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高考真题理综

高三-高考真题理综

举报
开通vip

高三-高考真题理综理综2017年高三2017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理综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单选题简答题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

高三-高考真题理综
理综2017年高三2017年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北京卷理综理综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单选题简答题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AB.BC.CD.D7.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8.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10.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BC.CD.D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1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15.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WB.电流表的读数为1AC.电压表的读数为110V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s17.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18.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nm(1nm=10–9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J·s,真空光速c=3×108m/s)A.10–21JB.10–18JC.10–15JD.10–12J19.图1和图2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和L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A1与L1的电阻值相同B.图1中,闭合S1,电路稳定后,A1中电流大于L1中电流C.图2中,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D.图2中,闭合S2瞬间,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相等20.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21.(18分)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在不挂重物且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2所示。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_。(4)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如图3所示的v2–W图象。由此图象可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________。(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4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22.(16分)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2)小球的质量m。(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23.(18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为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24.(20分)发电机和电动机具有装置上的类似性,源于它们机理上的类似性。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1、图2所示的情景。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两根光滑平行金属轨道MN、PQ固定在水平面内,相距为L,电阻不计。电阻为R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MN、PQ放在轨道上,与轨道接触良好,以速度v(v平行于MN)向右做匀速运动。图1轨道端点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体棒ab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图2轨道端点MP间接有直流电源,导体棒ab通过滑轮匀速提升重物,电路中的电流为I。(1)求在Δt时间内,图1“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和图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2)从微观角度看,导体棒ab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在上述能量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方便,可认为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正电荷。(a)请在图3(图1的导体棒ab)、图4(图2的导体棒ab)中,分别画出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示意图。(b)我们知道,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那么,导体棒ab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是如何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呢?请以图2“电动机”为例,通过计算分析说明。25.(17分)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RCOOR'+R''OHRCOOR''+R'OH(R、R'、R''代表烃基)(1)A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3)E属于脂类。仅以乙醇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2EF+C2H5OH。F所含官能团有和___________。(5)以D和F为原料合成羟甲香豆素分为三步反应,写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26.(13分)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1)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已知:TiO2(s)+2Cl2(g)=TiCl4(g)+O2(g) ΔH1=+175.4kJ·mol-12C(s)+O2(g)=2CO(g) ΔH2=-220.9kJ·mol-1①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氯化过程中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2生成CO反应的ΔH_____0(填“>”“<”或“=”),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③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HCl和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2)精制过程:粗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TiCl4。示意图如下:物质a是______________,T2应控制在_________。27.(12分)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________。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mLc1mol·L−1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c2mol·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2)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①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x的物质是_________。②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15NNO+□H2O28.(16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假设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③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29.(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H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该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4)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___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0.(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因此在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_______。