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报告分析解析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报告分析解析

举报
开通vip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报告分析解析PAGE\*MERGEFORMAT2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报告分析解析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班级Z11006姓名赵本峰学号292013年5月实验一、发动机认识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名称与使用方法。2.掌握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名称。3.了解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相互位置关系。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电喷发动机总成。2.常用拆装工具。三、实验报告1.常用拆装工具名称。1,普通扳手:(1)开口扳手(2)梅花扳手(3)套筒扳手(4)活动扳手(5)扭力扳手(6)内六角扳手2.起子:(1)一字起子(...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报告分析解析
PAGE\*MERGEFORMAT2汽车整车拆装实训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分析解析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班级Z11006姓名赵本峰学号292013年5月实验一、发动机认识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名称与使用方法。2.掌握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名称。3.了解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相互位置关系。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电喷发动机总成。2.常用拆装工具。三、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207027357_01.常用拆装工具名称。1,普通扳手:(1)开口扳手(2)梅花扳手(3)套筒扳手(4)活动扳手(5)扭力扳手(6)内六角扳手2.起子:(1)一字起子(2)十字形起子3.手锤和手钳:(1)钳工锤(2)鲤鱼钳和钢丝钳(3)尖嘴钳2.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名称。1)机体组:气缸盖、气缸体、油底壳2)曲柄连杆机构:活塞,连杆,带有飞轮的曲轴3)配气机构:进气门、排气门、摇臂、气门间隙调节器、凸轮轴、凸轮轴定时带轮4)供给系统: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5)冷却系统:水泵、散热器、风扇、分水管、气缸体、气缸盖里铸出的空腔----水套6)润滑系统:油泵、机油集滤器、限压阀、润滑油道、机油滤清器7)点火系统: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8)起动系统: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3.简述发动机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作功行程。1)进气行程: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再被吸入气缸。此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气缸内的压力下降。当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时,即在气缸内形成真空吸力。这样,可燃混合气便经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由于进气系统有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约为0.075~0.09MPa。流进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因为与气缸壁,活塞顶等高温部件表面接触并与前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混合,所以温度可升高到370~400K。