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全册

举报
开通vip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全册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全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全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2、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 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第一课时 优越的地理位置 杜 发 辉 1、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2、(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 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 - 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3、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 4、位置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页活动题。 5、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师可延伸拓展: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师可延伸拓展:?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6、学生梳理本节知识,完成练习册对应的提纲部分 - 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第二课时 疆域辽阔 海陆兼备 杜 发 辉 1、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2、学生看书,了解本课内容。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3、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3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新|课|标第|一|网 4、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5、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 - 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生掌握知识。 6、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内海、领海宽度12海里课本上没提及,但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事例材料: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邻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请同学们思考:美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国的主权,为什么,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阅读阅读材料“南海诸岛”。 7、最后学习第6页活动题 8、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练习册对应部分的提纲 - 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第三课时 三级行政区划 杜 发 辉 1、复习导入。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熟悉几分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复习导入。 2、学生快速阅读本节内容 3、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较大的塑料制做的中国政区图(虽然有些偏小,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 - 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等。 ?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 ?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 ?练习: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而简称和行政中心,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后面有 - 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4、学生梳理本节内容,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5、课堂小结: 强调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6、课堂练习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 、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 ,我国领海及内水面积为 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万平方千米,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 多千米,沿海分布着第一大岛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个。 和 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台湾岛西侧 海峡,属于 海 7、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一节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 优越和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3、纬度位置 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1、面积、陆界、邻国 2、海岸线、相望国 3、四端点、盐场、渔场 三级行政区划 1、位置 2、名称 3、简称 4、行政中心 - 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4、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5、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2、.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2、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 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3、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1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 第一课时、世界人口大国 杜 发 辉 情景引入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合作探究 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互动一计算提供北京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算人口密度 比较比较中国(12.95亿),印度(10亿多)、美国(2.82亿)、俄罗斯(1.45亿)四国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形象感知手拉手站队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互动二 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我国人口增长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师生交流。 教师:(1)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互动三 分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然后小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互动四结合活动2,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 1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二、我国的人口分布 指导学生读下表,比较几国人口密度。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国家。 国 家 领土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亿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 约960 12.95 134 美国 937 2.76 29.5 俄罗斯 1707 1.45 8.5 世界平均 39 互动探究五:读图《我国人口分布图》,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算一算,比一比东部地区以江苏、山东为例,西部以新疆、西藏为例。通过数据,对我国人口分布有更明确的认识 互动探究六 :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 针对教材14页活动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原因,人口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搬迁。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人口有序流动。 总结全课:请同学们谈收获并完成练习册对应提纲部分 拓展探究:进行家乡人口状况调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人口特点 人口的发展方向 二、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密度 人口地理界线 - 1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 第二课时 56个民族是一家 杜 发 辉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 1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4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400万。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新课标第一网 【读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思考】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 【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 - 1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板书】2.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 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课本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 【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 【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 ,学学我们汉族吧。”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学生的观点)。 【学生归纳】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 【板书】3.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人机对话,激活学生新的学习兴奋点,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结合乡土知识,将课本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网络化。 - 1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承转】中国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询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 【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作品评价)。 【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 【板书】4.