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兽医兽药篇(目录)

兽医兽药篇(目录)

举报
开通vip

兽医兽药篇(目录)PAGEPAGE67第四篇兽医兽药篇(目录)第一章兽医管理第一节兽医行政管理体系第二节动物防疫(动物卫生)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第三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第二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第一节曾经发生和存在的主要疫病第二节动物主要疫病的预防控制第三章兽药管理第一节兽药行政管理体系第二节兽药监察和检验第三节兽药生产及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第四节兽药企业及产品生产、研发第五节兽药管理与监督检查第四章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人畜共患疫病的监控防治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无害化处理第三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检测...

兽医兽药篇(目录)
PAGEPAGE67第四篇兽医兽药篇(目录)第一章兽医管理第一节兽医行政管理体系第二节动物防疫(动物卫生)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第三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第二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第一节曾经发生和存在的主要疫病第二节动物主要疫病的预防控制第三章兽药管理第一节兽药行政管理体系第二节兽药监察和检验第三节兽药生产及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第四节兽药企业及产品生产、研发第五节兽药管理与监督检查第四章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人畜共患疫病的监控防治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无害化处理第三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检测监控第四节违禁品及兽药残留检测监控第五节无公害畜禽产品及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认证和管理第五章中兽医药第一节中兽医药教学科研中兽医药管理及技术推广中兽医药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中兽医药著作第五节四川中兽医药研究推广人员受到全国重视和国外(海外)关注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第PAGE\*MERGEFORMAT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页第四篇兽医兽药篇兽医兽药篇主要记载1986—2005年四川全省兽医兽药的管理(包括行政、执法和技术监测检测管理)、动物主要疫病(包括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及其病原)的预防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和中(藏)兽医药事业发展的情况。第一章兽医管理第一节兽医行政管理体系198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开始把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管理和具体的防(检)疫技术工作区分开来,行政管理由行政部门负责,防疫执法监督和具体的防(检)疫技术管理由兽医防疫监督机构负责;1992年,“四川省畜牧食品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处,综合处职能中即有兽医行政管理,具体工作由该处政策法规科牵头。但四川省级的兽医行政管理在《动物防疫法》颁布前,实际上大多数工作仍主要由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和四川省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具体负责办理。199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内成立了“政策法规处”,兽医行政管理由该处具体办理;2000年11月,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又建立了“兽医兽药处”,兽医兽药的行政管理归由该处具体负责,各市(州)县(市、区)的兽医行政管理也相继转由市(州)、县(市、区)局的行政科(处)具体负责。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20年中主要实施了如下一些方式和措施:(一)建立了双向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纳入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工作日程与工作目标,并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兽医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上级兽医主管部门对下级主管部门(直到乡镇畜牧兽医站)、部门内部对各处(科、室、站)及单位内部对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都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目标任务进行检查督促,年终检查总结,完成好的予以表彰奖励,未实现目标的、工作中失职、渎职或发现疫情不积极报告、处理、瞒报、慌报的均予以批评或处罚。(二)应急处理管理。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四川省认真贯彻执行。2006年8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四川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省政府于2007年7月又以214号政府令发布了《四川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实施办法》,随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相继出台了《四川省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四川省O型口蹄疫应急预案》、《四川省亚洲I型口蹄疫应急预案》、《四川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应急预案》,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还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了不少应急处理紧急疫情的具体措施与办法。省里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指挥部,兽医主管部门从省到县建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预备队和专家组,配备了必需的应急处理(含防疫用品、紧急免疫、监测诊断、消毒灭源、封杀销毁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应急处理所需经费,进行了应急处理的培训演练;对应急处理坚持“早、快、严、小”的原则和“加强领导、依法防检、部门配合、依靠科学、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三)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通行作法,1998年《国际动物卫生法典》正式写入。四川省对动物疫病实施区域化管理正式开始于1994年6月。