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 同步练习

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 同步练习

举报
开通vip

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 同步练习绝密★启用前实验专题八年级上同步练习一.实验探究题(共50小题)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以下是小车到达甲,乙,丙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5:25:20、15:25:23、15:25:25。(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乙丙=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丙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

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 同步练习
绝密★启用前实验专题八年级上同步练习一.实验探究题(共50小题)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以下是小车到达甲,乙,丙三处时电子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显示:15:25:20、15:25:23、15:25:25。(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乙丙=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丙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v甲丙偏  (选填“大”或“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甲丙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甲丙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2  v1(选填“>”“<“或“=”)。2.小亮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A点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小车左端经过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1)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若s2=0.9m,则由上述测量值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v1=  m/s(4)由该实验还可得: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5)若要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小亮保持小车位置不变,为了增大斜面的倾角,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3.在图中,该物体的长度为  cm,小红之后利用该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为18.31cm、18.32cm、19.31cm、18.31cm,则物理书的宽度为  cm。4.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一滴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这滴水运动到1位置时,运动的时间为  ,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这滴水由2位置运动到1位置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5.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测出AB的长s1=120cm,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达到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2)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2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O段的平均速度vAO偏  (选填“大”或“小”)。(5)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  (选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6.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选填“大”或“小”)一些。(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7.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m/s;vBC=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8.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分析判断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将木板搭成倾斜程度较小的斜面,使小车能加速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2)用笔标好A、B、C三点位置,B为AC的中点,测量出AC全程长为4.2m。(3)让小车从A点静止滑下,用停表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0s(4)接下来小芳想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在BC段的时间,应该让小车从  (选填”A”或“B”)点静止滑下,用停表测出时间。(5)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为1.4s。那么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6)小芳猜想小车下滑到最底端的速度大小可能和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有关,于是小芳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A、B两点滑下,多次实验后,发现从A点下滑到最底端时的速度更大,于是,小芳得出结论: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的速度越大。你认为小芳通过以上操作能得出这个结论吗?  ,为什么?  9.下列实验现象分别能证明什么?(1)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脸顺,感到发麻  ;(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10.小敏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尺子振动越  ,它发声的音调越  。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把钢尺做声现象相关的实验。(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他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手拨动钢尺(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中他应观察  ,并听  的声音。(选填“A”或“B”)A.钢尺拍打桌面发出B.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目的是探究声音的  与振幅的关系(3)小明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过长时,虽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振动的频率太低,产生的声音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2.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A.推理假设B.实验验证C.归纳总结(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人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人瓶胆中进行比较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13.探究声音的特性将甲、乙、丙三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相同屏幕内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  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1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音叉停止发声时,小球就不能被弹开了,由此证明了振动  (选填“是”或“不是”)产生声音的条件;该实验中,使用小球的目的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反映出来,便于观察15.超过50分贝(昼间)或40分贝(夜间)的声都属于噪声。噪声尤以损害神经系统最为明显,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朵朵同学想知道什么样的材料隔音性能会更好,于是她设计了如下探究: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锡箔纸;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锡箔纸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s/m 2.1 2.8 3.7 5.2回答问题:(1)设计依据: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2)根据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3)你认为海绵的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隔声性能好一点。16.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因此,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17.小明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2.4 94.4 95.6 96.8 98 98 98(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大气压。(3)如图  (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过程中产生气泡的情形。(4)水沸腾过程中酒精灯仍要持续加热,说明沸腾是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1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2)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4)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19.有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水沸腾时气泡变化情况应该如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2)实验中,两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如图丙所示,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  mb(选填“>”、“<”或“=”)。(3)小明和小华也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丁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  。2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做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C段是  状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21.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将适量的固体装入试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包裹在固体中,且不碰到容器壁和  。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对固体加热,目的是使固体受热  。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对水加热并从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根据数据描绘出图象内,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为  ℃.若第5分钟时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固体停止熔化。再放回水中,固体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需要  。(3)当固体全部熔化为液体后,取出试管自然冷却,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请你根据下列数据在丁图中画出液体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对比丙、丁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56 53 50 48 48 48 48 48 47 45 43 4122.某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知;(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由实验可知冰是  (填写晶体或非晶体);(3)加热至5min时,物质的状态是  ;(4)图乙中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5)图乙中  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23.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8 ﹣6 ﹣4 ﹣2 0 0 0 0 1 2 3 4(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一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3)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但要继续  (填“吸”或“放”)热。24.“初心”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小玻璃瓶、玻璃细管制成一个温度计,要求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2℃.对于在玻璃瓶和细管中装入哪种液体,同组的同学们还未决定是选择“甲苯”还是选择“酒精”,他们从物理书中查询到的资料如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所示。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熔点/℃ 沸点/℃ 甲苯 ﹣117 111 酒精 ﹣95 78(1)在玻璃瓶和细管中应装入  液体制成的温度计才能合乎要求。(2)把自制的温度计放入装有适量的  液体后,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0”℃的刻度线和“0”。(3)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放在  中,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100”℃的刻度线和“100”。(4)在“0”刻线和“100”刻线之间分成  等份,标出各刻线和对应的数字,并在温度计的适当位置标出温度单位的符号“℃”。25.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带有方格的白纸一张。实验过程如下:(1)如图甲中,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  ,目的是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  (3)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4)如图丁所示为实验得到三组像、物位置点,小明同学分析后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是  的。26.