中国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解读别人的观点;(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 - 1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 课堂体验 【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 【时装舞蹈秀】学生课前准备的民族服装或民族舞蹈表演(教师注意 控制节目数量和时间,调控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舞台崭露才华,融洽 情感。 学生梳理知识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二节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56个民族是一家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 数民族 2.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杂居,小聚 汉族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3.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4.中国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 1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 形 第一课时、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杜 发 辉 情境导入 播放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视频短片)。 看图片思考各属于哪种地形。让学生对我国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同时激发爱国热情。 探究地势特点 课件展示: 1.地势的概念。 2.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 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并沿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动画。 提出问题:你能试着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出我国的地势特点, 并画一张简略地势示意图吗,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学生分析诗词所包含的地理信息。 观察地图及动画,小组合作讨论我国地势特点,画出我国地势示意图。 培养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 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课件展示: 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 图及“中国地形”图。 2.展示各阶梯的地形及分界山脉表格。 指导学生读图填表格。 - 1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3.展示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景观图片。 读图并合作完成 一级阶梯 二级阶梯 三级阶梯: 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对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承转过渡 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合作研究(培养合作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课件展示研究课题: ?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 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专题(A组:?题;B组:?题;C组:?题),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达标反馈 在空白中国轮廓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并注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1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学习小结 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几个方面都有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寻找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 - 2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 形 第二课时 多种多样的地形 杜 发 辉 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地形,它包括哪五种类型, 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 提问: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地形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读图得出结论: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 一、学习主要山脉(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1.讲解什么是山地和山脉。 2.讲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3.举例讲解山脉走向。 4.课件展示:“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 指导学生分组读图完成教材22页活动。 5.指导学生在教材22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24活动。 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 - 2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 二、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在“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确定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3.读“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完成活动3的填表格练习。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欲望,培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自主读图,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建立 。 三、学习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 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2.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云贵高原景观图。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环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巩固小结 - 2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区形态各异,我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延伸拓展 找出我国古诗中形容我国地形特点的诗句,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形容内蒙古高原的景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等等。 五、实践活动 绘制中国地形图:在空白的中国图中标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标在相应位置。(注意用图例来表示这些地形区及山脉) - 2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 形 第三课时 山区面积广大 杜 发 辉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多种多样的,你们知道各种 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过渡学习新的内容。 动眼动手 1.课件展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 读图了解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其中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 3.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1.读图分析回答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2.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 动脑动口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一起探究问题: 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课件展示教材“山地 交通不便”图) 2.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 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 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教师指导讨论,适时鼓励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 师生共同小结。 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 2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 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和交往技能。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辩证地看问题,正确的人地观念。 提问:人们在开发利用山区时,除了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还要预防和避免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呢,又应怎样防治灾害呢, 课件展示: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图文资料。 引导学生搞清山区各自然灾害的成因和主要防治措施。 1.学生回答。 2.阅读有关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图文资料,搞清山区各自然灾害的成因和主要防治措施。 学生独立地从所给出地理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意义构建。初步树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内容小结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这样的国情下,我们要开发山区,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巩固练习 叫地势, 叫地形。我国西部地形多为 、 和 为主,东部则以 和 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山脉— 山脉— 山脉,二、三级分界线是 - 2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 候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2、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征特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主要温度带、干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 冬、夏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比较法、归纳总结法 【课时安排】3课时。 - 2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 候 第一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杜 发 辉 复习导入 我们在七年级时学习过世界气候,了解了有关气温、降水、天气、气候。下面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相关内容,看看下面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师生交流: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天气)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气候)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气候) 4.