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四川生猪发展很快,为扩大在国内外的销售,也更好地保证人们吃上“放心肉”,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四川省出口猪肉注册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的副省长任组长,畜牧兽医、外贸、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财政、商(动)检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并数次组织到欧盟、德国、比利时等地区和国家考察、谈判,三次邀请了欧盟的兽医专家来川帮助和指导改善肉联厂的兽医卫生设施及条件,经过2年多的谈判、筹备,经报请省政府和农业部同意,“四川商品瘦肉猪无特定传染病综合技术示范”项目于1994年6月正式启动,在20个县实施。项目以预防控制、扑灭和净化猪的口蹄疫(FMD)、猪瘟(HC)、猪传染性水泡病(SVD)、猪布鲁氏菌病(BRD)、猪结核(TB)等为主要内容。项目实施期间省畜牧食品办公室(后改为省畜牧食品局)建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了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省政府和主管局给了项目工作专项经费,增加了疫病防治的设施设备,加强了技术培训。实施三年多,20个县的五个猪病实现了净化目标,少病死猪260万头,减少损失近5000万元,出栏猪增加240.8万头,项目区三个肉联厂三年猪肉出口增加74786吨,出口收入增加22285.8万元。四川省政府授予该项目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1998年将此列为全国推广项目;农业部1998年10月9-11日在四川德阳市召开了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经验交流会,农业部畜牧兽医局领导在会上说:“1998年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在四川等10个省市重点地区实施,……怎样建立,建立起来如何巩固,如何扩大,都是新的课题,四川已先行一步,为全国实施项目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这次会议主要就是学四川,不然项目下去了,各省市还不知到底怎么个搞法”。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在全国10个省(市)实施。从1998年11月12日农业部第一次正式批复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到2003年,国家连续5年向四川投入2亿多元,强化了四川省级和无规定疫病区及其示范区、缓冲区的14个市、96个县级(名单附后)、892个乡镇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无疫区”边界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免疫检疫、检验、监测、监督、疫情追踪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队伍素质及能力建设、法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建设。通过5年的建设:(1)“无疫区”畜禽发病和死亡下降。据31个示范区县(市、区)统计,生猪死亡率由实施“无疫区”建设前的7.19%降到2004年的0.24%,小家畜禽死亡率由18%降到6.6%,仅此一项,“无疫区”即为农民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2)“无疫区”内的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上市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率(持证率)均达到100%。(3)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对外兽医卫生注册取得重要突破,出口动物产品连续几年大幅增加。2001年项目区的宜宾冻免厂通过了对欧盟的注册,成为我国西部10省(市、区)唯一的动物屠宰加工企业对欧盟的注册者;同年井研县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在新加坡的注册,成为我国西部唯一对新注册的猪肉生产加工企业,6年出口猪肉创汇4200多万美元,成为四川外向型生猪生产企业的典型,成都、德阳、绵阳、内江、眉山、乐山等市的10家肠衣生产厂实现了对欧盟、德国的兽医卫生注册,出口肠衣不断增加;有35家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对港澳的“出口”注册,17家猪肉生产加工企业通过了对俄罗斯的注册;全省猪肉出口量2004年达到15.06万吨,创汇2.3亿美元;由于疫病的控制及卫生质量的提高,四川向省外销售猪肉量也连续6年占全国省际间贸易总量的1/3,2004年达到70万吨以上,居全国之首。(4)四川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办法、措施、经验在全国一些省(市、区)推广。除了全国在四川召开现场会和四川的代表多次被指派在全国的一些会上介绍经验外,从1998-2004年,全国先后有130多批次近2000人次的同行和政府领导到四川考察学习,重庆、辽宁、吉林、海南、山东、江苏等6省(市)40多个市(地)533个县(市、区)采用或部份采用四川的办法,使当地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整个动物疫病防控得到加强。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及其示范区、缓冲区项目市、县市级县(市、区)级成都双流、温江、郫县、邛崃、大邑、新津、新都、龙泉、都江堰、蒲江、崇州、青白江、金堂德阳什邡、绵竹、中江、旌阳、广汉、罗江眉山眉山市中区(东坡区)、青神、洪雅、仁寿、彭山、丹棱绵阳涪城、游仙、安县、江油、三台、梓潼、盐亭乐山夹江、井研、犍为、市中区、峨眉、沙湾、五通桥、沐川、峨边内江威远、资中、隆昌、东兴自贡大安、荣县、富顺、贡井、沿滩资阳简阳、资阳市中区(雁江区)、乐至、安岳遂宁蓬溪、市中区、大英、射洪南充蓬安、西充、营山、顺庆、高坪、嘉陵、仪陇、阆中雅安荥经、汉源、芦山、天全、名山、石棉、市中区泸州泸县、市中区、合江、龙马潭、纳溪宜宾南溪、宜宾县、合江、长宁、翠屏、江安广安广安县、岳池、华蓥、武胜、邻水、大竹、渠县广元剑阁、苍溪达州达县、平昌巴中巴州说明:广元、达州、巴中三个市级未投入“无疫区”项目经费。(四)法规制度建设。1985年2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四川省政府召开了宣传贯彻《条例》会议,号召和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泸县、温江等地在贯彻《条例》过程中,开始实施《兽医卫生合格证》、《畜禽及其产品检疫证》、《畜禽预防注射(免疫)证》等“三证”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开始把免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管理,省畜牧局于1986年在温江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1988年9月26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同年11月,四川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四川各级政府全面贯彻执行这个“条例”,还建立了“四川省狂犬病防治指挥部”,强化了对狂犬病的防治。1992年4月8日,农业部10号部令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经四川省政府同意,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的形式将这个《细则》印发各地贯彻执行,明确“省政府授权各级畜牧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畜禽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管理”;1996年9月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在井研县召开了“定点屠宰、到点检疫”和产地检疫现场经验交流会,分管副省长张中伟到会调研和检查指导;省局还根据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在全省聘任了一批兽医卫生监督员、动物检疫员,省农牧厅制定了上述“两员”管理办法。