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 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 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 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 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 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 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 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 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 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 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 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9、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 (1)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 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 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 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 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 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 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实验者 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 (四)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10、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事件: (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2)唯理论-著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让内?笛卡儿。 (3)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人)。 (4)英国经验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士?穆勒、约翰?穆勒、培因。 (5)近代哲学思潮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 (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1、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 『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德国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 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 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 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 质和意义。他们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 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 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1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2)行为主义研究 (3)心理分析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13、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3)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 (4)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心理学联合会。 附录: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 思维和语言等。 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双盲控制-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 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 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 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 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 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 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 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 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4、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5、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 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A,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混 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 B,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舌下神经。 C,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使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器官的过 渡兴奋。 (2)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A,脊髓。作用:1,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叫“生命中枢”。 桥脑在延脑上方,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必经之路,它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 C,间脑: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所有来自外界感觉器官的输入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的感觉。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 义。 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D,小脑:有小脑皮层和髓质。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E,边缘系统:有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关,还与记忆有关。 6、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1)大脑的结构:三大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四大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 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 Zhi)体。 (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布鲁德曼的皮层分区。分成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 A,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视觉区-第17区,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第41,42区,产生初级听 觉。机体感觉区-第1,2,3区。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 上下倒置。 B,初级运动区:-第4区,称运动区。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C,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其中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觉布洛卡区,即布鲁德曼的第44、45区。这个区域损坏会发生运动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是一个言语听觉中枢,损伤将会引起听觉失语症。 D,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则主 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7、脑功能学说 (1)定位说: 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 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且控制是在左半球。 功能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 (2)整体说: 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发现,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 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 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3)机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认为那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 影响。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技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动力系统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第三机能系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4)模块说: 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重要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8、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1)腺体-分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内分泌腺(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 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决定:1,身体的发育;2,一般的新陈代谢;3,心理发展;4,第二性征的发展;5,情绪行为;6,有机体的化学成分。 (2)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科学家发现共有27种内分泌腺。 ?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 ?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附录:名词解释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K+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 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这就是静息电位。 4、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 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动作电位。 5、神经-体液调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 这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 的活动。 刺激的分类: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苹果是圆的;远刺激 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如从侧面看苹果。 2、感觉的编码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 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德国生理学家缪斯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 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A,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A,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A,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B,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韦伯定律:K=Δ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对数定律 P=K logI 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注意:费希纳 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n?乘方定律 P=K I 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 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4、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 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支配。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1)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2)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 16?-20?度处最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 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 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5、视觉的基本现象: 视觉的基本现象有:明度、颜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 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 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 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有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 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6、视觉的一些现象: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 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 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5)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6)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7)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 觉掩蔽。 (8)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7、听觉基本现象: (1)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2)音响和频率的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8、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 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 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 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 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 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9、其他感觉 (1)肤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2)嗅觉和味觉 (3)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附录:名词解释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 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 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3、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4、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 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5、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 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6、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7、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8、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 掩蔽。 9、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2、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 具有一定的意义。1,理解有助于知觉的选择;2,理解有助于保持知觉的整体性;3,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3、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 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 4、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 人们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深度和距离知觉是三维空间的知觉。深度与距离的线索有: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 人们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重要依赖于双眼视差。 5、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 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 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 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 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 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 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 附录 名词解释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3、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5、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6、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 就是动景运动。 7、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8、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9、单眼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10、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两眼视差。 1、睡眠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 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2、梦的功能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 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 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3、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 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 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 (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 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 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 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附录 名词解释 1、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 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 神实体。 2、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4、负启动效应:在忽略重复条件下,识别目标字母则比识别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慢。 5、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1、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 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 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 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 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 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 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 (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 特殊部位的机能。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SPI是串行、并行、独立的缩写。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4、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这改变包括相邻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神经元胶质细胞的增 加和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数量的增加;长时程增强作用对长时记忆有重要意义;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 担的,认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是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并且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 5、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 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 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 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良好的编码能够改善信息在长时记忆 中的保持和提取。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长时记忆保持所需条件是:A,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记后的复习,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 记忆的,因此我们要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B,利用外部记忆手段。C,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提出了艾宾浩斯曲线。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时间因素以外还有: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4,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有四种不同的看法:1,衰退法;2,干扰法;3,压抑法;4,提取失败。 6、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 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 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附录 名词解释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 取的过程。 2、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 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短暂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的生理 基础) 3、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高,这就是记忆恢复。 4、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5、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1、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 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 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认知操纵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 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想象的功能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想象的功 能有: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 (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 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幻想和理想都是指 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 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没有实现可能的想象。 5、思维的脑机制 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额叶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同时, 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的完成。大脑半球左侧颞叶和顶-枕叶与思维也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 究还发现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6、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主要有层次网络理论、特征表理论和原型理论。 (1)层次网络理论。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概括的水平越高。 (2)特征表理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 同性质的概念。 (3)原型理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 7、概念形成的途径和策略 (1)概念的形成有两种学说。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而内隐学说则认为,一些抽 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2)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四种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8、推理 (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 结论的解释有: ?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 ?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 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3)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 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9、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 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 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 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0、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2)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 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3)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有:1,知识表征的方式;2,定势;3,功能固着;4,动机;5,情绪;6,人际关系。 11、创造性的心理成分、测量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吉尔 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且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2)吉尔福特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酝酿和社会因素。 附录 名词解释 1、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和 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2、思维操作-也就是思维过程。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3、辐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4、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5、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 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6、推理-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7、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 的过程。 