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举报
开通vip

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是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遇到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对解决新型城镇化中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城镇化新型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

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是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遇到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对解决新型城镇化中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城镇化新型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型城镇化已势在必行。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镇化,仅有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优化,而不能让进城农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没有生活质量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变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城镇化。 (二) 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而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集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本源意义。(三)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人口聚集、产业结构、环境承载与低碳绿色相互协调的内涵式增长的发展之路,其本质要求就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提高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是城镇体系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城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的现代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结合各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城镇化道路。 (五)新型城镇化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务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镇化运作机制, 既要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三、发展理论 关于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涵盖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对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理论可大致划分为聚集-扩散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人口流动理论。 (一)聚集-扩散理论。聚集-扩散理论重点是对城乡动态关系,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形成机制论述。该理论认为区域空间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聚集和扩散。区域发展初期由聚集效应占主导,之后扩散效应发挥力量。聚集与扩散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使区域竞争力不断增长。集聚是在工业技术影响下,空间集中产生更高经济效益,使得分散的工业向农村中心汇集。集聚包括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两个方面。聚集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客体的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聚集不经济是指因空间集中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减少。聚集效应是由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为空间聚集提供吸引力和推动力,后者则产生排斥力和约束力。扩散是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放缓,使得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出现了由集聚点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现象。 (二)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指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最初是点-轴系统理论,然后发展到“点线面”空间结构说。 1、点-轴理论中的“点”代表各级中心城市,这里人口和资源集中,是区域内的发展重点。各级中心城市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起来,而这些线状基础所经过的地带称作“轴线”地带。规划出各经济发展阶段的“轴线”和“点”,能够更好发挥集中和扩散作用,组成点-轴开发系统,简称为“点-轴开发”。 2、点-轴开发,就是在发展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经济区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重点发展对轴线连接的若干个点。与集中扩散一样,随着发展的进行,逐渐将重点集中于较低级别的发展轴上。在中心城市周围根据情况寻找次级发展中心,高级中心带动次级中心的发展。同理,围绕次级中心产生三级四级中心,逐渐扩大区域范围。 (三)二元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由美国学者阿瑟·刘易斯于1954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由现代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组成,建立了两部门经济模型。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在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为零,降低了农业部门整体的平均收入水平,此外,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扩张使得工业部门能够吸收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二元结构理论也存在缺陷,因为它只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但农业也会不断的发展,无限劳动供给不现实。 (四)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斯在1955年首先提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一些增长点,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的形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类型,制定经济计划来建立增长极;一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类型,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聚集来产生增长极。此后,法国地理学家布代维尔把增长极同城镇联系起来,将增长极的“极”确定在城镇及其附近区域。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的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认 为: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应以极化效应为主。在经济发展后期,则以扩散效应为主。极化效应使生产要素从非增长极向增长极集中,扩散效应则使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其腹地分散。城镇作为非均衡系统中支配全局的优势区位,它集中了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势,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资金、信息及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集散地。 (五)人口流动理论。人口流动理论的重要理论和模式有“推一拉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和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其中“推一拉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城镇化动力因素。