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举报
开通vip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9月21日,在镇教委的组织下,我镇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班子到我县教学管理先《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一文简介结束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正文开始 9月21日,在镇教委的组织下,我镇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班子到我县教学管理先进,办学富有特色的纯化中心小学和柳桥中心小学进行实地参观学习。经过一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参观学习活动,我感到收获颇深。 一、收获 纯化小学管理精细化、人文化,教师学生一日常规规范,秩序井然;柳桥小学让耳目一新的...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 9月21日,在镇教委的组织下,我镇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班子到我县教学管理先《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一文简介结束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正文开始 9月21日,在镇教委的组织下,我镇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班子到我县教学管理先进,办学富有特色的纯化中心小学和柳桥中心小学进行实地参观学习。经过一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参观学习活动,我感到收获颇深。 一、收获 纯化小学管理精细化、人文化,教师学生一日常规规范,秩序井然;柳桥小学让耳目一新的是艺术特色,美术、阅读工作室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学校特色韵味,教师专业成长、班主任建设、学生成长档案规范性、创新性令人啧啧称赞„„校园文化建设是两所学校共同特色表现,尽管办学条件不尽相同,但处处都感受到一种文化氛围,校园每个角落都体现出一种文化内涵,使我受益匪浅。 二、反思 与我校相比较,办学条件不相上下,甚至有些方面,我校还处于领先,但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我们却不尽人意,静下心思索„„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尽心尽力,转变意识观念是关键。此时我想起局领导的一句话:用手做事,能把事情做完;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只要我们甘于奉献,拿出实力,创新工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三、打算 1、常规工作管理创新,实行领导、教师挂牌上岗值日制度,旨在鼓励全员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体现人文管理,向双岗双责迈进。 2、教师业务培训常抓不懈。利用下午学生放学后半小时时间,进行校本教研、基本功训练、业务学习、文体活动等,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继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利用早读、周三下午第三节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古诗文学校课程。 4、教师考核实行公开民主化。全员参与制定办法,共同参与考核,注重过程管理,每月定期公布,学期折算整合。 四、展望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相信我校的明天会更好„„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外出学习培训总结简介:今年(2005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城区第十六期国家公务《外出学习培训总结》一文简介结束 外出学习培训总结正文开始 今年(2005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城区第十六期国家公务员科级任职培训班(注:俗称科长班)。因为是全脱产学习,委室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基于此,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把学习过程当作是全面充电,提高素质的过程。 通过四个单元240课时的学习,自己在政治理论、业务素质及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次培训紧紧围绕“我怎样当好科长”这条主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我们作为科级干部应知、应会和应具备的能力。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系统的理论学习,提升了思考力。 通过学习有关中国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与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等基本理论,使自己在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 就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家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增强了立足本职、服务群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更深化了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背景、目标、原则以及任务的理解,进而能够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定位。我深深感到:只有站位高,定位准,工作才能有实效,有突破。 二、参与体验式培训,增长了才智。 通过拓展培训、演示课、模拟课、参与式研讨、演讲、撰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实操锻炼,使自己在亲身投入,学习体验、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如:拓展培训,为大家提供了彼此了解认识的机会,展现了每个人的优势,锻炼了每个人的能力,强化了责任意识,培育了团队精神,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通过参加科长的办会能力这项演示课,自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真履行组长的职责,积极组织本组学员进行筹划,锻炼了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参加演讲,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学到了他人的优点和长处。通过多次参与式研讨,以及各组学员们的互动交流,使自己对老师讲授的科长的政治素质、行政能力及法律素质等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政治素质是前提,行政能力是基础,法律素质是保证,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格魅力及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科长的职位要求。 三、贴近实际的授课内容,领悟了领导艺术、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习“科学思维与行政决策;科长的开拓能力;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等课程内容,提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的转变。牢固树立现代思维方式,既要做公共汽车司机,又要学会做出租汽车司机,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和需求,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敏捷性思维、多维性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和矛盾,提高执行力。要抓住“人”这个中心,做到五个学会,即:学会调适、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激励、学会沟通,从而使领导行为人性化,管理效能最大化。 以上汇报的是自己参加培训后的主要收获,下面再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四、一点体会和感受: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员投票和老师评定,我被评为本期培训班优秀学员。我的体会是——尽快使自己较好地融入班集体,做热心关心集体,真心关爱他人, 适时展示自我的“局内人”。我们这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区27个部门的66名同志参加,除了本单位一同培训的同志外,应该说对老师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非常陌生的。班级是临时组建、仅能维持40来天集体,老师和同学多是素未谋面,且学习后又将各奔东西的“过客”,如何使自己真正融入这个集体,做一名“局内人”,是对全班66名同学的一个考验。我想我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并且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我认为:不管是临时的、相对松散的团队,还是长期工作、学习的单位、集体,我们都应有做“局内人”的意识和行动,一是要热心的关心这个集体,关心它的前途和发展,积极投身其各项工作、学习和活动,努力为它增光添彩;二是要真心关爱他人,这个他人包括领导和同事等,正如照镜子的道理一样,你对着镜子微笑,你看到的必然是一张笑脸。因此,真心 的去关爱他人,你必然也会享受到他人真心的关爱。三是要适时的展示自己,我想,适时的展示绝不是张扬和张狂,相反它是使领导和同事们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一个重要也是必要的途径,同时也是我们发掘自身潜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渠道之一。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自己感到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实践的方法,提升了工作的能力。今后我要努力排除自我放松的惰性,不断强化自主学习的内动力,从多种渠道扩展知识结构,使自己不断扩充知识的总量、质量、流量,转化为知识增量,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决策、协调、创新等行政能力,特别是自觉反思总结的能力,做到“勤学、勤思、勤问、勤写”,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同事们的合作伙伴和益友。 以上是我参加本次培训学习的汇报总结,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呵呵,几年前的东东,拿出来晒晒~) 外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频道 > 校本教研 > 名师外出学习心得集锦时间:2010-11-25 08:4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校长室 点击:1367次 [按] 最近,我校于玲主任、曲晓燕、宋晓燕、郭红、徐明娟、刘清华、侯青松老师赴北京参加文登市初中名师工程建设人选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学习;于涛老师参加了在淄川举行的省语文优质课听课学习;于振芳老师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省物理优质课听课学习。各位外出学习名师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并总结形成了书面学习心得体会。现将各位名师的学习体会集中整理,提供给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学习各位名师勤奋学习、矢志钻研的精神,学习名师体会中对教改理念的深入把握、精辟见解和创新性认识,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领会运用,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安于现状,只会使人永远在原地踏步,敢于挑战的人则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题记 挑战经典 非常课堂异彩纷呈 ——观摩省语文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文登市七里汤中学 于涛 2010年11月9日,我有幸观摩了省优质课评比活动。各地的选手都是经逐级选拔的,他们的个人整体教学素质都非常高。有的课让人感觉纯净如清水,有的则温润如碧玉,有的激情四射,有的沉稳大气。无论从导入、课堂结构、语言、教态、资源开发,还是对课堂的整体调控、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由于想说的太多,几次提笔都感觉无从下手。《变色龙》《猫》《社戏》《我的叔叔于勒》等篇目,各选手拿捏到位,课堂设计推陈出新,或出警记录、或辩手对决、或朗读品味、或倾情对白,篇篇经典,演绎出节节精彩;作文课《为语言增添亮丽色彩》《妙手陈新曲》《学习心理描写》或生动的生活语言赏析、或漫画激趣、或经典段落引导,皆紧扣学生生活,发掘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用笔说话。古文课的亮相更是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凸显了学生的个性。于是,只好边嘱咐自己将心冷静下来,边零碎地整理着自己的收获。待我的心沉静下来,在异彩纷呈中,我发现最触动我的还是那几节古文课。下面,我就所听这几节语文课谈一下我的收获。 一、词句赏析——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在以往的古文教学中,我们对古文的赏析往往给学生圈定在重点词句上。而一堂《满井游记》却带我们畅游在满井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欣赏了满井的清秀、俊美。