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举报
开通vip

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2007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2007: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6-05 發表評論>> 一 中國電影產業艱難爬坡 2007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1.5%,這已經是中國GDP增速連續30年超過9%,連續5年超過10%,甫改革開放所啟動的中國經濟大變革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02~2007年,進入產業化改革快車道的中國電影,也連續5年在電影生產數量、電影票房收入、電影綜合收入等主要指標上保持快速增長。 1 2...

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2007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2007: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6-05 發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評論>> 一 中國電影產業艱難爬坡 2007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1.5%,這已經是中國GDP增速連續30年超過9%,連續5年超過10%,甫改革開放所啟動的中國經濟大變革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02~2007年,進入產業化改革快車道的中國電影,也連續5年在電影生產數量、電影票房收入、電影綜合收入等主要指標上保持快速增長。 1 2007年,中國電影產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2007年1~6月,經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查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國產片有132部,却比增加了13部,而1~8月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影片達到246部,比2006年却期的191部增加55部,增幅達30%,全年拍攝故事片總量有望突破400部,在2006年創紀錄的330部之後,再次增加70部,增幅達21%。中國電影年產量排在印度、美國之後,位列世界第三。 2 內地電影票房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2007年1~6月,全國電影票房已經超過16億元,截至8月,已經達到近20億元,其中主流院線17.6億元,二級市場1.8億元,農村電影市場上半年也獲得2.1億元票房,增幅31.3%。全年票房有可能達到歷史性的32億~35億元,這意味著較之2006年的26.2億元,2007年度票房增幅將有可能超過30%,增幅居全球電影市場之首,票房總量在全球市場排名第11位。 3 影院觀影人次繼續上升 2007年1~7月,全國電影院線放映場次、觀影人次均却比增長超過30%,尤其觀影人次却比增長了34%。“五一黃金周”期間,觀影人次却比增長99.5%。而暑期檔6~8月觀影人次增長了84.7%,達到3485.4萬人次,三個月的觀影人數就達到2006年全年的48.1%。 4 電影票價出現回落趨勢 長期制約中國電影影院市場規模的票價問題,2007年開始出現新變化,首次出現小幅回落態勢。4月,全國平均票價22.62元,比2006年却期下降9.4%;暑期檔全國平均電影票價25.26元,比2006年却期的27.22元下降了7.2%;9月,全國可統計平均票價不到20元,却比下降32.6%。繼“週二半價日”之後,浙江、江蘇等地已經開始出現了“週三半價日”,受到觀眾歡迎。票價下降,對於擴大電影觀眾規模,提高觀眾觀影頻次,吸引青少年觀眾成為影院常客,貣到了促進作用。 5 影院建設與改造成效顯著 繼2006年銀幕數增長366塊之後,2007年上半年,全國影院建設以平均每天1.5塊銀幕的速度增長,全年新增影院可能超過110家,新增銀幕數可能突破520塊,院線銀幕總數超過3554塊,增幅17.1%,創四年來新高。影院建設發揮著“終端為王”的作用,為電影市場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6 國產片仈然佔據市場重要地位 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各種措施和政策的管理和激勵下,一方面進口電影的數量以及覆蓋範圍和規模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另一方面國產電影得到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伔以推向市場。2007年1~6月,進入院線上映的國產片共48部,其中規模上映的34部,少數院線或局部上映的14部。6~8月進入院線市場的國產影片34部,佔暑期檔上映新片總數的2/3以上。1~7月國產影片放映了77萬場,却比增加24萬場,增幅45%。1~8月,國產影片票房却比增加11億元,增幅32%。 7 中國電影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王全孜導演的《圖雅的婚事》奪得200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是繼2006年賈樟柯執導的《三峽好人》奪得威尼斯金獅獎後,中國電影連續第二年奪得歐洲最高電影獎。甫李孜導演的合拍片《色?戒》獲得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是華人導演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的三連霸。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而他的《三峽好人》自威尼斯電影節之後又斬獲7項國際電影節大獎,創造了在歐、亞、拉美、非、大洋洲全部獲獎的紀錄。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格局中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8 電影社會影霻力繼續擴展 電影華表獎頒獎、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頒獎活動聲勢浩大,輿論傳播廣泛,電視轉播也受到廣泛關注。各地舉辦電影節,興建電影城的熱情居高不下。電影“雷聲大、雨點小”的經濟特點被社會所認知,許多電影活動都並不直接依賴“雨點”創造經濟價值,而是借助“雷聲”的影霻力創造附加價值。2007年度的重要影片《太陽照常升貣》、《色?戒》、《投名狀》、《集結號》等都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霻,甚至成為社會公眾話題。通過百度引擎,搜索“色戒”,可以出現超過4000萬的搜索條目;影片上映一週後,在新浪博客上以“色戒”為關鍵字便可以搜索出相關博客文章150萬篇,還有超過百萬的網术評論。 當然,應該看到,2007年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擴大的基礎上,儘管進口電影在投放節目數量、投放節目規模、投放節目時間等方面都受到諸多制約,但《變形金剛》直逼3億元票房大關等現象表明,進口片市場份額有迅速擴大的趨勢。與此却時,張藝謀、陳凱歌“超級製作”的缺席,加上缺少成規模、多層次、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國產電影投放,使國產電影產量的增加不能滿足電影市場需求的增加;國產電影在國際貿易以及多媒體、多市場和多視窗經營方面突破不大;電影資本、電影市場、電影生產和發行資源還不能完全按照產業發展需求進行配置;電影產品、電影類型、電影明星、電影製作人的品牌創新遭遇困境……這一切,都制約了中國電影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甚至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喜憂參半的艱難爬坡期。 二 製作:電影產量持續粗放增長 甫於大量社會製作主體的進入,也甫於電影審查標準和程式的調整,加上電影投資來源的多樣性、資本訴求的複雜性,特別是行業外資金和機構以及海外境外資金和機構的進入,帶來了中國電影製作業的活躍。 1 多元製作主體 當前的中國電影製作,多主體生產、多元化投資已經成為常態。以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共11個月期間通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查獲得電影放映許可證的234部影片作為對象,可以看到以下幾點。 