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举报
开通vip

[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9条): 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第二部分(3 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 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

[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9条): 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第二部分(3 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 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义,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开宗明义地把这一点看作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和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在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后说:“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 这是说唯心主义看到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的能动性无限夸大了。 “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把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物质性抽象掉了,只剩下人们的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实质上,唯心主义也是把实践活动排斥在认识论之外。 3、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1)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思想客体”或叫“精神客体”即绝对精神。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坚决抛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自然界和人”,即为“感性客体”。但是,费尔巴哈不懂得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对客观对象进行变革,即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2)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费尔巴哈虽然也讲过实践观点,可是,他对实践活动“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即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经营牟利的利己主义活动。而且,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活动”,认为实践是不屑一顾的。 因此,马克思在第一条的结尾时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懂得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活动的伟大意义,这是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局限性的要害所在。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第二条) (1)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第二条里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 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就是说,人们的思维、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是不是客观真理、归根到底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提出这个论断,是哲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突破。在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史上,一切唯心主义者虽然承认客观真理,但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所谓“现实性和力量”,是指人的思维具有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所谓“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术语,说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透过现象,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借此也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2)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尖锐地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是说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就像中世纪的哲学家争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这类的问题一样荒谬和无聊,那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争论。 (3)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实践范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把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作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种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因此,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第三至第九条) 这一部分包括第三至第九条。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1 改变的共同基础。(第三至第六条) (1)法国唯物主义在环境和教育上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在第三条中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 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这里所说的“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18世纪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他们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那么,另一种环境和教育又是由谁来改变的,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他们不能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反二者统一起来,从而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就是说,这种学说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改造作用,教育者本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后天获得的,归根到底也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是天生的先知先觉者,另一部分只能是接受天才人物教育的无知的群氓。于是,这种学说从唯物主义前提出发,因不能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最终还是陷入唯心史观。 (2)马克思在环境和教育上的观点 针对法国唯物主义的错误,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就是说,人们在实践中,既改造了环境又改造了人自身。人的活动与环境、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3)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圣贤史观 马克思把批判旧唯物主义同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因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来源于旧唯物主义。罗伯特?欧文继承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赞同爱尔维修“个别天才人物”身上,必然陷入唯心史观。 2、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至第七条) 在第四至第七条里,马克思集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由于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最突出地反映在他的唯心主义宗教观中,所以,马克思从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观开始。 (1)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第四条) ?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 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他说:“费尔巴哈是从宗 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所谓“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宗教把现实的世界分为神的世界和世俗世界,并认为人间世界是由神、上帝创造的。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的这种错误观点。他认为“世界被二重化”的原因,只能从人类自身去寻找。世界上根本没有神和上帝,然后又把上帝推崇为支配自己的神,而向它顶礼膜拜,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目的,是要打倒上帝。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里,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从而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所以马克思说:“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这就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 ?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错误 马克思接着指出:“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所谓“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是说费尔巴哈没有弄清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并且把宗教变迁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史观的本质。 ?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正确解决宗教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马克思指出,宗教产生的“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是说宗教是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内在矛盾去探索宗教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这时已经开始深入社会经济领域探索社会自身的矛盾了,已经开始把阶级矛盾和人们的经济关系联系起来了,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根源的思想。在此之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已经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指出:“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这就是说,要消灭宗教就必须消除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即必须通过革命实践来变革旧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消灭阶级压迫和自然压迫,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样,宗教才能逐步消亡。这说明,马克思把宗教问题放在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放在社会革命性的变革中,科学地指出了解决宗教的途径;把解决宗教问题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联系起来了。 (2)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第五条) 第五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是在于不懂得实践。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这是说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主张哲学要研究自然、人类本身。但是,他所说的感性,只是感官对自然界的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而不把感性理解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观点(第六条) 第六条,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的。但是进一步问:人的本质是什么,费尔巴哈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从“你”和“我”这些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他认为这种共同性就是理性、意志和感情,这些是人们生来所固有的,是区别于其它一切事物的东西。