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第  组数据是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3)如果光屏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光屏入射时,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反射定律中的角度关系是:  。2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甲,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乙,把硬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图甲中应进行的操作是:多次改变  角度,观察并记录  的大小。(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体  。(2)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  和  。29.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小明应选用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小明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  。(2)小明把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  关系。(3)实验中还需要  ,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3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将两段  的蜡烛A和B分别直立于竖直放置的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当看到它好像被点燃时,表明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  重合,像与物大小  。(2)经测量可知,蜡烛A和B的连线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垂直于玻璃板,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3)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如果紧贴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4)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3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0.5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1)B蜡烛的“烛焰”高  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3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已知f=10cm,小明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物距u/cm 60 50 35 30 20 19 18 17 16 15 14 12 像距v/cm 12 12.5 14 15 20 21.1 22.5 24.3 26.7 30 35 60 像的倒立大小虚实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1)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2条)  ;  。(2)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若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焦距变大,则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4.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  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这时的物距是  cm,光屏上成的是  立,缩小的实像,若使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移(选填“左”、或“右”)。(3)如表为小明做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从第2次实验信息可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得越来越短,它在光屏上的像逐渐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表中第  次实验成像的原理相同。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成像情况 1 30 20 倒立、缩小、实 2 24 24 倒立、等大、实 3 20 30 倒立、放大、实 4 18 36 倒立、放大、实 5 8 正立、放大、虚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亮做实验时,应先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操作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甲所示,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2)小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  cm;(3)当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是  cm,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工作的。36.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孕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蜡烛像?为什么?答:  。(3)如图(c)所示,蜡烛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4)在图(c)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在光屏中所成的像会慢慢地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8.在“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  。(2)当把蜡烛放到2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原理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会慢慢消耗,光屏上烛焰的像将  (选填“向上”或“问下”)移动。[拓展]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烛的像。39.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成像现象。若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2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L,L  2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标尺上的  cm处,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火焰清晰的像,小华同学用物理课本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同学们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是  (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小华同学将课本移开,借来老师的眼镜将其中一片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  (填“近视”或”远视”)。40.小亮在探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此时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与  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消晰的像。(3)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  (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4)小亮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亮的眼睛,看到小亮的眼晴如图乙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小于10cm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等于20cmD.大于20cm(5)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蝴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41.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时:(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  使天平平衡;(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质量是30g;(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  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20mL,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g/cm3(4)若在测量瓶和液体总质量时,添加砝码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理由是:  。42.小明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简测量“某种油的密度”。(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天平平衡后,他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19g;②将部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  g;③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测出油的体积V=  mL。(3)计算所测油的密度为  kg/m3。(4)小明所测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请对小明实验步骤调整为合理的顺序:  (填序号)。43.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近年来在环境治理中水质明显好转,“使命”实验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汾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在家长和老师的协助下取了一定量的汾河水,利用天平、烧杯、量筒等仪器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汾河水,测出烧杯和汾河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3)将烧杯中的汾河水全部倒入量简中,读出量筒中汾河水的体积,如图所示。(4)在如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汾河水密度保留两位小数); 空烧杯的质量m/g 烧杯与汾河水的总质量m/g 汾河水的质量m/g 汾河水的体积V/cm2 汾河水密度p/(g/cm3) 18 ① ② ③ ④(5)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汾河水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44.小明在做测物体密度实验时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他找老师要了一个烧杯最终完成了实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过程:(物体密度大于水)①往烧杯中装满水,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②  ,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③  ,把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为m3④被测物质的密度:ρ=  ρ水45.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操作示意图:(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2)由图A、B,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  g,牛奶的体积v=  cm3;(3)根据图乙中步骤,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kg/m3;(4)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5)小强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牛奶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牛奶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牛奶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强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强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46.十一期间,小明旅游带回一个“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需要测出它的密度,于是在家中利用电子秤和自制的溢水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工艺品的质量、体积和密度。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要求写出推导计算的过程,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温馨提示:推导过程中需要的物理量请提前设定。47.东营地黄河口,众所周知黄河水含沙量很高,现有一瓶黄河中取来的样水,请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结合所学习得质量密度一章,设计实验测量黄河水的含沙量(单位体积的样水中含有干沙的质量)。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滤纸等。实验步骤:1、  2、  3、  4、  48.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小希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①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kg。②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人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简,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cm3。③枇杷的密度为  kg/m3。4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填写下列空格:(1)如图甲,调节天平时应将  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图乙是小李同学在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50.小玮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一矿石的密度。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石块的体积是  cm3,石块的密度是  kg/m3。实验专题八年级上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探究题(共50小题)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以下是小车到达甲,乙,丙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5:25:20、15:25:23、15:25:25。(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更长,减小实验误差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乙丙= 0.2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丙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v甲丙偏 小 (选填“大”或“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甲丙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甲丙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2 < v1(选填“>”“<“或“=”)。