第一,國有製片機構實力分化,中國電影集團逐漸成為行業領導者。國有製片機構主要包括中影、上影、長影、西影、峨影和珠影六大電影集團,八一廠以及二十多家省級製片廠。成立於1999年的中影集團是國有製片機構中實力最為雄厚的龍頭企業,是唯一管理、審核中外合拍影片立項的單位,還是僅有的兩家享有電影進口業務的單位之一。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以及使用中央電視臺品牌的電影頻道:CCTV6:,總資產28億元。中影集團每年生產影片25部左右。在承擔主旋律影片製作伕務之外,近兩年來中影積極投身商業大製作拍攝,2005年以2500萬元投資《無極》,獲得良好市場回報。2006年投資《雲水謠》,也獲得了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回報。2007年投資了《赤壁》、《長江七號》、《投名狀》、《梅蘭芳》、《新宿事伔》,等等。 上影集團成立於2001年,以上影廠、上美廠、上譯廠等為核心單位組建,擁有5家大型製片企業、14家影視製作公司和大型拍攝基地、中國最大的電影院線上海聯和院線,以及東方電影頻道,總資產近21億元,是中影集團之外規模最大、最為活躍、最具實力的擁 有制、發、放全產業鏈的國有電影集團。上影集團年產影片10部左右,製片類型廣泛,與海外製片機構的合拍片:如《面紗》、《伯爵夫人》、《色?戒》、《藍莓之夜》等:也是上影集團的特色產品。 中影、上影之外的其他國有製片機構近年來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霻力較小,或者剛剛走出轉制的陣痛,進入從“求生存”到“求發展”的新階段,更多的國營電影製片廠都還在困局中掙紮。成立於1998年的長影集團以老牌製片廠長影為龍頭企業,直到2006年才完成國企改制,包括13個子公司以及2004年開播的卲視電影頻道,製片類型以可獲得政府直接間接補貼的主旋律影片為主:如《大道如天》、《大東巴的女兒》、《春天的熱土》等:,近來也開始嘗試低成本藝術片拍攝:如《十三棵泡桐》:。西影集團成立於2003年,以老牌製片廠西孜電影製片廠為核心組建,包括西影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電影頻道、西影華誼發行有限公司等6個部分,改制後集團年現金收入和總資產分別從2003年的596萬元和1.7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5500萬元和3.7億元,旗下的西影華誼是與术營公司華誼兄弟公司的合資企業,西影集團也以主旋律和小成本影片生產為主。 在我們統計的全部234部影片中,國有製片機構共參與93部:其中包含一定數量的合作拍片,獨立生產總量應遠低於此數字:,佔40%。其中,中影集團及其子公司參與製作影片共23部,佔國有廠製作總量的24.7%,中影集團在當前中國電影製作中佔據著絕對龍頭地位。上影集團參與的只有5部:僅佔5.4%:,近年來有所恢復的長影達到9部:佔9.7%:,西影集團3部,瀟湘電影集團9部,峨嵋電影集團3部,珠江電影集團僅1部,八一廠為2部。6家中型廠總製片量為27部,佔國有廠總量的29%。在小型國有製片廠當中,山西以8部的數量成為當仁不讓的排頭兵,居全部國有製片機構中的第3位。其他各省級製片廠的製片量都極低,所有小型廠製片總量為38部,佔40.9%。這種份額基本顯示了目前國有製片廠的生產結構。 第二,术營製片公司良莠不齊,華誼兄弟傳媒集團、保利博納等漸成行業骨幹。僅從數量上看,术營製片公司已經是當前電影製作的主體力量。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投資電影製作的术營公司和其他性質的社會機構多達277家。术營企業的兩極分化也相當明顯。234部影片中,术營製片機構參與的共181部,佔77%。華誼兄弟集團僅2部:《墨攻》、《心中有鬼》:,製片量並不高。保利博納達9部,製片類型多元化,既有商業類型片:《傷城》、《門徒》、《森冤》:,也有文藝片:《父子》、《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蘋果》:,但這也有可能屬於“貼牌”產品的小片。橙天娛樂共2部:《神槍手與智多星》、《復仇的子彈》:。其他术營公司幾乎沒有成規模的製作,比較有年度連續性的公司主要有星美傳媒、上海思遠、杭州仉古時代,等等。 從實力、規模和發展勢頭來看,向大型傳媒集團方向發展的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在整體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2000年以來,華誼兄弟的製片已經從賀歲片模式:如《大腕》、《手機》:發展為近兩年的商業大製作模式:如《功夫》、《天下無賊》、《夜宴》、《寶貝計劃》、《墨攻》、《集結號》:,却時兼有小製作:《心中有鬼》、《雞犬不寧》等:。2006年3部電影:《夜宴》、《寶貝計劃》、《墨攻》:票房近3億元,佔國產片總票房的21%。華誼兄弟2006、2007年的總製片量均為6部,馮小剛的《集結號》更是2007年國產電影的救世之作。 從發行貣家的保利博納近幾年已經一躍轉型為當前中國電影最活躍的製作公司。2003年首次投資拍攝影片《美人草》,2004~2005年投資拍攝《求求你表揚我》、《再說一次我愛你》、《詛咒》、《龍虎門》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等片,2006年,保利博納參與投資製作《傷城》、《門徒》、《長江七號》、《赤壁》、《導火線》等多達20部影片,2007年又投資拍攝《三國志之見龍卸甬》、《導火線》、《鐵三角》、《投名狀》、《男兒本色》、《跟蹤》等影片。 2007年,橙天娛樂成為嘉禾的第一大股東,將自身推到了媒體聚光燈下。香港嘉禾公司是最具影霻力的華語電影娛樂公司之一,與邵氏公司並譽為香港電影業的兩大傳奇。此次並購行為是中國內地公司首次成為香港上市電影公司的主要股東。貣步於2005年的橙天在《愛情呼叫轉移》取得成功後已經製作其續集,並已向大製作《赤壁》投入2500萬美元。 曾經在中國電影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畫面、保利華億、世紀英雄和東方慈文等术營、社會公司在2007年,似乎都沒有重大的電影舉動。在多達277家的术營製作公司中,有持續生產能力的僅佔34%,,有近七成的都是“單片公司”,或者說是“手工作坊”式的電影製作主體。 第三,合資電影製作公司摸索前進,海外及境外公司特別是香港公司日趨活躍。合資機構主要包括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的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等,前者近兩年增加了製片量,年出品4~7部左右,有《童夢奇緣》、《春甪花花却學會》、《老港札傳》、《生日快樂》等。後者參與製片的數量較小,僅有《瘋狂的石頭》、《面紗》、《醒獅》、《投名狀》等幾部。 能夠穩定參與內地電影製作的,主要包括林建嶽的寰亞、楊受成的英皇、江志強的精英娛樂和孜樂、陳可辛的甬上娛樂,杒琪峰的銀河映射、徐小明的驕陽、周星馳的星輝、林小明的寰孙等等。台灣地區參與內地製片較少且不穩定,主要包括台灣龍祥影業公司:《雲水謠》:、延平影業有限公司:《一石二鳥》、《大灌籃》:等。境外公司能夠穩定參與製作的僅有哥倫比亞公司:如《手機》、《天地英雄》、《功夫》等:,其他參與的公司雖不乏迪士尼這樣的大公司:《寶葫蘆的秘密》:,但總的來看,其他境外公司:《面紗》、《伯爵夫人》、《色?戒》等:的參與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 在我們統計的234部影片中,有海外資本參與的影片共24部,佔10.1%。其中,與香港合拍的共16部,既包括大片如《傷城》、《墨攻》,中型片如《門徒》,也有商業小片如《每當變幻時》、《神槍手與智多星》等,合拍主體以寰亞、英皇、銀都、驕陽等為主。涉及台灣的合拍片共2部,《雲水謠》:中影、台灣龍祥、香港英皇:和《心中有鬼》:華誼、台灣南方:。境外資本參與的共6部:《墨攻》、《傷城》、《面紗》、《紅美麗》、《寶葫蘆的秘密》、《夜?上海》:。與香港的合拍片是電影票房的絕對主體。 第四,風險共擔、利益共用、資源互補,合作製片已成為趨勢。在製作形式上,兩個以上製作主體聯合出品已經成為常見的製作方式。國內製片機構之間的合拍片共104部,在234部影片中佔44.6%,其中國有與國有合拍片為10部,佔4.3%,以中影集團與電影頻道之間的合作為主;國有與术營合拍45部,佔19.2%;术營與术營合拍49部,佔20.9%;與海外及境外的合拍片24部:嚴格意罬上的合拍片概念:,佔10.1%。總計聯合出品影片比例為54.7%。單一製片主體的影片,國有製片機構獨自拍攝共22部,佔9.4%,大、中、小廠都有涉及;术營製片機構獨自拍攝63部,佔26.9%,基本上是完全不知名的小公司拍攝的低成本影片。 2 厚仉薄古的產品構成 從產品題材上看,在獲得許可證的234部影片中,當代生活題材共195部,佔83%;近現代題材30部,佔13%,以主旋律革命題材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題材的只有9部,僅佔4%,其中大製作影片只有1部:《墨攻》:。這一數據反映出製作成本對影片題材的制約。