在对文章熟读、明确句意、问题质疑后,授课教师想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只从笼中飞出的鸟,你最想在满井的那副图景驻足流连(学生阅读批注)。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为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屏示了例句批注加以引导。许是学生受教师优美例句批注的启发,许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主旨有了深入的体会,许是长期的阅读训练使然,之后的赏析交流妙语连珠。时而山,时而水,时而树,时而鱼鸟,流畅而精美的批注从学生口中迸出,使听课的教师们都不禁咂舌称赞。学生在赏析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深入文本去发现、去创造意义。这样的赏析在学生心中留下的不仅是对文章 的雪景。2、我读出了一个 的张岱。(温馨提示:说出你的独特见解,并尽量能从文中找出依据。)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个看似简单,却意韵深远的问题,让我们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一幅清幽的、精彩的、安静的、空阔的雪景,见到了一位高雅、酒量不大、痴迷于山水、喜欢西湖美景、有闲情雅致、孤独、热爱文学的张岱。语文的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千人千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多元解读既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潜能的需求。 三、读中品味——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朗读在古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早已被大家认可。朱熹曾有言“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话道出了古文朗读的要求及重要性。《三峡》一课,教师在“美读”的环节中,采用反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从语速、语调、特征与情感上体会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夏的奔放,春冬的俊逸,秋的啸叹,便在音韵跌宕的朗读声中呼之而出。《满井游记》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漏词 法”,故意让学生漏掉语句中的“之”字,然后将前后的朗读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品出文句在舒缓的语气中,传达出的似传统绘画的留白而给人以无遐想象空间的那种韵味,还有文中那一缕融情山水的浓浓情味。在读中品味会使学生对古文的解读产生一种动力,急于深入其中去读懂它,去理解它,去热爱它。 四、独特建构——天云山水 上下一白 大师石涛说:“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拘泥与形式、法则。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打破传统。要想推陈出新,就要靠我们自己去 发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创。原创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具生命力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囿于教参,应走出教参,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湖心亭看雪》一课,教师以“读”为主线,建构课堂,将“诵读”“译读”“品读” 缀连一体,让学生在理解文章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这几年推行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我们有很多老师都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每年花好几百用于给孩子订阅书籍,更有优秀的父母每天陪孩子阅读。可我们为什么不把属于学生们的阅读时间还给他们的。很多高中的学生谈到高中作文时,他们往往会说凡是能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都得益于初中时的大量阅读。既知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让他们抱恨高中呢, 3、教材处理 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不要肢解教材。尤其是语文老师要站远一点看语文,近了,看不到整体。一叶障目,难见森林。对文本的把握要形成一条线,站的点要到位。对课型的把握必须清楚、明确。 课堂中对各模块的设计要严谨得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握好高度。不要照搬教材,但也不能站得太高,让学生无法企及,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4、自主学习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要求课堂上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现在的课堂上,大家都注意到这一问题,学生能参与课堂。但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太小。为了赶进度,我们常常会不顾学生的感受大讲特讲,而这种“自我陶醉”式的讲解,对学生的积极思维有着太大的杀伤力。其实,学生能读懂的不用讲,学生讨论能会的、教师引导学生能弄懂的也不要讲。而学生不会的,我们不但要讲,还要讲深讲透。最应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现在“满堂灌”的的确少了,但“满堂引”的却相对多了。教师的课堂角色是管理、组织、引导,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多于学生。 5、个性阅读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解读。在这一点上,我们做的已经有些眉目。而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问题的提出是关键。要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展开阅读 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大家的集体智慧。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通力合作。而这也就存在一个所谓的“学校文化”问题。有人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要上比赛课,要用许多时间备课,经常要老师代课。在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表现:如A校老师就斤斤计较,说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量就增加;B校的老师会说,你去准备吧,机会难得;C校的老师可能会关切地问,需不需要帮助,有能力的老师还主动地参与进来。如果让你挑选到哪个学校准备 比赛课,大家肯定不会选第一所学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那就是“学校文化”在作怪。A校的老师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计较个人利益,因此在那里很少有互助行为。B校的教师之间互相支持,同事之间互相关心,人际关系比较和谐。C校的老师已经把帮助别人看作一种习惯,认为团结互助是理所当然的。因此,B校和C校里容易出现互相促进的行为。显而易见,我们都会选择在“互助合作”的学校文化中工作和学习,那样的环境更加能促进教师成长。尽管我们也不能排除A校的老师也能够取得成绩。而对大多数教师来讲,B校和C校取得成绩的机率更大一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颗宽容、理解、关爱的心对待他人呢,而且我们的合作是共赢的,设计出新颖有效的问题,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能力。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大化学生的优势。 6、课堂现象 省教研室的张老师将此次优质课评选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三类,即吃包子现象、吃鱼现象、画蛇添足现象。所谓的吃包子现象,就是课堂进行10多分钟了,教师还停留在字词、背景介绍中。皮太厚了,打擦边球的时间太长,违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吃鱼现象,就是教师端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可就是不让学生吃。一节课总在介绍这是什么鱼,用的什么作料,味道如何,等到一下课,鱼端走了。剥夺了学生深入文本的权利,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画蛇添足现象,也就是没必要拖堂。最后的环节有时就是多余。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存在的。虽然说老师们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就像吃饭一样,有人喜甜食,有人喜咸,有人好辣。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和别人的倒在一起吃大杂烩。但我们的教学个性也应该是建立在正确驾驭文本,科学设计教学程序的基础上。有了这样的基础,也不致于使我们的课堂手忙脚乱,常慨叹时间不够用了。鲁迅先生曾说:“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我想将他的话稍作改动“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堂课有限的时间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课堂的时间。”我们又何必在课间10分钟和家庭作业上煞费苦心呢, 拙文班门弄斧,仅能代表一家之言。 我始终相信有专家的导航,有领导的高瞻远瞩,有名师精锐前行,我们七里中学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课改之路。在这条课改路上我们能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个体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发展。 好老师胜过好学生 文登市七里汤中学 曲晓燕 七天的学习中,我收获很多。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芦咏莉老师所组织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经常是死气沉沉。很多时候上完课,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像死人一样。我们用这种近乎骂人的话来评价他们是坏学生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自己是不是好老师,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是整天把学校当家、事事必然躬亲的保姆,是整天逼着学生死背答案的老学究,还是经常对学生训斥呵责、唠叨不停的所谓严师,我想都不是。七天的学习让我对名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换位思考,体察孩子的需要 “善解人意的核心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能力”。芦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了曾读过《蒙氏教育》全集中的一段话:“为了使孩子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大人实在应该细心地直捣孩子的 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思考和体验中成长 为什么我们的小组合作没有活力,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合作很短的时间就没有了热情,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条理性,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赶进度,我们根本没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思考,从而发现新的知识 。 “人生不能替代的是人生阅历”。我们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而不是灌输。芦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中师上的一堂生物课,那节课的内容是解剖鲫鱼。胆小的我在那一节课上成功的完成了解剖任务。直到当了老师我才意识到,这样的一种经历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人甚至一辈子也不曾干过这些事情,甚至有人连死鱼也不敢洗,更别说是活鱼了,他们怎么会像我一样对生物课怀有如此美好的回忆呢, 还有高中时学过的《雷雨》一文,当时我们的老师什么也没有讲,他先放了这个话剧给我们看,我特别喜欢剧中的人物冲突,说实话看《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感觉是《雷雨》的翻版,但是比《雷雨》差远了。话剧《雷雨》中人物的台词是那样丰富,透过一句话能看到很多的东西。我急切的找到原著,细细的读了好几遍,真正感受了语言艺术大师的魅力。并且从那开始我试着读了老舍先生的很多其他作品。正是源于这种渗透内心的喜悦,使我主动的写了剧评和书评。 其实,我的生物老师完全可以告诉我们书上第几页是什么什么图,让我们记忆,但那不是我们的切身体会,我们不会印象深刻;文学老师也可以将他对《雷雨》的理解讲给我们听,但那不是我们的真实情感,我们也不会去认同。 作为老师,讲清楚绝对不是必要条件。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必须把学生看成是 独立的人、发展的人,不要以我们的经验去绳正学生的观念,要知道经验永远代替不了孩子的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必须经由他们自己探寻、体验、感受、生成,正如种子必须经历春华秋实,方显成熟;果实历经风霜雨露,才能甘甜。 