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

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

举报
开通vip

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者姓名:张茜指导教师:刘向斌分类号:I207.2单位代码:10719学号:160104008密级:论文题目: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论文作者:张茜指导教师、职称:刘向斌副教授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提交论文日期:二○一九年六月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张茜指导老师刘向斌副教授摘要:纵观历年对《左传》的研究,女性话题永谈不竭。近些年来,受西方性别理论的影响,研究《左传》女...

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
延安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者姓名:张茜指导教师:刘向斌分类号:I207.2单位代码:10719学号:160104008密级:论文题目: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论文作者:张茜指导教师、职称:刘向斌副教授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提交论文日期:二○一九年六月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张茜指导老师刘向斌副教授摘要:纵观历年对《左传》的研究,女性话题永谈不竭。近些年来,受西方性别理论的影响,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学者鸟集鳞萃、研究性文章更是指不胜偻。反思研究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范围相对集中,典型人物反复研究,导致结论以点概面。二是研究方式多以“感悟式”为主,缺少方法论的支撑,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本篇论文以《左传》中有语言和行为的全部女性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符号学”为视角,全面、系统地探求《左传》作者所构建的女性世界背后的文化含义,进而从理性层面重新认识《左传》的女性形象。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文化符号学研究女性形象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阐释作者编码女性形象所用的两种运思方式,以及女性语言是如何形成能指和所指的召唤结构。第三部分以既有语言又有行动的女性为讨论的重点,阐述了《左传》女性形象形成的符号结构空间。第四部分则围绕只有行动的女性展开论述,从符号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左传》女性形象在叙述中的符号功能。本文试图打破以往研究人物形象的思维模式,力图以“言什么”为中心的内容分析转变为以“怎么言”为中心的方法论分析。关键词:文化符号学;《左传》;女性形象ResearchonFemaleImagesinZuoZhuan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SemioticsAbstractWithanoverviewofpreviousstudiesonZuoZhuantopicsonfemaleshavebeenfoundalwayscontroversial.ImpactedbyWesterngendertheories,numerousscholarshaveexaminedfemaleimagesinZuoZhuanoverthepastfewyears.Moreover,anenormousamountofrelatedstudieshavebeenperformed.Afteranintrospectionofresearchstatus,manyproblemshavebeenfoundasfollows:Ononehand,researchscopeisrelativelynarrowandtypicalcharactersarerepeatedlystudied,asaresultofwhichresearchfindingsaretoounilateral;ontheotherhand,studiesaremostlyperceptualwithoutmethodologicalsupport,soresearchfindingsarenotquitesystematic.Inthispaper,allfemaleswhospokeandactedinZuoZhuanarestudiedtosystematicallyexploretheculturalimplicationsbhindthefemaleworldconstructedbythewriterofthebook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semiotics”,inordertotheoreticallyacquirenewunderstandingaboutfemaleimagesinZuoZhuan.Thispaperconsistsoffourparts:Inpart1,thefeasibilityforstudyingfemaleimagesbyculturalsemioticsisdiscussed.Part2expoundstwomodesofthinkingadoptedbytheauthortocodefemaleimagesandhowfemalelanguagesconstitutesignifierandsignifiedevocativearchitectures.Focusingonstudyingfemaleswhonotonlyspokebutalsoacted,part3illustratesthesemioticstructuralspaceformedbyfemaleimagesinZuoZhuan.Aimingatfemaleswhoonlyacted,part4analyzessemioticfunctionsofthefemaleimagesinnarrationsfromtheperspectiveofsemioticnarratives.Insteadofanalyzingcontentbasedon“whattosay”likepreviousstudiesoncharacters’images,thispaperintendstomethodologicallyanalyze“howtosay”.Graduate:ZhangQian;(Major:ChineseAncientLiterature)Directedby:Associateprofessor.LiuXiangbinKeywords:CulturalSemiotics;ZuoZhuan;FemaleImages目录引言⋯⋯⋯⋯⋯⋯⋯⋯⋯⋯⋯⋯⋯⋯⋯⋯⋯⋯⋯⋯