8、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9、创造性-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对话语言的特点:是一种情境性语言、是一种简略的语言、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际、是一种反应性语言。 独白语言的特点: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开展的语言、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活动。 书面语言的特点: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 内部语言的特点:隐蔽性、简略性。 2、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具有层次性。 语言加工: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 平行加工。模块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语言的意义:研究语言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因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语言还有重要的实践意 义。语言的研究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自然语言的研究越透彻、越深入,程序 语言的设计就会越完善、越科学。语言的研究,还有助于逐步解决口吃、言语杂乱、阅读不能等语言障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问题。 3、语言的生理机制: (1)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2)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 ?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 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角回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角回损伤将会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3)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割裂脑的研究),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 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4、语音知觉 (1)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 (2)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分元音和辅音。研究音位的区别特征有助于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 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有: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句法、语义的作用。 (3)影响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理解的因素: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字词的使用频率、语音的作用、语 境的作用、语义的作用。 (4)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类型、词序、语境、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5)影响话语理解的因素:推理、语境、图式作用。 5、语言的产生 (1)语言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他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 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有:音素、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语言产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安德森的三阶段模型: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 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勒韦认为的三个阶段:概念化阶段、公式化阶段、发音阶段。 附录 名词解释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 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2、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3、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 或词汇通达。 4、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5、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6、启动效应: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较启动词和目标词没有联系时,北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目标词。 1、动机功能 (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 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 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 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 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 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 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但也并非绝对对立,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满足高级需要要具备较好的 外部条件,如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同一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行为也可能在同一动机的支配下进行。个体行为往往 不是受某个动机的驱使,而是有一个动机系统推动的。 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 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罗克奇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 6、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 一度在动机心理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 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2)动机的驱力理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 机体平衡状态。 (3)动机的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4)动机的诱因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 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 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 功效论、成就目标论。 ?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 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7、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 动机、交往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8、冲突的种类 (1)接近-接近型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3)接近-回避型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9、冲突的结构模型:包括四个概念:效价,向量,运动,生活空间或场。 10、挫折的反应有哪些? 有三个方面: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个性的变化。 11、增强挫折承受力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2、意志的品质 (1)独立性(2)果断性(3)坚定性(4)自制力 附录 名词解释 1、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 理活动的结果。 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 源泉。 3、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 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 4、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为。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 5、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 巨大的推动力。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 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6、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 态。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7、冲突-意志行动中出现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此时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 8、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 说的“碰钉子”。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 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 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 ?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 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此外,罗素提出环形模式:两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分为 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 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 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 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 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 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 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 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 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2)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 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 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 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 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 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 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 互作用。P381 6、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主要发生在生理、情绪体验、表情动作、认知和人际等方面,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附录 名词解释 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 情、语调表情) 3、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 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 式和动作系统。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 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 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 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 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4、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5、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 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 (1)智力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6、智商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实龄 × 100 (2)离差智商。智商(IQ)=100+15Z - /SD; 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Z=X-X 7、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智力测验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工具。编制标准化智力测验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建立常模,并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 度。 (1)标准化与常模。 ?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 ?施测程序标准化。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 ?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常模:样本施测后,对结果加以统计处理,得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数分布,即常模。 (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3)效度。指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即测验的有效性。 8、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几个方面? 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结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 9、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影响 (2)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3)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实践活动影响 (4)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5)能力的发展还依赖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附录 名词解释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才能-多种能力的结合叫才能。 