三、 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芦老师说有一些人很有激情、很有才华,但却讲不出来,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心理上存在障碍,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我们念书时接触的都是死板的心理学,没有像今天这样上过鲜活的心理剖析如此深刻的课。很多时候我都以我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一定要大声说话,努力展现自己,却从来没有关注他们不愿表达的真正原因,他们心理是怎么想的。 孩子与大人不同。孩子是一个充满着多变性的个体,我们无法以横切树木的方式剖析儿童,更不能将他像小老鼠一样关在实验室里作试验。但是可以经由多种方式探究发现孩子的生长法则,推敲出他的真正需要;然后更进一步地针对发现的结果与孩子的需要,研讨出“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用最适当的安排,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自动地产生“去尝试”的喜悦,和大人所谓的“学习意愿”。 如果我们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与人相处,就更应该创造机会和学生深入的交流,这样他们才能够慢慢地走出内心的恐惧,才会有更多的创意。 四、思路创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如果不让学生去思考、去展示,又怎么能够发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并引发他的创作能力呢, 我曾经听过著名教育家赵谦祥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讲的是高中教材中关于写诗的内容。赵老师始终没有告诉学生到底什么是诗,但是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大家都明白了诗的特点和怎样写诗,并且写出了好诗。学生自己去体验了,就激发了他内在的对于诗的认识和积累,这样的体会不是比老师告诉他掌握的更深刻吗, 多元智能有八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如果仅仅是老师说学生听,那么锻炼的是学生的什么能力呢,最起码语言智能、逻辑推理能力是不会被激发出来的。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小组合作,那么最起码学生课堂上的人际关系智能也不会被激发,其他的几项就更不用说了。而初中的学生是什么特点,他们的大脑在这一时间段才能发育到成人的水平,才开始对高级的、复杂的行为活动有自己的认识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并做出有意识到活动。那么如果我们不给他机会,岂不是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不管是用舞蹈表现英文字母,还是用周杰伦《双截棍》的调子去背课文,都是基于教师的肯定。我们经常认为智能就是智力,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偏差,我们没有去全面发觉学生的潜能。比如小孩子把刚买的玩具损坏了,我们只看到这样的结果,却忽略了在这个他拆的过程中,他看、听、思、做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每个孩子都具有智慧潜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我们就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去肯定他、改变他、发展他。 五、求同存异、共同走向真理 那天听了一个老猴子与小猴子的故事,我深受启发。我特别想流泪,我这个一直以为读过一些教育方面的著作、了解一些最新观念、觉得自己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在那一刻羞愧万分。 几只老猴子被关在笼子里,他们想够笼子上面的香蕉,但是有受伤的危险,于是他们放弃了。后又进来的小猴子就被告知不能去摘香蕉,可是小猴子不干,于是就挨打了。老猴子就想要求小猴子和他们的观点一样,就是因为它觉得那是对的。我们可不就是那只老猴子吗, 有一天晚上,我和孩子一起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一个动手的作业,一张小孩的头像,没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需要我们把旁边的五官剪下来贴到相应的位置。我把 剪下来的样子摆到小脸上,一个五官端正的小男孩就呈现在面前了。现在要让孩子来贴,他上手就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我说:“迟骋,要不要把鼻子向上移一点,” “不吧,就这样吧。” “来,儿子,看妈妈,妈妈鼻子在哪里,是不是在下巴上,” 他摇头。 “改改吧,向上点。” 他试探着又往上移,这一下好了贴到额头上了。 “还要不要移,” 他说什么也不做改动了。我勉强和他一起按照他的意愿把五官都贴好了,才发 现原来贴出的孩子是那么滑稽、那么可爱。孩子的鼻子很夸张的长在额头上,但是他所贴的眼睛也特别朝上,还在鼻子上面。说明孩子其实是明白五官的位置关系的。而实际上,这幅画特别像动画片里的人物,很有个性,莫不成我儿子有这个天分,我差点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 我的孩子这么小,他的想法就这么多;我们的学生已经很大了,他们的想法更多。很多时候,我们有的只是老思想、老观念。要想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我们只有学会很好的沟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奇思异想,我们不代表真理,要求同存异共同走向真理。 且学且思且行,收获在充实着,信心更坚定了,我在不断努力着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回眸拾贝 积淀收获 文登市七里中学 刘清华 曾几何时,同事们、朋友们的北京之学,令我儿时对北京的根深蒂固的向往与钟爱,在心田里又不断生长蔓延。局领导的高瞻远瞩圆了我的梦,我非常荣幸得参加了文登市初中名师北师大的高级研修班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收益颇丰,感慨颇多。 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专家们睿智的高深理论、精确的教育视角,令我一次次耳目一新、心潮澎湃、跃跃欲试,思想逐渐在“蜕变”。回眸培训中的点点滴滴,重新拾贝,积淀起沉甸甸的收获。 一、学有所获启新程 我曾经设想在这样一个高等学府,教授们的讲授该是多么深奥、多么枯燥,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的距离该多么遥远啊~可是从第一节课的破冰训练开始这种想法就被彻底否定了。每位教授都是那么温和随和,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研究实践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理论实际化,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讲解描述所吸引,被他们的思想思考所震撼,被他们的博学深邃所折服。 贺斌教授用他出口成章、诙谐幽默的语言博得了大家的一阵阵喝彩,更是用生动形象的的比喻诠释了教学的艺术,让每位成员明白了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的重要性;张红教授引领我们认清我们教育者在教书育人中的“误区”,让我们知道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认清自己的位置,明白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策略的根基;赵继红主任、张文娣老师用自己的亲身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教育名师平凡的但不同凡响的成长历程,分享了她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她们在自己的工作中那种发扬改造、执着钻研、对教育的不懈追求的作风,以及把一次次挑战都看成一次次成长的机会的精神,为我们年轻教师做出了榜样,值得我们反思学习;张彩云教授认真地为我们分析了什么是行动研究,揭开了行动研究的神秘面纱,让大家明确了如何做行动研究,其实它就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影相随,但需要去记录去研究;姚计海教授、孙炳海教授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帮我们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专家教授们的报告总是把在一线埋头苦干的我带入教育和管理的理论世界,使我的认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带着从教授那取来的新经我将开始新的征程,我坚信“思想有多远, 路就可以走多远”! 二、为爱寻得源动力 这次培训,教授们在报告中提到最多就是要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 题,学会如何与学生沟通并进行引导„„ 姚计海教授提到令他至今不能忘怀的初二英语老师,由于不问青红皂白让他写检查而致使他从此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乃至影响了他一生的时候,我深感作为教师的任重道远,同时发现了教育中爱的“盲点”,而伍教授的报告又为我寻得良策。 伍芳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多元智能理论及在教育中的应用》,乍一看这个报告的题目,给人感觉理论性很强、高深莫测、难以理解。但伍院长结合大量的新颖的教育实例,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多元智能以及它所包括的八大智能,明白了在老师眼中孩子为什么存在差异,原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们在校园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经常注重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其他潜能。其实,我们认为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只是他们的语言、逻辑数学智能较强,而其他方面的智能不一定存在优势;经常上课做小动作的学生,其实只是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较发达,而其他潜能未得以发挥;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思维敏捷,但考试容易马虎出错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智能占很大的优势而懒于动手;不爱与人交往的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较差„„但每一种智能对于学生来说,都同等重要。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供恰当适度的环境和条件,使每一个孩子的多元智能均得到长足发展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更全面的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潜质,才能为爱寻得源动力,才能真正的爱学生,才能把我们从技术磨练的枯井中拉出来,从为教而教的误区中拔出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工作,才能做学生的益友良师„„ 我觉得我的性格与教师职业有着相当大的吻合度,我喜欢看每一位学生是怎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喜欢去研究怎样才能推动他们一点点成长。可是这种单纯的“喜欢”在琐碎繁重的工作中、在堆积成山的作业中、在接二连三的祸端中渐渐削减。聆听着教授们的教诲和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曾经没有正确认识学生的天性和潜能,没有从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没有使每个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空间和时间,而过多的去培养那些所谓学习好的学生的片面的能力„„ 爱学生,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是爱学生的,爱我的教育事业的,如何才能真正的爱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有助于充分开发其潜能的条件,从而使每个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呢,首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各自的智能和潜能,共同进步。其次,若我们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情绪很愤怒、焦躁时,应该先不要说话,稳定心情。因为根据心理学理论,极度情绪状态下,人的各种智能尤其是语言智能被阻断,思维变得狭窄,容易说话语无伦次,不但处理不好矛盾,还容易偏离轨道激化纷争。所以,要先抚平情绪,理好思路,然后再解决问题。同时,也说明在教育学生时,若学生处于极度状态时,就不要讲大道理,因为这是在进行“左耳进右耳出”的无用功,毫无教育价值。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以柔克刚,激活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方能提高教育效果。现在我才深刻的意识到尽管恨铁不成钢,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方法不正确。我暗自发誓即使再疲惫也要张开一天不知说了多少话的嘴给予学生急需的抚慰、开导、赞扬;即使再生气也要静下心来听学生的申诉,不能轻易批评指责;即使遇到再不努力的学生也要帮他找到自己的优势鼓励他奋发向上„„ 此次培训为我敲响了警钟,使我如梦初醒。我要在我的班级中实现我的很多想法,将我所学到的理念付诸实践,真正做学生的益友良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用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带来愉快轻松的学习生活。 