⋯⋯⋯⋯⋯⋯⋯⋯⋯⋯⋯⋯1(一)选题研究综述⋯⋯⋯⋯⋯⋯⋯⋯⋯⋯⋯⋯⋯⋯⋯⋯⋯⋯⋯⋯⋯⋯⋯⋯1(二)选题研究意义⋯⋯⋯⋯⋯⋯⋯⋯⋯⋯⋯⋯⋯⋯⋯⋯⋯⋯⋯⋯⋯⋯⋯⋯4(三)选题研究方法⋯⋯⋯⋯⋯⋯⋯⋯⋯⋯⋯⋯⋯⋯⋯⋯⋯⋯⋯⋯⋯⋯⋯⋯8一、文化符号学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可能性⋯⋯⋯⋯⋯⋯⋯⋯⋯⋯⋯⋯⋯9(一)文化符号学的界定⋯⋯⋯⋯⋯⋯⋯⋯⋯⋯⋯⋯⋯⋯⋯⋯⋯⋯⋯⋯⋯⋯9(二)文化符号学和《左传》女性形象⋯⋯⋯⋯⋯⋯⋯⋯⋯⋯⋯⋯⋯⋯⋯⋯10二、《左传》女性形象的文化符号学阐释⋯⋯⋯⋯⋯⋯⋯⋯⋯⋯⋯⋯⋯⋯⋯12(一)历史和文学的运思方式⋯⋯⋯⋯⋯⋯⋯⋯⋯⋯⋯⋯⋯⋯⋯⋯⋯⋯⋯12(二)能指和所指的召唤结构⋯⋯⋯⋯⋯⋯⋯⋯⋯⋯⋯⋯⋯⋯⋯⋯⋯⋯⋯17三、《左传》女性形象的符号结构空间⋯⋯⋯⋯⋯⋯⋯⋯⋯⋯⋯⋯⋯⋯⋯⋯⋯24(一)“◎”字型符号:内德外礼⋯⋯⋯⋯⋯⋯⋯⋯⋯⋯⋯⋯⋯⋯⋯⋯⋯⋯25(二)“ν”字型符号:情感型、理智型⋯⋯⋯⋯⋯⋯⋯⋯⋯⋯⋯⋯⋯⋯⋯30(三)“Λ”字型符号:控制欲⋯⋯⋯⋯⋯⋯⋯⋯⋯⋯⋯⋯⋯⋯⋯⋯⋯⋯⋯35四、《左传》女性形象在叙述中的符号功能⋯⋯⋯⋯⋯⋯⋯⋯⋯⋯⋯⋯⋯⋯⋯38(一)作为开端功能的符号⋯⋯⋯⋯⋯⋯⋯⋯⋯⋯⋯⋯⋯⋯⋯⋯⋯⋯⋯⋯39(二)作为发展功能的符号⋯⋯⋯⋯⋯⋯⋯⋯⋯⋯⋯⋯⋯⋯⋯⋯⋯⋯⋯⋯41(三)作为结局功能的符号⋯⋯⋯⋯⋯⋯⋯⋯⋯⋯⋯⋯⋯⋯⋯⋯⋯⋯⋯⋯47结语⋯⋯⋯⋯⋯⋯⋯⋯⋯⋯⋯⋯⋯⋯⋯⋯⋯⋯⋯⋯⋯⋯⋯⋯⋯⋯⋯⋯⋯49参考文献⋯⋯⋯⋯⋯⋯⋯⋯⋯⋯⋯⋯⋯⋯⋯⋯⋯⋯⋯⋯⋯⋯⋯⋯⋯⋯⋯⋯⋯51附表⋯⋯⋯⋯⋯⋯⋯⋯⋯⋯⋯⋯⋯⋯⋯⋯⋯⋯⋯⋯⋯⋯⋯⋯⋯⋯⋯⋯⋯53致谢⋯⋯⋯⋯⋯⋯⋯⋯⋯⋯⋯⋯⋯⋯⋯⋯⋯⋯⋯⋯⋯⋯⋯⋯⋯⋯⋯⋯⋯90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91-1-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引言《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左丘明著。①它“长于叙事,善于写人,工于记言”,②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史书和文学经典。书中所描写的人物有几千个,其中女性不足三百人。据统计,女性人物268人,仅在文本叙述中提及到的134人,一句话简单介绍关系的40人,既有主动行为又有语言的25人,只有语言的12人,只有行为的34人。其中,主动行为的24人,被动行为的10人,有通奸行为者23人(单独列出来)。③在《左传》描写的268位女性中,除去提及和一句话简介之外,剩余的94人是本文所关注的对象。左丘明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虽形形色色、百态千姿,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与思考。(一)选题研究综述纵观中国历史,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因而对女性的研究也从未止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女性研究的阵营逐渐壮大,出现如火如荼的研究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研究《左传》女性的学位论文就有几十篇,期刊论文上百篇,并产生了一批有思想、有见地、内容丰富而详实的研究成果。1.有关《左传》女性方面的研究方朝辉编著的《春秋左传人物谱》(齐鲁书社2001年)收录《左传》人物近200人,但是对于女性人物的描述,只有文姜和夏姬两位。何新文的《<左传>人物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对《左传》人物分别作了人物形象系列论和人物专论,并在人物形象系列论中对《左传》女性形象作了专门论述,肯定了其存在的文学意义和价值。高方的《〈左传〉女性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是第一部系统的研究《左传》女性的论著。作者从人生经纬、女性个案、性①《左传》作者问题至今都是未解之谜。本文采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各异,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的观点,认为是左丘明。②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20页。③同一女子在《左传》中如有多次描写,按照既有主动行为又有语言、有语言、有行为、一句话简介、提及等顺序划分归类。虽然每个女子只会归为一种类型,但是《左传》会对该女子有多种类型的描写,所以论文中每次提到该女子,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同的。-2-情成因等多方位进行剖析,探查了《左传》中不平等的性别印记。该书文字优美、言之有据,力避主观臆断,其中心思想是通过分析女性的遭遇来指斥男权,同时亦反对过分主张所谓的“女权”。其严谨的学术态度让笔者受益良多。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专著盖甚寥寥,但各种形式的论文却数量可观。总体来说,这些研究都是偏向于内容方面的研究,从女性形象分类、女性形象比较、女性参政意识、女性叙事特点、女性文学特征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左传》中的女性形象。具体如下:对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的有:吴美卿的《〈左传〉女性人物形象及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高春燕和张志爽的《<左传>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12期)、程莹的《<左传>中徘徊在家、国之间的女性形象一瞥》(《考试周刊》2014年第54期)、王绍燕的硕士论文《〈左传〉女性形象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等。这四篇文章重点对《左传》女性形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类型划分,并对每一种类型的女性形象特质进行全面分析。对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的有:朱永甜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九州文谈》2011年第1期)、魏丽蕊的硕士论文《先秦秦汉齐鲁女性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王华的硕士论文《从<左传>和<国语>看春秋时期的妇女及妇女观》(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和王艳的硕士论文《春秋时期齐、鲁女性群体性格比较研究》(山东师范2014年),前面两篇分别采用对比的角度,将《左传》女性形象与《诗经》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或将齐鲁女性的不同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后面两篇中,一个以《左传》《国语》为主要考察范围,一个以《左传》《国语》《列女传》为考察范围,通过对不同女性群体的群体性特征比较,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从女性参政角度研究的有:李艳华的《<左传>女性形象探微》(《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和朱阿丽、金一兰、石艳玲的《先秦女子参政考论》(《管子学刊》2016年第1期)及赵丹的《<左传>中的女性形象》(《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等。