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的功课》

《爱的功课》

举报
开通vip

《爱的功课》一个爱自己的人,是一个爱世界的人,也是被世界所爱的人。序序这些年,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似乎都在追求心灵成长,但层次却不一样。有些人只是浅浅地玩一玩,找些小感应,随着得失兴趣自生自灭,有些人是在学问中打转,消遣于名词术语中。而思坤是那种将生命投入其中的人。生命包括所思所想所做,时间空间以及金钱,很少有人倾囊学法。但是,我确信多次去印度的思坤有这个经验,当中国经济腾飞,很多人都想尽办法赚大钱的时候,她将自己的聪明和生命用在了求道上。人为什么要求道?因为俗人道太窄了,遭遇到挫折,经历过戏弄才知道凡夫道的有限。为了能够自由奔...

《爱的功课》
一个爱自己的人,是一个爱世界的人,也是被世界所爱的人。序序这些年,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似乎都在追求心灵成长,但层次却不一样。有些人只是浅浅地玩一玩,找些小感应,随着得失兴趣自生自灭,有些人是在学问中打转,消遣于名词术语中。而思坤是那种将生命投入其中的人。生命包括所思所想所做,时间空间以及金钱,很少有人倾囊学法。但是,我确信多次去印度的思坤有这个经验,当中国经济腾飞,很多人都想尽办法赚大钱的时候,她将自己的聪明和生命用在了求道上。人为什么要求道?因为俗人道太窄了,遭遇到挫折,经历过戏弄才知道凡夫道的有限。为了能够自由奔跑、跳跃撒欢儿飞腾就需要光明大道,为了求得这个究竟解脱的光明大道“思”——“坤”开始思考“坤道”——那个柔美丰盛的爱,并回归与之合一。这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就是她求道﹑修道﹑悟道的心灵展现,也是一位现代瑜伽女的率真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白。因为本身是用生命来求道的人,思坤非常理解道友们面临的各类境况。2009年喜乐能量营之后,在去五台山的途中我与她探究,如何去帮助更多的人心灵成长,其中包括设立“新世纪基金会”去帮助一些修道人走出经济困境。记得当时她的表情和眼神,是一种诚挚的关切和牵挂。在以市场经济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中,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对人性本善的真知真爱。记得上师姥姥益西措姆经常重复的一句话:“颠颠倒,颠倒颠,不颠不倒不涅槃”。我不知道思坤经历了多少颠颠倒倒的考验和将来会经历什么样的考验。在此请允许我为她祝福,还是那句老话:好吃好睡,不要太累……同时,也为这本书的读者们祝福:请用真爱去经验爱的课程!源淼2009年10月18日美国北加州自序自序找到自由,找到爱2002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去参加一个管理培训的课程,四天的课程,我突然发现,这不是关于什么管理的,而是关于心理学的。说实话,它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读了很多哲学及心理学的书,记得大学一年级读弗洛伊德厚厚的《梦的解析》,很快,我发现晚上做梦的时候经常会经验到两个意识,一个意识在做着梦,而梦里还有一个清醒的意识在分析着自己的梦。话说回来,只是当时我感觉自己接触到的这个学问和我理解的传统心理学很不相同。当然,回想起来,NLP还是偏于头脑的,而它在这么多年之后,也终于在中国广为人知并大面积地流行了起来。而那时候这个学问对于我来说,有如天外来客,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借由NLP,我开始走上了内在成长的道路。一开始在上一些心理学的课程,也让老师做个案治疗。很快的,我发现,心理学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我内在对真理与实相的渴求了。我开始接触很多灵修的课程与技巧,而在灵修的路上走得越久,我也就越来越明白,正是这份对真理的渴求让我在这条路上一路飞跑,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止我而让我停下来,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让我却步。我在多年的自我困惑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道路。从小到大,我都算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人。成绩很好,总是名列前茅,文娱活动也很好,在学校里一直都是受到老师和校长青睐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我是我们那个年代里少有的“自由孩子”,父母亲从来不干涉我的事,我自己安排自己的一切,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家长也很少会像现在的家长那样紧张我将来要做什么。很多次,当人们问起我的父母给我的教育时,我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个词“民主”。是的,我是在一个给我充分自由和民主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记得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凡是跟我有关的事情,我的父亲都要跟我商量,让我自己做决定。上大学之前,我都是一个让家长和老师省心的孩子,十分的积极向上,永远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因此,我的青春叛逆期来得比一般孩子要晚,一直到我上大一的时候,一个月的军训,一下子让我对“自由”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骨子里的叛逆也开始萌芽,以至于以后的我对于任何形式的钳制、制约与束缚都变得极度敏感,而寻找自由也一直成为我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议题。大学的日子仍然是过得很滋润的,不像中学时代,我不再过多地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而是更多地活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更多地经验性格中沉静的一面。少年时候较少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与布尔乔亚式的甜美的感伤,让我在我心爱的大学——那家以自由浪漫而著称的学校里得以尽情地发挥。我常常喜欢用“做白日梦”来描绘自己当年的大学生活。好运总是一如既往地降临在我的身上,我这个天天做梦嗜睡逃课的人,居然又被系里保送上了研究生。读研的日子大部分是在混,三年的时间大多用来挥霍了。毕业分配,我又十分幸运地分到了一个人人羡慕的新闻机构。接下来,我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我不是指外在,外在的一切都不错,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工作上也总是得到欣赏,很好的收入,不错的社会地位,一个为我着迷的男人,如果我愿意像其他很多人一样甘于生活的平凡,我会是过得最舒服的那一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在的不满与困惑却越来越强烈。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曾经一度,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而我确实去了一个这样的媒体,它以敢讲真话而出名。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其中的荒谬性。