爱,执着的爱,它是成就梦想的一盏明灯,是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 三、读书富脑增储备 在钦佩慨叹教授们知识渊博、深邃透彻的同时,我深深地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价室张爱兰主任的精彩的报告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主任所说的,利用信息化这一平台,教师(或其它教育工作者)写教学案例(或工作随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的途径。我对这一观点深有感触。自从文登教研网教研论坛开通之后,我开始经常在论坛上看一些,写一些东西,发一些贴子。开始是工作需要,后来,这种需要逐渐形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我觉得每晚坐到电脑跟前,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泡一杯茶,看看网友的贴子,有同感时,自已也写一些东西,漫步在其中真是一种快乐与幸福。有时,想写一些东西又觉得不知从何处写起,这时,我便看,看别人写的东西,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也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与灵感。有时,写不下去,便上网看文章,看教育方面的书,有时趴到桌子上静静的想,我的工作下一步应如何做,我们应如何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尽管如此,但由于知识和理论的不足,教学研究中仍有时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捉襟见肘、困难重重。 研修培训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与决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大凡有成就的老师,都是爱好读书的,如魏书生、于漪、钱梦龙等,他们爱读书,在书店里千万本书中淘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几本书,是他们莫大的幸福,这就是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正是读书推动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使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所以作为教师的我,要为自己多“充电”,做好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要继续“读书读书再读书”,让读书写作成为自己迫切的需要,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写作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让其为生活加点“糖”,为生活增加充实的乐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背景越宽广,理论视野越开阔,观察事物就越敏锐,思考问题就越深刻,研究探索就会越到位。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四、钻研反思正航标 通过这次学习还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以前也知道反思重要,可是总是身陷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无法自拔而敷衍反思,疏于反思,这恰恰证明我对反思并没有正确的认识。 卢咏莉教授的破冰训练,每一个环节安排得环环相扣,都是教授给我们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陷阱”,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暴露出我们思考方式、行为方法的弱点,进而引发我们去思考、去反思,渐渐得教会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使课堂真正的活跃,更有内涵;如何利用恰如其分的评价、切实有效的合作使学生“破冰”。尤其是培训末芦咏莉博士和我们全体学员进行了的同侪交流,主要围绕培训的学习内容,回顾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交流自己的所得所感,让我们感觉整个培训犹如一节课有始有终,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寻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撑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以此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更高效。 如今,我深刻的感受到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的重要性,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回顾这些年的教学工作,置身于充满变化的富有意义的教育情境 中,值得回味,有待于加工、提炼的经验俯拾皆是,及时记录、反思就留下了实践和思考的印记。而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阵,没有深入思考其根源,没有找到理论的依据,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生长点”不久就被淡忘,逐渐消逝了。所以,我没有形成自觉写反思的意识与习惯,而是被动应付校领导的要求才例行公事地写写而已。一位专家说得好:“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可以工作二三十年,如果没有反思,那这二三十年也只不过是机械的重复劳动而已,又有什么意义呢,因而,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的好吗,教学环节合理吗,学生参与活动了吗,教学效果怎么样呢, 教学环节中的得与失„„把这些好好想清楚,然后认真地写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如此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有的教师总是争分夺秒地与同事“抢”学生的学习时间:上课早一点、下课拖一点、作业多一点。这种“敬业”精神,令人可敬。虽然能在短时间 于玲 “无论做什么领导,都不要放弃那短短的三尺讲台,它是一位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听到赵老师在今天下午报告《分享》中提出这个观点时, 孩子的欢歌笑语,琅琅书声,是天籁之音,是花开有声,是幼竹拔节之韵„„ 我喜欢在课堂中聆听这种天籁之音~ 个性化评语:架起师生间的心桥 曾几何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家、校了解学生的载体;曾几何时,学生评语令诸多孩子“几家欢喜几家忧”;曾几何时„„ 在张爱兰主任的报告讲座中,当我听到张主任指出: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定要富有个性化时,马上引起我的共鸣。是的,先前我也亲身有过张主任所举事例的体会:最初干班主任,为了对每个孩子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与我有心灵的沟通,我煞费苦心地在平日及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关注每一个孩子,学期末对他们写出的评价语言让很多学生暗自佩服,说我什么事儿也逃不过我的眼睛;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认为已在讲台中风风雨雨的我把自己排在了老字辈行列,网络的出现让我知道大家对写评语也可以偷梁换柱,把在网上下载的几个固定模式的评语版式分四种往班上学生身上一套,确实省时不少,心中也暗自窃喜过。但慢慢我也发现,学生在看我的评语时也都只是看一眼马上扔在那里,然后一句“套话”给了我最真实的评价。为此,我心底透凉,与先前相比,以前孩子们在学期末总是望穿秋水地期待看我对他们的综合评价,而如今这评价在他们眼里已是废话,可有可无„„ 是啊,虽然评语的套搬让我节省了时间,但我却从中失去了更多:我失去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失去了家长的信任、失去了孩子们的期待、失去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我拿什么魅力来感染教育我的学生,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中回旋„„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的,学生的学习、个性、特长也各不相同。我怎么能以同一种模式来评价十几个学生呢,套路单一、内容雷同的评语让学生觉得我是在敷衍了事,我的为人师表又体现在哪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评语换个姓名就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学生,我是轻松了,可是学生无法从评语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而也就达不到评语应有的效果。 要知道,孩子非常重视老师对他的每一句评价,也许,我们无心的一声赞扬会在学生失望的心田中播下希望的 种子;也许,我们不在意的一个批评又会让本已灰色的心永远蒙上绝望的尘埃。因此,我们在写评语时一定要注重个性化,因人而异,要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语言的艺术性,评语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又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五更寒。”在评语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找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告诉学生“你能成功~”“你非常能干~”“努力,你就会有更大的收获!”„„通过及时的鼓励、表扬、、指正、扶持,点燃他们心灵中上进的火花,帮助他们客观全面认识自己。同时,个性化的评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以文字形式进行交流,关系更加融洽,进而学生便能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行走在探索的课堂教学中 “做任何事儿都要认真研究和琢磨”,这是在张彩云教授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张教授家里一个18岁的农村初中女孩儿,六年里自学读完专科学前教育课程,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做了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是什么让这位农村女孩儿在短期里取得如此成绩,正如张教授所说,靠的是自身的那股探索、研究的韧劲儿。听到这里,我暗自佩服这个女孩儿,与她相比,我们的条件比她优越多了,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我们安身立命的课堂中,我们是否也象她一样去去认真研究和琢磨呢,为此,对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课程的实践文本。”这句话清楚地为我们定义了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的主体永远只是学生。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学生在情感上,从不 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如专家所言:“让尽可能多的学习主体进入学习过程,警惕伪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仅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影响。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从这个角度讲,关注学习过程比关注学习结果重要,关注终生学习比关注一时学习重要。 对比有效课堂,回顾诊断我的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不乐观,不能否认仍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如:课堂上过多地关注自己讲授的进程,而没有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很在意自己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相对考虑的较少。因此,今后的课堂教学的深度,我就不能一味站在教师立场上设计与策划,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花枝招展;而是思考设计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捷而又有力,从而更易于被学生群体理解与接受,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进而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实现高效的 课堂教学。 在和谐关系中捕捉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有幸聆听了张教授《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的精彩报告。从这个报告中,我感受到好的教育方法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还记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两千多年以来,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我们为寻找这个支点而奋斗。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学生的潜能就是地球,而这个支点,在我看来,就是教师教育的方法~ 一日,我正在新授《极地地区》。正当我讲述得兴致勃勃时,我发现了班上的头号闹包曹景林在嬉皮笑脸地向同桌做鬼脸。按我以往的脾气,哪能容忍有人在我的课堂上捣乱,而此时,我忽然想起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一位私塾先生的话“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未必没有出息”。应该说曹景林这个孩子虽然平时调皮,却是个爱好广泛的聪明孩子,如果能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把多余的精力用到学习上,他肯定会是个出色的学生。