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

举报
开通vip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标准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北魏到唐前期,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关联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是什么?与租庸调制度比,两税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如何评价对两税法的不同认识?学习主题一:选官...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
第7课隋唐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北魏到唐前期,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关联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是什么?与租庸调制度比,两税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如何评价对两税法的不同认识?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西周春秋血缘宗法血缘贵族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察举在汉武帝时形成固定制度,由郡国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西汉时每年举1人),以及应中央政府的特殊需要,不定期推举若干专门人才。常见的察举名目是举孝廉,还有如贤良、文学、兵法等。察举标准有四条,“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长官举荐依据乡里清议“以德取人”与考试结合“以文取人”王朝设科选拔权在中央考察吏能“以能取人”察举制: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选拔依据——乡里清议、德才兼备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漂移,考祥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选举权被地方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结交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桓帝时有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察举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门生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带来的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由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公元220年,曹丕继任魏王,代汉在即,思有所作为。他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具体方法是,每州设一大中正,每郡设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中正属于兼职,但也设属员,负责访问与编订士人等级。中正编订的本地人材料,在技术操作上分为两项:一是“家世”,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品的分类,受班固评议古代人物分类的影响,将人物等级分为九个九个等级。中正所评等级越高,所受官职往往在比较清要的位置,以后升迁就快。——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九品中正制初创:选拔权力——从世家大族控制到收归中央(设中正官)选拔依据——从门第门生到家世、才能并重(定品)九品中正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曹家这个来路不正的门阀做了皇帝,事实上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门阀。所以,选官制度改革的举措适得其反,不仅没能实现重整官僚体系、重新确立皇权至上地位的目标,反而成了门阀政治的催化剂。作为汉代以来统治基础的士人,就被明显地从血缘上分化成为士族和寒族两个部分。前者处于政治权力的垄断地位,而后者则被排除在权力中心,长期徘徊在边缘。在制度上,到了完全按门第选举的地步,中正官也就没有什么用了,吏部靠名门大姓的谱牒直接选官就是了。隋唐萌发壮大顶峰转衰北魏:重新确立西魏北周:关陇集团(军事贵族)士族政治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十六国—北朝——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在标准和程序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与南北朝以来寒族崛起对土族世代垄断仕途的局面造成不断冲击的历史趋势相呼应,(科举制)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层士人日益增长的入仕要求。在士族的长期压抑下,这些下层士人始终地位卑下,他们既无悠久的家世可以炫耀,也无深厚的社会背景可以依恃,但他们入仕从政的愿望却十分强烈……士族长期垄断选举,明显地侵害了寒族的利益,然而仅就寒族来讲,他们无力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要完成这一变革,改变自己的地位,必须依恃君主即皇权的力量。而要想君主来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其前提是这一变革必须符合君主自身的身的利益要求。所谓君主的利益,从根本上讲就是重建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陈秀宏《唐宋科举制度研究》隋朝开创了科举制,这是官僚体制的最大转变之一。隋文帝杨坚虽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却回到了汉代地方推举的老路上,这实际上已经行不通。隋炀帝登基不久,就下令十科举人,随后十科减为四科,还是有“文才秀美”科,即进士科,进士科的取士,以考策论为主,考试在中央政府举行。汉代实行察举制的时候,也有考试,但是取舍主要依靠地方推荐,考试只是辅助手段。从此,中国选举制度开辟了以考试作为人才取舍主要标志的科举时代。当然,南朝末年整个士林雅好文章辞赋,蔚成风气,影响到北方。