这些文章通过对史料的研究,以女性参政现象为切入口,阐述了先秦妇女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原因,展现了女性在政治历史事件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表现出来的权利意识。王倩的硕士论文《<左传>中贵-3-族女性参政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10年)对参政女性中的贵族女性进行论述。从礼乐文化角度研究的有:彭安湘的《论<左传>中齐鲁两国女性的风貌及其文化内蕴》(《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从文化的互异与融合、个性的彰显与积淀两个方面,论述了齐鲁两地相同或相异的精神文化风貌。高方的《<左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考察》(《北方论丛》2011年第2期)以礼乐文化为入口,探讨了女性的三个方面:社会愚弱形象、“妇人无爵”形象、“女不干政”形象,总结出在等级社会下的礼乐文化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影响甚大。从叙事特点的角度研究的:尹雪华的《<左传>中的女性——男性叙事话语中的沉默者》(《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认为《左传》的叙事角度是以男性为主体,刻意忽略女性。于清的硕士论文《试论<左传>女性史叙事的学术成就》(吉林大学2017年)从历史叙事角度,考察《左传》女性史学术成就,包括四个方面:女性史叙事表现、女性史叙事的主题、女性史叙事所传达的价值理念、女性史叙事反映出的叙事特征。对本文的第四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文学特征的角度研究的:胡丹琼的硕士论文《<左传>女性传统美德形象研究》(西藏大学2017年)以《左传》女性所具有的传统美德为研究对象,探查她们行为背后的思想端倪。赵宁红的硕士论文《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详尽地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文学主题及评价态度等方面对后世的重大影响。高方的博士论文《<左传>文学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从八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左传》的文学特点:《左传》的文学溯源;《左传》的文学思想;《左传》的文学体式;《左传》的文学修辞;《左传》的人物呈现:男性篇;《左传》的人物呈现:女性篇;《左传》的战争演绎;《左传》的文学地位。其中在人物篇中有对女性的详细描述。从研究综述角度研究的:胡倩、秦秦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将《左传》女性形象研究分为古代、20世纪80年代、当下三个时期进行概述,勾勒出从古到今的女性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左传》女性形象非常有价值。可见,《左传》女性形象的研究思路正在逐渐拓展,女性形象的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细化,并集中在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讨论,从性格特-4-征、人物品德、参政意识、两性关系等方面进行切入,对女性形成固定的或赞美或批评的二元模式。除此之外,研究的视角都较为传统,关注的问题较为狭窄,只侧重于“表达面”的分析和研究,①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没有从左丘明修史目的出发,寻找和探求将女性这般叙述的原因。总体来说,真正深入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发现新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因此,用新方法、新角度突破《左传》女性形象研究的局限是有空间的,也是有可能的,更是有必要的。2.有关文化符号学方面的研究目前,以符号学的视角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寥寥无几,以文化符号学为视角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学者还没有。不过,陕西师范大学的齐效斌教授,在文艺符号学、语言符号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特别是用文化符号学研究《史记》成绩显著,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本篇论文的灵感来源。齐效斌的《<史记>文化符号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一书将文化符号学理论引入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了《史记》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角。齐效斌认为,《史记》是历史符号与心灵符号的结合,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目的,以“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为核心,运用多种对比型符号系建构起来的符号空间,是一个意指系统,并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其观点弥补了《史记》研究之不足,并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互补上,显示出独特的意义。齐效斌将《史记》人物的符号学特征归纳为历史思维和文学思维,认为是两种思维互相渗透所形成的。作者从语言符号学理论出发,认为文本的矛盾性结构、语言的形式美都是人物塑造的能指优势和所指优势。这对本文有重大启发意义。(二)选题研究意义为什么研究《左传》的女性人物形象?第一,《左传》是塑造女性形象的早期文学经典。作为史著,《左传》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作为第一部规模宏大而叙事详尽的史学兼文学钜编,《左传》在时间方面可谓较早。