【分析】(1)公式v=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s乙丙为小车在乙、丙两点前端刻度值之差;t乙丙由秒表直接读出,再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v乙丙;(4)让小车过了丙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根据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分析经过s甲丙和经过t甲丙的速度大小,从而得到速度关系。【解答】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原理:v=。(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更长,减小实验误差。(3)由图知,乙丙段的距离:s乙丙=40.0cm=0.40m,所用时间:t乙丙=15:25:25﹣15:25:23=2s,小车在乙丙段的平均速度:v乙丙===0.2m/s;(4)如果让小车过了丙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则测得甲丙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小车从甲位置由静止滑下时,做匀加速运动,即小车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由s=vt可知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小于总路程的,则小车经过路程s甲丙中点时的速度v1较大,即v1>v2。故答案为:(1)v=;(2)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更长,减小实验误差;(3)0.2;(4)小;<。【点评】本题是平均速度的实验,考查了速度大小的判断、平均速度的理解以及计算、对匀加速运动的图象的认识等,属于一道中等题。2.小亮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A点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小车左端经过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1)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 变速直线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小 ,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时间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若s2=0.9m,则由上述测量值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v1= 0.12 m/s(4)由该实验还可得: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大 (选填“大”或“小”);(5)若要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小亮保持小车位置不变,为了增大斜面的倾角,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将斜面向右移动,改变斜面的倾角 。【分析】(1)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可知前半程平均速度与后半程平均速度的关系;(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斜面坡度小些;(3)根据s2为s1的一半求出s1,并根据图示读出AC段所用的时间,再根据v=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5)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时,需保持小车位置不变,改变斜面倾角的大小。【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小车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10s,后半程的时间为5s,即小车通过前半程的时间比后半程的时间长,由v=可知,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小,因此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变速直线运动;(2)斜面的倾角越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越慢,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计时,因此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由图知s2为s1的一半,所以AC段的路程s1=2s2=2×0.9m=1.8m,根据图示可知,小车在AC段所用的时间:t1=1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1===0.12m/s;(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5)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时,需保持小车位置不变,改变斜面倾角的大小,若要增大斜面的倾角,可将斜面向右移动,改变斜面的倾角。故答案为:(1)变速直线;(2)小;时间;(3)0.12;(4)大;(5)将斜面向右移动,改变斜面的倾角。【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3.在图中,该物体的长度为 1.80 cm,小红之后利用该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为18.31cm、18.32cm、19.31cm、18.31cm,则物理书的宽度为 18.31 cm。【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示数为7.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80cm﹣6.00cm=1.80cm;(2)由题目所给数据可知,物理课本的宽度准确值是18.3cm,19.31cm与准确数值相差太大,读数错误,应该去掉;物理书的宽度是≈18.31cm。故答案为:1.80;18.31。【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属于基础性题目。4.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一滴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这滴水运动到1位置时,运动的时间为 0.3s ,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1.5m/s 。这滴水由2位置运动到1位置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2.5m/s 。【分析】根据拍摄水滴次数读出水滴运动的时间,再从刻度尺上读出水滴通过的距离,最后根据v=求平均速度;从图中读出滴水由2位置运动到1位置的路程和时间,由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一共拍摄了四次水滴的位置(有3个时间间隔),因此水滴从4位置到1位置的时间为0.3s;图中水滴下落0.3s内通过的距离s=45.0cm,则这段时间内水滴的平均速度v===1.5m/s;根据图示可知,这滴水由2位置运动到1位置的路程为25cm,时间为0.1s,则平均速度:v′===2.5m/s。故答案为:0.3s;1.5m/s;2.5m/s。【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时间和速度的计算,由图正确读出水滴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5.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测出AB的长s1=120cm,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达到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0.4 m/s。(2)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2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0.3 m/s。(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0.6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O段的平均速度vAO偏 大 (选填“大”或“小”)。(5)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 小 (选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时间 。【分析】(1)(2)(4)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4)分析过了A点再计时所测时间的偏差,由平均速度公式分析可得结论;(5)实验时,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时间。【解答】解:(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用刻度尺测出AB的长s1=120cm=1.2m,又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到达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0.4m/s;(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2s,路程s2=×1.2m=0.6m;所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3m/s;(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1.2m=0.6m,所用时间t3=3s﹣2s=1s;所以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6m/s;(4)由图可知,若小车过了A点再计时,所测得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偏小,路程不变,由v=可知这样会使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故答案为:(1)0.4;(2)0.3;(3)0.6;(4)大;(5)小;时间。【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求平均速度、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等问题,了解实验原理、由图示停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是求小车平均速度的关键。6.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原理是 v=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小 (选填“大”或“小”)一些。(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2 m/s。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小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上的路程和时间算出平均速度;比较小车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是否相同,判断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是为了使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测量时间;(3)由图知全程的路程s=s1=100cm=1m,时间t=5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0.2m/s;由图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时间为3s,在下半段路程的时间为2s,根据v=知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1)v=;(2)小;(3)0.2;小于。【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7.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小 (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40.0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0.13 m/s;vBC= 0.20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3)根据图象读出AB段和BC段的距离,并求出AB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再运用公式v=求出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4)比较小车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得出结论。【解答】解:(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3)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tAB=3s,BC段的路程:sBC=40.0cm,tBC=5s﹣3s=2s;则vAB==≈13cm/s=0.13m/s,vBC===20cm/s=0.20m/s;(4)比较小车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故答案为:(1)v=;(2)小;(3)40.0;0.13;0.20;(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点评】本题测平均速度,考查实验原理、注意事项、长度的测量及平均速度的求法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们熟练掌握。8.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分析判断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将木板搭成倾斜程度较小的斜面,使小车能加速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方便测量时间 。(2)用笔标好A、B、C三点位置,B为AC的中点,测量出AC全程长为4.2m。(3)让小车从A点静止滑下,用停表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0s(4)接下来小芳想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在BC段的时间,应该让小车从 A (选填”A”或“B”)点静止滑下,用停表测出时间。(5)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为1.4s。那么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 5.25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 m/s。(6)小芳猜想小车下滑到最底端的速度大小可能和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有关,于是小芳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A、B两点滑下,多次实验后,发现从A点下滑到最底端时的速度更大,于是,小芳得出结论: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的速度越大。你认为小芳通过以上操作能得出这个结论吗? 不能 ,为什么? 没有控制小车运动的路程相等 【分析】(1)实验时,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长,便于测量;(4)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5)根据路程和时间,依据v=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6)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较小,使小车运动的时间较长,方便测量时间;(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所以不能从B位置松手开始滑下,而应从A位置让小车滑下;(5)根据题意知,在BC段的时间tBC=1.4s﹣1.0s=0.4s,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5.25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m/s;(6)根据控制变量法知,实验中小芳没有控制小车运动的路程相等,不能得出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的速度越大。