上流社会以文采相尚,也对以文选人的选举制度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明经科顾名思义,就是考儒家经典的科目。其中《论语》和《孝经》是所有应试者必须充分了解的常识性儒学知识,是必考的内容。考试的方式分为帖经和墨义两个程序。先考帖经,即将段经文點上句,让你将之填上,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填空”。然后考墨义,类似于默写。最后考策论,即对时务的议论看法。考试按成绩分四等录取,分别授予从八品到九品的官阶。策论是每个科目都必考的,往往形成一定的套路,几科下来,大家都知道了,几乎没有人不会考,也没有人通不过。不仅考试容易,录取的比率也比较高,每年大约有10%~20%的录取率。明经科的存在与发达,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了王朝正统意识形态对儒家伦理的依赖。统治者显然明白,儒家伦理对稳固统治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进士科是从隋朝以来最受重视的科目。从隋朝到唐初,此科主要考策论,以文辞华美为胜。后来增加帖经和杂文,帖经只是加了一点儒家经典的内容,而所谓的杂文,则是指带有讽喻性的带韵美文。中唐以后杂文改为律诗,更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和挑战性。进士科考试相比明经来,要难得多,录取的比率每科不过1%~2%的录取率。俗语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虽然进士难考,但士之有为者,大多趋之若鹜。由于进士考试的带动,整个士林,乃至整个社会都对诗歌重视起来。进士难考,考取后也是安排八九品的小官,但以后发展却比明经快得多。唐朝的宰相,进士出身的人往往要占一半以上,其他的名臣和名人,也往往是进士出身。科举制越是发展,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进士出身的就越多。——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公卷”、“行卷”(参考平时成绩)——唐朝科举考试的隐性因素每年考期之前,考生们就从全国各地赶到京师,先将自己平时的诗作投向有文名的达官贵人,也有直接投给考官或者礼部的。投给考官和礼部的叫“公卷”,投给名人巨卿的叫“行卷”。一般来讲,通过名流向考官推荐,效果更好些,所以,“行卷”更为流行。在那个时代,所有名流都很乐意做伯乐。某些人诗名特盛,用不着行卷,还未考试,实际上大家已经认定他是状元了。不仅考官以为如此,考生也有同感。比如王维是公认的才子,考前就被定为第一名,结果也就是第一。大诗人白居易曾行卷到了当时著名诗人顾况门下,顾见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君何居易?”后来,读到白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击节叫好,说:“有才如此,居亦不难。”这种行卷的规矩,必须建立在士林道德水准比较高,考官和有力量推荐的人都能出于公心的前提上,否则,就会流为贿赂和舞弊。由于唐朝诗风大盛,考官和推荐者也是诗人,他们对自已诗名的看重,不亚于生命。——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地方和中央官办学校学生其他读书人通过即获得“资格”以文取士书、判、身、言选官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拔权力中央地方大族中央前提举荐清议中正官定品自由报考、不问家世标准侧重道德考试为辅门第出身分科招考以文取才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以文取才)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权归中央)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士族和寒族)之存在;(门第日衰)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提高官员素质)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学而优则仕的认同)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钱穆《国史大纲》隋唐萌发壮大顶峰转衰北魏:重新确立西魏北周:关陇集团(军事贵族)九品中正制士族政治官僚(文官)政治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十六国—北朝催化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汉代形成中华帝国的常态: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儒家正统和士大夫政治对两千年的政治进程,综合考虑其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周期性三者,就可以得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演化轨迹。科举对中国文化的改造,还体现在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上。随着科举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一个人无论门第高低,拥有相应的文化底蕴才是受人尊敬的资本。由于机会对更多的人开放,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旺盛起来。乐意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人学诗的也越来越多,印刷术从此普及,书变成了一种商品。不仅男人能诗,女子也能诗,有些能诗的名妓甚至让科考的佼佼者惭愧。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世界也能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科举使得乡村的文化教育,围绕着它来运行。从而使中国文化烙上了官文化的烙印。一个与国家政权密切相联的阶梯,从乡村一直连到庙堂,使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得到了文化网络上的支持。——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当然,科举制的推行,对历史的发展,也带来很大负面效应。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这种状况,使得从隋唐已经开始的学科分化和技术学习专门化、系统化的趋向被遏制。知识学习被限制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其他专业知识则退回到了师傅私相传承的作坊阶段。