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化复习资料

生化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生化复习资料1.根据含氮量如何计算蛋白质含量?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x6.25x100 2.天然蛋白的组成单位。    氨基酸 3.不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    甘氨酸 4.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与维系键?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维系键:氢键。 5.蛋白质不发生聚沉的因素?  水化膜、同种电荷 6.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学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易沉淀 7.蛋白质的等电点?pH与pI的关系?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

生化复习资料
1.根据含氮量如何计算蛋白质含量?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x6.25x100 2.天然蛋白的组成单位。    氨基酸 3.不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    甘氨酸 4.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与维系键?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维系键:氢键。 5.蛋白质不发生聚沉的因素?  水化膜、同种电荷 6.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学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易沉淀 7.蛋白质的等电点?pH与pI的关系?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PhpI  阴离子 电泳: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8.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色氨酸和酪氨酸,因此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蛋白质的OD280与其浓度呈正比关系,因此可作蛋白质定量测定 二,1.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1)反向平行右手双螺旋 (2)碱基互补配对,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的亲水性骨架 内侧是疏水的碱基,碱基平面与双螺旋纵向垂直;A=T    C=G (3)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4)其他参数:直径为2nm,螺距为3.4nm,跨距为0.34nm,每一个螺旋有10个碱基对,没两个相邻的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没两个碱基对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为36℃ 1.核苷酸的组成?      碱基、戊糖、磷酸 2.DNA与RNA 碱基组成? DNA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 (胸腺嘧啶) RNA :A、G、C、U(尿嘧啶) 3.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一磷酸(dNMP)、脱氧核苷二磷酸(dNDP)、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 4.原核生物含有的三种rRNA、mRNA与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mRNA的结构特点:1.5’端帽子结构  2.3’端多聚A尾结构,功能: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 模板 个人简介word模板免费下载关于员工迟到处罚通告模板康奈尔office模板下载康奈尔 笔记本 模板 下载软件方案模板免费下载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tRNA结构特点:1、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占10%-20% 稀有碱基,如 DHU,I等 2、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    3、三级结构为倒L型 tRNA的功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中,识别密码子。 rRNA的结构:1、种类少,相对稳定,细胞內含量最多的RNA,原核生物中有三中rRNA,呈发夹式螺旋。功能: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有助于mRNA与核糖体结合 2、原核生物含5S,23S和16S rRNA,真核生物含5S,5.8S,28S rRNA 3、不同rRNA与数十种蛋白质组成核蛋白体 rRNA的功能:组成核糖体    核糖体的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加工厂 5.chargaff规则第一条的应用 Chargaff 规则:1、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摩尔数总是相等的。 [A] = [T]  [G]  = [C]    且A+G=C+T (应用) 2、不同生物种属DNA碱基组成不同 3、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不同组织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6.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Tm)? Tm:在DNA解链过程中,A260的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 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1.结合酶?酶的化学本质? 结合酶是由蛋白质部分与非蛋白质部分共同组成,其中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在一起称为全酶。 化学本质: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促反应的特点? (一)高度的催化效率(二)高度的特异性 (三)高度的不稳定性(四)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3.酶催化作用机制? (1)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2) 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3)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效应(4)多元催化作用 4.同工酶概念? 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5.km的意义? 1.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2.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3. 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4.km降低,底物的亲和力下降,反之。 6.重金属离子中毒引起哪种酶的中毒? 引起巯基酶的中毒 7.可逆性抑制的动力学特点? 动力学特点:Vmax  与终产物的生成呈正相关        Km  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成反比  Vmax    不变  Km  增大  (1)竞争性抑制作用(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1 、NADH和FADH2有氧代谢去向? NADH  有氧时,进入有氧呼吸链氧化产生ATP FADH  有氧时,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1.、ATP生成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为主) 3.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类中的传递顺序?    b→c1→c→aa3→O2 4.NADH与FADH2产生ATP的个数? NADH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2.5个ATP FADH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1.5个ATP 5.两种穿梭机制发生部位 α-磷酸甘油穿梭:脑及骨骼肌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肝、肾、心肌 1.糖酵解与有氧氧化(净生成ATP个数、ATP生成个数、ATP生成方式,产物,生理意义)? 净生成2个ATP、30~32个,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物:糖酵解2分子丙酮酸 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能的主要方式  (2)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也是个别组织细胞的获能方式(3)是成熟红细胞供能的主要方式 2.三羧酸 循环(概念、特点、生理意义)? 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4C)草酰乙酸与(2C)乙酰CoA羧合生成(6C)柠檬酸开始,经历四次脱氢,两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又生成(4C)草酰乙酸的过程 特点:1、三羧酸循环是不可逆的反应体系 ,整个循环不可逆  2、三羧酸循环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3、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的产能途径 4、三羧酸循环必须不断补充中间产物。 生理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2)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3.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物质? (1)氧化反应,生成5-磷酸核糖 (2) 生成NADPH+H+座位供氢体,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代谢反应(4)非氧化反应,包括一系列基因转移) 4.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是由于缺乏哪种酶?    葡萄糖-6-磷酸酶 5.糖异生器官、原料、糖异生与糖酵解的关系? 器官: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原料: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的;但糖异生过程并不是糖酵解的逆过程 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 6.正常血糖值、降血糖激素?  正常血糖浓度 :3.89~6.11mmol/L    降低血糖:胰岛素 7.血糖来源与去路? 来源: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糖异生 去路:氧化供能、合成糖原、转变为其他物质、随尿排出        1.人体必须脂肪酸?  供给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2.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原料?  乙酰CoA、ATP供能、NADPH+H供氢 3.脂肪动员限速酶(脂解激素)? 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4.胆固醇的酯化?  (一)细胞内胆固醇的酯化(ACAT)    (二)血浆内胆固醇酯化(LCAT) 5.血脂(来源)血脂指血浆中的脂类,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及游离的脂肪酸 来源(一)外源性,由脂类食物经消化道吸收入血 (二)内源性,由人体内组织自身合成或体内各组织的分解释放入血 6.酮体:  乙酰乙酸(30%)、β-羟丁酸(70%)、丙酮(微量)三者总称为酮体。 7.血浆脂蛋白分类方法及功能?    方法:点用分离法、差速离心法 功能;  乳糜微粒 (CM)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转运胆固醇到肝外  高密度脂蛋白(HDL)      逆转胆固醇回肝      1.氮平衡见于人群? 氮总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正常成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儿童、孕妇等)        氮负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2.营养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3.氨基酸脱氨基方式? 氧化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为主)  嘌呤核苷酸循环 4.肌肉组织中有毒氨的主要运输形式?  谷氨酰胺转运氨 5.尿素亚细胞定位?  胞液和线粒体 6.氨气(最主要的代谢去路、限速酶、氨气两个氮原子的来源)? 去路:① 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  ②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③ 合成谷氨酰胺 限速酶: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天冬氨酸提供 7.一碳单位(概念、载体、类型) 概念: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载体:四氢叶酸(FH4)        类型:甲基、亚甲基、甲烯基、次甲基、甲炔基、甲酰基、亚氨甲基(HCO3.CO2 .cO不属于一碳单位) 8.白化病原因? 先天性酪氨酸酶缺陷时,可导致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皆成白色,称为白化病,
本文档为【生化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4-0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