1997年7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1999年6月,四川省人大常委颁布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省人大、省法制局、省畜牧局还制发了有关“实施办法”的解释和说明性文件,同年,四川省政府制发了《四川省血吸虫病管理办法》、《四川省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修改发布了新的《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从2000年到2007年省政府先后制定了颁布了《四川省检疫员和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2001)、《四川动物防疫合格证管理办法》(2001)、《四川省动物和动物产品申报检疫管理办法》(2001)、《四川省动物医疗许可证管理办法》(2001)、《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2002)、《四川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2006)、《四川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实施办法》(2007)等;四川省畜牧局制定了《四川省“放心肉”赔偿办法》(2001)、《四川省“放心肉定点销售点”管理办法》(2001)、《四川省无公害产品管理试行办法》(2002)、《四川省高致病性蓝耳病应急预案》(2007)等等。(五)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四川畜禽饲养方式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任务也在基层。乡镇及以下防疫队伍的稳定、壮大和素质提高,在整个防疫队伍建设中特别重要。四川省政府和兽医主管部门把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作为加强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来抓。在1985年前为乡镇兽医人员及其子女解决粮油供应的基础上,1986年,省人事、财政、畜牧兽医三个部门又联合行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在乡镇站工作的畜牧兽医人员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与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对应的工资制度、调资政策和职称评定政策;从1987年起,省政府又连续7年对三州牧区和部份山区困难站进行经济补贴;从1996年起,省计委(发改委)、省公安厅、省粮食局和省畜牧食品局联合行文解决基层兽医防疫人员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到2000年,已有14286个乡镇兽防人员的户口从农村转到城镇;从2004年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连续5年投入近5000万元,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从80年代后期起,省畜牧局(省畜牧食品局)和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及各市(州)县(市、区)兽医主管部门不间断地抓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思想教育、作风整顿、法规和业务技术培训,先后开展了“创先达标”、“行风整顿”、“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检疫大比武”等多种活动,以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在业务技术方面,先后委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等进行“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培训、专业证书培训和站长业务知识培训,一些新病诊断防治技术培训;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多次组织省内外专家和自身技术骨干对一些专项病的诊断防治、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疫病防治技术、国家及省内有关法规制度、对外兽医卫生注册、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企业HACCP管理知识和程序、国际动物卫生法规等培训。2001年,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开始调查研究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实行公务、公益与经营、纯技术服务从机构队伍和职能上分开、公务公益部分纳入国家(政府)统一管理和资金由财政支付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向上级提出相关建议。2005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文],2006年6月3日四川省政府也制发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川府发(2006)17号文],将乡镇畜牧兽医站按公益职能与纯技术服务和经营相分离的原则进行分流,负责动物防(检)疫及疫情监测监视、疫情报告等公务公益职能组成的动物防疫机构(仍叫畜牧兽医站)为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派出机构,其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其人员、业务、经费由县级兽医部门统一管理”,各行政村设“动物防疫员”,由财政予以经费补贴。到2007年底,全省4425个乡(镇)中已有3068个完成了此项改革(编制为13387人),有村级动物防疫员35569人。第二节动物防疫(动物卫生)执法监督管理体系1985年前,四川动物防(检)疫基本上只作为一种行政任务和技术服务行为。1985年2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同时授权农业部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县级以上各级兽医防疫检疫机构也是动物防疫检疫执法管理机构,四川省人民政府转发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了当时的“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为省级动物防疫检疫执法管理机构,各市(地、州)、县(市、区)政府的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所属的兽医防疫检疫机构为所辖行政区域的动物防疫检疫执法管理机构;1986年四川省农牧厅制发了兽医卫生监督员、动物检疫员管理暂行办法,在省、市、县级的动物防疫检疫机构中任命了一批“兽医卫生监督员”,成为我省首批具体的动物防疫执法监督人员(同时还任命了一批动物检疫员,具体负责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1986年,射洪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级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到1989年,全省已有40多个县建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1990年11月,农业部3号部令发布了《中国兽医卫生监督实施办法》,明确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各级农牧部门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具体负责。