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举报
开通vip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摘要]20世纪50年代后,加拿大积极参加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与援助行动。在其“中等大国”意识、多边外交理念、英联邦政策以及冷战安全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加拿大参与发起科伦坡计划,并对南亚和东南亚实施资本、技术以及教育和人力培训等援助计划。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合作,密切了加拿大与该地区受援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伦坡计划,加拿大,发展援助 [中图分类号]k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9...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 [摘要]20世纪50年代后,加拿大积极参加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与援助行动。在其“中等大国”意识、多边外交理念、英联邦政策以及冷战安全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加拿大参与发起科伦坡计划,并对南亚和东南亚实施资本、技术以及教育和人力培训等援助计划。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合作,密切了加拿大与该地区受援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伦坡计划,加拿大,发展援助 [中图分类号]k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9]0457—6241(2011)24—0064—0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主要倡导国之一,其在亚洲的援助行动始于科伦坡计划。该计划是亚洲第一个国际性的援助计划,最初主要是为了促进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合作,1978年后扩大成为一个旨在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经济组织。1950年1月,加拿大作为英联邦成员参与发起科伦坡计划,并成为该计划的创始国之一。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加拿大通过科伦坡计划向南亚和东南亚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技术援助以及教育交流和人力培训等方面的援助项目,并在该地区施加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加拿大与科伦坡4t划的发起 1950年1月4日至14日,在亚洲冷战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英联邦各国外长在锡兰(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召开会议。在这次会 议上,澳大利亚外长斯彭德(percy spender)提交了一份题为“南亚和东南亚经济政策”的备忘录,建议英国以及英联邦白人自治领向原英帝国范围内新独立的,或即将获得独立的地区进行资本和技术转让。同时争取世界银行向这些地区提供技术援助,并争取获得美国的支持。与会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们认识到通过援助可以加强这些受援国的经济及其抵御共产主义的能力,同时也利于吸引美元资金流向整个英镑区,并将马歇尔计划作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发展的一种样板。基于这一共识,会议成立了科伦坡计划协商委员会,成员包括6个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英国。1950年5月,科伦坡计划协商委员会在悉尼举行了第一次会议。9月,又在伦敦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并出台了一份长达100页的框架性的报告,即“关于南亚和东南亚经济合作发展的科伦坡计划”。科伦坡计划正式形成。 作为英联邦的重要成员,加拿大派出外长皮尔逊(lester pearson) 等人参加了这次英联邦外长会议,并参与了科伦坡计划的发起过程。但是,在战后初期加拿大的全球利益中,对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的援助相对于外交和安全来说,还居于次要地位。冷战、英国的衰落、欧洲的重建、北约、联合国以及英联邦等事务在加拿大对外政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尽管皮尔逊对科伦坡计划饱含热情,但他最初对斯彭德提出的援助计划仍充满了疑虑,加上国内存在的意见分歧,他没有马上对科伦坡计划做出援助承诺,而是强调加拿大在北大西洋公约框架下已经履行了广泛的义务。科伦坡会议结束 后,皮尔逊返回渥太华,力图劝导其他持有异见的内阁官员同意参加科伦坡计划,但包括总理圣劳伦特(louis st(laurent)在内以及财政部和加拿大银行的官员们,都对科伦坡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在皮尔逊的游说下,内阁最终同意派代表参加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悉尼会议。