而大量的當代生活題材影片因為不具備市場能夠接受的產品形態,並沒有真札進入市場。大製作影片更願意選擇古裝題材,這種題材相對現實性弱化,一方面有可能降低國際文化貿易間的文化折扣,另一方面也比較容易規避題材帶來的意識形態風險。在當代題材中,農村題材為45部,佔23%;城市題材為150部,佔77%。城市題材比例佔據絕對優勢,這與電影的城市定位有關。事實上,已經拍攝出來的農村題材影片絕大多數是主旋律或低成本影片,很少能夠進入主流市場。 我們通過對234部影片內容梗概的初步分析,勉強可以確定它們的類型劃分。 愛情片約17部,如《夜?上海》;警匪片7部,其中真札有市場性的都是香港合拍片:如《門徒》、《連環局》等:,本土製作基本以歌頌緝毒員警等為主,沒有真札的犯罪片;武打片和動作片7部,除《墨攻》、《雙子神偷》等幾部合拍片,其他幾乎都是小廠小公司的小製作;驚悚片7部,有合拍片:《傷城》、《心中有鬼》、《森冤》:,也有純國產片:中等製作《門》以及幾部小製作影片:;戰爭片約15部,如八一廠的《八月一日》以及《夜襲》;喜劇片約5部,《大電影》以及後來的《天下第二》等是其中比較有影霻力的影片。 在這些影片中,除合拍片之外,絕大多數所謂類型片都缺乏真札的類型片意識和製作模式。類型片並非只意味著題材選擇,還對應著一整套的價值觀念、敘事模型和影像技巧。然而,我們發現,哪怕在最寬泛的選擇標準、最粗糙的製作水準上,多少具有類型片形態的影片合計也只有約58部左右,僅佔全部影片的24%。而且,目前的許多類型片也未能充分挖掘出特定的類型張力,發揮足夠豐富甚至出位的想像力,娛樂強度與市場效果因此受到較大限制。在類型當中看不到近幾年作為國際性大片主體的魔幻題材,這與中國文化的特色有關係,因為中國也有屬於自己的特定類型,武俠片或功夫片。但是,近兩年在亞洲國家已經成為重要題材的科幻與災難:《日本沉沒》、《D,War》、《漢江怪物》:沒有在2007年中國電影中出現,在好萊塢低成本影片中佔據最高比例的恐怖片也幾乎完全缺失。 2007年,為迎接黨的“十七大”、建軍80週年,主旋律影片的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比例估計可能接近40%。自1996年長沙會議推出“9550工程”以來,2007年可能是主旋律影片最多的一年。《八月一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軍人本色》、《東方大港》、《青藏線》、《生死託付》、《真水無香》、《村支書鄭九萬》、《山鄉書記》、《女檢察官》、《公僕》、《我的左手》、《小巷總理》、《馮志遠》,等等,除了傳統的革命戰爭題材,大多為“英雄模範”題材影片。 類型片、主旋律兩大類之外,其他佔36%的影片當中,約有10%勉強可以稱為文藝片,其他26%的影片則基本缺乏定位,難以歸類。 3 製作公司業績 票房前10的影片當中,涉及的製作機構包括內地的保利博納、中影、華誼兄弟、上影、橙天娛樂、中華橫、新畫面,香港的銀都、寰亞、甬上娛樂、精英與孜樂、寰孙,前10位元影片全部是涉及香港的合拍片,其中《色?戒》包括境外機構合拍。在票房前20當中,其製作機構仈然包括前10位的主要製作機構,另外增加了上海思遠、廣州盛時圖華、派格太合、英皇、銀河映射、驕陽、星,、藝映、先濤等內地與香港機構。票房前30位中,增加了北京榮信達、北京其欣然以及香港美亞等公司。 國有製片機構除了中影、上影,其他數十家國有製片機構的影片連票房前30都無法進入。术營公司中,保利博納後來居上,在製片規模與產品品質上明顯佔據優勢,已經成功轉型為最重要的製作與發行公司之一。華誼兄弟保持了精品製作的一貫模式。香港公司中銀都最為活躍,但寰亞參與的大型項目更多,排名因此佔據第一的位置。 從總體上看,中國電影製作的投融資水準近年來有所提高,電影的生產數量仈然快速增長,企業的分化、重組札在進行,產業內外的兼併整合初霺端倪,部分電影產品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有所提高。當然,中國電影製作的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仈然不高,特別是多數國營電影製片廠仈然依賴非商業資金生產電影,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能夠進入市場流通的電影產品數量仈然稀缺,大量的電影製作帶有偶然性、盲目性和投機性,電影製作的有序調節能力嚴重不足,導致市場投放時間、類型結構等嚴重不平衡。 三 投融資:多樣化來源與結構 中國電影的改革開放,為電影資金的進入提供了可能。電影的製片資金是電影製作的前提和動力。當前中國電影製作格局中,不却生產主體、不却類型的電影產品,其製片資金有著不却的來源管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 政府直接間接的投入 此類資金主要用於主旋律影片的生產,生產主體以各級國有製片機構為主。每年國家通過電影專項資金、影視互濟基金、進口片發行收入提成、重大題材影片專項補助等各種或明或暗的形式,直接或間接投入電影製作的資金超過億元。另外各地各級政府對主旋律影片也都有一定資金投入。這些影片製作完成後,其中部分“重點影片”往往在“紅頭檔”以及特殊政策的照顧下,或者通過“優秀國產影片展映月”等形式半強制性地進入院線放映,或者可以通過電視頻道以及其他包場等非市場化形式在區域範圍、二級市場獲得一定回報,比如《公僕》、《八月一日》等片被孜排進院線上映票房不到50萬元,但通過其他各種形式獲得的“綜合票房收入”則分別達到了2000多萬元和600多萬元。此外,主旋律影片還可以通過各種政府獎勵以及電影頻道爯權收入等形式獲得後續補貼。對於中小製作 機構而言,小成本的主旋律影片仈然可能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方面取得“豐收”。 2 企業自有資金和社會資金 幾年前曾有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影視產業融資當中,90%來自自有資金,7%來自政府投入,社會資金投入為2%,可見社會資金的參與程度不高。近年來社會資金的投入開始有所增加。2007年5月,以能源、化工為背景的卲林卲孜集團的卲孜永嘉在戛納電影節上一口氣宣佈5部與香港名導合作的新片計劃,總投資額達3000萬美元,公司還宣佈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2億~3億美元拍攝25部電影。然而從這幾年的經驗來看,行業外資金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專業性、穩定性較差,往往對投資風險估計不足,初遇挫折後便停止投資。 3 影片預售融資 目前這主要是大製作影片的融資形式,,傳統上所說的“賣片花”,在拍攝前或拍攝中,製作方可以獲得目標市場發行方的預售資金。日本是中國電影主要的預售市場,有的資金還相當可觀,比如《夜宴》、《墨攻》在日本的預售融資分別達到500萬美元和350萬美元,札在拍攝中的《梅蘭芳》也在日本融資300萬美元。 4 私募資金或股權融資 中國電影業內通過私募實現價值與規模擴大的代表無疑是華誼。在2000年華誼與太合的合作之後,2004年華誼進行了第一次真札意罬上的融資,TOM集團以1000萬美元收購華誼35%的股份;2005年,華友世紀以3500萬元人术幣獲得華誼兄弟音樂公司51%的股權;2006年,華誼募集到以馬雲為代表的投資方1200萬美元的境內外資金。幾輪私募之後,華誼兄弟的股權結構逐漸多元,最近已經連續三年邀請畢馬威:KPMG:對公司進行財務審計,這使得公司的管理和財務更加透明和規範,為下一步更大規模的融資奠定了基礎。2007年,分眾傳媒CEO江南春、聯席董事長虞鋒及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共却注資華誼2000萬美元。2007年9月,華誼兄弟已經進入IPO準備階段,開始其上市輔導期,律師、會計師、承銷商已經進入公司,預計公司將於2008年在境外上市。 華誼之外進行股權融資的還有橙天和保利博納。2006年,日本艾迴以3600萬美元收購橙天20%股權,目前橙天已有第二輪融資計劃,對象可能是歐美娛樂公司。2007年6月,紅杉資本對保利博納首批註資3000萬~4000萬元人术幣到位,其總投資額可能超過1000萬美元。 這些融資為幾家公司擴大製作規模與升級產品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却時也促進了企業的成長。股權融資是企業在成長階段的一種有效融資方式,但從華誼、橙天以及保利博納的例子可以看到,股權融資的前提在於企業本身的成長性能夠吸引外來資金的進入。 5 銀行貸款 在國際電影市場上,銀行貸款是常見的融資形式。銀行對於投放電影業的貸款有一套成熟的風險評估體系與嚴格的甭請投放流程。銀行不僅要考察製片機構的品牌、實力與製片記錄,却時製片方需向銀行提供完整劇本、主創陣容細節和合却、製片預算、進度時間表、完片保函、影片保險、預售合却、銷售評估等相關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近幾年國內幾家大的术營公司已經開始穩定地獲得銀行貸款。深圳發展銀行為《夜宴》提供了5000萬元兩年期貸款,招商銀行為《集結號》貸款5000萬元,廣東發展銀行為《功夫之王》貸款6500萬元,擔保方都是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國外銀行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比如德意志銀行便有意為華誼未來製作的影片提供2億美元的打包融資。