昆明四季如春。(天气) 教师承转:我国以农业立国,历代都有许多的有经验的老农口语。他们根据对云雾风雨雷电的历史观测所得的经验,编了许多的农业谚语,作为终年耕种的依据,对于从事于农业和预防灾害的降临,有备无患,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师可在布置学习任务后,巡回辅导,提示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同学们举出了如此之多的农业谚语,看得出大家非常关注生活。依照大家的生活经验,我国气候是否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请大家看书第26-28页。 学生活动:看书,寻找问题答案。 一、气候复杂多样 师生交流: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学生思考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形成的原因, (1)、地域辽阔,跨越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 2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教师提问: 为什么地形复杂多样会导致气候复杂多样, 教师引导: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构成。 (1)气温高低与地形上的海拔高度成反比,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便下降0.6? (2)降水受地形影响,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不一样。 教师总结:因此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更加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我国一月份气温发布。 (展示课件“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图) 教师引导: (1)、请同学们在图2—11上找出0?等温线,用笔沿线标注,看看有没有标志性的山脉与河流。 (2)、一月份我国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区分别在哪里,我国一月份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 (3)、为什么我国一月南北温差大, 师生交流: (1)、一月份0?等温线标志性山脉是秦岭,河流是淮河。(秦岭-----淮河) (2)、一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地方是海南岛的海洋上(20?),平均气温最低地方是黑龙江北部漠河(-32?),南北温度差达到52?左右。 (3)、原因:南北获得太阳光热的差异大,北方受到冬季风影响大,南方受到冬季风影响小。 教师引导:对于一月份气温图,同学们的学习效果非常出色,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解决我国七月份平均气温发布的情况和原因。 学生活动:读图、讨论。 师生交流: - 2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1)、我国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是湖南和吐鲁番(28?),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8?) (2)、七月份我国南北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 (3)、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虽然存在太阳斜射,但是日照长,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多少,所以夏季南北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 教师点拨: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复杂多样多样,但气候相当于某个地区而言,又是相对稳定的。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依据积温多少划分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地区高原气候区。 (展示课件“中国温度带”图) 教师提问:那么什么叫积温, 师生交流:我们把日平均气温?10?的时期称为生长期,生长期气温之和称为积温。 教师提问: (1)、我国暖温带好亚热带的分界线和一月份哪条等温线相符合,大致和哪条山脉与河流接近,(与一月0?等温线相符合,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接近) (2)、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我们附近农田农作物的品种及农作物熟制是什么, (亚热带;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 教师引导:气候由两大要素构成。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温度带,现在我们想问几个问题。师生交流: (1)、“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得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都江堰。都江堰是调水工程还是蓄水工程,(调水工程) (2)、我国在各条江河上修建的大大小小的水库是调水工程还是蓄水工程,(蓄水工程) 教师点拨:如果我国自然条件始终天如人意,风调雨顺,我们用得着 - 2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自古以来的耗时费力的去治水调水吗, 教师讲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其注意图例和注记,(展示课件“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师生交流: (1)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似) (2)我国降水的空间发布(地区发布)的规律是怎么样的,请解释其原因 (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原因:从来沿海?内陆的角度去思考) 2、 降水季节分配 教师承转 对于我国降水时间分配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雨水是夏秋季节多,还是冬春季多, 学生回答:夏秋季节相对集中了全年的降水量。 扩展思维 我国东南与西南的水气主要来自哪个大洋, (在黑板上绘一张中国轮廓图,用图进行讲简图) 教师承转 我们可以根据积温划分我国的气温带,同样也可以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成若干个干湿地区。请阅读课本第27页的内容,了解干湿地区发布和植被类型。请注意将知识落实在图上。 学生活动:读图,阅读材料,了解知识。 师生交流: (1)、我国湿润地区大多数发布在什么地方,(秦岭----淮河线以南) (2)、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量不如南方,为什么也是湿润地区, (由于植被较广,加上太阳斜射,蒸发量不大) (3)、我国干旱地区分界线大体上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接近, 800mm降水线---秦岭---淮河 小结巩固、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练习册对应提纲部分 - 3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 候 第二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杜 发 辉 复习导入 〔讲授〕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 〔板书〕1.季风的概念 〔讲授〕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板图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总结板书〕2. 风向 性质 范围 冬季风 偏北 干冷 大部分 夏季风 偏南 暖湿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板图演示〕夏季风被一系列山脉阻挡。 〔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板书〕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提问〕同学们能否尝试解释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 - 3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学生回答〕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少。 〔讲授〕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 同学们讨论一下,最后看看是不是与板图演示的一致。 下面我们将通过演示雨带的移动和雨季的形成来解释上述问题。 〔板书〕4.雨带移动与雨季 〔讲授〕(结合板图)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冬季风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 5月,雨带位于沿海一带——华南雨带(东南沿海雨带) 6月,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雨带(江南雨带) 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雨带 9月,雨带南移。 10月,雨季结束。 因此,我国的雨季出现在每年的5,9月。 〔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 小结巩固、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练习册提纲对应部分 - 3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 候 第三课时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杜 发 辉 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 3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 原因和危害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31-32页,思考以下问题: 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观察课件“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从图中观察,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 - 3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板书)二.寒潮 (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梅雨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台风,什么是梅雨,它发生在什么时间, 了解台风、梅雨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台风、梅雨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教师归纳) 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上旬,江南地区,出现长时间的连绵细雨,此时正直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形容“梅雨”的古诗很多,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梅雨过后,长江流域地区又出现干旱的季节,我们称之为“伏 - 3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旱”。 (板书)三、台风、梅雨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小结巩固、1、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梳理本节知识点,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3、课后完成练习册作业 - 3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河 流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绘图知道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并能勾出内外流区的界限;结合地形图理解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地形区和所属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去看待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南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 3、长江、黄河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课时 课时安排 3-5课时。