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宫山实习报告

九宫山实习报告

举报
开通vip

九宫山实习报告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1 姓 名:孙雷 学 号: 班 级:地理科学 指导老师:文力 杨剑 聂芳 目录 ●前言 (1) ●实习区域概况 (2) ●第一章生物土壤 (5) ●第二章资源利用与保护 (17) ●美好的会议 (22) ●后记 (23) 前言 一.时间:2012年5月 二.地点:咸宁九宫山 三.路线:云中湖——云中湖大坝——乌龟朝圣——金鸡谷——闯王陵 四.任务: 1.了解当地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以及探究冰川地貌形成的; 2.分析不同条...

九宫山实习报告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1 姓 名:孙雷 学 号: 班 级:地理科学 指导老师:文力 杨剑 聂芳 目录 ●前言 (1) ●实习区域概况 (2) ●第一章生物土壤 (5) ●第二章资源利用与保护 (17) ●美好的会议 (22) ●后记 (23) 前言 一.时间:2012年5月 二.地点:咸宁九宫山 三.路线:云中湖——云中湖大坝——乌龟朝圣——金鸡谷——闯王陵 四.任务: 1.了解当地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以及探究冰川地貌形成的; 2.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不同条件下的岩石,土壤的性质; 3.了解当地的水文条件; 4.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环境与生长状态的关系、植被的分布状况、不同分布区的植物形态差异。 实习区域概况 (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经纬度,地形地貌;气象气候;生土壤物等。社会经济概况:人口、交通、旅游、历史等。可参考指导书)九宫山耸立在幕阜山脉中段,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下辖有两个村、三个楠竹场和两个自然保护站。全区常住人口4400人(其中农业人口3100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和避暑胜地,也是湖北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顶桂冠的旅游名山,是武汉城市圈内重要的休闲避暑胜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屏障自然地理环境概况: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部地区,南面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西与崇阳县相交,北与通山县的横石潭镇相连,东与通山县的太平山林场相接,属幕阜山系九宫山脉中断,地理位置为东经114o23'35"一114o43'24",北纬29o19'27"一29o26'52",海拔高度117~1656.7m,鄂南第一峰老鸦尖海拔1656.7m,为保护区的最高点。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20105hm2,其中,森林总面积18224 hm2,森林覆盖率90.64%。辖厦铺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4810 hm2,森林面积4473 hm2)、闯王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7863 hm2,森林面积6558 hm2)、金家田保护区(总面积2981 hm2,森林面积2974 hm2)、太阳山林场(总面积1651 hm2,森林急面积1552 hm2)、九宫 山林场(总面积1027 hm2,森林面积1017 hm2)和九宫镇(总面积1773 hm2,森林面积1650 hm2)。 地质概况 地层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地层分布较全,出露较好。从元古界至志留系均有出露,岩性类型齐全,既有岩浆岩的侵入体,又有变质岩系和沉积岩系。但以元古界板溪群的变质岩系和侏罗世末的花岗岩侵入体出露面积最广。 构造 保护区内地质构造为幕阜山复背斜北翼与通山复向斜南翼相交接的构造地段。区内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褶皱构造有:幕阜山复背斜、北翼九宫山背斜、莲花巷倒转背斜、大坪里倒转背斜;代表性断裂构造有:富家山逆断层、上程正断层。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平行相间排列,并分布有一系列新华夏系北东向断裂 地貌 山高谷深,坡陡谷狭,岭谷相间,平行排列是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总的地貌特征 (l)层状地貌,各有特色(2)岭谷相间,平行排列(3)谷地重叠,分外明显 (4)九宫山第四纪冰川遗迹 气候概况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变,阴晴不定;夏季湿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全年雨量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多暴雨。此外,具有较为显著的山地气候特征。 水系概况 (1)厦铺河 (2)横石河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除以上主要河流水系外,区内还散布着大量的瀑布与山泉。瀑布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特殊地形区,较为著名的有位于九宫镇云中湖西的喷雪崖瀑布、太阳山主峰下的大崖头瀑布和森林公园的金鸡谷多级瀑布等。而山泉则大量分布于区内地下水露头处,成为区内众多大小溪流的主要补给源,较为著名的有九宫山龙珠凸、三界三宝村的龙潭、七清两泉。 