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举报
开通vip

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5-04-13信息来源: 山东省经信委 字体:大 中 小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2015年3月 水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产业,为提升我省水泥产业竞争优势,制定本方案。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及效益居于全国前列。我省水泥产量自1994年至2008年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66亿吨,随后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产量稳定在1.6亿吨左右。在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情况下,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十一五”以来...

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发布时间: 2015-04-13信息来源: 山东省经信委 字体:大 中 小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2015年3月 水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产业,为提升我省水泥产业竞争优势,制定本方案。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及效益居于全国前列。我省水泥产量自1994年至2008年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66亿吨,随后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产量稳定在1.6亿吨左右。在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情况下,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十一五”以来,我省水泥行业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增长了99%、227%和160%。2013年全省水泥产量1.6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75%,低于江苏与河南,居全国第3位;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等主要效益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吨水泥利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89%;熟料产能利用率高出全国4.5个百分点。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2  2013年全国主要水泥生产省份数据   全国 山东 江苏 河南 广东 四川 销售收入(亿元) 9696 878 713 674 474 465 利润总额(亿元) 765 80 63 58 40 37 水泥产量(亿吨) 24 1.62 1.8 1.68 1.34 1.39 吨水泥利润(元/吨) 31.88 49.38 35 34.52 29.85 26.62 熟料产能利用率(%) 75.7 80.2 71.8 75.7 77.5 69.7               (二)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一五”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对水泥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提升改造,采取控制总量、上大压小、兼并重组等措施,累计淘汰了9000多万吨立窑水泥熟料产能。2013年随着最后两条立窑熟料生产线的拆除,结束了我省水泥立窑时代,并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立窑生产线淘汰任务。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建成投产水泥熟料生产线116条,年产能1.1亿吨。其中,日产4000吨以上生产线48条,产能7329万吨;日产2000~4000吨生产线34条,产能2885万吨;日产2000吨以下生产线34条,产能736万吨。 (三)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我省水泥熟料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308家整合到2013年的92家,熟料企业年均产量由32.4万吨提高到96.7万吨,增长了198%。大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山水集团和中联水泥两大集团熟料产能占全省水泥熟料总产能的一半以上。截至2013年底,山水集团在省内拥有熟料生产线22条、熟料产能2477万吨;中联水泥在省内拥有熟料生产线31条,熟料产能3500万吨。 (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随着水泥行业技术装备的提升、能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余热发电、可燃废弃物替代燃料和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我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企业吨熟料综合煤耗由2006年的121千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煤/吨下降到2013年的110千克标准煤/吨,全行业年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左右。 表3水泥熟料产品能耗指标对比 指标及其单位 国际先进指标 国家标准 (GB16780-2012) 山东企业 熟料综合煤耗 (千克标准煤/吨) 95 限定值≤112 先进值≤103 沂水山水:99 枣庄中联:102 平均水平:110         我省通过关停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改造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除尘技术,推广“电改袋”、“电袋复合”等技术装备,大幅度降低了颗粒物排放量。2013年全省水泥窑颗粒物排放降至30 mg/m3,相当于“十一五”初期150 mg/m3的五分之一。此外,随着我省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的脱硝装置陆续投入运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大幅降低。 表4 水泥污染物排放指标对比表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 GB4915-2004 GB4915-2013 欧盟IPPC 指令 美国 德国 日本 山东企业 排放限值 特别排放限值 排放值 达标率 颗粒物 窑 50 30 20 10-20 2 20 50-100 6-42 90% 磨 50 20 10 5-25 95% SO2 200 200 100 50-400 80 350 / 9-150 100% NOx 800 400 320 200-450 300 500 500-700 380-950 92%                       全省水泥行业每年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化工废渣和冶炼废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约3200万吨,占全省工业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的一半以上,为全省实现粉煤灰、煤矸石当年产用平衡零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部分企业已开始探索利用水泥窑炉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掺烧污泥等新工艺,枣庄中联水泥建成投产的城市生活污泥处理线日处理量达到50吨。 2013年我省散装水泥总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01亿吨,散装率62.2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4个百分点。