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举报
开通vip

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1 概述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行政区划属吕梁市。地理位置在东径111°30′17″到112°18′45″,北纬37°15′46″至37°35′10″之间。东以汾河为界和祁县、平遥隔河相望;西依吕梁山脉与离石相连,北靠交城;南与汾阳接壤。境内东西长约72km,南北宽约30km,总面积为1064.4 km2;西部为土石山区及丘陵区,东部为平川区,其中山区面积457.9 km2,丘陵面积82.2 km2,平川面积527.9km2。 1....

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1 概述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行政区划属吕梁市。地理位置在东径111°30′17″到112°18′45″,北纬37°15′46″至37°35′10″之间。东以汾河为界和祁县、平遥隔河相望;西依吕梁山脉与离石相连,北靠交城;南与汾阳接壤。境内东西长约72km,南北宽约30km,总面积为1064.4 km2;西部为土石山区及丘陵区,东部为平川区,其中山区面积457.9 km2,丘陵面积82.2 km2,平川面积527.9km2。 1.1.2水文气象 文水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季风的影响,其气修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暴雨,秋雨集中多涝,冬季干寒。据县气象站多年统计数据,年平均降雨量为506mm,最高年降雨量为691.9mm(1964年),最低年降雨量为342.2mm(1972年)。在时空分布上差异很大。从西部山区到东部平川,降雨成逐渐递减趋势,山区年降雨量为600~700mm左右,平川为450~500mm左右。在季节分配上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其降雨量大约为350~420mm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04mm(据77年7月5日统计数)。 文水县由于西高东低地形的差别,导致了气温的显著差异,气温由西向东呈递增变化,年平均温度9.9℃,最高月平均温度22.8℃,极端最高温度33.8~38.2℃,极端最低温度在零下20℃(1963年1月2日),西部山区最低气温为零下25℃。全年无霜期,平川168~183天,丘陵区175天左右;山区115~145天。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47mm;年平均陆地蒸发量为453mm。干旱指数为2左右。冻土层一般为46cm左右。 1.1.3径流及泥沙特征 我县境内有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条大河和边山十五条涧河,有百米以上的支毛沟1972条,总长957km,均属黄河流域。 汾河系黄河流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从本县南白乡阎家堡村入境,流经胡兰、上曲、至南齐乡徐家镇村出境入平遥县,境内流长37.6km,汾河年际流量变化很大,汛期最大洪水流量2900m3/s,枯水期几乎断流。因汾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平均泥沙含量达26.5kg/m3,河床为砂质土壤组成,宽而平缓,河床纵坡在1/2000左右。我县汾河区域包括南安镇、南庄镇、胡兰镇、西城乡、下曲镇、南武乡、北张乡、西槽头乡8个乡镇,区域内有耕地33.98万亩,人口19万人。汾河流域是我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以玉米、小麦、高粱、水果等为主。工业生产方面,以酿酒、铸造等为主。 文峪河系汾河的一级支流,系黄河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关帝山,由开栅镇北峪口村入境,于西槽头乡王家社村出境入汾阳县。境内流长29.1km,清水流量1.0m3/s,洪水最大流量达700 m3/s。文峪河区域包括开栅镇、凤城镇、南武乡、北张乡、孝义镇、西槽头乡6个乡镇。其中山区占65.7%,丘陵区占7.5%,平原区占26.8%。流域内有耕地26.38万亩,人口21万人。文峪河区域是我县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蔬菜、经济林等为主;工业方面以冶炼、化工、酿酒等为主。我县大型的企业,如海威钢铁冶炼公司,众心钢铁冶炼公司,东庄钢铁冶炼公司,百金堡化工园区等,都分布在文峪河沿线。 磁窑河系黄河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交城县西北的西雷庄,由西城乡杭村入境,贯穿平川中部,至西槽头乡裴会村出境入汾阳县。境内流长27km,属季节性河流。一般年份,洪水流量达50~70m3/s,因其处于平原的低凹处,故成为全县唯一的排退水河。 在文水县太汾公路以西的边山区,有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边山涧河15条,它们系黄河的三级支流,发源于本县的大陵山山脉,除神堂沟和虎喊沟涧河外流外,其余13条涧河都在本县境内汇入滥水渠或消散在农田内。 1.2社会经济情况 文水县辖7镇5乡,211个自然村,199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为60.36万亩,总人口42.6万人。其中农业总人口37万人,总劳力17.71万个。 文水县地势平垣,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灌溉方便,盛产粮棉,五业兴旺,自然资源优越,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心一意谋发展,注重“三农”建设。发展文水集约化农业。全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58.4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16万亩,其中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14.17万亩,玉米37.46万亩,豆类6.32万亩(包括复播);经济作物面积5.31万亩,其中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播种面积3.38万亩,油料1.47万亩,棉花0.15万亩,西瓜0.2万亩。 全县粮食总产量20.6万吨,亩均粮食产量388公斤。经济作物总产量12.86万吨。水地(当年实灌)粮食产量占当地粮食总产量的94.5%。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农业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61.7%。 在以农业为主的基础上不断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形成农业、工业、畜牧业齐发展的新局面。如海威冶金责任有限公司,光华治金集团贤美牛肉制品厂、胡兰乡牛肉制品厂、大象家禽有限责任公司、百金堡化工园区等等一系列环保龙头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成为文水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外,我县养殖业也是历史悠久。像马西、西槽头等养鸡区,南安、胡兰一带养牛区已成规模。将已幅射到全县各个村。总之文水县正处于各业兴旺。建立和谐文水,使文水经济发展步向又好又快的轨道上。