生物概况 九宫山的基带原始植被属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带,因地处该带北缘,植被成分具有由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故有较多的落叶阔叶成分,境内水热条件随着高度变化较大差别,由低向高顺序出现常绿 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带和灌草丛带 3、测定岩石的结构和性质,如为沉积岩还应测定其粒度、圆度、分选度、胶结类型、沉积 第一章生物土壤 一、植被类群 概况: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总体而言在结构上较为复杂,多数群落因更新层和演替层较为完备,多为有序演替。但随着演替的进行,一些群落外貌将会发生变化,如:黄山松林等缺少更新层和演替层的针叶林会随着阔叶树种的入侵表现出针阔混交林的特征;苦槠槠林等常绿阔叶林的落叶树种成分越来越多而逐渐演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香果树林等个别落叶阔叶林将会含有常绿树种成为混交林。另有一些群落的建群树种将发生改变但仍维持原来的群落外貌,主要表现在一些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高海拔地区的落叶阔叶林。低海拔地区因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群落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胁迫下,一些耐性较强的先锋树种(主要是马尾松)侵入常绿阔叶林使其成为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的落叶树种不断增多而逐渐成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984年5月和1985年6月湖北省林业学校的调查表明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尚有较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分布,武汉大学植物资源调查小组2000年的调查发现基带的常绿 阔叶林外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1)常绿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低山丘陵。为九宫山区原始植被基带,在海拔230米以下的村落,有以苦槠为有时种的“风水林”。散生片林主要代表群落有苦槠林、樟树林、甜槠林,林中生长的种类,带有青冈栎红脉吊樟,长叶石栎,冬青厚皮香,青栲。多脉青冈,油茶黄连木,中华石楠。黄檀、石岩枫、柞木树、白木俞、稠李、盐肤木、枫香等,在海拔1000——1200米,有小面积交让木,厚皮香,包石栎等为优势种组成的单优群落,低山丘陵内有较大面积的马尾松和南竹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杉木林,多为人工栽培,呈小块片林分布,也有在松、竹和阔叶林中混生 (2)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400米之间的低山和中山地带。在海拔1000米以上,群落中落叶树种的比重大,针叶树种以马尾松,台湾松分布最广,与阔叶树混交组成针阔叶混交林,在金家田——老鸦尖垂直线分布在海拔190米以下,在马尾松林分布线上的针叶林全部被台湾松代替。植物种类,森林树种有80 料,占全国木本植物总科的45%, 204属占16.03%;90种,占5%,裸子植物有银杏科1 属1 种,松科1 属2 种,杉科l 属1 种,柏科l 属1 种,三类杉科1 属2 种,红豆杉科2 属2 种,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有九个科,蔷薇科10属40 种,壳斗科6属27 种,樟科6属23 种,豆科14 属21种,杜鹃科6 属14种,马鞭草科5 属13种,忍冬科5 属12 种,卫矛科 3 属12种,大戟科6属10 种。 (3)混交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400米之间的低山和中山地带。在海拔1000米以上,群落中落叶树种的比重大,针叶树种以马尾松,台湾松分布最广,与阔叶树混交组成针阔叶混交林,在金家田——老鸦尖垂直线分布在海拔190米以下,在马尾松林分布线上的针叶林全部被台湾松代替。阔叶矮林带和灌草丛带,分布于老鸦尖海拔1500米以上直到山顶尖部,老鸦尖顶部的小面积范围内属孤山之顶,因地势高寒,强风和云雾等因素,很多阔叶树树种出现矮化现象,沿东西向的山脊一带形成阔叶矮林,主要乔木和灌木树种有:黄山槲栎,短柄,茅粟、化香、石灰树、马鞍树、 野山楂、水桑、吊钟花、金缕梅、三丫乌药,小黄檀等。 (4)灌丛草甸:(同上) 二、珍稀濒危植物 (1)珙桐:珙桐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形似鸽子展翅。珙桐的花紫红色,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总苞,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绿黄色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总苞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并有象征和平的含意。因此称为“鸽子树”。 珙桐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呈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薄片脱落。单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纸质,宽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粗锯齿,叶柄长4~5厘米,花杂性,由多数雄花 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总苞,纸质,椭圆状卵形,长8~15厘米, 中部以下有锯齿,核果紫绿 色,花期4~5月,果熟期 10月。( (2)南方红豆杉:常绿乔木。 叶螺旋状着生,排成两列, 条形,微弯或近镰状,长1—3 厘米,宽2.5—3.5毫米(萌 生或幼苗更长可达4厘米, 宽可达5毫米),先端渐尖, 上面中脉凸起,中脉带上有排列均匀的乳头点,或完全无乳头点,下面有两条黄绿色气孔带,边缘常不反曲,绿色边带较宽。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托以圆盘状假种皮。