那么如何把这块璞玉雕刻成宝玉呢,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于是,我边讲边走到他面前,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全班同学说:“瞧,我们的曹景林同学正在做什么,”他同桌一听,马上幸灾乐祸地说:“做鬼脸,不认真听课。”我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曹景林说:“是吗,”曹景林有些尴尬地低下了头。我把话锋一转,对全班同学说:“可老师并不是这样认为,我觉得他应该是想通过做鬼脸引起老师的注意,准是他脑袋里盛了很多有关极地的知识,他急于把自己的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 我的这番话,是曹景林始料未及的,他不知所措地望着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微笑着注视着曹景林,用鼓励的眼神告诉他,老师是信任他的,相信他一定能行~ 短暂的沉默之后,曹景林站了起来,红着脸缓缓地说:“是的,我前些日子看过了四川频道的十集关于极地实地考察的记录片,它上面说南极地区„„”随后,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六级以上大风,高原反应,考察的艰难„„”他基本做到了面面俱到,同学们都带着异样及佩服的眼神认真听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在他眉飞色舞地讲述完之后,教室里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曹景林能讲这么好,也出乎我的预料,于是,我抚摸着他的头,高兴地说:“曹景林,你真了不起~比老师知道的还要多~”然后,我转向全班同学真诚地说:“同学们,多看书,多看科普片,多出去走走,所有的地理 知识都在生活之中,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学习,我们每个人都会象曹景林一样博学多才~” 对于我的夸奖,曹景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时也露出那腼腆、满足的笑容。看到他充满感激的眼神,我知道,我成功了~ 当我走出教室的时候,曹景林快步跑到我面前,塞给我了一张纸条:“老师我并不是博学多才,没你说的那么棒,但我会努力的。”回到办公室回想起我上的这节课,我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如果刚才我一个不小心,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引发了他们的抵触情绪,那祸及的就不只是一节课的效率了,可能会使这个孩子因我而厌恶地理乃至厌恶学习。而冷静下来,我在不知不觉间,实践了“小处着眼,随机育人”的教育机智,不仅完成一节高质量的新授课,更重要的是我用教育机智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受到教育,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 在兴奋中听完孙炳海教授的《教师实践着的心理学》。其中,“不要当堂批评任何一个孩子”给了我很多启示:常常在课堂中,孩子的出错及恶作剧、小动作会引来我们随之而来的暴风骤雨;常常我们把赞扬与关爱更多地洒向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常说,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今天,我才深刻体会到:的确,我们就 ”每一个孩子的“神”。作为人师,我们常常高唱着“爱每一个孩子”,那是要做“爱 么,我们做到了吗,当然,班级中那些学习的佼佼者,随时随地都不乏“师爱”,它们的优秀表现常会博得各科老师的赏识与表扬,所以他们会奋起直追,情绪高涨,而那些班级里的“丑小鸭”们,我们关注到了吗, 我不由得想起我班的超,各科成绩不理想,但酷爱摄影,于是家长会上让他负责拍照,回去处理后发在班级博客上;班级读书沙龙活动时他是记者;综合实践课上他负责采访如此等等。同时,课上,经常给他开“小灶”,给他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尝试成功的喜悦;课下一有时间,我就和他谈心,鼓励他,让他知道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个优秀的孩子;我又多次和他父母沟通,想更多地了解他的一些情况。听他妈妈说,他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孩子,让他管理班级的公务,有条不紊。孩子的妈妈看到孩子的变化,特意打电话感谢我,我当然也很高兴,为自己的劳动没有白白付出而高兴。之后的日子里,他的进步是各科老师都有目共睹的,他似乎都变了个人~ 我想:保持这样的态势,“丑小鸭”最终一定也会变成“美天鹅”的~可见,扬长促短,教师爱的正面期待真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此,我更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和宽容是多么的重要,但要做到宽容每一个学生又是多么的不容易。不论有多难,我都会永远牢记 :对学生要有宽容心,宽容比惩罚更具有说服力。尽自己所能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幸福追梦 文登市七里汤中学 宋晓燕 从知道自己入选“文登市名师建设工程培养人选”的那一刻起,兴奋之余,困惑也在潜滋暗长。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脑海:“怎样才能成为名师,我需要做些什么,”此次北京研修之行,仿佛迷雾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想它也会如理想之光,引领我一步步走向崭新的天地。 回首昨天,一节节生动的课程历历在目;梳理收获,发现极小的细节也能带给我无限的启发,选取点滴,谈谈我的反思与收获。 反思一:课堂原来可以这样生动 还记得第一天的课堂上,熟悉的卢咏莉博士的“破冰之旅”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笑声、掌声、报数声、讨论声,如果不是亲临其境,您很难想象一群平时一脸严肃,或而立 当头、或已然不惑、甚至还有似知天命的家伙会像孩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在这里,没有乏味的说教,没有声嘶力竭的讲解,没有那脸板得跟黑板一样的老师,有的就是娓娓的语调,启发的语言,多样的方式,碰撞的思想,灵动的思绪,智慧的追问。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又是那样的生动,更是那样沉甸甸的获得。处在其中的我们,全心投入,快乐互动,激情飞扬。这样的学习方式谁不喜欢,这样的课堂谁不迷恋,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的课堂是不是生动有趣,我的学生能够 快乐学习,如果在以前我想我会大声回答:能~可是今天,在经历的卢老师的课堂之后我只能惭愧的低下头,卯足劲,找方法,奔向目标了~ 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便进行了“三四四五”“自主合作模式”教学的探索,座位模式由“排排坐”变成了“团团坐”,也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但想放手又不敢放手的纠结,想生动却仍然死板的课堂气氛让我头疼不已~为了“讲”明白,我仍在喋喋不休,尴尬无奈的生活在改革与传统的夹缝中。虽然也想过创新,也有过无数的尝试,但总感觉自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我甚至听到自己疲惫的喘息声。 卢老师的一席话,她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简单的追问,四两拨千斤,“当你感觉失控、担心、害怕,因为控制的需要而不放手,是因为教师的素养需要提高。”似迷雾中的灯塔为我找到了止步不前的症结,“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很多东西,但活动不是教育的本身,只有活动后的反思才能让我们有所收获。”“课堂上,任务设定的时间别太满,要精,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是活动后的反思。”“要能接受差异,真正的好老师应该能够容忍混乱,心理承受应该有弹性。”“目标明确才能取舍”“换位思考就是穿着别人的鞋子站在别人的路上”“在团队合作中应该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互相妥协才能双赢”更启发了我的思维,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更让我这样一个从不追星的人也有了追逐的意愿。 我想或许短时间内我无法破除深层的“坚冰”,无法成为真正的名师,但我可以融化我脑中的“坚冰”,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快乐也让自己快乐的老师。 反思二:行动研究原来不是空中楼阁 教科研对于我来说,一直是极度神秘又让我感到万般无奈的事情,犹如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口。这次学习的最大的突破性的收获是明白了行动研究原来不是空中楼阁。 张彩云老师的《行动研究——教师教科研的最佳选择》让我明白,一线教师的教科研是着眼教育教学规律,立足身边问题,努力将基础教育领域方向性的课题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就是从自己的“痛”开始,从“困惑”和“抱怨”中寻找项目研究的课题。是啊,人们常说“习而无察”,常说近处无风景,我们以前进行课题研究就是犯了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当我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去进行选择课题,特意甚至是刻意进行研究,但回过头来仍头疼于身边的教学细节;天天对身边的困惑进行分析,想寻找解决的办法,却不知将其作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索,结果到头来,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近处也有风景。在搞科研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应该将自己教学中的“切肤之痛”拿出来,摆上来,细致分析,科学研究,我想当收获之时,我们不但掌握了行动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痛并快乐着”的境界~ 反思三:多元智能,开启缤纷教育之门 伍芳辉老师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我开启了缤纷教育之门。 建立多元学生观:以前在我的眼中,学生之间智力水平差别很小,当成绩出现差异时,便认为就是他没努力。我也一直用这种观点来教育学生,这就出现一种误区,当孩子很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时,他便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就是智力水平差,这是后天无法改变的,便真的不再进取了。 而伍老师在讲课中提到,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因此,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种类型都是值得期待的花朵。 重新思考“因材施教”:在多元智能的前提下,我清楚了因材施教,是针对所进行的教学内容,结合每个孩子身上的优势智能、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来选择和设计多种多样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用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为学生创造多种能够激发拓展他们各种智能的情境,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扬长补短,减少挫折和失败,展现缤纷个性。 重新建构评价体系:缤纷多姿的充满个性的学生,不但需要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需要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开启智能”的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不能单纯以成绩论英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建构一个在不同的环境和状态下进行的,能够真正考察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使这种评价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让每一朵花都有绚丽的绽放。 反思四: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卢咏莉博士的“?”理论,相信会让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人终生难忘,那个“? 的形象也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科教学如果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往往 会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因为教学不但需要本体性知识,更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条件性知识,只有这样的两条腿都健全,我们才有可能建立平衡的实践性知识。 可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本体性的这条腿尚且不粗壮,也谈不上深厚的条件性 知识,平衡的实践性知识就更无从谈起了。所以,加强学习就成为“两条腿走路”的先决条件。这次为我们讲课的老师中,多半都有心理学的背景,这样的背景正是教学一线的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我想我下一步的首要目标就是重新回顾一下学过的心理学的知识,认识了解学生,学习一下教育学,洞悉教育的规律,了解一些管理学的知识,强大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 教而方知困,学而知不足,但是我想只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作 风”,禀记赵继红老师“学习是弥补自己缺憾的良方,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发动机”的良训,且学且感,且行且思,我也会在前进的路上收获精彩。耕耘不止,行者无疆,我愿执着地穿行,幸福追梦。 物理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文登市七里汤中学于振芳 今年10月25—29日,我到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参加了第十一届山东省青年教师物理优质课比赛的听课。