1992年经四川省政府编委会批准,在“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增挂了“四川省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个法人代表”的体制,由该所具体负责全省动物防疫执法监督管理;各市(地、州)县(市、区)有的单独建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所,有的仿照省级作法与兽医防疫站或检疫站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1998年1月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更明确地表述了“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机构”的提法,明确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表述,1998年6月19日经省编委批准,将原有的“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四川省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动物检疫所”、“四川省动物血吸虫病防治站”几个牌子撤销,力量整合,建立了统一的“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行使《动物防疫法》赋予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职能,管理全省动物防疫监督工作;1999年6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赋予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履行所辖行政区域内从动物饲养到运输、经营、屠宰、加工、销售各环节的防(检)疫权和防疫监督管理职能;各市(州)县(市、区)纷纷仿照省级作法,建立和完善了本级动物防疫监督站(所),明确了职能,有的地方还在乡镇或片区建立了分站(所)。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2006年制发的《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都要求兽医行业要建立兽医行政管理、动物防疫执法监督和兽医技术支持三个体系。根据上述规定,省编委于2007年12月30日发出《关于建立健全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通知》[川编发(2007)114号文],要求全省整合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和职能,建立省、市、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机构,省级将原有的“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的力量进行整合,建立了《四川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正县级事业单位),同时挂“四川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总队”牌子,编制50人,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经费纳入省财政全额预算。到2008年,21个市(州)中,多数市(州)建立起了动物卫生监督所,186个县(市、区)中已有152个出台了机构改革的具体文件和方案,127个已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同时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牌子)。全省市县两级核定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动物卫生执法监督人员3969人。第三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改革开放前各市(地、州)县(市、区)就有兽医站(或兽医防疫站、畜牧兽医站)。但在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之前,全省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支持体系都是与动物防疫执法监督工作溶为一体的,即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工作同在一个机构、一个体系之中,有些地方虽然分别建有“防疫”和“检疫”两个机构,但整个动物疫病防控,包括监测、检疫、检验、诊断、预防免疫及防疫的监督管理工作都在一个“体系”内完成;在2000年前,大部份医政管理工作也由兽医防(检)疫站具体承担。2006年6月,四川省政府发出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后,省级和各市(州)县(市、区)开始逐步把动物卫生(防疫)执法监督和疫病预防控制作为两个体系从职能、机构、人员上逐步分开。省级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2007年12月省编委会发出《关于建立健全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通知》[川编发(2007)114号文]后才建立起来的(核定编制68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所辖区内的动物疫情的调查、报告、监视监测、防控扑灭技术及管理,包括动物养殖、运输、经营、屠宰、加工、贮藏各环节的免疫、检疫、消毒、监测检验、诊断、疫情追踪溯源、疫病防治及扑灭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负责有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起草和执行等。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一)在疫病监测诊断方面:70年代末建立省级兽医站后,省站就建有“诊断室”,各市(地、州)县(市、区)都在兽医站内设了诊断室;80年代省级成立“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后,在站内也建有诊断室,张鸿君等一批老专家曾在其中工作,2001年经省编委批准,在“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增挂了“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的牌子,由总站领导兼任中心主任,实验室已从建立诊断室初的几十个平方米,发展到1000多m2,实验动物房100多m2,各类实验室共达21个,仪器设备35700多台(套),2002年4月还通过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双认证,认证项目63项,涉及50多种动物疫病,成为西南首家按新准则标准认证的法定监测检验实验室;14个市(州)96个县级监测诊断检验室和890多个乡镇的兽医实验室也得到改造和加强,累计达3万多平方米,共有专兼职监测检验人员400多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占2/3,在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科研及疫病防治扑灭中,这些实验室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在疫苗的冷链设施方面:改革开放后,省级留下360万的疫苗补贴经费,后增加到483万元,为保证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不减效失效,经省财政同意,每年都抽出20万元补贴地方用于购买保存疫苗用冰箱、冰柜或购置疫苗冷藏运输车;从2001—2003年,国家投入37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00万元地方配套200万元)以“西部地区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名义下达我省,先后对攀枝花、巴中、达州、凉山、阿坝、广元、宜宾、广安9个市(州)级和仪陇、高县、北川、苍溪、梓潼、沐川、剑阁、天全、平武、古蔺、昭觉、会理、盐边、南江、长宁、通川、都江堰、金牛、平昌、朝天、茂县、屏山、元坝、青川、小金、九寨沟、会东、江阳、宝兴、通江、宣汉、马边、米易、万源、广元市中区、金川、阿坝、炉霍、石渠、沐川等40个县(市、区)进行了建设。