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 2、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包含四个方面:1、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2、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3、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4、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 4、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 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5、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1、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四个特征是: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 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 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 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 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 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 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 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 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 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顷性、神经质、精神质。外顷性表现内外顷的 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顷性、 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组成OCEAN,为“人格的海洋”。 ?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4、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类型论是群体间人格差异的描述指标。可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 (1)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好冒险、爱刺激)。 (2)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 (3)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气质类 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 教型。 5、认知风格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 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6、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 表。 (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TAT)。 (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7、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 附录 名词解释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4、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他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5、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6、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7、场独立性-更多地利用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心理分化水平较高。 8、场依存型-更多地利用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心理分化水平较低。 9、继时性认知风格-解决问题时,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一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 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答案。 10、同时性认知风格-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1、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含义是: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学习的分类 (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为学习的层次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 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加涅认为通过学习 可以得到五种结果是: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 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3、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条件联系上的复合行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 为“刺激-反应”理论。其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 【1,无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 【2,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 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有机体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主动地作出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是有机体主动发出的,而不是由于刺激被动引起的。】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 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称应答性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类似; 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行为的结果-强化 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令人愉快的结果。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 厌恶的刺激强化。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通过对强化进程不同安排,可以精确的控制学习行为。除了强化 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作惩罚。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4、学习的认知理论 (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强调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成而实现的。 顿悟的出现依赖于情景;顿悟产生后,可以重复出现,在一种情景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认知就是行为的中介变量。所以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称为“认知 -行为”主义。一个完整的行为应包括三个方面:1,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所激发;2,经过某些中介变量;3,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和反应。通过位置学习和潜在学习证实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 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而且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物 会有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由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5、动作技能 (1)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动作技能依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 开放技能、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2)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动作技能是由个别动作构成的系统,它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动作技能有几个形成阶段: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 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6、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1)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转向自动化。 (2)动作反馈有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3)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 (4)建立起协调的运动模式。 7、练习的作用和练习进程的特点 (1)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练 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使动作间建立更完善的协调。 (2)练习进程的特点: A,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步的提高。 B,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C,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 D,练习中存在个别差异。 8、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1)确定练习的目标 (2)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人对活动的态度和人在练习时的情绪状态。 附录 名词解释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也就是说,要在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 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3、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 4、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5、练习曲线-是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 6、高原现象-是练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必然 存在高原现象。 7、知识迁移-人们在一种情景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产生消极的影响 叫负迁移。 8、技能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可能对掌握新的技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妨碍学习新的技能。 9、迁移-先学习的技能会对后学习的技能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叫做迁移。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通常用模型来表示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的某些主要方面。一种十分流行的模型是由下列四个主要成分,即感觉系统、记忆系统、控制 系 统和反应系统构成的。 构造主义: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 派--构造主义的开始。1879年他创建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过程进行研究。冯特的心理学的方 法是实验内省法。冯特认为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 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另一类是感情。所有复杂的心理都是由 这两类心理元素综合而成的。因此,他的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心理化学。冯特的理论体系为他的忠实弟子铁钦纳所继承和发展,并 把这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而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 学。但是,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的"纯科学"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并且清规戒律甚多,因而其结局必然是短命的。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华生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 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而较简单的动物行为比复杂的人类行为更具有根本性。他坚决反 对冯特心理学的意识和内省这两个基本概念,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 方法.他主张只有从可观察到的刺激和反应方面去研究,刺激--反应(S-R)就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华生坚决认为,传统心理学中的意识、感觉、知觉、意志、表象等是一大堆无用的概念应彻底加以摒弃,而代之以刺激、反应、习惯形成、习惯联合等概 念、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华生的极端主张虽然没有被人们全盘接受,但行为主义就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而固定下来。虽然新行为主义与旧行 为主义相比,不论在外表上和意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仍然遵循着一个信条:对行为进行探讨,而无需涉及到意识。华生彻 底否认人的主观世界以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这是错误的。但是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华生竭力主张 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心理学摆脱思辨的性质。他所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容易对心理现象作数量上的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在德国诞生。其创始人是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派是以似动现象的 实验起家的。他们认为,知觉显然是无法用感觉元素的联合来解释的。