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建设计说明

绿建设计说明

举报
开通vip

绿建设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篇1.1节地与室外环境1.1.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周边为城市道路,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1.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1.1.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

绿建设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建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说明篇1.1节地与室外环境1.1.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周边为城市道路,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1.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1.1.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积,建筑形体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1.1.3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对本项目楼层架空层设置适量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居民停车。1.1.4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铺装地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4.场地做下凹式绿地面积达到总绿地面积的30%,有助于场地蓄水,减轻市政排水管排水压力。1.2节能设计1.2.1建筑造型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形体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2.设计建筑遮阳百叶,达到良好的外遮阳效果,降低外窗成本。1.2.2建筑部件节能1.外窗综合遮阳遮阳设施要求构造简单、经济、耐久、轻巧、美观;一般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四种。各种遮阳设施又有固定式及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使用灵活,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建议采用综合固定式。1.2.3建筑材料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低投高效的材料。2.外窗采用低辐射(low-e)镀膜单层或中空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具有反射长波辐射热的功能,利用抛光金属材料表面具有超低长波发射率的特点,起到隔热作用,降低外窗传热系数。3.轻质砼砌块和砼空心砌块外墙保温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泡沫砼砌块、煤粉灰砌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等。具有隔热保温性能好、耐候性强、不易腐蚀、耐久等典型特点。1.2.4设备节能1.空调设备节能(1)利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软件优化设计,采用高能效比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满足国家相关规定。(2)节能环保型空调设备应采用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的HFC新型冷媒。2.照明系统节能在保证照明方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的产品;采用节能型控制方式;在公共区域设置智能化控制,提高建筑照明的有效性,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技术减少室内照明负荷。3.采用可再生能源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源的情况下,做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体统热水,节约资源。1.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3.2建筑内节水1.节水器具节水器具的选择包括节水型龙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公共部分选择节水器具的同事应结合其卫生、维护管理和使用寿命考虑。2.分用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对于建筑内部,不同供水水质、不同用途的给水管道上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对于室外,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给水管也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如绿化用水、景观补水、市政给水等给水管道上均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3.在用水点水压超过0.2Mpa的水管上设置减压阀,防止水压过大而造成水量隐形浪费。1.3.3景观节水1.景观植物配置选用本地植物和耐旱植物,经计算达到最大节水量。2.绿化浇灌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同时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的调节控制器。3.采用增加雨水渗透量和减少灌溉量的室外雨水排水管。1.3.4技术类型建议1)屋面雨水收集:适用于独立的住宅或公共建筑,雨水污染程度轻,雨水的PH呈中性,含盐量很小,硬度很低,无需进行软化,可直接陆地浇洒和绿化冲洗。屋面雨水利用示意图2)绿色屋顶:可将绿化与荷载、防水一起考虑。适当在规划区居住区新建屋顶花园,增加规划区绿化率,及美观度,增加雨水利用,调节峰值流量,降低夏季楼顶温度。3)透水铺装:人造透水地面是各种人工材料铺设的透水地面,如多孔嵌草砖、碎石路面、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等。规划区广场和停车场可以采用多孔材料铺砌,以减少地面积水,增加雨水渗透。4)下沉式绿地:是低影响开发模式在雨水利用方面的一种最简便的运行技术,不仅简单易行、工程投资少,而且利用效果好。其具有加大雨水入渗量,增加地下水资源;净化地表雨水径流,减轻城市面源污染;削减暴雨洪峰流量,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调节区域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少绿地浇灌次数,节约绿地用水量等优点。下沉式绿地既可设置在建筑物、道路、广场等不透水地面周边用于收集蓄渗小面积雨水,也可以在公园、防护绿地内设施,用于蓄渗大面积雨水。下凹绿地的主要涉及参数是绿地与道路或周边地面的高差,建议下凹深度H在10~30厘米间,同时在植物选择方面,建议考虑种植黑麦草等耐淹性植物。5)蓄水池: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适用于有雨水回用需求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根据雨水回用用途(绿化、道路喷洒及冲厕等)不同需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不适用于无雨水回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6)渗井: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为增大渗透效果,可在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管,并在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内。渗井应用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1.3.5技术指引1)对场地的竖向进行分析,明确汇水通道和低洼地区,对于局部竖向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的,提出竖向调整建议。2)根据场地内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的分布情况,初步选择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并利用将不透水地面分割断开的办法,布局低影响开发设施。3)划定排水分区:根据场地竖向,对场地内拟布局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收水范围进行划定和测量。4)确定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根据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结合可利用的空间,计算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径流控制量。1.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4.1节材措施1.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施工时进行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忙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结合建筑体形设计功能性构件,达到建筑美学和功能性一体化。2.采用低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本项目多层建筑采用钢筋缓凝图框架结构,高层建筑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节约材料用量。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部分砂浆采用干混砂浆。1.4.2绿色建材1.选用耗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至少90%(按质量计)的建筑材料产于施工现场500公里范围内。2.选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和可再生的建材;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3.选用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建材;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4.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废弃物生产的建材,混凝土和砂浆可采用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沸腾炉渣等取代部分水泥作胶凝材料或作填料。5.设备、管道的选用和设置应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并应优先选用使用寿命更长、或可循环利用的设备和材料。6.使用其他高性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如给排水管均采用绿色环保的化学管材。1.5室内环境质量设计方案1.5.1光环境优化方案建筑室内采光系数满足国画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要求。1.人工照明系统与自然采光设计结合。实现办公区域良好自然采光效果,减少照明能耗。2.布置照明灯具时,通过对照明效果的计算机模拟,在满足国标的照度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照明功率密度低于国标的目标值,选择最佳布灯方案。1.5.2热环境优化方案要求室外空气温度28℃以下开窗通风室内热舒适性良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湿环境,降低夏季空调能耗。1.利用流体数值模拟技术,优化规划布局设计,使得场地各建筑单体的布局能够形成合理的风压,为良好的室内通风创造条件;2.利用流体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房间开窗位置,开窗面积和开窗形式设计。尽量使室外新风顺利导入室内。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面积的30%,房间地面面积的10%。3.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时选用必要的隔热保温措施,采用屋顶绿化或这样措施,控制屋顶和外墙表面,提高室内热舒适水平。1.5.3声环境优化方案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室内允许的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规定。1.建筑构件隔声通过室外噪声模拟预测,确定建筑立面不同高度外窗位置的噪声超标量,根据室外噪声超标量选用外窗,对于室外噪声超标严重区域可采用隔声性能好的双层窗或自然通风降噪窗等措施。WelcomeTo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5精品资料
本文档为【绿建设计说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4-1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