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地里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一、四至及其地理意义1、最北端为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 5°N ;    最南端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N ;98%的疆土位于20~50°N 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2、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即73°E 附近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地里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一、四至及其地理意义1、最北端为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 5°N ;    最南端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N ;98%的疆土位于20~50°N 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2、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即73°E 附近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E 附近    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二、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没有明显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候影响明显,美国东部沿海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亚热带向北延伸(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荒漠区位置偏南?     中国: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中国北部荒漠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年干燥少雨,经常被高气压控制。②地势低洼,大陆性强,增温快③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进入。 美国:①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三、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1)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 在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风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降雨多,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茅草结构为主。由于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造成人类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相异。 (2)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季风降水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地表起伏显著,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二章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一、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特点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二、中国地势及其地理意义1、地势的特点: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理意义: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呈逆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走向,便于东西航运。地形阶梯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阶梯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三、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     (1)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特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但季风的年际变率很大,易出现旱、涝自然灾害。(2)从气候区看,耕地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400mm 等降水线以东地区;从地势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第三阶梯。(3)从气候带看,林地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从地势上看,有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如大兴安岭和长白山。(4)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分布集中沿海地区;分布集中在海拔小于500m 的丘陵、平原地区。(5)难利用的沙漠、戈壁、沼泽等其他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区四、高原季风形成机制(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五、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的影响(气候和地貌景象格局) (一)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分支作用和屏障作用) 分支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北部把冬季风分化为两支:一支形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屏障作用: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二)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最明显的地理格局影响就是:导致我国众多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或东南方流,因为青藏高原的海拔关系。还有就是青藏高原让我国东部的气候更适宜,因为它的存在我国东部就变成处于高原和海洋之间,这样格局是好的地理气候格局。夏天吹东南季风没有阻挡。还有就是青藏高原能有效制止西南季风北上,这样会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带来丰富迎风坡降雨六、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水热格局有何特点(1)气温与温度带: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④6个温度带(2)降水与干湿地带:①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③降水变率大④4个干湿地带(3)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①雨热同期②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气候地带分异七、土壤植被地带    (一) 、土壤地带: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中国境内展现得比较完整,其中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与黄棕壤带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秉承东西向伸展,西侧之抵横断山系。土壤垂直带谱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并常随山体高度和山体形态的不同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二) 、植被地带 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北植被地带变化。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落叶针叶林。中国北方东、西植被地带变化。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布着湿润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半荒漠及荒漠—极端干旱区荒漠等。 (三) 、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1、东部在温度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纬度地带模式, 2、西北部在水分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经度地带模式,3、青藏高原在高度、热量和水分三重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 (四) 、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的关系1、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基带2、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3、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八、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1、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主要是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2、东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林地和草地的开垦为显著特点,东北平原以旱地、水田的相互转换为主;3、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及秦岭山区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及撂荒现象并存; 4、东南、华南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明显扩大;5、华中湖泊密集地区退耕还湖明显,华中丘陵区毁林与造林同时并存;6、四川盆地周边山地、贵州及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减少,云南中部地区一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要特点。