置身于美丽宁静的烟台一中南校区,除了感受到举办方烟台一中的热情好客和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在比赛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不虚此行。赛后有种强烈感受:外出学习可以使我们教师在教学育人上做得更好,成长得更快。现总结于下,与大家共勉: 1(知识整合,妙~ 针对《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这两节实验探究课,不同的老师分别做了不同的教学顺序,细细听来,都十分恰当,看来,对教材的重新整合的确体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也与教师的素质有密不可 分的关系。有的从生活应用中引出规律,有的从小组合作探究中得出规律,而引入新课都下了极大的功夫,有的联系生活激趣引疑,有的表演魔术振奋人心,有的自创教具紧扣课题,有的巧设谜语活跃气氛,有的师生配合搭台唱戏,教材上的实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但教师有智慧,设计出新颖、有趣、创新、实效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所以无论哪种方式,都十分顺畅、有效不分仲伯。 2(环节过渡,精~ 教师的基本功过硬,各教学环节,虽形式各异,似无法,确有定法在其间。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理得环环相扣,过渡极为自然,如同故事进行到此刻,就当有下文一样,引人思考。因教师准确的语言串联,各环节过渡时,毫无唐突之感~尤其,烟台龙口教研室的赵剑锋位老师和威海文登市七里中学的于秀敏老师,更是以自然大方的教态、流畅优美悦耳的教学语言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称赞~我的体会就是,听完这样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一个字,美~~ 3(启发质疑,实~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疑问,教师能灵活的处理,说明课前下了功夫,而且教师点拨时,语言中的启发性,引导性,能启迪智慧,没有暗示,又十分恰当~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 ”出来的。 学生“悟 真正是用真实存在的问题,即真问题来串起一节课,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激荡,在我心中,也是如此~~我不得不说出心中的感觉:震撼~ 4(学习过程,趣~ 那些优美的课件自不待言,那些有趣新鲜的实验,确实让学生们快乐起来,热情高涨起来。如庆云二中的张爱琴老师,让学生分别头戴标有蜡烛、凸透镜、和不同特点像的王冠,通过改变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来变化成像特点的游戏巩固成像规律,威海环翠国际中学的宫照刚老师最后让学生利用自制的老式照相机来给同学照尺寸不同的像,巩固了所学规律,掀起学生课堂探究学习的高潮,师生互动真的很巧妙,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积极自主探究实验、边学边实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逐步对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学生真是学在乐中,乐在学中,我听课仿佛进入了神奇的殿堂。怪不得,满满的听课老师都在聚精会神地听~ 5(教具创新,巧~ 观看讲课老师们改装或自制的教具,真是费了心机。如莱州云峰中学秦静老师用改装后的LED灯组装灯塔来带替蜡烛做实验,威海环翠国际中学的宫照刚老师自制老式照相机,新泰市青云二中刘建芳老师自制的喜洋洋玩具时快时慢的敲鼓,紧扣课题,引人入胜,效果甚佳,无不称奇~甚至有些老师借来研究,还有的请教问询。这个功夫之深,用心之细,可以想见。 回来深思,细致归纳,心有感触得出省级优质课教师的十条共同特点: 1、精彩的导入设计,紧扣课题,激情引趣。 2、精练、优美、悦耳动听的教学语言。 3.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4、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点突出—实,难点突破—巧,教学效果—优。 5、课堂教学生成三种声音------学生的质疑声、惊奇声、欢笑声 6、合理、科学的分配教学时间。 7、课件的制作精美、实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8、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设计实用、详略得当,留有弹性余地和发挥空间。 9、都体现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 10、好课都体现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巧妙的“引导、点拨”的新课标思想。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提笔言及,还觉未尽,笔墨太浅,无以表切,唯有亲临,方能体味,有幸参加如此之教研,是我从教之幸事,能常听如此优质课以改良我之教学,实乃一生之幸亦。 踏冰而来,我一路收获着 七里汤中学 徐明娟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荣幸地参加了本次“初中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北师大研修学习,聆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教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的是受益匪浅。以下我主要谈谈我收获中的五点心得。 一、“活动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有在活动后反思才能使活动有价值。” 芦咏莉博士带领我们进行了破冰训练,在整个的训练过程中,我们都是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研究,在每一个活动之后,芦博士都会带领我们一起来反思我们每个小组甚至是个人的一些活动目的或结果。令我们的活动更鲜活、生动,目的性更强。我们现在的教学也一直强调学生的活动,一直喊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等。但我们并没有做到芦博士所给我们展示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上课也让学生活动,但给学生的问题的目的有时会不太明确,或者时间不太充足,我们的问题有时还有太大的价值有时我们让学生活动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得很盲目,或者是活动结束后一点收获也没有,或者是我们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太白了,也至于学生没有一点的积极性,反而心中存有疑惑,我是不是听错了?我们设计的这样的活动能有什么效果呢,只是浪费了我们课堂的时间。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在上课前活动的设计这一方面一定要做到精、准,一堂课其实只需要让学生活动两三次就可以了,宁缺勿滥;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要有自己的收获。 二、鼓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在赵继红老师的报告中,赵老师给我们提到对待学生的建议一点上,我们所应该有的态度是:倾听学生的想法,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有价值的建议,也要肯定,鼓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我们现在的教育,一直在强调的要给学生的 ”,而不是“鱼”,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创造力,往是“渔 往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给慢慢地抹杀掉了。十一学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自己除了可以设计吉祥物,设计校服,设计校园文化,策划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可以自己组织社团,模拟联合国,参与决策,解决学校甚至是世界上的一些“大事”。整个校园里生长着也实现着学生的想法,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学生在挑战中认识了自我,慢慢地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三、教学要学会“投机取巧” 贺斌院长用诙谐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投机取巧——投学生发展学习规律之机,取教育智慧教学艺术之巧。”“少投入,多产出;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贺斌院长特别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利之处: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可以消除学生的焦虑、恐惧情绪,提升自尊、自信。而小组合作之后的展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有了自尊和自信,学生才可以心情愉悦,而学生在愉悦状态下,智慧才能象荷花一样绽放。而通过展示,教师又可以查漏补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主持人,组织者,学生才是 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教师才可以“少投入,多产出。” 对于课改,贺斌院长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模式:先学一家,融汇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后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化;超越模式,应用自如„„ 四、管理的本质是心理沟通 姚计海教授在谈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时,讲到了班级管理:管理一个班级不能总是用“拳头”说话,也不能从来不用,要学会在民主和专制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学生如果自觉性好,就民主多一点,反之,就专制多一点。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呢,那就是合理地利用倾听和表达。要注意的是倾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行为。当我们倾听时,我们可以利用表情来向学生传达我们的情绪和态度,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在认真地与他沟通。关于表达,则要避免出现消极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的态度。姚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深切感受到贴切的表达的重要性:不在于我说了什么,而在于我是如何说的。 五、1.5倍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过,在学习过程中,关于记忆的效果的问题:一个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如果背10遍可以背下来的话,那么背15遍将达到一个最佳记忆的状态。李镗老师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似的1、5倍的例子:我们学习一个理论,一节课学习的 侯青松 此次培训使我加深了对于教师的理解,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概括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两条,教师应该“既有自己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又有成效卓著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我们肩负着的重要使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伟大的称号;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做一个对学生尽心尽意的启蒙者。 结束了愉快而充实的十天,反复品味几位名师的讲座内容,我不禁有下列的反 思: 其一,作为一名教师,过硬的理论素质必不可少,心中要先有体系,就像读地图、画地图一样,这样会高效率地了解熟悉一个城市。就像学习,夯实基础必须形成网络,形成网络才能夯实基础。先了解体系网络,然后一招一式从细节做起,一招一式积累;把一招一式逐步完 善,形成体系。从这一点上讲,教师也是学生,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完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 其二,在教学上,改善教学的第一步,便是教师必须明白学生对教师要教授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成果。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要找出学生的这些不同理解,然后考虑如何建构教学来让学生掌握预期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或看法。若我们能够掌握和运用学生这些已有看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亦会较有意义地学习。因为他们不但能吸收学习内容的重点,还可分享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 其三,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 巧设台阶,创设情境,启发想像,激发兴趣,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创设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尽量多地获得成功,从而享受学习的过程,使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培养出能够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公民,我们还要让我们所有的人,成为幸福的人”。