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举报
开通vip

[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由安博测试空间技术中心提 供 软件需求分析(Software Reguirement Analysis)是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的东西,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确认用户软件功能需求,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 软件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关键点。据有关的机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软件产品存在不完整性、不正确性等问题80,以上是需求分析错误所导致的,而且由于需求分析错误造成根本性的功能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一个项目的成功软件需求...

[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由安博测试空间技术中心提 供 软件需求分析(Software Reguirement Analysis)是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的东西,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确认用户软件功能需求,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 软件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关键点。据有关的机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软件产品存在不完整性、不正确性等问题80,以上是需求分析错误所导致的,而且由于需求分析错误造成根本性的功能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一个项目的成功软件需求分析是关键的一步。 一、 软件需求分析理论 如果我们用数学方法来描述软件需求分析,可以将一个应用软件定义为S,可能应用软件涉及功能性问题非常广,我们用抽象化理论分析,可以划分为各个功能域,可以用D1、D2、„ Dn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描述为 S={D1,D2,D3,„Dn} 但是,功能域Di依然存在着有若干个问题P1、P2、P3、„ Pm组成,并且每个功能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我们可以表示为 Di={P1,P2,P3,„Pm} 同样,功能Pj有若干个行为F1、F2、F3、„ Fk,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方法 Pj={F1,F2,F3,„Fk} 一个软件包含了所有功能的集合,同时包含了实现所有功能的所有方法和算法描述。需求分析是依据于用户需求,经过需求问题识别,进行分析、消化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分为四个阶段,形成用户需求与设计同步,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目标。 需求分析方法始终贯穿着吸收、同化、贯彻方法和手段,用商业化行为解决需求与实现中存在的矛盾,解决用户需求与商业化产品融通,解决规范与个性化追求。 二、 软件需求分析目标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实现目标: 1)对实现软件的功能做全面的描述,帮助用户判断实现功能的正确性、一致 性和完整 性,促使用户在软件设计启动之前周密地、全面地思考软件需 求; 2)了解和描述软件实现所需的全部信息,为软件设计、确认和验证提供一个 基准; 3)为软件管理人员进行软件成本计价和编制软件开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书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软件的功能需求,软件与硬件或其他外部系统接口,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软件的反向需求,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阅读支持信息。 软件需求分析应尽量提供软件实现功能需求的全部信息,使得软件设计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不再需要需求方的接触。这就要求软件需求分析内容应正确、完整、一致和可验证。此外,为保证软件设计质量,便于软件功能的休整和验证,软件需求表达无岔意性,具有可追踪性和可修改性。 2.1、 软件功能需求 软件的功能需求是整个需求分析最主要、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部分,它描述软件的各种可能的条件下,对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信息,应完成那些具体功能,产生什么样的输出。描述软件功能需求是应注意下面几点: 1)功能需求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对功能的描述应包含与功能相关的信息,并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各种描述之间不矛盾、不冲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给出触发功能的各种条件(如:控制流、运行状态、运行模式等); (2) 定义各种可能性条件下的所有可能的输入(包括合法的输入空间 和非法的输入空间); (3) 给出各种功能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如各个功能间的控制流、数据 流、信息流,功能运行关系:顺序、重复、选择、并发、同步); (4) 给出功能性的主要级别(如:基本功能、可由设计者选择逐步实 现的功能、可由设计者改变实现的功能等); (5) 尽可能不使用“待定”这样的词。所有含有待定内容的需求都不 是完整的文件,如果出现待定的部分,必须进行待定部分内容说 明,落实负责人员、落实实施日期。 2)功能描述的无岔意性和可追踪性 需求功能描述的无岔意性、可追踪性和规范化: (1) 功能描述必须清晰地描述出怎样输入到怎样输出,并且输入、输 出描述应对应有数据流描述、控制流描述图,这些描述必须与其 它地方描述一致; (2) 可以用语言、方程式、决策表、矩阵或图等对功能的描述。如果 选用语言描述必须使用结构化的语言,描述前必须说明该步骤(或 子功能)的执行是顺序,选择,重复,还是并发,然后说明步骤 逻辑。整个描述必须单入单出。 (3) 描述时,每一个功能名称和参照编号必须唯一,且不要将多个功 能混在一起进行描述,这样便于功能的追踪和修改。 (4) 功能描述应注意需求说明和程序设计的区别。需求设计仅仅是软 件的功能设计,它给出软件运行的的外部功能描述,以及为了实 现这一外部功能必须做哪些事情(采用和种数据结构,定义多个 模块,接口间的接口等)是设计阶段的事情,功能描述不应涉及 到那些细节问题,以避免给软件设计带来不必要的约束。 2.2、 软件与硬件或其他外部系统接口 软件与硬件或其它外部系统接口包括下述内容: (1) 人机接口:说明输入、输出的内容、屏幕安排、格式等要求; (2) 硬件接口:说明端口号,指令集,输入输出信号的内容与数据类型, 初始化信号源,传输通道号和信号处理方式。 (3) 软件接口:说明软件的名称、助记符、规格说明、版本号和来源; (4) 通讯接口:指定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等描述。 2.3、 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软件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性能指标,容限等功能以外的需求。一般指下述内容: (1) 时间需求:输入、输出频率,输入、输出响应时间,各种功能恢复时 间等; (2) 处理容限、精度、采样参数的分辨率,误差处理等; (3) 可靠性的MTBF要求,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对可能的不正 常的输入给以正常响应是可靠性的重要内容,这属于功能性需求。) 2.4、 软件反向需求 软件的反向需求描述软件在那些情况下不能做什么。这一条是随软件实际要求而定。有两类情形需要采用反向需求的形式。第一种情况:某些用户需求适宜采用反向形式说明,如数据安全性要求属于这类形式。第二种情况:对一些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有些必须描述软件不能做些什么。如控制点火时序,我们必须交代清楚在那些情况下不能点火,否则会造成故障。 2.5、 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主要指对软件设计者的限制。如软件运行环境的限制(选择计算机类型,使用配置,操作系统的限制等)、设计工具的限制(使用语言、执行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保密要求等。 2.6、 阅读支持信息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用户需求,也是为了使需求便于修改和追踪。其本身并不是对需求的描述,但它影响到需求分析的可读性,也属于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目录、需求背景信息、内容索引、交叉引用表、注释等均属于这个部分的内容。 三、 软件需求分析人员组织 软件需求分析其根本性问题是理解用户功能需求,由此软件需求分析实际上是与客户间交流过程完成的目标。要求我们组织适当的参与人员进行交流活动。 需求分析是一个综合团队的工作,是在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对用户需要进行渐进方式逐步深化;通过不断变化方式形成具体约束;努力实现需求功能目标形成特色效果的商业化产品。需求分析是一个商业行为,完全是一个商业化操作,要求有商业、技术等结合的团队共同合作,解决需求和设计的同步,设计符合需求。 项目涉及内容,项目大小都需要我们考虑参加软件需求分析工作团退的人数,配置合理的参与人员。一般我们必须有商务活动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设计技术人员等参加,而且要求组织人员必须明确负责范围,以及明确工作目标,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四、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并且能够顺利的完成,我们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重视项目分析工作。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需求,把握用户需求目标,把握用户将来功能界定,保证我们开发工作正确性方向。 4.1、重点监控软件需求分析办法 由于软件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4.1.1、客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客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全国各地的很多部门、机构、单位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客户方的办公人员大多不清楚计算机网络有什么用,更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软件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工程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4.1.