一方面,我发现记者所能做的改变实在是太有限了,几篇文章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新闻界的同仁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救世主。对不起,我在这里这样说没有私毫批判损毁的意味,这是整个新闻界但凡讲点社会良知的人都很容易出现的错觉。而我的感觉却正好相反,我觉得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我们的职业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饭碗而已,没有理由从这份职业中获得任何高人一等的感觉;另一方面,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社会的精英分子。但是,当我面对面地跟他们谈话的时候,我总是从中发现虚妄,他们中有很多人被这个社会称为“成功人士”,可是,我却总是发现他们成功背后心灵的匮乏。我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甚至是相当尖酸挑剔的人,总是从很多现象的背后看见荒谬,总是看到人性的丑恶,我变得比较消极负面,这让我很痛苦。而那个时候,可想而知的,我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不好。有两三年的时间,我的脑子里一直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就是“逃离”,我不知道自己要逃向哪里,我只是觉得眼下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总感觉自己生活在别处。我想,如果我的生命就是去等待一个安排好的结局,还不如死了算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苦,其实是精神灵性上的苦,我一直想追寻终极的真理,我想弄清楚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而对自己与他人内在真实性的要求几近严苛,对精神的渴求强烈到无以复加,可是,我却无人诉说,无门可入。可以说,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不关乎外在,只关乎我的内在。我的身心都处在无边的暗夜之中。内分泌严重失调,情绪失控,我想我当初一定是得了某种程度的躁郁症。我是一个很喜欢放弃的人,可能一来是因为我太顺利了,我所得到的一切,爱与认同,包括外在的物质,对我来说,都来得太轻易。而同时,也因为这份轻易,让我在三十岁之前,并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在亲密关系里,也总是表现得骄横任性。我放弃了那份人人羡慕的工作,离开了自己的小家庭,觉得自己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它是什么样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我曾经在一小段时间里以为,也许我赚到更多的钱就自由了。可是,很快我就发现,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对于自己的工作也得出了结论,它是实现创造的一种方式,如果在工作中已经不能够创造了,那就应该停止。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平均一年半就要换一次工作,一旦我已经学会了一样新的东西,而感觉又在重复的时候,我就会想方设法地离开它。当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对工作的选择开始变得简单了。好在,内在的成长,是一条永不重复也永无止境的路,所以,它变成了我的工作,也是我灵魂的最佳选择。而亲密关系,也是我最最重要的人生功课。30岁那年,我离婚了,其实这是我一直想要的结果,甚至在结婚的那一天,我就清楚地听到了内在的声音说,我是要离婚的。可是,当它真正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却发现,如同两棵长在一起很久的植物,一下子连根拔起,自己仍然是很痛的。这个痛让我停下来反思,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焦点是放在外面的,是社会的错,那时,是别人的错,是他的错,可是我呢,我有没有错啊?我的目光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在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看向自己的内在,所以,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我是感恩的。当然,我接下来又开始了一段又一段的关系,我是个典型的“爱情上瘾症”患者,我曾经自嘲说,年轻时的我,不是在恋爱,就是在幻想恋爱的路上。以前,我谈了很多场的恋爱,甚至从来没有失恋过。直到我遇见生命中真正爱着的那个男人,那段关系是让我真正成长的关系,在书中我有描述。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灵魂给我安排的奇特功课,那些匪夷所思的发生,一次又一次就是为了让我去看,在爱情的背后我到底追寻的是什么?当然是爱!这是每个生命最终极的选择与追求。而这些年的成长过程让我一路挖下去,通过各种的课程、通过静心、通过瑜伽,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与道路,以及生命中的种种关系,在自己的身体、心理以及心灵上下工夫,不断地挖向自己的内心,并最终在那里找到了爱。是的,这就是我要找的!我曾经多么的傻,一直向外找。而今,终于找到它了,它就在我的里面,它一直都在!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发现啊!而我人生当中的两个重要议题——爱与自由,都在心里面了。爱就是自由,当你找到了爱,就找到了自由,而爱就是宇宙至高无上的真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这本书,我称之为《爱的功课》,因为它记录的是我这么多年来成长的点点滴滴,是我在寻找爱的道路上的一次次的功课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请不要把它当成任何的教导,它来自于我个人生命的分享,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来做同样的功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找到内在的爱。假如,我的个人经验对于你来说,是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我的荣幸,因为,爱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就是分享。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觉得它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那么,也请你,把它分享给你生命当中至爱着的那些人。四年多以前,我离开了我熟悉的传媒行业,开始了身心灵成长的培训工作,一路走来,有了今天的“合一瑜伽·合一觉醒中心”。对我来说,这四年的旅程,是一个巨大的生命礼物、一场持续而深刻的蜕变,它源自于我想要跟更多的人去分享的爱与勇气,而它所带给我的磨炼,让我对真理的追求,由飘在空中而变得最终落到了地上。今天,它已经变成了一份踏实而坚定的感觉。感恩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感恩那些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感恩宇宙上师,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你们都让我一次次地在找到爱、找到真理,找到自由的路上一步步地深入。