这些市(州)和县(市、区)均按要求购置了疫苗保存和运送的冷库、冰箱、冰柜、冷藏箱、冷藏盒(瓶)等;市(州)级还购置冷藏车,基本保证了疫苗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益。(三)疫情、监测报告方面:从1996年起,我省先后有20个县(市、区)纳入农业部动物疫情测报站建设的范围,其中15个县得到农业部的专项资金支持,总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75万元,地方配套375万元,得到专项资金的县(市、区)是嘉陵、夹江、东坡、达县、沪县、沿滩、康定、西昌、仁和、石棉、翠屏、华蓥、巴州、若尔盖、元坝(另5个县后纳入无疫区项目中一并建设)。在认真贯彻《国家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实施办法》、《动物疫情测报中心(站)管理制度》、《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规范》的基础上,四川省还结合实际制定了《四川省动物疫情管理制度》,现在,全省21个市(州)、180个县(市、区)(包括30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动物防疫网络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实现了动物疫情网络与国家疫情信息中心的直接快速联系。第二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第一节曾经发生和存在的主要疫病1986—2005年间,四川曾经发生和存在的畜禽主要疫病有:序号病名感染动物序号病名感染动物1口蹄疫猪、牛、羊18破伤风马、牛、羊、猪2禽流感鸡、鸭、鹅19轮状病毒病猪、牛、兔3痘病猪、牛、羊(山羊、绵羊)禽20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牛、羊、马、兔4狂犬病犬、猫21钩端螺旋体病猪、牛、羊、马、犬、兔5炭疽牛、羊、马、猪22浓杆菌感染牛、羊、猪、禽、兔、熊、熊猫、林麝6猪瘟23链球菌病猪、羊7布鱼氏菌病牛、羊、猪、鹿、犬24坏死杆菌病牛、羊、猪8结核病如牛、鹿、猪、禽25血吸虫病牛、羊9副结核病牛、羊26弓型虫病猪10大肠杆菌病猪、牛、羊、禽、兔、犬、鹿27球虫病鸡、鸭、鹅、兔、牛、羊、猪11沙门氏菌病猪、牛、羊、禽28肝片形吸虫病猪、牛、羊、马12巴氏杆菌病猪、牛、羊、兔、禽、鹿29细小病毒感染猪、犬13李氏杆菌病牛、羊、猪30猪痢疾猪14衣原体病猪、牛、羊、禽31猪传染性水泡病猪15支原体病猪、禽、羊、牛32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16魏氏梭菌病猪、牛、羊、兔33猪流行性腹泻猪17伪狂犬病猪、牛、羊34猪传染性胃肠炎猪35猪丹毒猪55螨病牛、羊、猪、兔36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羊56马流感马37猪流感猪57山羊关节炎—脑炎山羊38猪裹尾蚴虫病猪58绵羊梅迪/维土纳病绵羊39旋毛虫病猪59蓝舌病牛、羊40棘球蚴病猪、牛、羊60新城疫鸡、鸭、鹅、鸽4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6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42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62鸡传染性喉炎鸡43流行热牛63鸡传染性鼻炎鸡44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奶牛、牦牛64鸡法氏囊病鸡45水牛丘疹性口炎牛65鸡马立克氏病鸡46猪园和病毒病猪66鸡病毒性关节炎鸡47牛气肿疽牛67鸡减蛋综合征鸡48鼻疽马、鹿、螺68鸡白血病鸡49马传传性贫血马、螺、69鸡住白细胞病鸡50焦虫病牛、马70肺丝虫病鸡、鸭51奶牛白血病奶牛71鸭瘟鸭52牦牛嗜皮菌病牦牛72鸭病毒性肝炎鸭53牛皮蝇咀病牛73鸭浆膜炎鸭54副结核牛、羊74小鹅瘟鹅75禽曲霉菌病鸡、鸭、鹅76兔瘟兔77兔密螺旋体病兔78犬瘟热犬共计说明:①四川畜禽还有540多种寄生虫,10多种中毒性疾病。②另有多种蜂病、鱼病、虾病等。第二节动物主要疫病的预防控制一、口蹄疫口蹄疫既是多种动物共患病,也是人畜共患病之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是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期,猪、牛、羊都有发生。到1981年,内地农区就有15个县(市、区)发生,疫点1202个,病猪2.35万头;1982年病猪达10万头,均以O型口蹄疫为主,在猪往往同时有猪的传染性水泡病混合感染。在流行规律上,1979年前多以冬春季节为多,1979年后,季节性不明显。1984年4月,省政府发生了加强牲畜口蹄疫防治的紧急通知,并成立了省防制牲畜口蹄疫指挥部,各市(地、州)县(市、区)和基层都建立了专门的防制指挥机构,政府分管领导亲任指挥长,开展以疫情监测、封锁隔离、扑杀发病畜和同群畜、严格处理病畜和尸体、废除屠宰企业过去对染疫动物肉类进行“产酸处理”后又鲜销的作法而改为染疫产品一律销毁处理、生产运输屠宰经营各环节严格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通过几年几个大的“战役”,1987年底拨除了当时最后一个疫点。1988年“四川省扑灭五号病综合防治技术”项目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1998年10年间全省基本无疫。90年代后期,外省疫情频发,由于我省当时没有实施大面积疫苗免疫,也未设立道路交通运输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1999年疫情传入我省,当年,全省共爆发517个疫点,猪、牛、羊发病分别为1106头、6155头、2425只,当年扑杀病畜和同群猪2254头、牛7547头,羊4705只。省和各级政府、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迅速行动,恢复建立防治指挥机构,调整了防治策略,开始在省际边境设立临时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进行验证查物和必要的消毒;省内实施了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消毒、发现疫情强制封锁、强制扑杀与无害化处理病畜和同群畜、强制疫情监测报告,同时强化了防疫监督检查,通过两年的积极防疫,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从2001年起,国家财政部和农业部决定牲畜口蹄疫疫苗由政府财政负担,四川由中央财政担负80%,地方财政负担20%,病畜扑杀经费由财政补贴,牛每头补1500元(奶牛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超过3000元),猪每头补600元,羊每只补300元,对饲养户,财政补贴80%(在四川中央财政补60%,地方财政补20%),饲养户个人负担20%,对“规模化饲养场”(饲养或年出栏牲畜1000头以上,或饲养奶牛50头以上,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国家补助60%(在四川由央财政补50%,地方财政补10%),饲养羊者自己承担40%。国家补助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措施和疫情发生后按“早、快、严、小”原则处理。实施封锁、扑杀、销毁、消毒等措施,使全省牲畜口蹄疫免疫面达100%,疫情发生后的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面达100%。到2008年,对O型口蹄疫的病原学监测牲畜9730头份,血清学监测34396份,均未检出有阳性,也无A型和亚州1型口蹄疫发生。