“推拉理论”认为,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吸聚作用体现在多种方面,包括资金、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但是尤其以劳动力的吸聚作用最为突出。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受到农村内部推力和城镇吸力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城镇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并且城镇的生活方式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也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往城镇生活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传统自给自足经济的破坏,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维持生活或提高生活水平,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因此农村内部也产生强大的向外推动的推力。在“拉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过程。 四、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做法 (一)地改市扩大建制市数量。建国以后安徽的城镇化水平就很薄弱。1948年安徽只有一个建制城市(蚌埠),人口不足20万人;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设8个建制市,市区人口仅104万,其中市区非农业人73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3.5%和2.5%。1978年底,安徽有11个建制城市,市区人口仅390万,其中市区非农业人256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8.3%和5.4%。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地改市,城市数量增加。1993年原滁县地区改为滁州市; 1996年原阜阳地区改为阜阳市;1999年宿州地区、六安地区、巢湖地区改为宿州市、六安市和巢湖市;2000年宣城地区、池州地区改为宣城市、池州市,同年亳州改为地级省辖市。到2000年底,全省地改市工作基本完成,建制市数量由改革开放前的9增加到17个。2011年撤销巢湖市,巢湖市改为县级市,建制市为16个。通过地改市,扩大了城市的规模,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二)扩大城市面积规模。建国后,我省不断调整城市行政区划,把县和乡镇并入城区,扩大城市范围和规模,为城市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如2001年至现在,分别对马鞍山、合肥、蚌埠、淮南、六安市、芜湖等城市辖区的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重点是调整市辖区布局,破解郊区包围城区,并适度扩大了市区范围; 1989年至1997年分别将界首、天长、嘉山、桐城、宁国5个县改市。通过连续的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规模。2000年城市市区面积为2485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886平方公里,2011年为2548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1480平方公里。 (三)提升小城镇的功能。传统的小城镇由于规模小、产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较差、缺乏积聚效应等因素对城镇化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人口大都在5000人以下,有的不到1000人。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县城关镇),人口都在5000人以上,大都在1万人左右,它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积聚能力都比传统的小城镇大和强,因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上世纪90年代,安徽就大力发展建制镇,提升小城镇的功能。1984年安徽全省县以下建制镇仅有309个,万人以上的建制镇仅92个,建成区面积 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建制镇只有95个。截止2008年底,安徽建制镇达到817个,建成区面积达1836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55.42万,平均每个建制镇面积为2.16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2009年后,安徽省又进行了扩权强镇试点改革,借助外部的力量推进城镇化发展,进一步的提升小城镇的功能,使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加强。 (四) 实施“11221”工程。2011年,我省出台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皖发〔2011〕27号),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重点组织实施“11221”工程,推动合肥市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滨江城市组群,形成6个城镇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8个城镇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推动20个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县城加快发展成为县级中等城市,在150个省扩权强镇试点镇的基础上,再选择50个左右中心镇培育,培育200个左右中心镇;在大别山连片扶贫攻坚地区、重点景区、农村危房改造集中点、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产业特色村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中心村,组织开展“万村整治”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同年,安徽省又出台了《安徽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考核评价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试行)》,提出了考核评价指标和考核评分 细则 测试细则下载防尘监理实施细则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地暖施工监理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下载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下载 ,进一步推进“11221”工程的落实。 (五)加快城镇税收体制改革。大规模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所需资金从何而来?目前城镇化建设主要靠土地出让金。这种机制不仅导致了市场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还引致了普遍的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也是腐败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多发的重要诱因。而且,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在土地供给收紧、地方政府无地可卖,且拆迁成本不断高涨情况下,地方政府卖地收益越来越少,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为此,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政府主导、依靠土地财政的城镇化融资模式,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尽快开征房地产税、土地税、资源税、环境税,并以此为基础健全城市税收体系,一方面,解决城市建设资金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税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在成熟市场,财产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来源。美国财产税通常占州以下地方政府税的80%以上;加拿大财产税几乎是市级政府税收收入唯一来源,占财政收入的40%以上,另有40%是以使用者付费为主的非税收入。因此,以房产税为主的财产税是相对适宜的地方主体税种。建议中央政府尽早开征为房地产为主体的财产税,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具体推进思路上,财产税征收宜“新老划断”,即配合土地供给和税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新供土地和住房以城市为单位、按统一税率原则征收,并尽快覆盖到主要城市。 (六)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从2009年起,省住建厅会同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社科院等部门联合开展新型城镇化调研和专题研究,形成《推进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确立了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有好、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针对开发区与地方政府在城镇发展不够协调,土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省政府的事权,切实推进开发区和重大项目的科学选址和规划,对全省175个省级开发区进行了规划符合性审查,制订了《安徽省开发区转型升级规划编制导则》,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引导开发区走集约发展的建设模式。划定基础设施空间走廊,明确我省未来有关区域调水廊道、区域电力廊道、区域天然气廊道和区域输油管廊,引导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共廊建设。 五、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成就 近年来,安徽全省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体系逐步完善,推进机制相继健全,城市承载功能有效提升,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城市间融合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逐步成为各地优先考虑的重点工作,全省城镇化发展呈现速度较快、质量较好的势头,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一)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大力实施,全省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3.2%提高到2012年的46.5%。“十一五”以来年年均增长约1.6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全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2年的8.39个百分点缩小到2012年的6.1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2.6%)。2008-2012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投资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36%。目前,全省城镇化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二)城镇布局体系逐步优化。全省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培育壮大中心城市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层级合理、分布均衡、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 2012年,全省城镇人口数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4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5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15个、10万至20万人口的小城市35个、10万人以上的特色镇48个。全省城镇化区域发展失衡,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优势明显,皖江地区城镇化实力强劲,皖北地区城镇经济社会实力较弱,皖西地区城镇化规模较小。另外,我省城市的区域首位度不高,皖北、皖南缺少有集聚力、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城镇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全省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引导产业向开发区、产业园区集中,到2012年全省城镇建成区扩大到1565平方公里,比2008年的1311平方公里增加了254平方公里,年均增长近20%。但是全省城市规模和体量普遍较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城市创新能力较弱,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在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后。 (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进展。为加快农民市民化,全省把推进城镇化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把保障房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培育有利于城乡居民就业生活的新产业,着力构建“产城一体化”的保障房建设机制。 (五) 农业人口市民化有所突破。进入新世纪,我省开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了《安徽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改进户籍管理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改革的意见》和《安徽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办法》,在这些政策红利下,全省异地城镇化特征明显,除合肥、马鞍山两市外,其他14个省辖市均为人口净流出,阜阳、宿州、滁州、六安、安庆、亳州等农业人口大市的外出人口之和占全省总外出人口的3/4以上。全省城镇人口向特大城市和县城集聚,中心城市人口占城镇人口比例约为45%,县级城市占城镇人口的比例越为40%,小城镇仅占约10%。 (六)城镇综合承载力逐年增强。全省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促进城镇产业优化升级,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各城镇实施完成城市路网、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公共事业、安置房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城镇承载能力有所提高。黄山市荣获“中 国人居环境奖”,芜湖市保兴垾城市排涝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阜阳市城市中心区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居(范例)奖”。 六、主要问题 通过与全国及发达省市相比,,我省城镇化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发展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超越人口城镇化。安徽省城镇化虽然增速较快,但城镇化总体上滞后工业化,2012年,我省城市化率(46.5%)与工业化率(46.6%)比值小于1,低于国际1.4-2.5的发展标准,远远低于法国(4.11)、美国(4.1)、英国(4.09)、德国(2.64)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3.22)、俄罗斯(1.97)、南非(1.38)和印度(1.15)等金砖四国。我省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不仅发达省市,也低于全国平均值,在中部六省居第五位。我省的城镇化率仅相当于全国、湖南、湖北、江苏和浙江的88.4%、87.7%、86.9%、78.8%和73.6%。全省行政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铜陵、淮北、淮南等经济总量较大的地级市,行政区划面积较小,其他地级市行政区划面积总量大,但对应的经济总量偏小。 (二) 城镇功能不完备,城镇化质量较差。安徽省城镇建设偏向于政府主导,在城镇规划中过多地体现政府意志,较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百姓意愿,各地普遍是通过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方式,一味追求城镇化速度,基本是摊大饼式,缺乏产业支撑,过分强调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很低,市民化进程缓慢。近五年来,服务业比重逐年下降,进一步集聚人口、提升城镇化水平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三)县域城镇化不足,城市竞争力较弱。我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滞后,对城镇化率提升贡献较小。城镇发展与土地供给不足矛盾突出,土地供给指标县级难以争取。县级财力不足,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社会管理跟不上城镇转型发展的需要。工业区与城市化脱节,生产区与生活区割裂。县城外的小城镇缺乏工业支撑,普遍档次不高。全省城市规模和体量普遍较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城市创新能力较弱,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同时,中心城市能级不高、带动力不强,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城市日益繁荣与农村相对衰落同时并存。 (四)城镇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明显。城镇的产生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城镇的发展同样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演化的动态结果。我省城镇化的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行政色彩和行政偏好。在城镇选址和规划上政府几乎包办了城镇建设中的所有事务,绝大多数城市所在地政府驻地强化政治色彩。相比之下,城镇产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的经济因素反而处于次要位置,城镇建设未能有效挖掘文化要素和地域环境特征,对安徽建筑特色保护和传承重视不够,城镇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城镇建设模式相似、城市文化特色缺失成为普遍现象,“千镇一面”、“百城同色”,导致“城市大了、生活难了,建筑洋了、特色没了”。其结果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而且使城镇功能单一,文化魅力消逝,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艰难。 七、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尊重我省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一)积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科学把握城镇存量人口、增量人口的发展趋 势,以区域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结合不同区域的城镇功能定位,编制好各个层次和不同类型城镇的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城镇的空间布局、基本功能、文化特色和发展目标。“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全省要把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大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群发展。按照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加快推进区域性特大城市,促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加快建设芜湖次中心城市和滨江城市群,加速沿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推进沿淮城市群建设,结合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支持皖北地区跨越发展;建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突出文化生态特色,加强皖西大别山区的生态保护;推动安庆、蚌埠、阜阳、黄山等市成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与安徽周边城市的互动错位发展,合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长沙、合肥、南昌、武汉等四个省会城市)集群建设,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二)提高城镇综合承载水平。各地应结合城镇自身成长的特点,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文化资源、人才开发、生态环保等角度来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探寻并逐步培育城镇的核心产业,形成鲜明的城镇个性及特色。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是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所以在产业选择上,要考虑城镇扩大就业的功能,在大力推进高科技新型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生活型服务产业,发挥服务业作为城镇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创造条件促使部分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以便充分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使长期在城镇生活,有工作、有稳定住所的农民固定下来。在产业园建设中,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居民就业、居住需求,将保障性住房与城镇产业规划同步衔接,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地下管网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和人口集聚提供基本条件。 (三)提升城镇创新驱动能力。着力在管理体制、服务功能、文化教育、人才培养、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升城镇创新功能,推动创新型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原则,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镇化,积极开展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试点工作,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和机制。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智慧社区、智慧场区、智慧园区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培养,发挥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促进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化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 (四)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城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城镇建设要统筹好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使城镇的历史延续和现代发展相得益彰,以文化来塑造城镇的特色和品牌,以文化来增强市民对城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型城镇化彰显文化特色,必须对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古建筑进行高标准规划和保护,并严格按照规划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保护好各类文化遗产和文化遗存,保持城市的文脉和记忆。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突出城镇建筑特色,打造城镇徽风皖韵魅力。加强对城市主题文化的“顶层设计”,将城镇建成纪念性空间,在建成区范围内建设环城绿道、文化街区、中心绿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雕塑群,建设一批文化地标,体现出外形的典雅和文化内涵,注重与城镇周边环境的协调,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格局,提高城镇文化软实力。 八、参考文献: [1]仇保兴,笃行借鉴与变革——国内外城市化主要经验教训与中国城市规划变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 [2]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3]郭万清.城市发展报告﹒安徽2012.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4]马晓河,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及总体布局,《改革》2010.10; [5]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发展,《改革》2009.11; [6]蔡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12; [7]魏杰、潭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经济纵横》2003.6; [8]梁仰椿,国外大城市发展模式的嬗变与可持续城市化的实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8期; [9]孙韩,主要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比较,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2013年4月22日,第514期; [10]《安徽统计年鉴》,2008-2012年; [11]《安徽建设统计年鉴(2011)》。
本文档为【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9-09-01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