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是以一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发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人的本质,要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其它社会关系,而其它社会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同时,社会关系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具体的历史 的,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就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命题,既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也是研究探索人的本质的根本方法。 ?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在批判宗教时,就不能对造成人将自身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的本质的这一现实社会关系进行批判,即“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两个错误: 第一,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这里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地考察人和宗教的感情,实际上,人都是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宗教感情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第二,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里的“类”,是指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个人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共同性,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 费尔巴哈正是以这种抽象的人,即把人的社会性、客观物质属性抽掉了的所谓人的本质作为他的宗教观、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的。由于他把这种抽象的人作为他构造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所以他的宗教观、历史观必然是唯心主义的。 (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七条) 第七条,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宗教不是人的自然的、永恒的本质,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宗教感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 马克思还指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抽象的人”、抽象的“理性、意志、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现实的人都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中生产和生活、并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对于费尔巴哈的错误,恩格斯在《路德维布••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第三章中,作了极为中肯和尖锐的分析批判。 3、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八至第九条) 马克思在第八条至第九条里,提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对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进行了批判。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八条) 第八条,马克思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而揭示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指出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第八条中与前面相呼应,马克思从理论上正面论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意思是说,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诸多社会实践中,生产实践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人们应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生活的本质。 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精神。马克思发现社会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意义,从而创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为此,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解决”。这就是说,不仅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任何错误的、荒谬的理论,甚至像宗教这样的社会意识,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对这些“神秘东西”也不能用意识本身去说明,只有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找到它们的根源,才能科学地说明其本质。 (2)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九条) 第九条,马克思以第八条的论断作铺垫,进一步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马克思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由于直观唯物主义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不懂得实践地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脱离生产实践所必然结成 的社会关系去观察人的本质,因而他们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也就是说,它们至多也只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孤立的抽象的个人的观察,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只能说明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而看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因此,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社会的本质,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揭示新旧两种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第十至第十一条) 这一部分包括第十至第十一条。马克思对前面讲的新旧两种唯物主义一系列的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区别的阶级基础进行了归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第十条) 第十条,马克思明确指出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 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所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共产主义社会。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面向未来,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2、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是整个《提纲》的结语,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所讲的“哲学家们”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由于他们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懂得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加上其阶级局限性,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即或者通过抽象的理论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辩护;或者用某些进步的理论去批判被认为是错误的东西,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凋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 ?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毛泽东也指出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I]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人类历史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5页)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第 5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第二,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 6页)第三,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 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第 6页) 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3、个人和社会。 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4、意识和存在。 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 8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第 7页) 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 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要素或四个方面: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社会关系。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意识与语言。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只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 要才产生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分工。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根源。分工也是人的实践活动异化的根源。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由于分工的模式不同, 相应有不同的所有制关系。“‘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 是 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第 13— 14页)这表明,意识是内在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就是语言的内容。人们为了生活,就要生产,要生产就要交往,交往中就要有语言和思维,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由于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 5、异化及其扬弃。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对象,才能避免贫困的普遍化,才能建立普遍交往;个人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变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普遍交往为前提的。它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6、市民社会。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7、世界历史。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页)这是说,共产主义已不是一种道德要求和人为方 案,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他们在《手稿》中自称是人道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而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在《形态》中,他们自称共产主义者,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8、第 18段的四点结论。?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9、唯物史观的本质。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它与唯心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 10、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 [?]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提出了下述一些基本原理: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 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 [?]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列一些主要问题: 1、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代替旧的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的内容是一个阶级代替另一个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代替另一种交往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 2、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 个人的个性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3、劳动和自主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已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为摧残生命的方式,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方式,成为手段。