黄河长江这两目可视情况各增加1课时 教学过程: - 3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河 流 第一课时 众多的河湖概况 杜 发 辉 1、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用歌曲《长江之歌》烘托课堂气氛,展开祖国地图,用生动的语言导入:“同学们,听到这激昂的乐曲,站在祖国地图前,看到流淌在祖国大地上的条条动脉和一颗颗明珠,你们会想到什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探究新课: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 〔过渡〕:“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分布在哪儿呢,” 学生年看书33页,完成34页的活动,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认识我国内、外流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能依据河流的流动方向,区分内、外流河,概括出内、外流区的概念。 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长江和长江流域是一回事吗, 学生观察课前收集到的树叶,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生物知识,找出树叶叶脉和流域、水系的共同点,理解流域、水系的概念。 (3)、小反馈:学生根据内、外流区的特征区别内流湖和外流湖,巩固所学的内、外流区的知识。 (4)、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过渡〕: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河流各有什么特征呢, - 3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大屏幕展示分组讨论的主要内容: ?、内、外流河的数量、长度、水量; ?、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河流的水量与气候的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不以下资料: ?、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长度、流经的地形区及注入的海洋; ?、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曲线图。 学生运用资料分组讨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 学生分角色扮演内流区河流和外流区河流,分别讲述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交流讨论成果。 (5)、外流区内部南方和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 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不以下资料 ?、东部河流的汛期和枯水期比较表; ?、西江、黄河的流量曲线图。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这两个图表,从中能发现什么地理问题,找到什么地理规律,并分析这个规律与什么有关。 学生运用资料,通过观察南北方河流的水量、汛期起止日期、汛期水量与总水量的百分比、流量曲线图,对比分析外流区内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的不同特征。 学生依据南方和北方河流的不同特点去探讨这种不同可能会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学生讲述自己的见闻,自己展示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用生活实例说明河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例如:近期重庆万州区的洪水灾害、北方河流冬、春季枯水给北方地区带来的旱灾等。 - 3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南方和北方河流的这种特点,找出解决这些问 题的方法。 (6)、京杭运河: 教师展示京杭运河图。 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介绍京杭运河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 (7)、家乡的河: 师生交流:共同欣赏阜新细河美景,学生描述细河的变化及这种变化 带给阜新人民生活的变化,增强学生爱我家乡、保护家乡的环境保护意识。 3、课内小结:学生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 4、课堂练习 辩别真伪: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我国的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季风区内。 ( 3 )、内流河沿途多沙漠、戈壁,所以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流。 ( 4 )、黑龙江冬季没有结冰现象。 选对朋友: (,)、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是: ( ) ,、塔里木河 ,、长江 ,、黄河 ,、淮河 (,)、下列河湖中全部属于外流区的是: ( ) ,、黑龙江 青海湖 辽河 ,、辽河 长江 珠江 ,、弱水 塔里木河 青海湖 ,、淮河 珠江 塔里木河 - 4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河 流 第二课时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杜 发 辉 复习导入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从而引入课题 活动一: 利用电脑课件展示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37几个活动题,代表上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 补充,最后师生一同在图中分析出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师及时板书。 活动二(分组讨论): 接着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黄河的讨论: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两者兼有,(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师:是啊,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北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够具体指出是哪些,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活动三: 接着学生代表结合相关的景观图片,指图一一讲解。 生:黄河冲出青铜峡后,水势变缓,在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 - 4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了具有“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在下游地区又塑造了广阔的华北平原。(在流域图中,配上相应的景观图片。) 生:请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地形图》,我们发现黄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却付之东流。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课件展示沿途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布的特点。) 生: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黄河确实伟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四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饱含泥沙 地上悬河 决口之险 活动二(小组讨论、激烈辩论): 这三大忧患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地上悬河”与“饱含泥沙”和“决口之险”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紧接着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活动题: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用大量的数据说明。) 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并且声情并茂地分析原因,这其中可能会出现激烈辩论的场面。教师要注意调控,及时收住。根据学生的发 - 4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言做出精辟的总结.) 地形上:黄土丘陵地区,地面坡度陡,。 自 气候上:7、8月份暴雨集中。 然 原地质上:黄土质地松软,易蚀。 因 人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的植被; 为 开矿、修路、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原同时废弃的土石入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因 紧接着教师播放一段黄河水土流失情景的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师: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大屏幕再次展现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和中国地形图的复合片,并且配合景观图片和“地上河”的动态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播放历史上黄河泛滥时房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的凄惨情境的录像。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产生强烈需要解决水患问题的情感. 黄河流域的人民和我的父老乡亲一样,面对这凶猛的黄河,他们岂能坐以待毙。但如何合理的摆脱黄河的这些忧患,一直困扰着黄河流域的人民,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四、黄河的治理 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把坡耕地修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 中 上 营造保护水土的林带、草场,以及小型水利工游 程。 修建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 下 开展河道整治; 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 游 - 4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库(板书) (针对上述措施,大屏幕上及时显示相应的景观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措施对黄河流域的人民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治理后的黄河流域的景象,(大屏幕上播放录像片段:治理后的黄河流域欣欣向荣的农业景象。)同学们,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板书设计: 黄 河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 2、流经的省区 3、长度、流域面积 4、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 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 地上悬河 决口之险 四、黄河的治理 加固堤防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库 - 4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河 流 第三课时 长 江(一) 杜 发 辉 〔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 长江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老师引入〕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0“长江水系图”。完成活动1、2 〔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准备回答。 