于是坚决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 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乃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 性质和意义。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格式塔心理 学家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也像知觉一样,是通过整体进行的。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主观唯心论。但该学派反 复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则是正确的。此外,格式塔心理学 家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及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还有积极的意义。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人格看成是由本我、自我和 超我三部分构成的系统。本我是人先天具有的,其唯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超我是内化了的道德标 准,竭力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自我介于两者之间,负责理智地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三者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人格 的三个部分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 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减轻焦虑,自我便发展出了各种无意识的防卫机制。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 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无意识是正在被压抑的或从未变成意识的本 能冲动,它对人的精神和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失言、梦等的分析可以窥见其一斑。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 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也叫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情绪过程: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能力、气质、 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行为: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的(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 言语、表情等)。 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简称S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简称O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s简称R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口头调查(晤谈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测验法: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兴趣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内省法(自我观察法):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到的经验或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关于性本能有许多惊人的叙述。他认为,性欲是人的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 最大的本能。他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是追求性满足的无意识表现;精神病则是由于性欲过分受到压抑的结果。 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在其学派内部意见也不一致。如阿德勒宁愿强调自我,而不愿强调性欲作用。荣格虽然仍使用"里比多'这个概念,但已排除了特定的性欲性质,指的是所有动机。近年来新弗洛伊德主义已不再很强调性本能,而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 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精神分析在西方心理学(如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精神医学和文艺创作中相 当流行。 弗洛伊德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对心理的动力因素如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注意,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把人的一 切活动都归之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着意识,甚至决定社会的发展,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 社会心理现象。 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怎样? 1, 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的。 2, 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 3,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通常是很复杂的。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它涉及我们心理现象的广大范围。无意识个体不曾 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无意识现象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盲视等。 ,在心理学研究设计中,如何贯彻客观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1,搜集资料时,必须如实地详尽地记录作用于个体的外部刺激和他的行为反应,包括口语报告。2,在资料的处理、结果的分析整理时应尽可能用某种客观的尺度来评定,切忌主观偏见影响。3,做结论时,要根据客观的事实下判断,不要 做过分的推论。 系统性原则:1,整体性。2,等级结构性。3,动态性。4,环境适应性。 ,阐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说(二)设计研究方案(三)搜集资料(四)整理与分析资料(五)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说 ,问卷法和晤谈法的比较。 要得到一份良好的问卷,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针对调查的目的来设计问卷。(2)提出的问题要适合于调查的目的和被调查的对象。(3)使用方便,处理结果省时、经济。 与问卷法相比,晤谈法有如下优点:(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解释晤谈的目的,可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准备程度; (2)研究者可以控制晤谈进程,可以使调查中的遗漏大为减少;(3)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真实程度;(4)可以根据被试的反应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有可能获得额外有价值的资料。它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晤谈数量有限的对象,要收集较多对象的资料太费时间;(2)研究者必须训练有素,才能掌握晤谈法;(3)研究者的言语不当,被调查者有可能拒答或谎答问题;(4)研究者的行为,有时甚至是无意的行为也可能对被调查者的回答有暗示作用。 ,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一) 构造主义(二)行为主义(三)格式塔心理学(四)精神分析 反映:即对影响作出回答的能力,是任何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特性。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 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意识:基本特征是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 自我意识: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1.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3.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 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反射方式实现的。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 结构称为反射弧。 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质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 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这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由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 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差别:经典条件反射是通过训练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使条件刺激也能引出与 无条件刺激产生的无条件反射相同的条件反射。而操作条件反射是通过训练将"随意"操作和奖赏联系起来,以引出特定的操作。 行为遗传学的方法:选择性繁殖,孪生儿研究,家谱分析法,亲属相关法,群体调查分析法。 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的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总体,因而是形成民族性格的东西。 亚文化:当在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民族的一些主文化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 体文化称为亚文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他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 过程。 自我同一性:是指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这样一种心理过程,其中包含"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方面。前者是一种连续 性意识,即认识到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我"长大的;后者是一种统整性意识,即认识到从自己的身体、精神的特征来看,自己 确实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人。 人际关系:在一定社会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的直接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类文化与人性。人类文化是形成人的心理和行为即人性的决定性条件。 2.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亚文化对亚群体的影响是形成亚文化 群的心理特征。 3.阶级地位和阶级心理。同一阶级的社会成员处于相同的经济地位、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阶级 的共同心理特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 源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这是有关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的定律。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课 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 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内驱力: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人的内驱力可分为两大类:由生理需要而驱使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 称为原发性内驱力或基本的内驱力,如饥饿内驱力、口渴内驱力、避痛内驱力和性内驱力。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 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继发性内驱力或社会性内驱力。一般说来,社会性内驱力对原发性内驱力起调节作用。 诱因:是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有机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 正诱因。有机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期望理论:行为的动机是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或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原始形态。期望理论必须解决 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 效价:是指个人对特定结果的情绪指向,即对特定结果的爱好强度。效价有正负之分。个人对于各种结果,具有喜欢欲得其 所未得到的为正效价;如果个人漠视其结果,则为零值;如果不喜欢其可得的结果,则为负效价。 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因果概念并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 归因的控制点可分为内部的(如能力和努力)和外部的(如工作难度和运气)。内外部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两种。 同为内部的,能力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主要特征:(1)主观性。(2)选择性。(3)稳定性。 (4)社会历史性。价值观表现形式是兴趣、信念、理想。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信念: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 理想: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动机、内驱力和诱因有什么关系? 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有机体外部。内驱力是一种激活力,它释放的能量是无指向性的,可服务于任何具体 的行为。动机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注意: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1.选择的功能。2.维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 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 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环境注意(外部注意):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 自我注意(内部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 注意的范围(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范围受下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 知觉对象的特点(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的积极 性有关。 