我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在今后应更加注重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来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 对于执拗的学生,不妨先冷处理,查明原因,待之安静后再伺机教育。对自尊心强的学生可采用书信谈心的方式,要以情感人;对于淘气、聪明而又好奇心胜的学生,不妨许一个他认为不可能兑现的承诺,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改变他们的不良倾向。对孩子要诚实守信,否则会前功尽弃;如果自身有错误,隐瞒和搪塞都不是好办法,不如主动向学生道歉,求得孩子的谅解。这样做既树立了良好形象,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对于问题较多的学生,不妨和他们平等相待,请他们监督自己,师生共同奖惩,互相激励,共同努力;对于提出要求的学生,不妨为他设定一个更高目标,使之奋进。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给自尊心强的孩子留有情面,就等于给了他信任和信心。积极沟通理念,良好沟通方式,有效沟通,努力完成好与学生沟通的四步曲: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效方式表达。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仅仅做到这些显然还不够,我们能做到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届届学生的成长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还应该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时刻要求自己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忠诚事业,抱负宏大。有独到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坚定不移地教育追求;追求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天下英才为己任。 第二,勇于实践,成就卓越。有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教育实践,并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取得公认的成功并产生相应的影响力。 第三,尊重规律,追问反思。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教育功能的真知灼见,不断地追问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第四,远见卓识,脚踏实地。有开阔的教育视野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是科学的教育发展愿景以及教育策略、行动的设计师。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脚踏实地不懈地努力追求,成功源于执著。 第五,领袖气质,合作精神。成为影响或带领群体前进的领袖,是引导群体发展的协调人。能感染和激发教师的热情,带领大家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第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要能够把握学科发展 的走向,把握学术发展的前沿,要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善于捕捉新机遇,采取新措施,不断创新和发展。 第七,师德表率,无私奉献;胸襟开阔、人品高尚。能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和他人。 温家宝总理连续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温总理对教育工作一系列指示中一个鲜明的光彩夺目的重要理念。温总理的指示深刻地反映了国家对于教育的期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坚信祖国的教育事业明天会更好。 校长室 2010-11-24 (责任编辑:管晏) 面对新课标,我们该如何应对——关于新课程的外出学习体会 2004年以来,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当属“新课标”了。本人半年来三次参加的学习大部分就是此类内容。 高中新课标不再由传统的科目构成,而是由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共设置语文与数学、科学等八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实行新课程改革,每个学生的修习课程通过学分制来管理。每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经过规定的学时、规定的方式学习,达到质量要求后,就可以获得1~2个学分。三年内必修课学分116分,选修课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学校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达144分方可毕业。今后,高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主要设置必修课,高二第一学期下半期开设选修课(含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需要继续选修某些课程)。总之,课改的突破口是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更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大比例可跨班级的“走课”的选修课真正敲响了兴趣特长的大门。 面对新课标,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我们学校应怎样,对于语文科来说,最迫切的是在大力筹集、增加图书的同时,尽快向全体学生开放图书馆,不是像现在的一二小时小范围地进行,而是尽可能长时间地开放。语文教学的“三主”教育法中有“学生为主体”一条,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如果连阅读的良好环境都丧失了的话,还谈什么开阔视野,素质教育呢, 如果在晚自修自己能掌握的时间看看“文摘”之类书籍都被老师责罚兼没收的话,学生还怎样发展自己的兴趣呢,希望学校和某些老师能理解语文科的特点。同样是作为粤西山区重点中学的江口中学,他们各年级的语文成绩一般都名 列肇庆之前三位,与其学校的12万册图书存量、三大阅览室的开放、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的设置等不无关系。其次,给予老师更大的评价权利。,,年,,月上旬在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举行的全省高中校长论坛会上,,,,多个校长不约而同地提出:考试不变,课改难行;不建立新的、完整的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再次,在征订资料方面,能否像英语那样给全体学生统一订一份《语文报》,它可以全方位地训练和指导学生,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各种专题的方法及能力的指导。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方便老师兼顾课内外,激发学生兴趣。久而久之,语文能力定可提高。还 有,学校如果能尽快建立教师备课资源库,在各科组配备电脑,那就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利用网络了解教学动态,搜集多方资料,更便于集中备课,提高老师的教研水平。学校应高瞻远瞩,及早行动,对于作为全省,,所新课改示范点之一的我校更应先走一步,雷声大,雨点也要大。 二、我们教师应怎样, 新课程怎样上,谁也说不好。但有些“误区”专家不看好,主要表现在: 1、把新课程改革当作教学手段的表演的“大舞台”。 一堂课,表演、绘画、唱歌、做小实验等,以此体现学科的渗透。如语文课,如果学生被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缺乏语言交流、情感教育,那还算是语文课吗,较多专家认为,多媒体教学限制了文学最美妙的境界——想象,它充其量只能部分用于说明文。我曾在上海建平中学听了一位青年老师利用网络上的一节语文课,真有感于这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之先进。但同时,也看出了此类课型的不足:?把语文课原本的人与人的交流变成的主要以人与机的对话;?人为机所束缚(那节课,师生电脑切换不顺利,而且老师不能及时了解众多学生的台下操作情况——有的甚至连“登陆”也未能进入)。纯粹是一堂电脑操作课。所以不受大多数老师看好。而同样是该校的另一位老师,对文章的解读全部采用师生语言交流。老师启发,学生回归读本,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整节课一个字板书也没有,纯粹是一堂语言课,却受到当时观摩上课的几个省市的老师拍掌叫好。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多媒体的作用,它的巨大信息量、它的图文并茂、它的跨学科性,都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但它只是手段,不是内容,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2、盲目追求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探究。但一般来高中学生要探究某个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绝非一堂课几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但某些教师视探究为法宝,追求时尚,喜新厌旧,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消耗在实际价值并不大的探究上。比如,有的把学生限制在抛出问题和预设答案的管道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套路去寻求答案,为学生的探究结论架设展示的平台。这种貌似探究,实际上是穿新鞋走老路。有专家称之为“诱供”——引诱学生走入圈套之义也。倘若探究的问题过于理性化,如“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这样高大全的课题让一个学生根本无从入手,其结果自然是探究的热情大受打击。因此,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选择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或问题,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鉴于此,有专家指出,“研究性教学”提法不妥,宜改为“参与性教学”。 3、课标也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优良传统的继承仍有必要。 这在语文科尤其如此。曾经跟一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交谈,都感到当今中学生对语文普遍缺乏重视,语文积累相当少,文化文学知识底子薄。这确实是国人至少是汉族人的悲哀。加上语文科学习内容杂、评价多主观性、收效不如理科明显等特点,逐渐使学生丧失了激情。学生薄了基础,缺了积累,少了想像,启而不发。所以,学生成了无米之妇,老师则成了技穷的黔驴,结果够尴尬的了。难 ”非“逼”不能把学生争取过怪有老师戏言,“语文也要抢时间、要逼”,似乎非“抢 来,语气中充满无奈。有人说,语文是靠吃老本的。这话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看来这“源头活水”也得重视。新科标很提倡语文基础的积累和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一定要认清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特殊性。不要再埋怨了,现在就行动吧,从初一高一抓起,从培养语文兴趣抓起,从扩大阅读抓起,从最需要长期积累的地方抓起,如字音、字形、标点、成语的积累,唐诗宋词和典范散文及其名句的背诵默写,要有计划地在每天或每周或每学期完成一定内容。语文也要抓 长期训练,也要讲答题规范。这样,基础与能力才能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以上 曲靖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晶老师: 李校长的报告以《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题,总结了近两年来曲靖一中实施新课改的实践与思考。曲靖一中能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科特点,立足校情,结合学生实际,在课程、教法、评价等方面将传统的优秀做法与新课程理念整合,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探索有效途径,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的新课程体系。 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该文章已经被 发布人:江玉兰 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观摩暨《通用技术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研究》子课题阶段报 为促进“有效教学管理年”向纵深开展,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效性,促进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课代训、资源共享,为通用技术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研室于2008年11月25日下午在新海高级中学举行了连云港市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用技术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研究》子课题阶段研讨活动。 参加活动的人员有各县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部分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各直属高中通用技术教通用技术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共计30人。 