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8-2019学年新课标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精品试卷

2018-2019学年新课标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精品试卷

举报
开通vip

2018-2019学年新课标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精品试卷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3.分式可变形为(  )A.B.﹣C.D.﹣4.2015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A.1.6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

2018-2019学年新课标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精品试卷
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3.分式可变形为(  )A.B.﹣C.D.﹣4.2015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A.1.6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5.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抛掷2枚正方体骰子,都是6点朝上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C.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D.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6.若点(﹣3,y1),(﹣2,y2),(2,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A.y1>y2>y3B.y2>y1>y3C.y3>y1>y2D.y1>y3>y27.如图,在6×4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A.点MB.格点NC.格点PD.格点Q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  )A.﹣1B.C.1D.2 二、填空题9.计算:=  .10.当x=  时,分式的值为零.11.如表记录了一名球员在罚球线上投篮的结果.那么,这名球员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约为  (精确到0.1). 投篮次数(n) 50 100 150 200 250 300 500 投中次数(m) 28 60 78 104 123 152 251 投中频率(m/n) 0.56 0.60 0.52 0.52 0.49 0.51 0.5012.方程4x=的解的个数为  .13.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后,还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①展开调查②得出结论③记录结果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填写序号即可).14.若A(﹣1,m)与B(2,m﹣3)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  .1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若△DBE的周长是6,则△ABC的周长等于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M的直线l∥x轴,l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S△AOB=3,则k的值为  . 三、解答题17.(8分)计算:(1)×SHAPE\*MERGEFORMAT(2)2﹣6+3.18.(10分)(1)计算:÷﹣1;(2)解方程:=.19.(6分)为了解“数学思想作文对学习帮助有多大?”研究员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高校大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用下面的扇形图和如表来表示(图、表都没制作完成). 选项 帮助很大 帮助较大 帮助不大 几乎没有帮助 人数 a 540 270 b根据上面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这次共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2)求a、b的值.20.(7分)已知: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连接DE,DF,BE,BF.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1.(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分别画出函数y=﹣x+1与y=﹣的图象,并写出不等式﹣x+1>﹣的解集.解:列表: x … … y=﹣x+1 … … y=﹣ … …画图象:不等式﹣x+1>﹣的解集为  .22.(7分)如图,在方格纸中,已知格点△ABC和格点O.(1)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2)若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D的坐标为  .(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相交于点D,且BE∥AC,CE∥OB.(1)求证:四边形CDBE是菱形;(2)如果OA=4,OC=3,求出经过点E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4.(9分)某地计划用120~180天(含120与180天)的时间建设一项水利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360万米3.(1)写出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由于工程进度的需要,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比原计划多20%,工期比原计划减少了24天,原计划和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各是多少万米3?25.(10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两支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利用这一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三象限的点B,D,已知点A(﹣m,O)、C(m,0).(1)填空:无论k取何值时,四边形ABCD的形状一定是  ;(2)①当点B为(p,1)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试求p,k,和m的值;②填空:对①中的m值,能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的点B共有  个.(3)四边形ABCD能不能是菱形?若能,直接写出B点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参考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解答】解:依题意,得2﹣x≥0,解得x≤2.故选:C.【点评】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3.分式可变形为(  )A.B.﹣C.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性质,分子分母都乘以﹣1,分式的值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1,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4.2015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A.1.6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析】根据样本的定义: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2015年我市有近1.6万名考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抽取的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为样本.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5.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抛掷2枚正方体骰子,都是6点朝上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C.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D.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考点】随机事件.【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解答】解:抛掷2枚正方体骰子,都是6点朝上是随机事件,A错误;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是不可能事件,B正确;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是必然事件,C错误;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6.若点(﹣3,y1),(﹣2,y2),(2,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A.y1>y2>y3B.y2>y1>y3C.y3>y1>y2D.y1>y3>y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图象在一、三象限,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0<y1<y2,而y3>0,则可比较三者的大小.【解答】解:∵k=3>0,∴图象在一、三象限,∵x1<x2,∴y2<y1<0,∵x3>0,∴y3>0,∴y2<y1<y3,故答案为:y3>y1>y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这一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在6×4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A.