百万富翁 以后, 手里有一百万也就这么一回事, 在广东这边买一套房子都不够, 这一百万也就显得不 值钱了。 佛祖为什么要密付呢?如果不是秘密地传承,那么就没有人会相信。心想我都是佛了, 那我每天磕头、 烧香不是多事吗?如果是秘密的话, 让大家觉得这是达摩传二祖、 二祖传三 祖⋯⋯ 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这个法了不得啊, 比华严、 唯识都高明, 这样子给大家造成 一种悬念,造成一种落差,大家才会相信这个法,才会去追求这个法。如果不崇高,大家就 会觉得这个白毛猪儿家家有,没劲。 尽管如是之法,尽管《宝镜三昧》不过如是之法而已,但 “佛祖密付,汝今得之,需善 保护。 ”大家得到了这个法,从师父那里得到了认证,师父就会告诉你要善自护念,要好好 地检点它、护持它。如果不护持,就应了禅宗里的一个说法 —— 顶堕。好像开悟了,明心见 性了, 非常了不起, 可过两天又忘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顶堕 —— 从顶上又落下来了, 贪 嗔痴全部现前他都不管。 有人说贪嗔痴慢都是菩提, 道理上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 菩提即是 烦恼,没错。但是你要修到、证到才行啊,你没有证到位或者你放弃了修行的护念,去杀盗 淫妄,地狱自然会找到你。在那里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所以 “需善保护 ”。 我们都知道孔夫子是中国的圣人,他说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活到七十岁了,自由自在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还有一个 “不逾矩 ”,还得规规矩矩不能为所欲为。出家人在寺院里要 “不逾矩 ”,在家人 在社会上也要 “不逾矩 ”。尽管贪、嗔、痴都是菩提,但是贪、嗔、痴不犯,才更是菩提。杀、 盗、淫、妄也是菩提,杀、盗、淫、妄也不犯,更是菩提。因为只有在道理上和实践上同时 修,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是怎么回事。 3、宁静祥和中的一点禅心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 ”,从做诗的角度说,这两句的意境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大家想一 想,它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 “银碗盛雪 ”?什么是 “明月藏鹭 ”?以前, 四川有很多 人都在研究,说这个是大密法,其密意必须有秘密传承才会知道。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庄子》里有一句话: “澡雪精神 ”。就是说要用冰雪把我们这个热闹的心、污浊的心洗 干净。我们的心力、我们的精神都要内外透彻,才能叫做 “澡雪精神 ”。“银碗盛雪 ”实际上就 是一尘不染。银碗是白色的,雪也是白色的,很规整,很晶莹,所以它就是内外澄彻,一尘 不染。那么 “明月藏鹭 ”又是什么意思?好比让一个画家命题作画,画一张叫做 “明月藏鹭 ” 的写意画或是花鸟画 —— 你们想想, 明月当空, 那个白鹭藏在什么地方?藏在我们佛学院里 边吗?藏在树上吗?藏在水里边吗?它在睡觉吗?还是在干什么?画家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那么,这个 “明月藏鹭 ”跟我们的禅心,跟我们的真如又是什么关系呢?是心吗?是境 吗?是心境不二吗?所以, 这个只能自己去感觉。 这里曹洞祖师用诗一样的、 最美丽的语言 把我们的真如自在之性点化出来。 “明月藏鹭 ”透出的是一片宁静祥和之境。 我们的心能不能 进入这么宁静、 这么祥和的状态, 同时又充满了生机呢?有的人修行修得死水一潭, 死人一 个,这样不行。没有生机不行,为什么呢?了悟生死,弘扬佛法,若修成死水一潭,你还怎 么去弘扬佛法,怎么去普度众生? “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大家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地、宇宙、自然、万物、 人类、社会、好人、坏人、东方、西方、是非、善恶,太多的种类了,太多 “弗齐 ”的东西了。 为什么 “弗齐 ”呢?只要我们的分别心一打开,它就有 “弗齐 ”的东西,就有分类。看到差别是 分别心的天性, 自然分类也是分别心的天性。 怎么消掉我们的这个分别心呢?那就需要我们 把这个分别心变成妙观察智。 第一步得把我们的第七识变成平等性智, 即把烦恼识变成平等 性智。 只有把烦恼的第七识变成了平等性智, 才能使我们的第六识变成妙观察智, 也唯有这 样,前五识才能变成成所作智,第八识才能变成大圆镜智。 “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实际上也是在讲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的这个道理。要说 分别无穷无尽, 要说无分别那就没有分别了。 大家想一想, 晚上躺在床上两腿一伸、 两眼一 闭还管它什么?睡觉。就像小孩子们玩累了,一上床很快就睡着了。睡着了,如果不做梦, 东方、西方、天上、地下便什么分别都没有了。我们要锻炼自己进入一种无分别的状态,只 有进入这种状态我们才能进入真如境界; 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我们才能 “善能分别诸法相 ”,并 在“善能分别诸法相 ”的同时, “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动和不动是不二的,它在分别诸法相的 时候,同样是一动也不动的。 实际上, 我们经常能进入这种状态。 比如我们每天散步, 每天望着远处的山, 心里有什 么分别吗?没有, 一点都没有。 看习惯了便没有什么分别, 每天都花开鸟叫的还动心吗?不 动心。如果是北方人来到这里,看到云门寺这么美,一下子就动心了,不想走了。老修行的 人在这里呆久了, 他看到此处的风景还会动心吗?他不会动心的, 太熟悉了。 我们怎么样从 不熟悉到熟悉, 怎么样从不懂到懂, 并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出思维的妙处, 品味出真如的妙处 呢?以上举了一个现实、简单的例子,大家感觉一下,给这句 “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一个落 脚处。 4、我为什么没选择密宗 我们学习佛法, 要有择法眼、 要有正眼。 佛陀在八正道里边就教导我们要有正见、 正思 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这就是八正道。近年来,寺院里边流行的 各种修学方法,整个来说是比较混乱的。我们看 “类之弗齐 ”,古代有这样的现象,现在也有 这样的现象。 有些学佛的人禅宗祖师的不学、 三藏十二部不看, 却说学习、 修行一定要去西藏、 要去 东南亚,包括念佛都要到新加坡。这里不是谈别人的是非,而是强调刚才临济大师所说的, 要有自信啊! 中国佛教的实际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寺庙。 寺庙的实际又在什么地方?就是在 座的各位出家师父、各位法师们。 我曾坐了八年监狱, 其中有六年是在藏区, 跟多位活佛喇嘛关在一起。 因为有这样的经 历,很多人见到我就问: “冯老师你为什么不学藏传佛教呢? ”说实在的, 当时那些活佛喇嘛 都非常关心我,但之前我一直在海灯法师、本光法师那里学汉传佛教,积累了一定的资粮。 再者, 我想与其花上几年的功夫去学藏文、 学藏语, 不如把我这几年的时光放在学汉传佛教 上,岂不更好?我关监狱里时已经二十六岁了, 到藏区快三十了,学语言、 学经典不像小孩 子那样快,所以再学藏文、再学藏传佛教的经典,未必能够学好。我的汉语水平还可以,古 汉语的底子也很好,汉文的《大藏经》一看就能明白,同时对自己也有信心。在与那些喇嘛 们交流时,在佛法上的感觉也是一致的。 其实, 无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 修行不上路不行。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 要把自己的 三业与修行结合起来, 这才是一个人考量自己修行的依据与标准。 藏传佛教也好, 汉传佛教 也好,都要如是修、如是行,如果不如是修、不如是行,那么无论是藏传佛教也好,汉传佛 教也好,南传佛教也好,跟你都不相应。另外一点也不得不提,学佛求道要有因缘,要看自 己的法缘在什么地方。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不是简单想当然的。 如果你是藏族人或是生在西藏, 适应高原的气候, 吃酥油、 糌粑都习惯, 那么你在藏区 出家, 修修密宗是可以的。 但汉族人就不同了, 据我了解到的, 有一半的汉人到了高原就拉 肚子,水土不服,高原反应很厉害。三、四千米的海拔,一般汉族人受得了吗?还有青稞面 能吃得惯吗?冬天冰天雪地的时候呆得住吗?这些还只是生活上的问题。 关键是语言这一关 你过得了吗? 有一个在藏地长大、 会说藏语的汉族人跟喇嘛说: “我看藏经应该没有问题吧? ”喇嘛笑 着说: “你读报纸可以,看看一般的书也可以,但真正的经典你看不懂。 ”为什么呢?经典里 边的文字不是我们现在所说话的文字。现在大家都会说汉话、都识得汉字,但翻开 “四书 ”、 “五经 ”,真正能懂的有几个?再说,即使佛经里有许多直白的话,汉文《大藏经》又有几个 人能真正看懂? 我认为自己的因缘还是在汉传佛教,在禅宗上。这几十年的业命因缘的确也全在这里。 我学汉传佛教,不但能修,也能讲一些,写一些。有时大家还叫我一声老师,这几年几座佛 学院还请我去讲课。 如果当年我选择了密宗, 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肯定不可能到西藏三大寺 里去讲课吧?所以说人要知时节因缘, 如果一个人不善于判断时节因缘的话, 那么他就是个 呆虫。 如果自己的眼睛都是浑的, 还想见证法身慧命那就难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方面的 厉害。 我长年居住的成都, 是一个最容易接触藏传佛教的城市。 清朝末年, 西藏的喇嘛要到汉 地,成都是必经之地,是第一站。当时诺那活佛、贡嘎活佛、喜绕加措活佛,还有太虚大师 办了一个汉藏教理院, 请了一些喇嘛。 有很多居士跟着喇嘛学, 有的学有所获, 但有的未必 就学到了位。 像能海法师, 虽然在西藏学了格鲁派的法, 但在藏地没有寺院, 还是成都文殊 院送了一座小庙,让他住持多年。 5、汉传佛教的法统与道统 现在, 整个汉传佛教是这样构架起来的: 一是虚云老和尚的家底。南华寺、 云门寺是虚 云老和尚的家底,云居山是虚云老和尚的家底,包括云南鸡足山、净慧法师住持的柏林寺, 大家可以看到, 目前禅宗的基础重镇大都是虚云老和尚的家底。 另外就是太虚大师下面的一 批弟子。 但是太虚大师的弟子多是知识分子, 没有寺庙。 有些法师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都还 俗了, 后来他们没有自己的寺庙, 别人的寺庙又不接纳他们; 还有一些到了台湾, 到了香港, 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就。 所以我们要看法统, 要看道统。 汉传佛教的法统、 道统主要是禅宗。 目前这个道统局面 最大、 最实在的就是虚云老和尚这一脉。 所以云门寺这里的传承,同学们千万要留意、 千万 要用心。这也说明了 “混则知处 ”的道理。 历史上有些人很厉害, 但他没有法统, 没有道统, 以为自己看了很多书, 觉得自己开悟, 然后自立山头。 但过不了多少年, 这个山头就崩溃了, 整个佛教界就会说他走到邪道上去了。 所以说道统很重要,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寺庙出家, 在什么寺庙剃度, 接了什么人的 法,那么我们在历史上就站不住脚。 这个是中国佛教两千年来的经验。 中国佛教史上有很多 的宗派,比如 “三阶教 ”,在隋文帝的时候就受到政府的镇压,而且还受到佛教自身,包括禅 宗、密宗、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的批判。再比如宋朝的 “白云宗 ”、 “白莲社 ”等等,当时 也立为佛教的一个宗派, 但到后来就彻底走到对面去了, 整个佛教都不承认它。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道统、法统不正。 说到这儿, 就想说说现在的 “心中心 ”法门。 这个 “心中心 ”法门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里边的 因缘?当年贾题韬老先生跟我说起过大愚法师。 大愚法师是何许人也?大愚法师出家以前是 湖北省的财政厅厅长, 蒋介石北伐成功以后, 他成了通缉的对象。因为他是吴佩孚的人, 是 北伐革命的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在太虚大师下边剃度出家, 但是太虚大师那边他呆不 住,就到了四川。四川军阀 21 军军长杨森,在保定军官学校读书的时候,吴佩孚是他的教 导主任。 所以尽管杨森没有参与北伐革命, 但是蒋介石喜欢他, 所以那个时候大愚法师来投 靠杨森。 杨森并不敢接待他, 他只好住在居士家里。 后来太虚大师也到了四川, 办汉藏教理 院。 有一天,大愚法师晚上做了个梦,说梦中传授 “心中心 ”法门。太虚大师批评他,说你不 能这样,还是要在祖师门下讨传承,在祖师门下得印证。太虚大师是不承认这个 “心中心 ” 的。但是大愚法师不听,自己又在《大藏经》里边找,说在唐密里边找到了依据,但结果还 是说不清楚。 后来这些官司都不了了之, 解放后佛教各派服从党的领导, 这个公案也就放在 一边了。 这些年 “心中心 ”又热闹起来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元音老人起来之后, 全国各地包括 四川、河北、广东、福建、江西甚至台湾那边都有相应的传授。很多老和尚,包括咱们的佛 源老和尚也都在谈这个事。 就是怎么样看待 “心中心 ”法门?别的地方我们没法谈, 但是在云 门寺这里, 我们是有传承的、 有祖师的, 所以在坐各位当然是学云门宗才是自己的本份, 要 坚持自己的道统和法统。 去年《禅》刊登了一篇《大愚祖师与王恩洋的对话》,大愚法师以一个老禅和子的姿态 与王恩洋挑战。王恩洋是学唯识的,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唯识学大师。从登在《禅》刊上的王 恩洋的一则日记中看,明显大愚法师的那套东西败给了王恩洋。文章登出来后,就有学 “心 中心 ”的人打电话来问我,我说:我还没有看到那篇文章。他们又问我应该怎么对待?我就 说,回到祖师门下去,看看《五灯会元》,看看《景德传灯录》,看看天台宗的、华严宗的 历代祖师是怎么说的。最简单的也是最方便的是把六祖《坛经》看一看、学一学,比较比较 什么法好。这里的关键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道统、法统的问题。 修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寺庙,没有一个好的师父,没有一个明眼人指路,那是不行的, 只能说你是跟着凑热闹。 就像前几年有一位青海无上师, 说什么可以即刻开悟, 只要你跟着 她,她传你一句口诀马上开悟。那年她的大弟子到成都传法,找到了我,说冯老师你不错, 要不然你当我们观音法门成都地区传法的代理人吧。 哈哈, 当总负责人, 要给我封官了。 我 说: “怎么行呢?那个青海无上师我没有见过,她到底修行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如果她 修行好,我拜她为师没有问题,如果连我都不如,那我如何拜她呢? ” 这话一说出口, 青海无上师那里就再也不来找我了。 我这个人也有一些怪脾气, 但到了 云门寺, 见到老和尚就五体投地。 因为老和尚这个法是从虚云老和尚那里得来的, 而佛源老 和尚的行持大家都是知道的。很多人跟我说,当代老和尚中骨头最硬的是咱们佛源老和尚, 禅功最硬的也是咱们老和尚。 老和尚是百炼成钢啊, 是令人尊敬的本色道人! 并不靠现在市 场经济中搞包装、搞热闹、搞宣传的那一套。 所以 “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这八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一定要用在自己身上,注意我 们身边的事。 面对法统上混乱的事, 我们一定要把眼睛擦亮。 大家在云门寺不管是学还是修, 真的是大家的福报。 这两天我跟这里的法师聊了许多, 他们也都感叹能在云门寺学修佛法是 大家前生修来的福报。大家要珍惜,要爱护这个道场。 之四 独彰佛心之不二法门 1、禅师用什么来接引学人 下面再看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 ”。禅宗强调的是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我们看一篇文 章,字是字,意是意,文以载道。但是要知道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 我在成都讲课的时候, 也经常讲到语言的表达。 我们说出来的话往往都是经过包装, 经 过修饰的。我们贪、嗔、痴的种种念头,你敢时时都表达出来吗?不敢。我的那些贪、嗔、 痴的念头想要表达出来,我得给它化化装,穿穿衣服,打扮打扮,把它美化一下才说出口, 对不对?说出来的话其实已经变了,变味了。哪怕是说好话、谈好事、一副好心肠、一个好 的艺术创作, 你都很难完美地把它表达出来。 非常善于说话的人能表达个五、 六分已经不错 了,如果不善于说话不善于表达的人, 那就更说不清道不明了。 比如我说这个苹果非常好看, 味道好极了。但 “非常好看 ”、“味道好极了 ”,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能完完全全把它表达出来 吗?生活之中, 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东西不是语言能够清楚、 明白地表达出来的, 何况佛祖 对真如的阐述,所以 “意不在言 ”。 我们常说真如, 真如到底是个什么?释迦牟尼佛睹明星而见道, 他悟到了什么呢?佛陀 说法,四十九年呀,三藏十二部说了多少啊!最后佛陀说,我所说法如恒河一粒沙,未说之 法有如大千恒沙。 这就是意不在言, 但言又不离意。 我们一定要明白理论、 文字跟我们身心 性命的关系, 跟我们法身慧命的关系。 到底意是什么?言是什么?肯定是先有意, 然后才有 语言, 才有文字。 大家仔细琢磨琢磨, 你所运用的语言文字能够把你心里的那个意表达得清 楚吗?能够表达得准确吗?所以我们学逻辑学的、 学语言学的、 学心理学的都会遇到这样头 疼的问题。 涉及到社会生活, 涉及到行为活动, 涉及人生烦恼, 那可不是加减乘除那么简单 呀!所以我们说 “意不在言 ”。禅宗的禅机、禅意就更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说明白的。 尽管如是,但要 “来机亦赴 ”。对禅门老和尚而言,所说所行往往是意不在言,但是面对 来参学的人,他是 “来机亦赴 ”啊!有这样的人来向他请教,有那样的人来向他请教,那你说 这些老和尚老祖师不要语言行吗?他还是要慈悲接引。接引,用什么来接引呢?尽管是 “意 不在言 ”,但 “来机亦赴 ”,还得用语言。那么用棒,用喝,用机锋用转语行不行呢?行。老 和尚自然是根据来者的因缘和具体情况, 随机应对。 如果初入佛门的人, 要先跟他讲三皈依, 对不对?