使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这对于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标准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秦汉——三公九卿制度西汉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二千石郡守、王国相,大大影响皇帝的集权。—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丞相掌握实际事权皇帝的秘书班子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亲卫武将(皇帝亲信)尚书台尚书令或中书令侍从近臣侍中、议郎、中大夫等中朝官(决策)外朝官(执行)三公九卿等皇帝外朝官是在宫廷外办公的官员。中朝官是指在宫内办公的官员和皇帝身边的属员。尚书本来是皇宫内收发和记录奏章的技术性工作,起在行政机关和皇帝见传达信息的作用。后来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有意扩大尚书的机构,尚书获得了拆阅和事先批阅奏折的权力,又获得了批阅奏章下发的权力,逐渐侵蚀外朝官的权力。汉武帝——中朝官东汉尚书台机构东汉名臣李固曰: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后汉书》东汉—尚书台位高权重自尚书台侵夺了丞相的权力,变成了实际上的中枢机构之后,兼尚书事的重臣往往变成了事实上的丞相……朝代更迭后,新朝为了强化君权,特立机构中书省,将尚书台的权力分割出去一部分,专门负责起草诏书和掌机要、自然也就成了参与最高决策的核心机构。由于中书省设在宫苑,由皇帝的近侍顾问转成,所有王朝政令皆自所出,所以权威日重,人称“凤凰池”。——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魏晋南北朝—分割尚书台权力,逐步形成三省体制进入晋朝以后,设立门下省,长官为侍中,有议论尚书奏事之职,在对尚书奏事说三道四的同时,由于其皇帝跟班的地位,所以还可以时常对皇帝的阙失提点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门下省的权力越来越大,渐渐地开始对中书省起草的诏书也发表批评意见,最后发展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不合适的诏书驳回重议,这就获得了“封驳权”,这就形成了对中书省的制约。——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魏晋南北朝是政局紊乱的时代,但又是各种创新出现的时代,原来的三公九卿依然存在,各自的机构还没有撤掉,这时的中书和门下,依然是皇帝秘书的宫臣性质,没有完全成为国家的外廷朝臣。双轨制的并行,也是制度变迁过渡时期的一大特色。经过魏晋南北朝发展,到了隋代,作为皇帝内侍的中书省(隋改名为内史省)、门下省从宫臣正式变成为国家的朝臣,与尚书省平等运作。三省的长官共同参加国家大事的议定,这就是所谓的三省制,它标志着完善的中央决策机制的确立。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此后宰相失职,却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的,便如唐代之三省。何谓失职?因宰相职权,本该领导政府,统治全国的;后来此项职权,被皇帝夺去了,皇帝把他们的私属像中书、门下、尚书之类来代行政府宰相的职权;这是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事。现在到唐代,才又把以前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换言之,亦即是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交还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务机构演变的原因——皇权和相权的消长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标准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草拟执行封驳上奏画敕后交复审审议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钱穆《国史新论》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待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樊树志《国史概要》三省六部制的完善——皇权相权和谐共治时期中枢机构设置权力配置西汉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后中朝和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东汉三公和尚书台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唐初宰相多至一二十人,重大事务都由政事堂会议讨论,何以开元、天宝之际会形成李林甫、杨国忠擅权的局面?变乱制度的正是唐玄宗。史载,玄宗即位之后“尤注意于姚崇、宋璟,引见便殿,皆为之兴。去辄临轩以送。其他宰臣优宠莫及”,唐前期的三省长官合议制,至此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玄宗用姚崇、宋璟而成开元之治,是选相和专委成功的统一;此后,只专委而不重选相,终于造成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用事之弊。出现了宰相的宰相(或曰当国宰相、宰相之长),使宰相制度发生变化,终于使皇权跌落和三省制度变形,一方面皇帝不亲理朝政,另一方面又舍弃三省合议制原则,转而委用个别亲信宰相裁决政事。如委用得贤,固然无妨,一旦委用得奸,必然导致政局败坏。——樊树志《国史概要》三省六部制的异化——天宝政局崩坏的制度因素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标准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北魏到唐前期,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分别是什么?唐朝开国后,沿袭前代均田制,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于武德七年(624)颁布均田令。唐代均田制的内容在《唐六典·尚书户部》、《通典·田制》等书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关于关于一般人受田。唐代规定,男女始生为黄,四至十五岁为小,十六岁至二十岁为中,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六十岁以上为老。