种子倒卵形,微扁,先端微有二纵脊,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 红豆杉为常绿乔木,20米左右,胸径60~100mm。小枝互生,叶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条形,微弯,长1~4.5厘米,宽2~ 5毫米。果实球形坚果,假种皮,种子卵圆形。雌雄异株,异花受粉。花期3~6月,果期9~11月。散生于海拔500~3500米的山地林和山泉倾下的悬崖中,喜阴湿冷凉气候,一般年均气温11.2℃年降水487.9毫米左右 99 (3)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银杏秋黄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同上) 三、土壤环境 根据我国土壤地理分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划分为江南红壤、黄壤、水稻土区。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土壤类型则相应以红壤、黄棕壤为主。随海拔升高,生物、气候依次递变,相应出现土壤垂直结构,由低到高,依次为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以下为几种主要土壤的性质特征 (1)红黄壤:该亚类是红壤向黄棕壤过渡的山地垂直带谱中的类型。在较好的森林植被下,表层一般有5厘米左右的枯枝落叶层,土壤中铁有明显的水化现象,表层黄色,而心土层仍具有红 表Ⅱ-4-3 泥质岩类黄红壤剖面理化性状 色,处于棕红壤垂直高度以上,黄棕壤以下,海拔高度500—800米的低山地段。分四个土属:泥质岩类黄红壤、碳酸岩类黄红壤、石英岩类黄红壤、酸性结晶岩类黄红壤。 表Ⅱ-4-4 酸性结晶盐类黄红壤理化性状 (2)黄棕壤:黄棕壤是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土壤在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形成次生矿物,表现明显的粘土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心土层质地粘重,呈棱块状结构。有机质分解顺利,分解产物经淋溶下移形成较发育的腐殖质层(A)和淋溶层(A),使上部土层呈明显棕色,而下部土层呈黄色。剖面构型在林地为A00-A0-A1-AB-BC。 黄棕壤理化性质的特点,表现在腐殖质积累作用不很强烈,表层 (A)下有机质的含量一般为10%以上,向下锐减。腐殖质的组成以富里酸居多,和活性富里酸的含量较高,土壤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 PH质在4.3—5.5。盐基饱和度在40%以上。在本区垂直带中,则是山地黄壤与山地棕壤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发生学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有山地黄棕壤分布为山地黄棕壤亚类,处于红壤土类黄红壤亚类的垂直高度之上,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有斑竹、马尾松、黄山松、杉树、柳、杉、台湾松、青冈栎、五角枫、株树、椴树等。本区山地黄棕壤腐殖质层较厚,有机质的积累较黄红壤强,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以上,呈暗灰棕色(5YR4/2)、黑棕色(7.5YR2/2)、心土层呈棕色(7.5YR4/6)或黄棕色(10YR5/8)。成土过程盐基淋失作用强,PH质呈酸性、阳离子代换量为 (3)草甸土:草甸土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的半成土壤。本区草甸土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亚 类,面积950亩,占山地面积0.033%,草甸植被主要为营茅、桔、草等一类禾本科植被,母质为花 岗岩或千枚岩。由于气温低、湿度大,表层有机质富集,含量高达6%以上,表土层疏松、颜色暗棕或黑棕。 四、试分析九宫山孓遗植物存在的原因 孓遗植物:一般认为6500万年前地球上有一次物种大灭绝 6500万年前就生存在地球上,并且幸存到今天的树种 我们称为孓遗树种 存在原因:1.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度地区,自然植被保存良好。由于水热条件充裕,其植物种类丰富,指标类型多样。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以森林植被为主,尤其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占相当大的面积。草丛不甚发达,主要在溪边、林缘零星分布,在山顶呈斑块状分布。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总体而言在结构上较为复杂,多数群落因更新层和演替层较为完备,多为有序演替。但随着演替的进行,一些群落外貌将会发生变化,如:黄山松林等缺少更新层和演替层的针叶林会随着阔叶树种的入侵表现出针阔混交林的特征; 2.当地自然地势恶劣,人为活动较少。 3.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常年光热充足。 第二章资源利用与保护 一、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必须使人们认识到生命平等原则,正如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一样,每一种生物都应拥有这个最基本的权利,不论是大象、鲸、老虎、丹顶鹤、熊猫,还是昆虫、细菌、病毒。在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之后,人们更要积极地投入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去。 1.资源现状的调查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必须首先调查各物种的分布、生境、数量、致危原因及利用现状等,并建立物种的档案资料。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红皮书,对受威胁的物种划分为灭绝、濒危、渐危、稀有、未定等级别,汇编各地区的濒危物种名录,制定拯救保护计划,并予以实施。 2.