点MB.格点NC.格点PD.格点Q【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此题可根据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来判断所求的旋转中心.【解答】解:如图,连接N和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发现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到点N的距离相等,因此格点N就是所求的旋转中心;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确定旋转中心的关键所在. 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  )A.﹣1B.C.1D.2【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根据函数所在象限和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小于1判断.【解答】解:∵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k>0,∵当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为1时,纵坐标小于1,∴k<1,故选B.【点评】用到的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比例系数大于0;比例系数等于在它上面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 二、填空题9.计算:= 2016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原式==2016.故答案为:201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知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当x= 3 时,分式的值为零.【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分子为0,分母不为0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x﹣3=0且x+1≠0,解得x=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1.如表记录了一名球员在罚球线上投篮的结果.那么,这名球员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约为 0.5 (精确到0.1). 投篮次数(n) 50 100 150 200 250 300 500 投中次数(m) 28 60 78 104 123 152 251 投中频率(m/n) 0.56 0.60 0.52 0.52 0.49 0.51 0.50【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分析】计算出所有投篮的次数,再计算出总的命中数,继而可估计出这名球员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解答】解:由题意得,这名球员投篮的次数为1550次,投中的次数为796,故这名球员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约为:≈0.5.故答案为:0.5.【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注意这种概率的得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不能单纯的依靠几次决定. 12.方程4x=的解的个数为 2个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首先两边同时乘以x,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答】解:两边同时乘以x得:4x2=1,x2=,x=,检验:当x=或﹣时,最简公分母x≠0,方程4x=的解的个数为2个,故答案为:2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关键是找出最简公分母,去分母,注意不要忘记检验. 13.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后,还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①展开调查②得出结论③记录结果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④①③② (填写序号即可).【考点】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分析】根据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的步骤即可作答.【解答】解: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④选择调查方法;①展开调查;③记录结果;②得出结论.故答案为:④①③②.【点评】此题考查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正确掌握调查的步骤是解题关键. 14.若A(﹣1,m)与B(2,m﹣3)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 2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m=k,2(m﹣3)=k,消掉k得到﹣m=2(m﹣3),然后解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把A(﹣1,m)与B(2,m﹣3)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m=k,2(m﹣3)=k,∴﹣m=2(m﹣3),解得m=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 1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若△DBE的周长是6,则△ABC的周长等于 12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AC,DE=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和判定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DE∥AC,DE=AC,∴△DBE∽△ABC,又△DBE的周长是6,则△ABC的周长等于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M的直线l∥x轴,l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S△AOB=3,则k的值为 ﹣2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由直线l∥x轴,得到AM⊥y轴,BM⊥y轴,于是得到S△AOM=|k|,S△BOM=×4=2,求得S△AOM=1,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l∥x轴,∴AM⊥y轴,BM⊥y轴,∴S△AOM=|k|,S△BOM=×4=2,∵S△AOB=3,∴S△AOM=1,∴|k|=2,∵k<0,∴k=﹣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0)系数k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 三、解答题17.计算:(1)×SHAPE\*MERGEFORMAT(2)2﹣6+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2)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1)原式=3×5÷=15÷=15;(2)原式=4﹣2+12=1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8.(10分)(2016春•邳州市期末)(1)计算:÷﹣1;(2)解方程:=.【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分析】(1)首先把除法变为乘法,因式分解后进行约分,最后得到结果;(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1,进而求出方程的根,再进行验根即可.【解答】解:(1)原式=﹣1=﹣1=;(2)2(x+1)=4,即2x+2=4,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即原分式方程无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掌握通分以及约分,注意分式方程要验根,此题难度不大. 19.为了解“数学思想作文对学习帮助有多大?”研究员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高校大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用下面的扇形图和如表来表示(图、表都没制作完成). 选项 帮助很大 帮助较大 帮助不大 几乎没有帮助 人数 a 540 270 b根据上面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这次共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2)求a、b的值.【考点】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和表格可知,帮助很大的有540人占45%,从而可以求得这次共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2)根据(1)的调查学生总数可以求得a、b的值.【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540÷45%=1200,即这次共有120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2)a=1200×25%=300,b=1200﹣300﹣540﹣270=90,即a的值是300,b的值是90.【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已知: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连接DE,DF,BE,BF.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推知OD=OB,OE=OF;然后结合已知条件推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易证得结论.