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客户方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咨询监理方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客户方和承建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4(1(3、分析人员或客户理解有误 软件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客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分析人员理解错了,可能会导致以后的开发工作劳而无功。记得一则笑话,有个外星人间谍潜伏到地球刺探情报,它给上司写了一份报告:“主宰地球的是汽车。它们喝汽油,靠四个轮子滚动前进,嗓门极大,双眼在夜里能射出强光„„有趣的是,车里住着一种叫作‘人’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完全控制了车。”所以分析人员知识的专一性也会造成需求分析的误解和失败。这时,咨询监理公司就必须根据实际的项目需求调研计划,提醒承建方加强业务了解程度和注重沟通技巧。 4.2、有效性软件需求分析三步法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需求分析工作方法,应该定位在“三个阶段”(也称“三步法”)。 4.2.1、“访谈式Visitation”阶段 这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客观的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4.2.2、“诱导式Inducement”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承建方已经了解了具体用户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实际、客观的信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做出简单的用户流程页面,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便易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来感受一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实现手段:拜访(诱导)、原型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4.2.3、“确认式Afirm”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以及操作承建方提供的DEMO系统,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整体来讲,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是需求调研中不可忽视一个重要的部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步法的实施和采用,对用户和承建方都同样提供了项目成功的保证。当然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特别在采用迭代法的开发模式时,需求分析的工作需一直进行下去,而在后期的需求改进中,工作则基本集中在后两个阶段中。 五、 软件需求分析工具 我们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反复讨论、分析,最终明确一个唯一性的用户需求,这个结果其实就是我们的软件需求分析报告。一般我们采用Word、PowerPoint、Visio、ProntPage、Excel等Office工具,同时可能采用一些开发工具,如VC或BC等,同样也会使用一些图形工具,如Potoshop、调色板等画图工具。 使用各种工具表达软件需求分析,其具体表达手段可以分为: , 效果图描述。主要是用户UI界面的描述反映用户需求功能; , 逻辑图描述。根据用户需求功能,使用抽象化理论,以及需求分析理论, 对用户需求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建立功能性逻辑关系图,流程逻辑关 系图等; , 关系图表描述。主要是对信息关系、数据库表格、接口函数等描述; , 工程数学描述。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信息,运用工程数学进行 算法推导,进行合理化需求分析推导; , 甘地图描述。主要是软件项目工作安排,开发周期预估; , 其它方法描述。保证完整性合理性的有效描述。 六、 软件需求分析评估 软件需求分析评估是为了检查我们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保证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合理性、可确认性、可实施性,完全保证用户所需求的功能。 6.1、组织结构与责任管理 我们对组织结构与责任管理的评估主要有:参与人员任务和责任界面的明确;安排计划按时完成状况;相互间的协调能力状况。 6.2、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 我们进行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完整、准确地描述用户的需求,跟踪用户需求的变化,将用户的需求准确地反映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并使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用户的需求保持一致。 需求分析的特点是需求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完整性:是准确、全面的描述用户的需求。一致性:是通过分析整理,剔除用户需求矛盾的方面,规范用户需求。可追溯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整理和规范的需求,其一,需要不断的和用户进一步交流,保持和用户最新的需求一致。其二,和系统分析(设计)保持一致。 因此在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建立需求分析技术层面的基本框架,从技术上保证需求分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的需求分析才能满足项目对需求分析的要求。 6.3、保证可实施性 我们必须以用户软件需求为依据,以求实的态度详细的、准确的、完整的编写软件需求分析,避免空想世界,空中楼阁的想法;避免无逻辑性、无核心的描述;避免无量化思维,无实际空间概念。 6.4、需求分析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指标 主要有这么几个指标:功能性、完整性、正确性、逻辑性、表现性、合理性,可实施性等。 6.5、工作周期 评价人员投入,以及费用支出的合理性问题。正确制定工作周期,保证软件项目的顺利完成。 6.6、需求不确定更改与可确认保证 可确认需求功能是实现用户需求的基本保证,如果不可确认的、不确定更改存在,将会阻碍软件实现,或者软件设计存在着不完整性缺陷,或者存在着不可实施性问题,我们必须区分是功能性障碍问题,还是未来性问题。如果不能够明 确是未来性问题,则必须调整功能需求,化解不确定更改的问题。因此,判断不确定性更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作者:曹伟 来源: 2003年3月10日 进入社区 需求的定义包括从用户角度(系统的外部行为),以及从开发者角度(一些内部特性)来阐述需求。 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编写需求文档。我曾经目睹过一个项目中途更换了所有的开发者,客户被迫与新的需求分析者坐到一起。系统的分析人员说:―我们想与你谈谈你的需求。‖客户的第一反应便是:―我已经将我的要求都告诉你们前任了,现在我要的就是给我编一个系统‖。而实际上,需求并未编写成文档,因此新的分析人员不得不从头做起。所以如果只有一堆邮件、会谈记录或一些零碎的未整理的对话,你就确信你已明白用户的需求,那完全是自欺欺人。 需求的另外一种定义认为需求是―用户所需要的并能触发一个程序或系统开发工作的说明‖。有些需求分析专家拓展了这个概念:―从系统外部能发现系统所具有的满足于用户的特点、功能及属性等‖。这些定义强调的是产品是什么样的,而并非产品是怎样设计、构造的。而下面的定义则从用户需要进一步转移到了系统特性: 需求是指明必须实现什么的规格说明。它描述了系统的行为、特性或属性,是在开发过程中对系统的约束。 从上面这些不同形式的定义不难发现:并没有一个清晰、毫无二义性的―需求‖术语存在,真正的―需求‖实际上在人们的脑海中,这个人们主要是指客户,但一般情况下,用户并不能描述自己的需要,只就需要系统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自己语言的描述整理出相关的需要再进一步和客户核对。系统分析员和客户需要确保所有项目风险承担者在描述需求的那些名词的理解上务必达成共识。 任何文档形式的需求(例如如下将要描述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仅是一个模型,一种描述。 2(需求分析的任务 开发软件系统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准确说明开发什么。最为困难的概念性工作便是编写出详细技术需求,这包括所有面向用户、面向机器和其它软件系统的接口。同时这也是一旦做错,将最终会给系统带来极大损害的部分,并且以后再对它进行修改也极为困难。 目前,国内产品的庞杂,一家企业可能有几个系统并立运行,它们之间接口是系统开发人员最头痛的问题。 对于商业最终用户应用程序,企业信息系统和软件作为一个大系统的一部分的产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我们开发人员来说,并没有编写出客户认可的需求文档,我们如何知道项目于何时结束,而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对客户来说是重要的,那我们又如何能使客户感到满意呢, 然而,即便并非出于商业目的的软件需求也是必须的。例如库、组件和工具这些供开发小组内部使用的软件。当然你可能偶尔勿需文档说明就能与其他人意见较为一致,但更常见的是出现重复返工这种不可避免的后果,而重新编制代码的代价远远超过重写一份需求文档的代价,这些血的教训正在国内的软件开发者身上发生。 近来,我遇到一个开发小组开发包括代码编辑器在内的一套内部使用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不幸的是,当他们开发完这个工具后,发现这个工具不能打印出源代码文件,使用者当然希望有这个功能。结果这个小组只好手工抄写源代码文档以供代码检查。这说明那怕需求明确无误并构思准确,如果我们没有编写文档,软件达不到期望目标也只能是咎由自取了。 相反的情况,我曾见一个要集成到―错误跟踪系统‖中的简单界面写了一页需求说明。而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员在为处理脚本时发现简单的一张需求清单竟是如此有用。他们依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测试时,此系统不仅非常清晰地实现了所有必需功能,而且未发现任何错误。 事实上,需求文档在开发过程中一直起指导作用。 3(需求分析过程 可把整个软件需求工程研究领域划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部分更合适,如图4-1所示: 图4-1 需求工程域的层次分解示意图 需求开发可进一步分为:问题获取、分析、编写规格说明和验证四个阶段。这些子项包括 软件类产品中需求收集、评价、编写文档等所有活动。需求开发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产品所期望的用户类别。 获取每个用户类的需求。 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 分析源于用户的信息以区别用户任务需求、功能需求、业务规则、质量属性、建议解决方法和附加信息。 将系统级的需求分为几个子系统,并将需求中的一部份分配给软件组件。 了解相关质量属性的重要性。 商讨实施优先级的划分。 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文档和模型。 