制定法规首先要颁布狩猎法,以法律形式来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狩猎的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是对狩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加以限制,规定狩猎时间和季节,以及各种捕捉的器械、渔捞工具的规格等。这些限制又可按照资源的多少而适当调整,以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能促进资源的再生增殖。决不能仅根据市场需要和价格来调节猎取量,而应该按生态学原理来指导生产。 3.限制贸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自由贸易促使偷猎和违法狩猎现象在各在泛滥,造成了野生动物资源的极大破坏。为了限制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1973年3月3日在华盛顿缔结了“濒危野生动 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参加国一致通过了一个野生动物名录,凡列入该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除非经过特别批准和发给证书,否则一律不许进行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我国已于1980年12月25日正式参加该公约,并已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监察机构, 1981 年4月在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的贯彻实施对全世界的野生生物保护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对策: 保护区的功能与职绩是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所以很多自然保护区牺牲了发展的机会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得很好,但是,这是一个片面性的不发展的极端认识。所以,自然保护区和它的社区要持续有效的发展,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而且很重要,为此,开发生态旅游是以不破坏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首要条件,同时还要对当地的生态具有保护作用。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要保护好三个主要对象,一是资源环境的保护,二是社会文化的保护,三是经济利益的保护,这三个内容对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旅游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承载力控制原则。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遵守生态规律,遵循生态容量的基本规律,精心测算最佳游人数量,线路和关口的游客容量。 2自然环保原则。生态旅游不同于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主要是以回归自然为主题,贵在自然,贵在原始,应尽可能减少人为景观,避免开发造成的环境损坏,规划设计要简朴、实用、方便,外观要与自然环境容为一体。 3社区参与原则。开发生态旅游,环境效益是根本,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经济效益是直接动力,只有社区的地方经济发展了,社区的农民才会自觉主动地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让当地农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去,这样即可以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又可以让当地农民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受益,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直接缓解他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压力。 .4环保教育原则。生态旅游与传统的大众旅游不同,除了享受丰富的森林资源,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环保教育的功能,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必须认真考虑在旅游区中设计一些启示游客环境意识的设施和旅游项目。 5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原则。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极为珍贵稀缺的资源,保护区应当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对生态旅游要有科学的规划管理,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得到持续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6清洁生产原则。在实际动作设计过程中,尽量不向环境中排放废物,把旅游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尽量使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7利润回投原则。为了使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有效的落实,在生态旅游经营中也要求把旅游经营所得经济收入的一部分回投到环 境保护中,使旅游资源得持续的保护与利用。 