1950年5月,加拿大渔业部长罗伯特?梅休(robert mayhew)率代表团前往悉尼参加会议,其在临行前被告知——应避免提出任何过于简单化的尝试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显然,加拿大内阁主要担心的是避免财政的过渡扩张。早在5月2日,加拿大内阁会议就指出,在确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所获得的援助得以有效利用之前,加拿大政府将不考虑供资金援助,但准备通过提供加拿大技术专家和对来自该地区的学生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方式进行技术援助,并建议这些计划应该与联合国技术援助扩展计划结合起来。加拿大内阁希望科伦坡计划协商委员会能够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加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联合国及其技术援助专门机构的资源。因此,尽管加拿大代表对悉尼会议上澳大利亚提出的三年技术援助计划给予了支持,但在资金援助问题上一直保持谨慎态度,而且希望优先支持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以及联合国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援助项目。 6月12日,加拿大内阁批准向联合国技术援助扩展计划提供85万美元的资金援助,并同意提供40万美元作为科伦坡计划实施第一年的技术援助。但加拿大政府希望在美国对科伦坡计划的态度明确之后,才愿意提供资本援助。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亚洲对于西方的重要性被迅速提升。美国开始把科伦坡计划视为实现亚洲 地缘战略目标的一种工具,决定支持并加入该计划。随着美国态度的变化,加拿大的态度终于明确下来。在1950年9月的伦敦会议上,加拿大与其他英联邦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援助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这样,在经历了最初的犹豫之后,加拿大内阁最终同意参加科伦坡计划,并于1951年2月通过决议,批准在1951-1952年度向科伦坡计划提供25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 二、加拿大参与科伦坡计划 的背景和深层动因 在加拿大参与缔造并决定加入科伦坡计划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国内外因素如加拿大参与国际事务的强烈愿望、亚洲日益严峻的冷战形势以及英联邦因素都起到了推动作用。首先,加拿大国内普遍存在的“中等大国”意识和奉行的多边外交政策是其参加科伦坡计划的政治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开始界定其在新的全球秩序中作为“中等大国”的作用和责任,奉行一种“国际主义”的多边外交,尤其是把参与国际组织视为扩大影响和促进加拿大全球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1947年,当时还担任加拿大外长的圣劳伦特在多伦多大学发表演讲,呼吁参加由英国、美国,包括印度等英联邦中等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发起的多边行动。这是战后加拿大第一个重要的对外政策声明,成为之后十年加拿大对外政策的基石。20世纪后半期加拿大的外交政策不断表现出愿在多边机构中与他国合作的承诺,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与其他西方工业国家一道,发起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与援助行动。从二战后 初期开始,加拿大就制定了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相似的援助计划,积极参加联合国国际援助机构以及针对灾难救济和人员培训等多边援助计划,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人道主义援助和紧急援助机构等。 加拿大具有“中等大国”意识和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在新兴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多边承诺。20世纪40年代以后,尤其是随着冷战形势的日益严峻,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的贫困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动荡等问题,引起了加拿大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注。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针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第四点计划,承诺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来促进不发达 地区的生活改善和经济增长”。