故答案为:(1)方便测量时间;(4)A;(5)5.25;3;(6)不能;没有控制小车运动的路程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组装的要求、求平均速度、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等问题,了解实验原理、由图示停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是求小车平均速度的关键。9.下列实验现象分别能证明什么?(1)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脸顺,感到发麻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抽出罩内空气,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属于基础性题目。10.小敏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尺子振动越 慢 ,它发声的音调越 低 。【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在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应该保持尺子的振动幅度不变,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尺子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尺子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答案为:慢;低。【点评】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把钢尺做声现象相关的实验。(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他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手拨动钢尺(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中他应观察 钢尺振动的快慢 ,并听 B 的声音。(选填“A”或“B”)A.钢尺拍打桌面发出B.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目的是探究声音的 响度 与振幅的关系(3)小明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过长时,虽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振动的频率太低,产生的声音属于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解答】解:(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手拨动钢尺(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应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动而发出的声音;(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3)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振动很慢,频率小于20Hz,是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声音。故答案为:(1)钢尺振动的快慢;B;(2)响度;(3)次声波。【点评】此题考查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等知识,是一道声学综合题。12.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小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大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小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不能 传声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A (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A.推理假设B.实验验证C.归纳总结(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人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B (填序号)。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人瓶胆中进行比较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分析】(1)(2)(3)(4)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实验推理法: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某些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又称理想实验法。(6)探究真空能否传声,需要有相同的声源,分别在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使物体发出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解答】解:(1)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减小;(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由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增多,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变大;(3)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声音逐渐减小。如果完全没有空气了,将会听不到声音;(4)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真实的实验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形成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5)由于玻璃罩内无法获得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实验结论;(6)探究真空能否传声,需要有相同的声源,分别在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使物体发出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答案为:(1)小;(2)大;(3)小;(4)介质;传声;(5)不能;A;(6)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真空铃实验,采用了理想实验法的研究思路。13.探究声音的特性将甲、乙、丙三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相同屏幕内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 丙 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甲 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由图可知,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乙多,则丙的振动频率比甲、乙快,故丙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高;(2)由图可知,甲的振幅小于乙、丙的振幅,故甲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故答案为:丙;甲。【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音调、响度大小的因素,能从图上分析物体的振动幅度和振动快慢是关键。1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音叉停止发声时,小球就不能被弹开了,由此证明了振动 是 (选填“是”或“不是”)产生声音的条件;该实验中,使用小球的目的是为了 D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反映出来,便于观察【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叉的振动可以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这种方法叫转换法。【解答】解: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音叉停止发声时,小球就不能被弹开了,由此证明了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条件。用小球接触音叉的目的是为了放大音叉的振动效果,便于观察。故答案为:是;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15.超过50分贝(昼间)或40分贝(夜间)的声都属于噪声。噪声尤以损害神经系统最为明显,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朵朵同学想知道什么样的材料隔音性能会更好,于是她设计了如下探究: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锡箔纸;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锡箔纸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s/m 2.1 2.8 3.7 5.2回答问题:(1)设计依据: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小 (填“大”或“小”);(2)根据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 好 (填“好”或“差”);(3)你认为海绵的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海绵 隔声性能好一点。【分析】此题运用了转换法的研究思想,将隔音性能的优劣转化为距离的远近;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解答】解:(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3)海绵材料隔声性能与报纸好,因为海绵表面粗糙多空,吸收声音的性能好;故答案为:(1)小;(2)好;(3)海绵。【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还考查运用结论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结合响度知识以及影响响度的因素等知识可解答。16.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但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因此,我们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我们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不能;(2)空气;真空;不可以。【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也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17.小明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2.4 94.4 95.6 96.8 98 98 98(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温度不变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如图 丙 (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过程中产生气泡的情形。(4)水沸腾过程中酒精灯仍要持续加热,说明沸腾是 吸热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分析】(1)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3)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液面时消失;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最后破裂;(4)水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加热到第2.5min、3min、3.5min,水的温度为98℃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应为98℃;(2)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所以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图丙是沸腾时的现象,乙是沸腾前的现象;(4)水沸腾过程中酒精灯仍要持续加热,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说明沸腾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1)温度不变;(2)98;低于;(3)丙;(4)吸热。【点评】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一道综合题。1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遇冷放热液化 而形成的。(2)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甲 (选填“甲”或“乙”)所示。(4)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分析】(1)液化的概念: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2)要掌握沸点的概念,知道液体沸腾时温度叫做沸点;掌握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掌握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4)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在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保证测温物质是液态,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进行工作。【解答】解:(1)看到的“白气”是由大量小水珠组成的,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形成的;(2)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所以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甲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是因为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乙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小,是因为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4)由表格中数据知,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选择酒精,应选择水银温度计;故答案为:(1)遇冷放热液化;(2)98;小于;(3)甲;(4)水银。【点评】本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沸点的概念、液化的概念以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以及温度计的选择,是一道综合题。19.有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水沸腾时气泡变化情况应该如图乙中 B (选填“A”或“B”)所示。(2)实验中,两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如图丙所示,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 > mb(选填“>”、“<”或“=”)。(3)小明和小华也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丁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 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不同 。