评审需求规格说明,确保对用户需求达到共同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整个开发小组接受说明之前将问题都弄清楚。 需求管理需要―建立并维护在软件工程中同客户达成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这种合同都包含在编写的需求文档与模型中。客户的接受仅是需求成功的一半,开发人员也必须能够接受他们,并真正把需求应用到产品中。通常的需求管理活动包括: 定义需求基线(迅速制定需求文档的主体)。 评审提出的需求变更、评估每项变更的可能影响从而决定是否实施它。 以一种可控制的方式将需求变更融入到项目中。 使当前的项目计划与需求一致。 估计变更需求所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协商新的承诺,这种承诺具体体现在项目解决方案上。 让每项需求都能与其对应的设计、源代码和测试用例联系起来以实现跟踪。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跟踪需求状态及其变更情况。 以上几点说明是我总结了成功实施项目后系统分析人员的经验,同时也根据国内外的其他系统实施的相关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4(需求的类型 下面这些定义是需求工程领域中常见术语的定义。 软件需求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也包括非功能需求)。 1(业务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2(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 文档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use case)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 3(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 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SRS)中说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软件系统所应具有的外部行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在开发、测试、质量保证、项目管理以及相关项目功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大型系统来说,软件功能需求也许只是系统需求的一个子集,因为另外一些可能属于子系统(或软件部件)。 作为功能需求的补充,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还应包括非功能需求,它描述了系统展现给用户的行为和执行的操作等。它包括产品必须遵从的标准、规范和合约;外部界面的具体细节;性能要求;设计或实现的约束条件及质量属性。所谓约束是指对开发人员在软件产品设计和构造上的限制。质量属性是通过多种角度对产品的特点进行描述,从而反映产品功能。多角度描述产品对用户和开发人员都极为重要。 下面以一个字处理程序为例来说明需求的不同种类。业务需求可能是:―用户能有效地纠正文档中的拼写错误‖,该产品的包装盒封面上可能会标明这是个满足业务需求的拼写检查器。而对应的用户需求可能是―找出文档中的拼写错误并通过一个提供的替换项列表来供选择替换拼错的词‖。同时,该拼写检查器还有许多功能需求,如找到并高亮度提示错词的操 作;显示提供替换词的对话框以及实现整个文档范围的替换。 从以上定义可以发现,需求并未包括设计细节、实现细节、项目计划信息或测试信息。需求与这些没有关系,它关注的是充分说明你究竟想开发什么。项目也有其它方面的需求,如开发环境需求或发布产品及移植到支撑环境的需求。尽管这些需求对项目成功也至关重要,但它们并非本书所要讨论的。 5(需求分析的原则 不重视需求过程的项目队伍将自食其果。需求工程中的缺陷将给项目成功带来极大风险,这里的―成功‖是指推出的产品能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地在功能、质量上完全满足用户的期望。下面将讨论一些需求风险。 不适当的需求过程所引起的一些风险: 1. 无足够用户参与 客户经常不明白为什么收集需求和确保需求质量需花费那么多功夫,开发人员可能也不重视用户的参与。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开发人员感觉与用户合作不如编写代码有意思;二是因为开发人员觉得已经明白用户的需求了。在某些情况下,与实际使用产品的用户直接接触很困难,而客户也不太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但还是应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在项目早期直接参与到开发队伍中,并一同经历整个开发过程。 系统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些感觉,在实施一家公司的项目时,若无足够的用户参与,系统人员获得的需求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样系统在需求之初就埋下风险。 2. 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 在开发中若不断地补充需求,项目就越变越庞大以致超过其计划及预算范围。计划并不总是与项目需求规模与复杂性、风险、开发生产率及需求变更实际情况相一致,这使得问题更难解决。实际上,问题根源在于用户需求的改变和开发者对新需求所作的修改。 要想把需求变更范围控制到最小,必须一开始就对项目视图、范围、目标、约束限制和成功标准给予明确说明,并将此说明作为评价需求变更和新特性的参照框架。说明中包括了对每种变更进行变更影响因素分析的变更控制过程,有助于所有风险承担者明白业务决策的合理性,即为何进行某些变更,相应消耗的时间、资源或特性上的折中。 产品开发中不断延续的变更会使其整体结构日渐紊乱,补丁代码也使得整个程序难以理解和维护。插入补丁代码使模块违背强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原则,特别是如果项目配置管理工 作不完善的话,收回变更和删除特性会带来问题。如果你尽早地区别这些可能带来变更的特性,你就能开发一个更为健壮的结构,并能更好地适应它。这样设计阶段需求变更不会直接导致补丁代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因变更导致质量的下降。 3. 模棱两可的需求 模棱两可是需求规格说明中最为可怕的问题。它的一层含义是指诸多读者对需求说明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另一层含义是指单个读者能用不止一个方式来解释某个需求说明。 模棱两可的需求会使不同的风险承担者产生不同的期望,它会使开发人员为错误问题而浪费时间,并且使测试者与开发者所期望的不一致。一位系统测试人员曾告诉我,她所在的测试组经常对需求理解有误,以致不得不重写许多测试用例并重做许多测试。 处理模棱两可需求的一种方法是组织好负责从不同角度审查需求的队伍。仅仅简单浏览一下需求文档是不能解决模棱两可问题的。如果不同的评审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说明给予解释,但每个评审人员都真正了解需求文档,这样二义性就不会直到项目后期才被发现,那时再发现的话会使得更正代价很大。 4. 不必要的特性 ―画蛇添足‖是指开发人员力图增加一些―用户欣赏‖但需求规格说明中并未涉及的新功能。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用户并不认为这些功能性很有用,以致在其上耗费的努力―白搭‖了。开发人员应当为客户构思方案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思路,具体提供哪些功能要在客户所需与开发人员在允许时限内的技术可行性之间求得平衡,开发人员应努力使功能简单易用,而不要未经客户同意,擅自脱离客户要求,自作主张。 同样,客户有时也可能要求一些看上去很―酷‖,但缺乏实用价值的功能,而实现这些功能只能徒耗时间和成本。为了将―画蛇添足‖的危害尽量减小,应确信:你明白为什么要包括这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的―来龙去脉‖,这样使得需求分析过程始终是注重那些能使用户完成他们业务任务的核心功能。 5. 过于精简的规格说明 有时,客户并不明白需求分析有如此重要,于是只作一份简略之至的规格说明,仅涉及了产品概念上的内容,然后让开发人员在项目进展中去完善,结果很可能出现的是开发人员先建立产品的结构之后再完成需求说明。这种方法可能适合于尖端研究性的产品或需求本身就十分灵活的情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会给开发人员带来挫折(使他们在不正确的假设前 提和极其有限的指导下工作),也会给客户带来烦恼(他们无法得到他们所设想的产品)。 6. 忽略了用户分类 大多数产品是由不同的人使用其不同的特性,使用频繁程度也有所差异,使用者受教育程度和经验水平也不尽相同。如果你不能在项目早期就针对所有这些主要用户进行分类的话,必然导致有的用户对产品感到失望。例如,菜单驱动操作对高级用户太低效了,但含义不清的命令和快捷键又会使不熟练的用户感到困难。 7. 不准确的计划 据统计,导致需求过程中软件成本估计极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频繁的需求变更、遗漏的需求、与用户交流不够、质量低下的需求规格说明和不完善的需求分析。 对不准确的要求所提问题的正确响应是―等我真正明白你的需求时,我就会来告诉你‖。基于不充分信息和未经深思的对需求不成熟的估计很容易为一些因素左右。要作出估计时,最好还是给出一个范围。未经准备的估计通常是作为一种猜测给出的,听者却认为是一种承诺。因此我们要尽力给出可达到的目标并坚持完成它。 6(需求分析人员和用户的合作关系 优秀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优秀的需求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客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通常,开发人员与客户或客户代理人,如市场人员间的关系反而会成为一种对立关系。双方的管理者都只想自己的利益而搁置用户提供的需求从而产生摩擦,在这种情况下,不会给双方带来一点益处。 只有当双方参与者都明白要成功自己需要什么,同时也应知道要成功合作方需要什么时,才能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由于项目压力与日渐增,所有风险承担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一点容易被遗忘。其实大家都想开发出一个既能实现商业价值,又能满足用户需要,还能使开发者感到满足的优秀软件产品。 软件客户需求权利书列出了十条关于客户在项目需求工程实施中与分析人员、开发人员交流时的合法要求。每一项权利都对应着软件开发人员、分析人员的义务。而软件客户需求义务书也列出了十条关于客户在需求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如果愿意,可以将其作为开发人员的权利书。 客户有如下权利: 1:要求分析人员使用符合客户语言习惯的表达 需求讨论应集中于业务需要和任务,故要使用业务术语,你应将其教给分析人员,而你 不一定要懂得计算机的行业术语。 2:要求分析人员了解客户的业务及目标 通过与用户交流来获取用户需求、分析人员才能更好地了解你的业务任务和怎样才能使产 品更好地满足你的需要。这将有助于开发人员设计出真正满足你的需要并达到你期望的优秀软件。为帮助开发人员和分析人员,可以考虑邀请他们观察你或你的同事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新开发系统是用来替代已有的系统,那么开发人员应使用一下目前的系统,这将有利于他们明白目前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其工作流程的情况,以及可供改进之处。 3:要求分析人员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分析人员要把从你和其他客户那里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以区分开业务需求及规范、功能需求、质量目标、解决方法和其它信息。