中国文学关于女性较早、较可信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如果说诗在于《诗经》,①文化符号学术语。文化符号学任务之一就是探求“表达面”与“内容面”的相关关系。“表达面”不仅仅包括语言介质,也包括各种文化和思想的表层现象。“内容面”作为“表达面”的相对面,主要进行隐蔽性前提与基础的探究,包含作为前提、原因、基础的“深层结构”。-5-文便在于《左传》。第二,笔者的性别关怀。身为女性,笔者更能体会到《左传》女性人物形象鲜明的性格魅力,以及这些女性人物身上散发出的永恒生命力。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女性展现出了不同的特质,她们鲜活、生动,亦有不输男性的能力。在稳定国家关系、影响社会秩序方面,她们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社会群体。第三,知古可以鉴今。《左传》对女性的社会评价与定位,要求女性应该具备“敬、贤、德”等精神品格。即使过了几千年,这些德行依然影响着后世对女性的审视与评判。第四,学术创新的需要。现阶段关于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论文层出不穷,但很多学者的研究注重于“表达面”的研究,或者多为一些“感悟式”的评论,缺乏理论支撑,缺乏系统的方法论。倘若从新的视角去领悟她们在礼乐宗法之下令人慨喟的人生,或许能有新的发现。为什么运用文化符号学研究?第一,《左传》是文化典籍,属于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对象。“文化符号学的对象就是体现着文化精神的文化典籍。这样的文化典籍同时又是特定时代文化精神的文化典籍,这样的文化典籍同时又是特定时代文化精神与语言等符号形式的结合,具有完整形式的文本”。①《左传》在体现文化典籍的特征方面当之无愧。《左传》富赡宏阔、跌宕有致,记载了254年间周王朝和晋、鲁、楚、郑、齐、卫、宋等十多个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各个方面的重要史实,具有完整形式的文本,是“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儒家典籍。毫无疑问,《左传》是一部辞义赡富、思想深邃,体现春秋时期文化内涵的文化典籍,可以运用文化符号学进行研究。第二,《左传》人物描写的规律性适合文化符号学研究。“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文化符号学的主要问题就是围绕意义和功能展开,规律性往往能体现特定的文化意义。那《左传》人物描写有何规律?对于《左传》来说,记述历史是最重要的,人必须从属于事。所以,在人物个性方面并没有下足笔墨,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物类型化的特点,形成固定的人物描写模式。“这种模式①齐效斌:《<史记>文化符号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6-就是:诸如邪恶、愚笨和傲慢者经常给他们带来灾难,而善良、聪慧和谦逊得到公正的报偿。”①虽然美籍华人学者王靖宇(JohnC.Y.Wang)将《左传》人物归为扁平人物形象的观点有待探讨,但人物形象类型化的特点在《左传》中确实历历可辨。第三,《左传》女性形象的具有明显的编码特征。之所以称之为女性形象,是因为这些女性形象是左氏编码出来的,且作为符号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功能。再看《左传》的文本结构,25个女性人物是既有语言又有主动行为的,都是以语言和行动作为基本元素参与到叙述逻辑中,具有明显的着重描写特征;24个女性人物只有主动行为,主动参与事件,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体现一定的主观意愿;8个女性人物只有被动行为,被动参与事件,在叙事模式中往往以被指示、被参与、被强迫等被动形式配合主角进行行动;12个女性人物只有语言,从“表达面”看,人物各异导致语言各不相同,从“内容面”看,语言功能包括2部分:预言和劝德;40个女性人物只有一句话简单介绍,她们虽然作为叙述的主语,但只是以固定的模式简单介绍人物的社会关系,一般包括婚嫁(嫁于谁)、生育(是谁的母亲)、亡葬(死后吊唁)等基本内容;134个女性人物以非主语的形式出场,只是提到这个人物,或在别人谈话中提及,或在事件中提及,没有其他明确信息;还有7个女性在《春秋》里不止一次提到,但在《左传》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很明显,对于人物的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详略记载,重言行、轻容貌的刻画,形成了《左传》女性形象独特的创作风格。因此,用文化符号学的“表达面”与“内容面”来探寻女性形象的编码特征,是非常合适的。但是,为何现阶段将文化符号学运用于中国历史文学典籍的研究寥若晨星?一方面,时间问题。发源于20世纪中期的符号学,能否用来研究几千年前的文化著作?另一方面,地域问题。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起源、发展、勃兴都发生在国外,拿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鹦鹉学舌之嫌?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回答“用文化符号学的方法研究《左传》女性形象是否合适?”这个问题是①(美)王靖宇著.勾乘益译:《中国早期叙事作品的典范——<左传>》,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1期。-7-有必要。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合适的。原因如下:一、文化基础。中国很早就开始关注符号现象,符号学思想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哲学家围绕‘名实之争’所形成的名辩思潮,是中国哲学史上对符号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高峰期。”①中国虽不是符号学研究大国,却有大量的符号学现象以及相关的符号思维。这些都成为理解文化符号的基础和可能。二、史有前贤。齐效斌的《〈史记〉文化符号论》就是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史记》的符号结构空间,并且认为,史官笔下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是历史上具体人物,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典型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典型或类型在历史演变中,有可能成为概念或符号。”②三、研究人物本质的需要。研究人物形象的本质就是追寻人物的意义。探求意义本来就是文化符号学研究目的之一。所谓意义,无非是人类在追求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外执著地肯定自己、顽强地表达自己理想和愿望的种种要求。