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穴位贴敷疗法PPT演示幻灯片

穴位贴敷疗法PPT演示幻灯片

举报
开通vip

穴位贴敷疗法PPT演示幻灯片穴位贴敷疗法旬阳县中医院【概述】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莨、斑蟊、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捣碎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法、脚心疗法或涌泉疗法。作用原理及特点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

穴位贴敷疗法PPT演示幻灯片
穴位贴敷疗法旬阳县中医院【概述】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莨、斑蟊、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捣碎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法、脚心疗法或涌泉疗法。作用原理及特点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本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对于衰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广阔的前景。一、敷贴药物(一)药物的选择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与内服药物相比,敷贴用药有以下特点:1、应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甲等。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斑蟊、附子、大戟等。3、选择适当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敷贴药,能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敷贴药,则有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作用,虽用药缓,可激其性;油调敷贴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二)药物的制作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来治疗相应疾病。1、丸剂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或蜜或药汁等拌和均匀,制成圆形大小不一的药丸,贮存备用。2、散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放脐部进行治疗。3、糊剂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鸡蛋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摊敷腧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4、膏剂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5、饼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均匀,制成大小不等的药饼,敷贴局部或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将新鲜的植物的根茎、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烘热后敷贴腧穴。二、操作方法(一)选穴处方腧穴敷贴法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敷贴的穴位。腧穴力求少而精。此外,还应结合以下选穴特点:1.选择病变局部的腧穴敷贴药物。2.选用阿是穴敷贴药物。3.选用经验穴敷贴药物,如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反复性口腔溃疡、小儿流涎;威灵仙敷贴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4.神阙穴和涌泉穴为敷贴的常用腧穴。(二)敷贴方法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贴药物之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将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敷贴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换药:如需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到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敷贴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敷贴,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斑蝥粉贴敷法示意图蒜泥贴敷法示意图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法示意图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本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牙痛、口疮、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二)处方示例1、面神经麻痹取穴:病变局部穴位,如下关、颊车等。用法:将新鲜马钱子用清水浸泡3~5天待用。使用时将马钱子外衣剥去,并用手术刀片将其切成0.1厘米薄片,放在风湿膏或普通胶布上,敷贴在患侧下关、颊车等穴位处。6~7天更换1次,一般敷贴4~5次可治愈。临床上也可将马钱子研为细末敷贴穴位。一般取药粉0.2克(每穴用量),撒于消炎镇痛膏或胶布中央,敷于面部患侧穴位上,每次敷贴5天,至痊愈。2、咯血取穴:双侧涌泉。药物:独头蒜1头,硫磺末6克,肉桂末3克,冰片3克用法:将大蒜去皮洗净,捣烂成泥膏状,再加入上药末调匀。敷贴时每次用10克,分别贴于双侧涌泉穴,用胶布固定。为防止局部起泡,可先在穴位处涂擦植物油少许。每次敷贴3~5小时。每日1次,连续3天为1疗程。3、支气管哮喘取穴:肺俞,心俞,膈俞(皆双侧)。药物: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装塑料袋中备用。以上为1人3次用药量,在夏季三伏天使用。使用时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并加麝香少许,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处,最后用胶布固定。一般贴敷4~6小时,如果敷后局部有烧灼疼痛难忍感,可提前取下。如果局部只有发痒、发热等感觉,可多贴敷几个小时,或等药物干燥后再取下。每隔10天贴敷1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1次,1年共敷贴3次。一般连续敷贴3年。4、口疮取穴:涌泉(双)。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贮瓶备用。贴敷时取药末10克,加入鸡蛋清或醋适量,调如糊膏状,分别敷于双侧涌泉穴,包扎固定即可。每次敷贴12~24小时,每日1次。亦可将吴茱萸末用鸡蛋清调和为丸如蚕豆大,分贴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即可。每穴每次贴药1丸,每2天敷贴1次。(三)注意事项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敷贴,以防蒸发。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或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敷贴穴位不宜过多,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并在敷贴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6.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敷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三伏贴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所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少许麝香起到引经入药的作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传统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2014年三伏贴时间如下:头伏: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中伏: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6日末伏:2014年8月7日-2014年8月16日适应症主要针对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贴药方法即在三伏期内,在患者背部和胸前特定治疗哮喘的腧穴上,贴上化痰定喘的益气贴,以减缓气喘的发作。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以4~6小时常见,一般不超过24小时。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年。禁忌事项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孕妇以及体制壮实易上火之人。注意事项: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8.其他谨遵医嘱。谢谢!
本文档为【穴位贴敷疗法PPT演示幻灯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3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73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类考试
上传时间:2021-05-13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