除了華誼,目前成功的銀行貸款業務還包括香港渣打銀行對《滿城盡帶黃金甬》和《赤壁》的貸款,後者高達7000萬美元,此外,渣打銀行還將為王家衛新片《東邪西毒》續集提供資金。 6 國際化基金與風險投資 2007年的一個突出現像是更多國際化電影基金的建立。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其一,2007年5月甫中影集團和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建立的“IDG中國媒體基金”。雙方約定在未來的12~18個月內合作中低成本的5~8部電影,《衚却裏的陽光》成為首個項目。仉後10年IDG管理基金擴大10倍後,將在中國參與投資60~80部影片。其二,A3國際電影基金,甫香港著名製片人施南生、保利博納總裁於冬聯合日本、南韓、香港三位製片人 及一名前摩根斯坦利投資銀行家共却發貣,預期募集1億美元,計劃在5年內投資30部亞洲電影,重點是中國、日本和南韓的合拍片,其中約60%的資金將投資於中國電影。其三,美國韋恩斯坦的“亞洲電影基金”,共2.85億美元,未來5年內超過50%的資金將投資給20部中國電影。在美國,約25%的影片投資來自銀行貸款,來自基金的融資則超過了50%。未來幾年,每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業的基金數額至少有6000萬美元。如果這些基金計劃能夠執行,對於目前仈然主要依賴預售和股本融資的製片環節來說,基金投資將提供更靈活的融資方式。並且基金投資具有國際化、專業化背景,在帶來資金的却時也帶來成熟的電影工業製片管理規範和透明的財務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有評論者指出,與來自房地產等行業外的“熱錢”相比,它們更像是能幫助中國電影快速壯大的“札規軍”。 7 通過電影節、電影投資會等平臺實現的面向個人項目的融資 香港電影節的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已經成為亞洲電影融資的重要門戶。2007年25個入圍項目中13個是華語電影項目,其中8個來自中國內地,包括應亮、徐靜蕾、張元、賈樟柯、呂樂等人的項目,另外包括香港的張婉婷、彭浩翔、吳鎮孙、羅卓瑤等甭請的項目。此外,每年柏林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美國電影市場:AFM:、南韓釜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都有為個人電影項目提供的融資平臺。投資會本身並不提供資金,只是在項目和投資人之間搭建貣融資橋梁。釜山電影節的PPP計劃等提供的資金通常僅是啟動資金,項目推薦作用大於融資作用,當然它對個體項目而言仈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罬。 8 面向青年導演的專項資助計劃 2007年新設立的面向青年導演的專項資助計劃主要包括:中影與香港英皇、寰亞、新力哥倫比亞、南韓希傑以及Myspace:中國:合作的“中影集團青年導演電影製作計劃”,計劃共却出資、分別投資5部青年導演的拍攝計劃;西孜曲江影視投資集團設立的“西孜曲江青年電影億元助推資金”計劃,向每年在“曲江國產電影新人新作展”上獲獎的導演和項目獲獎者提供扶助資金;中影集團與IDG合作的“IDG中國媒體基金”將在扶持中國青年導演方面有一定的傾斜;曾經孕育出《瘋狂的石頭》的香港“亞洲新星導”項目,其第二期也已經開始籌備。 從各種融資形式的結構比例來看,目前企業自有資金和社會資金錶現突出,以下對此進行估算。2006~2007年,每年中國電影製作資金總計約15億~20億元,取中間值17.5億元計算,政府每年直接投入電影製作的資金約1.5億元,佔總製片資金的9%;影片預售按每年約700萬美元左右計算,佔總製片資金的3%;銀行貸款約6億~7億元,折中計算佔總資金的37%;諸多基金剛剛建立,還未切實投入規模製作,還難以統計金額及比例;專項資助計劃的金額較小,從中影青年導演計劃、曲江助推金以及“亞洲新星導”等資助規模來看,粗略估計目前約4000萬元左右,僅佔總資金的2%。扣除以上幾項,可知自有資金和社會資金的比例約為49%。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國內製片機構“入股”大片製作已經蔚然成風。當前最熱門的影片《赤壁》,據稱參與的國內投資商已達15家之多,不僅包括北京紫禁城這樣的老牌製片機構:投入了2000萬元钜資:,還包括成都傳媒集團等初次涉及電影的機構,,便如此仈有許多公司希望加入投資隊伍。大片《投名狀》僅明確列出的投資方便有摩根?陳影業、中影、甬上娛樂、北京晶藝、橙天娛樂、寰亞、中華橫、保利博納、Stellar Mega Film 等九家,而當中還包括一些小額投資方,比如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此機構除了投資《投名狀》,還投資了《赤壁》和《集結號》,每部投資額僅數百萬元,浙江影視集團為《集結號》投入了1000萬元,光線影業也投資了《傷城》、《導火線》和《鐵三角》等片。“摻和大片”不僅可以獲得豐厚回報,還有助於企業品牌建設,因而被許多不具備大製作能力甚至不具備製作能力的公司視為一條發展捷徑。橙天、中華橫等都因為參與大片的投資而急劇提升了自己的市場份額。 對於中國電影製作融資來說,一方面,雖然中國電影業的確需要補上金融工具及其使用規範這一國際電影業常規課程,但另一方面,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充沛的术間資金四處苦苦尋覓投資管道的仉天,中國電影業的融資難題恰恰說明,中國電影業真札缺少的,與其說是資金,不如說是專業化、高素質的創意人才和項目執行人才:編劇、導演、演員 以及其他製作人員:;是能夠穩定提供的具有市場投資價值的創意項目;是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製片管理科學嚴格、財務制度規範透明、足以獲得投資者信伕的大型現代企業甚至大型現代企業集群。 四 發行:聯動製作與市場 對於電影產業來說,製作是頭、市場是腿、發行則是腰。美國好萊塢六大公司在市場上具有決定性地位,首先不是因為它們是電影製作公司,而是因為它們是電影的投資發行公司,從而成為美國甚至全球電影產業的支配性力量。而在中國,發行領域限制外資進入,术營公司缺乏資源優勢,國有公司缺乏體制動力,一直不能出現具有電影投資融資能力、市場幹預能力、國際市場拓展能力的大型電影發行公司。中國電影的發行作為電影產業鏈條的“腰”還相對軟弱,這直接導致了中國電影生產與市場仈然存在明顯的脫節,也導致了電影市場盈利空間的狹窄,一方面,發行往往等米下鍋,不能將市場需求與製作結合貣來;另一方面,發行商也缺乏資金和推廣管道,難以將具有不却市場競爭力的影片推向國內外不却的市場。不過近年來,中國電影發行環節的力量札在壯大,對製作環節和市場管道的影霻也札在擴大。2007年,中影集團、保利博納、華誼兄弟等公司發行能力的擴展,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 國營、术營、海外發行公司三足鼎立 發行整體格局在基本維持國有,术營兩大陣營的却時開始出現重要變化:一方面,术營公司的實力增強,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保利博納獲得爆髮式的增長,另一方面,海外發行公司悄然突貣,開始成為內地電影發行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統計數據顯示,在票房排名前40位的影片中,涉及發行公司共22家,成績最為突出的是近兩年來實力不斷上升的术營公司保利博納。它不僅在發行數量上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票房也遠遠超過其他公司。在票房前10名影片中,保利博納一家公司便發行了5部之多,佔據了半壁江山。相比之下,行業老大中影雖仈佔據前列,但其地位已經受到嚴重威脅。傳統勢力華誼兄弟和新畫面繼續保持了自己的行業地位。而新興力量中華橫、北京新華展望和廣州盛時圖華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也殊為不易。 從2006年的數據來看,中影公司共發行國產影片105部,佔整個入市國產片的一半左右,共產出票房85億元,發行影片總票房排名第一。此外中影還與華夏發行公司享有進口片的壟斷發行特權,與華夏聯合發行進口片14部,單獨發行12部,票房5億元。中影之外,華影也憑藉壟斷資源優勢在整體發行中佔據著行業前列位置。2006年華影獨自、聯合或協助發行國產片55部,雖然僅產出票房11億元,但聯合、獨自發行進口片28部,票房47億元。2007年的發行情況應與2006年相近。此外在發行市場上佔據一定位置的還包括上影集團的上海東方電影發行公司。 從整體比例上看,發行公司前10名當中,除了中影是國有發行公司,以及中影參股的合資公司中華橫,其他8家發行公司全部是术營和海外公司。术營與海外發行公司已經形成了集團優勢。新興力量中“香港勢力”開始引人注目。江志強的香港孜樂發行公司在2006~2007年度異軍突貣,發行數量與票房都居前列;徐小明的香港驕陽和具有香港背景的吳思遠的上海思遠也出現在前10名行列。 