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或波动):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 复杂程度、熟悉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 易,依赖于原来注意的强度,还依赖于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 过滤器理论: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的限制,某些特定类型的输入信息可以通过过滤器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得到识 别,而其他的信息则不能通过。 智源限制理论:这种理论把注意看作心理智源,认为对输入进行操作的智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 的智源,那么注意就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从事操作的智源的有限数量所决定的。 多重选择信息加工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工作的一般模型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注意是灵活的,加 工系统可以依据输入的物理属性或它的意义来进行选择,但对输入的加工却受着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 ,自我注意的功能? 自我注意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自我注意,人能够窥测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了解自 己的异常反应,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阈限: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最小觉差):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韦伯定律:如果以R(德文Reiz的缩写)表示最初的刺激强度,以R+ΔR表示刚刚觉察出有变化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范 围内,每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的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 ΔR/R=K 这个公式称为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S=KlogR+C 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是常数,即是说,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而 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这就是费希纳定律。 视敏度: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的对象性:感觉系统为我们提供的是各种感觉信息,但我们知觉到的却是一个统一体或完整具体的对象。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 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派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1)接近因素。(2)相似因素。(3)完整倾向因素。(4)好图形因素。(5)好的连续因素。(6)共同命运因素。(7)定势因素。(8)经验因素。 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来标志它的。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 知觉的参考系:在知觉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要使用一个标准才能进行判断。 知觉到的现在:在几秒钟范围内,我们把一些相继事件知觉为相对来说是同时的。这些事件排列有序并被知觉为一个单位。 时间估计:靠记忆中的体验或同钟表和日历所衡量的时间进行比较的结果。 表现出时间知觉对空间知觉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Tau效应。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影响称为Kappa效应。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PHI现象。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错觉产生的原因:1,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2,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等因素有关。3,错觉也可能是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 双眼视差在空间知觉中起什么作用?:感知深度和距离。 双耳线索在空间知觉中起什么作用?:对声源远近和方向定位。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感觉记忆的特征:(1)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4)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 它以意义。 短时记忆:记忆容量有限,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所谓工作记忆是指个人当时 注意着的信息,为现实进行加工、操作服务的记忆过程。 长时记忆如何习得?长时记忆的识记,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复述、组织加工和有动机的努力而习得的。 复述有两种类型::(1)维持性复述:即从感觉记忆中抽取某种信息并使该信息适应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保持在短时记忆 中。(2)精制性复述:即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 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 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这条曲线称为保持曲线。保持的反面是遗忘,因此这条曲线也被称为遗忘曲线。 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再认和回忆两种过程。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呈现时仍能被认识。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的回忆意图或目的,自然而然想起某些旧经验。 有意回忆: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有意识地提取信息的过程。 追忆: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的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回忆称为追忆。 遗忘的原因:(一)衰退理论(二)干扰理论(三)提取失败理论(四)动机性遗忘理论(压抑理论)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 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提取失败理论中的舌尖现象: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哪些证据能证明双重记忆理论:1,自由回忆实验中。2,病理学证据。 心象: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 遗觉象:一种未经加工的心象信息的再现。 记忆表象:也叫表象,它与感知形象不同,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该事物的形象。 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在开创性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动作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 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 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 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创造思维:这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内向性思维(我向思维):是一种只受意向和情绪操纵、不按逻辑规则、光凭想象、不受客观现实调节、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 性思维。 现实性思维:是一种和现实世界相适应,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逻辑思维。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心智操作。 分类:是在思想上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心智操作。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各种对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并把这些共同属性和其他属性分离开来的心智操作。 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对象或观念之间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联系起来的心智操作。 具体化:是把抽象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对象上的心智操作。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概念的结构,有两种理论: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定势: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前提气氛效应: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这种现象称为"前提气氛效应"。 灵感(直觉):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迎刃而解。这种现象称为 灵感或直觉。 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这个概念是德国心理学家邓克(Duncker,1935)首先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酝酿效应: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常常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已有经验。过去经验,包括日常经验对科学概念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2.变式。变式就是用以说明概念的例子。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对概念的形成也有显著的影响。 3.下定义。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掌握科学概念。 4.实际运用。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有助于深入地掌握概念。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有什么关系?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其前提反映的是一般性知识、蕴涵着结论的知识,因而其结论 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会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具有必然性。 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其结论一般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 联系具有或然性。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又是密切联系、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因为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的大前提必须借助于归纳推理从具 体的经验中概括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归纳推理也就没有演绎推理。同时,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因为在归纳推 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运用演绎推理对某些归纳的前提或结论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进行正确 的归纳。 ,哪些因素会影响推理的正确性? (一) 课题的性质(二)前提气氛效应(三)题外知识、愿望或情感等的介入 ,人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采取哪些途径? (一) 尝试错误(二)探试搜索(三)爬山法(四)手段目的分析(五)反推法(逆向搜索) ,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有哪些? (一)知觉的特点(二)定势的影响(三)酝酿效应(四)实践知识(五)动机的强度(六)个性差异 ,创造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创造者的思维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创造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这四个阶段。 特点:(一)思维的流畅性(二)思维的变通性(三)思维的独特性(四)思维的敏感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 法系统。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 独自言语:一个人做报告、 演讲 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中层竞聘演讲护士长竞聘演讲演讲比赛活动要求对演讲比赛的点评 时的言语活动。 语言的基本特征:能产性、结构性、意义性和社会性。 言语分为两大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头言语:是指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言语。 书面言语: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1,从前言语到言语。2,单词句。3,双词句。4,从句子到会话。 言语产生(言语表达)的四个阶段:1,起始于某种动机与总的意向。2,经过内部言语阶段。3,形成深层句法结构。4,扩 展成为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 言语失误:包括停顿,重复,开始失误,改正,以及多加感叹词、口吃、失言等。 言语理解: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建立意义的过程。 言语理解三个阶段:1,音响或书面信息原始编码的感知过程。2,分析阶段,即把信息转换成词的组合意义的心象阶段。3, 使用阶段,是听话人对心象的实际应用。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语言和言语又是密切联系的。1,言语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 法进行交际活动。2,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一旦某种语 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终究要从社会上消失掉。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情绪体验: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 情绪行为(或表情):情绪在行为上的表现。 情绪唤醒: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任何一种情绪都伴有情绪唤醒。 情感:就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体验)。 情绪这一概念是指情的各个方面:它的主观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机制等。 情绪表现(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它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言语 表情和身段表情。 感情移入(移情):人们彼此间情感的相通,即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称为感情移入或移情。 基本情绪(原始情绪):现代心理学上,把快乐、悲哀、恐惧、愤怒看作是单纯的情绪。 