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课件2016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线索:1949195619581964196519661967197019731976197719781983198819952003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文革”十年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文革开始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双百方针提出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第一颗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第一颗氢弹上山下乡开始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恢复高考三个面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神州五号考点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课件
2016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线索:1949195619581964196519661967197019731976197719781983198819952003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文革”十年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建立文革开始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双百方针提出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第一颗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第一颗氢弹上山下乡开始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恢复高考三个面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神州五号考点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考纲要求:双百方针二、考点搜索: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含义;2、双百方针提出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3、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4、新时期文化事业的繁荣;5、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一)“双百”方针(1956.4):三、梳理复习:背景:国际:国内:①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意义:A、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B、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学【《红岩》《红日》】、电影【《上甘岭》《南征北战》】、戏剧【《龙须沟》、《茶馆》】)(二)“文革”时期,中国文艺事业遭到的摧残(1966-1976):1、传统文化方面:2、知识分子方面:3、文艺作品和文艺创作方面: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严酷的政治批判。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许多中外优秀文艺作品被勒令停止上演;文艺创作万马齐暗,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中的“样板戏”一枝独秀。(三)新时期,文化事业的繁荣:背景:表现:历史转折:明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恢复“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提出;国家设立一批文化艺术奖项,促进了文化精品的创作与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延伸: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做出的批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今天,贯彻这一方针,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4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1、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探讨“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结合毛泽东1956年讲话和温家宝讲话谈谈你对双百方针重要性的认识?左倾错误泛滥,影响到文化领域“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1、正确贯彻和执行“双百”方针可以直接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2.处理好三个关系◆史料研究:史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试题调研:1.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2.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  )A.“三大改造”的启动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C.“八字方针”的实施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BB◆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如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等。◆提出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制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试题调研:3.某学者撰文指出:“在百家争鸣中党有一条政策,即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但也有一部分人只许他散布错误的、甚至有害的观点,却不许有任何批评的意见。一看有人发表不同观点,就叫嚷是打棍子……”该学者实际上是要说明(  )A.打棍子,抓辫子,扣帽子是搞好学术争鸣的保证B.在不同学术观点争鸣之中排除批评和反批评成分C.学术争鸣与政治思想中的批评自我、批评形式一致D.学术争鸣应坚持批评与反批评和平等与探讨气氛4.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乘胜追击,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折磨致残的他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A.期盼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B.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咎由自取C.文艺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DD四、课时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1、完成《步步高课时练》第33讲2、完成《金考卷》考点38考点二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考纲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考点搜索: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3、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三、梳理复习:(一)奠基---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20世纪50、60年代)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1)对旧教育彻底改造(旧学制、旧课程)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965年)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指导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措施:办学体制:多种形式办学教学体制: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成就: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试题调研:1.(2014·天津高考)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B(二)挫折---“文革”中的“教育革命”1、史实:①学校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到各地进行大串联,陷入混乱;②初期,全国大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招生基本停止;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起);④“教育革命”;2、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教育灾难)“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文盲与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三)发展---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措施:2、成就:A、1977年12月,恢复高考制度;B、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新时期教育指导方针;C、1995年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D、1980年以来,初步建立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1986年《义务教育法》);①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②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均取得巨大成就。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无穷活力。3、意义: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史料 (2013·四川高考,节选改编)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史料,回答问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1、据史料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2、据史料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史料研究: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试题调研:1.(2014·北京高考)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2014·江苏高考)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制度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ACB四、课时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1、完成《步步高课时练》第33讲2、完成《金考卷》考点38考点三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一、考纲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二、考点搜索:1、科研的起步和国力的展示;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4、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三、梳理复习:(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949-改革开放前):1、措施:2、成就1)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2)建立科研队伍: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吴阶平等3)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医学领域农业领域①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④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1973)◆知识延伸:(1)“两弹一星”及其重大意义:“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史料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史料二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4、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试题调研:1.E=mc2是科学家爱因斯坦从狭义相对论推导出来的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定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新中国科学家继美、苏、英、法之后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A.1960年仿制近程地对地导弹成功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1983年“银河—I号”研制成功2.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  )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D.使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BD(二)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新时期):1、表现:⑴核技术: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⑵空间技术: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并走向国际市场。⑶运载火箭: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神舟系列飞船)。⑷信息技术:⑸生物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推动国际性基因组研究,建立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的全套技术及科研队伍。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意义:◆知识延伸:(2)新中国科技不断发展的原因:材料一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2、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3、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49年11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1956年,中国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探月工程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史料研究:史料 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技术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根据史料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 作用: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表现: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题调研:1.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C.全国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2.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倍受鼓舞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一飞冲天,把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太空梦。中国在航天领域内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航天人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B.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C.“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D.自主创新推动着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BCB四、课时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1、完成《步步高课时练》第33讲2、完成《金考卷》考点38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本文档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爱赢
公司经营范围:网络软件设计、制作、图文设计、影视制作(编辑)
格式:ppt
大小:98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1-02-25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