【分析】(1)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2)通过ab初温不相同,但到达沸腾的时间相同,根据Q=cm△t判断水的质量;(3)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质量相同,水升温越快慢,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解答】解:(1)图中AB所示是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化情况,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B图气泡在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这些气泡到达水面会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会散发到空气中,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2)由图丙知a的初温比b的初温高,ab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低,根据Q=cm△t知,说明a的质量大即ma>mb;(3)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丁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不同(d组同学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答案为:(1)B;(2)>;(3)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不同。【点评】此题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使物质均匀受热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2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做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该物质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C段是 固液共存 状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3)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加热时,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2℃;(3)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则该物质是晶体,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1)使物质均匀受热;(2)2;(3)不变;晶体;固液共存。【点评】此题涉及到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大,温度保持不变;是一道常见题目。21.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将适量的固体装入试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包裹在固体中,且不碰到容器壁和 容器底 。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对固体加热,目的是使固体受热 均匀 。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秒表 。(2)对水加热并从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44 ℃.根据数据描绘出图象内,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为 48 ℃.若第5分钟时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固体停止熔化。再放回水中,固体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需要 吸收热量 。(3)当固体全部熔化为液体后,取出试管自然冷却,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请你根据下列数据在丁图中画出液体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对比丙、丁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 温度保持不变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56 53 50 48 48 48 48 48 47 45 43 41【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度;在实验过程中要测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测量工具为测量时间和温度的工具;(2)在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在进行读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3)根据描点法可作图象;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将适量的固体装入试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包裹在固体中,且不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对固体加热,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秒表;(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4℃。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若第5分钟时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固体停止熔化。再放回水中,固体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需要吸收热量;(3)由图表数据描点可得图如下:;对比丙、丁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容器底;均匀;秒表;(2)44;晶体;48;吸收热量;(3)如图;温度保持不变。【点评】此题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22.某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知;(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92 ℃;(2)由实验可知冰是 晶体 (填写晶体或非晶体);(3)加热至5min时,物质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态 ;(4)图乙中 DE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5)图乙中 EF 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分度值,并注意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2)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3)根据图象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结论。(4)开始固态物质升温熔化,熔化为液态物质后沸腾;水的熔化和沸腾过程温度都保持不变;(5)根据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来判断;【解答】解:(1)读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摄氏度以上,其示数为92℃;(2)由乙图知,从第3min到6min,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且熔点为0℃;(3)由图知,冰在第5min正在熔化,到第6min完全熔化完,加热至5min时,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4)AB段是冰吸热升温的过程,到0℃温度保持不变,说明BC段是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的过程,到DE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是水的沸腾过程;(5)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沸腾完,图乙中水沸腾3min后温度就开始升高,所以EF段不符合实际,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故答案为:(1)92;(2)晶体;(3)固液共存态;(4)DE;(5)EF。【点评】本题是冰的熔化和沸腾实验的综合,考查了对熔化、沸腾特点及现象的掌握,同时考查了对熔点和沸点的理解,考查全面,综合性较强。23.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8 ﹣6 ﹣4 ﹣2 0 0 0 0 1 2 3 4(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一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2℃ 。(3)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保持不变 (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但要继续 吸 (填“吸”或“放”)热。【分析】(1)结合表中的数据,在图象上用描点法画出图象;(2)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是不变的。【解答】解:(1)采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2℃。(3)通过实验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见上图;(2)2℃;(3)保持不变;吸。【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特点,能从表中数据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24.“初心”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小玻璃瓶、玻璃细管制成一个温度计,要求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2℃.对于在玻璃瓶和细管中装入哪种液体,同组的同学们还未决定是选择“甲苯”还是选择“酒精”,他们从物理书中查询到的资料如表格所示。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熔点/℃ 沸点/℃ 甲苯 ﹣117 111 酒精 ﹣95 78(1)在玻璃瓶和细管中应装入 甲苯 液体制成的温度计才能合乎要求。(2)把自制的温度计放入装有适量的 冰水混合物 液体后,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0”℃的刻度线和“0”。(3)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放在 沸水 中,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100”℃的刻度线和“100”。(4)在“0”刻线和“100”刻线之间分成 50 等份,标出各刻线和对应的数字,并在温度计的适当位置标出温度单位的符号“℃”。【分析】(1)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制作温度计时,被测的温度一定在工作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3)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4)在“0”刻线和“100”刻线之间分成50等份,1等份为2℃。【解答】解:(1)因为酒精的沸点低于100℃,甲苯的沸点高于100℃,而要制成量程是0~100℃的温度计,所以在玻璃瓶和细管中应装入甲苯液体制成的温度计才能合乎要求;(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将自制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0”℃的刻度线和“0”;(3)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放在沸水中,待玻璃管中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中的液面处的位置标出“100”℃的刻度线和“100”;(4)已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所以在“0”刻线和“100”刻线之间分成50等份,则1等份为2℃,标出各刻线和对应的数字,并在温度计的适当位置标出温度单位的符号“℃”。故答案为:(1)甲苯;(2)冰水混合物;(3)沸水;(4)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制作,此题关键是搞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和标注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25.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带有方格的白纸一张。实验过程如下:(1)如图甲中,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 玻璃板 ,目的是 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A (选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4)如图丁所示为实验得到三组像、物位置点,小明同学分析后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是 对称 的。【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都是为了便于观察蜡烛成像确定位置;(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3)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解:(1)平面M应选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既可以反射成像,又能透过光线,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硬币成像仍然在a处,故选A;(4)分析图丁中三组像、物位置点,可以得到得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故答案为:(1)玻璃板;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A;(4)对称。【点评】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26.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第 4 组数据是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测量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3)如果光屏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光屏入射时, 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在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反射定律中的角度关系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析】(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在平面镜上;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2)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故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纸反向后折和纸板不垂直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解答】解:(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4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3)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4;测量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3)不能;在;(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实验过程是解题此题的关键。2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甲,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乙,把硬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 同一平面内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图甲中应进行的操作是:多次改变 入射 角度,观察并记录 反射角 的大小。(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粗糙的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分析】(1)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将纸板沿法线方向向前或向后折。