(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______;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3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______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__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_________________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______________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 答案单选题1. B2. D3. A4. C5. C6. A7. D8. B9. B10. C11. B12. D13. C14. D15. A16. B17. D18. B19. C20. C简答题21. (1)B(2)A;B(3)mgx2;(4);质量(5)A22. (1)(2)(3)23. (1)(2) ;(3)24. (1);(2)a.示意图见解析的图3、图4;b.见解析25. (1) 硝基(2)取代反应(3)2C2H5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4)(5)26. (1)①TiO2(s)+2Cl2(g)+2C(s)=TiCl4(g)+2CO(g)  △H=-45.5kJ/mol②>  随温度升高,CO含量增大,说明生成C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③H2O、FeCl2溶液、NaOH溶液④MgCl2、AlCl3、FeCl3(2)SiCl4 高于136℃,低于181℃27. (1)①②8NH3+6NO27N2+12H2O③2SO2+O2+4NH3+2H2O=2(NH4)2SO4④(2)①BaO②8∶1③415NO+4NH3+3O2415NNO+6H2O28. (1)①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②Fe2+(2)①Fe+2Fe3+=3Fe2+②4Fe2++O2+4H+=4Fe3++2H2O     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③0.05mol·L-1NaNO3溶液       FeSO4溶液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3)溶液中存在反应:①Fe+2Ag+=Fe2++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c(Ag+)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Fe3+)增大。约30分钟后,c(Ag+)小,以反应③为主,c(Fe3+)减小。29. (1)神经递质(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3)①Ⅱ②C、B ③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4)细胞和分子30. (1)10  减数  染色体组(2)①卵细胞  ②紫粒亲本是杂合子  aaRr/Aarr ③单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ar;二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AaRr;二倍体籽粒胚乳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AaaRrr。(3)用G和H杂交,将所得F1为母本与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31. (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其中三类) (2)识别 (3)体温调节  (4)特异 生存与繁衍(5)①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的差异②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解析单选题1. 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若要用高倍镜,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没有加倍,C错误;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2. 分析曲线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55℃,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30℃左右,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AB正确;分析曲线在0~25℃范围内,光合速率的曲线斜率大于呼吸速率曲线斜率,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由图可以直接看出,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D错误.故选D。3.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对樟树基本无影响,A正确B错误D错误;由于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一定受酸雨影响,C错误,故选A。4. 细胞呼吸过程是分解葡萄糖,将部分化学能贮存在ATP中,A正确;由题目图示信息可知,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正确;由题目图示信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呼吸减弱,胰岛素的释放受到抑制,C错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高时,呼吸加强,胰岛素的释放,而该过程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呼吸减弱,胰岛素的释放受到抑制,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C.5. 分析图可知,目的基因两端只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的切点,且质粒上它在启动子后,故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A正确;菊花细胞作受体细胞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B正确;由图可知标记性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应用潮霉素,基因表达载体上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C错误;要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用DNA分子杂交方法,D正确.故选C.6. (1)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故A正确(2)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3)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故C错误(4)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7. (1)A1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故A正确(2)B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同位素具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特点;故B正确(3)C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的变化趋势是周期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故C正确(4)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质量数为293,所以符号是;故D错误故选D。8. (1)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2+2Na2O2=O2+2Na2CO3,CO2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2)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Cl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正确(3)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Br元素化合价降低,Br2被还原,乙烯被氧化;故C错误(4)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NH3化合价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B。9. (1)A通过图示可以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H2O;故A正确(2)B反应②中生成(CH2)n,中含有碳氢键和碳碳键;故B错误(3)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4)D观察可以发现图中a是(CH3)2CHCH2CH3,其系统命名法是2-甲基丁烷故选B。10. (1)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正确(2)B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故B正确(3)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故C错误(4)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故D正确故选C。11. (1)A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所以去除氢键和HI3得:,改写为:,所以聚维酮的单体是;故A正确(2)B由A可以知道聚维酮分子由(2m+n)个单体聚合而成;故B错误(3)C“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液,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可知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从结构上看,聚维酮碘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使其易溶于水;故C正确(4)D聚维酮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B。