从总体上来说,西南地区以林地的变化为主要特征;西北干旱与绿洲农业区,传统绿洲边缘部分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同时绿洲内部的原有耕地因土地退化而撂荒。 九、分析中国地理景观演变的轨迹和主要驱动力(一)第三纪以来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①燕山运动后,中国大陆处于相对宁静阶段,经长期侵蚀和堆积,古近纪淮平原面发育广泛,可划分出三个西北-东南走向,自西南向西北更替的景观带②新近纪地壳发生强烈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经过两个强烈的活动期,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由于亚欧大陆连成一片,海陆热力对比加大,海陆季风环流加强,而行星系环流减弱,形成了古季风,东西分异对比加强,现代三大自然区显现,表现在东部亚热带变湿、西北干旱加剧、青藏高原降温,形成了六个自然景观区域(二)第四纪中国地理景观形成于演变①受到全球性的事件即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的气候控制,经历了气候的冷暖期交替、黄土的堆积与侵蚀、海退与海进等过程②深受区域性事件即剧烈的新构造运动影响,经历了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现代季风形成、西北干旱化过程等,形成独特的三大景观区;同时也经历了古人类的形成与发展(三)全新世气候波动与地理景观变化的时期,北半球森林带北移,随着冰雪融化,海面升高。②全新世时期人类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变最为突出的是农业进化过程,伴随着气候冷暖变化,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演变,农业在地区上收缩、扩展和转移。气候波动与农业进化过程的对应表现为:暖期北方农业扩展迅速,全国农业发展;冷期南方农业发展迅速,北方农区退缩。(四)城市化与地理景观格局变化中国早期城市景观形成于商代末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淮河上游地区;随着封建经济的繁荣和重心的转移,城市景观格局由淮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明清时期,城镇空间分布重心是在沿江、沿运河、沿海地区。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迅速,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规模、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明显的历史承接性和扩展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密集程度和交通联系条件等因素,划分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和城市发育区,城市景观的空间类型格局具有东、中、西的地带差异第三章  中国人口及城镇化一、中国人口基本特征1、人口总量特征:基数大,人口波动上升;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2、人口结构特征:性别结构不均衡;年龄结构进入成年期;增长较快的少数民族人口;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 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从业结构变化明显;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二、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生存环境的压力。一是生存空间及承载力;二是地球对人口的容量,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维持永久生存的最多人口数。2、对气候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因呼吸、燃烧、工业发展等使排入大气的CO2、NOX 、SO2增加,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发生3、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导致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三、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资源国情的影响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人们的节约意识和保护意识薄弱,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工业、农业、生活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使中国的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四、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工业成本降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消费 2、但人口素质不高,高科技产业人才难觅,使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 五、胡焕庸人口线的地理意义1、黑河(爱辉)—霍林河段:此段“胡线”的稳定存在,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响。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则为大兴安岭。2、霍林河—榆林段:东部为半干旱偏湿地区,西部则为半干旱偏干地区,该线两侧呈现明显的降水差异。此段“胡线”是农牧交错带所在地3、榆林—天水段:东部为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区,西部则为现代剥蚀山地、风沙高原与黄土丘陵的交错分布区。此段“胡线”显示出明显的向西推移。4、天水—腾冲段:东西两侧最大差异是地势和地貌。此段“胡线”稳定存在是由地势以及气温条件所制约的。“胡线”形成全国宏观尺度上的人与资源、环境、发展之相互关系的东西差异。 六、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其两侧还是农牧交错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同时,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胡焕庸线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 45 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 36%国土居住着 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 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胡焕庸线东南侧压倒性地显示出高密 度的经济、社会功能。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 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 七、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和影响1.中国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     2.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一样波动性较大。中国城镇化进程波动起伏,除了城镇化率出现过倒退、停滞外,更常见的是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或减慢。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通常对应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而经济发展停滞或缓慢期也常是城镇化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或者迟缓时期3.中国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为政府所主导。4、中国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性特点比较突出, 我国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发展通常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城镇化是一柄双刃剑,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弊:沿海和内地城镇化的差距可能可能变大,给城市带来廉价劳动力,但这又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加剧城市交通拥挤等导致原城市人群对生活满意度的下降,而人口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又会跟不上节拍。我国的城镇化对我国的气候变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废气,废水排放更多。城市平均气温升高,还导致海平面上升。利: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我们的一些中小城市不断得到发展,而大城市更是挤入世界前列,这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外交等各方面都有帮助。 八、中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1949—1957年,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比1949年的20‰,下降了1/2,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高达22.4‰,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人1958—1961年,人口发展数量增长的低谷期。人口出生率下降,1961年为18.02‰,死亡率回升,1960年高达25.43‰,到1961年又回降至14.24‰,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6‰1962—1973年,第二个人口数量增长高峰。人口从6.7亿猛增到8.9亿,年平均净增194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1963年为33.33‰,创造了人口增长率最高纪录1974年以来的30多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同步在波动中下降。