今天,找寻者已经不见了,可是,成长的旅程却永不停止。感恩!感恩!再感恩!李思坤2009年9月9日北京序源淼自序——找到自由,找到爱第一章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爱无能综合征爱自己三位一体的身心灵接纳自我的三字经接纳自己的情绪做个坏人请不要退而求其次第二章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在关系中成长做着爱情梦的傻孩子每一个当下都是神性的我真的准备好了吗爱与自由女人与小孩就只是爱爱哪有什么真谛在关系花园里种下的一颗种子内在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一个人的亲密请不要以爱的名义在爱中静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第三章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人人都有精神病吗?不要虚假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认清自我个性就是制约你为什么要对治自我在自己身上下工夫你为什么会幸灾乐祸成长的勇气内在的事与外在的事我们都是神“投”手你不是你的头脑慈悲与真相那些扫到地毯下的你会失去什么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它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别把你的生命变成一场交易第四章倾听生命的唱歌——成长之道回到身体关于身体的ABC我和瑜伽的恋情让全然的经验刺穿你的痛苦之身脉轮能量与昆达里尼疗愈的力量为什么会无聊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真理是简单的活在静心里说说“临在”不二法门观照觉察在觉知的天空下感恩的力量你是你自己的老师第五章你就是庆典——生命的奇迹对生命说“是”接受与臣服我有多快乐?懒着,忙着,热爱着哪儿也不用去成为自己享受平凡扫雷与成道什么是真正的灵性成长无为与心想事成合一:对神性的体验“神”是谁?与神合一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导读】在身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不接纳自我。我们的内在总是会对自己挑三拣四,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美,不够成功,等等。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自己永远不够好,永远都需要不断地“改进”。我要说的是,这种深刻的嵌入到我们集体无意识当中的自我否定,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地接纳他人的,所以,成长的第一步就是从接纳自我开始,从爱自己开始。另一方面,根据我的观察,有些人一旦开始走上内在之路,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更多的自我批判。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你的“问题”越来越多,而是你的觉醒程度比以前提高了,“视力”比以前好了,所以,看到的“问题”仿佛就越来越“多”了。事实上,情况往往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长的路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路,它需要很多的宽容与耐心,对自己,也对别人。爱无能综合征当内在缺乏爱的时候,便不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找到爱,爱不需要别人的印证,你所有外向的努力都将变得徒劳无功。当内在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你是不值得爱的时候,就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你,就像你不可能真正爱上别人一样。亲爱的,你爱我吗?我爱你。你有多爱我?我好爱好爱你。好爱好爱是多爱?好爱好爱是……这是你和另一半的经典对白吗?嗯,你笑了。这样的对白在你们的生活当中反复不断地上演。有时候你很确信对方是爱你的,有时候你又不那么肯定,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的爱,于是,你发问,想让自己放心。没有人能让我们更放心,除非我们自己让自己放心。我的心理学老师告诉我,心理学其实很简单,反反复复地就是围绕一个字:爱。在我们最初的三角关系里,父亲、母亲和自己,父母是孩子的天。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如果我们那时候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觉被忽略,我们的一生就会像一个空心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如孤魂野鬼般,不断地去寻求。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地表现自己,我们做得很成功,赚很多钱,其实也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和肯定。可是,任由我们在外面多么成功,我们的内心仍是空的,我们还是没有爱。内心没有爱的人是不懂得快乐的。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数字带给我们的只是表面的虚荣和瞬间的快感,短暂如烟花。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做得那么成功,那么优秀,情况就变得糟糕,我们自贬,自责,抑郁,甚至自我毁灭。每个人的生命仿佛一部车,注定了要跑完七八十年的旅程,可是,我们的油箱里却只有小半箱油,没跑到一半,就跑不动了。于是,就会觉得人生无力,处处是障碍。没有爱的能量,谁也不可能幸福愉快地走完人生旅途。长大了,怀揣着那颗空的心,我们渴望得到异性的爱。可是,总是有太多的失望。这个世界空心人太多,而往往,空心人总是遇到空心人,彼此都渴望从对方身上找到爱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于是,以爱的名义,两个人的关系变成了索取、占有、控制、怨责和伤害。这就是爱无能。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患上了“爱无能综合征”。有些人在爱情里不断地伤害或者被伤害,抛弃或者被抛弃;有些人看上去花心,不停地换男朋友或女朋友,和很多的人上床;有些人开始带上他们自制的“滤镜”,只要看到异性对他们眨一下眼睛,就认为别人爱上了他/她,想方设法地把对方搞上床;有些人分不清楚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搞不清性爱与好感的关系;有些人在爱情里面求一个“生生死死”,他们渴望的感情很浓烈;有些人浅尝辄止,他们只求数量的多……爱情或者性,变成了这些饥渴心灵的救命稻草,抓住了就不想撒手。这一切,只为证明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爱的。可是,他们的心只要一打开,便满是伤痛。当内在缺乏爱的时候,便不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找到爱,爱不需要别人的印证,你所有外向的努力都将变得徒劳无功。当内在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你是不值得爱的时候,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你,就像你不可能真正爱上别人一样。