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实现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的一致,实现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的、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个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第 40,41页) 三、学习重点 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以上内容,需重点掌握下述基本原理: 1(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 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历史时,不是运用思辨的方法,从任意的前提出发,而是运用经验的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现实的前提表述为“现 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的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揭示的是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个人与这些个人的活动的关系。他们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自己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使生活资料的生产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从而成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同时,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不仅是他们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的本质的东西,因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任何科学的历史观所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基本事实。 这样,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对历史认识的意义,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经验基础。 在此方面,应该注意研究和把握的要点是:(1)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出发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3)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4)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这三种因素作为人的生命的生产活动,包含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或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合作方式和社会阶段相联系。由此出发,他们就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诸种社会现象中划分出来,生产关系在多数场合又被称为“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矛盾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生产力 与作为劳动组织形式和分工结果的所有制的矛盾发展的历史。通过考察,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它们都不过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一矛盾所采取的附带形式。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物质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式受制于生产力,它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上都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因此也就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个人的活动条件转化为它的桎梏,从而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新旧交替的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交往形式迄今为止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现代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此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如下一些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论点:(1)各个人的力量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现存生产力和交往形式。(4)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5)交往形式更替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3(“市民社会”与国家以及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 按照他们的理解,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也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正是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在揭示交往关系即市民社会的作用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以及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国家是交往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与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尽管它具有以前的国家所不曾具有的普遍形式和独立性,但它不过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一切共同的规章制度都以国家为中介并获得自己的政治形式。而法作为一种规章制度,无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表现,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 关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这就决定它必然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说到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是统治阶级中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的产物,因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马克思、恩格斯还研究了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统治阶级往往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述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较多的联系、还没有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时才有其合理性。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提出的主要观点:(1)市民社会济基础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标志着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基础的社会生产和交往组织。(2)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3)法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4)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5)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4(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他们的意识 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形式”或生产关系,找到社会领域中的物质关系的表现形式,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对人们的存在与他们的意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不仅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而且也在对历史的认识方面彻底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 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产生于个人之间的交往的迫切需要。交往关系为人而存在并且是人这一主体所专有的。动物不存在这种关系的问题。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的社会性在原始意识中仅具有低级的、萌芽的形态。原始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但是,即使如此,原始意识也已经是对人们的交往和社会性的某种反映。以后,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人口的增多,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发生,意识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真正的社会意义。从这时起,意识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各种形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失去了社会的现实基础,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如果意识的各种形式与现存的关系发生了矛盾,那么,必须从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表述的理论要点:(1)人们的物质生产、交往决定人们的精神生产、交往,后者是前者的直接产物。(2)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3)意识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它始终是社会的产物。(4)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也只是由于人们之间迫切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5)意识与现存社会关系的矛盾根源于现存社会关系和现存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分工 在《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分工以特殊的重视。在他们看来,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交往关系或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1)分工和生产力。分工决定于生产力。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客观标尺。分工的发展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分工和生产方式。民族内部的分工引起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然后引起商业同工业的分离。 (3)分工和所有制。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义语,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结果而言。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在分工还很不发达、自然分工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在分工已经很发达、城乡对立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封建制繁荣时代,分工因小块土地的耕作而受阻,各城市间交往有限,以及居民稀少和需求有限,因此分工很少,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4)分工的作用。分工决定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阶级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成为可能和现实。分工产生了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对立,这种普遍利益以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出现。分工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要扬弃异化,必须消灭分工。而消灭分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5)分工发展的历史(略)。 6(个人与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个人与阶级、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并区别了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与以往的剥削阶级社会。 (1)个人与阶级。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个人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 (2)个人与社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个人与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异化扬弃的形式,只有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手段,才能有个人的自由。