〔老师提示〕流经省市区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册》政区图 〔学生活动2〕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洞庭湖、鄱阳湖)) 〔学生活动3〕请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转问〕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很好,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边讲边点按出CAI课件的表格数据) 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 4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长 度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水能蕴藏量 河 流 名 称 千 米 位 次 亿立方米 位 次 万千瓦 位 次 尼罗河 6670 1 840 5 5000 4 亚马孙河 6480 2 69300 1 27900 2 长 江 6300 3 9600 3 26800 3 密西西比河 6020 4 5800 4 4900 5 刚果河 4370 5 14140 2 39000 1 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 季长,降水丰沛,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问:你知道长江各段还有哪些名称呢, 转入二:学习一条河流最主要是要分析掌握它各段的特征。 问: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主要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 问: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小) 老师讲:很好~除这些特征以外,长江的上中下游还各有特征。 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老师引入:首先我们来分析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 昌)对~大家先来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 (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问: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 (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问:思考: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 - 4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形的影响) 问: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多峡谷急流) 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看一看〕虎跳峡、三峡的景观图,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听一听〕虎跳峡、三峡简介 〔转入〕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看“九曲回肠”——“多曲流” 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 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从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今年的大洪灾也是这段最危险。新中国成立之前,群众称之为“命江”。江汉平原上的荆江河段呈现“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险情,荆江河段在枯水期,堤内水已经明显高出堤外路面,倘到丰水期或是汛期,对两岸人民的威胁可想而知。 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答后老师总结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问:支流的特点又如何呢, ——多支流,多湖泊 〔启发分析〕用雨带的推移分析,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调节作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谁还记得雨带是怎样推移的,南北支流进入汛期的时间同不同,洪峰会不会挤在一起,一般年份,南北不同时期进入汛 - 4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期,洪峰错开,从而削减洪峰,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特别是川江、汉江洪水一起袭来,中游的防汛、抗洪任务就十分艰巨。1988年就是如此。 长江中游是我国著名的稻米产区“鱼米之乡”,素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因此治理好中游的水患相当重要。 转问:到下游水流还会不会左右摆动呢,看图下游的河道也越来越怎样,下游的特点,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老师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受海潮的顶托而倒流,泥沙堆积,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我国第三大岛 小结巩固 学生梳理教材完成练习册提纲对应部分 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三节和章末复习题 - 4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河 流 第四课时 长江(二) 杜 发 辉 〔承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那么,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 〔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竞相发言老师总结:很好,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问: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那两项,所以有什么之称, 学生回答老师强调:稻谷、淡水鱼。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所以说是我国的“精华区域”,中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转: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2、“黄金水道” 问: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因为,干支流水量大,中下游江阔水深;而且本区是全国的精华地区) 问:课本P50页查图,通航里程达多少万千米,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但是目前的航运量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还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因此还大有潜力可挖。 - 4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抵重庆,运力可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 问:主要那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请在书上划下四个水利枢纽名称,并在书上50页图中圈出。 老师边问边放出CAI课件边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的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问:想了解它的作用吗, 〔议一议〕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问〕那么,母亲河长江是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呢,(不,如洪水) 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 放出CAI课件板书) 老师动情地引入洪灾:众所周知,今年的中华子孙刚刚在长江两岸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抗洪抢险的壮丽凯歌~可为什么母亲河向它的子孙咆哮了,这样的洪灾可否在什么时候停止呢, 放完后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竞相发言老师小结补充: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 - 5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江面上还正漂满了新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重要原因。(问:人争地来干什么,)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可见,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今年洪水水位连创历史新高并非偶然,并非长江母亲不爱它的儿孙,而是我们过于贪婪,对她催逼太甚~ 问:那末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另外,为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这些都是值得提倡推广的良好措施。 98年六月中旬开始,长江流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水位连创历史新高,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在八次洪峰和风浪的冲击下,大小堤坝险情不断。 到八月中旬止,长江干堤累计出现险情5350次,受灾人口将近两亿,死亡1300多人,受灾农田达数亿亩,倒塌房屋数百万间,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公元1300——1950年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本世纪80年代,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本世纪以来98年以前的长江三次特大洪水使江汉人民余悸难消:1931 - 5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年的洪水淹没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4000多万,淹死14、5万人;1935年洪水淹地2264万亩,淹死14、2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4年又发生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水量超过前两次,持续达三个月,虽然大力抢救,损失减少,但还是淹地4755万亩,30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880万人受灾,淹死并染疫死亡3、3万人。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 5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对比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及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 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如何节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树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法学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联系实际运用材料、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获取知识。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 - 5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讲授新课】 学生看书P46-48页 1、明确自然资源的内容 2、学生完成P48页活动,学生明确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请大家看P48责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 【讲解】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板书】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可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倡议成立“小小环保队”,进行检查校内水龙头,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也可带领学生确定环保队队员、标志和活动时间等。 【课堂练习】 1、三个同学所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然资源,说说 - 5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你的理由。 