我常常听到有人说,有很多人喜欢他们、爱他们,可是,我却从他们的脸上读不到一丝快乐或自信,我听到的是他们想要被很多人爱的渴望,我了解这是他们自制的“滤镜”在起作用。他们所谓的“爱情”都是因为过度渴望爱而产生的幻觉而已。奥修说,“爱是一种品质,是自然的溢出。”我非常喜欢“溢出”这个词,它说明爱有一种势能,是一个流动的关系。就像泉水源源不断地往外涌动。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平静的喜悦,它没有要求,没有怨责,只有包容和接纳,它是一份巨大的力量,萦绕着你,时刻与你同在。救赎的路只有一条:接纳自己、爱自己。爱的清泉,源自你的内心。我们不可能强求父母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来爱我们,长大后的我们可以做的是,放下对父母的期待,接纳父母更接纳自己,学着去了解自己,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爱自己。不要以为这是自私,恰恰相反,与世界的和谐是从与自己的和谐开始的。我喜欢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关于《我是我自己》的一段话,不妨把它当做接纳自己的一个宣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从我身上出来的每一点、每一滴,都那么真实地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我拥有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嘴巴、我的声音,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的。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我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我知道那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我要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可以鼓励我自己。并且有希望地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然而,任何时刻,我能看、听、感受、思考、说和做。我有方法使自己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使自己丰富和有创意,并且明白这世上其他的人类和我身外的事务。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经常宣读这个宣言,读给自己听。与自己修和的那一刻,爱的能量便会在你的身上流动起来。爱自己在去除了外在所有的名声、地位、金钱、相貌等等之后,每个人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具有众生平等的佛性,由此而生出的自爱,其实是一个了悟,一个知道(knowing),即:你知道自己的内在有一个佛。而同时你也知道,别人的内在和你一样也有一个佛。常常被朋友问到“什么是爱自己”或“怎样爱自己?”我总是反问:“你爱自己吗?”“嗯……爱吧。”或者:“爱啊。”我又问:“那你怎么爱你自己?”他们就开始罗列了:给自己买新衣服,做SPA,吃好吃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不用父母亲人为自己操心……是的,这些可能都是爱自己的“行为”,但是,它们却并不代表完全的“爱自己”。依我的理解,爱自己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爱自己的人内在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接纳与欣赏;他/她无论成功失败都和自己站在一起;爱自己的人从来不需要借助表现或表演来获得他人的认可;爱自己的人没有自责,没有罪恶感,爱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亏欠任何人;爱自己的人不骄傲不浮夸,不贬低他人;爱自己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是可爱的;爱自己的人也许不给自己买新衣服,不去做按摩SPA,但他/她的内在却有一种新鲜活泼的品质,一种爱的品质,一种美的品质,让所有经过他/她的人都能感觉到,都想亲近他/她。这个世界真正爱自己的人太少了。社会一直教育说我们不够好,于是,我们永不停歇地想要改造自己,并由此而衍生出在关系中的改造他人及改造世界。所有改造的努力都源自于不接纳,源自于觉得自己有“问题”。什么时候你停止改造自己的努力,并怀着深深的对自己的欣赏与感激之后,你也许可以说,你是爱自己的。爱自己的人是一个不再“有问题”的人。当然,有些人很自大,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是不是爱自己呢?不是的,恰恰相反,一个过分自大的人在内心都有强烈的自卑。因为,自大正是自我玩的一个游戏,用一些外在的假象(这样的假象如名声、地位、成就、智力等等)来遮掩内在的自我否定,并以此自我安慰: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爱的。佛教一直在教我们要去除“我执”,但是,很多人以讹传讹地认为就是要否定自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我执”是对自我的执著,自我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假象,你执著于它当然有害无益。但是还有一个自己(self)是不同的,为了防止被误解,现在的人把它翻译成真我。我们要爱的当然不是那个自我(ego),而是我们的真我——我们内在那个闪闪发亮的钻石般的本质。在去除了外在所有的名声、地位、金钱、相貌等等之后,每个人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具有众生平等的佛性,由此而生出的自爱,其实是一个了悟,一个知道(knowing),即:你知道自己内在有一个佛,而同时你也知道,别人的内在和你一样也有一个佛。所以,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是爱别人也爱世界的。他/她也不再需要证明给谁看他/她是值得被爱的,因为,他/她的内在就是爱本身,他/她的浑身都充满了爱,散发着爱的光芒,而这样的一个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他/她。此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因此,一个爱自己的人,是一个爱世界的人,也是被世界所爱的人。三位一体的身心灵身、心、灵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会有疑问,它到底在说什么呢?我想,它来自于西方的概念:body(身体物质),mind(头脑心智),spirit(灵性精神)。西方人是很熟悉这三个词的,比如基督教文化讲圣父、圣灵和圣子,现代的心理学在说潜意识、意识与超意识。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东西。我们也讲三,佛教里面有西方三圣,传统文化里讲天、地、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三者的结合,它们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能量的层次上来看,精神灵性的层次最高,它可以决定和显化心智(包括情绪)状态,同样也可以外显为物质。