2004年免疫抗体监测19561份,其中猪血清9380份,牛血清5584份,免疫合格率分别为67.68%和77.85%;肉品淋巴结和脊髓测毒304份,PCR法检测全为阴性。二、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既是多种禽鸟和部份哺乳动物共患传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01E和我国都列为1类病。我省第一次被确诊的病例是2001年7月在双流县白家镇对桥村6组肉鸭养殖户叶道恒鸭场的鸭。该户当年6月29日在外购进奥白星小肉鸭400只,7月16日发病,死亡20多只,到7月25日死亡320只;中途于7月12日又购进400只,7月25日开始发病,每天死亡10多只。经双流县兽医站现场采料(含死鸭和病危鸭)送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作临床和剖解诊断,疑似禽流感,又采料送农业部指定的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禽流感监测诊断中心”检出A型禽流感H5亚型强毒。疫情发生和确诊后,省畜牧食品局立即报告了省政府和农业部,省长张中伟,分管副省长陈文光都作出了尽快扑灭疫情的批示,省畜牧食品局发出了《关于加强禽流感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川畜食函(2001)224号文],省、市、县共同组织力量到现场,采取了封锁、扑杀、消毒、普查、免疫等综合措施,很快扑灾了疫情,拨除了疫点,未扩散。由于国内有些省有疫情,四川省政府和兽医管理部门对此病的防治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2004年1月2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当年春节期间,全省3000多各级动物防疫人员坚守工作岗位,96个公路动物防监督检查站24小时不间断监视疫情,防止外疫传入,2004年1月29日,全省启动了《四川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省畜牧食品局成立了防治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每天24小时值班,监视疫情;1月30日四川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禽流感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管副省长陈文光强调了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防治禽流感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的防控工作负总责,也强调了质检、兽医、公安、工商等部门各自的责任和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同日下午省长张中伟召开了省政府常务工作会议,对禽流感防治提出了要落实好九项措施;当天,四川省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发出《关于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制工作的紧急通知》;2月2日,省畜牧食品局召开了有全省市(州)、县(市、区)兽医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全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紧急会议》,重点布置了提高警惕落实措施、疫情报告和引种审批及深入基层督查检查等工作。各有关部门都根据自己的职能和工作特点,采了取了多项措施,进行防控。2004年下半年,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制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办法》,将强制免疫的疫苗费用全部纳入财政负担,四川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非强制免疫部分所用疫苗财政负担50%,养殖户承担50%,对该病的监测采样、疫区封锁、扑杀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费用也由财政负担。2005年12月22日,大竹县杨家镇产堰村五组杨加全、沈加志和双江村1组刘基林三户饲养的鸡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到12月26日已死鸡1800只,临床诊断为禽流感,12月30日采料送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定点实验室,2006年1月3日农业部通知确诊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这是四川省第二次确诊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省政府和当地政府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条例》的相关规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2006年1月7日省长张中伟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1月10日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全省各市(州)党委“一把手“会上强调了防控禽流感工作;省畜牧食品局迅速组织人力,对疫点进行了严格封锁,对疫点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家禽实行了强制免疫,并组织1000余名专业人员对全县所有家禽进行全面免疫,免疫密度100%,对三户及周围农户所有家禽全部扑杀(共扑杂禽12900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在进出县境和疫区交通要道设置了17个临时性检疫消毒站,对进出车辆进行严格消毒,严禁县内家禽出县境,关闭县内所有家禽市场,对县内所有禽类栏舍、市场、屠场(宰杀点)等进行多次消毒,很快扑灭了疫情,于2006年1月17日解除了封锁。这次疫情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很快制定了《四川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全省更加强免疫。血清学检测样品19218羽,未见疫情,2004—2008年病原学监测4319份无阳性,临床检查118个种禽场,8316个规模养鸡场无疫情。2004—2008年分别免疫禽3240.6万羽,39204.3万羽,81780.3万羽,86860.3万羽,13.23亿羽,同时强化了引进禽的检疫,加强了禽舍、经营场所、运输工具及候鸟栖息地的消毒,病原学监测15192份,血清学监测3797份,临床普查禽30多亿只,均未发现有此病。三、狂犬病四川是全国狂犬病多发病和重疫区省份之一。《四川省畜禽疫病志》载,1984年全省犬发病4121只(死亡4121只),因狂犬病死亡1262人。1985年犬发病2039只(死亡2039只),1986年犬发病1966只(死亡1966只)。1986年11月仪陇县周河乡白岩村一只狂犬病犬在一天之内就咬伤17人,咬死咬伤其他动物81头(只),全县1987年因狂犬病死亡625人;苍溪县1987年被狂犬病犬咬伤1231人;据省防制狂犬病办公室1990年对开县、渠县、垫江、武胜、仪陇、高县、资中等7个县的45个乡镇17万多户的调查,1984—1989年6年中被犬伤的人共9281个,其中因狂犬病死亡58人。198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农牧渔业、公安三部《关于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的意见》[国办发(1984)80号文],同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也转发了省卫生、农牧、公安、经贸四厅《关于大力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的意见》[川府发(1984)177号文],并先后成立了省和市县级狂犬病防制指挥部,由分管文教卫生工作的副省(市、县)长任指挥长,卫生、兽医、公安、财政、经贸等部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办公室由卫生和兽医部门抽派人员组成,全省加强了对狂犬病的防控。