12. (1)A浓硝酸不与玻璃反应,因此红棕色气体是浓硝酸的分解产生的,同时还生成了氧气;故A正确(2)B根据A可以知道浓硝酸受热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故B正确(3)C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是硝酸中的氮通过化合价降低得到的,所以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4)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也可能是硝酸分解产生的氧气与木炭反应得到的产物;故D错误故选D。13. 水流速度是机械运动的速度,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其剧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选项A错误;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选项B错误;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选项C正确;水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是并不是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可能有些分子运动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本题选:C14. 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因为玻璃上下表面平行,当第二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第一次折射入射光线平行.由于折射率不同,由图可知a光偏折较大,b光偏折较小,所以此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所以a的频率大于b的频率,题中给出的色光中频率大于蓝光的只有紫光,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本题选:D15. 由简谐运动图象可知t=1s时,振子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所以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选项A正确;在t=2s时,振子位于平衡位置处,且正在向下运动,振子的速度最大,方向向下,加速度为0,选项B错误;当t=3s时,振子位于负向最大位移处,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当t=4s时,振子位于平衡位置正在向上运动,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0,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A16. 由题意知,原线圈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则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由可得,,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可得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选项A错误;副线圈的电流为,由可得,I1=1A,即电流表的读数为1A,选项B正确;电压表的读数为有效值,即,选项C错误;由可知,ω=π,又由,解得:T=2s,理想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周期,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B17. 在地球表面附近,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选项A正确;根据可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半径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求出地球质量,选项B正确;根据,可求出地球的质量,其中L为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故C正确;根据 其中为太阳的质量,m为地球的质量,为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则计算出太阳的质量为,但无法计算地球的质量m,选项D错误。本题求解的是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选项,故本题选:D18. 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为,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故本题选:B19. 在图1中,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由于线圈L1是自感系数很大的自感线圈,则通过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且通过A1,即自感电流会大于原来通过A1的电流,说明闭合S1,电路稳定时,通过A1的电流小于通过L1的电流,L1的电阻小于A1的电阻,选项AB错误;在图2中,闭合S2,电路稳定时,A2与A3的亮度相同,说明两支路的电流相同,因此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选项C正确;闭合开关S2,A2逐渐变亮,而A3立即变亮,说明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不相等,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C20. 干涉要求两波源的频率相同,而强度没有要求,选项A错误;由于无线电波以光速传播,根据知,波长不同,频率不同,所以两种无线电波之间不会发生干涉,选项B错误;空间中某点加强与减弱取决于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偶数倍,所以两种电波的干涉强弱分布是固定的,而且λ1≠λ2,所以两种干涉分布不重合,不过中垂线都是加强点,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C简答题21.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故选:B;(2)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把木板一段垫高,让小车滑下,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即平衡了摩擦力,故选:A;此时应当让打点计时器打点,因为打点计时器也会有摩擦力,故选:B;(3)根据实验原可知,拉力近似等于重力,根据W=FS可知,拉力做功为W=mgx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则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4)根据图象上的点,可以得出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和能的单位是相同的,斜率设为k,则,代入单位后,k的单位为kg-1,所以与该斜率有关的物理量为质量;(5)若m不满足远小于M,如果实验中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它阻力,那么重物重力做的功就等于重锤和小车动能的增加量,即:,期中W=mgh,质量都是定值,所以v2与W成正比,A图正确.故本题选:A22. (1)根据电场力的计算公式可得电场力为;(2)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所以;(3)撤去电场后,小球将绕悬点摆动,根据动能定理有,代入数据解得23. (1)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设α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根据圆周运动的参量关系有得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根据电流强度定义式,可得环形电流大小为(3)因为衰变时间极短,且衰变时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故认为在衰变过程中外力可忽略,则有动量守恒,设新核的速度为v′,则有:mv-Mv′=0;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可得:,所以,,由于衰变过程,质量亏损产生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则有:,解得:24. (1)导体ab平动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则感应电流为: ,图1“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 ;图2中,棒ab受到的安培力,由于导体棒ab通过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则有:,所以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重力势能,所以在Δt时间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为:(2)a、图3中的导体棒是由于外力作用发生移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通过金属导体棒ab电流方向从b到a;图4是由于通电使得导体棒中形成电流,所以电流方向由a到b,同时电荷还要匀速向右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如图3、图4所示。