8专业人员的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原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保护与利用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多知识广,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保护性开发意识,有很强的保护素质和保护知识,与大众旅游的服务培训不同,从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后记 本次九宫山实习实习,总体上来说是相当圆满的。同学们服从指挥,听从安排,遵守保护区管理制度和规定,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没有大的违纪行为发生,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得到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赞赏,充分体现出了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后记 本次九宫山实习实习,总体上来说是相当圆满的。同学们服从指挥,听从安排,遵守保护区管理制度和规定,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没有大的违纪行为发生,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得到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赞赏,充分体现出了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但是,在此次实习中,仍有一些不足,这些,都暴露除了些许弊端: 一、在纪律方面。一共51人,共分为5组。并任命小组长以组为单位进行实习期间的所有安排。但是在实习中,每组总有1、2人不服从组的安排,或是迟到、怠慢、轻视组内安排,这些主要表现在集合、吃饭、室外采摘植物、整理标本等。其原因是本质上没有对此次实习引起充分重视,毫无组织观念。 二、在分工协作方面。因为每组9-10人,而小组任务包括采样、记载、查询资料、装载。所以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工协作。而实习的初期,总是一大团人围着老师,而且有时一种矿物会被问到好几遍,既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又容易使同学们混淆,同时忽略其他不易发现的矿石。 三、在平时学习方面。在实习中,出现了一些较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知识点,在上课时候老师都有做过讲解,而有些许同学仍然不知,说明在平时学习中的不扎实。相反,有的同学则利用课外时间,多方面收集材料,仔细地钻研课本,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整合,使知识的更具整体性、系统性。 当然,多日的实习并不是只有不足,同学们在不断改正、调整错误时,更有其他收获: 一、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收获 本次实习的时间安排上、白天采集标本,观看地形,晚饭后集中讨论、互相交换岩石样本。对于野外实习,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以自我完善与发展为核心的终生学习能力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24 以及提高包括科学观、科学智能、科学行为在内的科学素养。因此,学生野外实习,学习的主要是方法,而认识一定数量的岩石矿物和地形。只能说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次野外实习学生不仅认识了一定数量的矿物,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科学地进行野外作业,掌握了识别和采集标本方法,已经能够利用书本知识辨别矿石,并且认识了自然界中的地形山脉形成的原因,初步了解了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机制。完成了我们既定的教学任务,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 二、道德品质与情感的收获 本次实习环境是在偏僻的大山、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每天都要步行十多公里,以及一天的33公里行军过程中,虽然大雨倾盆,地势险恶,可是同学们发扬了艰苦奋斗作风。实习过程中,能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同时在实习中,保护环境、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感受祖国河山的伟大,加深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自我思考、自我动手的实践能力。再者是带队领导和指导老师与同学们同吃同住、身先士卒的实际行动深深感染着我们的学生,为学生做出了好榜样。 三、成功经验的收获 本次实习能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对于本次实习,从开始的组织、准备到整个实习过程,各位老师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班主任文力老师、聂芳老师、杨剑老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同甘共苦;带队老师能够身先士卒、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各位班干部的周密安排是确保这次实习圆满成功的一个重要要素。 通过此次野外的考察实习,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即开阔了视野,认识了许多植物的特征、习性和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自我动手能力,拉近了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地理科学是一家!
本文档为【九宫山实习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8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08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