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10‰以下,此后稳中有降,2005年达5.89‰世纪80年代初将计划生育作为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即实行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政策,大见成效。第四章中国国土开发一、分析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影响     (一) 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在地区分布上,东南部多、西北部少,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干涸带。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水资源丰富,以北的温带季风区水资源比较紧张。地下水所占比重却是西部比东部大、北部比南部大。    (二)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1)东线工程  (2)中线工程     (3)西线工程    (三) 南水北调的意义:    (1)积极意义:①社会意义:解决北方缺水,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了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的水源。使鲁西、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②经济意义: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生态意义: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有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2)负面影响及问题①“三线”同时引水,将导致整个长江流域的沿江生态发生难以估计的变化,不利于保护沿江现有生态。并有可能导致长江枯水期时航道的承载能力更低。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河南省、33万人搬迁,搬迁给移民生活带来颠簸动荡。③南水北调成本已经高于现有的海水淡化成本二、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1、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2、林地总体质量较好,一等有林地占65%左右,森林资源质量较差,体现在森林资源的用材林比重大、中幼龄林比重大,单位面积蓄积量少3、草地资源质量普遍较差,一等草地仅占13%,以中下等草地为主,生产力较低,载畜量低,天然草地的质量从东向西逐渐变差,东部草甸草原产草量是西部荒漠草原的10倍以上,土地数量多、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4、在现有耕地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的41.6%;对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34.5%;对农业利用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20.3%,不宜农用而需退耕者3.3%5、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6、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沙漠、戈壁、石质裸岩、城市用地等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1、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的建设.不但使水位提高,并且使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受到改变.水生生物的产卵以及生长环境必要的水文条件遭到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鱼类资源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阻断鱼类的迁徙路线,对鱼类的栖息环境造成改变。对鱼类繁殖造成影响⑵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水库的建设,造成了水对大片土地的淹没,也对陆生生物的觅食地和栖息地造成破坏,水利建设还会对周围的庄稼、农田造成影响。水利工程建成后,会使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加强.可以减少周围火灾的发生。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增加一些沼泽地和湿地面积的增多2、水利建设对河流生态的影响:首先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库建设会使天热河道的水质和水温发生改变,水面的水温增高.水温增高.必然影响到鱼类的繁殖.使它们推迟产卵期,其次.水利建设肯定会对河流的水质造成影响3、对森林植被的影响: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 涵洞引水使河床干涸, 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与侵占, 都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 威胁多样生物的生存, 加剧了物种的灭绝。 四、化石能源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煤炭开采,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和对水资源的影响。开采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量大面广。在有些地区,由于水源和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燃 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 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 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二是热 污染。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 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例如, 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比 水域的温度平均要高出 7~8℃,以致明显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五、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      1、变化特征(1)重工业化过程不断加深,交通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等作为深加工工业的代表性行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生物和医疗等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发展迅猛,表现出深加工化过程和高技术化过程;(2)重视基础工业的发展,能源、原材料、重化工和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3)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开始弱化,地区间产业结构开始有所分宜,一些地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但是地区发展差距仍然很大。2、驱动力①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致使劳动力技能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体现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②工业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从先进地区和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能直接促进工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提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③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为重工业带来一大笔资金,固定资本是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④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致使各地区进行更多的技术经验交流。 六、理解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1.实现新跨越的东部开发区目前该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发展迅速,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基地。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发展高新技术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济,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2. 正在崛起的中部开发区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贯南通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中部地区对于东部发展起到了劳动力支撑、经济腹地、生态屏障的作用。中部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城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发展落后,传统工业比重高;市场发育程度低,开放水平低3. 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受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作用显著,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有重大意义。