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举报
开通vip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                              );(2)(                              );(3)(                            )。 2.(                                )叫扩散现象。 3、 分子是(    )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4、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汇总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                              );(2)(                              );(3)(                            )。 2.(                                )叫扩散现象。 3、 分子是(    )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4、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叫(    )。1光年=(        )米。5、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    )。它的国际单位是(  )。1吨=(      )千克=(      )克=(        )毫克。 6、物体的质量不随(    )、(    )、(    )和(    )而改变。 7、实验室常用(    )测质量。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2)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    )盘里,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    )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8、(                                  )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为(        );密度单位是(      ),(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      )千克/米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其物理意义是(                    )。 第十二章运动力和知识归纳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长度的主单位是(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千米=(  )米;1分米=(    )米,1厘米=(  )米,1毫米(  )米,1微米=(  )米。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                                )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                )。 4、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平均法, (2)平移法:如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5、(                )叫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    )。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叫速度。公式:(      )。1米/秒=(  )千米/小时。 6、力是(    )对(    )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7、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              ),还可以(            )。力的单位是(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      );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        );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9、(                                ) 重力。重力的方向(      )。 10、重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      )和(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和(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      )或(        )状态。 15、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6、(                        )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 17、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8、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    )、(        )、并且在(            ),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则时合力为零。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1、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    )。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叫(    ),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叫(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      )。 2、杠杆平衡的条件:(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3、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    ),但(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4、定滑轮特点:不(    ),能(      )。实质上是(    )杠杆,动滑轮特点:(      ),但不能(          ),还要费(        )。实质上是(                )的杠杆。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                            )叫压力。(                        )叫压强。压强公式(      ) 。 2、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        );(2)F不变,(            ); (3)  也可以同时(                              )。      3、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  ),(2)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4、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5、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 6、1标准大气压=(      )毫米汞柱=(            )5帕。 7、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      );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      )。 8、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    )。它的总是(          )的。 9、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比浮力F浮与物体重力F浮的大小),(1) F浮<  G ,(      );(2)F浮  >  G ,(        ) (3)F浮 =  G ,(      ) 10、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公式(          )。 1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公式:(          )
本文档为【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9-16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