2)压缩行程: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都需要有压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终p升高到0.6~1.2MPa,温度可了,此时混合气被压缩到学完上方很小的空间,即燃烧室中。可燃混合气压力c达600~700K。3)作功行程:在这个行程中,进、排气门仍旧关闭。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体(或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其压力和温度迅速增加,p约为3~5MPa,相应温度则为2200~2800K。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z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活塞向下移动时,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在作功行程终了时,压力降至0.3~0.5MPa,温度则降为1300~1600K。4)排气行程:当膨胀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靠废气的压力进行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再向上止点移动时,继续将废气强制排到大气中。活塞到上止点附近时,排气行程结束。在此行程中,气缸内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0.115MPa.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拆装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方法。2.了解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结构。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电喷发动机总成。2.常用拆装工具、活塞环拆装专用工具。三、实验报告1.曲柄连杆机构拆卸顺序及注意事项。1.机体组的拆装1)按实验一中步骤将发动机各总成拆卸。2)将气缸体反转倒置在工作台上。3)拆下中间轴密封凸缘,拆下气缸体前端中间轴密封凸缘中的油封。4)在汽油泵及分电器已拆卸的情况下,拆下中间轴。5)拆下同步带轮端曲轴油封。6)拆下前油封凸缘及衬垫。7)按相反顺序复装基体组。2.活塞连杆组的拆装1)用活塞环拆卸专业工具依次拆下活塞环。2)用尖嘴钳取出活塞销卡簧,用拇指压出活塞销,或用专用冲头将其冲出。3)取出连杆轴承。4)按相反顺序复装活塞连杆组。3曲轴飞轮组的拆装1)按对角顺序旋松飞轮固定螺栓,取下螺栓,用手锤沿四周轻轻敲击飞轮,待松动后取下飞轮。2)拧松并取下曲轴油封端盖紧固螺栓,用手锤轻轻敲击油封端盖,待松动后取下油封端盖。3)拆卸主轴承盖及止推轴承,抬出曲轴。4)安装时按相反顺序逐步进行。注意事项:1、拆卸时注意发动机安放平稳,注意人身安全。2、保持作业场地清洁和整齐。3、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保证安全操作。1.一些重要的螺钉、螺栓、螺母连接件,如气缸盖、主轴承、连杆轴承、飞轮等,安装时应按顺序,分数次(一般分三次)逐步上紧到规定的扭矩。拆卸时也应按顺序逐步均匀拧松,以免零件变形。缸盖螺栓拧紧顺序,一般按先中间,后两旁,对角线交叉的原则进行。。2、拆卸前应对零件在制造时所做的记号加以核对和辨认,没有记号时,要在零件非工作面上做出必要的记号。如:正时齿轮、曲轴和飞轮、连杆和连杆轴承盖等。使用过的活塞、活塞销、活塞环、连杆轴瓦、主轴瓦、平衡重、气门等都没有互换性,拆卸时应注意缸数、配对记号。3.取出活塞前,须将气缸上边缘的积炭仔细擦净,以免取出活塞连杆时,刮伤活塞和活塞环。4.推出活塞连杆时,只许用手或头部光圆的木棒轻轻推出,禁止敲击连杆大头,以免在瓦座表面和瓦盖接合面上造成击痕。6.拆装活塞环、气缸套以及活塞连杆组向气缸安装时可使用专用工具。安装湿式气缸套时,必须更换新的橡胶封水圈。缸体和缸套上的环槽和支承台肩应清理干净。2.分析曲柄连杆机构主要件(不少于3个零件)结构特点。活塞销: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并将活塞所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活塞销通常为空心圆柱体,有时也按等强度要求做成截面管状体结构。活塞销一般采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制造。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和连杆小头衬套孔的连接采用全浮式和半浮式连接。