之后再要求他学习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中观、唯识、天台、华 严等基本理论,这些基本功夫要打牢,再之后他不满足于这些理论,还要行,要证。禅宗是 行门, 而且是证门, 那就需要参话头, 到祖师门下老老实实的去学, 去修,按照祖师的指示, 按照老和尚的开示如法修行。 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相信, 用临济祖师的话说是一定要相信自己, 相信师父, 不能起疑心。 至于禅宗所说的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那是另外一回事,不是我们这时所说的 “疑”。所以说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 ”,它包含了多种层次的内容。 2、般若到底是怎么回事 “动成窠臼,差落顾伫 ”。为什么会 “动成窠臼 ”?“窠臼 ”这里是指教条主义。而教条主义 在学修佛法中是 “食古不化 ”,是文字障、知见障、理障等等的代名词。怎样使自己学活,学 妙呢?以前研究孔老夫子学问的人, 很多学来学去学成了书呆子, 就像鲁迅文章中描写的孔 乙己一样。 学佛的人也有学成佛呆子的, 为什么呢?没开智慧。 佛法是智慧的法门, 我们天 天讲般若,全部是讲智慧。这个智慧是活的不是死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 “与知识相比较, 智慧更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知识是智慧产生 的,智慧在一定因果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外在积淀, 这就叫知识。 能对应因果而产生知识的才 是智慧, 而智慧是无形无相的, 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般若。 如果看见别人怎么样, 我也怎 么样,就像社会上的 “追星族 ”,你追我也追,见到明星偶像兴奋得要疯掉一样,人不由自主 地就跟着潮流走了。所以关键是我命在我,我的法身慧命在自己的身上,千万别去瞎掺合, 更不要成为教条主义。 “动成窠臼 ”就是要善于回归呀! 回归自己, 不要走得太远, 走得太远的话就不能回头了。 我们经常说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什么叫回头是岸, 就是指我们的觉照性要像灯一样, 随时把 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照一照、看一看。如果没有这样的觉照,不能回归自己,那就成了 教条主义,陷入窠臼,落进陷阱里边去了。到那个时候看见别人修行成功了,自己还没戏, 走入歧途了,那就只有 “差落顾伫 ”,望洋兴叹,徒自烦恼啊! 般若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背触俱非, 如大火聚 ”,大家学习中观的时候经常会读到这 样的句子,比如: “般若如聚大日之火,近之则烧,故不可触 ”、“太末虫处处能泊,唯不能 泊于火焰之上。众生心亦尔,处处能缘,惟不能缘于般若之上 ”等等。太末虫是指很小很小 的细菌、病菌、病毒等,它什么地方都附着,唯独不能附着于火焰。我们的心意识,来来去 去的念头如影随身, 但它却不能附着于般若之上。 般若如大火一样, 不留也不载。 同时离它 远了不行, 离它近了也不行。 为什么呢?近了, 你就把般若当成了文字, 而实相般若并非文 字般若。你背离它,远离它行吗?也不行。若把真理比作太阳,人离它近了,就像生活在水 星金星上一样, 会被灼热的太阳烧死; 可离它远了, 就像生活在木星火星上一样, 零下几十 乃至零下一百多度,也无法生存。 从“背触俱非 ”我们可以看出中道的意义。 这边是有, 那边是空, 到底是空对吗?还是有 对?实际上空不异有,有不异空;空就是有,有也是空。我们要用智慧去领悟 “这个 ”,而不 单单是在语言上、 在逻辑学上去感受。 语言、 逻辑上的感触那还停留在书本上, 跟自己的智 慧没有关系。 “背触俱非 ”,怎么是触?我天天死背一个教条是触吗?我不背教条就是背吗? 不是这样。 这里的意思是说, 我们既不能违背它也不能将就它。 处在这两难的境地之中, 怎么能让自己转身?如何向上一提?这就要用禅宗的方法去参了。 3、切莫冤枉老佛爷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真如永远是真如。大家都知道《宝镜三 昧》是曹洞宗的宝典, 是洞山的师父云岩传给洞山的。 云岩有位师兄叫道吾和尚, 还有一位 同门叔伯师兄叫夹山善会。 夹山善会参船子和尚的公案大家都知道, 他为什么去参船子和尚 呢? 夹山善会原本在南京京口一个庙里当方丈, 每天还给几百号人讲经。 一天,有人问: “如 何是法身? ”他说: “法身无相。 ”那人又问: “如何是法眼? ”他说: “法眼无瑕。 ”回答得对 不对呢?很正确。 如果佛学院的老师来打分, 肯定是一百分。 但他身后有个老比丘笑了, 这 个老比丘是谁呢?就是洞山禅师的师伯道吾和尚。夹山很谦虚,他走下讲法台,问: “师父 为什么笑我?是不是我什么地方讲得不对? ”道吾和尚说: “你讲的不但没错,而且很正确, 因为按照经教义理来讲的确是法身无相,法眼无暇。但你没有师父啊,你没有开眼啊。 ”没 有师父?没有开眼?夹山于是又很谦虚地问: “那你可以当我的师父吗?我拜你为师。 ”道吾 和尚说: “我不是你的师父。 ”夹山继续问: “那谁是我的师父呢? ”道吾和尚说: “华亭有一 条河,河边上有个船子和尚,他是你的师父,你去找他,他肯定跟你说 ”。 后面的公案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往下讲了。依这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 “但形文彩, 即属染污 ”的意思。唐朝就有这样的说法, “依经解义,三世佛冤 ”啊!我们拿着经书,在这 讲经说法,实在是冤枉老佛爷了。老佛爷不是这样说法啊! 但是,另一方面又有 “离经一字,如同魔说 ”的说法。你依照经讲,错!你不依照经讲, 也错! 怎么办呢?那就得你自己开眼了。 禅宗就是要你在这样的麻烦之中, 在夹板之中破参 开眼。 不然的话, 就会像那些稍微有点文化的大学生、 研究生、 乃至博士生、 教授等等一样, 特别是那些搞佛教研究的教授们, 谁敢称他们是菩萨?他们也不敢称自己是菩萨。 他们称自 己是研究佛教的知识分子, 连佛教徒都不敢说。 他们不是佛教徒, 他们说自己是研究佛教的, 研究佛法的, 研究佛学的, 是佛教学者。 你问这些佛教学者请教佛经里面的意思, 他也许什 么都知道,但同时他又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 “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他们用知识来说, 真如能说得清楚吗?用他们的方法来说佛性, 能知道佛性是什么味吗?他能把一个梨子说得 天花乱坠了, 但谁也不明白这个梨子是什么味。 要知道梨子是什么味吗?你自己咬一口, 不 就知道了吗?如果想知道禅宗是什么味,那你就得用心去参。有一天,参透了,破参了,那 你就知道老佛爷的话、祖师们的话还真是这么回事,不再隔行如隔山了。 禅宗讲 “不立文字 ”,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文字, 而是不要执著文字, 要看文字背后的东西。 这背后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在我们的心里, 心才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东西。 如果不把自己的心 结合起来,我们经常说唯识学,六根、六尘,十八界、五位百法,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佛教的 术语来讲, 讲个十年八年你也不会知道那个 “五位百法 ”里边讲的是什么意思。 但是如果结合 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触法, 把自己的五位好好的琢磨琢磨, 把自己的八识好好的 琢磨琢磨,就会品味到其中的滋味。 这样就不是在看词典、看法相了,那是在看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 “但形文彩,即 属染污 ”,我们一定要在这个事情上回光返照,要善于回机,不然的话呢,障碍太多,反而 不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了。 4、镜子里的那个人是你吗 接下来是 “夜半正明, 天晓不露 ”,这里又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昨天我们谈到什么叫做 夜半, 什么叫天晓。 我们六识之光 —— 分别思维打开的时候, 天就亮了, 我把注意力放到什 么地方, 什么地方就清楚明白了。 一个能知打开了, 那个所知的内容就清楚了, 这个就是天 晓。我们六识之光 —— 分别思维关闭的时候,这就是夜半。 什么叫做 “夜半正明 ”呢?就是能知处于关闭状态, 没去料理那个所知的东西。 那个所知 与能知全都放在一边, 如同晚上睡着了一样, 这时候就是如如不动。 如如不动这一句话非常 的经典,大家在禅堂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用功琢磨琢磨。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当我们把 分别心放下, 一念不生的时候, 就是真如光芒万丈, 三千大千世界无不照了。 当你的分别之 念一来的时候,你的那个真如可怜啊,在哪里?哪里都找不到,这就叫 “天晓不露 ”。 记得在柏林寺的时候,有人问《楞严经》里边说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 不能及 ”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说,你有照片没有啊?他说有啊。我又说你照过镜子没有啊? 他说冯老师你就别开玩笑了, 我都活了二十几年了, 怎么会没照过镜子。 我说, 你照镜子的 时候, 镜子里边的那个是你吗?他说当然是我。 我就问, 你是不是镜子里边的那个呢?他一 下子就不说话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照片, 照片里边的那个肯定是我, 但我肯定不是那个照片。 “见见之时 ” 嘛,一个能见和一个所见,能见不等于所见,所见也不等于能见。 “见见之时 ”是能见和所见 相触, 能见被所见吞没, 这个所见并非是能见, 犹如照片不等于照相机一样。 不论照相机照 了多少像,但相机永远是相机,照片永远是照片。相机是母,照片是子,照片这个 “子”永远 不可能取代相机而成为 “母”。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就是这么说,你就这么感觉。你要是用 语言说, 你能说的清楚吗?是真的说不清楚。 再说明确一点, 当“见 ”要想见到自己 (见) 时, 所见到的只能是 “见”的相似内容,绝非 “见”——真如本身。 5、丝丝入扣的缘起法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什么叫 “为物作则 ”?我们的真如就是为物作则,宝镜就是为物 作则。为什么呢?《道德经》里边就讲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的 真如怎么能为物作则呢?这就是缘起性空。 用唯识学的道理就是 “三能变缘起 ”之理。初能变, 二能变, 三能变, 就是这个缘起之理。 古代也好, 现代也好, 我们的一切一切都离不开缘起, 都是在一定的因果范围之内, 因缘起而形成的种种定律、 种种规则。 为物作则, 就是缘起性 空。 “为物作则 ”用在解脱道,就是 “用拔诸苦 ”。大家都知道,世间是在缘起之中,地狱是在 缘起之中, 六道轮回也是在缘起之中。 就看你走的是什么道, 遇到的是什么因缘。 如果遇见 好的因缘, 比如遇到一个大活佛, 他汉语也好, 什么都好, 如果给我传法灌顶的话我也欢喜, 因为因缘现成。 但是我此时在云门寺, 有人让我去西藏那边, 我肯定是不愿意去, 为什么呢? 因为 “方便即究竟 ”,这也是密教里边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缘现成嘛。我在云门寺, 一切学法因缘现成具足, 反而是到西藏的因缘并不具备, 我能去吗?肯定不去。 我到那里就 得先筹备种种因缘,多麻烦。所以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一定要贴近我们的现实,贴近我 们的因缘。 学唯识的都知道阿赖耶识这个概念, 但未必都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阿赖耶识是我们一个 绝对的体, 是没有时间, 没有空间的, 具足一切种子。 但这个一切种子并不是当下就可以展 现它的全貌, 而是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中来慢慢的表现。 某一个种子在一定的因缘下成熟而有 所表现, 而有的则沉默于过去, 有的则隐藏于未来。 现在所表现出来的, 只是在现在因缘中 成熟的那些种子。所以阿赖耶识有一个别名叫 “异熟识 ”。 比如,有的人小时候喜欢文,大了喜欢武,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外语,有的喜欢画 画,等等。 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种子, 会因时节因缘的成熟而显现。 当你善的种子成熟的 时候你的福报很大, 当业障种子现形的时候你就惨了。 在性格上、在福报上、 在命运上都是 “异熟识 ”在起作用。 这个作用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起作用, 这个方便也即是究竟。 我们这个 “五蕴庙 ”就是我们自己的道场, 就是我们异熟识的现在状态。 种子现形的时候, 正好也是我 们在这个地方用功的时候啊!离开了这个,一切都是妄想。 所以我们讲的这个, 在唯识学上是有依据的。 为什么我坐在这里讲课啊?就是因为我们 有老和尚、大和尚、教务长、当家师和各位法师,我们这些因缘是现成的。比如让我去法门 寺,法门寺我就一直没有去过,学诚法师跟我同名,但是我一直没有去,因为我不认识,因 缘不成熟。 要是到那边挂个单, 可能就马上把我赶出去, 那里不接待居士住。 对不对?没有 这个因缘嘛。 如果你到其它的地方去, 还是要讲究因缘。 没有因缘是不行的, 而在这里的因 缘是现成的。 所以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事, 首先要看有没有这个因缘。 没有这个因缘, 一切 都是妄想。我还要去出很多力,去找很多的投资,去找很多很多朋友帮忙,哎呀,我一看可 真麻烦,算了,不如这里一切都是现成的。 所以 “为物作则, 用拔诸苦 ”,看起来这八字个挺简单, 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佛教的经教里, 放在修行里来看,它的确丝丝入扣。 之五 禅宗的见地与功行 1、临济僧与老睦州 “虽非有为, 不是无语 ”,大家注意, 这里有点麻烦。 大家看前面 “但形文彩, 即属染污 ”, 和这里 “虽非有为, 不是无语 ”是不是有点矛盾呢?它是矛盾的, 但是也一点不矛盾。 它就是 这么回事。 开个玩笑说, 两个学生拿着书本睡觉, 老师平时喜欢甲这个学生, 讨厌乙这个学 生。于是一巴掌把这个乙学生打起来,训他说: “你看,你这个人好糟糕,拿着书本就睡觉! 你看别人多用功,睡着的时候都把书拿在手上。 ” 那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有偏爱, 心有所缘。 那么法也是这个样的, 做为一个真正 的祖师,他是不拘一法的,他的法是活的。他是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 ”;但同时又 “虽非有 为,不是无语 ”,他有语与无语都是对的。为什么呢?他是在接机。接机常常是用语言来接, 但是他说话了吗?他又没有语言,他是把这个 “意”,通过或棒或喝,或开示,或普讲,或暗 示等等, 想尽种种办法, 让你进入参禅的状态。 让学生进入参禅的状态他是可以是有语言的, 也可以是没有语言的; 也可以给你一棒, 也可以不理你。 这都是因人而异的, 因当时的时节 因缘而异的。 大家看 《五灯会元》 ,为什么有一千七百多则公案?并且没有一则是重复的。 既然是公 案,都是言下大悟,为什么不重复?它重复了就完了。临济祖师就是 “喝”,他走到哪里去都 是“喝”,这样被他喝过的人都会了吗?当然是会的少,不会的多。。 当年云门祖师是受到了睦州老和尚的帮助才开悟的。 那个时候, 睦州老和尚都八九十岁 了,临济那里来了一些人去参他。 老和尚问他来干什么?来参的人是学临济的, 于是就 “喝” 他一声。 一般人听到突然大喝一声, 都会觉得好厉害的, 但是睦州老和尚在那里只是看了他 一眼,慢腾腾地说: “老僧被你一喝。 ”那位临济宗的僧人以不变应万变,又 “喝 ”他一声,睦 州老和尚又是淡淡地甩一句回去: “七喝八喝之后又怎么样? ”所以, 姜是老的辣啊。 一般人 被喝一下, 就不知道高深了,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 因为那可是祖师的行径啊, 是了不得的。 但是过来人一看,就知道你那一喝是没戏的。 所以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 ”,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我们学法,包括学禅宗的,包括学经 教的, 一定要在法上活起来。 不能离开经教, 不能没有教理教规, 但同时又要在这个方面活 起来。 2、相见时难别亦难 “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刚才我引用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举 了照镜子的例子,就是这里 “如临宝镜,形影相睹 ”的味道。 这篇标题就是 《宝镜三昧》 ,那么我们谁在如临宝镜?是我与宝镜打交道吗?是万法在 跟宝镜打交道吗?是真如在跟宝镜打交道吗?大家要好好的把自己放进去 “形影相睹 ”。一个 能知,一个所知;一个能照,一个所照;一个能观,一个所观。这个就是 “如临宝镜,形影 相睹 ”了。在 “形影相睹 ”的时候,谁是主人公啊?我们经常在禅堂里或打禅七的时候问: “念 佛是谁? ”大家把这个话头提起来,那么, “如临宝镜,形影相睹 ”的时候,谁在 “睹”啊?是 你在看我吗?还是我在看你呢?所以在这一句上最好是参上一参。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应该明白,镜子里边的那个是我,但是我 不是镜子里的那个。 当年洞山祖师离开他的师父, 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彻悟, 所以他的师父说: “自此一别,难得相见。 ”但是洞山祖师说: “难得不相见。 ”他师父说我在这里,你在天南海 北,以后就难得相见了, 但是洞山祖师却说难得不相见。 洞山祖师说的是真如, 就是法身在 宇宙中, 不受山水的阻隔, 肯定天天相见。 这话也没错, 但是他的师父知道他的火侯还没到, 就说: “承担个事,大须仔细。 ”就是敲了他一棒,说你破参了,但是火候还差一点,还得破 重关,破牢关。 后来有一天, 洞山祖师过河的时候, 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下子才真正的大彻大悟。 写下 一首诗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 渠。应须恁麽会,方得契如如。 ”《宝镜三昧》里边就简单的用了他这里的两句。所以,我 们要理解什么是宝镜、什么是万法、什么是真如、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我和非我又是怎 么回事,怎么打成一片,等等。要让能知所知,真正的透入我们的真如,这个的确需要花费 一些功夫。 3、一句转语胜过无数舍利子 “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 ”。大家知道在中国传统里,婴儿是很奇怪 的,大家有没有看《道德经》?太上老君就问了: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就是你自己能 修炼到返老还童,如婴儿一样吗?这是最高境界啊。孟夫子也说: “不失赤子之心。 ”就是说 要使自己的身心像小孩子一样那么干净。在《涅槃经》里边老佛爷说了一个 “婴儿行 ”。大家 要修婴儿行。 刚生下来的小孩, 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具足, 麻雀虽小还是五脏俱全的。 这是什 么意思?有的人就说, 这个就是曹洞宗里的密法。 据说密宗修到最高境界的时候, 一大个子 缩到很小,先变婴儿再虹化。 我前几天在成都看一个老先生时探讨一个事, 他说青海有一个喇嘛最近虹化了, 很多人 去瞻仰, 去照像。 我就问到底是谁虹化了?他们捡到舍利子没有?他又说不出话来了。 我就 说别人虹化不虹化跟你有什么关系?看别人的热闹有什么意思?这个烧出多少舍利子了, 那 个收了多少徒弟了, 那个收了几百万了, 那都是别人的事, 与自己没关系。 自己修行成就了 才算数,才有发言权。 当年云居道膺禅师时,有一庵主赤身露体地住庵。当云居祖师问他为什么不穿衣服时, 他说: “自有娘生袴。 ”就是说自已穿着娘生他时给的一套 “衣服 ”。云居祖师又追问一句,你 娘生你之前, 你又在什么地方呢?又穿什么呢?他回答不出来了, 当晚就坐化了。 然而火化 之后,烧出许多舍利,大家都说他修行了不起。但云居祖师却说: “纵饶烧得七斛八斗,还 不如当初下得一句转语好。 ” 在《五灯会元》里,这样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还很多。有的比丘能坐脱立亡,这是修定的结果,但没 有破参,没有明心见性,依禅宗的标准来说,仍然是不够的。 当年我在四川佛学院上课时候, 有学生问我, 怎么样能出名?我说要出名很方便, 《五 灯会元》 里边有个鸟巢禅师, 你若能到市政府门前的大树上不吃不喝不拉一个星期, 肯定天 下闻名。 只要警察不把你弄下来, 天天都会有新闻报道, 那个美元都能把你给淹死了。 想出 名的窍门很多,但是心不能放到那个上边去,心要放在道上才行。 4、婴儿给我们的启示 如何是 “婴儿行 ”呢?我们说婴儿他是最有朝气的, 是前途无量的。 这个婴儿将来可能是 个亿万富翁,可能当皇帝,也可能成佛;也可能是杀人犯,也可能是强盗,也可能很堕落。 一切可能性都有。 就像我们的真如一样, 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可以大得无穷无尽, 也可 以小得无穷无尽。 “五相完具 ”,在婴儿时候他是纯洁的, 是无污染状态的。 我们的真如本来也是这个状态 的,后来让我们的第七识反复地染污了。 我们修行也就是要修这个被污染的所谓的真如, 恢 复到婴儿状。 尽管第七识好像在污染我们的真如, 但实际上, 真如根本就没有被污染上。 这 个也是这样。 你执著于污染你就被污染, 如果你不执著污染, 他凭什么能污染上啊?六祖大 师说: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我们要看到婴儿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怎么使自己染 污心少一点,恢复到婴儿状态。 为什么我们老和尚看到这些小师父就很欢喜啊?而成年的师父们,一看到老和尚都害 怕。为什么呢?因为小孩子的确是干净纯洁没被污染的。 成年人难免有一些这样的东西, 那 样的烦恼, 这也是正常的。 不是说我有烦恼我就是坏人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善念、 有恶 念,关键是你去不去执著它?跟不跟着它跑?关键是这些念头是谁在当家作主?如果我们能 把当家作主的精神拿出来, 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就是无害的。 狂风暴雨来了你都会一心不动。 “五相完具 ”它表现在什么地方?不去不来。 真如来吗?真如不来; 真如去吗?真如不去; 真如生吗?真如不生; 真如灭吗?真如不灭。 不来不去, 我们学中观都已经很熟了, 不起不 住,就是如来不起一法,不住一法。用老子《道德经》里的话来说就是 “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 ”它不断的产生,但是它永远保持它生生的状态。一个念头去了,真如并不欠缺什么, 一个念头起来了, 真如并不增加什么。 念头来来去去无穷无尽, 真如还是如如不动。 它本来 就是不来不去,不去不来,不起不住,不生不灭的。大家可以在念头上好好地去琢磨,好好 地去参。 5、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作主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 ”,这里边就是讲修行的境界。我们所学所 修的东西往往都是语言文字类的东西, 思想类的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反省一下自己的 思想、 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大家就会知道, 有的时候语言文字是 不起作用的。 比如说小孩子刚刚出生出来, 就会自然而然的从一尺多长到二尺多长、 三尺多长、 乃至 四五尺长。从婴儿长到少儿,长到青年,长到壮年,长到老年,这个是谁都管不了的。一个 胖子想减肥到一个瘦子是很艰难的, 现在的减肥药那么多, 还是不解决问题。 瘦一点的想长 胖一点, 也很艰难的, 吃的再多也未必会长胖。 长得丑一点的想变漂亮想去美容。 美容管用 吗?也未必会管用。 关键是自己的肉身, 这个色蕴未必会听你的指挥, 这很重要。 一碗饭吃 到我们的肚子里去了以后,它怎么动未必是听我们指挥的,它自然而然的,该消化就消化, 该排泄的就排泄, 该养心的就养心, 该养肝的就养肝, 该长头发的就长头发, 该长指甲的就 长指甲。它听你的调遣吗?它不听你的调遣。 另外一个事,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事。我想欢喜能欢喜吗?我想忧伤能忧伤 吗?大家也许会说这是缘起的。 对,是缘起的,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的缘起, 而不是那样的缘 起呢?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事?就说想吧, 想也不能自由啊, 你能想什么就想什么 这么自由吗?为什么要想?这个念头为什么要出来?这一切你都作不了主, 所以需要我们认 真对待。要过这一关,要把这一关参破。 前几天正逢高考, 为什么优秀生永远都是少部分, 而大部分的都谈不上优秀?就是说他 们的思想, 他们的念头作不了主。 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产生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你说想来就来 的。怎么样才能远离烦恼?烦恼也不是你想去就去的。 关键就是看自己能不能作主。 心也是 这样, 识也是这样, 色受想行识, 五蕴俱全。 但是我们想一想谁在其中可以当家作主啊?是 你自己在给自己当家作主呢?还是一个什么东西在给你当家作主呢?所以禅宗里边经常说 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什么是自己的主人公?得把这个找出来。 我们学佛、 参禅, 要明心 见性,就需要单刀直入地把这个东西找到。 我们浑浑噩噩地过了这一生, 下一生是怎么回事?自己也不知道。 这一生都不知道, 还 怎么能说知道下一生呢?当然不行。 所以我们平时就处在这种 “婆婆和和, 有句无句 ”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 我们是被动地在生活, 被动地在思维。 我们的精神生活, 我们的命运都是 被动的。你说这个是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吗?是,的确是。 6、菩提的家常便饭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明心见性之后也是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释迦牟尼佛成了佛, 他还是要上街去化缘,还是跟我们一样地过活,今天过一天,明天过一天,后天再过一天。 历代祖师明心见性了, 他们的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过, 每一分每一秒地过。 这些跟大家是完 全平等的。 当年临济祖师下边的一个大徒弟三圣和尚去见雪峰祖师,他见雪峰祖师的时候是很厉 害,很霸道的。他问道: “透网金鳞以何为食? ”像我们放生池里的鱼,透网就是透脱罗网, 透脱烦恼的罗网, 透脱世间的罗网。 我们都像是在网里的鱼一样的, 被烦恼网, 被七情六欲, 被六道轮回的网所网住了,但是透过这个网,就是鲤鱼跳龙门了,就是 “一朝脱得罗网去, 摇头摆尾不再回。 ”古人有这样的说法,跳过龙门它就成龙了。但是 “透网金鳞以何为食? ” 像我们这样的凡人以烦恼为食, 但是大彻大悟的人以什么为食呢?也就是说他们是怎么样过 日子的呢?如果大家看《五灯会元》就会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雪峰祖师不愧是雪峰祖师啊, 也是非常厉害的, 要不怎么是我们云门祖师的师父呢?他 不正面回答三圣和尚的话, 他反打一招说: “待你出网来, 即向你道。 ”就是问你脱网了没有? 你是不是脱网的金鳞?如果你脱网了, 我下边再跟你道。 那三圣和尚在临济那边可是首席弟 子,很霸道的,有临济祖师的手段。他马上就把话题压住,并且也反打一招,说: “一千五 百人的善知识,话头也不识! ”一千五百多位常住的住持,连话头也不识啊,是说你难道听 不懂我说的是什么话吗?真有点蛮不讲理啦。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和尚说话蛮不讲理, 但是他并不是蛮不讲理, 这是两位祖师在斗禅 机。雪峰祖师见他这样说,马上就打个问讯,说: “老僧住持事繁。 ”你说我这里有千五百人 常住, 事多得很, 对不起再见, 我干事去了。 这句话就与前边的问话前后照应, 并丝丝入扣。 雪峰祖师是非常著名的祖师, 他早是明心见性的人了, 他每天在做什么? “住持事繁 ”啊,并 不是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也不是去山里边闭闭关、 打打坐, 也不是在方丈寮里享清福。 他老人家是慈悲住世啊! 每天还不是跟烦恼打交道, 跟众生打交道, 为接引来来去去的人而 操劳。所以真正的明心见性了以后,还不是在人世间的烦恼里,磨过去磨过来的。 你看我们老和尚经常做狮子吼, 经常喝这个喝那个, 他是不是 “住持事繁 ”呢?我们大和 尚是不是 “住持事繁 ”呢?云门寺也是几百号人呢! 这个也是 “婆婆和和 ”,并不是说他们跟别 人不一样了, 他们也是一样的吃饭、 睡觉, 饥来吃饭困来眠, 还不是跟自己心里的智慧烦恼 打交道,每天面对种种是是非非,都是家常便饭。若善于用心,这些都是菩提的家常便饭。 只不过众生在这里边他不得自在, 祖师们在这里边却是自由自在。 所以就 “有句无句 ”,有句 就是讲讲道理吧,无句就是不跟你讲道理。 7、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我们前边讲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 ”,现在又讲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这怎么说呢?涉 及到 “有句无句 ”的公案有很多, 我们就不多说了, 这里的意思大家应该已经理解了。 有心无 心,有念无念,有理无理,这些都是 “有句无句 ”。有句,我们可以讲讲道理,谈谈这个讲讲 那个;无句,就是不说不教,不用言教,少用言教。都有道理,这个就得看各人是在什么因 缘下。 有的时候以有言来度众生, 有的时候以无言来度众生。 这个都是随机而用, 该吃什么 药就用什么药,关键是 “终不得物,语未正故。 ” 大家都知道万法皆空,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语言永远也无法把真如说清楚, 它只能近似, 就像照片一样的, 很像我, 但是我肯定不是那 个照片。 万法皆空, 当然语言也是空。 “语未正故 ”,怎么来证实这个呢?对一个小孩子而言, 在妈妈的怀里咿咿呀呀的, 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谁能听懂?但是, 他在表达他的意思的时 候,他自己是明白的。 他饿的时候咿咿呀呀的, 他欢喜的时候也是咿咿呀呀的, 他的语言没 正。但是随着他长大了,他的语言就正了。 特别是我们禅宗的禅味, 既可以这样理解, 也可以那样的理解。 有时这样理解对, 有时 这样理解错,就像药山参访马祖大师时,马祖大师说: “我有时要他扬眉瞬目,有时不要他 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是,有时扬眉瞬目不是,你又该怎么理会呢 ?”就是这个味。他有时 候说话是有道理的, 有时候说话是没有道理的; 你这样说话大家可能觉得对, 你那样说话别 人可能跟你发脾气。 所以 “语未正故 ”未必是语未正故, 而是众生的心未正故。 如果大家的心 都正了,就像禅宗里的一句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 大家都是参禅的,天天坐在那里 “砰”的一声,相视一笑,都会其意了,一切语言都是多 余的。 所以我们说关系非常近的人, 眼神一动互相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局外的人一看就莫 名其妙。 他们在做什么呢?也就是语未正故。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万法皆空, 另一方面我们要 看到语言的局限性;一方面要看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另一方面还要看到道不在言语上。 当然,不在言语上的也未必是道,所以得综合去看。到了那个份上,是无可无不可,这样也 可,那样也可,不到位上的时候则这样也错,那样也错。 之六 密不透风的曹洞纲宗 1、周易卦象与曹洞纲宗 “重离六爻,偏正回互。迭而为三,变尽成五。 ” 这里画了一个卦给大家看一看。 此处大家可参考我在 《棒喝截流》 一书中对此段的讲解。 以下为《棒喝截流》中的部分引文: 此洞山借周易离卦之象, 而立偏正五位之说。 先将离卦之六爻分为三叠, 即“迭而为三 ”。 初爻、二爻为一叠、是谓初叠。曹洞宗贵乎 “回互 ”,初叠阳阴回互,以象 “正中偏 ”,是为一 变。二三两爻阴阳回互,以象 “偏中正 ”,是为二变。三四两阳天为中叠,虽两爻纯阳无阴, 然四爻阳居阴位, 亦是回互, 名“正中来 ”,是为三变。 四爻五爻阳阴回互, 且四爻阳居阴位, 五爻阴居阳位, 各又自成回互, 故名 “兼中至 ”,是为四变。 五六阴阳两爻为一叠, 是为上叠。 上叠亦阴阳回互,且阳居阳位,阴居阴位,故名 “兼中到。 ”是为五变。 “偏正五位 ”之说与《宝镜三昧》同为曹洞之根本。且 “偏正五位 ”亦由《宝镜三昧》所衍 出,洞山祖师亦有 “君臣五位颂 ”: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辩舌才。 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五位乃曹洞宗人自养之五层境界,亦为堪验学人之五种尺度。前三位为 “自受用之昧 ”, 即见性时所现的三种层次,或此或彼,用以自照。后两位乃 “他受用三昧 ”,乃入世度人之境 界,自觉觉他。何以然 ?因其能多一层回互。三则由渐入顿、五则由顿入渐,要在行者当体 自用之际。 曹洞虽分五位, 实则一位, 乃至一位也无。 若于五位妄生分别, 私智卜度, 则南辕北辙, 永不到家。须知 “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 ”之理,故正也、中也、偏也,皆对境之 言,均非的旨。 以故, 正亦寓其中矣, 偏亦寓其中矣, 于中亦寓其中矣。 曹洞五位尽皆回互, 无一偏纯之位。学者于此定须留心,今说五位者,归摄一位;才涉一位者,五位全赅。非此 不能尽五位回互之妙用。 ” 读过《四书》的人都知道,《大学》开篇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德就是 “重 离”。离是火,是太阳。《周易》是重八卦,在这重八卦里偏正回互;曹洞宗的纲宗也是偏 正回互,初变正中偏;二变偏中正;三变正中来;四变兼中至;五变兼中到,这也是曹洞宗 的修行次第。 我们经常是处在 “正中偏 ”之中, 为什么呢?真如佛性本自具足, 可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 呢?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处在正中偏之中。 有些破参的人, 特别是初破参有些感觉的人, 他 明白了这个道理。哎呀!佛性本自具足,但是由于客尘所染,明白道理但修行不到家,所以 叫正中偏。 第二个阶段是偏中正, 一个人有修行了, 由偏归正, 由最初的执有, 归入于空了, 归正了。偏回归于正了,但是这个还没有到位,真正破参是三变 “正中来 ”:回到了中,归到 了正位上,回到中正的位上。但是,到了 “正中来 ”也不够,破参了以后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 做。 2、顿与圆的辨证关系 今天中午跟几位法师聊天的时候, 大家谈到了 “顿”和“圆”的道理。 菩萨证道以后还须勤 修万法,为什么要勤修万法呢?因为勤修万法是在 “圆”字上下功夫。 有的人会问: 有的祖师说顿悟以后就是直至佛地了, 功德圆满了, 为什么还要勤修万法 呢?圭峰宗密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到有两种顿悟,其一是 “化仪顿 ”;其二是 “逐 机顿 ”。禅宗内的开悟属于 “逐机顿 ”,只释迦佛在菩提树下那一悟是 “化仪顿 ”,一悟成佛。 圭峰大师认为 “逐机顿 ”是顿悟, 但需要悟后起修。 因为虽然开悟了, 但成佛的功德尚须积累; 虽然见到了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但一切都是因地上 的,并不是在果位上与佛一样了。 有的师父由顿门而入, 但顿悟之后, 仍对一些经教很陌生, 不熟悉,这在佛教禅宗史上有很多例子。 南宋时,廓庵禅师著了一组名为《十牛图》的偈颂,成为禅门中的至宝。他绘制了禅宗 的十牛图,并以诗偈的形式加以评唱,形象地展现了由修行顿悟以至最后成佛的悟道过程。 禅宗是讲顿悟的,而《十牛图》实际和曹洞宗《宝镜三昧》里的偏正五位一样,是讲修行次 第的, 也就是在讲顿和圆的关系。 大家一定要留意顿和圆的关系。有人说禅宗显得枯, 为什 么显得枯?显得硬?就是圆字上不够。 有的学教理的, 特别是学华严宗、 天台宗的, 他们在 理论上很圆,但没有破参,没有在顿上下功夫,这个圆也是虚有其表,达不到究竟。 所以 “正中来 ”以后还有 “兼中至 ”、还有 “兼中到 ”的过程。 “正中来 ”可以说是破本参, “兼 中至 ”可以说是破重关, “兼中到 ”可以说是破牢关。所以它说 “重离六爻,偏正回互。 ”大家 看到阳爻和阴爻,初六是阳爻,六二是阴爻,是阴阳回互;二爻和三爻,又是一个阴阳回互 法。但是三和四之间那个正中来, 它两根阳爻, 好像没有回互, 实际上也是有回互的。 在《易 经》里边四这个位属于阴的正位, 尽管它是九四, 但是它是处于阴位。 这里边仍然是有回互 的。在第四爻和第五爻, 它又是回互, 是更高明地回互。 四是阳爻居阴位, 五是阴爻居阳位。 它是回互中还有回互, 两重回互。 第五和六又是阴阳回互。 五是阴爻居阳位, 六是阳爻居阴 位,它又多了一重回互。所以它重叠回互,这个就是我们在教法里边需要明白的道理。 什么是回互?定慧双修是回互;不二法门是回互;法报不二是回互;生死涅槃是回互; 顿悟渐修是回互; 顿教圆教是回互。 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一体的关系, 执着于一隅, 就会像 瞎子摸象一样的,摸到了象腿,说象是一根柱子;摸到了象耳,说象是一把大扇子;摸到象 肚皮, 说象是一堵墙。 所以说面对佛法一定要有总体全面的认识, 要教理行果全面地予以把 握,对信、解、行、证全面地进行观照,不能重此轻彼。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看到曹洞宗在 功夫上的绵密。 关于洞山祖师的 “五位偏正 ”之说, 我在以前所写的 《明月藏鹭 —— 千首禅诗品析》 里有 比较详细的说明,在《棒喝截流》那本书里面也有所涉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偏正五位 ”的确是曹洞宗自己修养的无上秘诀。 有人就说, 前三位是自受用三昧, 自受 用的三昧是指见性时印证的三种层次; 后两位是他受用三昧, 自觉觉他, 不然哪会多一层回 互呀!只有兼中至、兼中到,它比前面三个多了一层回互。虽然曹洞宗的教法是禅宗,禅宗 强调顿悟, 但是这顿悟里边事情也很多, 并不是像常人说的, 悟了就能怎么怎么样。 悟后还 需勤修万法,大家要明白这个。 洞山祖师的《兼中到》歌诀里边说: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 合还归炭里坐。 ”为什么说 “折合还归炭里坐 ”?即使达到最高境界,还是要布施,还是要在 红尘里边打转。 哪怕你大彻大悟、 神通广大, 红尘里该你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就像雪峰祖师 说的一样 “老僧住持事繁。 ”并不是说我悟了以后,丢下世间到佛地去享福了,不是。这不是 真正道人的心胸, 而是一般俗人的心胸。 一个人没有担当精神, 害怕红尘才会躲到极乐世界 里去享福。真正的祖师大德定会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啊! 3、如何是行中道 “如荎草味, 如金刚杵 ”,荎草是中药里边的五味子, 不知大家咀嚼过这种小草籽没有? 酸的?不像;甜的?不像;麻的?不像;辣的?也不像;还有点咸,可以说是五味俱足!金 刚杵是韦驮菩萨手中的法器,有点像这个离卦,中间是实的,两头是虚的,中间是细,两头 是大。 这里用五味子、 金刚杵来形容 “重离六爻 ”,实际上是讲曹洞宗的纲宗 “偏正五位 ”。“偏 正五位 ”在曹山洞山时变成 “君臣五位 ”、“王子五位 ”等等,涉及到我们日常修行的一些功用 和对我们的一些提示。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这个就是我们修行当中一定要明白的。 以前,像这样的语句都是师父传徒弟,绝不让第二人听到的语句,一人单传,悄悄地说。现 在大家看到这里,一定要知晓其中的妙处啊。再者,大家要知道行中道。以前有人问我,冯 老师什么是中道啊?我反问他, 你平时是开汽车还是蹬脚踏车?他说我平时骑脚踏车。 我再 问,蹬脚踏车的时候, 你是怎么行路的?他一时没有答出来。 其实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 不 论是蹬脚踏车还是走路都要行中道。 按常规,一个行人如果走路太靠左就走到机动车道上了, 很危险; 太靠右又要撞到墙边上了。 所以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向中行, 给自己留够安全的空间。 学法也是这样,要给自己留够空间。急不得,急了要出事;缓不得,缓了的话你追不上 去。道教炼丹有用文火、 武火的说法, 这也是借用禅宗里的语言。 有时候该笑的时候笑一下, 该松缓时候松缓一下,用孔子的话来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这一张一弛,或急或缓, 或左或右都是很自然的事。 如果你天天想要佛法, 天天想天天想,比佛还佛, 那么你就未必 是佛了。 以前有句话说 “皇帝不谈权,老和尚不谈禅。 ”这个道理大家很容易明白。 “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都当了皇帝的还说什么权呢?老和尚不说禅,真正佛法不在 说上, 所以赵州老和尚说: “佛之一字, 永不喜闻! ”为什么?一个人陷入佛法中, 跨不出来, 活不出来, 就成了教条主义。 真正会佛法的人, 他不跟你说佛法, 即心即佛, 他的举手投足, 举心动念全在法上, 全在正道上。 有的人一天到晚满口佛法, 而看他的行为举止, 是不是与 佛法相应呢?未必是。 “正中妙挟 ”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牢居中道, 同时要左右兼顾, 上下兼顾。 有的人功夫不 到家,执着于一念不生,害怕起烦恼,总是盯着自己:我怎么又有烦恼了!如果这样的话就 完了。不起烦恼的人,没有。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 菩萨一样有烦恼。 所以起心动念的时候, 我们千万别光看到 “这个 ”,一定要在看 “这个 ”时候, 把“那个 ”也要看到。学理的时候要看到行,行的时候要看到理,这样才是 “正中妙挟。 ” 那“敲唱双举 ”呢?什么叫敲?棒喝是敲, 画龙点睛是敲, 一剂猛药下去是敲。 唱是什么 呢?唱是指平常的讲经说法, 讲道理, 循循善诱。 提倡八正道, 提倡修行, 提倡念佛都是唱。 唱是普及性的,是日常性的,是日用性的。敲,是特殊的手段。正如《道德经》所说: “以 正治国,以奇用兵 ”。敲,可以喻为 “以奇用兵 ”;而唱,可以喻为 “以正治国 ”。我们看祖师 大彻大悟的公案里,好多都是出其不意而来的。 “棒喝 ”——当你有准备了, “棒喝 ”就没作用 了。它往往都是措不及防,迅雷不及掩耳的那一下。云门祖师所用的 “截断众流 ”的方法,只 有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况下, 才能截断你的分别思维, 使你进入言语道断的状态。 这就是敲。 但是只敲不唱, 没有平时的功行, 没有平常的积累, 敲能起作用吗?在社会上随便遇到一个 人,哪怕他是大学里的知识分子,一见面你就 “喝”他一句、 “棒 ”他一下,那人家肯定会说: 这人精神病!所以 “棒喝 ”一定是要面对那些真参禅用功上路的人。 4、回互之中的深妙作用 “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 “宗”是特指禅宗,天台、华严、唯识、中 观一般都称为教。 我们的学修的根本目的, 最根本、 最终的道理即是宗。 “通途 ”这里的 “途 ”, 是指次第、 方法。 比如我们要到灵山去, 出发之前肯定要买一张导游图或是找一个导游, 如 果没有这张地图或是没有人带路,我们就会迷路。而我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老佛爷, 也需要有张地图,要看清路线,有人带路。 三法印、 四圣谛、 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 都是指引我们达到最终目 的地的指路标。汉传佛教的天台止观、华严法界观,禅宗的各种教法等等,都是方法。我们 不能只讲目的不讲手段、方法。一个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很难成才。孔夫子提倡 “因材施 教”的教育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方法,循循善诱,如此才能培养 出优秀的学生。学修佛法亦是如此,要明确目的,亦要有正确的、恰当的方法。 我们平常起心动念的时候, 参禅用功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 “挟带挟路 ”。大家都知道进入 考场, 挟带是违反纪律的。 现代人 “挟带 ”的技术很高明啊, 考试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发过 来,也发现过传纸条、 抄答案作弊的。 有一年, 某地发现几十个学生同时有挟带作弊的现象, 全部取消他们的考试资格吗?不行, 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这也叫 “挟带挟路 ”,大开方 便法门。 当然,学修佛法的 “挟带挟路 ”,就不是指这种让你违反规矩的做法。 既然是出家人, 进入佛学院, 所学所得都是自己的衣食饭碗, 平常就要用功,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僧人, 优秀 的法师, 以后当家当住持都得从现在的用功开始。 但是,自己一方面要有勇猛精进的干劲儿, 另一方面,还要有点悠哉游哉的心态。 这里的 “挟带挟路 ”就是这种不松不紧的用功方法, 也是曹洞宗重要的回互, 在教和学上 都很管用的。当然,如果天天悠哉游哉懒惰成性,也不行。 其实, 回互这个提法还不是曹洞宗的发明, 六祖在 《坛经》 里面就已经有三十六处回互 了。说到底,中观里边讲的也是回互。只不过呢,禅宗把这个理上的东西变成行上的东西, 这就叫知行合一, 修和行不二, 这样才是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 我们在修行之中应大得其乐, 不要盲修瞎练,修得自己很清苦,身如枯木,心如死灰,那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的形象。 真正修行人的形象应该是人天之师。 人天之师是什么样子, 就是要有龙象之姿, 给人一 种生龙活虎的气象。 有的师父, 修行修得如枯木死灰一样, 当然, 能这样死下一条心来修行 还是不错的, 但要把生机焕发出来就更好。 这就是曹洞宗里边的 “挟带挟路 ”。回互之中就有 这么一个深妙的作用。 5、完全的光明与完全的阴暗是一样的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 ”,实际上这几句仍是对回互的反复强调。从 “重离六爻,偏正回 互”到“正中妙挟,敲唱双举 ”再到 “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其实都是在讲 “错然则吉 ”。 “错然则吉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错卦,每一卦都有综卦。 “错综 ”是《易经》 里的一个重要方法。像现在讲辩证法,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和统一。对立与统一讲矛盾, 我们讲对待,讲不二。因为有个二,才有不二之说嘛。如果二都没有,你拿什么去讲不二? 所以我们所看到万法都是在 “错然 ”之中啊!有成功、有失败、有道法、有魔法、有错有综、 有生有死,一切都是在相对应的关系之中运行。我们举心动念,也是一个能,一个所,一个 能知, 一个所知。 如果有什么东西是完全正确的, 百分之百正确的, 那也可以说它是百分之 百的妖怪了。 《菜根谭》 中有句话说得妙, 叫做 “完名美节, 不应全贪 ”——好的名声不要全用在自己 身上,分些与人,大家欢喜嘛!还有一句 “辱行污名,不应全推 ”——错误缺点也别全扔了, 分些归己,这样可以韬光,可以养德,这也是 “错然则吉 ”的体现啊。完全的光明与完全的阴 暗是一样的。 一本书黑字白底分明, 翻开之后我们才会看得清楚明白。 说话是这样, 有恶语 才有美言; 走路是这样, 一只脚在前, 另一只脚必然在后; 时间也是这样, 有过去, 有未来, 一切都在 “错然 ”之中。 所以我们在修行时候,一定要善于观照,正反、前后、上下、得失、利害,要善于分析 这些,然后才是 “错然则吉 ”。你不要只站在一面,站在一面不是好事。你总是站在正确的那 一面不是好事, 总是站在错误一面也不是好事。 要有差别, 两头蹦, 这样才真正地生机无穷。 吃亏长智,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真正是这样,没有烦恼的话,智慧是谈不出什么的。有些 人在社会中混了几十年,经验丰富,饱经沧桑,慢慢融入道中,才会有更深的体悟。 以前在佛学院里有人问,什么是大般若?我说学历史,看看中国历史,读读世界历史, 世事变幻无常, 这就是真正的般若。 只看《大般若经》 不能有真正的感觉, 要从理论到实践, 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才能感觉出很深很深的法味。 “不可犯忤 ”,很多的人不知道错然要回互,老是要走到一边,尽在一个边上转,这不是 好事。所以洞山祖师在《宝镜三昧》里反复强调 “错然 ”,要回互,而且要大家 “不可犯忤 ”。 那么这个之后,我们的真如佛性是怎么样的呢?是什么样的风光呢?下边就说 “天真而妙, 不属迷悟。 ” 你说我们的真如是迷吗?它不是迷, 它很清醒; 是悟吗?它也并不以悟自居。 前几年在 佛学院上课, 我都在讲这个事 —— 迷悟与真如无关。 迷和悟只是我们心里边对一个具体事物 的感觉。 这个字我认识,那个字我不认识;这个道理我懂,那个道理我不懂。这个道理我懂,真 如不会因为你懂而增加一点了; 这个道理我不懂, 真如也不会因此而减少一点点。 因为懂和 不懂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是我们能知和所知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一定的因缘, 我们可 以从不懂到懂, 从不会到会。 这个属知识范畴, 它是缘生缘起的, 是真如自身显现的几个波 浪而已, 不是真如自身。 可以说它跟真如没有什么关系。 你说没有什么关系吧, 但这一切又 都在真如的掌管之中。 那真如是怎么回事?洞山祖师就说了, 它是 “天真而妙 ”的。看见一个 天真活泼的人, 大家都会觉得他很可爱。 为什么是天真?老天爷赋予我们的真性, 本自具足, 不假外缘。天作之真,没有人为的成份。 庄子《马蹄》里边说: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跷足而陆,此 马之真性也。 ”牛鼻子上本来没有绳,人给它打了个洞,它就被人牵着走了;马背上本来没 有鞍, 人给它安了个鞍, 它就被人骑在背上了。 这都是人为的。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为的东 西。人们想吃到纯天然的食品都很难了。农药加多了,化肥用多了,对身体有害无益,还是 纯天然的好。人也是这样,人性本然,都是赤条条的来去无牵挂,本来就是很天真、很纯洁 的。 6、明辨入微而后得体起用 “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 律吕。 ” 在《宝镜三昧笔参》中,对这几句是这样表述的,原文如下:知权则当明变,明变必先 入微,入微而后得体,得体则妙用生矣。般若之性,如是而已,何劳修持,何须文饰。本天 之真,纯性之朴,若有丝毫附会,即属污染而失其真矣。唯真而能妙,唯直乃能曲,否则伪 也,离道远矣。此真妙之性,不为迷,不为悟;不因迷而有减,不因悟而有加;不因迷而有 染,不因悟而得净。独行独来,即事而真,随缘而明,遇机而显。因缘时节,错落而致,一 一应酬, 一一照了。 何耶?因其直故, 见了就做, 做时亦不著于事理, 已入理无碍事无碍矣。 故寂然,故昭著。不舍一物,不著一物,寂然空寥而万化顺应。是顺亦顺、逆亦顺,无细不 入,无大不周, 而入文殊普贤之境界, 缘华藏世界而卷舒自在。 若有毫忽之差, 则宫商乱矣。 此无相之圆融也,学人自当省鉴,于己如是,于人亦如是。若有丝毫未安稳在,定须善自调 伏。不尔功亏一篑,是为憾矣。古德云:一翳在目,空花乱坠。又云: “毫厘系念,三途业 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当张商英初悟入,兜率悦曰: “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 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细微处,使人不知不觉,堕在区宇。 ”今人之习禅更应以此为戒, 乾乾而惕欤!且看一代大师雪峰的历程。 雪峰初与岩头至澧州鳌山镇阻雪,头每日只是打睡,师一向坐禅。一日唤曰: “师兄, 师兄,且起来。 ”头曰: “作什么? ”师曰: “今生不着便,共文邃个汉行脚,到处被他带累。 今日至此,又只管打睡。 ”头喝曰: “噇!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 魅人家男女去在。 ”师自点胸曰: “我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 ”头曰: “我将谓你他日向孤峰 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作这个语话? ”师曰: “我实未安稳在。 ”头曰: “你若实如此, 据你见处一一通来。是处与你证明,不是处与你划却。 ”师曰: “我初至盐官,见上堂举色空 义,得个入处。 ”头曰: “此去三十年,切忌举着 ”。曰: “又见洞山过水偈曰: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头曰: “若么举,自救也未彻在。 ”师又曰: “后问 德山: ,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 ?德山打一棒曰: ,道什么! ?我当时如桶底脱落相 似。 ”头喝曰: “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师曰: “他后如何即是? ”头曰: “他后欲播 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 ”师于言下大悟,便作礼起,连声 叫曰: “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五灯会元.卷七》 ) 岩头与雪峰划却了什么?又证据了什么? “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 去。 ”此即 “天真而妙 ”欤?此为迷、为悟欤?均不相涉。然其间时节因缘,却也寂然昭著。 雪峰未安稳时,不敢自肯,不敢以少得为足,乃有鳌山成道之功。其后门人开云门、法眼二 宗,其功亦伟矣。 之七 宗趣与规矩 1、顿悟是从渐修来 说禅道禅, 大家都说达摩祖师的禅法直指心性, 是名顿教。 但是我们仔细研究达摩祖师 的《二入四行论》,包括二祖三祖,特别是四祖道信,他们的很多开示都是顿渐不二的。其 禅法有次第,有规矩,有顿有渐。成就大事,圆满菩提,应该是这样的。以前也有人问我祖 师禅和如来禅的关系,我回答说: “祖师禅是如来禅的组成部分,是如来禅的最高阶段,就 像金字塔的塔尖。整个金字塔都是如来禅,而塔尖是祖师禅。离开了如来禅没有祖师禅。 ” 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来禅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激发出祖师禅。如果一个有志于学修的人, 遇到了好的善知识, 他就可以在善知识的引导下, 在任何一个环节, 在修行的次第之中提持 向上,直趋祖师禅。 直趋祖师禅,也就是进入顿门特殊的修行方法,这就是 “参 ”。但是参的过程之中,有的 参一年两年, 有的参三年五年, 甚至十年八年。 