该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但受发展基础和距海偏远区位的影响,加之缺乏优惠政策的扶持,社会经济比较落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通过改善西部交通、通信、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努力保护和建设好西部的生态环境;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有计划分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抓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西部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第五章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一、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理论基础:(地域分异的规律性)1. 从赤道至两极水热组合有规律变化的纬度地带性。 2. 从沿海至内陆水热组合有规律变化的经度地带性。 3. 有特殊的水热组合有规律变化的三维地带性。 基本原则:1、发生学原则2、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3、区域共轭性原则  4、应用性原则方法:1. 地理相关法:从事物之间的关系着眼来进行自然区划的方法。2. 主导标志法:从自然要素中选取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标志进行自然区划的方法。 3. 聚类分析法:基于区域基本单元数据库,把相互差异的自然地理区域或区域要素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区划方法,是借助于数学分析的区划方法。4. 遥感分析法:基于区域遥感图像,把相互差异的自然地理区域进行解译和分区、分类的区划方法。5. 自上而下划分与自下而上合并:由宏观到微观的区域划分和由微观到宏观的区域合并。过程:第一步:按地表温度的地域差异划分出热量带和高寒区。第二步:按水分的地域差异划分出自然地区。 第三步:在一定热量水分组合的自然地区的基础上,以土壤植被条件为依据划分自然地带。第四步:根据自然地带内部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划分出自然省。二、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依据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1)以降水为主导因素,把我国划分成东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2)以地势为主导因素,把我国的西部非季风区又划分成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区。三、中国城市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1、结节区域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从纯几何学的角度说,一个平面图形(区域)最彻底的划分是三角形(三点三条连接线),它是编制一个紧致网的最小单元。要形成具有节点的结节区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组成连接图2、Rd 链城市经济区组建方法:根据图论原理,城市经济区的组建可运用Rd 链方法。有一定实力的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交通线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城市,称为一个d 系,三个d 系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基本经济单元,称之为d △系,进一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d △袭连接起来,即为Rd 链。一个Rd 链的范围就是组建城市经济区的范围3、中心城市实力指数评价方法:在现代交通运输状况下,每个城市与其周围的城市一般都有3条以上的连接通道,为了比较准确的反映个城市的节点层次,运用主因子R 分析方法进行城市实力指数的多指标定量评价分析 四、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意义是什么1较为客观地反映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为确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进行科学地域分工,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层次的生产布局的有机联系,求得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3使各地明确各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特点,便于国家对各地经济规划进行分类指导。4可以推动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地区分工合作、联系,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共同繁荣。五、中国地理分区中如何协调自然与行政边界的关系1. 自然与人文地域分异规律相结合。 2. 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 3. 发生统一性原则。4. 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 六、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1较为客观地反映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为确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进行科学地域分工,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层次的生产布局的有机联系,求得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3使各地明确各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特点,便于国家对各地经济规划进行分类指导。4可以推动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地区分工合作、联系,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共同繁荣。七、中国农业区划对生产布局有何应用价值将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将秦岭-淮河以北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将西部划分为甘新区、青藏区。以上大陆部分的9个一级区,概括地揭示了中国农业最基本的地域差异。它既可反映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热、水、土不同配合提供农业发展的可能性,也可以反映各地区历史形成的农业基本地缘特点。这些条件和特点,有很大的稳定性,可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大的地域单元。此外,还将中国的海域划分为一个海洋水产区。由于各一级农区内部农业复杂多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各一级区内又划分若干二级区。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一、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类型。①宏观上看,呈现东西分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沿海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东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地带,中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严重地带,西部自然-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②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呈现南北差异:北方以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为主要类型组合南方以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污染和潜育化为主要类型组合类型: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地退化、盐渍化、土地污染。二、对比黄土丘陵与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最初的地质基底都不稳定;②人类不合理的砍伐林木和陡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③常年降雨集中且多暴雨;(2)不同点:①黄土丘陵植被破坏后,土壤流失,地表切割,喀斯特丘陵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②黄土丘陵在植被破坏后,生产力消失,地表呈现千沟万壑;喀斯特丘陵在植被消失,土壤流失殆尽后,基岩完全裸露,出现石漠化景观。三、阐述沙漠化土地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沙丘活化、古沙翻新、沙丘前移、就地取沙(P293---295的几幅图)四、阐述草地退化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1、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长期干旱,风蚀、水蚀、沙尘暴等2、人类长期的不合理的特点利用3、中国广大牧区的气候变化、人口生存压力和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引起的不合理土地利用、自然变化与载畜量的不匹配是造成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五、简述土地退化对中国的区域影响1、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植物安全2、土地退化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3、土地退化加剧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全4、土地退化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六、盐渍化的成因和过程1、盐化成因:成土母质中的可溶性盐分,随水搬运至排水不畅的低平地段,在蒸发作用下积累地表,使土壤产生盐化土壤盐分状况随降水季节变化而不同。夏季降水集中,土壤产生季节性脱盐,而春、秋旱季,蒸发大于降水,又引起土壤积盐。各地土壤脱盐和积盐的程度随气候干燥度的不同差异很大2、碱化成因:土壤胶体从溶液中吸附钠离子的过程。