全年使用散装水泥折算节约标煤232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0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7万吨,综合经济效益45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问题相对突出。虽然我省水泥总量控制的相对较好,熟料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区域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也日益凸显。目前,全省水泥年产量约1.6亿吨,而省内水泥市场需求在1.2亿吨左右,每年约4000万吨需要向省外输出。尤其在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拉动放缓时,水泥产能过剩问题愈加明显。 (二)产品结构不够合理。2013年我省预拌混凝土产量6765万立方米,占全国产量5.78%,仅为浙江(1.27亿立方米)和江苏(1.14亿立方米)的一半左右,预拌混凝土业务有待进一步推动。目前我省重点水泥企业收入构成中预拌混凝土比重仅为5%左右,而法国拉法基、瑞士霍尔希姆和墨西哥西麦斯等国际知名水泥企业均在30%以上。同时,在工业发达国家,建筑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等级平均为C50~C60,相应的水泥品种结构是以52.5和62.5高等级水泥为主;而我省的混凝土使用等级平均为C30~C40,相应生产的水泥品种主要是32.5和42.5中低等级水泥,其中全省32.5水泥比重近60%,52.5及以上水泥不到5%。 (三)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缺少政策扶持。近几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发达国家大约有70%的水泥企业使用生活垃圾和预处理后的污泥作为燃料。挪威已经没有垃圾焚烧厂,垃圾都是由水泥窑协同处置。国内北京、安徽、广东、湖北等省市也已建成多条协同处置线。如金隅北京水泥厂建成的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项目,每年大约可为北京市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22万吨;安徽铜陵的2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年处理生活垃圾可达到20万吨。由于协同处置废弃物将增加水泥企业生产成本,贵州省、安徽铜陵市政府对相关水泥企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给予补贴。我省由于缺乏相关扶持政策,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企业,仅有淄博山水、枣庄中联、鲁中水泥和烟台三菱,而且也主要限于试验性运行。 (四)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比较突出。《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件出台后,水泥被划为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一些银行采取“一刀切”,企业贷款难度急剧增加。多数企业在到期贷款续贷时,被要求偿还本金,资金周转十分困难;部分效益较好的企业还能保住贷款存量,但增加贷款已无可能。此外,我省水泥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10%~20%,部分达到30%以上,相当多的企业被迫接受承兑汇票业务,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三、发展趋势 (一)全球及我国水泥产业概况。目前,全球水泥生产能力约为48.8亿吨,主要集中在中国、西欧、南亚、中东、非洲和东南亚。2012年,全球水泥产量36亿吨,其中中国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2013年全国完成水泥24亿吨,有11个省份的水泥产量超过1亿吨。 表5  2013年全国水泥过亿吨省份产量表   江苏 河南 山东 四川 广东 河北 浙江 安徽 湖南 湖北 广西 水泥产量 (亿吨) 1.8 1.68 1.62 1.39 1.34 1.27 1.25 1.21 1.13 1.11 1.07 占全国比重(%) 7.45 6.94 6.72 5.76 5.55 5.25 5.16 5.02 4.67 4.58 4.43                         国内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3%,其中山水集团位居全国第6位。 表6  2013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10家企业排名 序号 集团企业 总产能/在山东省内产能 (万吨/年) 1 中国建材 30005/3500 2 安徽海螺水泥 16774/155 3 中国中材 8396 4 河北冀东水泥 7080/155 5 香港华润集团 5664 6 山东山水集团 4747/2477 7 湖北华新水泥 4263 8 台湾水泥 3602 9 浙江红狮水泥 3311 10 河南天瑞水泥 3209       (二)水泥市场发展前景。从国际市场需求看,非洲、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带动全球水泥消费量大幅提升。但水泥运输半径受限较大,目前我国水泥出口规模为1660万吨,仅占全国总产量的0.7%。今后水泥仍以内需为主,出口量难以大幅提升。 从国内水泥市场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占据水泥消费主导地位。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仍是拉动水泥需求增长的主要领域,水泥需求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从我省市场看,“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带动不断增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适度平稳增长态势,一批农林水利、城建环保、能源、港口、铁路、机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些都为全省水泥行业发展带来利好,有利于保持我省水泥市场稳定发展。 (三)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1、绿色发展。水泥企业正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采取脱硫脱硝等措施,逐步改变行业“两高一资”的传统认识。尤其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技术的日渐成熟,不仅能彻底根除城市垃圾处理顽症,又可以减少煤炭等燃料消耗。与垃圾焚烧发电厂相比,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线和部分辅助设施,节约建设投资;燃烧废渣又是水泥生产的原料,窑炉余热用来发电,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水泥企业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方面的技术基本成熟,已经可以推广应用。 2、规模发展。加大兼并重组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兼并重组,将推动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大企业集团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将成为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尤其是2013年国家41号文件出台,新建水泥(熟料)项目审批已经基本暂停,而且提高了准入的门槛,促使水泥企业要扩大产能必须从新建生产线向兼并重组和并购生产线的方向发展。 3、延伸发展。水泥产业不能单纯依靠扩增产量发展,必须通过合理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手段,提高经济总量和效益。水泥企业要进入上下游产业,通过发展水泥制品来支持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由建材供应商向建筑服务商的转变。
本文档为【山东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8-12-03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