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修为的积累过程, 而这个 积累仍然是渐修的过程。 我们进佛学院, 从初级班、 本科班直到研究生班, 都是一个渐修的 过程。 在整个修行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是有心人, 有心追求开悟, 那么就应该时时处处把我们 的心向上提起来, 与祖师禅相应。 用虚云老和尚的话来说, 就是要有勇猛心长远心。 如果在 修行的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马马虎虎的,没有连贯性,意念都飘忽不定,没有一往 无前的精神, 那么你想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 因为明心见性是百炼成钢后结出的果, 如果不 是全身心地投入,连 “参”的状态都未进入,哪儿会有 “悟”这个果呢?所以必须勇猛精进,长 持不懈,念念如是,直至完全进入了 “参”的状态。 真正进入参的状态,这就是虚云老和尚所说的 “功夫落堂 ”。在 “功夫落堂 ”的基础上,时 节因缘一到,也许是善知识的提持,也许是听见鸡鸣狗叫、吵架、打架等等,都可以引发自 己的悟境。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五灯会元》,可以看到很多祖师的大悟公案是千差万别的, 有的因声而开悟, 有的是通过鼻嗅而开悟的, 有很多是被棒喝之后开悟。 每个人开悟的方式, 开悟的因缘不尽相同, 但是明心见性是完全一致的。 因为佛性只有一个, “这个 ”没有什么区 别,千说万说都归 “这个 ”。 “今有顿渐 ”,很多人强调顿门,忽视渐修。忽视渐修而讲顿门是不行的。任何祖师明心 见性都有一个渐修的过程。 比如马祖禅师, 他最早在四川什邡 “罗汉寺 ”出家,后来在唐和尚、 金和尚那里学禅, 再后来又到南岳亲近禅宗六祖的得法大弟子南岳怀让禅师, 每天精进地坐 禅,别的什么都听不进去。有一次怀让禅师问马祖: “你坐禅是为了什么? ”马祖说: “为了 成佛呀! ”说完又闭眼打坐。于是怀让禅师拿了一块砖,在马祖师打坐的旁边磨了起来。开 始的时候马祖不理会他, 但怀让禅师很有耐心, 你不理我, 我就天天在你面前磨砖。 终于有 一天马祖师耐不住了,眼睛睁开问他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 “把它磨成镜子。 ”马祖说: “砖怎么能磨成镜子呢? ”怀让答: “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又怎么成得了佛呢? ”马祖一听, 当下就感觉不一样了, 马上请师父开示。 从这里可以看到, 马祖大悟之前, 有一个相当长的 渐修过程。 大家都很了解临济祖师, 他是临济宗的开山祖师, 但当年他在黄檗门下, 三年时间精进 如一。他不但是一个大学问家,而且每天坚持打坐,狠下功夫,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甚至不 知道到方丈那里去问法。 那时的睦州道明禅师已是僧众的首座, 他看出临济是块好料, 便鼓 动他找黄檗祖师问法。 结果一问就三顿棒, 第一次问一顿棒, 第二次问一顿棒, 第三次一问 还是一顿棒。 所以啊,很多祖师,明心见性之前都有一个艰苦的、精进的、专心致志的渐修过程。这 个渐修的过程, 有的是在佛学经教上用功, 有的是在禅定上用功。 如果认为别人这样那样修 行都不行,只有禅宗顿门才行,不能这样看。必须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有善知识的接引, 自己有这样的发心, 又有这样的提持才行。 有人说我们不是这根器, 就不修顿门, 只修次第 禅门, 慢慢来行不行呢?也不行! 如果自己不发菩提心, 没有一颗坚定的、 了生脱死的信念, 那么你就不会下大功夫, 开悟见道便会遥遥无期。 所以我们应该是立足于渐修, 着眼于开悟, 要顿渐不二。 修行上我们慢慢来, 但是念头上一定要盯紧, 要敢于有破参的勇气。 这样的话 就如虎添翼,两条腿走路,相互配合,没有偏失。 2、禅门宗趣与历史的盛衰 正是因为佛法六度波罗蜜中有顿有渐, 佛法才 “缘立宗趣 ”。那么,在禅宗里什么是宗趣? 宗趣就是纲宗。 沩仰宗有沩仰宗的纲宗, 临济宗有临济宗的纲宗,云门宗有云门的纲宗, 曹 洞宗有曹洞宗的纲宗,法眼宗有法眼宗的纲宗。 曹洞宗的纲宗就是我们讲的 《宝镜三昧》 。云门宗的纲宗大家都知道, 就是 “云门三句 ”, 即“截断众流,涵盖乾坤,随波逐浪。 ”云门宗的纲宗在五家的纲宗里,在教学的方式上,在 接引人的方法上,是最醒目、最简捷、最方便的。后期临济宗的发展,实际上也离不开 “云 门三句 ”。因为到了宋朝以后,五宗基本合流,大家互相参,互相学,各宗各派不分彼此。 所以到了后来, 曹洞宗里边也有临济宗的方法, 也有云门宗的方法。 临济宗里边也有曹洞宗 的方法,也有云门宗的方法。 宗趣就是一个宗派的教学大纲。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等也各有各的特色, 才能形成 相应的宗派。 如果大家混为一谈, 那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宗派了。 各家的特色就是各家的宗趣。 曹洞宗的宗趣就是 《宝镜三昧》 ,以及《宝镜三昧》 中所包含的 “偏正五位 ”、“三渗漏 ”等等,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曹洞宗中顿与渐的修法。《宝镜三昧》之后,同安禅师所撰《十玄谈》 是讲顿门的, 不但叙述了宗门之要旨, 而且指示了学人履践之要路。 同时, 曹洞宗里边仍有 丰厚的渐修功夫。 大家都知道, 南宋曹洞宗天童正觉禅师的默照禅。 我们现在的参话头禅实 际上是曹洞宗默照禅的延续。 在天童正觉祖师的默照禅之前, 大家应该知道石霜祖师提倡过 枯木禅, 要天天打坐。 所以禅宗内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 “枯木众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渐修 的过程。但不论是枯木禅还是默照禅,都还是在其次。曹洞宗其根本,还是提倡顿悟。 禅宗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唐朝兴盛的佛教理论基础。 如果没有南北朝到隋唐这几百年的佛 教教理上的积累, 修行上的积累, 是不可能有六祖大师顿悟法门的辉煌。 为什么达摩祖师到 中国来, 经二祖三祖四祖, 他们的法门没有兴盛起来, 一直到五祖时才开始兴盛?因为那个 时候国家不统一, 南北朝的时候南方和北方的佛教传统都不一样。 北方重禅定, 南方重义理; 北方重地论, 南方重般若。 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以后, 南北两派的中国佛教才逐渐汇流到一 起。但汇流后互相之间的矛盾也很多。 正因为佛教的理论太多了,各自的见地不能统一, 才 有玄奘大师西行求法。 通过这样漫长的历史, 再加上唐朝初期政治稳定, 军事强大, 经济繁 荣,寺庙众多, 高僧辈出, 有了这些的积累, 才有禅宗的辉煌。 这个积累就是个渐进的过程, 禅宗的辉煌成果就是顿。 大家都知道,从明清以来,中国佛教(包括禅宗)在逐渐地衰弱,这一百年来更是急剧 地衰落。文化大革命前后折腾了二、三十年,造成佛教文化二、三十年的断代。现在的老和 尚和各位年轻法师这一代人, 中间差距是四、 五十年啊! 不仅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也是一样 的。所以, 虽然我们云门寺是禅宗的祖庭, 但在提倡禅宗顿门的时候, 仍然不敢废弃渐修的 基础。非但不敢废弃渐修的基础,而且还要强化渐修的基础。 对佛教寺院的师父们来说,佛教的基本理论,无论是中观的、唯识的都要学,都要修; 无论是天台宗还是华严宗等, 各宗各派要有相应的了解, 对相应的经论要经常学习, 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积累相应的、 丰厚的佛教理论基础, 才能培养我们的正知正见。 在这样的基础 上,再配合禅宗的独到法门,大家修学悟道,明心见性才会成功。 3、怎样才算一个够格的佛教徒 现在外边有的人, 没有严格牢固的佛教理论基础, 就想闭关, 出关以后就说自己破参了, 不得了了, 简直可以把天下老和尚统统骂倒, 尾巴都快翘上了天。 前两年在什么地方闭关的 那位,出关后印发了很多 “开示 ”。有人把他的 “开示 ”拿给(佛源)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几 眼给他批了几个字: “见鬼,放屁,莫名其妙! ”然后扔到一边去了。你说那位用不用功呢? 他闭了几年关当然还是很用功的。 但是没有见地。 基本的佛教理论知识他都不具备, 什么叫 八正道他都不明白,闭了几年关,有点感觉了,就要当祖师了,这不是犯傻吗? 四川还有一位, 在前几年火得不得了啊, 他自己封的 “法王 ”都有好几十位, 他自己自然 更是 “大法王 ”了!十多年前, 他在成都写了本 《心经》 的注解, 号称是天下无敌, 所有讲《心 经》的都没有他讲的好。但是有些老居士说他的注解有些好象说不通,请冯老师改一下吧! 那个时候, 他是比活佛还活佛, 比大喇嘛还了得的人物, 我把他注解改了, 那怎么得了?那 个时候他还做茶叶生意,说他的茶叶 “碧玉春 ”也是 “天下第一 ”,喝起来有鲜美的鸡汤味。有 个朋友特意请我喝 “碧玉春 ”,我倒了一碗一品,说: “这个茶我会做。 ”朋友吃惊地问: “你 怎么会做啊? ”我说: “采了绿茶,炒好以后,把蘑菇放在里边,放一晚上,拿出来一泡就是 这个味。 ”他所谓的 “天下第一 ”的茶,不过是把蘑菇里氨基酸的味采进去罢了。更可笑还有, 密宗中有时轮金刚的修法, 而他教别人修七轮金刚, 吹嘘修成七轮金刚, 其功力无边。 还大 吹自己书法超过王羲之,绘画超过张大千,简直就是天下无敌。 但现在呢, 他是广东省通缉的对象, 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他骗人骗到什么程度? 他可以让农村的老农把头发剃得光光的, 头顶烧几个戒疤, 胡子留长, 把西藏喇嘛的僧袍披 上。客人一来, 这几个假喇嘛就五体投地礼拜他。 他随口就说这些喇嘛都是西藏的大活佛啦, 一百五十岁呀,他们都是我的徒弟啦。这是多么荒唐的事啊! 这些社会现象很可怕, 很可怜, 也很让人心痛。 什么原因呢?就是很多学佛的人, 佛教 基础知识不够,见地不到位,才会上当受骗。所以我们在学《宝镜三昧》的时候,说到 “今 有顿渐,缘立宗趣 ”,一定要提醒自己。尽管我们这里是禅宗祖师的道场,提倡禅宗顿门的 修法, 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渐修, 一定要奠定我们的正知正见, 一定要牢牢坚持八正道的 立场。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一个够格的佛教徒。在这样的基础上,老老实实地修,老老实 实地行,一有机缘就会走上祖师禅的路。所以说顿渐决不离开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规矩 ”。顿门有顿门的规矩,渐门有渐门的规矩,各宗各派有各宗各派 的规矩。当然,规矩的基础离不开戒律,在丛林里离不开清规。不论哪家哪派的宗趣规矩, 虽然各有自家的特点, 但都建立在清规戒律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其中的厉害, 要明 白自己要守的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了。 若是离了规矩乱了套, 后来入了岔路自己也不知 道。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也是谈规矩。在丛林里有大和尚、有首座,有当家,有知客 ; 佛学院里有教务长, 有各学科的讲学法师, 他们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但一定离不开全面的 统筹和相应的规矩。 所以说一个寺院, 一个丛林要有正常的学修,就离不开这些规矩。 离开 了这些规矩,无论渐修也好,顿悟也好,都会失去我们的立足点,失去基础。 4、大彻大悟的另一种说法 “宗通趣极,真常流注。 ”正是有了顿渐,有了宗趣,有了规矩,就像有了公路,有了铁 路一样, 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指明了运行的轨道。 这个道路就可以把我们运载到自己希望达 到的目地的。 宗要通, 什么是宗?我们讲禅宗, 什么是禅宗?明心见性为宗, 顿见自己本来面目为宗, 明见真如佛性为宗。什么是通?我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讲,通就是无碍。华严宗的纲宗即 “理 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理无碍,我们在学习经论的时候,能不能在理上无 碍;事无碍,我们在做事时,在实践当中能不能无碍;理事无碍,我们能不能把理和事对应 起来,同时达到无碍;还有个事事无碍,用一句归宗的话说,无碍就是通,如果事事通畅也 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打个比方, 如果有一辆车坏在路上, 或者山体滑坡或是公路坍塌,这道路不通了。 有障 碍道路自然不通。 怎么才能通呢?我强调一下, 心空即通。 我们要发菩提心, 凡事做到无我 无私,把烦恼放下,把我执放下,把法执放下,只有这样才能够明心见性。如果一个人烦恼 积聚,有种种见、种种想、种种执著,他能通吗?肯定不能通。既然不能通,要想明心见性 绝对不行。我执、我慢还在自己的身上,经常疑神信鬼的,是是非非的事情放不下,就像洞 山祖师在《三渗漏》里提到的 “机不离位,堕在毒海 ”。什么是 “机不离位 ”?“位”是指我们的 心,不管是好的念头还是不好的念头, 它不离位便会堵塞我们的心路。 自己的心眼被填塞了, 那你就是堕在毒海了啊!为什么呢?你的心路不通啊!所以真正的明心见性就是一个通字。 通大道,通彻万法。 “宗通趣极 ”,“趣”是趋向的意思, “极”就是终极,到了最高、最后、最终。宗通和趣极, 实际上是作为回互, 说明一个事理。 我们在功夫上或是在发心上, 能不能达到宗通趣极的火 候,能不能进入这样的状态? “宗通趣极 ”本身就是大彻大悟另外的一种说法, 也正如《坛经》 所讲, “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 ” 到了 “宗通趣极 ”的境界,自然 “真常流注 ”。真即真如,常即永恒。真如永恒不变,真实 不虚。 我们在经常谈空, 这样空那样空, 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但就这个空, 你怎么对待?这个空就是真常。 这个真常并不是我们观念里的空。 其实, 我们在说 “空”的时 候也只是一个念头。 学佛的你说 “有”,这个有的念头不好, 我们有烦恼, 满脑子有功名利禄, 有酒色财气, 不好, 不要, 把它空掉。 但空掉之后装什么呢?装般若?装菩提?装佛法?这 不还是有嘛!酒色财气是有,佛法还是有。空空如也、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真空妙有、妙 有真空等等, 严格说起来都是在概念里边打转, 都是在名相上打转。 都是一个个的念头。 “蚂 蚁”是个念头, “大象 ”是个念头, “魔鬼 ”是个念头, “菩提 ”也是个念头,关键的是我们如何 能“真常流注 ”,在自己的本分上来感觉它,在证悟的现量境上去感受它,表现它,而不仅仅 停留在概念上、念头上。 禅宗祖师们说得好, “饥来弄饭困来眠 ”、“著衣吃饭, 长养圣胎, 任运过时, 更有何事? ” 这些都是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之中显示真常的流注。所以未悟之前,见山是山,见水是 水;当你悟的那一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悟了以后呢,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之八 肯心自许的艰巨历程 1、必须要过截断众流这一关 前边说了半天, 这悟前悟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个公案, 夹山善会和尚开悟之前, 在 京口讲经, 别人问他如何是法身?他说法身无相; 问他如何是法眼?他说法眼无暇。 道吾和 尚在下边笑他, 他就去请教。 道吾和尚让他到船子和尚那里去学, 他在船子和尚那里开悟了 以后, 又回到庙子里讲经说法。 后来又有人问他如何是法身?他仍然说法身无相; 又问他如 何是法眼,他仍说法眼无暇。这道吾和尚又在下边听,听了以后说: “此子这回彻也! ”说他 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啦! 同样的答话, 为什么前面说没对, 后面说又对了呢?因为前面说的是比量之中, 后面说 的是现量之中呀! 比如一个年轻人说了一句格言, 他没有经历那些事, 哪怕他说的正确, 却 根本不知道那个格言的真正含意。古训《增广贤文》中有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这样的语言,在解放前许多私塾里,五六岁、七八岁的小孩都会读会 背,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而一旦他饱经风霜, 在社会上生活了几十年, 再回头看这些 格言,哎呀,真是这么回事!同样的一个道理,过来人说和没有经历的人说,里面的内涵是 不一样的。所以一个人悟道以后,举手投足都是道,时时处处他都离不开 “这个 ”,他都在表 现“这个 ”。为什么呢?他能够给自己当家作主了。 老佛爷成佛了也是托钵化缘, 吃饭打坐。 跟在他后边一大帮学修的, 也跟老佛爷一样穿 袈裟,托钵化缘。老佛爷做到了 “真常流注 ”,但学位中的人,因位中的人,还是做不到。我 们怎样从宾位中的被动,通过修学达到主位上的主动呢? 必须明心见性!用云门祖师的话来说,就是一定要过 “截断众流 ”这一关!不然的话,你 永远都在分别思维中, 永远都不知道真如的滋味。 有一天, 你真的当下截断众流, 思维分别 死了,就像老参们说的 “打得念头死,许尔法身活 ”,这念头一棒打死了,法身就朗然现前。 这个功夫希望大家留意,在平常的学修过程中,要经常提持,那就感觉不一样了。 2、不同的病人吃不同的药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 ”。 这个就是学人在因位上的状态。有些人,在禅堂里打坐的时 候,眼观鼻,鼻观心,看上去很安静,一念不生的样子。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肚子里边在 孙悟空大闹天宫呢! 坐禅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初进禅堂初坐禅的人,平常在日常动静之中,人事往来之中, 不觉得自己心里边怎么样。真正进了禅堂打坐了,眼睛一闭,哎呀!心里面波涛汹涌呀!东 边的西边的,前面的后面的,过去的未来的,恩恩怨怨的,是是非非的,什么都来了。自己 不知道如何用功,只觉得自己在打坐,不能打妄想,想把念头压下去,可压又压不下去,越 压越乱。 其实, 没有一个相当长的坐禅经验是很难通过这一关。 中老年人生理衰退, 比较容 易克制妄念,但又容易陷入昏沉状态。年轻人朝气勃勃,精力旺盛,但念头的频率很快,妄 念纷飞。 怎样面对这样的麻烦呢?《宝镜三昧》在这里点得很到位,这就是 “外寂中摇 ”啊!一个 人外面看上去端端正正地坐禅,里面呢?摇摆不定。正是因为这样,祖师才提出了 “系驹伏 鼠”的方法。成年的那些马呀牛呀之类的比较安静,休息就是休息,活动就是活动,但是小 马驹蹦蹦跳跳地老是不安静, 想让它安静下来就太困难了。 所以古人就说了, “系驹不忘驰 ”, 你把小马驹拴在马圈里, 它念念不忘奔驰; “伏鼠不忘偷 ”,老鼠最会偷东西, 哪里有好吃的, 它就去哪儿打个洞去偷, 哪怕把它关在笼子里, 它还老是想偷。 