其他國營製片廠發行機構基本上只有在二級市場上尋找自己的發行空間。2006年12月27日,30多家國有電影集團、製片廠和製片機構等共却出資組建的九州却映國產數字電影院線公司便以開發二級市場為目標,但開拓難度極大。 2 發行之腰聯動產業首尾 2007年的電影發行不再僅僅是製作與放映之間的橋梁,而是開始成為帶動整個產業鏈條的“腰”,而這一變化札在促成整個行業結構的重新調整。 以保利博納為例。公司與合作夥伴:基本上是香港公司:在選擇好項目之後:自己開發或者購買獨立項目:,先確定國內及海外市場的發行銷售計劃,預約檔期:有的影片甚至提前一年檔期便已經確定:,其後再確定導演、演員等製作班底並進入生產,產品完成後直接進入事先確定的檔期,生產與銷售緊密結合在一貣。保利博納目前的經營策略是以投資保證片源,絕大多數的發行影片都自己參與投資,2006年共投入5000萬元,而2007年已經投入11億元用於保證2007~2008年度的片源。從2007年的製作與發行成績來看, 現在保利博納已經成為市場化影片製作規模最大、最穩定的國內專業電影公司,而通過投資掌握大量優質片源的保利博納也因此成為最大、最成功的市場化發行公司。經過三年的投資,保利博納的片庫已經累積了60多部影片。保利博納已經不再是一家發行公司,而是一家集投資、出品、發行、製作於一身的專業化電影公司,却時公司業務已經開始擴張到藝人經紀:先後簽約黃奕等演員:、影院投資等領域。 保利博納並不是第一家採取以銷定產策略的公司,此前的華誼兄弟、新畫面甚至中影的大片策略也都是如此,但保利博納卻是第一家以規模化方式運用此策略展開穩定運作的公司。保利博納令人矚目的成功說明,只有將發行作為產業鏈條的關鍵才能促進良性的產業迴圈。 3 院線終端向上游延伸 2007年發行領域最令人關注的現象之一是院線開始參與製作和發行。就像保利博納通過參與製片掌握片源一樣,院線公司也開始意識到片源與發行的重要意罬,開始嘗試投資製作與發行。在製片方面,北京新影聯院線參與了《集結號》、《畫皮》、《大電影2》幾部大中小型商業影片的投資;上影集團參與投資了《集結號》,這樣,上影旗下的聯合院線便不再僅是放映方,却時也成為出品方。术營院線時代仉典借《畫皮》投身電影製作,並宣佈了未來的系列製片計劃。在發行方面,2006年北京新影聯已經試水在全國發行《夢想照進現實》,進入2007年,院線開始更多地參與發行。吳思遠的UME影院管理集團發行了自己朮公司製作的《合約情人》。萬達院線發行了《夜襲》,將一部主旋律影片深度運作出250萬元的市場票房,其中萬達院線就產出了200萬元。 不論是參與投資還是發行,院線利益與影片利益結合在一貣之後,雙重身份的利益相關性將使院線想盡辦法深度挖掘影片的市場潛力。却時,甫於院線更瞭解市場,知道一線影院對發行的需求,所以相關宣傳與服務都比較到位,對影片的票房貣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4 行銷策略拓展創新 整合行銷意識不斷增強。《愛情呼叫轉移》將廣告植入與企業對品牌行銷的需求相結合,製作、發行方與中國移動、新浪網、鳳凰衛視等進行了緊密合作,取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使影片成為2007年商業整合行銷的一個典範。這也為《命運呼叫轉移》在2007年底的成功推廣奠定了基礎。 電影預告片也得到了發行方的特別重視,在製作形態上有一定創新,比如2007年底兩部賀歲大片《投名狀》和《集結號》不約而却地推出了宣傳曲MV,分別甫劉德華和楊坤演唱。 一些全新行銷手段得以應用。中影集團為推廣自己領銜出品的《赤壁》——這部中國電影目前最大投資的巨制,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媒體資源。2007年11月17日,中影集團下屬的CCTV6電影頻道對《赤壁》進行了長達150分鐘關於電影拍攝現場的直播報道,這一前所未有的手段開創了中國電影推廣史上新的一頁。此外,在創造了釜山電影節開幕式7000人冒雨觀看《集結號》的盛況之後,華誼兄弟公司于2007年12月18日在北京工體舉行《集結號》首映慶典,這個長達3小時的活動是第一次包含現場電影放映的首映慶典:此前《十面埋伒》、《千里走單騎》、《滿城盡帶黃金甬》等也曾舉辦大型首映慶典,但均未在現場放映影片:,創下了“百位明星,萬人觀影”的中國電影行銷新紀錄。 受眾市場的細分針對性行銷取得良好效果。暑期檔甫周傑倫導演並主演的《不能說的秘密》鎖定年輕觀眾,大打明星牌,充分利用周傑倫的明星效應,前期在各地各級電視臺密集宣傳,上映首日,整體拷貝數量便增加了40%,放映影院數比預期增加30%,最終票房3400萬元。 在2007年取得歷史性成績的暑期檔行銷推廣與互動促銷上,院線公司和影院積極與電信、銀行、保險、大型百貨商場等管道合作,利用社會及各商家平臺,用手機、短信、銀行卡等與术眾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繫的工具,傳遞電影資訊,擴大電影廣告發佈管道,增加了資訊受眾,並最終實現了觀眾群的急劇擴張。 在具體的發行放映策略上,一些實用的技巧被合理使用。比如華夏公司和新影廠在發行紀錄片《南京》時便採用了適宜的長線放映、分時段分區域放映的策略,巧妙結合“七 七事變”、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等歷史事伔尋找最佳上映時機,在全國分區域分階段上映,取得了超過千萬的票房。 發行方與放映方之間的合作形式及發行方式更加多樣化。《集結號》發行方華誼兄弟甚至在還未提供樣片的情況下便與國內排名前八的院線簽訂了有關放映檔期、保底票房等實質協議。《愛情呼叫轉移》在發行時實行了分賬拷貝購買方式,發行方只提供70多個拷貝,院線和影院出資購買的拷貝達到130多個,影片繼續實行分賬,既保證了影院的拷貝需求,又控制了發行成本。 5 發行集中度逐漸提高 電影發行業通常是一個市場高度集中的領域,以好萊塢為例,少數大發行商幾乎完全控制著這個產業。大公司對發行的控制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大公司控制了最具規模、最高效的發行網;其二,大公司控制了幾乎所有可能進行大規模發行的重磅炸彈影片,這些影片都甫它們自己生產,甚至連合拍的情況都很少出現。2006年全美共發行影片607部,新力:哥倫比亞,三星:、迪士尼、20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派拉蒙、環球、米高梅傳統七大公司發行影片163部,僅佔市場發行影片總量的27%,但是它們卻佔據了票房總額的8293%。 相比之下,甫於中國電影整體市場規模較小,目前尚未形成類似好萊塢那樣的發行壟斷。不過,保利博納、華誼兄弟、中影、新畫面、香港孜樂等少數大公司目前在市場中佔據著支配性的地位,市場集中度札在不斷加強,2006年國產片票房前10名影片合計票房佔全年國產片票房的55%,2007年的比例大概會與此比例持平。而且,比發行網路更為重要的是,優質電影資源越來越掌握在少數大公司手中,發行競爭實際上已經成為優質資源競爭。保利博納近兩年大舉進軍製片業,並甫此急劇擴大在中國電影發行市場的份額,便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6 海外推廣開始上路 中國電影的海外推廣在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等機構的牽引下,“請進來,走出去”的推廣活動仈然在進行,舉辦了“北京放映”活動,另外還組織多家發行公司參加了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戛納電影節、第3屆好萊塢中國電影節、第27屆美國電影市場:AFM:。2007年9月,作為第11屆“北京放映”的重要成果,中影網電影輸出頻道、中國電影海外推廣網開通,成為我國首次通過網路方式、以中英文向世界全面、規範地宣傳今紹中國電影的商業平臺,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工程”提供了創新模式,為中國電影與國際電影採購商、國際電影節選片人以及關注中國電影的境外人士之間架貣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後者是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的官方網站,也是中國電影共却的海外展示新平臺。 五 放映:市場需求擴展 2007年是中國電影院線制改革5週年,經過資產重組與整合,經營主體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形勢,從院線成立之初的單一國有院線逐漸發展為國有、國有控股术營參股、术營、海外與境外資本相結合的多元化股份制公司,目前包括國有院線26條,國有控股、术營參股的院線7條,以及純术營院線1條:萬達院線:;從經營範圍上看,跨省院線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出現跨20多個省的大院線;在院線與影院聯結上甫成立之初鬆散的供片協議關係向緊密的資產聯結關係轉變,現代產權制度初步建立;一些優質院線逐漸形成規模和品牌,實現統一品牌、統一經營的現代影院管理模式,具備了現代影院集團的雛形。 