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那句话——你的外在实相就是你内心的投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从三者的相互作用来看,又没有孰高孰低之分。灵魂是看不见的身体,而身体是可以看得见的灵魂,也是我们灵魂的庙宇,它是我们成长的基础,要好好地对待我们的身体。个人内在的成长,同样必须是三者的结合。无论从哪一方面入手,都是可以的,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身心灵的合一。瑜伽是一个从身体入手的方法,由于历代的瑜伽大师们对人类身体的精妙探索,已经使得瑜伽变成了一门精深的科学,对于身体,对于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等的相互关系与转化已经有了超乎想象的了解。比如昆达里尼瑜伽,一个简单的体位法,却能实现身体的健康、心理情绪的释放(包括非常多的前世记忆及细胞记忆),以及意识灵性的提升。听起来似乎很神秘,但是,瑜伽说到底就是一个神秘的科学。头脑所能够得到满足的一点点解释其实是不足以说明其中的奥秘的,而最终是效果决定了一切!有些人可能会从心理情绪的层面入手,比如很多心理治疗,心理学的方法就是如此。它们能够起到释放情绪能量,让人轻松,并带动一定的意识转化的作用。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心理学所能做的还只是阶段性的,也是有限的。因为,无论是思想也好,还是情绪也好,它们没有超越头脑的范围。从根本上来说,头脑仍然是表面的,它并不是我们的真我,不是我们的本质,因此,一直在心理学里打转的人最终会发现他们会陷入一个瓶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西方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会最终走向奥修,走向静心灵修的原因。因为只有在静心里,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我的本质,才能够真正地成长与自由。灵性,也就是说意识的转化是成长的最终目标。意识的提升并不是眼前所看到的这几个字而已,它一点儿也不玄妙。它最终会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关系当中,最终会体现在我们为大众服务,为存在服务的精神上。如果我们能够内心宁静地活在每一天,平静友善地与周围人相处,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灵性的人。我所知道的一些人,被人称为“有灵性”的人,或者自认为是很有灵性的人,有些神通,但是,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却搞不好。所以,没有最基本的感恩之心,没有慈悲之心,其实是一点儿也不“灵性”的。我记得合一大学的其中一个教导就是,你如果能与神对话,却不能与你的邻居对话,那你就是一个没有灵性的人。而说到底,灵性成长的道路是一条静心的路,或者通过生命中的关系进入,或者通过纯然的单独而进入,最终要到达的就是静心状态,如如不动,自在圆满。身心灵三者的平衡结合,就是合一。而身、心、灵三个不同的面向又具有共通的特性,就是能量。万事万物最本质的形态就是能量。物质粒子是能量的振动、情绪及念头也是能量的振动,而意识也是能量。能量的振动频率决定了你的身、心、灵三个层面的水平。所以,从能量入手进行治疗与转化,也就是从最根本处着手的方法,因为能量可以同时到达身、心、灵的三个层面。昆达里尼是能量,瑜伽是能量,deeksha是能量,灵气是能量,能量治疗当然也是用的能量。一些朋友会问我,“合一瑜伽·合一觉醒中心”有这么多的课程,那到底要上哪一个课程。这当然需要你去觉察一下,你当下最突出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它是身体的,是情绪的,还是灵性上的?一般来说,身体上的痛苦我们比较容易知道,心理情绪上的苦就是关乎我们的关系了,与家人的,与同事之间的等等,而灵性上的苦则可能表现为对自身的不了解,对人生的价值及意义,对于终极问题的无法了解的苦。巴关说,痛苦对于人类来说,就如一个常数,只是它分布在身、心、灵各个层面的比例不同而已。所以,你可以去反观一下自己的人生,你现在是处在哪一种痛苦里?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部分的课程都是身心灵三个层面共同作用的课程,当然,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就是不同的入口,比如:昆达里尼瑜伽和喜乐瑜伽是典型的从身体入手的方法,但是它却是经由身体而到达意识的转化与提升,这个过程一直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与提升。可以说,我们的意识状态与我们的能量状态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爱与亲密”、“觉醒的火焰”等,主要是从心理情绪入手进入意识的转化与提升。所以它结合很多的情绪释放与清理,并最终导向静心,得到灵性的提升。“灵气”、“爱的力量”等,是典型的能量类课程,它们的切入点就是以能量清理为主,同时作用于身心灵的三个层面。前者更温柔,适用于家庭成员及身心的治疗,而后者更强烈,直接针对能量体工作,会带来巨大的清理与转化。当然,还有工具类的课程。说白了,所有的课程都可能成为你成长道路上的工具,但是有些工具更明显一点儿,比如灵气,用于爱自己,爱家人,是一个非常简便的工具;比如生命灵数,用于爱自己,接纳自己,了解别人,与人联结等等,都非常好。而能量阅读也是一种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工具,它可以将你带入深刻的静心状态。我想,经过这样的说明,对于那些不知道该上什么课程的朋友来讲,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地图,可以看看自己现在的位置在哪里,就从当下这里开始!接纳自我的三字经对自我的不接纳是人类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当我们小时候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或者被拒绝被批评的经验都会让我们产生出深深的“我不够好”的自我否定感。这种感觉甚至可以追溯到在婴儿时期得不到及时拥抱或者母亲没有及时地喂奶,可以早在婴儿的“前语言期”就产生出这种内在否定的意识。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种下这种内在的无价值感,但是,为了求得生存,自我又会发展出一套心理防御机制来对抗这种让自己“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觉。西方心理学将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大致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投射。自己内在认为自己不够好的东西就“扔”到外面去,认为是他人或外在环境造成了问题,而不是自己有问题。这些人常常喜欢说:都是你的错,都是你不好!这类人喜欢指责别人,挑别人的错。还有一种投射的方式是向内的,外在环境的不适总是会在自己的内在引起内疚感,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类人常常容易经验到抑郁,以及过度的情绪化。二、否认。不承认眼前的事实,或者假装没有看见。这类人要么很容易愤怒,要么就很容易抽离现实。三、逃避。与否认类似,不面对眼前的事实,以各种理由或方式回避。这类人喜欢打岔或者泛娱乐化,或者容易患上各类上瘾症。四、合理化。对于问题的出现,不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而是总喜欢给事物一个借口,或者引经据典,或者以类比、相关等方式来开脱自己。这类人往往跟自己的身体感受及内心感觉分离,容易上脑,变得过度理智。