我们正是通过《左传》中94个女性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来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面貌以及左氏赋予她们的历史价值。四、研究方向的需要。要想进一步深化《左传》研究,对传统方法论的突破势在必行。詹姆士·彼得斯(JamesPeters)指出:“符号学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批评探索的角度。”③运用文化符号学研究《左传》女性形象不是削足适履的理论套用,更像是一种“解释式”的方法论实践,是一种全新认识女性形象的视角,更是寻找左氏修史意图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引起更多关于研究方法的关注,期待更多的视角和更深入的思考。历史“草蛇灰线,浮脉千里”。这些女性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涓埃之微,是《左传》让这些美丽生命熠熠生辉得以永恒。左氏以“秉笔直书”的写作驱力,为这些逝而不归的女性群体著书立传,也借助于这些逝而不归的女性来表达自己修史目的。这是双向的、动态的、开放的一个过程。我们通过女性形象去理解左氏的修史思想,也通过左氏的修史思想更理性地看待女性形象。这也是双向的、动态的、开放的一个过程。本文的目的,就是去呈现《左传》符号世界里的人物①王铭玉:《语言符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1页。②齐效斌:《<史记>文化符号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页。③转引自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第3页(脚注)。-8-形象同内涵意义的关系,并做出整体的结构性的阐释,尽可能的把直觉感悟和科学分析相结合。一方面感受那94个女性的生命气息和跌宕命运,去理解左氏对女性的理解。另一方面解读左氏女性文化新秩序,去更深刻地体悟女性形象存在的文化意义。综上所述,应用文化符号学能够更系统的了解左丘明所展现的春秋女性的魅力所在,也能够为当下的女性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毋庸置疑,这样的实践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挑战的创新之路。但是,“在符号学学科领域中处理一些表面上非符号学的文化思想课题,未尝没有积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其实,正是在文化符号学这样非严格的分析领域里,才表现出更值得注意的学术探险精神。”①希望笔者即将开始的粗略研究和有益尝试,为描摹《左传》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角度。(三)选题研究方法本篇论文对《左传》245年中所存录的268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应用文化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她们的生存状态与历史风貌,从而深刻理解左氏的修史思想和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同时,所用到的具体方法有:文献调查法。采用查阅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两种搜集信息的方式。通过电子文献检索可以广泛获取有价值的材料,提高文本的获取速度;通过纸质文献浏览,对古今中外文献进行研究,可以挖掘更多有价值文献资料,也可修正电子检索出现的错误。文本细读法。将文本作为第一手资料,从语义学角度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从文本中寻找证据,全面了解《左传》女性形象在前后语境中的语言、行动状态。分类列表法。将女性形象视为由文学塑造和历史人物的结合体。根据言行的刻画,分为6大类:通奸(单列)、既有语言又有主动行为、只有语言、只有行为、一句话简介、仅提及。运用列表的方式给予直观表现。①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2页。跨学科研究。应用文化符号学研究《左传》女性形象,为《左传》女性形象更加科学、系统的研究做支撑。-9-一、文化符号学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可能性符号学诞生于20世纪初,奠基人为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20世纪60年代,符号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先兴起于法国,之后扩展到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同时,符号学开始渗透人文学科,使人文学科的研究更加精确化和逻辑化。时至今日,符号学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中都能寻找到它作为方法理论的痕迹。正如哲学家英国哲学家比尔兹利(Beardsley)所定义:“从广义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最核心的理论之一。”①我国符号学家赵毅衡认为,“符号学可以被认为是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总方法论,因为按皮尔斯的看法,整个世界淹没在符号之中,又因为符号学作为学科提出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人文学科以及社会学科。”②由此可以看出符号学的魅力所在,以及它作为方法论的价值潜力。(一)文化符号学的界定近几十年来,符号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不断相互影响,使得符号学边界不断扩大,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向其他学科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直接导致符号学学科划分洋洋大观,众彩纷呈。在众多符号学的分类中,笔者认为,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李幼蒸的分类是比较合适的。“李幼蒸先生将当代符号学的研究方向划分为语言符号学、一般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3大类。”其中,文化符号学(CulturalSemiotics)是洛曼特与伊万诺夫等在1973年的全苏斯拉夫学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被认为是“运用符号学的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文化中各种物质、精神和行为的现象”。③自此,符号学重心从一般符号学扩展到文化领域,从而形成文化符号学的研究热潮,代表国家是前苏联。