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安化金矿 B、南县稻米 C、桃江楠竹 D、闪电 3、热水器在对天然气、太阳能的利用上有何不同特点,这种特点说明了天然气和太阳能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4、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5、连线 (1)煤碳 放牧 书本 森林 炼钢 大米 河水 造纸 牛奶 草地 灌溉 门窗 (2)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你能否举例进一步说明我们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小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但是这节课我们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 学生完成练习册提纲对应部分并课后完成第一节作业 - 5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过程方法: 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及人与土地的矛盾。 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小设计师、小评论家、小推测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法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三维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空白中国轮廓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哪位同学给老师介绍一下永定镇近两年来有那些大的变化 - 5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生答 高楼多了 道路宽了 厂房多了等)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在腾飞。那么在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共同来探究土地资源。 什么是土地,出示诗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找同学说出这首诗的含义) [师归纳]这首诗说明了土地的重要性。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土地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是如何利用的那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50-51并自主完成P51活动 学生组内交流并分小组发言 [师]从以上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土地类型利用方式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图片总结) [师]提问:1、我们当地土地都有什么作用, 2、你还知道有哪些非农业用地, 3、荒漠、沼泽是不是土地资源, [师]总结:不少同学会认为荒漠、沼泽目前人类不能大规模利用,所以不属于自然资源。其实人们对荒漠和沼泽的利用早就开始了。例如我们将沙漠作为卫星发射基地,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多沼泽地,经开垦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荒漠、沼泽一定会得以大规模地开采和利用。 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现状怎样,假设你是“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等有关知识并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部分国家人均耕 - 5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地的比较图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P53活动(出示图片、资料) 小组合作探究 代表回答 出示图片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将不断的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知,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土地国情。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师]提问:看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你有什么感想,生结合实际发挥。 我国的土地不仅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各类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我们学过的地形、气候等知识推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分布,并说明理由,绘出简图。师在黑板绘中国轮廓图。 代表回答 在黑板图中画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并讲解。 出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动态演示)和学生推测的对比完成填表。(学生总结分布规律) 视频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讨论]: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 小结巩固 学生梳理本节内容完成练习册提纲对应部分 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二节作业 - 5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水 资 源 杜 发 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限的水资源,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联系我国降水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关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 5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教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闭上眼睛想象:青山削翠,流水潺漫,飞泉瀑布,水天一色,相映成趣,好不惬意,我们好像听到高山对流水说:高山仰止,流水不断;流水对高山讲:万流归宗,生命永恒 ~ 板书课题: 水资源 新授: 1、水是宝贵的资源: (1)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在哪里”、“我们人类常用的淡水储存在哪里”, (2)出示世界水体比例图,让学生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分析世界淡水资源的状况; 2、我国水资源现状 (1)多媒体出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的材料 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事实,观察世界各种水体比例的饼状图,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目前直接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水体的0.3%,并通过讨论认识水是种宝贵的资。 (2)出示漫画“洗车”“就地取材”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材料,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年降水变化柱状图,并用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内容材料: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并提问解决办法 (4)多媒体出示南方北方水量的对比材料,并提问解决办法。 3、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提示学生根据我国水资源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和方法 (1)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提示学生我们周围的水库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理解水库的作用 - 6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2)多媒体出示南水北调示意图,并简单解说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工程的作用及意义,从而提示学生分析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4、知识延伸:解决水资源总量少的方法,教师简单介绍目前世界上拓宽淡水资源的两种方法 (1)海水淡化 (2)利用大汽水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角色扮演:从以下角色中任选一个,从角色出发,谈谈如何节约用水,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水利工程师、政府官员、造纸厂厂长、家长、学生。 (1)农业节水:帮助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农业用水情况,并把几种主要的灌溉方式提供给学生 (2)工业节水:提示学生根据教材了解 (3)城市节水:简单了解 (4)家庭节水:调查学生的家庭用水情况,并评出家庭用水小模范,使学生找到身边的榜样 (5)出示节水标志,并通过让学生介绍这一标志,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意识 (6)防止水污染 出示松花江受污状况图片 出示一张浪费水资源的图片 通过漫画反映水污染、水浪费现象 认知到水污染是南北方乃至全国存在的重要现象,并再一次认知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小结巩固 学生梳理教材内容完成提纲部分 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三节作业 - 6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资源 第四节 中国海洋资源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 1(知识技能: (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大盐场,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能力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教学难点 :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现一组海洋的风光图片,出示下列文字: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 金的储藏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你能理解这几句话的 含义吗, 让学生讨论,从而说明海洋有丰富的自然资料。 自学指导 - 6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61-65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 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 3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 4、我国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 5、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 6、我国的盐场主要主要分布在哪里, 7、我国的海洋污染主要有哪些, 8、 什么是赤潮,它对海洋有什么影响, 温故知新 复习中国四大海区和太平洋所在的位置。 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读图提问 ( 1 )为什么生物资料多, ( 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 ( 3 )四大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 ( 4 )四大渔场是指什么,在地图上落实位置。 ( 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 关的图片。 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 (1)、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 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3) 、巨量的化学资源。 