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1—15章)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核外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1—15章)知识点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核外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4:长度单位:光年、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ūm)、纳米(nm)。二: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符号:m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1t=103kg,1kg=103g1g=103mg.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原理:等臂杠杆平衡原理。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横梁那端高平衡螺母往那端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4:体积的单位:m3dm3cm3mm3LmL1m3=1000dm31dm3=1000cm31cm3=1000mm31L=1dm31mL=1cm3三、密度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公式:ρ=m/V单位:kg/m3g/cm31g/cm3=1×103kg/m3四、测量物质的密度1:实验原理:ρ=m/v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石块;3: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4: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4)、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ρ=m/(V2-V1)5: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液体;(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4)、求出被测液体的密度:ρ=(m2-m1)/V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3: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4: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5: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km/h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单位:sminh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长度单位:kmmdmcmmmumn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四、力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运动方向)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五、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实验推理法),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惯性不是力。六、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同体、共线、等大、反向),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在做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时要善于抓住不受力、受到平衡力、保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些关键词)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种类: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条形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的结构:挂勾,吊环,指针,刻度,弹簧;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看指针与刻度盘摩擦是否过大;使用时(1);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使拉力与测力计外壳平行;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二、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4:应用重垂线:检验墙是否直;检验台面是否水平;三、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毛刷理论)。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3: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加大物体所受的压力、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同时加大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使物体表面分离(加润滑油、形成气垫)。,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四、杠杆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2、过力的作用线画虚线、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段)3: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1L1=F2L2.4: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1)、规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在定滑轮、动滑轮之间画线看与动滑轮相连绳子断数,相连绳子断数即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n),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S=nh(n同上,h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2)、绕法: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开始绕、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开始绕。2: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3: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压力产生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增大,S减小。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3:液体压强计算:P=ρhg,(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据液体压强公式:P=ρhg,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5: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容器,计算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时先计算压强,再计算压力.6:形状规则的柱状容器底所受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压强计算:P=F/S=G/S7.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对水平面产生压强可用P=ρhg计算(ρ是物体密度)三、大气压强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5:1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产生的压强=1.013×105pa。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10.3m高。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五、浮力1: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G(下沉);(2)F浮>G(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3)F浮=G(悬浮或漂浮)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ρ物>ρ液(下沉);(2)ρ物<</SPAN>ρ液(上浮);(3)ρ物=ρ液(悬浮)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4: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浮=G-F示,(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F浮=G物-F支(沉底、悬挂于液体中)六、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排水量:排水量=轮船和载满货物的总质量(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必须时刻注意力和距离的对应)2.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单位:焦耳(J)1J=1Nm3.三种情况不做功: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运动方向垂直。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总=W有+W额2: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三、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的符号:P单位:瓦特(w)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2:计算公式:P=W/t推导公式:P=FS/t=Fv。(速度的单位要用m/S)四、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因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注:对车速限制,目的是防止动能太大。3: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注:分析动能、势能的变化及转化时要紧盯其影响因素五、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例题1】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________________中。【例题3】原子的结构和________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_______,周围有一定数目的_______绕核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由更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例2】利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若所用的砝码已经磨损,那么物体的实际质量比所测得的质量()A、偏小B、偏大C、不变D、无法确定【例8】对于托盘天平,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指针右偏,应________才能使横梁平衡;若在称量时,指针左偏,若再加上最小质量的砝码,指针却又向左偏,应_______才能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例1】一支蜡烛,燃烧掉一半,剩下的半支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例3】在氧气瓶中装满密度的4kg/m3的氧气,若用去一半,剩余部分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只用量筒,不用天平,如何量得80g的酒精?4.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7.制造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  )的材料,制造风扇底座要尽可能选用密度(  )的材料(填“较小”或“较大”)。10.等质量、等体积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例题1.“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中运动的物体是指,参照物体选择的是。例题2.坐在飞行的飞机里,突然看到地面上的房屋和树木向自己扑过来,这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飞机在做运动。例题3.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米。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例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直铁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投出的篮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C.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沿直线跑道百米的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7.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碰到墙壁后又被反弹回来,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9.枪膛内子弹由于受到火药燃气________,做加速运动,当子弹离开枪膛后,仍高速运动,是因为子弹有________.运动的物体_______力来维持(填“需要”“不需要”),因为力是改变______的原因.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这两个力A.一定平衡B.可能平衡C.一定不平衡D.无法判断5.一个跳远运动员助跑以后跳得更远,是因为A.速度快,惯性大,跳得远B.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跳得远C.利用惯性,跳得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一个物体正在做变速运动,此时如果该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全部同时消失,则该物体将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掉下来10.一根电线上吊着一盏灯,下列各对力中是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B.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C..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的重力D..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地球的吸引力例题5.质量为3kg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铅球只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N,方向是的,作用点在,施力物体是。例题1.用50N的力向右拉重力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N,摩擦力的方向。例题2.人走路时,地对鞋底的摩擦是的(填“有益”或“有害”),摩擦力的方向是向的(以人面对的方向为前,身后的方向为后)。路面对启动的汽车后轮的摩擦力作用方向是的,对前轮的摩擦力作用5.撑竿跳高运动员从起跑到最后落在海绵垫子上,能量发生了多次转化。起跑过程中运动员获得________能,撑竿点地并发生弯曲,此时运动员的________能转化为撑竿的________能,撑竿恢复形状将运动员顶起,撑竿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运动员从最高处落向垫子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方向是的(填“向前”或“向后”)。例题5.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A.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瓶子受到的下滑力减小  D.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保持不变例题2.将一根众500N的均匀木头横放在地面上,那么稍微抬起其中一端时,需要用力为N。例题1.如图3所示,若拉力F=900牛顿,物体A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牛顿,物体A移动______米。19.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GA的物体,B端挂重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杠杆重不计,则()。  A.GA=GBB.GA<GBC.GA>GBD.无法判定3.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且都没有溢出,则三容器底面上所受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___容器,最小的是__________容器。 4.如图所示,A容器中盛有15kg的水,B容器中盛有0.5kg的水,但B容器中的水面较高,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_______pB(填“>”“=”或“<</SPAN>”)。例4.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的高温下易煮烂。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例1.在两根平行的木棒上平放着两个乒乓球,两个乒乓球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当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时,乒乓球将( )。A、向两边滚B、向中间滚C、静止不动D、向同一侧滚动例题3:将重力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的浮力()A.相等B.铜球最大C.铝球最大D.铁球最大例题5:浸没在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的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受到的压强增大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C.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没有变化例题3.运动员用150N的力,把静止在地面的重为5N的足球踢出15m远,那么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A.2250JB.75JC.0JD.说不清例题4.甲、乙两同学体重相同,他们从山下同时出发开始爬山,最后甲同学先爬到山顶,那么功率大。例题2.用6m长的木板把2000牛的物体推到1.5m高的汽车上,如果没有摩擦,推力为N,而实际推力为800N,那么有用功为J,总功是J,此斜面的机械效率是5.撑竿跳高运动员从起跑到最后落在海绵垫子上,能量发生了多次转化。起跑过程中运动员获得________能,撑竿点地并发生弯曲,此时运动员的________能转化为撑竿的________能,撑竿恢复形状将运动员顶起,撑竿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运动员从最高处落向垫子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油条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0-03-22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