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

举报
开通vip

洋务运动的评价历史背景各项举措的利弊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历史意义和客观评价经过两次被英法联军打败,清朝统治者痛定思痛,意欲图强。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恭亲王奕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第二次英法联军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

洋务运动的评价
历史背景各项举措的利弊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历史意义和客观评价经过两次被英法联军打败,清朝统治者痛定思痛,意欲图强。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恭亲王奕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第二次英法联军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条件下,徐图沦胥吏。历史背景洋务运动推动力封建统治阶级中成员的主张内忧外患的国情洋务运动的举措及影响具体举措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以及海军建设引进和学习西方科技兴办一批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有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金陵机器局等。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由于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清朝朝野上下基本一致地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正规筹建海军的活动。到80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军事建设创建的三大海军之中北洋海军一度是世界上第七大海军,亚洲第一大海军,北洋海军中定远号和镇远号也曾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两艘军舰。旁边表格是北洋水师时期中日海军实力对比(吨位压制):中国日本装甲舰2艘总计14670吨装甲舰2艘总计5075吨巡防舰2艘总计5260吨巡防舰2艘总计2289吨巡逻舰10艘总计12140吨护卫舰7艘总计10311吨防护巡洋舰3艘总计5060吨巡逻舰1艘911吨无防护巡洋舰4艘总计7990吨无防护巡洋舰1艘1305吨总计21艘共计45120吨总计13艘共计19936吨军事建设的成果军事建设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建设以及海军建设一度令清政府的军事实力有了不少的提升,促进了军事的现代化。但军事工业方面由于生产管理方式是官僚主义旧式管理,加上产品仅供政府使用,不计成本,使得军事工业的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很少有再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而在于海军建设方面,初期确实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军队管理上的问题以及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后,“添船购炮”的工作由于种种清政府内部的政治利害关系以及海军经费挪用现象严重而停止,导致后期战斗力不足,以至于后面甲午海战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余所近代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包括著名的在1862年建立于北京的翻译机构同文馆,还有培养翻译人才的广方言馆等。清朝在1872年至1875年间每年向美国派遣30名幼童留学,他们大多成为日后中国的重要人物。其中著名的如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与铁路专家詹天佑。担任副监督的容闳负责选召近代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引进和学习西方科技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它们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影响洋务派在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一方面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又给他们以很大刺激,“分洋商之利”也是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此外,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因此,他们在“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这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最重要的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局、电报局和上海织布局。虽然接受地方官僚控制,但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兴办民用工业这些民用工业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同时也促进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这些企业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实业救国”的开展。务派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是以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为前提的。所办企业,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此,洋务派要在中国兴办近代工业企业,都不得不在工业技术、资本乃至管理上受帝国主义的左右和牵制,因而也就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洋务派也就加速了自身的买办化。这样的企业不仅无法避免自身遭到破产的命运,而且严重地阻碍和压制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兴办民用工业影响洋务运动维持三十多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败给日本,海军建设重点项目北洋舰队覆没,洋务运动就此结束,最终失败……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以史为鉴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目的做法发展近代企业,新式企业压制民族资本,衙门式管理,官僚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培养洋务人才科举制度维护封建统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矛盾1.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帝国主义绝不会愿意也不会允许中国通过这场洋务运动而富强起来。列强在表面上扶植、支持洋务的同时,又不断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甚至军事的手段进行干预和控制。洋务运动是在帝国主义的帮助下的进行的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的活动,他帮助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只是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例如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他们寄予的帮助,不仅能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反而会使帝国主义在华获得更多的利益,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越陷越深。2.依赖性在洋务派举办的工厂里,封建官场习气盛行,长官意志决定了一切。在企业的各级机构中,依靠“血统”、“裙带”、“心腹故旧”关系攀附上去的庸碌无用之辈,比比皆是。而管理企业的大小官吏,又多利用职权营私舞弊,贪污中饱,任意挥霍。洋务企业里严重浪费,产品也是质量低劣,这就自我窒息了洋务事业的发展。3.腐朽性顽固派是一批对当时世界发展形势一无所知的极端腐朽的贵族、官僚,其代表人物是慈禧太后和同治帝的老师、蒙古贵族、大学士倭仁,他们害怕洋务派的发展危及他们的既得的权势,在政治上、经济上和舆论上多方面钳制和阻挠。大经大法,自有祖宗遗制,岂容轻改?4.顽固派Loading…洋务派VS顽固派1880年李鸿章建议招股兴办津通铁路遭到满朝顽固派大臣的一片诽议,使一个好端端的修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眼巴巴的被扼杀。1882年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建成,可顽固派认为蒸汽机车行驶会震动几十里外皇陵中的列祖列宗,禁止使用机车牵引,只得改用骡马牵引货车车厢,在轨道上爬行。后被世人戏称为“马车铁路”原本计划留学十五的留美幼童,也被顽固派以留学生“抛荒中学”、“多半入耶稣教”、沾染“外洋风俗,流弊多端”等为理由,于1881年全部撤回。史料记载,两派最激烈的论争共有三次:第一次是1867年(同治六年),围绕着同文馆培养洋务人才,应否招收正途出身学员问题的论争;第二次是1874年(同治十三年),围绕着设厂制造船炮机器和筹备海防的论争;第三次是1883年(光绪八年)开始的围绕着建筑铁路问题的论争。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洋务运动的弊端有观点认为,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洋务运动所练的军队及所举办的军事工业,都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第一,工厂受外国侵略者所控制,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销售过剩军用器材,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好场所’;第二,洋务运动中生产的武器装备只能够用以镇压国内人民革命,而不能够用以抵抗外国侵略”。第三,“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性质,乃是具有封建性、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第四,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其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这期间加强了他控制中国财政大权,洋务派在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也处处依赖洋人,执行卖国投降政策”。再次,“进出口贸易在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逆差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洋务运动使国人产生量崇洋媚外的心理。第一,改变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清政府长期以来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境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洋务派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科学技术落后的悲哀。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唯一理想,奠定了“科学救国”的根基于基础。。第二,引发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几千年来“重农轻商”的观念。第三,开新型军事形式先河。中国近代海军开始出现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清政府觉得每年拨款四百万两白银作为海防经费,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开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第四,开源广进、人才培养。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这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特别是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洋务运动的评价总而言之,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本文档为【洋务运动的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千千万万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29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2-1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