【解答】证明:如图,连结BD交AC于点O.∵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OD=OB,OE=OF,∵AF=CE,∴AF﹣EF=CE﹣EF,即AE=CF,∴AE+OE=CF+OF,即OA=O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应用时要认真领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根据条件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分别画出函数y=﹣x+1与y=﹣的图象,并写出不等式﹣x+1>﹣的解集.解:列表: x … … y=﹣x+1 … … y=﹣ … …画图象:不等式﹣x+1>﹣的解集为 x<﹣1或0<x<2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列表找出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画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再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解出不等式即可.【解答】解:列表如下: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1或0<x<2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不等式﹣x+1>﹣的解集为x<﹣1或0<x<2.故答案为:x<﹣1或0<x<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画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是关键. 22.如图,在方格纸中,已知格点△ABC和格点O.(1)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2)若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D的坐标为 (﹣2,2),(﹣2,﹣4),(2,﹣2) .(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心对称.【分析】(1)将△ABC绕着点O旋转180°,即可作出其关于点O对称的△A′B′C′;(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不同位置,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得出点D的三种不同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四边形ACOD1、四边形AD2CO、四边形ACD3O都是平行四边形,由图可得,D1(﹣2,2),D2(﹣2,﹣4),D3(2,﹣2)故点D的坐标为(﹣2,2),(﹣2,﹣4),(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作图以及平行四边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图时注意,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相交于点D,且BE∥AC,CE∥OB.(1)求证:四边形CDBE是菱形;(2)如果OA=4,OC=3,求出经过点E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1)由BE∥AC,CE∥OB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四边形CDBE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矩形的性质可得出DC=DB,从而得出四边形CDBE是菱形;(2)连接DE,交BC于点F,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线段OA、OC的长度,由此即可得出点E的坐标,由点E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BE∥AC,CE∥OB,∴四边形CDBE是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OABC是矩形,∴OB与AC相等且互相平分,∴DC=DB.∴四边形CDBE是菱形.(2)解:连接DE,交BC于点F,如图所示.∵四边形CDBE是菱形,∴BC与DE互相垂直平分.又∵OA=4,OC=3,∴EF=DF=OC=,CF=OA=2,∴E点的坐标为(2,).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则k=2×=9,∴经过点E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矩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出DC=DB;(2)求出点E的坐标.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求出点的坐标,再由点的坐标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关键. 24.某地计划用120~180天(含120与180天)的时间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360万米3.(1)写出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由于工程进度的需要,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比原计划多20%,工期比原计划减少了24天,原计划和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各是多少万米3?【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利用“每天的工作量×天数=土方总量”可以得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2)根据“工期比原计划减少了24天”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y=把y=120代入y=,得x=3把y=180代入y=,得x=2,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2≤x≤3,则y=(2≤x≤3);(2)设原计划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x万米3,则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1+20%)x万米3,根据题意得:﹣=24,解得:x=2.5经检验x=2.5为原方程的根,2.5×(1+20%)=3(万米3).答:原计划每天运送2.5万米3,实际每天运送3万米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及分式方程的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25.(10分)(2016春•睢宁县期末)已知反比例函数的两支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利用这一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交于第一、三象限的点B,D,已知点A(﹣m,O)、C(m,0).(1)填空:无论k取何值时,四边形ABCD的形状一定是 平行四边形 ;(2)①当点B为(p,1)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试求p,k,和m的值;②填空:对①中的m值,能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的点B共有 2 个.(3)四边形ABCD能不能是菱形?若能,直接写出B点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对称的性质可得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一定是平行四边形;(2)①把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p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的值,利用勾股定理求得m的值;②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连线经过O,且连线等于AC的一定有两组,据此即可判断;(3)根据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一定不能垂直即可判断.【解答】解:(1)根据对称性可得:OA=OC,OB=O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是:平行四边形;(2)①∵点B(p,1)在y=上,∴1=,解得p=.把B(,1)代入y=kx得k=.∵OB2=()2+12=4,∴OB=2.∵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OA=OB=OC=2,∴m=2;②作出第一、三象限的角的平分线,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M、N.则MN的解析式是y=x.当x=m=2时,反比例函数上对应的点是(2,),直线y=x上对应的点是(2,2).∵2>,∴(2,)在OM的延长线上,即MN<AC.则能使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点B共有2个,故答案是:2;(3)四边形ABCD不能是菱形.理由是:∵A(﹣m,0)、C(m,0),∴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在x轴上,又∵点B、D分别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三象限的交点,∴对角线BD和AC不可能垂直.∴四边形ABCD不可能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以及菱形的判定,正确理解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关于原点对称是关键. 
本文档为【2018-2019学年新课标最新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答案)-精品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国美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5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初中数学
上传时间:2019-03-10
浏览量: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