采用全浮式连接,活塞销可以在孔内自由转动;采用半浮式连接,销与连杆小头之间为过盈配合,工作中不发生相对转动;销与活塞销座孔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杆:由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栓和连杆轴瓦等零件组成,连杆体与连杆盖分为连杆小头、杆身和连杆大头。连杆小头用来安装活塞销,以连接活塞。杆身通常做成“工”或“H”形断面,以求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质量。连杆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相连。一般做成分开式,与杆身切开的一半称为连杆盖,二者靠连杆螺栓连接为一体。连杆轴瓦安装在连杆大头孔座中,与曲轴上的连杆轴颈装和在一起,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配合副之一。常用的减磨合金主要有白合金、铜铅合金和铝基合金。曲轴:曲轴前端主要用来驱动配气机构、水泵和风扇等附属机构,前端轴上安装有正时齿轮(或同步带轮)、风扇与水泵的带轮、扭转减振器以及起动爪等。主轴颈和连杆轴颈是发动机中最关键的滑动配合副,一般均进行表面淬火,轴颈过渡圆角处还须进行滚压强化等化等工艺,以提高其抗疲劳强度。曲轴的轴向定位一般采用止推片或翻边轴瓦,定位装置装在前端第一道主轴承处或中部某轴承处。曲轴后端采用凸缘结构,用来安装飞轮。曲轴的轴向定位一般采用止推片或翻边轴瓦,定位装置装在前端第一道主轴承处或中部某轴承处。曲轴一般选用强度高、耐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能好的优质中碳结构钢、优质中碳合金钢或高强度球墨铸铁来锻造或铸造。3.曲柄连杆机构装配顺序及注意事项。安装时,应逆拆卸顺序进行5、曲轴飞轮组安装①将飞轮装在曲轴后端凸缘盘上,安装时先用二个定位螺栓定位,再紧固螺母。螺母紧固时应对角交叉进行,扭紧力矩为137—147N.m。②在曲轴主轴承座上安装、固定好主轴承(轴承油孔与轴承油道孔对正),在轴瓦表面涂上薄机油。③将曲轴安装在主轴承座上。将不带油槽的主轴承装入主轴承盖,将各道主轴承盖按原位装在各道主轴颈上且按规定扭矩依次拧紧主轴承螺栓。螺栓拧紧分2~3次完成,拧紧顺序为4、3、5、2、6、1、7由中到外交叉进行,扭紧力矩为170~190N.m,拧紧后用不大于30N.m力矩应能转动曲轴,否则应在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间加装垫片。④在曲轴前端轴依次装上曲轴正时齿轮、挡油盘、扭转减振器总成、起动爪等。6、活塞连杆组安装①将活塞销、连杆小头孔内涂上薄机油,将活塞放入90℃以上热水内加热后取出活塞,迅速将活塞销铳入销座、连杆小头孔内,以连接活塞与连杆,在销座两端环槽内用尖咀钳装上活塞销锁环(安装时注意活塞顶部边缘缺口与连杆体、连杆盖凸点都朝向同侧,即发动机前方)。②用活塞环装卸钳依次装上气环、油环,安装时注意扭曲环不可装反(内切扭曲环一般装于第一道环槽,边缘槽口向上;外切扭曲环一般装于第二、三道环槽,边缘槽口向下)。③将各道环槽端隙按一定角度错开(三道气环按120°错开,第一道环端隙应避开活塞销座及侧压力较大一侧)。用活塞环箍箍紧活塞环,用手锤木柄轻敲活塞顶部,使活塞进入气缸至连杆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连接,装上连杆盖,按规定扭矩拧紧连杆螺栓螺母,拧紧力矩为80~100N.m。7、气缸体曲轴箱组安装①放倒发动机,装上油底壳衬垫、油底壳。拧紧油底壳螺栓时应从中间向两侧交叉进行。②竖直发动机,安装气缸垫、气缸盖,气缸垫光滑面朝向气缸体,定位销孔对正缸体上定位销,前后气缸垫不应调换,缸盖螺栓由中间向四周交叉均匀分2~3次拧紧,规定力矩为167~196N.m。③安装推杆、摇臂与气缸盖罩等。④安装其它非曲柄连杆机构部件总成。注意事项:2.装配时必须按原位装复,不得错乱。5.装活塞销前,应先将活塞放在水或机油中加热到80-90℃。安装时应注意活塞与连杆的相对位置。7.注意活塞环安装位置与开口分布。如有镀锡环时,则为第一环,锥形环小端朝上,扭曲环内缺口朝上,外缺口朝下。活塞环开口位置应避开活塞销方向和燃烧室一面安装,并相互错开180°或120°。油环是组合环时,装配的时候应先装径向衬环,再装下片环和轴向环,最后装上片环,片环的开口位置也应错开180°或120°。8.同一台内燃机的活塞连杆组重量差应符合工厂规定。9.无机油泵靠激溅润滑的机型,连杆大端的油勺勿漏装或装反。10.安装气缸垫时,应注意使其油道孔与缸体上油道对齐。11.在装配过程中,应保持零、部件和工具的清洁。各摩擦表面在装配前均需涂抹清洁机油。实验三、配气机构拆装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配气机构拆装方法。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结构。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电喷发动机总成。2.常用拆装工具、气门拆装专用工具。三、实验报告1.配气机构拆卸顺序及注意事项。