通过这些分析就能得到一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而这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便在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针对要开发的产品内容达成了协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可以用一种你认为易于翻阅和理解的方式组织编写。要评审编写出的规格说明以确保它们准确而完整地表达了你的需求。一份高质量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能有助于开发人员开发出真正需要的产品。 4:要求得到需求工作结果的解释说明 分析人员可能采用了多种图表作为文字性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补充。因为如工作流程图那样的图表能很清楚地描述出系统行为的某些方面。所以需求说明中的各种图表有着极高的价值。虽然它们不太难于理解,但是你很可能对此并不熟悉。因此可以要求分析人员解释说明每张图表的作用或其它的需求开发工作结果和符号的意义,及怎样检查图表有无错误及不一致等。 5:要求开发人员尊重你的意见 如果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不能相互理解,那关于需求的讨论将会有障碍,共同合作能使大家―兼听则明‖。参与需求开发过程的客户有权要求开发人员尊重他们并珍惜他们为项目成功所付出的时间。同样,客户也应对开发人员为项目成功这一共同目标所作出的努力表示尊重与感激。 6:要求开发人员对需求及产品实施提供建议,拿出主意 通常,客户所说的―需求‖已是一种实际可能的实施解决方案,分析人员将尽力从这些解决 方法中了解真正的业务及其需求,同时还应找出已有系统不适合当前业务之处,以确保产品不会无效或低效。在彻底弄清业务领域内的事情后,分析人员有时就能提出相当好的改进方法。有经验且富有创造力的分析人员还能提出增加一些用户并未发现的很有价值的系统特性。 7:描述产品易使用的特性 你可以要求分析人员在实现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软件的易用性。因为这些易用特性或质量属性能使你更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例如,客户有时要求产品要―用户友好‖或―健壮‖或―高效率‖,但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太主观了并无实用价值。正确的应是:分析人员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客户所要的友好、健壮、高效所包含的具体特性。 8:调整需求,允许重用已有的软件组件 需求通常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分析人员可能发现已有的某个软件组件与你描述的需求很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人员应提供一些修改需求的选择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在新系统开发中重用一些已有的软件。如果有可重用的机会出现,同时你又能调整你的需求说明,那就能降低成本和节省时间,而不必严格按原有的需求说明开发。所以说,如果想在产品中使用一些已有的商业常用组件,而它们并不完全适合你所需的特性,这时一定程度上的需求灵活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9:获得满足客户功能和质量要求的系统 每个人都希望项目获得成功。但这不仅要求你要清晰地告知开发人员关于系统―做什么‖所需的所有信息,而且还要求开发人员能通过交流了解清楚取舍与限制。一定要明确说明你的假设和潜在的期望。否则,开发人员开发出的产品很可能无法让你满意。 客户有下列义务: 1:给分析人员讲解你的业务 分析人员要依靠你给他们讲解的业务概念及术语。但你不能指望分析人员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只能让他们真正明白你的问题和目标。不要期望分析人员能把握你们业务的细微与潜在之处,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那些对于你和你的同事来说理所当然的―常识‖。 2:抽出时间清楚地说明并完善需求 客户很忙,经常在最忙的时候还得参与需求开发。但无论如何,你有义务抽出时间参与―头脑风暴‖会议的讨论,接受采访或其它获取需求的活动。有时分析人员可能先以为明白了你 的观点,而过后发现还需要你的讲解。这时,请耐心一些对待需求和需求的精化工作过程中的反复,因为它是人们交流中的很自然的现象,何况这对软件产品的成功极为重要。 3:准确而详细地说明需求 编写一份清晰、准确的需求文档是很困难的。由于处理细节问题不但烦人而且又耗时,故 很容易留下模糊不清的需求。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得解决这种模糊性和不准确性。而你恰是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决定的最佳人选。不然的话,你就只好靠开发人员去正确猜测了。在需求规格说明中暂时加上待定(to be determined, TBD也可采用汉语拼音略写―DQD:待确定‖)的标志是个不错的办法。用该标志可指明了哪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或增加信息的地方。不过,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个特殊需求难以解决或没有人愿意处理它而注上TBD标志。尽量将每项需求的内容都阐述清楚,以便分析人员能准确的将其写进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如果你一时不能准确表述,那就得允许获取必要的准确信息这样一个过程。通常使用所谓的原型技术。通过开发的原型,你可以同开发人员一起反复修改,不断完善需求定义。 4:及时地作出决定 正如一位建筑师为你修建房屋,分析人员将要求你做出一些选择和决定。这些决定包括来自多个用户提出的处理方法或在质量特性冲突和信息准确度中选择折衷方案等。有权做出决定的客户必须积极地对待这一切,尽快做处理、做决定。因为开发人员通常只有等你做出了决定才能行动,而这种等待会延误项目的进展。 5:尊重开发人员的需求可行性及成本评估 所有的软件功能都有其成本价格,开发人员最适合预算这些成本(尽管许多开发人员并不擅长评估预测)。你所希望的某些产品特性可能在技术上行不通,或者实现它要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而某些需求试图在操作环境中要求不可能达到的性能或试图得到一些根本得不到的数据,开发人员会对此作出负面的评价意见,你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有时,你可以重新给出一个在技术上可行、实现上便宜的需求,例如,要求某个行为在―瞬间‖发生是不可行的,但换种更具体的时间需求说法(―在50ms以内‖,但若没有准确的技术分析不能轻易下结论),这就可以实现了。 6: 划分需求优先级别 大多数项目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来实现功能性的每个细节。决定哪些特性是必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好的,是需求开发的主要部分。只能由你来负责设定需求优先级,因为 开发者并不可能按你的观点决定需求优先级。开发者将为你确定优先级提供有关每个需求的花费和风险的信息。当你设定优先级时,你帮助开发者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用最小的开支取得最好的效果。在时间和资源限制下,关于所需特性能否完成或完成多少应该尊重开发人员的意见。尽管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所希望的需求在项目中未被实现,但毕竟是要面对这种现实的。业务决策有时不得不依据优先级来缩小项目范围或延长工期,或增加资源,或在质量上寻找折衷。 7:评审需求文档和原型 正如我们将在第1 4章讨论的,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方式,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都会对软件质量提高有所帮助。让客户参与评审才能真正鉴别需求文档是否的确完整、正确说明了期望的必要特性。评审也给客户代表提供一个机会,给需求分析人员带来反馈信息以改进他们的工作。如果你认为编写的需求文档不够准确,就有义务尽早告诉分析人员并为改进提供建议。通过阅读需求规格说明,很难想象实际的软件是什么样子的。更好的方法是先为产品开发一个原型。这样你就能提供更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给开发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必须认识到:原型并非是一个实际产品,但开发人员能将其转变、扩充成功能齐全的系统。 8:需求出现变更要马上联系 不断的需求变更会给在预定计划内完成高质量产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开发周期中变更越在晚期出现,其影响越大。变更不仅会导致代价极高的返工,而且工期也会被迫延误,特别是在大体结构已完成后又需要增加新特性时。所以一旦你发现需要变更需求时,请一定立即通知分析人员。 9:应遵照开发组织处理需求变更的过程 为了将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所有的参与者必须遵照项目的变更控制过程。这要求不放弃所有提出的变更,对每项要求的变更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最后作出合适的决策以确定将某些变更引入项目中。 10:尊重开发人员采用的需求工程过程 软件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收集需求并确定其正确性。分析人员采用的方法有其合理性。也许你认为需求过程不太划算,但请相信花在需求开发上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你理解并支持分析人员为收集、编写需求文档和确保其质量所采用的技术,那么整个过程将 会更为顺利。尽管去询问分析人员为什么他们要收集某些信息,或参与与需求有关的活动。 系统分析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一些很忙的客户可能不愿意积极参与需求过程,而缺少客户参与将很可能导致不理想的产品。故一定要确保需求开发中的主要参与者都了解并接受他们的义务。如果遇到分歧,通过协商以达成对各自义务的相互理解,这样能减少今后的摩擦。 7(需求文档 需求开发的最终成果是:客户和开发小组对将要开发的产品达成一致协议。协议综合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软件功能需求。就像我们早先所看到的,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包含了业务需求,而使用实例文档则包含了用户需求。你必须编写从使用实例派生出的功能需求文档,还要编写产品的非功能需求文档,包括质量属性和外部接口需求。只有以结构化和可读性方式编写这些文档,并由项目的风险承担者评审通过后,各方面人员才能确信他们所赞同的需求是可靠的。 你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用好的结构化和自然语言编写文本型文档。 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数据关系、逻辑流或对象类和它们的关系。 编写形式化规格说明,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学上精确的形式化逻辑语言来定义需求。 由于形式化规格说明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精确度,因此,所使用的形式化语言只有极少数软件开发人员才熟悉,更不用说客户了。虽然结构化的自然语言具有许多缺点,但在大多数软件工程中,它仍是编写需求文档最现实的方法。包含了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的基于文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已经为大多数项目所接受。