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田一顷,老男或笃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丁男、中男以外的人,如果是户主,将按半丁授田(有封爵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业田500—1000亩。各级官吏有职分田2顷至12顷,以为薪俸。各级官府有公廨田1顷至26顷,以为办公费)所授田中,丁男、中男十分之二是永业田,十分之八是口分田,唐制,口分田即前代的露田,人死后朝廷将田收回;永业田即前代的桑田,可传给子孙,不再收回。——白寿彝《中国通史•隋唐时期•田制》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唐朝——租庸调制租: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田租)调: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庸: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是正役。如不服役,可以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纳二十天的数额,叫“纳庸代役”①以“人丁”为标准计税,整齐划一②实行实物地税和劳役相结合③以庸代役保证农时④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反映了唐朝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庸、调原来都缴纳绢或布,开元、天宝年间,庸、调便折成银两“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因而出现银饼。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标准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北魏到唐前期,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关联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是什么?与租庸调制度比,两税法的变化是什么?安史之乱两税法天宝十四载,户部上天下户数八百九十余万。安史之乱后六年统计,天下户一百九十余万,较乱前减少七百余万,天下人口一千六百余万,户减五分之四,人口减三分之二,造成此种户口锐减之原因有三:第一,戎马干戈中丧乱流离;第二,摊户陋规,民户逃亡;第三,政令效率低落,疏于申报。租庸调制之实行,以均田为主,而均田之基础,又建立于地籍户籍渊查之上。均田制度之实行,有其本身之困难,复以田地少而负担重,造成户口逃亡,再经战乱,户籍破坏,人口锐减,资料散失,无法整理,推想地籍亦必凌乱,租既无均田为根,难以征课,调庸从户从丁,亦无法着手。而同家大乱之后,中央临时扩充之军队,急切难以裁汰,地方新起之镇兵,方源源增加,即军费一项,支出已倍增于前,不能不采取治标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以解燃眉之急,首先于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恢复九等户税法,分天下百姓为九等,上上户年纳四千文,以下至下上户七级,每级递减五百文,下中户七百文。此种笼统不合理之税则,自难行之久远,亦无补大局,其他临时摊派,不胜枚举。至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遂制两税法,后代行之千年而不替。——邝士元《国史论衡》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夺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杨炎“请作两税法”疏唐中后期——两税法每户按贫富等级(据人丁和资产划分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均田制实施均田制无法推行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①对农民人身控制强②纳庸代役保证农时③政府赋税得到保障①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简化税收名目③扩大收税对象④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人丁财产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目的标准影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演变为以田亩为主,征收的物品由以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征收的时间从不定时演变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演变为纳绢代役,税种也由繁杂演变为简单。——张菱《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演变》唐代的租庸调制,可说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承的经济传统,而两税制则开始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兹将租庸调与两税法就以下各方面,分别比较如下。一、预算方面。租庸调制先规定了田租定额,然后政府照税额征收,再把此项收来的田租作为政府每年的开支,这可说是一种量入为出的制度。但两税制之规定田租额,则是量出为入的。因当时杨炎定制,乃依照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的田租收人为标准,而规定以后各地的征收额。这在政府的征收手续上,是简单省事得多了,可以避免每年调查统计垦田数和户口册等种种的麻烦。二、全国各地租额方面。中国历史上的田赋制度,从井田制到租庸调制,全国各地租额,由政府规定,向来是一律平均的。租庸调制之下是四十而税一,全国各地,一律平等,无不皆然。但两税制便把这一传统,即全国各地田租照同一规定数额征收的那一项精神废弃了。因为两税制之规定田租额是量出为人的,虽然手续简单了,但这样就变成了一种硬性规定,随地摊派,而不再有全国一致的租额和税率。拓展资料三、为民制产的精神。租庸调制的精神,在于政府为民制产,然后因其产而课赋。这种办法,既没有重敛病民的弊病,又可以杜绝兼并。自两税制实行,把中国古代传统的井田、王田、均田等一贯的平均地权、还授田亩的制度打破了。从此田亩可以自由兼并,使土地又走回秦汉时代趋于集中的旧路,社会呈现更多的不安与病态,而把租庸调为民造产的精神全失掉了。四、项目编排方面。唐之租庸调制,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户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之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租庸调制每个项目分得很清楚,两税法归并在一起,虽说手续简单,但日久相沿,把原来化繁就简的来历忘了。