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海盐:长芦、莺歌海等(在图上落实位置) - 6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知识点三:海洋空间的利用 (1)、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海洋空间按利用目的可分成哪五类, 海洋空间按海洋工程结构可分成哪几类 (2)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四:保护“蓝色国土” 1 、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问题有哪些, ( 2 )造成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 3 )赤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3 )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2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对伏季休渔进行适当的解释。 小结巩固。学生梳理教材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课后完成练习册作业。 - 6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 业(一)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方法 1、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2、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地理的兴趣。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 - 6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 6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展示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 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阅读] 读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认识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受自 - 6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活动]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教材图“山地垂直气候景观”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结论] 山区的农业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带状有规律的分布的。 [小结]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生产和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6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 业(二)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方法 1、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2、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地理的兴趣。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 6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引入新课: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讲授新课: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活动1] 参考教材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回答: (1)粮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以下各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什么, A太行山区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草原 D、洞庭湖沿岸 (3)完成教材的活动“城市地区农业带的分布” (4)思考: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山区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 (5)上面的选择只是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该发展哪个大的农业部门,当我们进行具体的生产时,又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回答:自然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技术、市场、设备等) [活动2] 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你能举出哪些事例呢,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如果是反例,还应提出一些建议。 [小结]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问题1] 我国人民的生活从饥饿贫穷到温饱小康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 7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回答: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重大转变。 [问题2] 我国农业仍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 回答: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问题3] 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 都使耕地面积减少,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结合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回答) 回答:由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会影响粮食生产。 [问题4] 对图“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进行分析,读出我国九个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请思考:(1)这些地区成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华北平原没有成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3)为什么要建立商品粮基地, 回答: (1)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 (2)当地人口稠密,粮食消耗量较大。 (3)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活动3] 学生将教材提供的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格数据转化为统计图,看看哪种统计图最能说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成就, 阅读教材活动,描述桑基鱼塘的整个生产过程,并画出一幅流程图。我国农村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并将剩下的渣子作肥料的例子,请画出流程图,并将两幅图进行对比,思考:他们存在着哪些一致的地方, 有什么好处, 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废物,对环境没有损害。 3.下面材料是关于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与同学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 7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 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4.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立体农业; 两个对策: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小结巩固 学生梳理教材完成练习册提纲对应部分 课后学生完成练习册作业 - 7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工 业 杜 发 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2.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 发展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工业发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教学难点 影响工业区的分布因素 四、课时安排 1-2课时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工业概述 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 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 - 7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小组讨论:根据教材P74页照片和教师提供的多媒体图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板书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明确: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指导学生完成P78页活动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各自发展的优势和发展工业的条件,并由小组汇报交流。 再由教师展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区域图,可进一步对每个区域进行介绍,如各个区域的位置、主要工业城市等。(此为扩展性的内容,老师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斟酌。) 板书 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引入:同学们初步学会了分析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了解了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部门。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同学们生活在中关村地区,高科技产品我们用的很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等),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在1988年,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科技园区。现来学习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教师幻灯片展示主要内容: 《中关村——科技的摇篮》 1.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 - 7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2.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建立以来取得的成果。 3.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未来。 让学生举例你所知道的和了解的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畅所欲言。 教师:我国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请同学观察图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讨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2.沿海、沿边、内地依靠各自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 教师: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基地正在以调整工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使老工业基地出现心的活力。 举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事例,并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方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我国工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小结巩固 学生梳理教材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课后完成练习册本节作业 - 75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第一课时 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及航线分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3、主要航线分布及位置。 