图形化分析模型通过提供另一种需求视图,增强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不仅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也是所有子系列项目规划、设计和编码的基础。它应该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系统预期的外部行为和用户可视化行为。除了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不应该包括设计、构造、测试或工程管理的细节。许多读者使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来达到不同的目的: 客户和营销部门依赖它来了解他们所能提供的产品。 项目经理根据包含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描述的产品来制定规划并预测进度安排、工作 量和资源。 软件开发小组依赖它来理解他们将要开发的产品。 测试小组使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对产品行为的描述制定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 软件维护和支持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了解产品的某部分是做什么的。 产品发布组在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界面设计的基础上编写客户文档,如用户手册和帮助屏幕等。 培训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文档编写培训材料。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作为产品需求的最终成果必须具有综合性:必须包括所有的需求。开发者和客户不能作任何假设。如果任何所期望的功能或非功能需求未写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那么它将不能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并且不能在产品中出现。 我见过有一个项目突然接到测试人员发出的错误灾难的报告。结果是他们测试的是老版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而他们觉得错误的地方正是产品所独有的特性。他们的测试工作是徒劳的,因为他们一直在老版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寻找错误的系统行为。 在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希望读者牢记以下的建议: 对节、小节和单个需求的号码编排必须一致。 在右边部分留下文本注释区。 允许不加限制地使用空格。 正确使用各种可视化强调标志(例如,黑体、下划线、斜体和其它不同字体)。 创建目录表和索引表有助于读者寻找所需的信息。 对所有图和表指定号码和标识号,并且可按号码进行查阅。 使用字处理程序中交叉引用的功能来查阅文档中其它项或位置,而不是通过页码或节号。 为了满足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可跟踪性和可修改性的质量标准,必须唯一确定每个软件需求。这可以使你在变更请求、修改历史记录、交叉引用或需求的可跟踪矩阵中查阅特定的需求。由于要达到这一目的,用单一的项目列表是不够的,因此,我将描述几个不同的需求标识方法,并阐明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法。 (1) 序列号最简单的方法是赋予每个需求一个唯一的序列号,例如SRS-13。当一个新的需求加入到商业需求管理工具的数据库之后,这些管理工具就会为其分配一个序列号(许多这 样的工具也支持层次化编号)。序列号的前缀代表了需求类型,例如SRS代表―软件需求说明‖。由于序列号不能重用,所以把需求从数据库中删除时,并不释放其所占据的序列号,而新的需求只能得到下一个可用的序列号。这种简单的编号方法并不能提供任何相关需求在逻辑上或层次上的区别,而且需求的标识不能提供任何有关每个需求内容的信息。 (2) 层次化编码这也许是最常用的方法。如果功能需求出现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第3 . 2部分,那么它们将具有诸如3.2.4.3这样的标识号。标识号中的数字越多则表示该需求越详细,属于较低层次上的需求。即使在一个中型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这些标识号也会扩展到许多位数字,并且这些标识也不提供任何有关每个需求目的的信息。如果你要插入一个新的需求,那么该需求所在部分其后所有需求的序号将要增加。删除或移去一个需求,那么该需求所在部分其后所有需求的序号将要减少。但其他地方的引用将混乱,对于这种简单的层次化编号的一种改进方法是对需求中主要的部分进行层次化编号,然后对于每个部分中的单一功能需求用一个简短文字代码加上一个序列号来识别。例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可能包含―第3.2.5部分—编辑功能‖,并将此部分编写成子模块文档,然后配置管理。 有时,你觉得缺少特定需求的某些信息。在解决这个不确定性之前,可能必须与客户商议、检查与另一个系统的接口或者定义另一个需求。使用―待确定‖(to be determined, TBD或采用汉语拼音略写DQD)符号作为标准指示器来强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这些需求的缺陷。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查找所要澄清需求的部分。记录谁将解决哪个问题、怎样解决及什么时候解决。把每个TBD编号并创建一个TBD列表,这有助于方便地跟踪每个项目。 在继续进行构造需求集合之前,必须解决所有的TBD问题,因为任何遗留下来的不确定问题将会增加出错的风险和需求返工。当开发人员遇到一个TBD问题或其它模糊之处时,他可能不会返回到原始需求来解决问题。多半开发者对它进行猜测,但并不总是正确的。如果有TBD问题尚未解决,而你又要继续进行开发工作,那么尽可能推迟实现这些需求,或者解决这些需求的开放式问题,把产品的这部分设计得易于更改。 编写优秀的需求文档没有现成固定的方法,最好是根据经验进行。从过去所遇到的问题中可使你受益匪浅。许多需求文档可以通过使用有效的技术编写风格和使用用户术语而不是计算机专业术语的方式得以改进。 你在编写优秀的需求文档时,希望读者还需牢记以下几点建议: 保持语句和段落的简短。 采用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 编写具有正确的语法、拼写和标点的完整句子。 使用的术语与词汇表中所定义的应该一致。 需求陈述应该具有一致的样式,例如―系统必须..‖或者―用户必须..‖,并紧跟一个行为动作和可观察的结果。例如,―仓库管理子系统必须显示一张所请求的仓库中有存货的库存清单。‖ 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必须避免模糊的、主观的术语,例如,用户友好、简单、有效、、最新技术、优越的、可接受的等。当用客说―用户友好‖或者―快‖时,你应该明确它们的真正含义并且在需求中阐明用户的意图。 避免使用比较性的词汇,定量地说明所需要提高的程度或者说清一些参数可接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客户说明系统应该―处理‖、―支持‖或―管理‖某些事情时,你应该能理解客户的意图。由于需求的编写是层次化的,因此,可以把顶层不明确的需求向低层详细分解,直到消除不明确性为止。 文档的编写人员不应该把多个需求集中在一个冗长的叙述段落中。在需求中诸如―和‖,―或‖之类的连词就表明了该部分集中了多个需求。务必记住,不要在需求说明中使用―和/或‖,―等等‖之类的连词。 8(需求分析的过程 需求获取是在问题及其最终解决方案之间架设桥梁的第一步。获取需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结果是对项目中描述的客户需求的普遍理解。一旦理解了需求,分析者、开发者和客户就能探索出描述这些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参与需求获取者只有在他们理解了问题之后才能开始设计系统,否则,对需求定义的任何改进,设计上都必须大量的返工。把需求获取集中在用户任务上—而不是集中在用户接口上—有助于防止开发组由于草率处理设计问题而造成的失误。 需求获取、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和验证并不遵循线性的顺序,这些活动是相互隔开、增量和反复的。当你和客户合作时,你就将会问一些问题,并且取得他们所提供的信息(需求获取)。同时,你将处理这些信息以理解它们,并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还要把客户需求同可能的软件需求相联系。然后,你可以使客户信息结构化,并编写成文档和示意图。下 一步,就可以让客户代表评审文档并纠正存在的错误。这四个过程贯穿着需求开发的整个阶段。 由于软件开发项目和组织文化的不同,对于需求开发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化的途径。下面列出了1 4个步骤,你可以利用它们指导你的需求开发活动。对于需求的任何子集,一旦你完成了第十三步,那么你就可以很有信心地继续进行系统的每一部分的设计、构造,因为你将开发出一个好的产品: 1. 定义项目的视图和范围。 2. 确定用户类。 3. 在每个用户类中确定适当的代表。 4. 确定需求决策者和他们的决策过程。 5. 选择你所用的需求获取技术。 6. 运用需求获取技术对作为系统一部分的使用实例进行开发并设置优先级。 7. 从用户那里收集质量属性的信息和其它非功能需求。 8. 详细拟订使用实例使其融合到必要的功能需求中。 9. 评审使用实例的描述和功能需求。 10. 如果有必要,就要开发分析模型用以澄清需求获取的参与者对需求的理解。 11. 开发并评估用户界面原型以助想像还未理解的需求。 12. 从使用实例中开发出概念测试用例。 13. 用测试用例来论证使用实例、功能需求、分析模型和原型。 14. 在继续进行设计和构造系统每一部分之前,重复6~1 3步。 需求获取可能是软件开发中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交流的方面。需求获取只有通过有效的客户—开发者的合作才能成功。分析者必须建立一个对问题进行彻底探讨的环境,而这些问题与产品有关。为了方便清晰地进行交流,就要列出重要的小组,而不是假想所有的参与者都持有相同的看法。对需求问题的全面考察需要一种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不但考虑了问题的功能需求方面,还可讨论项目的非功能需求。确定用户已经理解:对于某些功能的讨论并不意味着即将在产品中实现它。对于想到的需求必须集中处理并设定优先级,以避免一个不能带来任何益处的无限大的项目。 需求获取是一个需要高度合作的活动,而并不是客户所说的需求的简单拷贝。作为一个分 析者,你必须透过客户所提出的表面需求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询问一个可扩充的问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用户目前的业务过程并且知道新系统如何帮助或改进他们的工作。 需求获取利用了所有可用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描述了问题域或在软件解决方案中合理的特性。一个研究表明:比起不成功的项目,一个成功的项目在开发者和客户之间采用了更多的交流方式。与单个客户或潜在的用户组一起座谈,对于业务软件包或信息管理系统(MIS)的应用来说是一种传统的需求来源。 在每一次座谈讨论之后,记下所讨论的条目,并请参与讨论的用户评论并更正。及早并经 常进行座谈讨论是需求获取成功的一个关键途径,因为只有提供需求的人才能确定是否真正获取需求。进行深入收集和分析以消除任何冲突或不一致性。尽量理解用户用于表述他们需求的思维过程。充分研究用户执行任务时作出决策的过程,并提取出潜在的逻辑关系。流程图和决策树是描述这些逻辑决策途径的好方法。 当进行需求获取时,应避免受不成熟的细节的影响。在对切合的客户任务取得共识之前,用户能很容易地在一个报表或对话框中列出每一项的精确设计。如果这些细节都作为需求记录下来,他们会给随后的设计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限制。