我县2008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21.96亿。其中农业总收入7.9亿元,全县平均人均收入3098万元。 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吕梁市第二次水资源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报告,文水县河川1956年至200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172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9085万m3,重复计算量中河川基流为707万m3,泉水流量为1912万m3,文水县水资源总量为10638万m3。全县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429.2万m3,水资源可利用率为79.2%,见下表: 文水县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成果表 面积(Km2) 水资源总量(万m3) 地表水可利用量 (万m3) 地下水可 开采量 (万m3) 重复计算量(万m3) 水资源可利用量 (万m3) 水资源可利用率 1064.4 10638 3030 8059.2 2160 8429.2 79.2%               除上述外,跨县域调水来源考虑汾河二坝及文峪河水库多年平均可分配供水量达4870万m3。综上所述,文水县水资源总可利用量为15508万m3。 根据水利年报统计,2008年各类供水工程供水量11707万立方米。分类供水量:农业灌溉用水量1028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569万立方米,其它用水量情况176万立方米。 1.4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1.4.1水库工程 全县有中型水库(文峪河水库)1座,小型水库(神堂水库、虎喊沟水库)2座。文峪河水库总库容1.13亿m3,控制面积51.2万亩,本县灌溉面积18.6万亩;神堂水库总库容315万m3,年均径流量675万m3,控制面积0.84万亩;虎喊沟水库总库容135万m3,已淤积库容10.6万m3,可灌农田0.1万亩。神堂水库、虎喊沟水库为县管水库,两库均为病险水库。神堂水库除险加固于2009年4月动工,2009年底完成大坝主体工程,预计2010年4月工程全部完工。 1.4.2灌区渠系 文水县有耕地面积61万亩,以磁窑河为界有汾河灌区和文峪河灌区两大灌区。灌区面积54万亩,纯井灌面积2万亩。 汾河灌区本县受益面积35.58万亩,本县涉及渠系1干7支115斗。1 干为汾河西干渠,全长23.5公里,渠系建筑物包括桥代闸6件、连桥18件、涵洞1件、泄水闸3件,开口12件,合计40件,文水境内7支自北向南依次为二支渠、三支渠、四支渠、迎四支、五支渠、新五支、六支渠,总长度107.7km,渠系建筑物共321件,包括人力水闸、桥代闸、连桥、泄水闸、开口等,末级渠系遍布本县汾河灌区,总长2202公里,渠系建筑物683件。 文峪河灌区本县受益面积18.43万亩。本县涉及渠系4干11支49斗。4干为甘泉渠、东干渠、西干渠、永田渠,总长69公里,渠系建筑物共186件,包括桥、闸、涵洞,渡槽等,末级灌溉渠系长1103公里,渠系建筑物1940件。 1.4.3机电井 据2007年机井普查统计,文水县共有机井2380眼,其中:工业40眼、农业灌溉2078眼、城镇生活20眼、农村生活242眼;按不同特征区机井统计,文峪河灌区分布有1103眼机井,汾河灌区分布有1156眼机井,文汾边山地下水超采区分布机井522眼;按行政区划统计,凤城镇346眼,开栅镇73眼,南庄镇157眼,南安镇165眼,胡兰镇314眼,下曲镇392眼,孝义镇136眼,南武乡207眼,西城乡225眼北张乡215眼,马西乡9眼,西槽头乡111眼。 1.4.4机电灌站 2008年底,全县有机电灌站30处,分布在汾河、文峪河、磁窑河,其中汾河21处,文峪河5处,磁窑河4处。机电灌站有效灌溉面积11.67万亩。2000年新建的闫家堡高灌站大型蓄水工程,蓄水量达120万m3,受益面积0.6万亩。2001年新建的王家堡高灌站大型蓄水工程,蓄水量达200万m3,灌溉面积1.2万亩。 1.4.5节水工程 2008年底,全县防渗渠道108公里,低压输水管道2142公里,节水灌溉面积达38万亩,微灌面积2万亩,工程分布在南安、西城、西旧、上贤、武陵。 1.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强农固基,治水为先。近年来,文水县历届县委、政府锁定水利建设不放松,把水利放到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常抓不懈。随着国家对农业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倾斜,文水县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方面也逐年增加,自2005年以来,全县小水建设投入累计达2.13亿元,有效灌溉面积达57.1万亩(其中文峪河有效灌溉面积18.6万亩,汾河有效灌溉面积为 35.7万亩)。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53.15万亩。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夯实了农业基础,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了粮食安全,而且在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证。 2008年秋冬至2009年5月中旬,全国天气持续高温少雨,连续近五个月的时间几乎无明显降雨。土壤失墒严重,河道径流明显减少,机电井有126眼出水量不足。全县大部分地块小麦返青、玉米播种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据调查统计,截止到6月28日,全县农田受旱面积达到35.6万亩,其中轻旱28.3万亩,重旱6.9万亩,干枯0.4万亩,农村人畜饮水因旱困难的有5.97万人、1.08万头大牲畜。 在旱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除紧急调拨资金购置抗旱设备和开源节流兴建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外,充分利用原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尽最大努力挽回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抗旱救灾中,全县已建成的2863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汾河、文峪河两大灌区全部开闸放水,沿河各村自建泵站或临时泵站进行自救,沿线23万多亩农田在旱期得以灌水维持,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好的西城乡3.4万多亩农田,其中有喷灌、滴灌、管灌等水利灌溉配套设施的1.2万亩长势良好,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其它损失轻微。而边山区域灌溉设施配套薄弱,这次旱灾受到明显影响,与其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相比形成显明对照。 这次旱灾,在充分肯定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发挥明显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现有的水源工程满足不了抗旱需要,急需修建一批永久性的抗旱水源工程。特别是边山区域,耕地土质、地势保水条件较差,原有的灌溉工程在雨量正常年份仅够维持灌溉用水,一旦遇有较大的旱情,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二是抗旱设备短缺,需要购置一些抗旱设备,以备抗旱应急时投入使用。