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举报
开通vip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外出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地理科学工作的实际和自然地理资源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对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解释仍然存在分歧,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习过程中看到的地理现象...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外出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地理科学工作的实际和自然地理资源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对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解释仍然存在分歧,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习过程中看到的地理现象并有自己的见解。 二、实习过程    我们这次全班集体实习的地点是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的九宫山。 江南名山——九宫山,是湖北省于1988年批准成立的第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历史上它以全国“五大道场之一”而驰名于世,是历代历朝颇受朝野上下顶礼膜拜的香火圣地。 我们选择九宫山作为实习地点并不因为它是旅游避暑胜地,而是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它集中了许多难得的自然地理现象,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到了九宫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地层分布较全,出露较好,从元古界至志留系均有出露,岩性类型齐全,既有岩浆岩的侵入体,又有变质岩系和沉积岩系,但以元古界板溪群的变质岩系和侏罗世末的花岗岩侵入体出露面积最广;九宫山区的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严格受岩性和构造的控制,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近东西方向;九宫山是穹隆构造断层山,在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掀斜式的强烈抬升下,经受冰川、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的破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山地貌景观;九宫山系花岗岩、石英岩石山脉,故无陡峭奇峰,但断崖高耸,深谷大壑,雄伟深厚,自成其特色;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度地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以森林植被为主,尤其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占相当大的面积,草丛不甚发达,主要在溪边、林缘零星分布,在山顶呈斑块状分布,自然植被保存良好,由于水热条件充裕,其植物种类丰富,指标类型多样,由于海拔高,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非常明显,我们从山顶下山,步行33公里,深切体会到了沿途呈现出的不同植被的壮观景象;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划分为江南红壤、黄壤、水稻土区。 沿途老师很详细地为我们讲解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以上就是我们实习大致了解到的主要内容,内容太多,就不一一细说了。在实习报告中我想详细地分析九宫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但九宫山地区究竟有没有发生第四纪冰川呢?一些专家根据九宫山地貌结构分析得出是冰川遗迹,但一些专家又认为这些地貌是长时间侵蚀作用形成的,否认九宫山地区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 但对该地的第四纪泥质砂砾石层的沉积时代和成因类型又有不同意见:早期第三纪之沉积;早期形成的冲洪积物;更新世洪积所成等等。总之, 这些看法分歧很大, 甚至是对立的。再就各家所涉及的资料来看, 他们的观察多着眼于第四纪堆积物,我认为只有将沉积物的特征进行认真地观察研究, 并对有关侵蚀地形等情况综合进行考虑, 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基于此, 我整理了一些九宫山地区的一些地貌资料: 1.冰蚀地貌 (1)冰窑和冰斗(如下图)   九宫山冰窑多分布在冰川“U”谷的源头,比较清晰的是毛田冰窑。九宫山冰斗沿分水岭分布,悬挂在山坡或谷坡上,按海拔高度大概可分1400m左右与1000m左右两级,前者如陶姚洞冰斗,后者如大仰山东坡冰斗。 冰斗 (2)冰川“U”谷和悬谷(如下图)  九宫山冰川“U”谷是最主要的冰蚀地貌类型,形态十分典型,尤以海拔900一1000m左右裂点以上最为明显。 “U”谷                                悬谷 如铜鼓包冰川“U”谷、一级电站冰川“U”谷、太阳山岭冰川“U”谷等。 (3)冰盆、冰坎和冰阶  九宫山冰盆主要分布在山上,主要有龙塘冰盆和一级电站冰盆。 (4)角峰和刃脊  九宫山分水岭地带很多山峰海拔均在1300m以上。山峰林立,尖峰指天,峻拔挺秀,为典型冰川角峰。 (5)盘谷  高湖之北谢家、石圈是两个典型盘谷,它们分别由太阳山岭冰川“U”谷、老鸦尖冰川“U”谷的冰川直达山麓掘蚀作用形成的,东西两侧为低山所环绕,向出口处收敛,成为肚大口小的椭圆形凹地。 2.冰债地貌 (1)终绩堤  主要分布在界牌和中程畈谷地中。 (2)冰蚀阶地  高湖明显有两级冰蚀阶地。 (3)冰水扇  高湖扇形地由冰水砂砾石堆积物组成,似冰水扇。 (4)第二级阶地比高100m,以震旦系页岩为基座,其上有冰川漂砾。 3.冰川堆积物 (1)冰碛物  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深红色冰川泥砾、褐黄色冰川泥砾、黄色冰川泥砾、浅黄色冰川泥砾。其中深红色冰川泥砾仅见于船埠和墩背之北罗源保;褐黄色冰川泥砾分布不广,以墩背九宫山七级电站最为典型;黄色冰川泥砾在山麓地带除西港谷地外,其他谷地均有分布,其中尤以界牌河谷(九宫山六级电站至上阵)、中程畈(中程畈至大屋场)为最典型;淡黄色冰川泥砾仅见于山上。山麓地带还有巨大漂砾分布,以九宫山五级电站南面山坡漂砾最为典型,漂砾星罗棋布。 错位的“岩脉” (2)冰水沉积物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冰水沉积物在高湖有着广泛的分布。高湖冰水扇由冰水砂砾组成,砾石主要成分以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好。还有高湖公社冰川水由冰水沙砾所组成,公社水井坡面比较清晰,井深约5米,水深约2米,沙以中沙为主,砾石主要成分以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好,在井上个别砾石上见有擦痕。这些都说明了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综合以上所述, 九宫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比较清楚的, 无论是冰碳层, 冰水沉积层, 还是冰蚀地貌, 虽然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但是仍可辨认。九宫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比较复杂的,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但只要有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它的存在,那么这一理论暂时还是科学的。 三、实习感受 通过在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几天的实习,我感受颇多,不仅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还深切体会到了从事地理工作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精神。地理知识博大精深,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这一次实习让我领悟到对于一些理论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迷信权威,要擅于分析问题,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是用来参考的,并不是研究的唯一方向。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实习目的的同时也获得了其他宝贵的经历: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野外生活,团队精神等等。
本文档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1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2-03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