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显著数量钠离子进入土壤胶体,二是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的水解3、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其中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最核心的自然驱动力4、在干旱少雨,缺乏灌溉时,由于地表蒸发强烈,导致土壤深层的水分随毛管向上运动,溶解于水中的盐类聚集于土壤表层,形成旱季土壤盐分向上运动,雨季又随重力水向下运动的现象。七、各种类型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     P287---P289的几幅图第七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1、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2、中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 (二)自然灾害灾情严重1、灾害危害严重,影响面广,损失巨大2、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自然灾害的危害仍十分严重3、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二、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气候多种多样,明显不一;地理位置跨度越大,降水量差异大1、自然灾害带:自然灾害的呈现东西空间分异, 自东向西可以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分别为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2. 自然灾害多发区: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 三、阐述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异规律①时间上,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地震活动周期包含平静和活跃两个阶段。②空间上,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界界处,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新疆和华北等地区四、地震、崩滑流、赤潮、沙尘暴的成因和形成机理沙尘暴的形成,需要强风、沙源和热力不稳定三个基本条件。强风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沙源是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是重要的局部热力条件。从自然致灾因子看,崩滑流灾害主要由暴雨、大规模融雪和强烈地震引起,其中又以暴雨和融雪最为常见。另外,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开矿和工程建设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诱发崩滑流灾害,增加其灾害的风险。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型生物(通常为浮游植物), 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爆发增殖或集聚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一、简述中国主要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影响●大气环境污染: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细小粒子在肺泡的沉积率最高,成为肺癌的致病因子;②对植物的危害。如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损害根系的生长及其功能等;③对材料的危害。如大气污染会使各种建筑物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与纺织品等发生性质的变化,并因此造成经济损失;④产生全球性影响。如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臭氧层枯竭等。●水环境污染: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污染直接影响水质;②对农业、渔业的危害。如用污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农田土壤,使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减产;③对工业的影响。水质恶化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土壤环境污染:①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如未经处理的石油污水灌溉,会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②对农作物质量的影响。如过量使用有机农药,以致农药在作物中残留,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降低等;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污染土壤中有机农药、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等成因:①在自然营力的作用下,一种或几种化学元素可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高度富集②在一定地域内,地形、气象、植被等条件对污染物迁移特征有重要影响③自然地理条件对环境容量的影响④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污染⑤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承载力⑥经济结构与环境污染二、分析中国能源结构对北方和南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是石油,而天然气、水电、风力、核电只占很少的比重。这种能源结构决定中国的大气污染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燃煤产生以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主的多种污染物。与燃油和燃气相比,相同规模的燃烧设备,燃煤排放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要高得多。此外,燃煤过程中还排放碳氧化合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影响:(1)中国北方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加之北方工业发达,建立了许多火力发电站,容易对环境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北方一些城市灰霾天气严重。(2)水电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几条大河及其支流的上游。南方大部分省的能源不能自给自足,水电比例也不高,太阳能也不丰富,因此在沿海发达地区周边都有核电站。不足的部分除了进口(如石油),多是从北方或西部运来的(如北煤南运和西电东输工程)。相对与北方来说能源结构较为丰富,多以天然气为主,环境污染较轻。第九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类型、意义及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其原因和措施。1、生物多样性类型: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意义:(1)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2)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4)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主要威胁:①遗传多样性减少,大量野生物种处于不同等级的濒危状态。  ②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特别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  ③海洋生态系统面临威胁,随着人口增长,海产资源日益枯竭。●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森林过度采伐;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造林方式及人工林品种单一化;环境污染;战争;栖息地丧失和碎裂化;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药材和经济作物的过度采集等。措施:①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②加强国际间合作;③保护植被,封山育林,飞播造林;④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草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原因:超载放牧,草地退化;连年割草,滥采药材;毁草开荒,耕地沙化;煤矿、油田开采,污染草原环境;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措施:①合理放牧;②合理开荒;③合理开矿;④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⑤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对生物多样性实施保护。●荒漠的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原因:①过度猎捕和破坏栖息地使不少动物濒危或灭绝;②掠夺式樵采和挖药使植物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濒危;③石油和其城镇的建设给野生动、植物构成威胁;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⑤部分地区不合理农业垦。措施:①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②合理开垦;③合理利用水资源;④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原因: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湿地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引起的河床和湖泊的泥沙淤积。