情调:是一种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感。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激情通常是由强烈的欲望和明显的刺激引起的。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情操:是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如道德、学问、艺术等)所怀有的复杂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 美感:是人在欣赏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 控制启动:人想长时间地保持积极心境,或者想摆脱消极心境,都要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积极情绪色调的项目,这叫控制 启动。 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与心境一致性的材料比与心境不一致的材料更容易记忆,这种现象称为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 坎农——博德理论:意义:在于把詹姆士一兰格对情绪的外周性研究推向对情绪中枢机制的研究。不完善:虽然外周性生理 反应不是情绪的唯一来源,但内脏反应和行为反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情绪体验。坎农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 而忽视大脑皮质对情绪的作用,也是不正确的。 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沙赫特对詹姆士——兰格理论和坎农——博德理论采取折衷的观点。他既同意詹姆士的观点(情 绪体验来自对身体反应的反馈信息),也同意坎农的观点(这种反馈的差异不大,不足以产生细微的不同情绪)。他认为,情绪既 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因此,认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 的情境时,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沙赫特认为,脑可能以几种方式解释同一生理反 馈模式,给以不同的标记。生理唤醒本来是一种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认知过程才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标记过程取决于归 因,即对事件原因的鉴别。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可以作出不同的归因,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可能得到的有关情境的信息。 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阿诺德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认为我们总是直接地、自动地并且几乎是 不由自主地评价着遇到的任何事物;情绪就是一种朝向评价为好(喜欢)的东西或离开评价为坏(不喜欢)的东西的感受倾向。 她认为,评价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任何评价都带有感情体验的成分。其中,记忆是评价的基础。任何新的事 物都是按照过去的体验来进行评价的。想象是评价的重要环节。在开始行动之前,当前的情境和有关的感情记忆使我们推测未来。 整个评价的复杂过程几乎是在瞬间发生的。 拉扎鲁斯进一步把阿诺德的评价扩展为评价、再评价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筛选信息、评价以及应付冲动、交替活动、身体反 应的反馈、对活动后果的知觉等成分。他建议对个人所处情境的评价也包括对可能采取什么行动的评价。拉扎鲁斯还强调,个性 心理结构(如信仰、态度、人格特征等)是认知因素的一个决定性条件。他还强调了文化因素对情绪的作用。 阿诺德一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既承认情绪的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也承认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 受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评价中。这种理论把现象学的研究、认知理论和情绪生 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考虑。应当说,这是较为合理的,有助于推进情绪和认知关系的研究。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是什么? (一)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认知结构的复杂程度对于情绪体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决定着人对行为结果的情绪反应。 (二)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心境对认知的影响上。情绪对认知的干扰作用,也是在生活中 经常遇到的。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前者是意志行 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后者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内心世界的期望、计划付诸实施, 以达到某种目的。 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与将来有关的动机。 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下列因素会影响着一个人的抱负水平:1.成败经 验。2.自信心。3.团体的成败经验。 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凡是涉及个人期望与社会道德标准、法律相矛盾的动机冲突。 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凡是不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仅属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 决策:寻找一条从不能令人满意的初始状态通往符合个人意愿的目标状态的道路,叫决策。决策过程由下列一些相互连接的 阶段组成:(1)确定问题(现状和目标分析);(2)寻找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3)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评价;(4)作决定 (在各种方案中选出一个);(5)贯彻执行;(6)监督(各个阶段的连接)。 意志控制:是指个人能左右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使之与期望的目的相一致的过程。 内控型:相信能够控制环境的人。外控型:相信被环境所控制的人。外控型表现突出的人,通常把责任归咎于环境或命运, 很少能看到自己的能力或努力与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而内控型的人,自信心强,倾向于自己承担责任,经常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或努力与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 失控: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 失控时反应:寻找信息、对困境反应加剧、产生抗争或消沉等行为反应。 失控时抗争会引起下列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1)产生愤怒、敌意和攻击情绪。如果你夺走幼儿手中的玩具或挡住他前进的 道路时,他会产生愤怒、敌意和攻击反应。如果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也会产生上述的情绪反应。(2)竭力挽回失去的控制能力。上例中的幼儿会从你手中要回玩具、冲破你的"防线";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成人会竭力抗争、要求有公正的待遇。(3)对结果的认识会发生改变。被外力强制取消的选择结果变得更有吸引力而留下来的结果则变得更不合自己的心意。例如,青年男女的自由恋 爱如果被外力强制拆散,就会产生上述认识上的改变。(4)产生选择自由的象征性恢复。一个人受挫折后常产生各种幻想,以象 征的方式恢复失去的控制。 挫折容忍力:经得起挫折而免于精神崩溃、行为失常的能力。 意志品质: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人的意志是不是自由的? 行为主义者华生否认人的意识,否认意志自由,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所决定的。唯意志论者叔本华和尼采认为人 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可以绝对自由,为所欲为。前者是极端的机械论,后者是极端的唯心论。这两种见解都是错 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说它是自由的,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 地选择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按某种方式、方法行事;说它是不自由的,因为人的一切愿望、一切行动都必须符合客观规 律。 ,意志与认识的关系怎样? 意志和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意志与情绪的关系怎样? 意志和情绪也有密切的联系。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 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削弱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在心理冲突时怎样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 在心理冲突时怎样来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呢? 1,对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意志坚强者能坚定不移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服从于集体的和国家的需要; 2,对于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他也能根据当时的需要毅然决定取舍。 技能:运用知识来完成的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 运动技能:指在学习生活、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行为操作。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 智力技能:主要包括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 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区别:前者表现为外显的骨骼肌的操作活动;后者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联系:感知、 记忆、想象、思维是运动技能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外部动作是智力技能的最初依据,也是智力活动的经常体现者。 习惯:自动化动作的需要。 运动技能结构的四个维度:连贯——断续,精细——粗壮,内反馈——外反馈,简单——复杂。 简单反应时间:对单一的刺激物作出确定反应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复杂反应时间(选择反应时间):根据不同刺激,在各种可能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影响简单反应时间的因素:1,不同感觉道的差异;2,刺激的强度;3,刺激前的时间;4,练习可缩短反应时间;5,年龄的增长延长反应时间;6,海拔高度;7,药品。 运动技能形成经历的阶段:1,动作的认知阶段;2,动作的联系阶段;3,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熟练期)。 已形成的技能的特点:1,行为控制从有意识向无意识转化;2,利用线索;3,控制行为方法的变化;4,动觉反馈作用的加强;5,协调化运动模式的形成。 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连锁反应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连锁反应的理论:加涅认为,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的连锁反应系列来解释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被理解为动作的 连锁反应,刺激引起反应,第一个动觉反馈调节着第二个动作,第二个动作的动觉反馈又调节着第三个动作„„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运动技能的形成。韦尔福特提出运动技能形成的模型。该模型由 感受——转换——效应器三个连续阶段组成。 练习: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所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 练习曲线(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 高原现象(高原期):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的现象。 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1,练习的进程中出现需要以新的活动结构,代替或改变旧的活动结构的现象,而活动结构的改变 往往不能一时奏效,成绩处于暂时停顿状态。2,练习者注意力涣散,练习兴趣降低,以及疲劳和厌倦情绪等也会使练习成绩暂时 停顿。 高效率的练习需要的条件:1,要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在指导工作中把讲解和观察结合起来。3,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整体学习法或部分学习法。4,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5,要让练习者知道练习的结果。 集中学习:学习一种技能时,在一段时间内反复进行练习。 分散学习:如果在练习期间内插入休息,这种学习称为分散学习。 技能的迁移(正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的影响,促使新技能的掌握。 技能的干扰(负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消极的影响,阻碍新技能的掌握。 迁移的内容有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的迁移。2,态度的迁移。3,学科的学习可能对发展能力产生迁移。 迁移理论:1,共同要素说;2,类化理论;3,关系的理论。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才能: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巨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模仿能力:就是仿照他人的言行举止去做,以便使自已的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的能力. 创造能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既是首创又是适宜的产物的能力。 认知能力:就是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 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记忆、理解和其他认知活动的评价和监控能力。 能力的结构三种理论模型:因素说,结构说和信息加工理论。 液态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秉赋。 晶态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智力由三部分控制的理论。这三部分智力是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背景智力。它们在智力活动的 信息加工中起着不同作用。 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含有三种机能的成分。一是元成分。二是执行成分。三是知 识习得成分。 心理测量必备的条件:信度、效度和常模。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 常模: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在编制测验时必须建立解释原始分数的参照标准。这 个参照标准分数就是常模。 智商:是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之比,因而也称为比率智商(ratio IQ)。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 —韦氏智力量表为例,其IQ的计算公式是:IQ=[15×(X— )] / S +100 X—式中:X为某一年龄组的被试测验的原始分数,X是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S是团体分数的标准差。