前苏联符号学派将符号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符号学,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LotmanJu),以及由洛特曼创立的莫斯科—塔尔图文化符号学学派。①转引自王铭玉:《语言符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页。②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第2页(前言)。③王铭玉:《语言符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7页。-10-他们以“文化”作为研究方向,以“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创立的文化符号学旨在透过文化现象的五彩纷呈,抓住文化最核心的本质,构建人类文化普适性、简约性的结构模式,这种模式的功能在于能够完成文化的传递、生成、和记忆,以及预见文化的发展动向。从研究对象上看,“提出了一个宽广的符号学范围,包括语言、社会现实、历史、精神心理、文化表现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符号学。”①从研究目标来看,是“研究单一功能整体中诸不同‘语言’之间的功能联系。”②本篇论文虽然围绕文化符号学展开,但是主要依据的是李幼蒸的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学”。李幼蒸认为,就对象范围方面,“文化符号无所不及的对象范围显然超出了本书预定的目标,本编所讨论的文化符号学不是对‘纯’语言现象的符号学研究,而是对包含语言在内的文化与思想的‘准符号学’研究。”③就研究方法、风格而言,有严格与非严格之分,有着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学“属于非严格分析一类,因为它以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可以说,这是今日符号学按‘严格的’观点而按夹叙夹议的‘非严格的’方法所进行的研究类别。”④就研究目标而言,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学的研究目标是“‘表达面’与‘内容面’的相关关系研究。”⑤根据李幼蒸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学,笔者将文化符号学理论作为研究《左传》女性形象“表达面”和左氏修史思想“内容面”的相互关系的方法论。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记号生成、意义、规律及功能,并把这种研究成果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站在理性的层面重新认识《左传》女性形象。(二)文化符号学和《左传》女性形象在引言部分,我们已经论述了运用文化符号学来研究《左传》女性形象的可能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符号学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符号学思想。而拥有历史悠久的符号学思想正是理解文化符号学的前提和基①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0页。②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0页。③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1页。④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1页。⑤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2页。-11-础。例如,《说文解字》中以汉字为单位,把汉字作为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进行解构和分析,体现出强烈的符号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流派的思想家对“名实”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些都属于在哲学层面上对符号问题的探讨;还有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公孙龙、荀子等,其著作也显示出非常有价值的符号学思想。因此,符号学思维的传承与发扬从未断代和终止过,中国现代符号学家开始关注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学思想已蔚然成风。可以说,每一次在“符号”的视角下审视古老文化,都将是一次斩榛芜、启新航的突破。运用文化符号学研究《左传》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符号学思维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女性形象是否具备符号特征。文化符号学规定,符码是文化的规范,文化是各种符码的集合。而历史文本则是选择一部分符码进行编排,构建新的内部结构,成为有一定意义的符号链(符号单元有意义的集合)。如果《左传》是历史文本,那么女性形象则是带有意义的符号链。不同于思想、内容、历史背景的主流研究方式,用文化符号学介入人物形象的研究更多侧重于符号链的研究,即“表达面”(女性形象)与“内容面”(修史思想)之间的意义和功能关系。开启这样的研究,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女性形象具备的符号特征。那么,女性形象具备什么样的符号特征?首先,女性形象具备“符号”特征——抽象性。相较男性而言,女性出现频率较少,话语行为更为精炼,往往都出现事情发展的关键部分,对推动情节发展意义重大。其次,女性形象具备“符号”特征——普遍性。《左传》中的女性形象的编码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形成具备某一类特性的符号链,某个女性形象所形成的符号特征并不局限于这个女性,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特性。再次,女性形象具备“符号”特征——代表性。根据左氏对于不同女性相同叙述模式、同一女性不同叙述细节,都能窥视出左氏的价值观和女性观。这些女性符号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左氏的修史思想。综上,按照《左传》女性形象的编码特征,本文区别于一般传统意义的思想文化研究,更加注重研究蕴含文化思想的类型和结构,注重研究符号特征、符号规律、符号的功能。用文化符号学的方法去搜寻女性符号世界背后的规律,理解和感悟左氏是以怎样的思维去看待女性和构建女性文化新秩序的。-12-二、《左传》女性形象的文化符号学阐释英国哲学家柯林伍德(RobinGeorgeCollingwood)认为,“史学家要在他自己心灵重演他所要研究的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自己心灵中重新思想他们。”