1950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国际援助法案”。这些行动无疑对加拿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1950年1月科伦坡会议上,皮尔逊第一次面对全球贫困问题,其对于亚洲新独立国家发展问题所做的反应,无疑受到了加拿大奉行的“国际主义”和多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在其强烈的“中等大国”“责任感”的驱使下,皮尔逊成为科伦坡计划的一个主要倡导者,他参与了科伦坡会议的开幕,帮助建立了该计划的机构和运作机制,推动加拿大政府对科伦坡计划提供资本和技术援助。 其次,冷战安全因素对加拿大参与科伦坡计划援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49年前后,亚洲的冷战形势日趋严峻,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的影响成为西方国家的忧惧所在,这些担心随着中国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急剧加强,当1950年1月英联邦外长在科伦坡举行会 议时,这种担忧充分表现出来。在他们看来,“如果说中国共产主义的成功对于西方世界是一种沉重的打击,那么亚洲其他地区的‘丧失’将是致命的,随后将是非洲地区的‘丧失’。这样,主要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政治和道义行为,共产主义将占领西欧、美洲和大洋洲边缘以外的整个世界”。在这种背景下,科伦坡会议的重要议题就是讨论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及南亚和东南亚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问题。皮尔逊在会议上指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稳定的主要威胁乃是共产主义,而有效遏制共产主义威胁最为有效的途径只能是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代表一致认同。他们希望通过科伦坡计划提供的援助,促进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该地区动荡的政治形势,进而促进亚洲和西方关系的和谐。 在皮尔逊看来,正是对共产主义在全球扩张的恐惧,推动了科伦坡计划的实施。1950年2月22日,皮尔逊就加入科伦坡计划问题在众议院鼓动道:“共产主义的扩张现在可能吞噬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对我们所有与会国来说,如果极权扩张主义的浪潮在这一地区泛滥,不仅那些新独立的国家将失去民族独立,而且自由世界的力量将被击退,退缩于亚欧大陆腹地的狭小地区„„如果东南亚和南亚没有被共产主义占据,我们就能够保存自由的民主世界。必须要表明,是我们,而非俄国人,代表着民族解放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另一位官员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曾向cbc听众宣称,“一年5000万元„„对于加拿大确保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来 说,代价并不高昂”。加拿大负责科伦坡计划事务的官员尼克?卡维尔(nik caveu)在1952年12月的一次演讲中也指出,“通过提供物质援助,将能够把我们的亚洲兄弟吸引到我们一边”,“我们应该找到一种途径,使得我们的英联邦伙伴,尤其是在东南亚的伙伴,有一种真芷属于我们自由世界的感觉”。可以看出,正是出于冷战以及安全因素的考虑,加拿大政府参加了缔造科伦坡计划的行动,发起了对南亚和东南亚的援助计划。这一因素主导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加拿大所参加的大多数国际援助计划。 最后,1950年加拿大内阁决定加入科伦坡计划时,英联邦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英联邦成员,战前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致力于在一种更为松散的英联邦中确保加拿大的自主权,战后加拿大在外交和国际安全方面则更倚重于联合国和美国,而非英联邦;加拿大政府也特别在意美国人对更加密切的英联邦合作的反应,担心失去战后“所获得的国际地位”。因此,这一时期加拿大更为关注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独立的声音,对重新恢复到自治领地位的束缚缺乏兴趣。然而,随着英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加拿大决策者产生了新的忧虑。在他们看来,英联邦成员国的身份现在可以被看做平衡日益密切的北美联系,而不会威胁到伦敦利益的一种手段。此外,世界范围内反殖民压力的高涨,以及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独立,对英联邦自身的前途提出了疑问。如果能够成功整合这些以及其他新独立国家,英联邦不仅能够成为一种平衡美国的力量,而且能够成为一个针对更大范围的世界的窗口,这将能够弥补 和支持、而非限制加拿大在联合国的政策。这些因素导致了加拿大政府对英联邦关系重要性的重新评估。 实际上,二战后英联邦成为亚洲“自由国家”与西方之间政治沟通的主要媒介,与英联邦的关系,尤其是与英国的关系对于加拿大极具价值,尽管担心合作可能会增加美国人的不安,但英联邦无疑为加拿大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信息渠道,对其外交十分有利。