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的区别在于: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在这种共同的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的发展和运动的条件受偶然性的支配,并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联合对于个人来说是异己的联系,是个人有可能利用偶然性的一些条件的联合;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联合是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 条件置于他们控制之下。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自由只是对于那些统治阶级的成员来说是存在的;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7(共产主义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进行了论证。(1)他们强调,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把共产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2)他们特别申明,建立共产主义的实际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因为只有这种增长和发展,才能扬弃人的活动的异化,才能消除贫困、极端贫穷的普遍化,才能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使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因此,他们认为,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3)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质就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所谓共产主义就是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个人的自由得到真正实现的自由个人的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4)他们还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8(世界历史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的理论,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全球化”理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开启,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为生产力的保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当交往已成为世界历史交往和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其次,世界历史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的建立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人们之间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因此,它只有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是有可能的。再次,世界历史也为个人的解放创造前提。个人只有能够摆脱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而同世界 生产发生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生产的能力,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个人。总之,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相一致的。 《共产党宣言》 二、主要内容 (一)《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 下面就把七篇序言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归纳如下: 第一,指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段话里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即《宣言》中的基本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它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它的实际运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不仅是正确对待《宣言》的态度,也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第三,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 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重申了这一思想。在上述两篇序言中,恩格斯极其精辟、清晰地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谦虚品质和博大胸襟。 第四,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对《宣言》的重要修改和补充。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1848年欧洲革命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最新经验,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说,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证明,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就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做的唯一修改。这个修改,是对《宣言》中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五,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过对欧美革命和俄国革命客观情形的对比分析之后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修正了过去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观点,预示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寄希望于东方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这一思想,后来为列宁所发展,并在俄国、中国革命中得到了验证。 (二)正文的主要内容 《宣言》正文由一个简短的引言和四章构成。引言部分虽然只有6个自然段,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目的和任务。 第1,2自然段陈述“事实”,即写作的历史背景。在《宣言》的一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一切旧势力深感恐慌,为了驱逐这个“幽灵”纷纷结成同盟。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到处遭到污蔑和咒骂。 第3,5自然段引出“结论”,即写作的主要目的。从上述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其二,共产党人为了对抗旧势力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必须向全世界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订《宣言》,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和意图。 接下来按章次和段落顺序逐一介绍《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第一章 资产者和无产者(共54段) 在本章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正确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和一个结论: 第一个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即共产党人对过去全部历史的理解(1—5段)。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宣言》的始终。这一学说由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构成: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历史上存在过的几种阶级社会的阶级划分及各自特点。 第二个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6—28段)。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二层,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第三层,科学地预见了资产阶级的未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个问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29—52段)。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一个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并不等于自行消灭,它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所以,无产阶级必须采取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过度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具体说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地位;第二层,叙述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各个发展阶段;第三层,论证了“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说明只有无产阶级能够担负 起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 在经过上述分析和论证后,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53—54段)。 第二章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共86段) 在第二章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严正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阐明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党的纲领(1—14段)。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关系的论述,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即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第二层,指出共产党的特点在于共产党人革命的彻底性和国际主义精神;第三层,阐明共产党人的纲领,即共产党人的最近目标和最终目的。 第二个问题:通过对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种种攻击和污蔑的批驳,阐明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原则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15—68段)。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通过对资产阶级的各种谬论的批判,阐明了共产党人关于消灭私有制及打破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观念的基本观点;第二层,结论性地阐明共产主义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即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三个问题:通过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的论述,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69—86段)。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指出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亦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剥夺资本,变私有制为公有制,采取各种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层,进一步论述了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即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国家消亡,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56段) 在本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 景,指出了它们的实质和危害,揭露和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并对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反动的社会主义(1—34段)。主要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反动的社会主义即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及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主张、实质及危害性。 第二个问题:关于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5—42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分析了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政治主张;第二层,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实质及危害性。 —56段)。第一层,第三个问题:关于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43 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层,客观评价了三大空想家的历史功绩及主要缺陷,并指出空想社会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危害性。 