①这里的思想,在符号学中称之为编码。左氏在重新编码女性形象时,必然会受两种逻辑的影响:一个是历史逻辑,一个是文学逻辑。由历史逻辑形成的历史思维,由文学逻辑形成的文学思维两者相互融彻、相得益彰,进而在虚实之间形成一种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独特的召唤结构。(一)历史和文学的运思方式齐效斌认为,“历史思维是对事实本身的思维,而文学思维是对事实的演绎与加工,一个沿用历史逻辑,一个沿用文学逻辑。”②左丘明对于《左传》人物形象的创作与取舍的目的,是既希望它符合历史的客观性,又符合自己的目的性。符合客观性,就要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事实,使人物具备历史的逻辑,这就需要历史思维。符合目的性,就要将价值观无痕迹的渗透到人物中,还要遵循人物本身的性格逻辑,这就需要文学思维。1.历史思维的体现《左传》的历史思维突出表现在通奸行为描述上。左丘明对于婚外通奸陈述非常谨慎客观,对女性人物文姜的叙述就可以看出。《左传》中对文姜的叙述一共有7处,涉及通奸的3处。第一处,据《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③通奸行为,本是相互行为,当无明确的主被动之分,但左氏对于通奸一事的记录是有讲究的,大部分是男性作为主语,女性作宾语。但是,也有女性作主语的情况。比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齐声孟子通侨如”(齐声孟子是齐灵公之母,叔孙侨如为大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栾祁与其老州宾通”(栾祁为主人,州宾为家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及季姒与饔人檀通”①柯林伍德:《历史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15页。②齐效斌:《<史记>文化符号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52页。-13-(季姒是主人,饔人檀为管膳食的官)。这都是女性作为通奸主语的。从侨如、通檀这些通奸对象的社会地位可以看出,男方低于女方。这是否可以据此判断通奸的主语是地位较高的一方?其实不然。据《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孔氏之竖浑良夫,长而美,孔文子卒,通于内。”(孔氏的仆人浑良夫身材高大而美貌,孔圉去世后,与主母私通。)这一则明显是地位低下的仆人做主语。由此可以断定,左氏对通奸一事的记载原则是:做主语的一方相对主动。所以说,“齐侯通焉”预示着,左氏认为文姜的通奸行为属于被动一方。第二处。据《左传·庄公二年》: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①这条指明文姜的通奸行为,是《春秋》所记载。这表示《左传》的记录是有依据来源的。第三处。据《左传·庄公七年》: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②对于这条,左氏态度非常明确,“会于鲁境,则齐侯之志,故传云云。”③可见,文姜与齐襄公的相会是出于齐襄公的意愿。齐襄公是主动一方。再来看《春秋》是怎么记载这条的: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秋,大水。无麦、苗。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④《春秋》所记“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被《左传》解释成“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指明是齐襄公的意愿。而在《春秋》中,“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和“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句式一模一样,《左传》里却没有对前者有任何解释。如果说左氏认为《春秋》中“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这句是通奸,那为何《春秋》中“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这一句为何不如实记录?如果不是通奸,那么左氏不记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所以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59页。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71页。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71页。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70页。-14-可以断定,左氏认为,“会齐侯于穀”不应该是和齐襄公通奸。即使是通奸,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所以采取不记录的方式。由此可见,左氏对女性的记录是非常客观和理性的。这就是追求客观真实的历史思维。2.文学思维的体现在笔者爬梳的23位通奸女性中,仅提及通奸的8人,有主动行为的7人,既有语言又有主动行为的8人,其中淫乱祸国5人。①从比例上看,在既有语言又有主动行为的女性记载中,淫乱祸国者占多数。左氏对于婚外通奸是客观陈述的,但因婚外通奸而违背家国伦理的女性都采取重点描写,通过语言、行为、结果等多方位展现,让这些女性淫乱祸国的形象成为一个个镂骨铭心的符号。这些女性包括:穆姜、赵庄姬、栾祁、齐声孟子、季姒。举例说明:例一:穆姜据《左传·成公十六年》:宣伯通于穆姜,欲去季、孟,而取其室。将行,穆姜送公,而使逐二子。公以晋难告,曰:“请反而听命。”姜怒,公子偃、公子鉏趋过,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公待于坏隤,申宫、儆备、设守,而后行,是以后。使孟献子守于公宫。②鲁国历史中著名的“三桓”:孟氏、叔孙氏、季氏。“三桓”虽然执掌大权,对外一致,但是内部却互相猜忌、勾心斗角。鲁成公在位期间,“三桓”中的孟氏、季氏执政,宣伯作为叔孙氏的代表,其实力无法与孟氏、季氏相抗衡。于是,他借助权力,与鲁成公的母亲穆姜通奸,并且求穆姜帮他铲除季文子、孟献子。穆姜同意后,在送鲁成公离开时,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孟献子,鲁成公以支援晋国为借口,敷衍她:等我回来再听命于你。穆姜盛怒之下,指着碰巧路过的鲁成公的庶弟公子偃、公子鉏,带有威胁的口气说,你若不同意,这两个人都可以做国君。这一次,穆姜不仅公然地挑战君王的地位,之后多次依旧强迫鲁成公满足自己的要求,为了一己私欲干涉朝政的形象跃然纸上。①有主动行为:文姜、夷姜、哀姜、宋襄夫人、棠姜、季姬、孔伯姬;既有语言又有主动行为的:穆姜、夏姬、赵庄姬、齐声孟子、栾祁、庚宗妇人、季姒、南子。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890页。