(2)知道光路是可逆的,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4)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可的出结论。【解答】解:(1)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发现反射光线也随之改变,观察并记录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可得出的结论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故答案为:(1)不能;同一平面内;(2)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入射;反射角;(4)粗糙的。【点评】此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2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未点燃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体 大小相等 。(2)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和 大小 。【分析】(1)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平蜡烛,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观察蜡烛火焰像的位置。根据物像重合可得出结论。(2)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并确定像的大小。【解答】解:(1)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观察蜡烛火焰像的位置,因此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由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2)玻璃板透明,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所以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故答案为:(1)未点燃;大小相等;(2)位置;大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29.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小明应选用较 薄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小明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2)小明把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3)实验中还需要 刻度尺 ,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距离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如果用平面镜进行实验,在平面镜前面,不能观察到平面镜后面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3)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4)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明把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故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实验中测量物距与像距,还需要刻度尺,刻度尺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薄;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刻度尺;距离;(4)相等;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3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将两段 相同 的蜡烛A和B分别直立于竖直放置的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当看到它好像被点燃时,表明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 像 重合,像与物大小 相等 。(2)经测量可知,蜡烛A和B的连线 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垂直于玻璃板,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3)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如果紧贴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 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分析】(1)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蜡烛和蜡烛的像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解答】解:(1)将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直立于竖直放置的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当看到它好像被点燃时,表明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像与物大小相等;(2)平面镜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经测量可知,蜡烛A和B的连线一定垂直于玻璃板,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故答案为:(1)相同;像;相等(2)一定;相等(3)不能;虚;能。【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动手操作实验时,要善于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 前 (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4)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物距 ,重复实验。【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眼睛要在物体一侧,透过透明玻璃观察放在另一侧的物体。用光屏承接物体的像,来判断像是实像还是虚像。(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解答】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虚像。(4)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物距,重复实验。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前;虚;(4)物距。【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3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0.5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1)B蜡烛的“烛焰”高 8 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最好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分析】(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据此回答;(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解答】解:(1)因为蜡烛A的烛焰高8cm,根据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可知,观察到B蜡烛的“烛焰”高也为8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3)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答案为:(1)8;(2)较暗;(3)大小;(4)虚。【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3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已知f=10cm,小明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物距u/cm 60 50 35 30 20 19 18 17 16 15 14 12 像距v/cm 12 12.5 14 15 20 21.1 22.5 24.3 26.7 30 35 60 像的倒立大小虚实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1)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2条) u>2f=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u=2f=2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若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焦距变大,则光屏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u>2f=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2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若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焦距变大,相当于减小了物距,则像距应变大,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u>2f=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2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右。【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34.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 光屏 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这时的物距是 30.0 cm,光屏上成的是 倒 立,缩小的实像,若使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右 移(选填“左”、或“右”)。(3)如表为小明做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从第2次实验信息可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2 cm.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得越来越短,它在光屏上的像逐渐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表中第 5 次实验成像的原理相同。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成像情况 1 30 20 倒立、缩小、实 2 24 24 倒立、等大、实 3 20 30 倒立、放大、实 4 18 36 倒立、放大、实 5 8 正立、放大、虚【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2)根据图象读出物距和像距,从而判定出像的性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3)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进行判断像的变化;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其应用是放大镜。【解答】解:(1)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可知,物距是30.0cm,像距要小于物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使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该向右移动;(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u=v=24cm时,成的是等大的实像,则u=v=2f=24cm,所以焦距f=12cm;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像会向上移动;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其应用是放大镜,所以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表中第5次实验成像的原理相同。故答案为:(1)光屏;(2)30.0;倒;右;(3)12;上;5。【点评】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这是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习题,题目中的数据可能不是物理课本上学过的内容,这是对学生总结能力的考查。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亮做实验时,应先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操作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甲所示,应将光屏向 上 (选填“上”或“下”)调节;(2)小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 10 cm;(3)当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是 30 cm,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投影仪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工作的。【分析】(1)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若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说明烛焰的位置太靠下,所以烛焰要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2)凸透镜成像时,u=v=2f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这个特点求出凸透镜的焦距是常用的一种方法。(3)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f。幻灯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2)如图象,u=v=2f=20cm,所以f=10cm。(3)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由图象可知,此时的像距为30cm,移动光屏,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2)10;(3)30;放大;投影仪。【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焦距的确定及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和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36.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孕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同一高度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的实像。(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D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分析】(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所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解:(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60.0cm﹣50.0cm=10.0cm;(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此时物距为u=50cm﹣35cm=15cm,处于蜡烛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放大;(4)D。【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只要告诉这四个方面中的一个,就可以确定其余的三个方面。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15.0 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蜡烛像?