事实上,对于一个不能接纳自我的人来说,他/她在压力下常常无法如实地看到事物的本来样子,而是自动化地进入了上面所说的某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中,害怕承担责任。当一个所谓的“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面对它。这个“问题”可能是外在环境引起的问题,也可能是内在的情绪波动。但是,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内在引起了某些情绪的反应。当我们内在的情绪升起时,我们不应先急着自动化地跃入到前面讲的投射、否认、逃避或者合理化的机制中,而应先静下来,先接纳自己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将它总结成三个句子,我称之为“三字经”:第一,“我可以”第二,“我承认”第三,“我接受”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会发脾气,那么,你需要做的不是急着告诉自己不要发脾气,而是,当你再次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先重复上面三个句子:“我可以发脾气”,“我承认我在发脾气”,“我接受我发脾气的事实”。通常的情况下,当你重复两三次的时候,火气也就基本上消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我们从小的教养过程中,有些情绪常常是不被允许的,比如愤怒,比如悲伤,比如恐惧,经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可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我们又常常不可能没有情绪,于是,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要么感到羞愧,要么感到愤怒。于是,我们就更加变本加厉地发展出上述三类心理防御机制,以求得生存。而一旦陷入到心理防御之中,我们就很难如实地去面对问题本身了。有人又会担心说,如果像你上面所说的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或问题,那会不会造成自我放纵呢?我的回答是:不用担心。当我们无法处理好自己内在的情绪时,是无法面对外在实相的。而如果我们不接纳当下所产生的情绪,也就是不接受当下这个如是的实相,我们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因此,“攘外必先安内”,我们首先要处理好自己内在的情绪才行。而接纳一旦发生,我们便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工作,也就产生了第四句话:我去看我的(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往往,我们会发现,每一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某些观点或某种期待。而我们最终要处理的其实也就是这些观点与期待。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自我,需要接纳自我的很多面向,它包括:自己的思想、念头、情绪以及感受等等。但成长的经历让我们比较容易接纳自己正面的思想情绪,非常抵触那些所谓负面的思想与情绪。但实际上,那些所谓负面的情绪思想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下工夫去接纳的。我大致总结了一些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说,在很早以前,当愤怒上来的时候,我完全成为了愤怒的奴隶,火冒三丈而不顾后果,其后果往往也可想而知了。后来,学了一些成长及心理学的课程,愤怒的时候,内在就开始出来一个指责的声音:你怎么学了课程以后还有愤怒呢!于是,愤怒的背后又多了一份自责,产生新的抵抗及自我否定。我发现这种指责与评判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就试图改变自己对它的态度。当愤怒出现的时候,第一步,我就对内在的自己说,“我是可以愤怒的,愤怒是可以的。”一旦这样一说,我的内心就变得平静下来,完全接纳自己的情绪。第二步,我会去观察,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是失望吗?(往往愤怒的背后就是一份失望,有时候也可能伴随着一些悲伤)好,我看到了。第三步,我会问自己,我的期待是什么?我的期待是对别人的,还是对自己的?基本上,走到这一步,大部分的问题就消失了,我也就平静了。如果需要的话,我还可能走到第四步,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对自己负责。这样,我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逐渐变得越来越少了,而一旦出现,我也可以用越来越短的时间来实现转化。有时候,一个在别人看来是非常大的事情(当然是说不太好的事情)发生时,我甚至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轻松面对。一旦对自己内在情绪的起伏有了一份超然的觉察之后,我就越来越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了,甚至可以毫不愤怒地生气,当我真正需要运用生气的工具时;也可以毫无顾虑地悲伤,当我觉得有必要悲伤时。做个坏人每一个个体都有超出他人所能想象的复杂,他们都有各自要去经验的人生。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对他人慈悲。最近,我的一个好朋友跟太太的关系出了很大的状况,他们分居了。在他们分居之前,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公开承认,他有了外遇,并且,也有了新的恋爱对象。他说,在此之前,他也不止一次地想象着和其他女人做爱的情景,也尝试过和其他的女人做爱,包括叫小姐。此前几天,他的太太直接在他的博客上求救,她想找回自己从前温暖的家庭生活,而他呢,一直想寻求自由,现在,已经想要以结束婚姻的方式来结束让他备感束缚的生活。其实,他在几年前已经开始走上了内在成长的道路,但妻子并不理解他,看着不停上课的他,她感到孤独、无助。几天之内,他博客的点击率直线上升了,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心着这个事件。老实讲,他们两口子都是我的朋友,甚至包括他新的恋爱对象我也一样认识。但我并没有落入到对任何一方的评判当中,我想,我是理解他们每个人的不同角度的。此外,对于这位朋友,我仍然有一份欣赏,不为别的,而是欣赏他真实面对的勇气。有几个人敢于公开地讲自己的外遇、招妓或一夜情的事情呢?尽管可能有调查说80%的三四十岁的男士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可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在惶恐、负疚与谎言中度日。走到今天,他面对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并不那么“好”,这是需要惊人的勇气的。想当初,促使他走上内在成长这条道路,正是因为一段刚刚结束的婚外情,因为巨大的内疚,这段持续两年的地下情,使得他的身体莫名其妙地长出了肿块。而因为无力承受这份自责,已经结束了那段关系的他,居然忍不住向太太和盘托出。这使得太太一下子陷入到巨大的不安感当中。而今天,他再次把问题抛出来,但是,这一次,他不是为了推卸情感的重担,而是愿意去直面内在的痛苦,并为此负责,这是质的不同。博客的留言里,有理解的、支持的、困惑的、旁观的,也有一些批判的。面对那些批判,我的这位朋友给出了非常有力量的答复。在谈到如何面对他的孩子时,他说:“孩子需要的是爱,和对爱的信任,而不是假象。爸爸违心地过着自己不愿意过的生活,她可以学习到什么?那是表里如一的爸爸吗?孩子,我答应你,你爸爸可能会是一个‘坏爸爸’,但是,起码是一个‘真爸爸’。