你可能要周期性地检查需求获取,以确保用户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与今天所讨论的话题适合的抽象层上。向他们保证在开发过程中,将会详尽阐述他们的需求。 在一个逐次详细描述过程中,重复地详述需求,以确定用户目标和任务,并作为使用实例。然后,把任务描述成功能需求,这些功能需求可以使用户完成其任务,也可以把它们描述成非功能需求,这些非功能需求描述了系统的限制和用户对质量的期望。虽然最初的屏幕构思有助于描述你对需求的理解,但是你必须细化用户界面设计。 2009-5 9 如何写需求分析报告 近来学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又在申报了,一些学弟开始Q我一些软件工程上书面的问题。大概的总结了下,写到这里。本文涉及到的是需求分析部分的书写,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文档中的要求来的。 在互联网公司或者一些敏捷开发的公司里,其实大家都是秉承着重开发,重讨论,而轻文档的态度。这个轻文档并不是指没有文档或者几乎不做文档,而是在严格的文档流程中解脱出来,只把最最实际的部分写出来。这个特征是有互联网本身迭代周期短,版本发布快等特点决定的。而在实际的兼职项目的时候,同学们就要注意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附上最清楚的一份需求分析,虽然这份需求说明可能不是按照某些标准文档而来的,描述清楚每个功能达到的效果,而这个效果一定要让客户点头确认,而不能出现“应该是”、“可能是”、“也许是”这样的模糊回答。否则在项目后期就会比较难过了。在学校申请的项目和大型公司项目开发中,是重视文档流程的,一部一部来。所以还是看情况来对待文档的深度和标准。 一、目录: 目录要用word的 ―引用‖—>‖目录‖,自动生成目录,一般都是要三级目录。通常这部分基本都不需要改结构,直接更新页码即可。 二、内容部分。 国家标准软件需求说明书G856T-88下载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这部分说明需求分析报告的概况,例如:本X需求分析报告是为S系统而编写的。+S系统的两句话概述。+本X报告旨在使U1(需求者)明确S系统的要求和细节,给U2(开发人员)了解需求实现的难度和困难,最终提供给U3(审核人、管理者)讨论和审核,达到沟通效果) 1.2背景 说明: a(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这部分可以将a,b,c分为2部分,例子如下: 1.2.1项目概况 本需求分析报告所预期开发的软件系统是:S。S是(不是则无)SS系统的某一个功能子模块,S和S1、S2等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概述其他系统的状态等等。 1.2.2任务分配 a. 任务提出者:xxx b. 软件开发者:xx c. 产品使用者:xx d. 文档编写者:xx e. 预期产品使用者:xx )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这部分很简单,就是描述专业词汇,比如 1.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它与HTML一样,都是 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2. Word2, 解释。。。 )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 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 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 本模块开发主要是为SS的整体服务,完成SS工作中的XX部分以及相关的工作。其涉及的范围就是,从下达A、B命令后,到给出C结果的过程。具体描述:B1,来完成B11功能;B2,来完成B22功能; 等等。本部分是(否)耦合在分词工具包其他部分中的,主要为嵌入方式和先后方式相互交互。 图 图1. 该系统的组成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 2.2用户的特点 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甩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例如:二次开发和系统调用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理解XX的运行机制。可以对开放代码进行阅读和分析,以完成其系统独特的需求,提供给这部分用户开放API手册和Debug版本的源代码即可;预期这部分用户会占本系统总用户量的多大部分。 xx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知识,了解xx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用途。提供给这部分用户操作手册即可。预期这部分使用者主要是来简单的xx操作。 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可以对常见的系统Bug进行追踪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测试能力。 这部分用户主要是采用了本系统之后的后期工作维护者。 等等 ) 2.3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这部分重要是对你有的技术力量、资金状况、人力资源等情况的假设,以使得你可以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时间范围内完成工作。工期约束,经费约束,人员约束,地理约束,设备约束等几个方面列举说明。)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 (例如: INPUT输入 PROCESS处理 OUTPUT输出 LOAD负载量 A AA CC 预处理,做怎样的动 作, B BBBB Bb v C CCCC cc v 表一、xx模块IPO表 对IPO表的简单文字描述。 ) 3.2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例如: Xx目标处理:1Byt–10M,包括左右边界值。 yy精度范围:…. ZZ的精度:由于xx的特殊性,本系统均采用xx型来进行字符统计运算,概率部分以及其他比率部分精度精确到0.0x%。 ) 3.2.2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a( 响应时间; b( 更新处理时间; c(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d( 解题时间;等的要求。 (这部分只要一一列举就可以: 由于xxx过程中,需要大量xxxx操作或怎样,故xx解题时间占总时间的最大部分。其 次就是xx转换和存储的开销。其具体时间特性要求,如下: a( xx响应时间:xxms左右; b( yy更新处理时间:yy; c( zz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zz; d( vv解题时间:vv。 等等 ) 3.2.3灵活性 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 力,如: a(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b( 运行环境的变化; c(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d(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e(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 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 (这部分按列举来即可, 由于本模块第一目的是用于xxx,其次则是xxxx。故本模块 的灵活性在于实际应用者的不同。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 具体情况如下: f(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采用集成运行制和独立运行制两种模式,集成运行制是把本模 块嵌入到分词工具包的主框架中,提供给用户具有一定UI的可操作软件;独立运 行制是可以独立运行于后台,并提供给各种程序调用的模式的工作方式,以增强其 生命力。 g( 运行环境的变化:主采用Windows平台的编译版本运行和调试,在时间允许的情 况下,同步开发支持SUSE Linux的服务器版本。; h(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在尽量保证接口不出现变动的情况下,允许接口的重载 和再定义。但接口的命名规则是统一的; i(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精度在必须调整的条件下,可以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 有效时限则依据现实的测试情况允许稍大范围的变化。 j(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工作时间安排会存在必然的浮动,这部分要协同分词工具包课 题设计组其他成员一同来进行商定,前期的计划可以稍微有些变动,后期的安排尽 量按照计划执行。 等等 ) 3.3输人输出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这部分可以把输入输出分为 3.3.1输入要求和3.3.2输出要求,如下给出一个单元的例子。 XXX输出 数据名称:XXX输出数据 实际含义:用于XX,表示XXXX 数据类型:Character(字符串) 数据格式:XX 数据约束:由于xxx,,大小在xx以内 )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 ( 根据实际系统要求列举即可 Name名称 Number数量 Size大小 Increase增长 xx xxxx 词典xx 并行执行,其大小依 据实际xx大文本而 增长 ) 3.5故障处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包括软件压力,内存不足,硬件损坏等,这部分可以根据百度到其常见故障。) 3.6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 (例如安全保密性:密钥更换等; 预期扩展:扩展兼容等;OS更换:Slackware转SUSE等 ) 4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a(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b(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c(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d( 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e( 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列举说明即可) 4.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操作系统和版本:xxxx 支撑环境和版本:xxxx 备用IDE环境和版本:xxxx 与该软件有关的软件组件:xxxx 后续可能扩展环境:xxxx ) 4.3接口 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例如: a(用户和主程序调用接口(图中接口1)。这个接口采用封装API形式和函数调用形式, 分别以外部调用和内部调用的方式为不同用户提供使用本机械分词工具的入口。例如以xxxx方式调用DLL文件,以xxxx方式调用函数。如下图2所示。 图2.软件接口调用图 b.xx接口(图中接口2)。这里是一个xxx的接口调用过程。xxxx ) 4.4控制 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例如: 下面通过图表的形式,将本模块以及涉及到本模块的软件模块的运行方法、控制信号,以及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其中箭头所指方向对应的模块的控制信号来自箭头另一方向的模块,具体情况如下: 图3 .