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本列车时刻表,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录像,同时响起歌曲“花儿与少年”。教师提问: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条铁路的建设,这段音乐属于在这一带广为流 - 76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传的什么歌调,它主要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展示投影】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图” 【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在图上找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在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的起止点及经过的省级单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1.举例说明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以京沪线为例归纳:?以起止点城市命名。?以起止省区简称命名。?以起止省区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如北疆线。从北京出发的,“京”放前,南北向先说北,东西向先说东。陇海线中的“海”指历史上连云港有“海州”之称) 2.师生一起找的同时,在地图册图上依次用彩笔描一下。 3.注意总结铁路线交汇的城市。 铁路线分布有何特点,图中哪一个城市还没有铁路线相连,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设计】1.新疆乌鲁木齐一批长绒棉要用火车运往上海,应选择的最合适的铁路线依次是 、 、 。 2.广州一批日用工业品要用火车运往昆明,应选择的合适铁路线依次是 、 、 。 【学生活动】小组对照地图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进一步巩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完成P83页活动 【教师指导】展示学生成果,师生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 【教师承转】铁路客运,列车时刻表对旅客显得很重要,请带来列车时刻表的同学解释它的用法(P82页)。 【学生活动】学生提出的疑问先让部分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针对个 - 77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别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其解答(如里程的算法、时间的计算、小箭头表示的意义等),教师做最后总结。 【教师承转】我们对铁路干线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公路与航空运输。 【展示投影】“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 【教师引导】1.公路线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地形与气候知识回答) 2.图中高速公路分布有何特点,请走过高速公路的同学介绍它的特点与作用。(指导学生读“阅读P86) 【展示投影】“中国主要航空港”图 【教师引导】主要航空线分布有何特点, 【教师引导】综合以上几幅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线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与地形等方面思考) 【展示投影】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师引导】结合该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交通运输网发达的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组选1,2名代表发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教师总结】我国的铁路线、公路线以及航空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西部地区交通相对落后,交通运输线少,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很大变化。 - 78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第二课时 水上运输和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杜 发 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水上运输和管道运输,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和旅游线路计划的设计,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相对滞后的了解,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1.水上运输。2.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比较法 课前准备:设计更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例子。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已学习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还有没有其它的运输呢,学生看书P88-89。 教师展示水上交通工具的变化图片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他会选择在2月进行 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汇报 教师展示水上运输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水上运输的分类指导学生 - 79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完成P89页活动。 教师展示管道运输图片,并指出这是同学们最容易忘记的地方 教师引导 同的交通运输线交织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交通枢纽。教师展示中国交通运输网投影 【学生活动】对照图分析归纳交通枢纽应具备的特点。 【教师引导】1.对照图说出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2.分析武汉、青岛的地理位置,说明这两个交通枢纽各有何特点, 【归纳总结】由此看出交通枢纽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有的是单一的枢纽。 教师学生一起回忆前面所学的交通运输方式,从而明确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 教师承转 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线路,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 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活动】读P P90图 讨论比较指导学生读明确各运输方式的优劣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运速 铁路 较大 较低 较快 公路 较小 较高 较快 水路 最大 最低 最慢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举例分析】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 80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 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分析归纳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强化练习 1.新疆乌鲁木齐的李书记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李娜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3.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 4.一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5.10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公路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 教师讲述 我们在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时,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证交通安全。 (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规教育。) 小结巩固 学生完成P91页活动 学生梳理教材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 81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杜 发 辉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各地生活的实例,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相互合作,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3、学生收集四川省特色民俗,体会对家乡的热爱,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4、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分析思路与方法,学会构建地理方法与规律。 二、教学重点 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 小组学习法,学习指导法 五、教学时间 1—2课时 六、教学资源 课本、多媒体教学、案例、图表、实际生活 七、教学过程 - 82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有趣的民俗文化照片。 学生整理自己收集激发学生学习 到的资料,小组整新知的兴趣与 合。带着对新知的热情。 渴求,进入新课学 习。 进入新课 先了解“文化”“菜系”阅读 了解 的知识。 老师巡堂查看各组收集学生上台展示。 培养学生小组 的优秀图片和实例。 合作,以及培养 地理思维和地 理语言表达能 力。 引导学生探究各民俗文思考内在联系。 培养地理思维, 化内在的影响因素。 找出规律。 拓展引申 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例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 如蒙古包。 的能力。 旅游文化:在全国图中 读图能力 找出各文化遗产的位 置。 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归纳的能进一步巩固提 力, 高对问题的分 回顾新知 析方法与规律 的掌握。 - 83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课堂反馈:(学生通过抢答完成) 1.傣族聚居在云南省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A )。 A.炎热气候 B.干旱环境 C.地表崎岖 D.多雨的气候 2.窑洞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 C )。 A.西双版纳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喜欢吃麻辣食品,这是因为当地( C )。 A.气候寒冷干燥 B.气候炎热干燥 C.气候温暖潮湿 D.气候炎热多雨 4.藏族群众的藏袍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 )。 A.寒冷、温差大 B.炎热、温差小 C.温暖、温差小 D.干燥、温差大 5.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位于江西省的是( C )。 A.泰山 B.黄山 C .庐山 D.峨眉山 课后作业 学生梳理教材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册作业 - 84 - 激发每一个人发挥优势潜能
本文档为【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全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1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0KB
软件:Word
页数:8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7-21
浏览量: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