1988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发布了《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把狂犬病防制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实行了“管、免、灭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1993年6月和1997年10月又两次修改完善了该条例)。兽医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犬只的预防免疫、犬只带毒情况和疫情监测,从1985年起,全省实施了大面积的预防免疫,1985—1989年全省共预防注射犬1500多万只(次),“十·五”期间,全省共免疫注射犬560多万只(次),在七个县设立监测点,监测犬20803只,对唾液带毒的犬377只全部扑杀消毁,全省常年免疫密度80%以上。WHO主管狂犬病防治的官员梅斯林(Dr.MeSIin)博士来川考察时指出“世界各国经验,犬只免疫70—75%即应控制住该病,而四川已连续数年犬只免疫都在80%以上;“四川的防制指挥机构是强有力的。”1998—2002年全省发病犬12只,死亡12只,同期人感染9人,死亡4人;1994—2003年,全省连续10年人的感染发病年平均仅4例,其中1998年和2003年为零报告。2005—2007年间,因犬只数量速增,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农村犬只免疫没有及时跟上,城市(镇)流浪犬、野犬、无主犬增加,使狂犬病又有所回升。2005年全省人感染发病死亡44人,2006年190人,2007年335人。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12月18日召开“全省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刘晓峰到会讲话,并对狂犬病防制工作进行了布置,2008年省财政拨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置疫苗分发各地,全省免疫犬516万只,免疫密度达90%以上,在各级政府和卫生、兽医、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又得到有效控制。四、猪瘟猪瘟又名“猪霍乱”,俗称“烂肠瘟”,是我省猪的一个历史性老病,也是影响和危害养猪业最主要的疫病之一,是上世纪90年前防治的重点疫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列为一类病。据1986—1989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1949—1979年全省发猪瘟2815万多头,平均发病率(占存栏数的)2.98%,死亡2385万多头。进入上纪纪80年代,全省普遍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后又使用细胞苗),研究和推广较好的猪瘟免疫程序,加大了猪瘟的预防免疫密度,免疫后剪记“耳号”,同时加强检查和屠宰环节检疫,该病的发病数有所降低,据统计,1986—1989年四年间猪瘟发病735.5万多头,平均发病率为(占存栏数的)0.87%,死亡548万头。但猪瘟在各地仍有发生,有时在一些县、乡还成小片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损失。1988年1—3月,原雅安市的孔坪、合江、中里、周河五个乡发生猪瘟死亡103头;同年4—5月,成都龙泉万兴猪场发生猪瘟死亡179头;1989年仪陇县有80%左右的乡镇有猪瘟发生,该县化马乡红旗8社52户农民中,有33户因猪瘟死猪,平均每户死猪4头,有30户农民无“年猪”可杀,双盘乡菊花4社当时共有11头母猪,因猪瘟就死了7头;1990年红原县刷经寺镇7个村发生猪瘟,2个多月里,发病猪占该镇猪饲养总量的25%,死亡200多头;1991年1—7月,垫江县发生猪瘟6239头,死亡5218头;同年乐至县通旅乡9村7社55户农民中有19户的猪发生猪瘟55头,死亡44头,龙医乡村2社43户农民当时共饲养174头猪,因猪瘟死亡73头;同年马边、綦江、巴县、江津、潼南、古蔺、武侯、纳溪、汶川、巴塘、广汉、丹棱等县(区)都有猪瘟发生。主要原因是预防注射劳务费没有解决好,免疫密度低,加之基层疫苗的保存、运送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差,疫苗冷链建设不好,造成疫苗减效失效。1990年后,四川省政府发文要求坚持“病畜合作防治制度”,1991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四川省农民负担条例》,规定可以向农民收取“畜病合作防治作业服务费”,1992年国家和省物价局又先后制定颁布了“畜禽防疫检疫收费标准”,使动物防疫劳务费收费有了法定依据,猪瘟的防疫工作也因劳务费的落实而进一步规范;在防疫技术上全省实行了30日龄左右白騸猪时免疫,母猪空怀定期免疫,同时加强免疫后的标记和证章制度管理;到2003年,全省常年密度保持在98.5%以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常年免疫密度100%,免疫耳标佩戴率达98.55%以上。2007年下半年起国家对猪瘟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免疫所需疫苗由中央财政负担80%,四川财政负担20%,四川全省进一步实行了“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证章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和免疫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五统一”、“五不漏”制度,确保了免疫的密度和质量,每年免疫近2亿头(次),使猪瘟在养猪生产中的危害大大降低,“笋子上林,猪瘟成群”,“千家万户有猪瘟”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只有零星散发和小疫点,并能很快扑灭。五、炭疽炭疽病既是多种动物共患病,也是人畜共患病。《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病,我省历年均有发生。据1986—1989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1986-1989年4年间全省牛、羊、马、猪等共发病5067头,死亡1609头;同期人感染77人,死亡5人。1990年5—8月,甘孜州德格、理塘、炉霍、康定等部份县发生牛、马炭疽,有26个疫点,发病近1000头,死亡100多头;同年7—8月泸县的方登、天宝、玉祥等乡镇发生牛的急性炭疽病例,该县与荣昌、隆昌交界的几个乡因暴雨冲刷,灾后牛发生炭疽10头,有的被尸解卖肉,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迅速组织人力,站领导带队前往疫区,与当地政府和兽医防疫战线的同志一起,采取封锁疫点、紧急免疫和治疗、焚烧尸体、严格消毒等措施,8月中旬扑灭了疫情,未引起人的感染。1991年有古蔺、红原、理塘、德格、新龙五县发病,病牛、病猪共630头,死亡391头,当年人感染炭疽死亡8人,其中古蔺岩湾、月桂两个乡发生病猪10头,死亡6头,病牛13头,死亡10头;红原安曲乡牛发病38头,死14头,马死亡5匹,有19人感染发病,死亡7人;2002年全省有5个县(市、区)发生此病,发病动物477头,死亡12头(只),同期人感染18人。2002年9月德格县发生马、牛炭疽,并有人的感染,省长张中伟、分管副省长陈文光作了有关封锁和组织扑灭的重要批示;省畜牧食品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第一时间召开局办公会议,组织力量,开展扑灭工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领导带队前往疫区指导防疫和扑灭,封锁了疫区,开展紧急免疫和治疗,严格无害化处理措施,较快地扑灭了疫情。据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调查,1998—2002年,全省有13个县先后发生牛、马、羊、猪炭疽病117头,死亡62头,同一时期内人感染发生炭疽病18人,无人死亡。近几年省内仍有少数县零星散发。