为什么?答: 不能,因为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3)如图(c)所示,蜡烛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倒立、放大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能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4)在图(c)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在光屏中所成的像会慢慢地 上升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分析】(1)根据焦距的概念,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3)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4)物远像近像变小;(5)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判断像在光屏上的位置。【解答】解:(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f=35.0cm﹣20.0cm=15.0cm。(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u=20cm﹣10cm=10cm<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3)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u=30cm﹣10cm=20cm,这时,2f>u>f,成倒立放大实像,当撤去光屏,人眼睛在光屏的位置能看到物体的实像;(4)当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5cm,此时物距增大,要想在光屏上再一次成清晰的像,需要将像距减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5)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判断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故答案为:(1)15.0;(2)不能,因为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3)倒立、放大;能;(4)左;(5)上升。【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38.在“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 同一高度 。(2)当把蜡烛放到2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原理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投影仪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会慢慢消耗,光屏上烛焰的像将 向上 (选填“向上”或“问下”)移动。[拓展]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烛的像。【分析】(1)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利用其可制成照相机;(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利用其可制成投影仪;(4)根据过光心传播不变判断出像的移动方向;[拓展]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解:(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心。(2)当把蜡烛放到20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为30.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为15.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4)实验时间过长时,蜡烛将会消耗,物体向下移动,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将向上移动。[拓展]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完整的像,只是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缩小;(3)投影仪;(4)向上;【拓展】能。【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39.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成像现象。若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2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右 (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L,L 大于 2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标尺上的 65.0 cm处,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火焰清晰的像,小华同学用物理课本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同学们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是 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小华同学将课本移开,借来老师的眼镜将其中一片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眼镜的镜片是 凸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 远视 (填“近视”或”远视”)。【分析】(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2)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40.0cm﹣30.0cm=10.0cm。(2)由图乙知,像距大于物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向右移动2cm的距离时,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移动的距离要大于蜡烛移动的距离,这样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0cm,像距为30.0cm;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时光屏上仍然能成清晰的像,所以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标尺上的65.0cm处,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华同学用物理课本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仍然是完整的,但亮度会变暗。(4)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此时的像距减小,表明该眼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即该眼镜为凸透镜;远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使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1)10.0;(2)右;大于;65.0;(3)完整;(4)凸;远视。【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40.小亮在探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此时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消晰的像。(3)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 光屏 (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4)小亮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亮的眼睛,看到小亮的眼晴如图乙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B 。A.小于10cm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等于20cmD.大于20cm(5)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蝴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 下 (选填“上“或“下“)调节。【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2)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3)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同一侧;(4)根据图2像的性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回答;(5)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则成的像向上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大。(2)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时,使光线会聚,像会聚在光屏的前方,像距减小,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向左移动。(3)烛焰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人应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4)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亮的眼睛,看到小亮的眼晴如图乙所示,即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眼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物距大于10cm小于20cm,故选:B。(5)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把凸透镜向下移动。故答案为:(1)照相机;右;(2)左;(3)光屏;(4)B;(5)下。【点评】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综合性强,解此题的关键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有一个连续、完整的认识。41.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时:(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游码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 空瓶和砝码放反了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质量是30g;(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 53.2 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20mL,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1.16 g/cm3(4)若在测量瓶和液体总质量时,添加砝码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小 ,理由是: 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相当于减小了右盘中所加砝码,测量质量偏小 。【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平衡螺母调节的按“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直到天平平衡。(2)根据天平的使用要求分析图中错误。(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之和,由图乙读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从而得到液体质量;由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4)称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根据指针偏离情况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2)天平测物体质量要求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中,由图甲知,他的错误是:空瓶和砝码放反了。(3)由图乙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瓶和液体的总质量为50g+3.2g=53.2g;液体的质量等于53.2g﹣30g=23.2g,瓶子装满液体,所以液体的体积为20ml=20cm3;液体的密度ρ===1.16g/cm3。(4)测量瓶和液体总质量时,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相当于减小了右盘中所加砝码,测量质量偏小,根据ρ=知密度测量的偏小。故答案为:(1)游码;平衡螺母;(2)空瓶和砝码放反了;(3)53.2;1.16;(4)小;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相当于减小了右盘中所加砝码,测量质量偏小。【点评】本题是测液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分析误差主要是分析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是否有问题。42.小明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简测量“某种油的密度”。(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 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天平平衡后,他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19g;②将部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 37.4 g;③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测出油的体积V= 20 mL。(3)计算所测油的密度为 0.92×103 kg/m3。(4)小明所测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请对小明实验步骤调整为合理的顺序: ②③① (填序号)。【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平衡螺母调节的按“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直到天平平衡。(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之和,由图乙读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3)烧杯和油总质量和烧杯的质量差为倒入量筒中油的质量;由密度公式计算酱油的密度。(4)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时会有残留,由此分析误差情况,并由此调节实验步骤的顺序。【解答】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19g;②将部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标尺分度值为0.2g,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20g+10g+5g+2.4g=37.4g;③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测出油的体积V=20mL=20cm3;(3)倒入量筒中油的质量为37.4g﹣19g=18.4g,所以油的密度ρ===0.92g/cm3=0.92×103kg/m3。(4)因为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时会有残留,这样测得油的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知,得到油的密度偏大;为了减小体积测量产生的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将油倒入量筒,最后测烧杯质量,顺序为:②③①。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右;(2)37.4;20;(3)0.92×103;(4)偏大;②③①。【点评】本题是测液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和实验步骤的优化,分析误差主要是分析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是否有问题。