b、以图2“电动机”为例,所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如图4所示,设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沿导体棒定向移动的速率为u,则沿棒方向的洛伦兹力,对正电荷做负功,即,垂直棒方向的洛伦兹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即,所以即导体棒中一个自由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做功为零;由于做负功,阻碍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反电动势”,消耗电源的电能;做正功,宏观上表现为安培力做正功,使机械能增加。大量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做功表现是将电能转化为等量的机械能,在此过程中洛伦兹力通过两个分力做功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25. (1)A是芳香烃,根据C的结构简式,推断A中含有6个碳原子,即A为苯,结构简式为:,A→B发生取代反应,引入-NO2,因此B中的官能团是硝基(2)根据C和D的分子式,C→D是用两个羟基取代氨基的位置,发生的是取代反应(3)E属于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和F,则E是乙酸乙酯。用乙醇制备乙酸乙酯可以用部分乙醇氧化得到乙酸,然后和乙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所以发生的反应是:2C2H5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4)结合已知转化,根据原子守恒,推断F的分子式为:C6H10O3,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和羟甲香豆素的结构简式,推断F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OCCH2COCH3,除含有,还含有(5)根据羟基香豆素的结构简式,以及(2)的分析,C、D的氨基、羟基分别在苯环的间位,分别为、。F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OCCH2COCH3,F与D发生已知第一个反应生成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1的结构简式为:,再发生已知②的反应生成中间产物2:,然后发生消去反应脱水生成羟甲香豆素。26. (1)①生成TiCl4和CO的反应方程式为:TiO2+2Cl2+2C=TiCl4+2CO,根据盖斯定律,两式相加,得到TiO2(s)+2Cl2(g)+2C(s)=TiCl4(g)+2CO(g) △H=△H1+△H2=-45.5kJ/mol②根据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浓度增加,CO2浓度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③尾气中的HCl经水吸收可得到粗盐酸,然后将Cl2通入FeCl2溶液中,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酸性气体④资料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在氯化过程中生成的MgCl2、AlCl3、FeCl3中有少量溶解在液态TiCl4中,而SiCl4完全溶解在TiCl4中,因此在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时滤渣中含有上述难溶物和微溶物。所以滤渣为MgCl2、AlCl3、FeCl3(2)根据资料,SiCl4的沸点最低,先蒸馏出来,因此物质a为SiCl4,根据流程目的,为了得到纯净的TiCl4中,后续温度需控制在高于136℃,低于181℃27. (1)①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是: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二氧化氮得到氮气和水;故答案是:8NH3+6NO27N2+12H2O③二氧化硫在氧气作用下与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此反应中二氧化硫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故答案是:2SO2+O2+4NH3+2H2O=2(NH4)2SO4④吸收氨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则尿素的物质的量为:,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故答案是:(2)①由图示可知BaO与NOx作用生成Ba(NO3)2,在还原为N2,则储存NOx的物质是BaO。故答案是:BaO②由图示可知,第一步反应为氢气和硝酸钡作用生成氨气,每mol硝酸钡作用生成NH3共转移16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6mol÷2=8mol,则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故答案是:8∶1③反应物有15NO与NH3,结合产物中有水,可知还有另一反应物O2,反应中NH3是还原剂,15NO与O2是氧化剂,因含氮产物均为15NNO,则15NO与NH3以1:1参加反应,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15NO+4NH3+3O2415NNO+6H2O。故答案是:415NO+4NH3+3O2415NNO+6H2O28. (1)①黑色固体中含有过量的铁,所以先用硝酸溶解固体,再用HCl检验Ag+,故答案是: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②K3[Fe(CN)6]溶液遇到Fe2+产生蓝色沉淀;故答案是:Fe2+(2)①过量的铁粉与Fe3+反应得到Fe2+;故答案是:Fe+2Fe3+=3Fe2+②O2氧化Fe2+生成Fe3+的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AgSCN,所以实验可以说明溶液中含有Ag+,故可以假设Ag+可能氧化Fe2+生成Fe3+;故答案是:4Fe2++O2+4H+=4Fe3++2H2O     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③证明假设a、b、c错误,就是排除Ag+对实验的干扰,相当于没有Ag+存在的空白实验,考虑其他条件不要变化,可以选用0.05mol/LNaNO3溶液。原电池实验需要证明的是假设d的反应Ag++Fe2+=Ag+Fe3+能够实现,所以甲池应当注入FeCl2(或者FeSO4溶液)。假设d成立,则上述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左侧溶液中生成的Fe3+遇到KSCN时红色会更深。故答案是:0.05mol·L-1NaNO3溶液       FeSO4溶液  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3)由于加入过量铁粉,溶液中存在反应有①Fe+2Ag+=Fe2++2Ag,反应生成的Fe2+能够被Ag+氧化发生反应②Ag++Fe2+=Ag+Fe3+,生成的Fe3+过量铁粉发生反应③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c(Ag+)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Fe3+)增大。约30分钟后,c(Ag+)小,以反应③为主,c(Fe3+)减小。故答案是:溶液中存在反应:①Fe+2Ag+=Fe2++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c(Ag+)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Fe3+)增大。约30分钟后,c(Ag+)小,以反应③为主,c(Fe3+)减小。29. (1)两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2)仔细识图可知Ca2+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但不需能量,属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①由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HFS处理没有促进A受体的生成而是促进A受体由胞内转移到细胞膜上了,故为图中的Ⅱ受体内细内向胞外转移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分析此实验目的,实验组应导入与T段相同的短肽,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对照组则应导入与T段不同的短肽,使C酶对T的磷酸化正常发生。故选C、B。③依据实验目的,为使实验科学需有对照组,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应用后膜的电位变化指标衡量,故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的实验;(4)依据图中内容,可知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0.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玉米体细胞中的一半,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2)①分析实验结果图2可以推测单倍体的基因和母本完全相同,可推其胚是由母本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②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可知双亲一对基因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另一对则相当于测交,再结合双亲的表现型分析,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紫粒亲本是AaRr,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或Aarr。③依据题目信息分析单倍体是由母本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基因型为ar,表现型为白色;二倍体籽粒胚是由双
本文档为【高三-高考真题理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71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3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1-03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