遇到政府要用钱,要用劳役,又不免要增加新项目。而这些新项目是本来已有的,并在两税中征收了,现在再把此项目加入,岂不等于加倍征收。此即税收项目不分明之弊。拓展资料五、纳税人之范围。在实施租庸调法时,官吏九品以上及皇亲、贵戚、官学生徒、孝子顺孙等,是不负担租庸调的不课户;此外如鳏、寡、孤、独以及部曲、客女(豪族的仆妇、奴婢等),也都不课。两税法从户税、地税发展而来,而户税、地税,本来就规定官吏也要交纳的。所以从地税、户税发展而来的两税,官吏也得交纳。重要的是浮户、客户和不定居的商贾,都要负担两税。六、税收准则。租庸调是以丁为基础,及丁则授田,年老则还官。但两税不以年龄,而以贫富为征税的标准,打破往日的所谓中男、丁男等的差别。七、税收之主体。租庸调法是实物、力役并重,而且租庸调法规定五十天的力役可以代替全部实物,所以租庸调还是以力役为主的。但两税法是以实物为主的赋税。我们知道两税法是“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实际征收时是实物居多的,缗钱只是由实物折算而来,所以说,两税法是以实物为主的。拓展资料八、计算方面。租庸调制是收米谷布帛的,租则凡成丁男子,每年纳粟二石;而庸调也是征布帛,不是以钱作为计算,纯以实物计算。至于两税之征纳品,除地税之部分为谷、粟外,其户税之部分则改收钱。既以钱为定税之标准,则应征钱。然昔日庸调皆征布帛,政府支出,用布帛之处亦多。于是两税均率时,虽皆折为钱数计算,及实行征税时,又复由钱数,折合为绢帛。人民纳税,仍须用绢帛。九、税制以外之税。唐初施行租庸调法时,还有地税和户税作为租庸调的补充税收。及安史乱后,因地税和户税占了唐代税收的很大部分,而租庸调法又益弊,乃改行以地税和户税为基础之两税制。两税的内容,主体在两种税:地税与户税。原则上两税只纳税一种,废去以前租庸调和杂税。然事实上,苛征杂税是陆续发生的。盐税本来就有,茶税也出现了。此外,又有所谓借商钱、间架、除陌等法。十、征收时间。租庸调的征收时间是不一致的。租庸调物于每年八月上旬起输,九月上旬则各发本州诸租,本州收获讫,十一月起发遣输往京师。至于租庸调以外的地税,大约与租同纳;户税的征收时间,不甚明了。而两税制纳税分夏秋两季,夏无过六月,秋无过十一月。但夏秋两次纳税,也不是两税法所创设的,实际上,大历五年地税的征收,就分夏秋,只是两税法将一切税都分作两期而已。——邝士元《国史论衡》拓展资料学习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汉到魏晋,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在选官程序和标准方面有何创新?意义和影响是什么?秦汉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演变的过程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北魏到唐前期,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关联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是什么?与租庸调制度比,两税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如何评价对两税法的不同认识?两税之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於襟怀囊箧(箱子),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辅囤仓,直(值)虽轻而众以为富……如此之比,其流实繁,一概计估算缗(财产),宜其失平长伪(错误)。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於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於征求。此乃诱之为奸,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风俗不得不讹,闾井不得不残,赋入不得不阙。——节选自(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两税法的施行是中国赋税史上的重大变革,重大变化是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变按丁计征为按资产计征。陆贽反对以资产定税,坚持以人丁定税,认为财产情况复杂,按财产征税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而且鼓励人们背本趋末,弃农经商,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况遭安、史之乱,丁口流离转徙,版籍(户口)徒有空文,岂堪按以为额?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陆宣公(陆贽)所言固为切当,然必欲复租庸调之法,必先均天下之田,使贫富等而后可,若不能均田,则两税乃不可易之法矣。今两税之法,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的当。宣公所谓:“计估算缗,失平长伪。”此亦是有司奉行者不明不公之过,非法之弊。盖力田务本与商量逐末,皆足以致富。——节选自(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两税法的施行是中国赋税史上的重大变革,重大变化是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变按丁计征为按资产计征。陆贽反对以资产定税,坚持以人丁定税,认为财产情况复杂,按财产征税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而且鼓励人们背本趋末,弃农经商,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马端临则认为安史之乱后,实行租庸调制的前提已不复存在,两税法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商业和农业都可以致富。马端临的认识也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成为政府重要税源的历史特征。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隋唐)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科举铨选制、律令制、两税法等重大制度都是在继承前代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王小甫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本文档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T人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01-22
浏览量: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