第四章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共12段) 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要实现自己的纲领,除了要有一整套正确的理论原则来指导,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还应该有相应的斗争策略原则来加以保证。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最后一章中集中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论证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原理,进而阐明了无产阶级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辨证关系(2,7段)。 第二个问题:论证了共产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策略,阐明了共产党人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1,3—6段)。 第三个问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的原则(8—10段)。 结语:这是本章的总结,也是全书的总结。《宣言》结尾再次郑重申明共产党人的观点和意图,并公开宣告共产党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共产党人只有用暴力才能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全世界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共同作战,才能砸碎旧的锁链,获得整个世界。最后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作为《宣言》的结束语(11—12段)。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二、主要内容 1、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1,2节) 2、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抽象到具体,是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再现现实经济运动的方法,也即运用经济范畴、概念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3节) 3、对社会运动整体的系统关系,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了阐述( 4节) 根据《导言》的写作结构,对内容给予全面介绍 1 、生产 (一)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的生产,而不是孤立的个人生产。 ( 1 )个人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马克思首先明确指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 2 )生产从来都是社会生产 (二)资本主义生产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而不是生产一般或一般生产。 (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2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般生产和特殊生产,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永恒与和谐,混淆了历史发 展的阶段性与生产的特殊性。 (三)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 1 )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论点。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 指出其目的在于割裂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 ( 2 )历史表明,所有制并不是一种生产条件,而是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形式都会产生其特有的法权关系和统治形式。 [经典论断] (选读第69页) “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1、“导言”开明宗义的第一句话里“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从而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研究对象的,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是把社会生产而是把孤立的个人生产作为出发点的。然而,“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所以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社会物质的生产”。 3、马克思认为,仅仅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物质的生产”是不够的,政治经济学的重点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是建立了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而重点应是生产关系。 2 、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为了进一步说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分析了与生产有关的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指出了政治经济学是在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的。 (一)生产过程是一个整体 社会生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 ( 1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三段论,是它们之间关系的肤浅的表述。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观点的错误 (a) 生产和消费 (一)生产和消费作为统一运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包含着直接的统一性。 ( 1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 2 )、生产和消费不仅直接是对方,而且互为前提,互为手段,是生产过程的两大要素。 ( 3 )、总结上述的所有观点 (二)生产和消费是相互矛盾的 ( 1 )、看不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差别正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 2 )、统一性和矛盾性生产和分配生产决定分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原理。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经典论断](选读第76页) 马克思的这句话阐明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生产和消费是直接同一性,即生产是消费,物质生产过程也就是人力和物力的消费;消费是生产,是人自身的再生产。 第二,生产和消费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它们是互相依赖的,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媒介、为手段。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因为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重要。生产也不断再生产出消费,因为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参要。 第三,生产和消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而创造出对方。消费由于把产品消灭致使产品最终实现为产品,而使生产行为得以完成。而生产为消费提供了材料对象,从而使消费得以完成。但是生产与消费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它们之间存在判别、矛盾,因为无论怎样,它们总是生产过程的两个因素,其中生产是这一过程的起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消费仅是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内在因素。 (b) 生产和分配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三位一体”公式是十分荒缪的 (二)、生产方式决定产品分配形式 ( 1 )从表面上看,分配决定生产 ( 2 )产品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 ( 3 )生产条件的分配既是自然发展的,又是历史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确定下来,成为历史的产物。 (c)最后,交换和流通 马克思认为,只有从生产和交换的总体上来考察,才是全面的。 (一)交换是生产的要素,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 1 )有些交换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属于生产活动 ( 2 )有些交换是为生产所进行的。 ( 3 )企业之间的交换,虽然在流通中,但流通是生产的一个条件 ( 4 )即使为了消费而进行的交换,也取决于生产 (二)交换反作用于生产 ( 1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 2 )属于同一系列,但又有差别的 生产决定和支配其他的因素,其他因素又反作用于生产,总之,政治经济学只有从生产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才能揭示经济领域各方面关系的本质。 3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两条道路和正确的方法及其与黑格尔方法不同 ( 1 )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正确的道路。 抽象?具体 简单?复杂 ( 2 )这一方法和黑格尔的纯思辩方法是不同的。 在黑格尔看来,客观上存在的具体事物都是思维的产物。马克思运用一定的思维形式来表现客观世界,揭示经济运行规律。 (二)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逻辑反映历史过程的必然性 ( 1 )逻辑发展和历史发展是统一的。简单?复杂 低级?高级 ( 2 )逻辑发展和历史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 (三)政治经济学体系必须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及其发展 ( 1 )对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范畴以及结构的理解,可能其它的社会形式。 ( 2 )政治经济学必须以反映资本主义本质的经济范畴作为起点 ( 3 )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安排应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为次序,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形式。国民财富是十七世纪被经济学家看成是为国家进行的创造,十八世纪也是如此,但现代国家已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 ( 4 )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安排应有的方法。 4 、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神态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和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 (二)艺术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物质基础 ( 1 )艺术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 2 )产生古代艺术的条件是当时的物质生产 ( 3 )艺术的高峰同这一时期的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是不相矛盾的。马克思把古希腊艺术生动地比喻为人类童年时代纯真天性的再现。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二、主要内容 第4段是重点段,马克思在说明他的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揭示了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 1、社会物质生活关系是其它社会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首先指出,法的关系和国家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社会物质生活关系是其它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长期研究得出来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考察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马克思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时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 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特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有三层意思:第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历史阶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第三,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特定生产力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接着马克思分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概述了四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这些生产关系和总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总和;第二,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第四,由此,经济基础直接规定了社会的性质。 第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第一,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决定力量,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使社会历史理论成为真正的科学。 