-15-例二:赵庄姬据《左传·成公八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①公元前597年,晋臣赵朔夫人赵庄姬和丈夫叔父赵婴私通一事暴露,赵婴被家族驱逐到齐国后而死。赵庄姬因此怨恨赵氏,凭借自己是晋景公姑姑,故意到国君面前诬陷赵氏一族谋反,于是造成战乱的爆发。且看左氏是如何编码赵庄姬的。左氏首先用“谮”字表达了赵庄姬心怀鬼胎的用意。“谮”,有诬陷、中伤之意,贬义词。一字可见左氏对赵庄姬的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其次,左氏通过韩厥表达了自己对赵庄姬的看法。在故事发展的后期,晋景公将赵氏田地赐予别人,韩厥对晋景公进言:“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②于是,晋景公听从了韩厥的建议,同意赵武为赵氏继承人,并且把赵氏田地归还给赵武。赵武虽然得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和土地,但也是出于君王需要发扬道德的原因。在韩厥的阐述中,赵庄姬也成功地成为了“邪僻”之人。例三:栾祁据《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桓子卒,栾祁与其老州宾通,几亡室矣。怀子患之。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曰:“盈将为乱,以范氏为死桓主而专政矣,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宠报之,又与吾同官而专之,吾父死而益富。死吾父而专于国,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其谋如是,惧害于主,吾不敢不言。”范鞅为之征。怀子好施,士多归之。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怀子为下卿,宣子使城著而遂逐之。秋,栾盈出奔楚。”③栾祁是栾桓子的夫人,是栾盈的母亲。栾桓子去世以后,栾祁与她的家臣宾私通。栾祁因通奸怕儿子栾盈会来讨伐,为了保护自己和姘夫,向范宣子诬告栾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838页。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839页。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058页。-16-盈意图叛乱,并且让范鞅作证。范鞅曾经因栾桓子被逼逃亡,回来后一直怨恨栾氏,所以为栾盈叛乱作证,是求之不得报复栾氏的好机会。因范鞅作证,范宣子最终相信了栾祁的话,又因害怕栾盈的门客,于是将栾盈任命为下卿,并派他去修筑著地的城墙,就这样赶走了他。秋天,栾盈无奈之下逃到楚国。在整个叙述中,左氏明确交代,栾祁诬告的原因是“祁惧其讨也”。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栾祁这样做的原因,栾祁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成功地逼走了栾盈,造成了家族的损失,淫乱自私的形象水到渠成。例四:季姒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及季姒与饔人檀通,而惧,乃使其妾抶己,以示秦遄之妻,曰:“公若欲使余,余不可而抶余。”又诉于公甫,曰:“展与夜姑将要余。”秦姬以告公之,公之与公甫告平子。平子拘展于卞而执夜姑,将杀之。”①季姒是季公鸟的妻子。秦遄的妻子是季公鸟的妹妹。季公鸟死后,由季氏族人季公若、季氏族人公思展、家臣申夜姑三人管理季公鸟家的家政。季姒和管伙食的檀私通。季姒害怕季公若知道,就让侍女揍了自己,然后跑去让秦遄的妻子看自己被揍的样子,并诬陷季公若:“季公若要让我陪他睡觉,我不答应,就打了我。”秦遄的妻子把话告诉了公之。季姒又向公甫诉苦说:“公思展和申夜姑准备要挟我。”季姒两次诬陷的话语被公之和公甫转告了平子。平子拘留了公思展,抓获了申夜姑,并准备杀他。几次语言与行为的生动描写,可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把捏造事实的季姒描摹的活灵活现。季姒最终将妨碍她私通的人一一逼迫离开,造成了家族的混乱,难逃淫乱祸家的标签。例五:齐声孟子据《左传·成公十七年》:齐庆克通于声孟子,与妇人蒙衣乘辇而入于闳。鲍牵见之,以告国武子,武子召庆克而谓之。庆克久不出,而告夫人曰:“国子谪我!”夫人怒。国子相灵公以会,高、鲍处守。及还,将至,闭门而索客。孟子诉之曰:“高、鲍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1460页。-17-将不纳君,而立公子角。国子知之。”秋七月壬寅,刖鲍牵而逐高无咎。①齐声孟子是齐灵公的母亲,与她通奸的庆克是齐国大夫。国武子和国子是同一人。因鲍牵见到了庆克的丑行,并报告国武子。武子把庆克召来告诉他这件事,有没有责备并无描述。庆克却告诉声孟子说:“国子责备我。”声孟子发怒。国子辅佐齐灵公会合各诸侯国商讨事宜,高无咎、鲍牵留守在国内,并未一同前往。等到齐灵公回国,碰巧遇到关闭城门,旅客需要一一检查才能通过。齐声孟子趁机诬陷说:“高无咎、鲍牵两人趁你不在,准备立公子角,不再接纳你为国君,而且国子知晓并参与了这件事。”随后,齐灵公命令砍去了鲍牵的双脚,驱逐了高无咎,高无咎之后逃到了莒国。左氏用一个神态描写“怒”字交代了后续事件的原因,齐声孟子因姘夫受责备而生气愤怒,为报丁点小仇不惜诬陷忠良,最终使别人身体受刑致残,一个睚眦必报的女性形象扑入眼帘。《左传》作为先秦史著,力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对于女性通奸、给家和国带来混乱都是客观记录。这属于历史思维。同时,《左传》作为文学巨著,通过对事件发展的过程进行形象、具体的叙述,对人物如何为保护个人利益而用尽手段进行惟妙惟肖的刻画。这属于文学思维。不同于历史思维,文学思维带来的褒贬倾向是非常明确的。左氏虽然对于这些女性没有直接给予褒贬评价,但是通过运用叙述用词、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角度成功编码了女性人物性格,最终使些女性成了淫乱祸国的符号。正所谓“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书其事迹者。”②由于春秋时期,人们的家庭伦理观念尚处于形成阶段,通奸并不作为一种严重的道德沦丧行为。所以,左氏对于记录通奸行为并没有避讳,如实记录。但是对于淫乱祸国的女性则采取重点描写,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告诉大家,因淫乱导致国、家利益受损是不可取的败德辱行。(二)能指和所指的召唤结构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鲁普·弗莱(NorthropFrye)指出:“当
本文档为【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左传》女性形象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草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9-10-2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