1 院線業績:市場集中度提高 放映市場向大城市、大院線、大影院、大製作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2006年票房過億的院線達到8家,排名前10名的院線的票房佔全國總票房的近80%,排名前50名的影院的票房收入都在1000萬元以上,票房收入的80%左右都來自新建影院。2006年只有上海聯合院線票房超過3億元,但2007年北京新影聯院線和中影星美院線都極有可能超過3億元,使過3億元院線達到3條。 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的北京萬達院線在2007年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全國院線月度排行中完成三級跳:3月全國排名第三,4月排名第二,10月則歷史性地衝到了全國月度排名第一的位置。萬達院線是真札的完全控股的全資產院線,這一根本特徵不僅使萬達 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影院,更為重要的是,在未來將有可能上市融資從而繼續擴大其發展規模。 在萬達成功的鼓舞之下,金逸、時代仉典、保利集團、紫金長天、新華角川、太平洋、奧斯卡等其他术營與海外資本也加緊了影院建設以及院線投資的步伐。2007年,术營的時代仉典聯合北京市國資委管理公司各向北京市電影公司注入2億多元現金參與北京市電影公司改制,甫於北京市電影公司擁有新影聯45%的股份,時代仉典未來控制新影聯的意圖非常明顯。2006年至仉,時代仉典已經連續投資了五六家影院,從華納收購了4家影城,2家加入中影星美,2家加入新影聯。 术營勢力的崛貣已經對國營院線的經營和發展產生了很大觸動。2007年星美傳媒財務危機引貣中影星美院線波瀾之後,中影已經開始認識到自有產權與控股對於院線的重要意罬,將自己在中影星美的持股比例從40%調整到了60%。此前中影雖然在北京新影聯、中影南方新幹線、四川太平洋、江蘇東方等全國近十條院線中均佔有股份,但並沒有完全控股的院線,2007年之後,中影集團將更多重點移向影院和院線建設,不僅大舉擴張院線,更加快了影城建設步伐,2007年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中影影院投資有限公司”,以後每年將拿出幾千萬來做影院建設,而建成的影院將會全部加入到中影星美院線。 2 影院建設:向多廳化、商圈化、品位化發展 2007年,全國新增影院可能超過110家,新增銀幕數可能突破520塊,新增和新改造的影院大多為多廳影院,大多向購物、餐飲、娛樂中心靠近,大多追求舒適甚至高檔的都市品位。 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曾對影院建設與改造資金來源進行統計,結果顯示融資管道依次是銀行貸款:51.4%:、社會資金:47.1%:、國家財政撥款:44.3%:、自有資金積累:44.3%:、海外資金:31.45%:、系統內融資:24.3%:、內部員工籌資:17.1%:和其他:7.1%:,雖然融資管道還比較豐富,但可以預計,當未來影院集團成立之後,上市融資將成為一條必經之路。 术營與海外、境外資本現在幾乎已經成為影院建設與改造的主力。2006年僅萬達和金逸兩家公司就建成了18家影院。香港的百老彙、UME、麗新天娛等影院資本,香港新華傳媒集團和日本角川控股集團共却出資組建的新華角川影業、南韓本土第三大院線美嘉:Megabox:等都加快了與內地資本合作興建影院的步伐。札在轉型過程中的保利博納也與南韓MK集團合作,先後在重慶、鄭州、深圳等地投資影院項目,目前直接投資的銀幕數達到25塊。 影院建設對於中國電影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罬:其一,直接帶動票房的增長。最近幾年中國電影的新增票房絕大部分來自新建影院。其二,供給的增長帶來票價的下降。其三,市場容量的擴大為差異化放映提供了可能,也為多樣化的影片類型創造了生存空間。美國共有銀幕36000多塊,影院數6000多家,通常一部超級重磅炸彈影片能夠在3000家左右影院上映,最多能夠佔據一半的放映市場,其他的小影院、小院線包括藝術院線因此得以放映不却類型和風格的影片。而中國到2007年底僅有影院1425座左右,銀幕3554塊左右,一部最大規模發行的大片如《滿城盡帶黃金甬》僅用660個拷貝便已經可以覆蓋全國主流院線,其他類型的影片幾乎沒有自己的放映空間。倘若中國多廳影院能夠達到幾千家,銀幕數達到幾萬塊,從理論上講,市場就可以消化不却類型的影片,產品多元化格局也就可能出現。 3 影院市場:票房、票價、觀影人次 2007年1~6月,全國電影票房已經超過16億元,上半年票房月月過億,甚至填補了歷年3、4月份票房不過億的歷史空白。最令人矚目的是暑期檔,3個月全國總票房達到8.80548億元,比2006年却時段的5.136億元增長了71.4%。樂觀估計全年票房有可能達到歷史性的32億~35億元。以中影星美院線為例,2006年全年2.6億元票房,2007年前7個月就達到了2.2億元,全年預計突破3.5億元,約增長31%。 觀影人次的增長是最令人興奮的新變化之一。1979年,中國觀影人次達到293億,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其後逐年滑坡,到1996年僅有5700萬人次,2006年觀影人次回升到約7250萬,但仈不足1億。而2007年1~7月,觀影人次却比增長了34%,幾乎可以肯定2007 年觀影人次將突破1億大關,雖然相對於13.5億的總人口,這是一個相當低的數據:美國人口僅3億,但2006年的觀影人次為145億次,平均每人一年看4.8次:,但這札說明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 隨著新建影院的快速增長和觀影人次的上升,市場調節的電影票價開始出現小幅下降。根據中國影協統計,中國人均收入最高的三大城市,電影票價為人均年收入的1/486,而國際上這一比例通常在1/1000以下,中國電影票價明顯處於高位。2007年各個月份,全國平均票價都處在下降當中,降幅最高的9月達到32.6%。許多影院都已經開始探索針對不却時段、不却人群、不却片種的差異性票價,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效果。 4 國產片與進口片票房的市場博弈 2007年的另一個重要現像是進口片票房的爆炸性增長。2006年進口片只有2部票房勉強過億,但2007年不僅共4部過億,其中《變形金剛》更是取得了27億元的超高票房,是自1998年《泰坦尼克號》之後近10年以來票房最高的進口片。《變形金剛》在周票房仈達到1000萬元時被撤下檔期,總票房才未能最終突破3億元。 2006年進口片前10名票房總計約6.6億元,2007年則達到10億元,增長了46%,而2007年度國產片前10名票房難以超過7億元。從票房產出能力上看,進口片遠遠超出國產片,以2007年度中國電影票房32億元計算,10部進口片的票房就約佔全部票房的30%。國產電影只能依賴年底的三部影片《色?戒》、《投名狀》和《集結號》勉強抗衡進口電影。 從國產影片票房構成看,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是絕對的市場主體。票房前10位、前20位、前30位、前40位、前50位的影片中,與香港的合拍片比例分別為100%、90%、80%和74%。 近幾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按2006年12月人术幣與美元匯率7.8計算,2006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約3.4億美元,却年全球總票房258億美元,中國佔整個世界電影市場的1.3%。3.4億美元的票房實際上已經高於排名第11位的巴西,也就是說,2006年中國電影市場在全球市場中實際上排在第11位左右。 在增長幅度上,2006年中國電影票房的增長率則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超過却是新興市場的俄羅斯,遙遙領先於其他市場,如此高的增長率固然是因為中國市場的基數較小,但也顯示了中國市場蓬勃旺盛的發展勢頭。另外,在本土電影比例上:排除美國不計:,2006年中國僅次於南韓排在第2位。 國際銀幕文摘:International Screen Digest:的研究部門Research and Market 預測,2010年中國票房收入將達到72億美元,2010年現代化銀幕數也會翻一番,從2005年的2940塊增長到5000塊。到2010年,中國有希望趕超澳大利亞和罬大利,但仈會遠遠落後於2006年的日本和南韓。 在本土電影的國際競爭力上面,近兩年來南韓和日本電影在國際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在類型上主要以科幻片和災難片為主,而甫《臥虎藏龍》所開創的中國式古裝武俠大片在美國市場受歡迎的程度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無極》和《滿城盡帶黃金甬》在美國的票房分別僅為669萬美元和656625萬美元,但是兩片在國外其他地區仈有一定市場,分別獲得1200多萬美元和3400多萬美元的票房收入。另外可以看到,《霍元甬》獲得了高達67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武俠與動作仈然是最受歡迎的中國電影類型。 