控制流程图 图3的具体说明情况如下表所示: Name模块名称 Method运行方式 Signal控制信号 Forward控制去向 主程序模块 运行框架 用户调用或运行 1. 调用xx模块 2. 调用xx方法 3. 调用标准输出模 块 xxx xxx模块 xxx调用 Xxx模块 ) 细谈软件需求分析过程 提取-抽象-升华 来源: 作者: 日期:2008-09-13 【聚杰网需求管理】细谈软件需求分析过程 提取-抽象-升华 软件的需求分析必须要有对原业务的一个深入了解、提取、抽象、升华的过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尤其如此。 软件的需求分析是从用户的业务中提取出软件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的业务问题,通过对用户业务问题的分析,规划出我们的软件产品。这个步骤是对用户业务需求的一个升华,是一个把用户业务管理流程优化,转化为软件产品,从而提升管理而实现的质的飞跃,这一步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能否得到用户认可,顺利交付给客户,客户能 否真正运用我们的产品帮助他解决业务或管理问题。 按照软件工程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描述,需求阶段我们可以细分为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两个小阶段,需求调研需要充分细致的了解客户目标,用户业务内容、流程等,这是一个对需求的采集过程,是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准备。当我们已经了解、理解了用户的业务,于是可以开始分析需求了。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可以由产品工程师或系统分析员或两者分阶段合作完成全部的需求分析工作。 一、 提取出核心、主要、急迫的业务,明晰业务流程 通过需求调研,我们会发现用户各方面的业务很多,从大处着眼,包括用户的各种业务项目、业务流程,再明细到业务过程的每一个单据,每一条记录,如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记录,办公中的每一个通知,甚至包括文件报刊的收发,计划生育指标统计等等。如此繁杂的各类业务,我们从何下手,这时需要我们回头去查看软件的项目规格说明书,再次温故客户对软件项目或产品的最初提出的需求目标和范围,我们的软件主要是为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众多的业务中提取出用户核心的、主要的、急需的业务,这些是我们软件需求主要关心所在。写一篇文章需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我以为规划一个软件产品也是同理。 从用户繁杂的业务中进行业务、业务流程的提取,把那些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同一种业务提取出来。比如物资的管理,涉及到生产部门的需用计划,汇总到物资部门的采购计划,计划的审批,采购合同,物资采购,物资部门的收发存业务,生产部门的物资领用消耗等等,我门需要分析用户的这个业务流程中哪些是系统能帮助管理的,哪些是要在系统外处理的,充分分析了用户现有的业务和业务流程,我们进入下一步骤。 二、 运用管理思想,优化业务流程 我们提供的是管理软件产品,要帮助用户解决的是管理问题,那么用户是这样的业务流程,就需要我们分析这样的流程合理吗,还有缺陷吗,怎样做能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可以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思想吗……。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业务流程的优化。一是我们采用了网络计算机这些新的技术手段,较之原先手工、电话等方式在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共享、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将会带来新的方式,必将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根据对用户业务的理解,考虑是否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比如MRPII、ERP、SCM、CRM、JIT、EIA、E-Business等等管理模型,进行现有业务流程的重组或优化。当 然一旦牵涉到业务流程的修改一定要与客户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只有客户认同方可确定,因为这一定会在软件实施时需要相应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配套执行。 软件工程之需求分析过程介绍 开发者在线 Builder.com.cn 更新时间:2007-09-09作者: ItpmiCOM 来源:ItpmiCOM 本文关键词: 软件工程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工程过程(SREP),本文简要地列举并说明了在整个软件需求工程的过程中的工作职责要点。 一、 开始 1.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特点,指定对过程表格的具体要求; 2. 项目经理制订项目的标准,包括:DTS(缺陷类型)、TRA(风险类型)、TRS(需求类型)等,在过程表格中按标准引用. 二、 计划 1. 计划经理估算需求开发时间; 2. 计划经理完成:SPT(进度计划)、TPT(任务计划),将计划数据录入PDS(项目计划摘要). 三、 需求获取 1. 软件需求工程师搜集系统概要信息,填写REQ(需求获取概貌); 2. 软件需求工程师搜集用户需求,分类并清晰地把需求写入REA(需求获取/分析)、RES(需求获取情节)、UIR(用户交互需求); 3. 检查需求获取过程,并填写REC(需求获取检查); 4. 如果检查不通过,从1.重头开始过程; 5. 软件需求工程师填写TRL(时间记录日志)、PIP(过程改进建议); 6. 计划经理整理本阶段数据,录入SPT、TPT. 四、 需求分析 1. 软件需求工程师进行需求分析,建立分析模型,数据字典及项目词汇表,完成REA(分析模型的具体要求,请分别参见结构化分析和面向对象分析的具体作业指导书); 2. 软件需求工程师将发现的需求的冲突、交迭、冗余或矛盾,记入NCR; 3. 检查需求分析,完成RAC(需求分析检查); 4. 如果检查不通过,从1重头开始过程; 5. 软件需求工程师填写TRL、PIP; 6. 计划经理整理数据,录入TPT、SPT. 五、 协商 1. 软件需求工程师利用NCR,与风险承担者协商解决需求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将决议录入NCR; 2. 软件需求工程师根据决议,修改REA等相关文档; 3. 如果有新的需求引入,需要重新进行需求分析阶段; 4. 软件需求工程师填写TRL、PIP; 5. 计划经理整理数据,录入TPT、SPT. 六、 需求评审 1. 评审小组负责人拟定检查清单,为成员分派检查任务,制订评审日程表; 2. 评审员各自评审分派的内容,将发现的问题录入DRL(缺陷记录日志); 3. 评审小组负责人组织评审会议,各小组成员提交DRL并讨论; 4. 评审小组以IRF形式提交检查报表; 5. 软件需求工程师根据IRF修订相关文档; 6. 计划经理整理数据,录入TPT、SPT。 七、 需求文档编写 1. 软件需求工程师综合考虑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编写《软件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写格式与要求,请参见具体的作业指导书。 2. 利用RDC检查《软件需求说明书》是否全面、正确并可执行; 3. 如果检查不通过,从1重头开始过程; 4. 软件需求工程师填写TRL、PIP; 5. 计划经理整理数据,录入TPT、SPT。 八、 需求确认 1. 评审小组,对需求进行确认: l 确认每一个需求及相互关系; l 需求的总体质量达到标准。 将结果写到RVC。 2. 软件需求工程师根据RVC,修订需求文档,并最终通过; 3. 软件工程师为每一个需求设计测试用例,并录入TRF; 4. 相关人员填写TRL、PIP; 5. 计划经理整理数据,录入TPT、SPT。 九、 配置管理 1. RD(需求文档)成为基线后,即纳入到配置管理; 2. 如果需要对基线RD(需求文档)进行修改,填写CCP; 3. 配置管理人员征求需求开发小组和其他相关人员(风险承担者)关于CCP的意见; 4. 如果所有人员通过CCP,则将需求文档的配置管理取出,并填写CCF; 如果否决需求,则填写RRF; 5. 软件需求工程师修改RD以适应新的需求 (可能包括REA等); 6. 评审小组对修改的RD执行第八步; 7. 相关人员填写TRL、DRL. 十、 事后分析 1. 计划经理将DRL、TRL、需求增长率,整理到PPS; 2. 小组分析SREP过程,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填写PIP,并提交质量经理; 3. 小组建立未来过程的改进目标. 名词解释 风险承担者:指从项目中直接或间接受益的人员,例如:用户,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等. 需求分析 1. 引言 1.1 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指出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行业情况;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参考的文件(如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等)、资料、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 编号 资料名称 简介 作者 日期 出版单位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查阅的Intenet上杂志、专业著作、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网址。 网点 简介 1.4 术语 列出本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的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2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如果是产品开发,应列出本软件的特点,与老版本软件(如果有的话)的不同之处,与市场上同类软件(如果有的话)的比较。说明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 如果是针对合同开发,则应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3. 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4. 需求规定 4.1 软件功能说明 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产品的容量,包括系统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等指标。 4.2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本处仅列出对开发产品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如要求界面格式统一,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要求有在线帮助等。 4.3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4.3.1 精度 说明对该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4.3.2 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系统的时间特性要求。 