我对你的爱,即使只有1分,也是真的。”对于一个长期习惯了做“好人”的人来说,要做个“坏人”,并且,承认自己的“坏”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吗?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文化里。可是,如果我们不经验那些所谓的“坏”,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的“好”呢?就像不经历分裂,如何知道什么是合一呢?这是每一个生命成长的需要,好的与坏的,光明与黑暗,都是需要我们去经历的,只是,我们都忘了这一点。有一天,有个修行了二三十年的出家人找到印度的灵性大师巴关,他对巴关说,我非常苦恼,因为我发现自己修行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坏念头,有很多自私的想法,我觉得自己没救了,巴关,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巴关笑了笑说:做个坏人吧(Bebad)!巴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给我们造成的制约就是,只接受那些所谓“好”的、积极的、正向的东西,而排斥和抗拒所谓“坏”的、负面的、消极的东西。而事实上,所有的这些负面的想法、“坏”的想法都产生于我们的头脑,而“坏”,憎恨、嫉妒等就是头脑的本质。巴关说,对分裂的头脑的抗拒正是让人类受苦的原因,是那些想要免于头脑,免于思想的想法把我们关进了监狱。他说,当我们不再努力去除憎恨等等“不好”的想法时,我们就自由了。阿南达吉瑞(Anandagiri)是巴关的大弟子,他分享了少年时代在巴关的“生命道场”学校读书时候的一次经验。有一阵子他发现自己内心非常地嫉妒,嫉妒那些比他优秀的孩子,他为此很苦恼,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坏毛病。终于有一天,他鼓足勇气走进巴关的办公室,巴关竟然对他说,很好啊,你现在出去,去为你的嫉妒大声地唱一首歌吧。这就是对人性的充分了解!这就是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慈悲!事实上,我们完全无从给一个人下判断,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希特勒是个素食主义者,也从来不抽烟不喝酒,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判断他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善人呢?而我的这位朋友,对朋友总是充满着爱、信任与感恩,慷慨大方,我们又怎能仅凭着他对性的态度就评判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每一个个体都有超出他人所能想象的复杂,都有各自要去经验的人生。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是对他人慈悲。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对他人慈悲,更要对自己慈悲。想要爱别人,首先要从爱自己开始。在真正的爱里,是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的,只有了解,只有接纳,只有宽容。印度的另一位灵性大师也说,除非你变得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否则的话,你不可能无私。而只有当你经验过你生命中的那些小小的“坏”之后,它才有可能从你的身上脱落,无私与无我才可能出现。是的,你只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关心自己,探索自己,并且永不停止这份对自己的兴趣,才能最终在自己的心里找到爱,而这个爱才是真正可以拿出去分享的。很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正好相反。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无私,要去爱别人,可是有99.9%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有的只是一堆责任、义务与标准,那就是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做一个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人……很多人内在的那个渴望被别人爱与关注的部分,或者纯粹是对生命的好奇却完全被忽略了。欲望没有被满足,它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可是,我们的教育又告诉我们那些是不应该的,是不对的,是坏的。天长日久,它就被压抑了、扭曲了,变成了真正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有些人因此变成了伪君子,每天活在面具与谎言中,有些人发展出心理疾病,有些人则发展成罪犯。爱自己,从接纳自己的那些“坏”开始吧,嫉妒、愤怒、小气、性幻想、抑郁、想不开、计较、挑毛病……等等,不要总是企图让自己变得“好”起来,因为在你的每一个企图里,都藏着一份不接纳。看到那些“坏”,享受你的“坏”,并且,为它们唱一首歌吧。没什么,你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而已。我不知道我的那位朋友最终会走向哪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了解他自己,越来越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越来越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这样的一个人,是会得到祝福的。请不要退而求其次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们要找的安全感,你如果不能了悟生命就是不安全,就是无常,就无法真正地活着。你就会没完没了地活在担忧和算计里,你就会为了那些所谓的有“安全”退而求其次。而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活得无奈,活得退而求其次更令人伤感的了。一个尚末谋面的朋友跟我讲起一个我们共同认识的很好的朋友的境况,他结婚了,是经历了好些年的挣扎终于结了婚。这期间他和女朋友分分合合很多次,还有断断续续地跟另一个女子好了不短的时间,但最终选择了前面那个“可靠的、单纯的”女孩子结婚了,放下了所有的纠缠,面对现实。说句心理话,我很为他难过,今天恍恍惚惚地为他忧伤了一天。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他爱这个单纯的女孩,而他选择这个女孩,一则,因为他们在一起有年头,二则,他想要家要婚姻,他说她能给他安全感。而另外一个女子呢,他也未必真正的爱过,一个没有在自己的内在找到过爱的人,哪里有爱?所谓“爱情”,只是内心投射的幻想而已。呵,又是“安全感”!许多人不停地向外寻求着他们的安全感:房子、车子、金钱、地位、婚姻,还有对长生不老的渴求。可是,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们要找的安全感。你如果不能了悟生命就是不安全就是无常,你就无法真正地活着。你就会没完没了地活在担忧和算计里,你就会为了那些所谓有“安全”退而求其次。而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活得无奈,活得退而求其次更令人伤感的了。一朵花,来到这个世界,是要怒放的,是要活出宇宙赋予它的所有精彩的。可是,因为害怕凋零,它却选择不绽放,而选择半死不活地活着。其实,你心中就有那钻石般闪亮的品质,你心中就有爱啊,存在邀请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让你活出活泼如婴儿般的生命的,它不是想让你活得“退而求其次”的呀!