预防免疫是控制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措施之一,二是对病死动物不解剖,也不采取“天葬”的办法乱丢尸体,三是加强消毒,一旦发病抓紧及早治疗。六、鸡新城疫鸡新城疫是影响我省养禽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据1986—1989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中对10个市(地、州)统计,1949—1989年每年每个县(市、区)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发生;1986—1989年4年的平均发病率为4.34%,平均死亡率为3.94%,严重的乡镇发病死亡占了存栏数的30—50%,引起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预防免疫密度低(据普查,1986—1989年全省鸡的平均免疫注射量仅占饲养量的25%左右),加上疫苗经费和预防注射劳务费没有解决好,基层保存、运送疫苗的冷藏设备差,致使疫苗效价降低,所以实际免疫量更低。进入90年代后,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鸡的发展,鸡场对自身的防病意识提高,国家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基层防疫设施设备建设和防疫冷链建设等项目,加大了县乡基层防疫手段和能力,鸡新城疫的防疫也进一步加强。目前,规模化鸡场的新城疫免疫密度已达100%,“无疫区”100%;死亡率已从“改革开放”前夕的20%以上,下降到5—7%。但由于疫苗经费和死亡赔(补)偿经费没有完全解决好,加之有些地方基层防疫队伍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故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千家万户散养鸡)仍时有该病发生。七、牛肺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曾在甘孜、阿坝两州的19个县流行,经过50—60年代的高密度免疫和淘汰病畜,得到有效控制。1965年甘孜州停止了免疫,1981年阿坝州扑杀最后一头病牛,1982年停止免疫,以后均采取监测淘汰可疑畜的办法。1986—1989年在原19个疫区县和相毗邻的8个非疫区县用“补体结合反应”法查牛4432头,查出血清学阳性牛129头(临床无表现),全部扑杀处理。1992—1994年对曾免疫的抽检存栏牛9435头(占抽检时存栏牛的1%),检出血清学阳性牛107头,对其中有可疑临床病状的64头牛进行解剖作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均为阴性,后又扩大检查30个县的2095774头牛,均未发现有可疑病状,经“农业部消灭牛肺疫考核检验收组”现场考核验收,达到了消灭标准,1995年5月15日农业部农牧防发(1995)713号文正式通知四川达到了牛肺疫的消灭标准(1996年1月16日农业部副部长张延喜向世界公开宣布中国已消灭了牛肺疫)。八、马鼻疽我省马鼻疽历史疫区为甘孜州、阿坝州和雅安市的共15个县,80年代前通过隔离、检疫、扑杀等措施,到1987年,已有部分县达到了省畜牧局制定的控制标准。进入90年代后,省畜牧局制定了《四川省马鼻疽防制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马鼻疽防制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站长为组长的技术实施小组,甘孜、阿坝两州及雅安市及有关县兽医主管部门也成立了类似的工作机构,实施了以检疫、淘汰为主的防治措施,共检疫淘汰阳性或可疑阳性畜1417匹,政府及财政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1986—1998年,三市(州)累计临床检疫马属动物291753匹(占当时存栏总数:84%),未查出开放性鼻疽畜,用鼻疽菌素点眼查检245392匹,未检出阳性。1998年经农业部考核验收,达到了部颁马鼻疽消灭标准。1999—2007年临床监测检查马属动物315826匹,血清学检查39246匹,均未发现有临床症状和血清学阳性畜。九、马传染性贫血病1989年以前全省临床未发现有此病。1989—1990年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时在凉山州越西县和昭觉县检出有马传贫血清学阳性马(临床无表现),普查凉山州五个县12个乡的342匹马属动物,检出阳性马12匹(阳性率4%),12匹无临床症状的血清学阳性马匹全部扑杀处理。1991—1998年间的产地检疫、临床检查、出入境检疫(我省当时有部分马匹出口),实验室检测均未发现有马传贫病例。1996—1998年临床检查马属动物53360匹,血清学检测7563匹,全部为阴性。1998年经农业部马传贫防治效果考核,达到部颁稳定控制标准;1999—2001年临床检查64517匹,血清学检测5801匹,2002年抽查12个县85个乡147个村的1056匹马,血清学检测全为阴性,2003年通过农业部马传贫防治效果考核,达到部颁消灭标准,农业部2003年12月10日农牧发(2003)20号文正式通知四川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治达到了消灭标准。2003—2007年临床检查马属动物286419匹,血清学监测1658匹,全为阴性。十、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有的又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也是人畜共患病,在我省流行已久,危害严重。1980—1989年间,全省21个市(地、州),200多个县(市、区)和大部份国有畜牧场站开展了对布病的调查和防治,共检查牛、羊、猪等家畜519275头,应用试管疑集、平板试验等多种血清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检疫诊断,检出阳性畜26063头,平均阳性率为5.02%,其中1989年耗牛、奶牛、羊、奶山羊、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7.02%、0、1.94%、1.52%、0.27%,分离到布鲁氏菌189株,(其中牛种布氏菌187株,牛种菌中又以第9生物型为主,占76.7%),羊种布氏菌2株;炉霍县兽医站等自耗牛流产胎儿中分离出牛种布氏菌第7生物型,经中国流行病研究所鉴定确认,系全国首次分离出的此种生物型菌株。对布鲁氏菌病的防制按照农业部《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和《四川省猪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等的要求,采取了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甘孜、阿坝两州牛羊布病以免疫为主,结合检疫淘汰阳性畜进行防治和净化,从80年代起先后应用羊m5号菌苗(主要以气雾免疫方式)和猪二号菌苗(以口服方式为主)免疫牛羊;对内地农区和凉山州则以检疫监测淘汰阳性畜为主,少数羊群集中地也结合了免疫措施。在防治中,经省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批准,省里由卫生和兽医两个方面的专家、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成立了“四川省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调查、防治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全省认真贯彻农业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农业部发《布鲁氏菌病防洁技术规范》、《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等规定,1980—2007年,全省共免疫牲畜4124.749万头(只),1987—2007年间共监测检疫牲畜94.4256万头(只),累计阳性畜9377头(只),累计淘汰阳性畜9490头(只
本文档为【兽医兽药篇(目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腐朽的灵魂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7-07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