43.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近年来在环境治理中水质明显好转,“使命”实验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汾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在家长和老师的协助下取了一定量的汾河水,利用天平、烧杯、量筒等仪器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汾河水,测出烧杯和汾河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3)将烧杯中的汾河水全部倒入量简中,读出量筒中汾河水的体积,如图所示。(4)在如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汾河水密度保留两位小数); 空烧杯的质量m/g 烧杯与汾河水的总质量m/g 汾河水的质量m/g 汾河水的体积V/cm2 汾河水密度p/(g/cm3) 18 ① ② ③ ④(5)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汾河水密度比实际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河水的体积偏小 。【分析】(1)由图示量筒可以读出盐水的体积;砝码由游码示数之和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求出被测盐水的质量,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2)烧杯中的河水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这样会使测量出的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分析对密度影响。【解答】解:(4)由图示量筒可知,量筒内河水体积V=30mL=30cm3,由图示天平可知,烧杯与河水的总质量:m总=20g+20g+5g+4g=49g,河水的质量:m=49g﹣18g=31g,河水的密度:ρ==≈1.03g/cm3;(5)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河水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故答案为:(4)49;31;30;1.03;(5)偏大;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河水的体积偏小。【点评】此题中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等。44.小明在做测物体密度实验时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他找老师要了一个烧杯最终完成了实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过程:(物体密度大于水)①往烧杯中装满水,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②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 ,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③ 将物体取出 ,把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为m3④被测物质的密度:ρ=  ρ水【分析】测物质的密度,需要得到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量筒时,本题根据溢出水的体积和物体体积相等间接计算得到体积。【解答】解:实验操作过程:①往烧杯中装满水,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②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③将物体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为m3由①②可得溢出水的质量m溢=m1﹣m3,物体的质量m=m2﹣m3,物体密度大于水,则物体会沉在水中,溢出水的体积和物体体积相等,所以物体体积V=V溢==,④被测物质的密度:ρ===•ρ水。故答案为:②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③将物体取出;④。【点评】此题为固体密度测量实验,解答时运用好物体放入水中浸没,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体积。45.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操作示意图:(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游码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2)由图A、B,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 75 g,牛奶的体积v= 60 cm3;(3)根据图乙中步骤,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25×103 kg/m3;(4)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5)小强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牛奶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牛奶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牛奶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强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测剩下牛奶和烧杯的质量m3 ;请帮小强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ρ═ 。【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平衡螺母调节的按“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直到天平平衡;(2)烧杯和牛奶总质量和烧杯的质量差为倒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由图读出量筒中牛奶体积;(3)由密度公式计算牛奶的密度;(4)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造成所测体积有差异,由此分析密度的差异;(5)倒入牛奶后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与剩余牛奶和烧杯总质量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牛奶质量,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由图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由图A知,烧杯的质量为20g+10g+4g=34g,由图B知,烧杯和牛奶总质量为100g+5g+4g=109g,所以牛奶的质量m=109g﹣34g=75g,由C图知,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60ml=60cm3。(3)牛奶的密度ρ===1.25g/cm3=1.25×103kg/m3。(4)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造成所测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大。(5)由题知,已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牛奶后测出其总质量m2.已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只需要再测剩下牛奶和烧杯的质量m3即可完成实验;倒入量筒中牛奶质量m=m2﹣m3,所以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故答案为:(1)游码;左;(2)75;60;(3)1.25×103;(4)偏大;(5)测剩下牛奶和烧杯的质量m3;ρ═。【点评】本题是液体密度的测量,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与读数、密度的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和实验设计,是一些常常考的问题类型,要掌握好。46.十一期间,小明旅游带回一个“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需要测出它的密度,于是在家中利用电子秤和自制的溢水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工艺品的质量、体积和密度。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要求写出推导计算的过程,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温馨提示:推导过程中需要的物理量请提前设定。【分析】要得到工艺品的密度,需要知道其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ρ=进行计算。①已知工艺品浸没在水中时溢水杯、水和工艺品的总质量和取出工艺品后溢水杯和水的质量,两者之差是工艺品的质量;②已知溢水杯和水的质量和取出工艺品后溢水杯、水的总质量,可以得到排出水的质量;已知工艺品排出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可以得到排出水的体积,工艺品的体积等于此体积;③已知工艺品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计算其密度。【解答】解:工艺品的质量为m=m2﹣m3;工艺品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m1﹣m3,由ρ=可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所以工艺品的体积为V=V排=,;所以工艺品的密度为:ρ===ρ水。答:工艺品的质量为m2﹣m3;体积为;密度为ρ水。【点评】此题利用溢出水的体积间接得到工艺品的体积,采用的是转换法,工艺品完全浸没是准确得到体积的关键。47.东营地黄河口,众所周知黄河水含沙量很高,现有一瓶黄河中取来的样水,请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结合所学习得质量密度一章,设计实验测量黄河水的含沙量(单位体积的样水中含有干沙的质量)。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滤纸等。实验步骤:1、 把样水充分搅拌后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V; 2、 把滤纸置于烧杯口上,把量筒中的样水到在滤纸,把量筒中的水过滤掉; 3、 待滤纸上沙子干燥后,使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并记录m; 4、 则样水的含沙量可以计算。 【分析】利用量筒测量样水的体积,用滤纸过滤样水,干燥后测量样水中汉沙的质量,利用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含沙量。【解答】解:1.把样水充分搅拌后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V;2.把滤纸置于烧杯口上,把量筒中的样水倒在滤纸,把量筒中的水过滤掉;3.待滤纸上沙子干燥后,使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并记录m;4.则样水的含沙量可以计算。故答案为:1.把样水充分搅拌后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V;2.把滤纸置于烧杯口上,把量筒中的样水到在滤纸,把量筒中的水过滤掉;3.待滤纸上沙子干燥后,使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并记录m;4.则样水的含沙量可以计算。【点评】本题考查测量黄河水的含沙量(单位体积的样水中含有干沙的质量),需要测量样水的体积和样水中干沙的质量。48.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小希的方法:①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0.023 kg。②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人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简,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20 cm3。③枇杷的密度为 1.15×103 kg/m3。【分析】①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②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底部相平;液体的体积通过量筒中两次液面的体积差进行计算;③由密度公式求得枇杷的密度。【解答】解:①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20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3g,则枇杷的质量m=20g+3g=23g=0.023kg,②枇杷的体积:V=80cm3﹣60cm3=20cm3=2×10﹣5m3,③枇杷的密度:ρ===1.15×103kg/m3;故答案为:①0.023;②20;③1.15×103。【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实验程序,会使用天平与量筒,并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4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填写下列空格:(1)如图甲,调节天平时应将 游码 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2)图乙是小李同学在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称量物体时调节平衡螺母 。【分析】(1)天平在调节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2)只能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称量过程中绝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解答】解:(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前,应调节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由题中图示可知,这是测量过程中,故小李的错误是:称量物体时调节平衡螺母。故答案为:(1)游码;平衡螺母;(2)称量物体时调节平衡螺母。【点评】正确掌握天平的使用,正确理解“放”、“调”、“称”、“算”、“整”。50.小玮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一矿石的密度。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移动,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17.2 g,石块的体积是 10 cm3,石块的密度是 1.72×103 kg/m3。【分析】(1)指针偏右,应该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在读数时要注意标尺的分度值。(3)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量筒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矿石的体积,再根据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调节天平时,天平应置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因此矿石的质量m=10g+5g+2.2g=17.2g;(3)矿石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则矿石的密度ρ===1.72g/cm3=1.72×103kg/m3。故答案为:左;17.2;10;1.72×103。【点评】此题是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的计算,其中有关天平的读数、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是基础。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0/2/1410:41:39;用户:初中校园号;邮箱:wjwl@xyh.com;学号:24424282
本文档为【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 同步练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潮起潮落
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多次被评为地级优秀教师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79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4-0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