在某种意义上,英联邦成为加拿大行施中等大国身份的一个重要场所,也为加拿大提供了许多旨在沟通南北以及提高信赖和威望的机会。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加拿大通过在国际危机中扮演作为平衡美国力量的角色,通过致力于形成一种着重于发展的援助政策,与发展中世界建立新的关系,从而有助于稳定全球形势。这样,尽管常常对与英联邦保持密切关系表示不安,但加拿大决策者仍然强烈希望保持这一关系。 英联邦因素无疑深刻影响到了加拿大政府对科伦坡计划的态度。加拿大最初不愿参加在科伦坡召开的英联邦外长会议,不愿参与澳大利亚和锡兰提出的资本援助计划。然而,冷战的严峻形势以及英联邦关系的重要性,最终将对外援助置于加拿大的公共政策议程中。面对冷战安全的威胁,加拿大希望通过支持英联邦内部的经济合作,整合英联邦力量,缔造一个自由的多种族的英联邦体系。因此,尽管包括总理圣劳伦特在内的不少官员对援助计划充满疑虑,但加拿大内阁仍然对1950年1月的英联邦外长会议表示支持。正如加拿大代表霍姆斯(john holmes)指出的,决定参加科伦坡计划 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让英联邦亚洲成员认为加拿大对于其问题不感兴趣是不明智的。加拿大最终参与了科伦坡计划援助行动,并成为英联邦合作计划,尤其是对英联邦技术合作项目的主要捐助国。在参与科伦坡计划早期,加拿大援助一直优先提供给了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新独立的英联邦成员。1950-1965年间,加拿大90,以上的双边援助提供给了英联邦,即南亚和东南亚的科伦坡计划成员国,而且得到了国内所有派别的支持。 三、加拿大通过科伦坡计划 对南亚和东南亚实施的发展援助 加入科伦坡计划标志着加拿大开始关注亚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在战后加拿大的第一个十年援助计划中,亚洲的英联邦成员国成为其援助的重点。二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国内资本不足和技术匮乏等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与英联邦其他富国一起,试图通过提供资本和技术援助来促进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首先,加拿大在科伦坡计划框架下向南亚和东南亚提供了大量的双边资本援助。1950年9月,科伦坡计划伦敦会议报告就提出了帮助7个南亚和东南亚英联邦成员国发展经济的6年计划,预计所需的资本总额约为50亿 美元,而该地区自身能够提供的资本约为22.52亿美元,能够从英联邦冻结的英镑储备中获得的资金约为7.5亿美元,另约45,的资金将需要通过外部援助等渠道获得。其中对外部援助需求最大的两个国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其发展计划所需求的外部资金达到了总额的88,。在科伦坡计划的第一个6年发展计划中,加拿大向南 亚和东南亚提供的资本和技术援助总额为1.62亿美元,其中印度所占的资金分配约为8700万美元。加拿大援助的项目主要包括:教育、农业水利、电力、轻工业、交通运输、原材料生产等方面。在加拿大看来,如果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应该发展其原材料初级产品。因此,早在科伦坡计划实施之初,加拿大就帮助巴基斯坦进行了一次全国航空资源勘查,该项目由多伦多的一个公司承担,为巴基斯坦绘制了一幅资源勘查地图。加拿大还向巴基斯坦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援助帮助其建立水泥厂,计划在两年内建成。与此同时,加拿大还在农业、育种等方面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加拿大提供了价值约达15万美元的农业机械和拖拉机等。 加拿大在参与科伦坡计划援助的初期,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英联邦地区,尤其是把印度视为南亚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向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援助的规模很小,对非英联邦国家的援助还不足1,。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向科伦坡计划提供的援助总额中有1,3以及约2,3的资本援助,都被印度的昆达水电站(kundah hydro)开发和火车机车以及巴基斯坦的瓦萨克水电站(warsak hydro)和灌溉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等大型项目所吸收。1950-1960年间,在加拿大对科伦坡计划国家援助的2.758亿美元总额中,印度获得了1.484亿美元(53.8,),巴基斯坦获得了1 006亿美元(36.5,)。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分别占到了6.5,和1.1,,新加坡更少,而仅仅2,给予了非英联邦国家。在1958-1963年约翰?迪芬贝克任总理期间,加拿大对英联邦的热情达到了顶点,1959年加拿大内阁决定在之后 的三个财政年度把科伦坡计划援助资金从每年3500万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 20世纪50年代后期,加拿大逐渐加强了对英联邦成员国之外其他国家,如缅甸和印尼的援助。60年代末,加拿大开始把东南亚视为优先援助的地区。