第三,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阐明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接着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这段话中,马克思高度地概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 层意思: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物质根源。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内容,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于是这就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矛盾。 3、生产方式的变化首先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社会发展处于量变阶段,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而变成它的桎梏时,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尖锐冲突。冲突的结果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这时社会发展就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通过社会革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物质根源。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落后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变革。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于是整个社会制度就发生全面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旧的上层建筑必然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第四,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1、把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区别开来 马克思指出:“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就是说,在考察社会变革时,首先必须时刻要把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变革与精神生活条件的变革,把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区别开来。否则,就不能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和解决社会矛盾。 2、区分目的是寻找社会变革的物质的、经济根源 把社会生活区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其目的在于从社会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中, 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探索、寻找社会变革的物质的、经济根源。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也只有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这种方法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3、根据矛盾的实际状况找出符合实际的革命或建设的任务 马克思又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的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就是说,我们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根据一定生产力和一定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实际状况找出符合实际的革命或建设的任务。既不能思想保守,停滞不前,也不能随意超越社会历史自身发展所不可逾越的阶段。这在我们过去的实践中是有深刻教训的。 第五,概述了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形式,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在阐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几种社会形态进行了理论上的高度概括,也指出:“大体说来,亚西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些概括是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为依据的。 马克思特别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要求生产资料的占有制也必须社会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化大生产这一物质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准备的掘墓人——革命的无产阶级。 马克思满怀信心地说:“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将以资本主义的灭亡而告终。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成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第三部分,全文总结(第七段) 马克思最后指出,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所得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管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他多年进行科学探讨的结果。并引用但丁的诗句来说明在科学的道路上是不能犹豫的,只有不畏艰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致约?布洛赫》的信 第 1段,论述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最终起决定作用,但决定历史发展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它们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二是它们可以决定历史斗争的具体形式(是政治的还是宗教的、和平的还是武装的)和政权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君主的还是共和的)。不管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作用有多大,仍然属于反作用的范畴。历史发展是在一切因素交互作用中进行的。虽然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积极因素。经济运动作为支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现象表现出来,并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第 2,3段,分析在历史发展中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 ( 1)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有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的。 ( 2)历史是通过无数单个的意志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而创造的。 第 5段,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原因作了说明。指出他们在实际运用中从来没有忽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要求全面准确地掌握新理论并能够运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99页第二段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发展中个人意志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可理解如下: 1、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这些意志和愿望的根源在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的生活条件(如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经历和传统习惯等)。 2、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有如无数的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无数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就好象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邻边,无数单个人的意 志和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就好象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无数个合力的交错,最后形成总的合力,即历史的结局。 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及其趋势,归根到底是受经济运动的必然性支配的。 一方面,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有目的有意识的个人的活动,许多人的意志和愿望形成无数交错的力量,从这些力量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出历史的结果。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源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的生活条件,人的活动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在历史事变背后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运动的必然性。 《致弗?梅林》的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301— 302页第三段这里“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是指注意了内容决定形式,而忽略了形式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所谓,内容,,即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物质生活条件,所谓,形式,,是指政治、法权、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发展中,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要承认经济基础决定并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一元论历史观。但是对于政治、法权、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殊的发展规律等,即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也必须给予全面阐述,这样才能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更加具体的认识。但是这后一方面,恰恰是梅林所没有加以充分注意的地方。这个没有得到应有的全面阐述的问题,成了巴尔特之流歪曲和伪造唯物史观的一个“理由”。 《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304页第第二段:恩格斯分析了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关系。针对博尔吉乌斯片面强调技术依赖科学发展的观点,指出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着重阐明了科学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如关于流体静力学。奠基人托里拆利根据十六、七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了流体的运动,发现了水的压力与流速成正比等流体静力学的原理。此例说明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来决定的。又如电被应用于生产技术上后,人们对它才有了比较 科学的认识。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希腊人已注意到磨擦生电现象,我国东汉王充也对类似现象作过记载。十七世纪人们发现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现象,对电的本质仍然缺乏认识。十八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发明了电池、发电机等,人们才开始对电的本质有所认识。这说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 《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 1,2段,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是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包括全部技术在内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生产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从而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此外,经济关系也包括地理基础、旧的经济残余等。恩格斯还论述了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 3,4段,说明上层建筑诸因素的作用及其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尽管政治的思想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有很大影响,但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有决定性意义,“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第 5,6段,论述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历史上出现某一个伟大人物,具有偶然性,但这样的人物一定会出现,却是由历史发展的需要决定的,是必然的。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强调在研究历史时必须注意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尽管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在发展中表现为偶然性的曲线,但是如果划出这个曲线的平均轴线,它总是同经济发展的轴线(必然性)平行的。
本文档为【[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