1、拆下发动机的有关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注意进、排气管的排列,从中找出气门的排列顺序。2、拆下气门室罩,熟悉气门间隙的调整部位及调整方法。3、拆下摇臂轴及摇臂组件(2.5L发动机则是拆下过桥、枢轴及摇臂),抽出推杆,拆下挺柱室盖,取出挺柱(2.5L发动机则用液压气门挺柱拆装工具取出挺柱,并解体液力挺柱),观察其结构,分析挺柱工作时的转动情况。4、解体摇臂及摇臂轴组件。5、拆下气缸盖,用气门弹簧钳拆下气门组,观察气门杆与弹簧的连接及气门头部的结构(若为不等螺距弹簧注意其在气缸体上的安装方法)。6、侧放发动机,拆下下曲轴箱,拆下正时齿轮壳,拆下凸轮轴,分析凸轮轴的构造及轴向定位装置,观察凸轮轴是如何驱动汽油泵、机油泵与分电器的。7、系统掌握配气机构的驱动,传动情况以及其余件的结构特点。2.分析配气机构主要件(不少于3个零件)结构特点。。1)、凸轮轴:为了安装方便,凸轮轴的各轴颈直径是做成从前向中后依次减小的;为防止凸轮轴轴向窜动,凸轮轴必须有轴向定位装置。2)、挺柱:挺柱在其顶部装有调节螺钉,用来调节气门间隙。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挺柱一般制成筒式,以减轻质量。挺柱常用镍铬合金铸铁或合金铸铁制造,其摩擦表面就经热处理后研磨。3)、摇臂:摇臂实际上是一双臂杠杆。摇臂端头的工作表面一般制成圆柱形,当摇臂摆动时可没气门杆端滚滑,摇臂内还钻有润滑油道和油孔。摇臂轴为空心管状结构3.曲柄连杆机构拆卸顺序及注意事项。4.配气正时记号说明。实验四、电控燃油喷射拆装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电喷元件在车上的位置。2.了解电喷系统工作原理。3.了解电喷系统主要零件结构与原理。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电喷发动机试验台。2.电喷发动机示教板。3.电喷传感器。三、实验报告1.写出所实验发动机传感器执行器框图。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器ECU2.画出所试验电喷发动机供油、供气框图。供油框图:——3.分析电喷系统主要件(不少于3个)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信号单元(各种传感器,包括油门踏板)、执行单元(燃油计量阀、火花塞)、线束ECU的作用:电控单元的核心部分是计算机,它与系统中设置的一起负责信息的采集、处理、计算和执行程序,并将运行结果作为控制指令输出到执行器。传感器的作用:实时检测柴油机与汽车的运行状态,以及驾驶员的操作意向和操作量等信息,并将其输入电控单元,该系统的输入信号主要有柴油机转速、加速踏板位置、供油量调节套筒位置、定时器位置、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车速、空挡开关、空调信号以及起动机信号等。执行器的功用是按照电控单元输送来的控制指令,调节供油量和供油定时,以达到调节柴油机运行状态的目的。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以电子控制装置(ECU)为控制中心,利用安装在发动机和车辆不同部位上的各种传感器,测得发动机的各种工作参数,通过已设定的控制程序和数据,控制喷油泵精确地控制喷油时刻,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喷油时刻,满足输出扭矩、低油耗和保证排放的要求。电控系统控制预热系统,保障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电控系统零件包括ECU、喷油泵上的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元件,以及电热塞等。实验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拆装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拆装方法。2.掌握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2.常用拆装工具、喷油泵拆装专用工具。三、实验报告1.简述喷油泵拆装过程与工作原理。(1)·卸出油阀:把油泵正夹于台钳上,拆下出油阀紧座,取出出油阀弹簧,将专用工具旋在阀座上,拉出阀座和密封垫片。·拆卸柱塞偶件:将泵体倒立,左手向下压导筒,右手用螺丝刀取下泵底的卡簧,再依次取下导筒、弹簧座、弹簧、柱塞。留心观察柱塞回油槽方向与横销安装方向,泵内调节齿套和调节齿圈的啮哈标记,取出调节齿圈并抽出调节齿条。拧下柱塞套筒的定位螺钉,从油泵上方取出柱塞套筒,把柱塞小心地插入套筒内一起放置。(2)、喷油泵的装复:装配时,将喷油泵所有零件漂洗清洁。经清洁后的偶件工作面禁止用棉纱或布去擦试,以防纱绒进入偶件配合间隙内引起卡滞。·装入套筒:套筒从泵体上部装入,套筒上的腰形定位孔与泵体上的定位螺丝孔对准,拧入带密封垫片的定位螺钉。此时套筒能略微上下移动,但不能转动。