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语》练习题

《论语》练习题

举报
开通vip

《论语》练习题文化经典《论语》练习题 《学而第一》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①爱眾,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论语?学而》)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注】①汎: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②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常识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子弟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

《论语》练习题
文化经典《论语》练习题 《学而第一》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①爱眾,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论语?学而》)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注】①汎: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②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常识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子弟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文重要。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的时间和余力,泽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 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四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着服务的。 (2)、儒家为什么把德摆在比“文”更重要的位置?请简要分析。 答: 《为政第二》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会,先生②馔③,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肴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注]①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②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③馔:吃喝。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孝敬父母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 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 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 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让父母先吃,只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是行孝道了。 (2)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结合上面的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对孔子“孝”的认识。 答: 《八佾第三》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夏问曰:“‘巧笑倩①兮,美目盼②兮,素以为绚③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④乎?”子曰:“起⑤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注】①倩:面颊长得好看。②盼:黑白分明。③绚:有文采。④礼后——礼在什么之后?原本没说。据儒家文献,应该“仁义”二字。⑤起:启发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 《里仁第四》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注】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 (1)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 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 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的最高境界。 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 (2)孔子对“富与贵”的主张,今天还有价值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答: 《公冶长第五》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盍:何不。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充满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3分)答: 《雍也第六》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答: 《述而第七》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②,则谁与③?”子曰:“暴虎冯河④,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注释】①舍之则藏:舍弃就藏匿,意即隐退。舍,舍弃,不用。②行三军:指挥军队。行,率领,指挥。三军,古代大国有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这里指全军。③谁与:和谁一起。与,一起,共同,动词。④暴虎冯(píng)河: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徙步过河。冯,通“凭”。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被用就去做,不被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的。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勇”的理解。(3分) 《学而第一》参考答案: (1)、D (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并没有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儒家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伦理道德。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为政第二》参考答案: (1)D (子女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地孝敬父母。) (2)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就是依礼而行,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是—种社会道德准则,是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我们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孝”成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八佾第三》参考答案: (1)、孔子用绘画的道理打比方来启发子夏。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的。意在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木。 (2)、孔子以“绘事后素”为喻,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了,接受了老师的教诲,并能举一反三,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孔子说启发他的人是子夏,表示对子夏的赞赏。 《里仁第四》参考答案: (1)D(“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错。孔子是说,君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泰然处之;在失意时,也不颓丧、怨叹。顺利时要依靠仁而成功,失意时要依靠仁而安定,而不为环境所左右。) (2)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对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商品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警示价值。 《公冶长第五》参考答案: (1)C (孔子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1分)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1分)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子弟。(1分) 《雍也第六》参考答案: (1)A(“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2)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述而第七》参考答案: (1)A(孔子认为,只有他和颜渊才能做到。 (2)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
本文档为【《论语》练习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4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4-02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