三是抗旱资金严重不足,除各级政府都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农民群众是抗旱的主体和最大的受益者,更应积极主动筹集资金用于抗旱,减少旱灾损失。 1.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 1.6.1建设情况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大型工业园区逐渐兴建,有效耕地面积将日趋减少,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生产出满足不断增长人口需求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必须走高效节水农业的道路。 近年来,文水县水利局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改革创新,吸引社会资金办水利,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大田管灌,林果田涌泉灌,经济作物微喷灌,全县目前已铺设地下塑料管道2815公里,节水面积达到36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的稳定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全县粮食总产2003年达2.8亿公斤,亩产470公斤。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一些工程有规模、档次低的现状,在南武、西城、胡兰、南庄等乡镇建成四个万亩管灌节水片,从中推出南明阳,东城等七个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节水样板工程,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节水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的研制,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抓了三个新型节水典型,以点代面,向节水农业深度拓展,在武村建设了3000亩自走式喷灌示范田,其自走式水力驱动喷灌机代表我省参加了96-2000年国际水展;在东城建成5000亩移动式喷灌示范点,该工程是由水利厅确定的吕梁地区唯一的示范工程,武村和东城被立为省级节水典型;还因地制宜,在马西和南安一带的特色种植区,大力推广滴灌、微灌、涌泉灌技术,使灌溉由传统的“浇地”变成了“浇庄稼”、“浇作物”。高效节水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009年实施的文水县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项目,位于文水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汾西灌区迎四支南侧,涉及5个行政村,即胡兰镇胡兰村、北贤村,下曲镇南贤村,南武乡的西庄村及诚信种业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50万元。项目实施后,减少了渠道渗漏损失,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35%左右提高为60%左右,提高20-25%,年节约水量156.7万m3,在总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可扩大灌溉面积5500亩。工程实施不但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与保护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而且可缩减农民灌溉成本,由原来的平均亩用水量300 m3,降低为平均亩用水量120 m3左右,由原来平均每亩费用60元,降为30元,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当地人民走上富裕之路。 1.6.2管理情况 为保证小水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我县制定了五个环节的一条龙管理办法。一是在规划设计方面做到了技术、土地、规模三方面到位。田、林、路、渠、机、电、井七配套,为了不断扩大小水工程规模,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要求新建小水工程投资10万元以上者,必须由县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做出专项设计。二是在材料购置方面,实行招投标制度,比质量,比售后服务到位,确定专门供应商;三是在技术安装方面,县水利局组建了抗旱服务队,主动为各村指导安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严格按照工程技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施工;四是在质量监督方面,注重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管理业务水平;五是竣工验收实行责任追究制,凡工程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予验收。通过严把每个环节,确保了全县节水工程的质量。 1.6.3存在的问题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相当部分是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至今已运行四、五十年,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维修配套没有跟上,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 据2009年千名水利系统干部下乡活动调查情况显示,我县汾河灌区迎四支渠系水利用系数在0.3~0.4之间,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40%。其设计灌溉面积5.24万亩,原配套下属斗渠49.3公里,而现在灌区的现状是:至今能通水的渠道仅剩28.6公里,实灌面积不足3万亩,老化退化的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2)群众投工投劳不足,严重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取消“两工”以后,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普遍。有的村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壮劳力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连办丧事出殡也难以找到青壮劳力。多数村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到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二,留守在家的少数青壮劳力也大都有自己的经营项目,真正务农的微乎其微。由于农村人员大量外出,搞农田水利建设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山丘地区成了一句空话。很多地方农田水利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原有工程也因得不到及时维修,损毁严重。 (3)因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由于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业主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管的好坏;有的业主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弃置不管;还有的工程运用不合理,造成了水质污染,引起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2规划目标任务    2.1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规划实施达到的目标    2.1.1指导思想 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在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保持现状不增加新水量的前提下,以保障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为重点,以改善和扩大实际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目标,全力抓好已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及新建部分灌溉工程,积极开发利用地表水,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一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充分改善水资源承载能力,在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框架下,实行宏观总量控制,微观定额管理,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态;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二是节水增效,扩大面积,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将节约的水量用于增加实际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标准以及适当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与置换地下水。三是工程实施布局先大型后中小型,先干支渠后斗农渠及田面工程,先关键工程后一般工程。 2.1.2 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水利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和重点。 (3)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为主线,重点解决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低及小水工程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 (4)小水规划与有关规定相协调的原则。本次规划是对原规划的总结、补充、完善、提高与创新。要妥善协调各专业规划之间、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水利规划与其它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 (5)因地制宜,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以当地自然与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针对水资源供需等突出矛盾。分近、远期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形成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协调性的规划报告。 2.1.3规划任务 (1)灌溉面积小于1万亩的小型自流灌区和提水灌区的更新和改造; (2)井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包括机井配套、输配水设施改造和田间节水灌溉设施的配套; (3)小型灌溉水源工程: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kW)、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 (4)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矿井弃水利用工程; (5)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渠道控制面积小于1万亩)改造配套工程。 2.1.4规划目标 (1)增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供水能力 2008年各类水源工程总供水量11707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为10483万m3,对照经济发展需求,现状供水比较吃力,必须开发新的水源工程以扩大和增加供水能力。 (2)推进社会节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通过现状用水量调查分析,在水资源利用上,一方面供水结构不合理,蓄水工程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另一方面水利用率低,没有达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水资源匮乏和水资源衰减的形势下,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出路首先在于节水,其次是调态经济结构,改善不合理的用水局面。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通过规划全面贯彻先节水后发展的思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以增加经济发展的后劲。规划目标为农业灌溉通过节水改造,到2015年灌溉水利用率提高达到0.6,在强化节水条件下,实现年节水2000万m3。 (3)发展灌溉面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产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发展灌溉面积是保障措施之一。根据现有灌溉基础,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建设和新建水源工程的逐步建设,在巩固、改善原有面积的同时,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 (4)推进水管理社会化服务能力 水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水管理规划,强化全行业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意识,把一切水事务置于法律轨道;强化水资源管理,逐步达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配置,节约发展;完善水利科技的工作和管理体系,创新水利科技服务水平;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全区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水利信息服务;改革水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工程管理与流域管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协调的管理机制,提高水事务管理与服务水平。