例如在1970-1971年度,在根据科伦坡计划应提供的援助份额之外,加拿大还向这些成员国提供了总额达7000万美元的贷款和赠款,用于采购小麦和面粉?~151)。1950-1970年间,加拿大通过科伦坡计划提供的援助资金,包括资本援助(含赠与、贷款和出口信贷)、技术援助以及粮食援助,总额达到了9.19亿美元。到1990年,加拿大向科伦坡计划提供的援助总额超过了60亿美元。加拿大提供的贷款和捐赠,作为科伦坡计划整体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其次,加拿大还通过科伦坡计划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援助项目。在1950年1月的科伦坡会议上,英联邦各国代表考虑到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普遍缺乏某些种类的技能和专门知识,也制定了技术援助计划。在5月的悉尼会议上,澳大利亚提出了一个三年技术援助计划,作为联合国技术援助计划的补充,预计需求资金约为800万英镑,但加拿大政府没有做出具体的承诺。直到1950年6月12日,加拿大内阁最终批准向科伦坡计划技术合作项目提供4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作为该计划实施第一年的技术援助资金。加拿大实施的技术援助主要有三种形式——提供专家服务、培训设施及赠与设备。但是,加拿大的技术援助常常受到其提供专家或者培训场所的能力, 以及受援国使用专家或者提供合适的受训者的能力的局限,在科伦坡计划实施初期的规模并不大。科伦坡计划第一个6年计划中,加拿大向科伦坡计划提供的技术援助资金约为300万美元,其中印度占了约三分之一。60年代后,加拿大逐渐扩大了其技术援助的规模。到1982年时,加拿大等科伦坡计划主要施援国提供的双边技术援助金额总计达47.23亿美元,其中用于留学和培训的金额为9.73亿美元,专家和志愿者援助为22.66亿美元,设备和商品援助为8.15亿美元,其他项目6.68亿美元。加拿大对科伦坡计划的技术援助常常以间接援助的形式,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和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诸如水利、教育、基础设施及电信等领域。由于认识到自身对工业原材料的迫切需求,加拿大将科伦坡计划援助的大部分转向为其提供如铝、铜、石棉等工业商品的领域。同样,加拿大还向科伦坡计划成员国提供化肥、杀虫剂以及小麦和面粉等。 最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还有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和人力培训方面。战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亟须各种技能的人力培训,教育和技术培训被认为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和现代化的必要手段。鉴于此,加拿大在对科伦坡计划成员国的援助中,除了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十分重视通过交流计划、留学教育计划等为南亚和东南亚培训人力资源,吸收了大量南亚和东南亚的人员到加拿大学习或接受各种技能培训,同时也向该地区派出大批技术专家和工人。1951年,包括加拿大为联合国项目提供的技术培训工作在内,大约有300人在加拿大接受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业、卫生、铁路 交通、渔业、水力发电、普通工程、管理、地理、教育、林业及统计等方面。科伦坡计划第一个6年计划中,有492名来自南亚和东南亚的学者和学生在加拿大接受了培训,其中印度占了159名。另外,有74名加拿大专家在科伦坡计划名义下被派往东南亚。到1960年6月,在科伦坡计划技术合作的框架下,先后有来自16个科伦坡计划成员国的1369名人员和学者在加拿大接受了培训。同一时期,加拿大共向科伦坡计划成员国派出了162名专家,主要从事教育、水力发电等方面的工作和技术指导。另外,还有200多名加拿大工程和技术人员在许多成员国从事与科伦坡计划资本援助项目相关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以后,加拿大对科伦坡计划教育援助项目积极支持,在这一教育交流计划的帮助下,数以千计的亚洲学生在加拿大学习。到1970年底,加拿大与其他科伦坡计划施援国一起,共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72544名学员提供了技术培训。向该地区提供的专家达到了14102名,提供的技术设备价值达到了4.795亿美元。1950-1980年间,加拿大通过科伦坡计划提供的教育交流和培训的人数达到了5305人,派出专家计861人。在科伦坡计划实施的几十年里,许多亚洲国家从加拿大的援助计划中受益。加拿大帮助南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完成了大量的发展项目、技术培训和培养了大批专家学者。20世纪90年代后,加拿大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财政负担沉重等原因,开始削减其国际援助。1992年,加拿大退出科伦坡计划,但与该计划成员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四、结语
本文档为【科伦坡计划与加拿大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援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