·按定位标记装入调节齿条和齿圈:将泵体倒置,把供油齿条插入齿条孔内。齿条上打有记号的齿应位于喷油泵调节齿圈孔的中央,然后将调节齿圈放入泵体中,并使齿圈上有记号的齿顶对正与齿条上有记号的齿谷。如果调节齿条和齿圈没有定位啮合标记,可用对零供油法装配,方法参考教材。·按顺序装入上弹簧座、弹簧、下弹簧座,下弹簧座应卡住柱塞球头,柱塞横销按要求的方向对准调节齿圈的切槽(此处叫三点一线)。·装入弹簧导筒,左手大拇指用力压下导筒,右手装入卡簧。再正置喷油泵,复查调节齿条处于停车位置和加油时,柱塞回油直槽是否对准回油孔和向加油方向转动,调节齿条的拉动是否灵活可靠。·将喷油泵正夹于台钳上,从泵体上部依次装入出油阀座、密封垫、出油阀、出油阀弹簧,拧紧出油阀紧座。工作原理·吸油过程(左图):柱塞由凸轮轴的凸轮驱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离开柱塞时,柱塞在柱塞弹簧的作用下下移,油腔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柱塞套上的径向进油孔露出时,低压油腔中的燃油便顺着进油孔流入泵腔·泵油过程(中图):当凸轮的凸起部分将柱塞顶起时,泵腔内的容积减小,压力增大,燃油顺着柱塞套上的径向油孔流回低压油腔;当柱塞上行到将柱塞套上的径向油孔完全堵上时,泵腔上的压力迅速增加;当此压力克服出油阀弹簧的预紧力时,出油阀上移;当出油阀上的减压环带离开阀座时,高压柴油便泵到高压油管中,经喷油器喷入气缸中·回油过程(右图):随着柱塞的继续上移,当柱塞上的斜槽与柱塞套上的径向油孔相通时,泵腔中的燃油便通过柱塞上的轴向油道,斜油道及柱塞套上的油孔流回到低压油腔,泵油停止2.简述调速器工作原理。柴油机喷油泵的调速器j基本上都是机械式的,机械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应用最广泛。机械调速器的原理是采用了具有一定质量的,与调速弹簧相平衡的飞锤或钢球做为驱动元件,当转速发生变化时,离心力的变化使得飞锤张开或闭合,驱动推力盘轴向运动,推力盘上连接有供油齿条,这样可以改变油泵柱塞的供油行程,从而改变供油量,当离心力与调速弹簧达到相互平衡时,使供油量达到一个稳定值,使转速稳定在这个平衡位置。当转速或调速弹簧的预紧力发生变化时,调速系统回改变供油量使转速稳定在相应的工况下。3.简述喷油器拆装过程与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喷油器系维持发动机运转的重要部件,由喷油器体,喷油嘴,支座,弹簧等组成。由喷油器供油口泵进高压油,喷油器体内产生高压作用到喷油嘴锥面上,当油压超过调定值时喷油嘴阀芯开启,高压油从喷嘴小孔喷出,呈雾状到发动机缸筒里燃烧,使活塞往复运行。实验六、冷却、润滑系拆装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冷却系、润滑系拆装方法。2.了解水泵、节温器、机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电喷发动机总成。2.常用拆装工具。三、实验报告1.画出所拆装发动机润滑油路框图。——3.画出所拆装发动机冷却水路框图。——3.简述节温器工作原理。蜡式节温器有单阀型与双阀型之分。当冷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精致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发动机内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为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在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推杆对阀门有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实验七、离合器拆装实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总成的拆装方法。2.了解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膜片式离合器总成。2.离合器液压主缸、工作缸、离合器从动片。3.常用拆装工具。三、实验报告1.简述离合器总成拆装方法。离合器总成拆卸与安装1)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全文完-
本文档为【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报告分析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T人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2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3-30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