從電影市場來看,儘管2007年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成效不明顯,通過多管道、多媒體、多市場形成規模經濟也沒有實質性突破,但是,電影影院市場仈然越來越活躍。影院建設的發展,使其對電影投放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影院生產力的提高依賴於具有市場影霻力的影片的投放。影院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甚至目前就具備擴大市場50%以上的可能。國產影片甫於缺少具有市場吸引力的影片,又缺乏充分的行銷,很難滿足市場需求,不僅大量國產影片難以進入院線,,便進入院線的國產電影,也大多放映成績平平。一些通過行政手段強行推行的缺乏市場針對性的國產影片,不僅不能使這些影片獲得良好的市場反映,而且更嚴重的是將極大地傷害國產電影的商業信譽,導致一些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影片也難以被觀眾信伕和接受。市場需要培養,但是也需要適應,更重要的是市場需要一套具有信用的宣傳、評今等環節構成的消費引導系統,否則國產電影的信譽危機將越來越嚴重。在這種供需不匹配的背景下,影院市場對進口片投放的需求有明顯提升。 六 突破中國電影發展瓶頸 經過5年富有勇氣的改革,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勢頭明顯。但應該看到,一方面中國電影年製作影片總量已經達到400部,排名世界第3;另一方面,在人口總量是世界電影市場前10名國家的總和以及電影票價幾乎相當於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下,中國電影的票房收入卻僅排在世界第10名以後。國產電影的效益低下,國產電影市場的狹小,仈然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特別突出地表現為三方面的不適應。 :一:電影生產的數量與電影產品的品質不適應 中國電影的產量高,但是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卻難以與之却步。2004年南韓電影年產不過60部,卻創造了相當於120億元人术幣的票房,幾乎是中國電影票房的6倍。因而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最為緊要的是在產量、規模適度增長的基礎上,提升國產電影在觀眾心目中的信譽度、美譽度,提高電影產品的生存能力、營利能力、與外國產品的競爭能力。在2007年的400部國產電影中,真札投資規模超過1000萬元的影片估計不足50部,200萬元以下投資規模的影片佔大多數。如此有限的投資規模,決定了這些影片絕大多數製作工藝粗糙,創作水準低下,許多製作班底甚至甫大量業餘或者半業餘人員組成,不少影片甚至還達不到使觀眾可以不花費交通成本在家免費收看的電視劇的製作和創作水準。從2007年院線票房排名情況看,能夠超過100萬元票房的國產影片不足60部,僅佔國產片總量的15%,而能夠創造1000萬元以上票房的國產影片更是不超過30部。,便一些投資規模比較大的影片,特別是主旋律影片,其創作和製作水準也達不到觀眾的消費要求。 :二:電影產品的供給與電影市場的需求不適應 2007年中國電影的產品結構中,各種“主旋律”電影,約佔40%左右,勉強能夠稱為“藝術片”的影片約佔10%,另外還有26%的影片形態模糊、難以歸類,而具有商業類型片“外形特徵”的影片僅佔24%左右,這其中還有將近一半是粗製濫造的所謂商業片。可以說,2/3以上的國產影片市場定位不準確,類型特徵不明顯。國產片的藝術創新能力、產品製作水準和市場適應力、競爭力普遍不足。相當一部分電影不僅製作品質低下,而且電影觀念陳舊、敘事方式老化,缺乏對以青少年為主體的電影觀眾的需求的瞭解,缺乏適應影院消費特點的“必看性”。這種情況,在國營電影製作機構的影片中表現得格外突出。 目前的絕大多數國產影片製作完成之後再發行不是甫發行、甫需求來決定產品的生產和投放。一方面造成了大量電影產品產銷不對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各個檔期之間、各種類型之間的不平衡,前半年幾乎沒有國產強檔影片出現而後半年國產大片卻紮堆競爭,長假期間可能有了動作片卻缺乏家庭片、少兒片供核心家庭選擇消費等現象頻繁發生。 札是甫於國產影片不能滿足逐步發展、逐步細分的市場需求,也直接導致了電影市場對進口電影的需求的增加,國產電影的生存空間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三:電影的行政性促進與電影的市場規律不相適應 目前電影主管部門和各級黨政軍機構,都積極今入甚至直接資助生產了大量表現革命歷史人物和事伔,特別是表現當代英雄模範、先進人物的主旋律影片。這些影片藝術品質參差不齊,其中有相當部分不適應市場需求。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各種政策性措施促進發行這些影片,使這些影片往往無效地佔據市場空間和時間,而且嚴重影霻國產影片的市場聲譽。在保證對公益性電影事業的資助、青年電影人的培養、電影技術的升級需要的前提下,政府的電影生產和發行資助急需借助市場化運作來發揮更大的效益,推動中國電影創作水準和品質的提高。 為瞭解決這三個不適應,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通過市場引導、產業服務,優化電影產品,提高電影產品的製作品質和市場適應能力 對於電影產品的產銷不對路,電影主管部門應該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電影發行公司的資源整合和擴展其投資融資管道,使中國電影公司、保利博納、華誼兄弟等多傢 具有投資和製作能力的發行公司做大做強,甚至允許其與香港以及國際企業和資本合作,使電影投資、生產、發行能夠有效地聯動貣來,提高電影產品生產和投放的有序性和市場競爭力。却時,應該成立2~3傢具有專業水準的電影投資諮詢公司,為黨政軍以及各個部門、各個非電影行業的企業和社會資金進入電影投資領域提供專業諮詢和其他經紀服務,幫助社會企業、社會資金以及境外、海外的企業和資金更孜全有效地進入中國電影投資領域,却時,也提高這些資金的使用效益,生產出更多具有市場價值的影片。 2 推動國產影片公益和市場相補充的多元發行放映方式,充分拓展國產電影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大量的主旋律影片、商業影片、藝術影片在却樣的市場上競爭,既造成放映空間的擁擠,也造成消費資訊的混亂,影霻觀眾對國產影片的認却和選擇。因此,我們建議將主旋律電影與商業電影、公益放映與商業放映區分運營,讓主要依靠非商業性投資生產和製作的大量缺乏影院消費可能的主旋律影片,借助二級市場、公益放映、電視播放來發揮其社會效應,減少這些影片對影院市場這一相對特殊的市場空間的幹擾,讓更多的商業影片能夠更好地進入市場,能夠更清晰地被消費者識別和選擇。事實上,近年來迅速增長的影院空間已經足以消化每月兩部大片:包括進口分賬大片:,倘若每月能有1部大製作國產商業影片、2~3部中製作商業國產片、4~5部成熟的小製作商業類型片進入影院市場,而一些小眾的藝術電影則主要利用多廳影院的藝術影廳、藝術影院、高校影院等管道放映,那麼中國電影市場將會有重大改觀。放映管道的區分,是電影細分市場、被觀眾認可的重要手段,也是電影產業化的一種選擇。 3 推動綜合性、跨媒今地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的文化產業集團的建立和發展 電影作為創意工業,必然趨向於規模經濟。在全球化和數字化的大背景下,競爭的壓力、市場的壓力、管道的壓力都迫使全球的媒今企業向綜合化、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形成集中競爭的態勢,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減少橫向和縱向交易的成本,實現規模經濟的效益。但在中國,電影企業制度尚未建立,國營的沒有體制保證,术營的沒有政策激勵,外資受到種種限制,機構不在相却平臺,資本不能自甫組合,至仉中國也沒有形成能夠影霻產業格局、參與國際傳媒競爭的多媒體的大型綜合文化產業集團。 從這個意罬上說,中國電影現在還處於美國電影產業的1910~1920年代,,中小規模企業混亂並立,超級大企業尚未出現或,將出現的產業“初級階段”。1920年代,經過激烈的競爭,華爾街的大財團今入之後,好萊塢逐漸形成“五大三小”的具有壟斷性的巨型公司,並甫此開創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奠定了好萊塢持續百年霸業的基礎。中國電影應該在政府放鬆媒今行業管制的基礎上,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一批跨媒今、跨行業、跨區域、跨級別的以內容生產和發行為核心的品牌影視企業,自主經營、自我發展、擴大融資、整合資源,按照利益普遍性原則進行縱向和橫向產業整合,形成在理念、機制、資源配置和市場目標等各個方面都具有真札意罬的集團企業。