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和重点    2.2.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 我县农业用水面临资源短缺的同时,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却非常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河灌区只有0.3—0.4,井灌区也只有0.6左右。如果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可大大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很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瞄准东部平原区节水园田化和西部山区微灌水利化的目标,全力以赴实施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小型自流灌区和泵站要实行以渠系节水为重点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建设,以用户参与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二是井灌区要大力发展低压管道输水、地面软管配水和田间小畦灌溉,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按照节水现代化,种植区域化,调产合理化的要求,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建设发展一批农业节水增效园示范园区,大力推广大田喷灌、果园微灌、菜园滴灌技术;三是西部山区节水灌溉要以蓄引水、截潜流等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集雨节灌技术和注水灌抗旱播种技术,充分利用集蓄雨水资源和地面径流资源。 2.2.2重点工程 (1)汾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改造与防渗渠道314.5km,新建渠系建筑物308件,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 (2)文峪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改造与防渗渠道135km,新建渠系建筑物217件,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5。 (3)井灌区节水园区工程。目前规划区有灌溉机电井77 眼,有效灌溉面积1.62万亩。初步规划,在已开展的节水园区建设基础上,采用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先进技术,开发新的节水园区,使井灌80%的面积建成为节水达标面积。 (4)神堂灌区位于文水马西乡的文峪河头道川出口以下边山区,灌溉水源为神堂水库,属小(Ⅰ)型水库,总库容315万m3,其中兴利库容216万m3。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0万亩,现达有效灌溉面积0.83万亩。拟将该2处灌区按照节水型灌区标准,对现有灌溉渠系进行全面改造配套,输水方式由过去的土渠道改为防渗渠道及管道,并通过分期实施逐步扩展为中型灌区。工程实施可改善原有面积0.45万亩。 (5)机电灌站工程。除对现有泵站进行配套及渠系建筑物的改造外,还新建南齐及石家堡的大型提蓄水工程。 3、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3.1、小型自流灌区工程更新改造建设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小型自流灌区更新改造工程包括三处,渠道防渗25.7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25件,共需投资307万元,工程完工后,可改善灌溉面积7300亩,增节水量18.38万m3,粮食增产488.8吨。 3.2、小型提水灌区工程更新改造建设主要内容    小型提水灌区更新改造工程包括30处,涉及27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为渠道防渗248km,配套建筑物236处,配套水泵55台,共需投资2436万元,工程完工后,可改善灌溉面积6.36万亩,增节水量191.2万m3,增产3635吨。 3.3、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包括21处,主要建设内容为:更新机井66眼,铺设地下管道50.6km,新建喷灌面积2000亩,微灌面积2000亩,共需投资1002.8万元。工程完工后可改善灌溉面积8770亩,增节水量50.6万m3,增产1548吨。 3.4、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有2处,一处为南齐提蓄水工程,一处为石家堡提蓄水工程,需修建塘坝2处,提水泵站2处,开挖渠道16km,渠道防渗10km,配套建筑物52处,共需投资358万元,工程完工后可增产750吨。 3.5、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水窖6处,配套提水设备246套,新建管道10.4km,共需投资629.2万元。 3.6、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本县境内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主要包括汾河灌区和文峪河灌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末级渠道整治1058km,其中衬砌渠道449.5km,新建渠系建筑物525处,改造渠系建筑物677处,建设管灌面积29.1万亩,共需投资21488万元。 4、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4.1投资估算 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共需投资26221万元,其中:小型自流灌区更新改造307万元,小型提水灌区更新改造2436万元,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1002.8万元,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358万元,雨水集蓄利用工程629.2万元,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21488万元。 4.2效益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后,可给文水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后,农业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做保证,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的实施可使全县粮食增产57000吨,水利分摊系数按0.45计算,全县农业增产值为3847.5万元。
本文档为【山西省文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02-06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