这句话说得很形象。 想拴住 小马驹,让它奔驰的念头停下来,捉住老鼠把它的偷心打掉,这样的对治之法或一时有效, 但如石压草,未及根本。 所以,这里就有 “先圣悲之,为法檀度 ”。作为佛菩萨,一代祖师,他们会根据每个人学 修的时节机缘, 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文化上差异等分别对待,分别料理。 所以才有八万 四千法门, 不同的病人吃不同的药。 因病施治, 因病用药, 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那么, 对治 “外寂中摇 ”的处方又是什么呢?就是下面所说的 “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 心自许。 ” 3、从此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所瞒 修学佛法的人都知道, 芸芸众生都有颠倒见。 什么是颠倒见?就是第七识 —— 末那识污 染了六识以后, 我们的种种见解都是不正确的, 都颠倒了。 佛菩萨看见的是空, 我们看见的 是有; 佛菩萨说 “无常 ”,我们说 “有常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烦恼在作怪, 烦恼心在作怪。 但是, 诸佛菩萨和祖师们会随着众生的颠倒见, 又把它颠倒过来, 把颠倒见颠倒过来, 所以, 才又有了八正道、 三法印等很多佛教的基础知识。 这些内容佛学院的法师们经常讲, 这里就 不多说了。 “随其颠倒, 以缁为素 ”。什么是缁?黑色即缁; 什么叫素?白色即素。 以前出家人都称 之为缁衣, 即穿着黑色衣袍; 在家人则穿白色或是其他色的衣服。 “以缁为素 ”也就是说开了 方便之门,用佛法来教化众生。通过三宝对众生的教导 ,“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我们学修 佛法, 既有烦恼障又有所知障。 烦恼障是颠倒心, 所知障是颠倒见。 有些参禅的人认为找到 感觉了,实际上仍然是颠倒见。 当年的法眼祖师有一个公案, 说打井时, 井被沙子堵住了泉眼。 法眼文益禅师就问: “泉 眼不通被沙碍, 道眼不通是被什么碍? ”当时很多僧人答不上来, 法眼祖师便自问自答: “道 眼不通被眼碍! ”道眼不通被眼碍,法眼不通呢?被法碍嘛。很多学佛的人为什么不能够通 达呢?他就是被法所障碍。 船子和尚在接夹山善会的时候,就说了这么一句名言 : “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 ” 大家都知道拴驴拴马的桩子, 主人家一走就把绳子拴在桩头, 马或是毛驴就不能乱跑了。 如 果没有这个橛桩,马呀驴呀羊呀就会乱跑。一般的人,他对你倾心仰慕,五体投地,你讲的 道理他就会信服,愿意接受。而且,人们信奉的往往是大家所认为的真理。所谓合头语,就 是真理。 大家都会觉得真理简直是妙得不能再妙了, 好得不能再好了。 既然是面对真理, 就 应该信受奉行呀, 那为什么祖师要说 “一句合头语, 万世系驴橛 ”呢?是因为这个信受奉行的 东西,即便是真理,一执著也会变成所知障、知见障,也就是法障。 所以《金刚经》说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让我们不要住法生心啊! 《金刚经》里还说: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还有 “如来所说法,皆 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老佛爷在这里是边说边扫,就怕你执著。 “随其颠倒,以 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每个人都要经过这番折腾,从不信教法到坚信教法;但坚 信教法弄不好又会执着于教法, 到那个时候, 就要把坚信教法的执著也去掉, 这样才能见到 真正的佛法。 过去很多祖师在开悟的时候会说: “哎呀! 从今往后再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所瞒! ”他这 就是肯心自许, 不再为善知识的语句执著。 他有了自己的东西, 他的法活过来了。 但对于刚 刚学修佛法的人来说, 老佛爷说的、 祖师说的、 善知识说的对不对?对! 应不应该信受奉行? 应该。但最重要的,是最后还得把这些丢掉,要有自己的,你才算真正活过来了。 4、人情之上是道情 当年百丈祖师在教导黄檗祖师的时候, 介绍自己开悟的野鸭子公案, 及百丈再参马祖的 公案。 在这个公案里, 马祖振威一喝, 把百丈震得三日耳朵聋啊。 黄檗祖师那么厉害的一个 角色,听见百丈和尚介绍自己的经历,惊得把舌头都吐出来了。百丈看到就说: “你莫非承 续马祖? ”——你是不是要接马祖的法啊?黄檗祖师回答说: “我若这样,将来会失我儿 孙。”——你不是我的老师吗?你是我的师父, 我为什么要迈过我的师父再找马祖当师父呢? 如果非要迈过自己的师父找自己的师公当师父, 那么以后我的徒弟也不会认我这个师父, 而 是直接找你当师父了。百丈于是肯定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如是如是,见过于师,方 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许弟子有过师之能。 ” 禅宗是允许徒弟超过老师。 如果我们跟着老师学, 永远只能与老师平等, 老师有多少本 事,我们学多少本事, 这样你的功夫就比老师减半, 便会一代不如一代。 超过了呢?佛法就 一代比一代兴旺, 这个很好理解的。 为什么禅宗叫超佛越祖禅呢?为什么祖师禅比如来禅还 更高呢?用世间的感觉给大家讲就更容易明白。 如果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孩子, 如果你说这个 孩子没有父母强, 那当父母会很不高兴; 如果你说这孩子以后肯定要比他的父母强, 比他们 有出息,当父母的肯定会很高兴,很欢喜。对于进入佛门的佛教徒而言,如果能超师越祖, 个个都成菩萨, 自己的上师肯定会欢喜呀! 佛法需要一代盛过一代, 如果你代代不能推陈出 新,那么香火就后继无人了,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抉择, 要有这样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我超过师父我 就不侍奉师父了。 尊师重道这个传统美德需要永远保持, 这也是因果呀! 有很多祖师开悟了 以后, 就回剃度师的身边去侍奉他, 或是依因缘帮助自己的剃度师父早日开悟。 这些得道的 祖师, 除了在人情方面保持了尊师重道的美德, 并不因为自己比师父高明就不认师父, 另一 方面还体现了师徒之间相尚以道,有着比人之常情更上一层楼的道情。 “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肯心自许,首先要有证量。参需真参,悟需实悟,只有真参实 悟,才能达到肯心自许。 5、祖师原来也骗人 当年大慧宗杲禅师在见圆悟克勤祖师之前, 很多老和尚都印证他开悟了, 认为他简直不 得了,见地非常高,见解十分圆融。但是,他一直怀疑自己不像开悟的人,于是他抗议,说 我没有开悟!如果你们再这样继续印证我,我要写 “无禅论 ”了!别人说我开悟,并不一定是 真的开悟。 他早先的师父湛堂和尚圆寂时, 他去请当过宰相的张商英写碑文。 张商英是开了悟的大 居士,手眼极高,并不买他的账,说这个碑文我不写,你拿金子来我都不写。若要写,你得 说出你师父有什么惊天动地、大放光明的地方。这时,大慧宗杲就说: “请相公为我师父点 出光明。 ”张居士反问: “你师父的光明在什么地方? ”大慧宗杲说: “就在相公的笔头上! ” 古时往往是这样的, 一字千金呀! 特别是请名望高的人写碑铭之类的文章, 自然是有 “放 光”之处。其实现代人也是如此。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到这里来,在(佛源)老和尚跟前求字 吗?这其中的道理太简单了,不用多说。张商英冲着大慧宗杲这句话说: “好,我给你写, 给你师父点出光明。 但是, 有句话我要给你说, 你还未真正悟道。 现在圆悟克勤禅师已经出 世了,你还要去参,到他那里去参吧。 ” 后来, 大慧宗杲在圆悟克勤那里苦参, 不论怎么下语, 圆悟禅师都说不是不是。 后来参 到什么程度?参到了 “狗看热油铛, 想舔又舔不得, 想舍又舍不得 ”的那个状态。 你想想一个 饿着肚子的狗, 看见一个大油锅, 想伸舌头去舔, 但是油锅烧红了怎么敢伸舌头?但说不敢 吧,心里舍又舍不得, 因为嘴里馋得慌啊! 参禅就得参到这么一个份上, 就得尝尝这个欲进 不能、欲退不得的滋味才行啊!后来圆悟祖师让他去参 “有句无句,如藤依树 ”这个公案,他 参了很久,还是没有参透。 有一天,宗杲忍不住便问: “听说师父当时在五祖面前曾问起这句话,不知五祖说了些 什么? ”圆悟祖师笑而不答。宗杲不甘心,追问道: “当年师父既然在大庭广众前发问,现在 当着众人说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圆悟祖师不得已,说我问五祖 “有句无句,如藤依树 ”到底 什么含意?五祖说 “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 ”又问他树倒藤枯时又怎样呢?五祖说 “相随 来也。 ”宗杲听圆悟这么一说,当下就豁然大悟了。 大家仔细想一想, 我们参禅的人, 是不是 “有句无句, 如藤依树 ”呢?我们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我,念佛是我,我不是我,我不是我,念佛是他,念佛是他 —— 这都是念头啊。念头 在什么地方念?我又在什么地方?他从哪里来?又落到什么地方?你说, 是不是 “如藤依树 ” 呢!刚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有一万条是非跟上,可以找出无数个答案。这个答案若不是, 就会换一个答案,换一个答案也不是,去问问同参。这位同参说,不像;那位同参说,也不 像,于是又开始寻找新的答案。 这是不是 “如藤依树 ”呢?就像一块磁石见了铁就会把它吸过去了,不管是铁钉子也好, 铁屑也好统统吸过去了。 “如藤依树 ”啊,我们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有个什么念头来了,马上 就缠绕着这个念头犯傻。所以很多公案,它都是思维的陷阱,其目的就是让你犯傻。 举个简单例子。一次,五祖法演祖师说: “你看那个窗棂有一个小洞。有一头水牛想从 小洞里钻过去,牛头钻过去了,牛角也过了,大肚皮也过了,四个蹄子也过了,偏偏那个小 小的尾巴过不去,为什么? ”使劲儿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大的肚皮都过去了,而小小 尾巴过不去呢?这里有什么道理?祖师让我们参这个公案肯定有道理。 那你就去参吧, 去胡 思乱想吧!参到头发现,祖师骗人的,弄得你的思维走投无路、死去活来。 6、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家都熟悉高峰妙禅师的公案。 一日, 祖钦和尚作寻常问话: “日间浩浩时作得主么? ” 高峰妙禅师回答: “作得主。 ”钦和尚又问: “睡梦中作得主么? ”师答云: “作得主。 ” 祖钦 和尚继续问: “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人又在何处安身立命? ”这下高峰祖师被 打蒙了。祖钦和尚嘱咐说: “从今日始,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也不要你穷古穷今,只须饥来 吃饭,困来眠,一觉醒来抖擞精神,问问我这一觉主人公在何处安身立命? ”就这一句话, 高峰禅师又苦参了三年啊! 我们在坐的有没有把这个公案参得有点眉目的?无梦无想时主人在什么地方安身立 命?对这个有没有感觉?无梦无想的时候, 就没有主人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了; 你要知道 主人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 你就有想了。 你既然无梦无想, 就不存在什么主人公不主人公 的问题。 所以, 在逻辑学里这就是悖论。 禅宗很多公案就是悖论。 其目的就是让你的思维落 入这个陷阱里爬不出来, 而恰恰是在落下去爬不出来的时候, 使你达到言语道断的状态。 也 就是云门祖师所说的 “截断众流 ”。 我这样说, 是希望大家在参禅的时候, 要勇于给自己制造一个参禅的氛围, 并勇于进入 这个氛围, 进入虚云老和尚给我们说的 “功夫落堂 ”的这么一个状态。 如果功夫不落堂, 要想 真正地破参,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古人有句话说: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参禅如果没有 “精 诚所至 ”的功夫,金石能开吗?绝对不能开。所以大家一定要精进,要用心,才能像那些禅 宗大师一样,经过一番折腾,真正肯心自许了。 大慧宗杲禅师开悟之后, 看到他的师兄也有被师父认可开悟的, 有些看上去是真开悟了, 而有一些就不太像开悟的人。 于是他给师父提意见, 说师父, 我觉得您老人家有问题。 圆悟 克勤祖师问, 有什么问题呀?他就说, 有的师兄确实是开悟了, 可有一些却不见得, 师父是 不是开后门啊?圆克勤悟回答他说, 这些人参了几十年的禅, 如果你不认可他, 他就不死心, 很可能会走火入魔。 给他印证了, 他就安心了。 何况禅法如大海一般, 装得下多少就看各人 的容量了。 你用水池装可以, 用水桶来装可以, 用小勺来装也可以, 总不能说小勺里装的就 不是海水吧?大慧宗杲不服气, 说,若这样, 还用真参实悟干什么?对这点, 我不敢与师父 苟同! —— 你看他们师生之间,对真理的追求是如此这般严格。 再看雪峰祖师 “鳌山悟道 ”的公案。雪峰祖师是 “三上投子,九上洞山 ”,参学二三十年, 后来在德山祖师那里破了参。虽然破了参,但他还没有达到完全 “肯心自许 ”的状态。 有一次,他和师兄岩头和尚出去给寺里办事,因大雪,阻于鳌山寨。岩头每天睡大觉, 雪峰坐着参禅。 岩头很奇怪, 说你不是已经过关了吗?为什么又在苦练基本功啊?雪峰祖师 说,不行,我心里尚未安稳。岩头说,你都是悟了道的人,怎么还会心不安呢?你不如说来 听听,若是你知见到位,我就给你印证,如果不对的,我给你划掉。于是,雪峰就老老实实 地从头讲起自己参学的经历和感受, 比如听到什么样的语言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跟随洞山祖 师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 在德山老和尚那里被老和尚一棒, 如桶底脱落般破了参的感觉, 如 此等等全都说了。 但是他为什么心里还是不踏实呢?因为他没有参透, 没有透牢关, 没有进 入祖师所指的踏实处。 只要觉得心里边还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东西搅得他不安宁, 他就得继续 参。岩头和尚对他说, 你说的那些感觉都还不是真正地大彻大悟。雪峰连忙问, 怎样才是真 正的悟处?岩头于是说了一段斩钉截铁的话: “他后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 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 ”雪峰当下大彻大悟,便作礼起,连声叫道: “师兄 !今日始是鳌山成 道! ” 岩头这句话,一下子就让雪峰祖师感悟到了真正的通,真正的无碍,真正到了 “何期自 性,能生万法 ”的境界。许多习禅的人好象觉得六祖大师的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很 好理解,但是往往对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却着力不多、不够。雪峰祖师通过他的师兄这么 一点, 就把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的奥妙悟出来了。 从鱼变成蛟龙了, 画龙点睛后破壁而飞。 达到这样的境界,从此以后他就 “肯心自许 ”了。 我们在看《五灯会元》的时候,这种事例还有很多。如洞山祖师的师父,《宝镜三昧》 的作者云岩禅师初见药山祖师时的那段公案。 药山问云岩, 你从百丈怀海禅师那里来, 百丈 那里有哪些特别的语言?云岩说,百丈常说 “我有一句子,百味俱足 ”。药山追问说: “咸则 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怎么会有百味俱足这样的句子? ”当时云岩禅师回答不 出个所以。 药山祖师又问, 那你说说百丈怀海禅师到底还说了哪些精彩的话?云岩又举了很 多的例子,最后说:有一次大家请老和尚上堂。老和尚刚一上堂,大众起立,老和尚就说了 一句: “回去,大家都回去! ”边说边把大家往回赶。可大家刚刚退下,老和尚又召唤大家: “喂,你们到哪去?赶快回来! ”大众回首,老和尚当下便问: “是什么? ” 药山禅师听到这里,就说: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这一句啊?就这么一句,让我今天认 识了我的怀海师兄啊! ”云岩祖师听药山这么一说,也真正地大彻大悟,焕然一新了,完全 摆脱了以前在南泉、沩山那里参学时的狼狈相。 7、开悟的标准 所以,要真正地 “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才行。我们一定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能蒙骗过 关,不能自欺欺人。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之前有这样的例子。 有些先生很轻易地印可一个人, 说这个开悟了, 那个开悟了。 结果一问一查, 其实没什么感觉, 只有一些知见或者说是禅学 上的一些知识而已。 以前有人问贾老: “开悟到底有没有标准? ”贾老就说: “开悟有标准。 ”什么标准?第一 是宗通说通,他要在理论上、见地上过得去,有正知正见。第二是在三业处上得清净,并作 得主。 意业虽看不见, 但是大家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看得见。 一个见道之人应该是如法如 仪的,自由自在的。第三个是在行事上有力量。如果交给他的事情,他都不能很好地承办, 就不能说他是一个开了悟的人。 开悟的人都有一种力量啊。 这并不是说开悟了就什么都有了, 什么都行了, 那个是神话。 我所说的是至少他面对世间事情能有所承担, 有解决问题的力量 和方便。而最关键的,是有对治自己烦恼的力量。 不是说开悟了,你就不打妄想了,你就没有烦恼了。不是,烦恼还是要找你,关键是你 有没有力量去对治它, 是你作主还是烦恼给你作主。 你遇到了麻烦动不动心, 失不失念?这 些才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悟境的关键和标准。 如果他面对烦杂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烦恼来 的时候能照看得住, 别人不能料理的事情他能料理得好, 别人处理不好的因果他都能处理得 好,那么我们说这个人就有开悟的可能。如果说一个人开悟了,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麻 烦来的时候一点能耐都没有, 那就可以打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说不能随便印证许可, 说谁谁 开悟了。 但是在明末清初以来就有这样的事情, 现在成都也有那么几位, 其行为受到了一些 善知识的批评。