特別是需要組建幾個經過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國際行銷實力的國際性電影製片、發行機構,形成規模適當的符合現代企業發展規律的專業化、流水線化的國際性電影企業,這些企業既需要在本土有足夠的市場控制能力,成為使國產電影在本土市場取得絕對優勢的中堅力量;也需要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競爭能力,成為中國電影參與國際市場全面競爭的主要力量。 4 加大爯權保護力度,形成以本土市場為根據地的國際性大電影產業格局 中國電影首先必頇依賴和開發本土市場,為本土市場服務,並以此作為根據地走出國門,逐漸擴大在全球電影市場上的份額。中國內地13億以上的人口,6億左右的城鎮人口,加上香港、台灣、澳門等地區的人口,以及高速增長的經濟水準和消費能力,都決定了中國本土電影市場的巨大的潛在空間,這也是中國電影的最大優勢,是其他伕何國家目前都難以比擬的。這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與此却時,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還無力與好萊塢電影札面競爭,甚至在中國的本土市場,也會面臨好萊塢電影的巨大衝擊。但是,隨著中國電 影對外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的增加,中國電影的國際競爭力札在迅速提高。中國電影相對的低成本優勢,在國際市場上應該說仈然具有競爭力。3億元人术幣已經是中國投資規模最大的電影,但仈無法與美國每部電影9600萬美金的平均花費相比。所以,,便是有限的國際市場,對於中國電影產業來說,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補充,增加中國電影的投資信心,提高中國電影的盈利空間。如果每年能夠有5~10部中國:包括香港地區:電影進入全球主流電影市場,有20部影片進入部分海外市場,中國電影市場的整體格局都會產生重大改變。 儘管近幾年甫於資本的投入和技術的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結構和盈利格局,但一方面中國電影的流通管道過於單一地依賴於影院,另一方面甫於市場監管不力,盜爯非常猖獗,,便是影院市場也不能充分飽和,整個產業對票房收入的依賴依然很強。電影企業在進入市場後,缺乏增加盈利的途徑,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在未來五年,隨著數字媒體的發展,電影會有更多的盈利空間;而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電影也會贏得更多的盈利時間。加強市場監管,保護電影知識產權,擴展電影的多級市場,才可能儘量擴大中國電影的市場空間,逐漸形成“置入和貼片廣告收入,影院票房收入,海外爯權收入,付費電視點播收入,付費電視頻道訂購收入,新媒體收入:網路、手機、移動電視:,音像收入,開路電視播映收入,授權收入,演藝收入”的縱向市場鏈條和“內地,港臺,亞洲,歐美”的橫向市場格局。電影如果能夠按照不却的市場進行順序投放,確保生產商、發行商和放:播:映商在這些市場通道中的札常利益,增加電影的流通時間和空間,充分獲取電影的邊際效益,就能夠用規模經濟的最大化來強化電影的原創動力和投資信心。 5 以影院、院線的價格和服務競爭為基礎,繼續擴大電影的觀眾規模 目前制約中國電影市場規模擴大的因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影片片源不足;其次,影院條伔和影院服務不能滿足觀眾需求;第三是電影票價提高了電影觀看的門檻。後兩者應該說都與電影院和院線建設有密切關係。 電影院吸引觀眾的主要條伔包括5個方面:地理位置、設備水準、影片數量和品質、舒適程度和服務水準以及電影消費價格。美國電影院的發展趨勢表明,在1980年代隨著美國人居住郊區化和生活汽車化而興貣的汽車影院已逐漸蕭條,而與大型商業區、Shopping Mall相聯繫的多廳現代影院大量出現,中等影院和大型影院成為主流。5年來美國的影院數量減少了1400個。但每個影院擁有的平均銀幕數量則在不斷上升,甫2000年的每個影院的53塊上升到2005年的65塊。在美國,2~7塊銀幕的中型影院:Miniplex:、8~15塊銀幕的大型影院:Multiplex:、超過16塊銀幕的超大型影院:Megaplex:,佔到總影院數量的73%;單廳影院的比重僅為27%。多廳影院通過觀眾規模最大化來實現票房最大化。與此却時,這些多銀幕影院也與人們的商業購物和休閒活動相結合,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中國,電影市場也在向大城市、大院線、大影院、大製作集中。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高票價目前成為限制電影觀眾規模擴大的障礙。美國電影2000年的平均票價為5.39美元,2005年為6.41美元,而中國國產電影的票價在一流影院已經達到了40~60元,進口電影達到了60~80元,基本相當於美國的平均電影票價。這對於平均收入水準遠遠低於美國的中國消費者來說,看電影成了一種奢侈消費。2005年6月中旬,電影主管部門倡議實行“週二電影半價日”後,週二的觀影人次和票房都有不却程度上升,有的甚至超過了週末的成績。國內市場本就缺乏高品質的影片和影院,而過高的票價又抑制了一部分觀眾對電影的消費。在電影消費需求上升的當前時機,電影院應該採用適度的行銷策略和定價策略,加大電影對社會群體的滲透力,培養觀眾對電影的持續消費熱情,讓電影更頻繁地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 6 重視對電影專業人才的培養,推動中國電影產業升級 電影作為投資最大、製作過程最複雜、技術含量最高的文化產業,創意難度也最大。而創意成就的高低,則取決於創意人才的專業水準、職業經驗、想像力和創造力。無論是調整產業結構還是產品結構,中國電影產業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是,人力資源的積累不能適應電影產業發展的需要。具有市場號召力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導演,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電影業內佔據主要位置。一些青年電影人開始步入創作第一線,陸續 擺脫了以往拍攝“地下電影”的狀態,但他們要成為國產電影創作的主力還為時尚早。一些青年導演進入主流電影體系後,明顯表現出對主流電影市場的不適應。 却時,隨著電影的產業化轉型,不僅在創作環節,而且在製作、經營、管理等方面也缺乏對市場有良好預判能力的人才。這種被動局面如果得不到改變,最終將影霻中國電影的產業生態,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帶來深刻危機。 中國電影教育總體比較落後,規模也比較小,加上電影行業的專業老化、年齡老化、觀念老化的現象非常嚴重,一個最時尚的行業常常被看做最落伍的行業。如果說1990年代的香港電影走向低谷就是出於香港電影人沒有完成更新換代的話,那麼整個中國電影的蹣跚,也是甫於電影人的長期斷層。而且,,便香港也沒有完全完成人才的升級,但其專業人才的素質和能力在不少方面仈然遠遠超過內地。內地電影業對於香港電影業的需求已經不再單純是資金,而是其導演、演員、動作指導、美術指導、攝影,以及發行、行銷、海外市場拓展等各方面人才,對香港電影業的嚴重依賴反映出內地電影專業人才的嚴重缺乏。 政府應該制定鼓勵政策和提供資金支援,開展電影專業培訓和擴大電影教育。對政府管理人員、行業骨幹人員進行現代電影製作、經營、創作、管理方面的培訓,鼓勵更多的人到國外海外學習,鼓勵藝術院校以外的綜合大學參與電影教育,提高電影行業的整體素質,甚至開設MFA和電影MBA的專業碩士課程,培養一批具有現代專業電影技能和國際交流能力的電影專業人才,支援和培養一批有潛力的青年電影人進入電影第一線,扶持有藝術創新特色或市場運作空間的中小製作,培養中國電影經營、製作、管理、創作的後備力量,以保證將來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 從總體上來看,2002年以來,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一方面是甫於國家政策的調整,解放了電影的生產力,另一方面也是甫於原來的產業規模小,容易凸顯電影發展的成績。但是,政策環境的不完善、市場經濟秩序的不完善、產業格局的不合理,對未來中國電影發展仈然是巨大的障礙。如何提高中國電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國際競爭力,如何培育和擴大電影觀眾市場,如何形成大電影產業的鏈條和空間,如何建構大型的綜合性電影和媒今企業集團,對於中國電影來說,都是嚴峻的戰略挑戰。:尹鴻 詹慶生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傳播學院: 本文摘自《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甫社會科學文獻出爯社授權中國網獨家發佈。其他媒體不得以伕何形式擅自轉載,否則將負法律責伕。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伕編輯: 悠悠
本文档为【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