(X—) /s是标准分数,X它是一种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相对量数。 ,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首先,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 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例如证明一道几何题,人在推证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公理、定理、定义、公式等属于知识;而在推 证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则属于能力。又如,在学骑自行车时,操作自行车的一套动作方式是技能,而支配此动作方 式的心理过程的稳定特点则属于能力。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 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 能力离不开知识、技能,但能力和知识、技能毕竟不是一回事。能力不表现为知识、技能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动 态上。 ,哪些因素制约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决定论是不对的,但良好的遗传素质却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或重要条件。 良好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环境、良好的教育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条件。 (二)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优良的个性品质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像动机、勤奋、谦虚和坚强的毅力等都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超常儿童和智能不足儿童有哪些心理特点。 超常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1.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2.注意集中,记忆力强。3.感知敏锐,观察仔细。4.思 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5.自信、好胜、有坚持性。 智能不足明显的特征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不良。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 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指向 性特点(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等方面在行为上的表现。 气质的学说:(一)气质的体液说(二)阴阳五行说(三)气质的体型说(四)气质的血型说(五)气质的激素说(六)气质 的活动特性说 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和界限。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间的相对关系。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过程或抑制过程更迭的速率。 外倾型:里比多指向外部世界的人。 内倾型:里比多指向自己内部世界的人。 场依存型: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场独立性: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艾森克人格理论:(1)内倾与外倾;(2)情绪的稳定与不稳定,把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 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 气质评定法有:问卷法,作业测定法和实验法。 问卷法优点:实施简便,平分确定,容易得到数量化结果。缺点:被试回答问题时往往会有意无意的作假。 作业测验法:优点:被试难以了解测验的意图,难以作假;可以进行团体测试,经济省时;结果评定机械性,简便易行。 气质对教育的意义:1,教师应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取不同的教育 方式和方法。3,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4,教师本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 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神经类型和气质的关系:巴甫洛夫认为气质的每个个别的人的最一般的特征,是他的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而这种 最基本的特征就给每个个体的所有活动都打上这样或那样的烙印。"巴甫洛夫认为,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 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后来的研究表明,精神类型并不总是与气质类型相吻合的。气质是心理特 征,神经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整个个体的身体组织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气质是神经类型的心理表现,所以,气质心 理特征和神经类型生理特性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有时,几种不同的气质特征依赖于同一神经过程的特性;有时一 种气质特征依赖于神经过程的几种不同的特性。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但是,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它也 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气质的变化,从生理机制上看,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后天的暂时联系系统掩盖了神经类型的先天特征, 但神经类型的先天特征本身并没有改变;二是暂时联系系统形成和发挥机能作用的过程中,神经类型的先天特性本身得到了 某种改造。但到底属于哪种情况?现代科学还不能完全确定。 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心理状态“转化”论:列维托夫认为,性格的形成最初所经历的阶段是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如果某 种心理状态经常发生,那么它就有可能巩固下来,逐渐成为他的性格特征. 动机泛化论:鲁宾斯坦认为,动机是构成性格的"建筑材料",性格的形成是动机的泛化和定型化、人的性格是由动机和人所掌握的行为方式的融合物所组成。但构成性格基础的不是行为方式本身。而是调节着相应的行为方式的泛化动机。这种动机,开 初只出现在一定的情境中,尔后由于类似的情境不断出现,人就以类似的行为方式进行重复的反应;这样,这种行为方式的动机 就扩展到类似的情境中去,逐渐转化为个性心理特征,并在个体身上巩固下来。性格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的动 机。向稳定的普遍化的动机系统的过渡. 性格评定常用方法:一、自陈量表法。二、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三、观察法(项目查核法、等级评定 法)。四、晤谈法。五、自然实验法。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性格是后天的,在个体的生命开始时期并没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第二,从 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第三,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 格特征。第三,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第四,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性格特征的制约。 2,在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性格特征也发展起来。 ,如何对性格结构做分析? 性格的静态结构。描述性分析:1,性格的认知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数量化分析:卡特尔16个人格因素。 性格的动态结构。动态结构的动态特征:1,表现在各种性格特征之间。2,表现在性格的各个侧面。3,表现在性格的可塑性上。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生物学条件。2,家庭因素。3,学校教育。4,文化、社会因素。5,心理原因。 脑的模块说: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重要理论。该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 的模块组成。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 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 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无意识现象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 启动效应:在目标重复条件识别探测刺激的目标字母比在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快。 启动效应: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较启动词和目标词没有联系时,北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目标词。 负启动效应:在忽略重复条件下,识别目标字母则比识别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慢。 外显记忆: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面临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影响。 语意丰富问题: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意丰富问题。 情绪与脑:脑的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 的脑电活动。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 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调节的类型: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 节。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研究主要集中的方面:生理、情绪体验、表情动作、认知和人际等方面。 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 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 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顷性、神经质、精神质。外顷性表现内外顷 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五因素模型(大五)。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 外顷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七因素模型(大七)。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 袭性。 问题解决中专家和新手的区别:是和上的不同。 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 功效论、成就目标论。 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3,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 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 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包括四个概念:效价,向量,运动,生活空间或场。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 话说的“碰钉子”。 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归因: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中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 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 系统的相互作用。 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分类: 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学习的层次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 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加涅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五种结果是:智慧技 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 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强调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成而实现 的。顿悟的出现依赖于情景;顿悟产生后,可以重复出现,在一种情景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认知就是行为的中介变量。所以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称为“认 知-行为”主义。一个完整的行为应包括三个方面:1,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所激发;2,经过某些中介变量;3,由此表 现出的行为和反应。通过位置学习和潜在学习证实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 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而且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 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由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其代表有巴甫 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 【1,无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 【2,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 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有机体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主动地作出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是有机体主动发出的,而不是由于刺激被动引起的。】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 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称应答性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类似; 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行为的结果-强化 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令人愉快的结果。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 厌恶的刺激强化。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通过对强化进程不同安排,可以精确的控制学习行为。除了强化 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作惩罚。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本文档为【《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7KB
软件:Word
页数:9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