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 ”讲到这里,想起《法华经》提到 “大通 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这位大通智胜佛,他直接住持在道 场里,但是佛法却不现前,这不是很矛盾吗?! 《五灯会元》里就有这样的公案,问参禅的 人:“为什么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而佛法不现前?请各位下转语。 ”参学者有的这样说, 有的那样说,总之不好说。 大家想一想这一句, 有没有谁能下一句转语?平时把这句拿来参参也是很有味道的。 有 人说,十劫坐道场,坐成老死皮也没有用,这样坐成不了佛;有人说,佛法不现前,那是因 为他本来就是佛了, 还要佛法来做什么?佛法不现前, 才是真正的佛法现前, 如果还有佛法 现前,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现前。大化无语,大化无方,大化无相,大化无名啊!这些说得 对不对呢?这些话还得去参。 我们在诵《法华经》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内容, 《楞严经》等很多其它佛经里,也都有这 样相似的内容。 怎样才能参透它?我们须用禅宗 “向上提持 ”的方法来诵经, 这是诵经的窍门。 如果我们诵经不把自己放进去, 不把禅宗向上提持的方法贯彻进去, 就应了能海上师当年的 话,他说 “哎,不说了,现在的人啊,念经的是念经的和尚,打坐的是打坐的和尚,参禅的 是参禅的和尚,等等如是而已,与道无关。 ”所以念经的时候,要把心放进去,要用心地去 念,不然的话就是与道无关。 用心怎么样念?就是向上提持, 就是与无上菩提挂上钩, 这样 才行。 之九 特立独行之宗门作略 1、祖师们下辈子变什么 “如虎之缺,如马之馵。 ”古代有一种说法,老虎是山中之王,是吃人的动物。它每吃一 个人,耳朵上就长一个缺,吃得越多,耳缺如锯。如果我们看到一只老虎,它的耳朵长得像 锯子一样,那就说明它是吃人的老虎,最好离它远一点。这是中国传说。 马馵是什么东西呢?当年汉武帝通西域, 一个目的是对付匈奴, 另外一个目的是去大宛, 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去求天马。天马也叫汗血马,它日行千里,比蒙古马优秀得多,是 大宛王国的国宝。 它跑累了出的汗是红色的, 所以叫汗血马。 汗血马四蹄为白色, 它好像总 是在炫耀自己白色的蹄子, 往往三脚落地, 一脚高抬, 这个叫马之馵。 这是良马的特点。 《宝 镜三昧》在这里提到 “如虎之缺,如马之馵 ”,实际上就在说功夫上的问题。如果没有长久的 功夫,没有真修的实践,就不会达到相应的火候的。如法修行就是要穷追不舍,念念相逐,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坚持下去,才能成就道业。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可惜我们这一生的行 持了。 “以有下劣, 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 狸奴白牯。 ”大家要注意这里的回互。什么是下劣? 按常理来说很低下的东西称之为下劣。大家都知道,世间永远都有高下之分,如《易经》所 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世界原本如此,有阴阳、有内外、有刚柔;佛法亦如此,有菩 提就会有烦恼,有菩萨就会有众生,有道就有魔等等,无穷无尽。 《宝镜三昧》是专门给修 行人讲的, 而且是对有相当火候, 有相应证量的修行人讲的, 所以它在这里边就谈到了一个 境界的问题。 一般的修行人都贪恋境界, 都想坐到妙高峰顶上, 认为佛法是尽善尽美的。 这 种理解原本不错,但是离诸法实相还有差距。为什么呢? 当年庞居士问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不与万法为侣,超然卓立,都到万 法归一了,没有万了只有一了,那个时候是什么人?马祖就说: “待你一口气吸尽西江水, 再向汝道。 ”大家想想一口吞进西江水,那该是多么大的气魄!在江西北部称长江为西江, 但是这里的 “西江水 ”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说不管是西江水还是长江水,不管是净水还是污 水,不管水里边是有龙还是有虾, 统统要吸得进去。 真正能转过境界来的, 一切法都是佛法, 即是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并不是说这个法很尊贵,那个法很下劣。下和上是平等的,贵和 贱也是平等的,善和恶同样是平等的,要有这样的心境。 我们在丛林里边经常听到老修行人说冤亲平等, 佛魔也是平等的。 禅宗一方面讲高高山 顶立,另一方面还强调深深海底行。并不是说菩萨就一定坐在莲花台,在三十三天享清福。 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地藏王菩萨发愿 “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为什么还有很多祖师发愿下一 世还要在红尘中摸爬滚打? 唐朝的时候, 很多学佛的人见地上有误区, 认为见了道的, 比神仙还神仙, 玉皇大帝都 会红眼了。但是自马祖以后,南泉、赵州、沩山、云门祖师等等这样的祖师大德,他们反其 道而行之,打破学佛人中的一些妄念、妄想。你们学佛要到天上去,要到极乐世界去,我们 就不去。所以南泉说: “待老僧百年之后,变一头水牯牛去。 ” 一般的修行人就怕落畜生道, 怕变牛、 变马什么的。 为什么这些祖师偏偏不上天, 不去 极乐世界,还要到山下的老百姓家去做水牯牛呢?沩山祖师也曾这样说: “我百年之后也要 做一头水牯牛,看上去是一头牛,背上有一行字,沩山僧。请问这头牛到底是牛,还是沩山 僧? ”你说他是牛,它又是沩山僧;你说他是沩山僧,它又是头牛。祖师们破除人们在修行 中的好异求胜之心。 凡夫众生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获证四圣果, 但是从究竟意义上讲, 这 是不彻底的。为什么呢? 因为凡圣同体, 所以自从马祖之后, 很多祖师提倡向异类中行。 这就是南泉祖师、 沩山 祖师一再强调的, 你们要成佛, 你们要成菩萨, 要成罗汉, 我不去, 我就要在这里变牛变马。 他一定会变牛变马吗?他确实会变牛变马! 他是为众生甘愿做牛做马, 不去极乐世界享清福 啊!祖师们用这样的方法去破执,去对治修学佛法中喜圣厌凡的心理啊!所以《宝镜三昧》 这里所提 “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狸奴白牯 ”,这十六个字的落处就是这样的。 2、玩陀螺的修行方法 我们想要修行圆满, 只有 “善”不算圆满。 不只是禅宗, 早在天台宗里就把这个道理讲透 了,纯善无恶不是菩提。 以前有一位善知识对弟子说: “菩提是烦恼铸成, 如何欲断烦恼? ”你为什么要把烦恼断 掉呢? “诸佛都具二严,拈一放一自恼 ”。诸佛不只是有庄严的一面,烦恼的体也就是菩提, 我们经常讲 “转”烦恼为菩提,而不是 “断”烦恼为菩提。因为真如就是如如不动的,若是烦恼 可断,那么真如也就可灭了。 今天我陪(佛源)老和尚出去,老和尚说: “哎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吧。 ” 回头了还是不是你呢?还是你啊, 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啊, 并没有变。 但是你要站稳脚根转过 来,一转过来就是修行人了。就怕你不转。关键是转烦恼为菩提,并不是要断。比如,我们 今天在这里打坐, 一会儿妄想来了, 东南西北的念头不停地往外冒, 跟着烦恼也来了, 大家 试试能不能断?再试试肚子饿的时候打坐, 能不能断了想吃饭的念头?转可以, 断不行。 就 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 一鞭子下去它会转个不停, 鞭子抽得越狠, 它转得越快, 如果没有 鞭子抽它, 它一下子就倒了。 清初四川有一位禅师, 开悟后就一直玩陀螺, 并有一首玩陀螺 的“打得乐 ”歌,很有趣。 所以对佛法要有完整的、 全面的理会。 对烦恼与菩提的关系, 对圣人与凡人的关系, 对 西方净土与东方秽土的关系, 在理论上要学, 在修行上要大胆承担。 有的人就是不敢于承担, 一有妄想就去忏悔, 就去烦恼, 心里边很难受。 有什么难受的?没有烦恼你就是佛?就是菩 萨了?人都是有烦恼的, 正是因为有烦恼我们才要修行。 只有精进地修行, 烦恼才会慢慢地 淡下去。如果想要一刀两断,除非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不然,你凭什么一刀两断? 佛教的经典中讲有两种烦恼。 一种是见所断烦恼, 有些经教里谈到过这样的境界, 明心 见性可以把我们知见上的烦恼见一刀两断, 称之为 “见所断烦恼 ”。在第六识上下功夫, 通过 对般若的修行,增长自己的智慧,突然破参,就可以达到断 “见所断烦恼 ”的状态。另外一种 是“修所断烦恼 ”。修所断烦恼是什么呢?一个人多生累劫上带来的业力在第七识上是入了 根,入了命里的。在 “见所断烦恼 ”调理了以后,要悟后起修,通过长久的反复的修行锤炼, 慢慢地修,慢慢地转。尽管此处名称为见所断、修所断,但实际烦恼上不是断,而是转。真 要是烦恼断了, 你也就失去了修行的资粮。 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如果没有那一滩 臭泥,就不会有莲花的香艳。所以说没有烦恼的资粮就不会结出菩提的果。它们是同体的, 这边是烦恼,另一边就是菩提。如果断了烦恼你也就断了菩提慧命。 “转烦恼成菩提 ”是禅宗历代祖师所强调的,所以, “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 狸奴白牯 ”这几句都是相对而言的。 让你看到事物这一面的同时, 也让你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取这面丢那面,取那面丢这面都不行。我们要敢于证得菩提,要敢于承担。如果资粮不够, 就暂时不忙,先精勤地积累一些资粮。善法修行有了基础以后,才能提持向上。 3、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捷径路线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 ”这里谈到了事情的因果关系。大家都 熟悉中国神话传说 “后羿射日 ”的故事。传说中,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河流干枯了,大海也 干涸了, 许多人和动物渴死了。 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 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 一些 人出门觅食, 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 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 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 存。后羿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 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后人一直称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神箭手。 大家想想,射箭有没有什么巧力可寻呢?关键就是一只弓箭与目标的连线应该是一条直 线。如果我们射箭的轨迹跟蛇一样弯弯曲曲的, 怎么能行呢?那样一定会偏离方向。 所以这 里我们讲的是因和果的关系, 目的和手段的问题。 目的和手段之间一定有一条最方便、 最捷 径的路线和方法,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找到。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二千多年了,唐代的时候出现了六祖大师,禅宗得到蓬勃的发展。 禅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 ”这个法门的确是佛祖八万四千法门中最 为殊胜、 最为便捷的法门。 为什么说顿教最为殊胜呢?如果我们修其它的法门, 都是在次第 中修行,在次第中修行就有因,就有果,就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之内,慢慢地循序渐进地修。 既然是循序渐进, 它就永远处在一个有限的境界当中, 永远都在一个有限的状态中, 很难达 到顿悟,不能真正地把真如一口吞进。 以前我在云门佛学院讲《信心铭》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信心铭》开篇的八个字: “至 道无难,唯嫌拣择 ”。真正的至道,最根本、最要命、最彻底的道,是没有一点困难的,它 是现现成成的,就像云门祖师所说的: “哎呀,我所说佛法一切现成,本自具足,一切圆满 啊。 ”有人问仰山祖师: “佛法还要讲顿悟吗? ”祖师答: “当然讲啊,无奈已落入第二了。 ” 哪怕是顿悟, 也是落在第二了。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你悟还是不悟, 真如都不会少一点, 也 不会多一点。众生本来就是佛,正如六祖所说,即心即佛。 当年看《西游记》,什么都没有记住,只背下了唐僧写的那首偈子: “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心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注:该偈为宋朝道家南宗创始人张伯端所作,为《悟 真篇》的压卷诗。原题为《即心即佛颂》,吴承恩引用作《西游记》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 贼无踪 ”之篇首。 )那是 1969 年,我在海灯法师那里把这首偈子背给他听,他听了说: “嗯, 这个还不错,像模像样的。这个跟禅宗里所说的一样。 ”即心即佛,我们就是佛。但是我们 为什么不知道呢? 4、用功夫的根本处 当年石头和尚在六祖那里还是一个小孩子, 也就是一个十来岁的小沙弥。 六祖大师快圆 寂的时候, 石头和尚就问六祖大师: “大师百年之后, 我怎么办呢? ”六祖大师说: “寻思去。 ” 六祖大师圆寂之后,石头和尚就天天在那里打坐、寻思。后来一个师兄对他说: “祖师不是 让你这样寻思,青原山行思和尚,很了不起,是让你去找他。 ”于是,石头和尚去青原山参 行思大和尚。 那个时候石头和尚已经在曹溪住了几年, 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行思大 师一看他,就问: “你从什么地方来? ”石头和尚答道: “从曹溪来。 ”行思大师又问: “从曹 溪怎么来?带了什么东西来? ”答: “没去曹溪前,也没缺失什么! ” 问: “既然如此,那你 还到曹溪去干什么? ”石头说: “不去曹溪,怎么知道不曾缺失呢? ” 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这样。 佛性本自俱足, 本自圆满, 但是如果不学佛, 我们就不知道 自己的佛性本自俱足,本自圆满。还是需要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修学佛法之后,我们才 会发现自己的佛性真的是本自俱足。此意也是这里所说的 “箭锋相直,巧力何预。 ” 当年六祖大师大彻大悟,了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进而向五祖呈偈: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本自清净是不需要修行的;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自性是不生不灭,不来 不去的; “何期自性本自俱足 ”——自性本自圆满啊;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我们的这个佛 性并不是说被人打了一下就没有了, 就东摇西摆了;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一切本自俱 足,现现成成的放在这里, 要现直下便现, 想见当下便见。 这是一代祖师为我们的现身说法。 现在,我们的老和尚也经常的给大家显示真如大法, 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善于看, 善于观, 留意观察老和尚的气象、风骨,看他的身、心、意,是怎么释放出来的。要善于观察并反观 自己,若是对自己的耳闻目睹妄加猜测卜度,那不但对不住老和尚,也对不住自己。 总之, 佛法是顿渐一体, 顿渐不二的。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总体的领悟。 如果没有 这样的领悟, 那么在佛法上永远都只能是见其一隅。 为什么云门宗的纲宗有 “涵盖乾坤 ”的这 么一个提法? “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华严宗的法界圆融,都容纳在云门宗的 “涵盖乾坤 ”之中了。所以我们在看 “羿以巧力,射中 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 ”这一句时,要明白这是在提示我们要善用方法,善巧用功。 这个善巧的方法说穿了, 说破了, 也就是照顾自己当下的念头, 这是最简单、 最省心的方法。 说到心就要说识,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每个人想想,要把这个心弄明白,有 多麻烦。 心是什么组成的呢?是思想组成的, 是人的意识组成的。 意识又是什么组成的呢? 所谓的意识流是一个个念头组合而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 正见是整体的, 正思维是局部的, 正念是一个细胞,一个单元。在八正道里,这三条经常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关系。正思 维是正见的基础, 正念是正思维的基础。 如果我们要从正思维到正见, 那就太庞大了; 如果 我们从正念上下功夫, 攻其一点, 正思维就在当下, 你就不会绕圈子, 也不会从过去纠缠到 未来, 也不会把自己纠缠在这样那样的理论里面。 只是守住自己的当下一念即可! 就这当下 一念,多直接,多简便,多有趣,多畅快!它不会使你分心,你可以集中力量关注一念,然 后一榔头砸下去!这个也就是 “箭锋相直,巧力何预。 ”这里不能投机也不能取巧,这是我们 用功夫的根本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宝镜三昧》 非常非常的妙, 就看我们如何来对待。 当我们通过 “箭 锋相直,巧力何预 ”真正地明心见性,打破意识分别对我们束缚后,我们的境界就会焕然一 新。那个时候就可以看见 “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 ”的非常境界了。 大家可以想像, 在唐五代的 时候要想看到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有多么无奈。即使现在,我们这里也无法看到木头、泥 巴的造像会起舞、 唱歌。 那这里所说的 “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 ”是怎样一个境界呢?这就涉及 到了无情说法的公案。 5、无情说法谁人听 当年洞山良价禅师参沩山禅师, 提及南阳慧忠国师 “无情说法 ”的公案。 有僧问南阳慧忠 国师: “如何是古佛心? ”国师说: “墙壁、瓦砾是。 ”这僧人说: “墙壁、瓦砾岂不是无情? ” 国师说: “是。”参学的僧人就问南阳慧忠国师: “无情也能说法? ” 南阳慧忠国师回答说: “能 啊,无情不但能说法,而且说得很热烈。 ”那个僧人就说: “为什么我听不到呢? ”南阳慧忠 国师就说: “你当然听不到了,如果你能听得到,你不就跟菩萨一样了吗? ”那人便问: “那 国师你能听得见吗? ”国师回答: “我也听不见。 ”那人反问说: “你既然听不见,又怎么知道 无情能说法呢? ”国师回答说: “幸好我听不见, 如果我听得见就像佛菩萨一样到西方极乐世 界去了,还能在这里给你讲法吗? ” 沩山禅师听过良价所举的 “无情说法 ”公案之后,便说: “这里亦有,只是罕遇其人。 ” 禅师把平日所用的拂尘竖着举起来,问良价: “会么 ? ”这就是无情说法,你能领会吗 ? 良价 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明白,未领会: “请和尚说。 ”沩山道: “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 ” 这时的良价仍不明白沩山所言。 后来,沩山指示良价去找云岩禅师。良价见到云岩禅师后,问: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 闻? ”云岩说: “无情得闻。 ”良价又问: “和尚闻否? ”云岩说: “我若闻 , 汝即不闻吾说法也。 ” 良价仍未领会无情说法的含义,继续问道: “我为什么不闻呢 ? ”这时,云岩象沩山一样,也 竖起了拂尘问: “还闻么? ”洞山答道: “不闻。 ”云岩说: “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 乎? ”到这时, 洞山还不死心, 接着又问: “无情说法, 出何典教? ”云岩禅师答: “岂不见《弥 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 ”这时,洞山良价禅师终于有所醒悟,终于由有声悟 入无声了。于是脱口说了个偈子: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 眼处闻声方得知。 ”所以我们无论身处何处,六根所触,都应有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 花皆是菩提 ”的感受才象样子。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实际上木人没有歌,石女也没有舞,是你自己明心见性以后, 欢喜心来了。老天不会说话,大自然也不会说话,但你看那些诗人、画家的作品,因为他们 的心灵接近自然, 于是他们眼中的一切事物都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东西。 它传达的是什么呢? 传达的是自己的情感。一切法都是佛法,石头也是一法。 有僧人问赵州老和尚: “什么是佛? ”老和尚说: “庭前柏树子。 ”柏树也是无情啊。于是 僧人又问老和尚: “柏树子什么时候成佛的呢? ”老和尚答: “待虚空落地。 ”那个僧人又问: “虚空什么时候落地啊? ”老和尚答: “柏树子成佛。 ”老和尚在这里画了一个圈,天衣无缝。 6、莫要当面错过了好消息 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 常听大人讲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 老和尚在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 ⋯⋯ 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但是你别小看这个故事里画的圈,说不定某个时候它在你心里一闪, 你就悟了。那个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了。 寺庙里的师父每天都在上殿,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重复很单调。 当然上殿还有一系 列的功课,天天念佛,念十万遍,百万遍,念到最后花开见佛。为什么呢?因为念到那个时 候已经是精诚所至, 万念归一了。 念到不打妄想了, 归于念佛这一念之上。 有一天这一念突 然落堂,即虚空落地了,花开见佛了,本来面目现前了。另外,很多单调重复的东西可以引 发定境, 这点需大家留意。 单调重复的事往往能使人心无二致, 心不放逸这本身就与定相应 了。只要自己能安之若素,不厌不烦,定境就可以从中生起。 定是无移的、 不动的。 在一个思维过程之中, 注意力投放在一个点上, 他本来就是不移 不动的, 是精神的高度集中。 但是它和佛法所说的入定还不一样, 但是如果持之以恒地训练, 保持注意力集中投放的时间,不动心,不移义,不串情,说不定哪一天你一下子就入定了。 如果一开始能定十秒钟, 那么定一分钟就有可能; 如果一分钟有可能的话, 那么定十分钟也 有可能。这样持续下去,入定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都有可能。历代祖师是从不糊弄我们 的,功夫是锤炼出来的,也只有下这样的死功夫,才能有所得。如果你真正做到这一步了, 好消息就来了,好消息一来就能看得见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了。到那个时候,面对你最恨 的人你都会觉得他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可爱,你就真正地体会到冤亲平等、凡圣同一的境界。 为什么呢? “六七因中转 ”,第六识进入无分别状态, 变成了妙观察智, 看到山河大地遍地是 黄金, 肮脏的娑婆世界变成了庄严佛土; 第七识烦恼识变成平等性智, 哪还有什么冤家、 亲 家,凡人、圣人之别呢? 但这样的境界是 “非情识到, 宁容思虑。 ”云门三句的第二句是 “截断众流 ”。截断众流是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的另一种说法。 今天下午和明向大和尚一起聊天, 说到怎么让第六识的智慧进入第七识。 如果我们在第 六识和第七识上同时用功,便能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也就是云门祖师所言 “截断众流 ”, 用这样的气概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境界,就是 “非情识到 ”。 情是第七识的, 识是第六识的, 大家要明白这点。 起心动念是第六识, 它把我们圈在分 别知见里, 你能看见 “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 ”吗?你能看见真如实相吗?不行啊。 我们的起心 动念只是第六识里边的一个印象而已, 永远是第六识里的一张照片。 所以真正的功夫必须在 “截断众流 ”,必须在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上。我们要在这个功夫上好好地体验。其实,我 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状态出现,但它却像电光石火一样,一闪而过。 比如说, 我去方丈室去找老和尚请教问题, 看见老和尚眼睛一瞪,突然就吓傻了。 在这 “吓傻 ”的时候,你本来要向老和尚请教的问题也被吓跑了,这就是 “言语道断 ”的那一刻,但 是自己不知道,当面错过了。再比如,老和尚一棒子敲过去的时候,吓得你腿都发软,这时 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念头了, 这也是 “好消息 ”来的时候, 但是我们却没有把握住, 又错 过去了。为什么呢?功夫没有做到家, 你怎么能留住这个瞬间?如果我们平时的功夫做够了, 老和尚的棒子一来,一下子心生欢喜,那老和尚也该给你道喜了。 之十 曹洞宗护持之道 1、禅门中的君臣父子 “非情识到, 宁容思虑 ”,走到这里恰恰不要给自己开后门。 遇到这样的事要在佛经里找 证明, 遇到那样的事要在祖师语录里找证明, 我的境界对不对?我见到光了, 看到影了, 见 到《宝镜三昧》中说的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了,是不是进入状态了? 真正的境界不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要善于用功,这是一个前提。中观、般若、唯识 等等一些理论要有所了解, 应该树立正知正见, 先在比量上有一个证量。 比量上的证量是不 可少的,有了解悟的基础,才能把握证悟的机会。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这一句是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什么是君臣?什么是 父子?《宝镜三昧》借用儒家的君臣、父子关系,来说明禅宗里宾、主的关系,这与曹洞宗 中所讲 “君臣五位 ”实际上是一回事。 什么是宾?什么是主?什么是君?什么是臣?首先要明 白这个概念。真如是主,万法是宾;能知是主,所知是宾。所知包括外边的万事万物,也包 括了内心的种种境界、 种种念头。 很多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境界, 这些出现的 境界实际上都是所知,是宾不是主。大家一定要把 “宾主 ”区分开来,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万法是宾, 一是主; 万法是臣, 一是君; 万法是子, 一是父。 但“万 法归一,一归何处?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的人常把 “万法归一 ”挂在嘴边,但是还不知道 真正的 “一”是什么。 当年严阳尊者参赵州老和尚问: “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赵州老和尚说: “放下,放下 ”。 尊者又问: “既是一物不将来, 放下个什么? ”没有什么东西还放下个什么东西呢?赵州老和 尚说: “放不下,担起去。 ”尊者言下大悟。原来他把什么都放下了,唯独把 “空”担在身上。 所以说 “万法归一 ”,“一”也要放下。 大家应该明白我是主、 我是父, 其它的全都是宾。 真如佛性是主, 真如佛性所产生的万 法是宾,一切都要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要牢记祖诲,不然老是处于 “宾 ”的状态,那就只 能在分别境上打滚儿,在六道轮回里轮转了。 2、曹洞纲宗与丛林规范 有一位比丘去参曹山,说: “某甲从偏位中来,请师向正位中接。 ”曹山说: “不接。 ” 这位僧人说问: “师父慈悲,为什么不接 ?”曹山祖师答道: “恐落偏位中去。 ”你看,我要一 接引,就落到偏位中去了。大家想一想这其中的厉害! 当年云门祖师去参曹山的时候,问他: “密密处,为什么不知有啊? ”曹山回答说: “只 为密密,所以不知有。 ”云门祖师又问: “此人怎么样去亲近呢? ”他说:“不能向密密处亲近。 ” 云门又问: “不向密密处,还亲近得吗? ” 曹山说: “始得亲近。 ”于是,云门祖师顶礼叩拜。 曹山祖师是唐末时期最厉害的一位禅师,他在这里与云门祖师的问答值得好好去参! 又有一位比丘去参曹山的时候说: “师父,弟子浑身是病,请师医。 ”曹山祖师说: “不 医。”这个比丘又问, 为什么不医啊?你老人家为什么不发点慈悲?曹山一口回他: “就是要 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成! ”你说曹山祖师到底是慈悲不慈悲啊?禅宗就是这样,自己的因 自己了,谁给你医啊?自己的烦恼,自己的业障只有自己了,谁都帮不上忙。 祖师的语言其实是最高最妙的药, 可以说是九转还魂金丹, 是可以立地成佛的药。 所以 我们要看到祖师接引人的精彩之处, 更要在修行的见地上时时注意 “臣奉于君, 子顺于父。 ” 如果不这样做那就变成了 “不顺非孝, 不奉非辅。 ”那么我们就会落二落三, 在见地上覆水难 收,难以归宗了。 另外,在寺庙的规矩上也有宾主关系,也有一个君臣、父子的关系。对我们而言,老和 尚是父、是主,我们是子、是宾。方丈和尚在此主持佛法,教化一方,在这个方面他是属于 主位。 各位常住作为四方来参学的, 必须服从方丈和尚的统一安排, 在日常的工作、 学习中 做到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这个不是开玩笑。丛林是庄严之地,是佛法教化的重地,如果 规矩坏了, 没有一个从上到下纪律严明的僧团, 这是不行的。 在坐的师父走过很多寺庙, 也 看到过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所以大家更应该珍惜云门寺的道风。 这是从虚云老和尚到佛 源老和尚,到现在的大和尚一直传下来的道风,大家要好好的爱惜、护持。 曹洞宗为什么能流传一千多年?在日本它是非常神圣的。尽管临济宗在日本有二十多 派,但二十多派加起来也未必会有一个曹洞宗的力量强大。 为什么呢?因为曹洞宗的纲宗绵 密。就像我们前边说的一样, “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 ”这实际上是从 两方面来讲。 一方面是从我们明心见性, 心地法门上来说; 另一方面是针对丛林的道风而言。 大家都知道一个宗派之所以能够成立, 它必然有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祖师, 第二要有道 场,第三要有规矩。规矩即是纲宗,它包括心法上的纲宗和丛林规范。唯有这样,一个宗派 的建立才可能有几代人或者是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否则就形不成一个 宗派。 六祖大师之后有很多祖师, 为什么有的祖师能自成一派?有的祖师如船子和尚、 岩头和 尚却没能形成自家的宗派呢?关键在它的传承。 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的传承, 三代以后就没有 人了, 自然就断了香火了。 另外, 法上的纲宗与修学的规矩没有传下来, 没有形成一个专门 的体系,也是不能一脉相传,形成一个独立宗派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沩仰宗、曹洞宗、 云门宗、临济宗、法眼宗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道统、规矩,传承的时间长,才能称之为一个宗 派。禅宗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有凭据地传承下来的。 净土宗、 天台宗、 华严宗的传承有所不同, 它不是亲予授受。 比如说净土宗到目前才十 三祖,每代之间会隔很长时间,甚至是一二百年。但是它的法门在,它的纲宗、规矩传承下 来了。所以说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对一个僧团,一个宗派来说是 非常重要的原则,如果我们小看的话,不尊重这个原则,就会犯很大的错误,给僧团、丛林 带来麻烦。 3、没人说你是哑子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祖师留给我 们的法, 并不是要我们敲锣打鼓地去外边张扬。 心法是自受用的, 是自己了生脱死的无上法 要,在最初的阶段必须潜行密用。 赵州老和尚说, 三十天不说话, 没有人说你是哑子。 我们看到一个师父, 每天兢兢业业 地做自己的事, 不说一句话, 那我们会认为这个师父了不得, 十分精进。 如果一个人在修法 的时候既张扬又鼓吹:我今天在修这个法,明天要修那个法,这个法不行,那个法也不行。 大家会对他有什么看法呢?说一套做一套不行,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行, 特别是在道法上 必须潜行密用。 心地法门并不是像电视节目, 虚张声势, 热闹非凡。 严格的修行是一种很苦、 很孤独的, 是“内心深处闹革命 ”的这么一个过程。 修行者必须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上如实地下 功夫,洗心革面、易筋洗髓,旁人是一点忙也帮不上的。自己的心病还得自己的心药来医, 所以必须潜行密用。 禅宗的历代祖师在明心见性之后, 都要隐藏一段时间。 六祖大师得法以后, 在猎人堆里 隐藏、 磨练了十五年; 云门祖师在灵树藏了八年; 德山祖师在太浮山洞一呆就是三十年; 临 济宗的慈明和尚也极为了得,他隐修十多年才得出名的。 慈明和尚的禅法在北宋中期相当霸道, 相当厉害, 但是他一开始并没有在外边当方丈摆 气派,而是在丛林里干杂活。做了十多年后,才被他的一个师兄认出,劝说他,我们的师父 汾阳老和尚已经圆寂了, 现在临济宗已经没有当家的人了, 你必须出来担当这个重任。 这样 苦劝之下他才出山。 德山祖师侍奉龙潭祖师三十年。 龙潭和尚圆寂后, 当时的太守叫他出来 主持德山精舍, 他不肯去, 怎样劝他都不肯去。 后来太守想了一个主意, 说如果你不出来做 住持,就给你加一个贩卖私盐的罪名,判十年徒刑,关进监狱里去。德山祖师没办法,才出 山任住持。 云门宗很著名的雪窦重显禅师, 破参得法之后, 他的一位当大官的同乡曾会对他说, 恭 喜啊, 你现在已经破参了, 下一步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啊?他说我打算到灵隐寺去。 曾会马上 说,我跟灵隐寺的住持关系非常好, 我给你写封介绍信, 你到了那里应该没问题。 过了几年, 这位大官到灵隐寺来看望他的老朋友, 翻了半天花名册, 都没有找到雪窦禅师的名字。 他不 放心, 又一个寮房一个寮房地去找, 还是没有找到。 最后, 他让灵隐寺的住持把寺内所有的 和尚,包括在外边化缘的全部召集到一起,才找到了雪窦禅师。这下子曾会抱怨说: “老兄 啊,我给你写的推荐信呢?你是可以当宰相、当祖师的人啊,怎么还在这里当清客呢? ”雪 窦禅师回答说: “信是你写的, 可我又不是替你送信的邮递员, 你这封信和我有什么相干呢? ” 这就是祖师的 “主”,也是祖师 “潜行密用, 如愚若鲁 ”的实证。 在他们还没有升座的时候, 没人谁知道他们是祖师。 我们这里在坐的各位法师, 谁是祖师啊?谁会在不远的将来响当当 地教化一方啊?我不知道,只有你们自己心里边有数。 4、成为主中主 最后还有一句 “但能相续, 名主中主。 ”修行一定要有相续, 要有主动性, 更要有连续性。 有些人开始很用功很精进,修了三五年,开始生烦恼了。哎呀,我的修行也就这样了,没什 么进步,还是回家睡大觉吧,还是赶紧还俗吧。如此退失是万万不可的。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 ”,一定要有韧劲,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三十年如一日, 用出家人的话来说就是 “尽形寿 ”——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来修行, 完成佛祖传给我们的如来家 业,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主中主。洞山祖师快圆寂时,有人问他: “什么是主中主? ” 洞山祖师回答说: “宾中主尚未见到,还有什么资格谈主中主? ”所以说 “恁么道即易,相续 也大难。 ”主中主是说来容易,若非持之以恒,相续不改,实是难得。 讲了四个晚上, 终于把 《宝镜三昧》 讲完了。 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仓促上阵, 不是之处, 还望大和尚、各位法师指正。 谢谢大和尚,谢谢常住,谢谢各位师父!
本文档为【云门说宝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5-14
浏览量: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