我们的文化一直在教育我们要活得“现实”,可“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要我们浑浑噩噩,委屈求全,压抑隐忍吗?就为了那些不可能给你带来任何安全感的所谓的安全吗?你的灵魂呢?你灵魂的自由呢?每一朵花来到这个世界都有权力绽放,哪怕这中间要经历风雨的摧折,可能会中途夭亡。但是,你有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能对我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好多次了,身边的朋友都在跟我抱怨,说他们不快乐,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他们会问我,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我不假思索地说,现在的我不会做哪怕一丁点儿欺骗自己的事情,我完全尊重我的内心。因为我了解,自己身心的合一与灵魂的自由是那么的可贵。记得在合一大学的时候,指导老师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有灵性的人,就是在过着他们想过的生活的人。我非常感动,铭记在心。是的,你如果喜欢唱歌,那就去唱歌,你如果喜欢种田,那就去种田,不要为了所谓的“现实”而退而求其次。如果你们相爱,完全可以不结婚,但是如果你们不相爱,就一定不要结婚。人生苦短,你值得为自己而活。那些外在的“现实”也许可以给你带来短暂的利益,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欺骗自己的内心,骗子是最遭人恨的,你如果骗自己,就会恨自己,在临死的那一刻,你会充满遗憾!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导读】来自印度的圣者巴关(Bhagavan)说过:生命就是关系。而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渴求,那就是爱与被爱。身心灵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寻找内在真爱的过程。但是,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却存在很多的误解,常常容易把关系中的依赖、紧抓与操控,以及要死要活理解成爱,实际上它们与真爱的本意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正好相反。既然,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来寻找爱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爱的关系?在所有的关系中,我们首先要处理好的是与自己的关系,其次才是与他人的关系。在你之外,没有别人,所有的关系都基于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关系中如果没有觉知与静心,那将会给自己带来深深的无意识的灾难。同时,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如果没有一份由觉知带来的自由,是无法称之为“爱”的,因为爱的本质之一就是——自由。本章将着重探讨关系的真义与爱的真义,将深入地剖析男女之间“爱情”的实质,以及亲密关系的真实内涵。在关系中成长生命就是关系,没有一个个体可以离开它而独立存在。内在成长的路无非就是两条,一条是单独与静心,另一条就是关系,在关系中静心。而最终,它们会相遇在静心里。对于大多数的出家人来讲,他们走的是单独的路,世俗生活中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被他们剪断了,而选择一条独自面对自己的道路。好不好,当然好,没有了人世间的牵绊,烦恼自然就少了很多。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山洞里修行了十多年,他看上去已经完全超凡入圣了,他甚至可以不吃东西,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已经成道成仙了。有一天,一位村民发现了他,惊为天人,立即把他请到村里去,邀请他开坛作法。很多的村民都涌来看这位仙人,因为人太多,挤来挤去的,一个村民不小心就踩到了这位“仙人”的脚了,这位“仙人”内在腾的一下愤怒就起来了,三字经脱口而出。这位“仙人”才明白,自己的修行还远远没有到达他所认为的境界。是的,出家是一条简单的路,虽然在此之前,要做这个决定一定不简单,但是,一旦出家,他们所面对的情境相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是相对容易的,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就是自己而已。当然,这种成果仍然需要在关系中得到检验,比如,他去了一家嘈杂的寺庙,那里面也还是有一些关系需要去面对的。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家人来说,修行似乎就只有“关系”这一条路了。关系,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分成好几个层面,每个层面都相互影响与作用。首先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这其实是关于单独的,应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我记得阿南达吉瑞说过一句非常美的话:所谓觉醒,就是我对自己感到自在(feelateasewithmyself)。我们中国的语言非常美,很有境界,自在——就是和自己在一起,觉得很舒服。是的,当我们能够接受自己一切如是的样子,不想在别人面前有任何的掩饰时,那我们就是醒过来了。而每个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自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然后,当然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这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老的关系,也是我们的第一份关系。父亲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母亲则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女性,我们与他们的互动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与其他的男性或女性的互动模式。而纠缠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当中的,有爱、有恨、有期待、有失望、有痛苦……人生的酸甜苦辣,基本上都反映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当中,并写进了我们早期的人生剧本。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要理清不少的问题,首先是要将所有的负面情绪的能量转化成真正的爱意,然后还要区分自己想要的人生与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同时,也要放下我们对父母的期待,放下我们内在
本文档为【《爱的功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9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1-13
浏览量: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