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②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③完善城市化建设,减轻人为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自我修复和保护;④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生态就业,带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五、分析农业活动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如土地的农业利用、耕作、作物间套种植方式、放牧、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农业动植物遗传改良(包括外来种引入)等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利影响:(1)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易导致生存环境破碎、生物多样性下降;大规模的机械耕作导致土壤动植物区系的变化,甚至某些物种的消失。(2)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的高度使用使非靶标动植物受到伤害。(3)品种改良、外来种的引入以及远缘外源遗传物质的利用(如远缘杂交和DNA导入分子育种)在丰富了遗传多样性的同时导致农作物类型和品种的简单化、一些古老的地方种和农家种等传统资源丢失等。有利影响:(1)一些合理的农业措施,如农田作物间套作、实行有机农场等,打破单一的作物结构,作物多样性提高,对昆虫种类、数量的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起着直接的积极作用。(2)农业上应用的类型丰富的作物品种,不仅能抵御变幻莫测的自然灾害,而且有利于遗传多样性的提高六、分析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     城市化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变化。(1)城市化过程首先造成了自然生存环境面积的减少。如广东深圳和珠海特区的发展对沿海红树林的破坏相当严重,难以形成现代化与自然的共存。城市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砂石、 矿产、木材和薪碳等。也导致周围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2)城市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本地种受城市化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大一部分本地种从此消失,而且,受城市化威胁的物种,也常常会同时受到农业、旅游、休闲、公路建设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原来的自然环境被林立的高楼大厦和不透水的地面取代。城市中人口密度和机动车辆的增加,以及物理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城市区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气候和水文条件上的明显不同,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极为不利。(4)生物入侵。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张引发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大幅度降低的同时,物质流动和人类流动量的增加给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了便利条件,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威胁物种生存。第十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一、中国地理工程的主要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1、地理工程:指的是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一种工程行为。2、类型:生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防灾减灾工程、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 3、影响:(1)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利用生态学原理而进行的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生态建设的技术手段,是一项根据整体--循环--协调--自生--共生--的生态调控手段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生态建设方法。我国的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等。有利于改变我国“三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以及在治理江河、加强沿海堤坝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该工程是以绿色工程项目带动全国的污染治理工作,保障重点区域环境保护项目的实现。我国类似的工程有1137个,其中重点在防治三峡库区的水污染,南水北调的污水处理,“三河三湖”的污水处理等。为此建设了许多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提高了水质,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建设性意义。(3)减灾工程减灾工程具体包括:防洪、防潮、抗旱工程,防震抗震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森林防火及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工程等。一系列减灾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4)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该工程包括:生物多样性保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自然保护与就地保护。不仅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了大气环境,而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讨论如何协调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安全问题①建立自然灾害监测与预报系统,包括四个部分,致灾因子的观测网络,观测资料的实时收集传输和交换的电信系统,资料加工、处理、分析和诊断、模拟及预报警报制作系统,预报警报的传播分发和服务系统等②开展灾害保险与救助 ③进行综合减灾,建立灾害与风险管理典范模式,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协调好政府、企业与社会在减灾中的行为,是促进区域综合减灾的关键④选择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及其代表性行业,加强行业范模式,即通过灾害保险途径,与企业安全体系的建设,强化同类行业的综合减灾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单位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目标。名词解释: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2、 地理区位:地理区位是同地理位置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概念。区位的概念除了位置以外,与区域是密切相关的,并含有被设计的内涵。3、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4、 地理景观:是指四周为天然界线所围绕的、性质上与其他区域有区别的地球表面的区5、 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6、 高原季风:由于高原冬、夏季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的季节性环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青藏高原的季风。7、 胡焕庸人口线: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8、 三维地带性:是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三维的合并,即任何一个地带都可以同时沿纬向(纬线方向) 、经向和垂直方向递变分异,其空间分异是三维的。9、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10、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2、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13、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它区别于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物种的种类而不是生态系统。14、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既是划分,又是合并。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可将等级 高的自然区划单位划分成等级低的自然区划单位;又可根据区域共轭性原则,将等级低的自然区划单位合并成等级高的自然区划单位。15、城市经济区: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16、地理工程:指的是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一种工程行为。包括了生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防灾减灾工程、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17、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18、丹霞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和砂岩) ,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19、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20地震:又称、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波的一种自然现象21、沙尘暴:是沙暴和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22、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在重力作用下突
本文档为【中国地理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3.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Vivian_Anne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9-03-05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