本次活动日程是:开设了两节观摩课,接着用20,30分钟进行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交流,谈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心得,听课教师接着评课讨论。然后由市教研室江玉兰老师作了总结,不仅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还对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验和《通用技术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研究》子课题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了小结。 活动开设的两节观摩课分别是:新海高级中学高德胜老师的《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一、发新海高级中学徐徐老师的《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主要特点是:1(达成得到有效渗透。上课老师都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案例堆砌,而是紧扣教材,出奇出新,为培及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作了有效积累。2(新课程理念得到充分体现。老师积极倡导自主、合学习方式,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敢想、敢说,问题体现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媒体技术,增大了容量,课堂教学高效务实。由于通用技术课时紧,教学任务重,课本建议两节课缩在一课时 一是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教学的效率问题。通用技术课程由于目前不是高考科目,也无全统考,许多学校不重视,课时严重不足,只有课程标准要求的1/2,所以教学的有效性对通用技术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教学的效率问题。 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上述目标以后,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对课本内容进行取舍。教师列举的案例要既能与时俱进特点,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了,学爱学,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 三是加强同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了一节课,我们有的教师要花上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制课件等,工作效率低下。其实我们今天生活在网络时代,作为通用技术教师的我们,更应充分用 我们的便利,经常上网浏览各个通用技术的教学网站,上一上同行的博客,上传下载一些有价值的视频等,及时整理,分类保存,用时即可以“拿来主义”。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与同行多沟通、有无,实现源共享。外出听课、参观学习时,有条件的能带上U盘、数码相机等,随时随地收集教样一来,到要用的时候才能不慌不忙,信手拈来。例如,徐徐老师的博客就是开放的,许多资料都放本人或他人备课时可直接到上面选择,相当于带了一个永远在线的教案。 四是注意学科联系,减少交叉时间:2007-1-28 23:05:5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1204 2004年以来,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当属“新课标”了。本人半年来三次 参加的学习大部分就是此类内容。 高中新课标不再由传统的科目构成,而是由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共设置语文与数学、科学等八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 组成,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实行新课程改革,每个学生的修习课程通过 学分制来管理。每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经过规定的学时、规定的方式学习,达到质量要求后,就可以获得1~2个学分。三年内必修课学分116分,选修课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学校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达144分方可毕业。今后,高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高二第一学期下半期开设选修课(含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需要继续选修某些课程)。总之,课改的突破口是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更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大比例可跨班级的“走课”的选修课真正敲响了兴趣特长的大门。 面对新课标,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我们学校应怎样,对于语文科来说,最迫切的是在大力筹集、增加图书的同时,尽快向全体学生开放图书馆,不是像现在的一二小时小范围地进行,而是尽可能长时间地开放。语文教学的“三主”教育法中有“学生为主体”一条,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如果连阅读的良好环境都丧失了的话,还谈什么开阔视野,素质教育呢, 如果在晚自修自己能掌握的时间看看“文摘”之类书籍都被老师责罚兼没收的话,学生还怎样发展自己的兴趣呢,希望学校和某些老师能理解语文科的特点。同样是作为粤西山区重点中学的江口中学,他们各年级的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肇庆之前三位,与其学校的12万册图书存量、三大阅览室的开放、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的设置等不无关系。其次,给予老师更大的评价权利。,,年,,月上旬在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举行的全省高中校长论坛会上,,,,多个校长不约而同地提出:考试不变,课改难行;不建立新的、完整的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再次,在征订资料方面,能否像英语那样给全体学生统一订一份《语文报》,它可以全方位地训练和指导学生,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各种专题的方法及能力的指导。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方便老师兼顾课内外,激发学生兴趣。久而久之,语文能力定可提高。还有,学校如果能尽快建立教师备课资源库,在各科组配备电脑,那就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利用网络了解教学动态,搜集多方资料,更便于集中备课,提高老师的教研水平。学校应高瞻远瞩,及早行动,对于作为全省,,所新课改示范点之一的我校更应先走一步,雷声大,雨点也要大。 二、我们教师应怎样, 新课程怎样上,谁也说不好。但有些“误区”专家不看好,主要表现在: 1、把新课程改革当作教学手段的表演的“大舞台”。 一堂课,表演、绘画、唱歌、做小实验等,以此体现学科的渗透。如语文课,如果学生被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缺乏语言交流、情感教育,那还算是语文课吗,较多专家认为,多媒体教学限制了文学最美妙的境界——想象,它充其量只能部分用于说明文。我曾在上海建平中学听了一位青年老师利用网络上的一节语文课,真有感于这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之先进。但同时,也看出了此类课型的不足:?把语文课原本的人与人的交流变成的主要以人与机的对话;?人为机所束缚(那节课,师生电脑切换不顺利,而且老师不能及时了解众多学生的台下操作情况——有的甚至连“登陆”也未能进入)。纯粹是一堂电脑操作课。所以不受大多数老师看好。而同样是该校的另一位老师,对文章的解读全部采用师生语言交流。老师启发,学生回归读本,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整节课一个字板书也没有,纯粹是一堂语言课,却受到当时观摩上课的几个省市的老师拍掌叫好。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多媒体的作用,它的巨大信息量、它的图文并茂、它的跨学科性,都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但它 只是手段,不是内容,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2、盲目追求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探究。但一般来高中学生要探究某个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绝非一堂课几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但某些教师视探究为法宝,追求时尚,喜新厌旧,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消耗在实际价值并不大的探究上。比如,有的把学生限制在抛出问题和预设答案的管道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套路去寻求答案,为学生的探究结论架设展示的平台。这种貌似探究,实际上是穿新鞋走老路。有专家称之为“诱供”——引诱学生走入圈套之义也。倘若探究的问题过于理性化,如“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这样高大全的课题让一个学生根本无从入手,其结果自然是探究的热情大受打击。因此,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选择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或问题,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鉴于此,有专家指出,“研究性教学”提法不妥,宜改为“参与性教学”。 3、课标也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优良传统的继承仍有必要。 这在语文科尤其如此。曾经跟一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交谈,都感到当今中学生对语文普遍缺乏重视,语文积累相当少,文化文学知识底子薄。这确实是国人至少是汉族人的悲哀。加上语文科学习内容杂、评价多主观性、收效不如理科明显等特点,逐渐使学生丧失了激情。学生薄了基础,缺了积累,少了想像,启而不发。所以,学生成了无米之妇,老师则成了技穷的黔驴,结果够尴尬的了。难怪有老师戏言,“语文也要抢时间、要逼”,似乎非“抢”非“逼”不能把学生争取过来,语气中充满无奈。有人说,语文是靠吃老本的。这话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看来这“源头活水”也得重视。新科标很提倡语文基础的积累和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一定要认清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特殊性。不要再埋怨了,现在就行动吧,从初一高一抓起,从培养语文兴趣抓起,从扩大阅读抓起,从最需要长期积累的地方抓起,如字音、字形、标点、成语的积累,唐诗宋词和典范散文及其名句的背诵默写,要有计划地在每天或每周或每学期完成一定内容。语文也要抓长期训练,也要讲答题规范。这样,基础与能力才能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以上内容,希望能给教改前沿的教师一些借鉴。 三、其他体会 1、对“三主教学法”的认识。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谓之三主教学法。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三大语文教学专家之一的钱梦龙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观点。尽管屡受质疑批评,但至今仍时时被人提起、引用,足见其生命力很强大。当今语文新课标,大力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改革,主张创建一种“自主、参与、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依我看,这多少都脱胎于钱先生所提倡的“三主教学法”。目前的情况是,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坚守主导和主体的角色,大放心也不大情愿尝试把主体角色还给学生,生怕驾驭不了课堂。这是与教改精神背道而驰的。 2、语文教学内涵的认识。以前,我把语文简单理解为“语言和文学”,现在则理解为“语言、母语、文科”,因为语文教学更要主动贴近生活,注重积累和生命体验;它要求培养民族的优良传统;课程应具有审美性、人文性。读作品,实则是与作家对话,接受真善美;写作文,则是把自己的情感付诸文字:这是当 今语文界有关“人文性”的一些观点。语文的功效不在课堂而在课外,可谓“功在语文,利在千秋”。或者可以说,语文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科目,即使终其一生,也不一定就能登峰造极。它可谓无所不包,广阔无边,似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跟语文有关。此所谓“大语文观”也。所以语文教学不能有短视行为。 ”的认识。以往的教法,老师问学生答似乎很合逻辑,老师多几 3、对“问”与“答 次发问即是启发式教学也似乎正确;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这样教出来的学生, ”与“答”的教学艺术。比仍然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所以,老师要大力探索“问 如,变老师问为学生问,变学生答为师生一起答,集中学生疑难问题重点解答一二„„这样,师生互动了,参与了,合作了。总之,一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的方式、能落实学生自主参与合作的方式我们都可尝试,并从中找到教学规律。这也算是教学上的“一体多元化”吧。 以上便是本人外出学习的一些心得。
本文档为【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