4.3.3 灵活性 说明对该系统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系统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 4.4 输入输出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系统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 4.5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 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作出估算。 4.6 故障处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啊对各项性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4.7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包括信息加密、信息认证(确定穿过系统或网络的信息没有被修 改)方面的要求。 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 求等。 5. 运行环境规定 5.1 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件设备。 5.2 支撑软件 1)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其他支撑软件 5.3 接口 简要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公共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5.4控制 说明控制该产品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6. 尚需解决的问题 以列表的形式列出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测试计划 7. 1. 引言 7.11.1 目的 说明本项目测试目的、预期达到的目标。 7.21.2 背景 说明本项目测试的背景。 7.31.3 测试范围 说明本项目测试的内容。 1.4 项目文件列表 列出编写本报告及测试整个过程中所要参考的文件、资料。 相关文件列表 文档 已创建(是/否) 版本/日期 需求详述 功能详述 项目计划 设计详述 原型 用户手册 8. 2. 测试需求 8.1 2.1 分析各种信息 反复检查并理解各种信息,和用户交流,理解他们的要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确定软件提供的主要商业任务 2)对每个商业任务,确定完成该任务所要进行的交易。 3)确定从数据库信息引出的计算结果。 4)对于对时间有要求的交易,确定所要的时间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数据库大小、机器配置、交易量、以及网络拥挤情况。 5)确定会产生重大意外的压力测试,包括:内存、硬盘空间、高的交易率 6)确定应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 7)确定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配置。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配置都测试到,因此要选择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情况进行测试,包括:最低性能的硬件、几个有兼容性问题的软件并存、客户端机器通过最慢的LAN/WANF连接访问服务器。 8)确定其他与应用软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商业交易。包括: 管理功能,如启动和推出程序 配置功能,如设置打印机 操作员的爱好,如字体、颜色 应用功能,如访问email或者显示时间和日期。 9)确定安装过程,包括定置从哪安装、定制安装、升级安装。 10)确定没有隐含在功能测试中的户界面要求。大多界面都在功能测试时被测 试到。还有写没有测到,如:操作与显示的一致性,如使用快捷键等;界面遵从合理标准,如按钮大小,标签等。 8.2 2.2 需求组织成层次图 9. 3. 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项 例子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 测试类型 功能测试 测试技术 75%用SQA Suite自动测试,25%手工测试 完成标准 95%测试用例通过并且最高级缺陷全部解决 特殊考虑 测试必须在上午进行 10.4. 测试内容 根据软件项目的实际特点确定确认测试的测试内容。对部分软件项目除基本的功能测试外,可能还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极限测试、并发操作测试等。 1)功能测试 2)用户界面测试 3)性能测试 4)压力测试 5)容量测试 6)配置测试 7) 安装测试 11.5. 资源 11.15.1 人力资源 职位 姓名 特殊责任/说明 测试经理 测试工程师 设计/开发(可以多人) 测试工程师 测试执行(可以多人) 测试系统管理员 11.25.2 系统资源 系统 名称/类型 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 专门配置要求 客户测试机 其他要求 12.6. 人员安排 6.1 估计测试工作量 ?(每个测试的时间*每个需求的测试的数目*测试需求的数目) (测试设计、开发、„.) 12.1 6.2 创建工程调度表 任务 相关工作量(天) 测试计划 确定项目 定义测试策略 决定测试需求 估计工作量 确定资源 调度测试活动 生成测试计划文档 测试设计 分析测试需求 指定测试过程 指定测试用例 查看测试需求的覆盖率 测试开发 建立测试开发环境 录制和回放原型过程 开发测试过程 测试和调试测试过程 修改测试过程 重新测试并调试测试过程 测试执行 设置测试系统 执行测试 验证测试结果 调查突发结果(unexpected result) 生成缺陷日记 测试评估 回顾测试日记 评估测试需求的覆盖率 评估缺陷 决定是否达到测试完成的标准 13.7. 附 1) 软件元件 2) 测试特性(Assets) 3) 测试日记 4) 缺陷报告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软件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发布时间: 2009-5-13 13:57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转载 字体: 小 中 大 | 上一篇 下一篇 | 打印 | 我要投稿 | 每周一问,答贴有奖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把软件计划期间建立的软件可行性分析求精和细化,分析各种可能的解法,并且分配给各个软件元素。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阶段中的最后一步,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约束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需求分析可分为需求提出、需求描述及需求评审三个阶段。 需求提出主要集中于描述系统目的。需求提出和分析仅仅集中在使用者对系统的观点上。用户、开发人员和用户确定一个问题领域,并定义一个描述该问题的系统。这样的定义称作系统规格说明,并且它在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充当合同。 在问题分析阶段分析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鉴别、综合和建模,清除用户需求的模糊性、歧义性和不一致性,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为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建立逻辑模型。分析人员要将对原始问题的理解与软件开发经验结合起来,以便发现哪些要求是由于用户的片面性或短期行为所导致的不合理要求,哪些是用户尚未提出但具有真正价值的潜在需求。 在需求评审阶段,分析人员要在用户和软件设计人员的配合下对自己生成的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进行复核,以确保软件需求的完整、准确、清晰、具体,并使用户和软件设计人员对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的理解达成一致。一旦发现遗漏或模糊点,必须尽快更正,再行检查。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编制软件需求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任务概述 2.1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2用户的特点 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甩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2.3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3 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 3.2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3.2.2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a(响应时间; b(更新处理时间; 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d(解题时间; 等的要求。 3.2.3灵活性 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a(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b(运行环境的变化; c(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d(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e(计划的变化或改进。 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 3.3输人输出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 3.5故障处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3.6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 4 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a(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b(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c(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d(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e(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4.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4.3 接口 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4.4控制 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本文档为【[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2-21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