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教案(含目录)

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教案(含目录)

举报
开通vip

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教案(含目录)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教案第四单元光第14课光从哪里来第15课光的传播第16课光的反射第17课彩虹的形成第14课光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的反射光。2.能说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科学探究1.能从光与生活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设计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方案。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5.能用分析、比...

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教案(含目录)
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四单元光第14课光从哪里来第15课光的传播第16课光的反射第17课彩虹的形成第14课光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的反射光。2.能说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科学探究1.能从光与生活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5.能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光从哪里来产生探究兴趣。2.能实事求是,以多次实验现象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设计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光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教学重点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的反射光。2.能说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教学难点能设计眼睛看见物体的实验方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窥视孔内部涂黑的实验盒3个、写字的卡片、带开关的发光物品、手电筒、记录表、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笔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生活中用到光的各种场景图片)我们的生活中有了光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光?2.观察:(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中各是什么光。3.讲述: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很多不同的光,我们把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4.讨论:哪些光是来自光源的光,哪些光是来自物体的反射光?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5.思考:不管是来自光源的光,还是来自物体的反射光,我们的眼睛为什么都能看到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眼睛是怎样看见光源物体的。(1)掌握方法。将实验室的窗帘拉好,灯关闭。将带开关的小夜灯放进内部涂黑的实验盒里,关闭小夜灯开关,盖上实验盒的盖子,从窥视孔观察,记录观看到的现象。打开小夜灯开关,重复上述步骤。(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注意保证较暗的实验环境,发光物体选用亮度较低的,以保护学生的眼睛不受亮光的刺激。)(3)得出结论。汇报:说一说你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两次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小结: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2.眼睛是怎样看见非光源物体的。(1)提出问题引导:刚才实验中的物品是光源,如果不是光源,我们怎样才能看见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作出假设。假设:如果物体能够将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我们就有可能看到该物体。(3)设计实验。讲解:出示实验案例图片并讲解设计思路。A.分析实验类型。该实验是对比实验,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一个实验中可视物能够反射光,另一个实验中可视物不能反射光,其他条件都相同。B.确定设计点。可视物、窥视孔、进光孔都是可变的,但除了进光孔不同之外,其他条件要保证相同。要求:用简图表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模型;设计方案要考虑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提出修改建议。改进:根据大家的建议改进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4)实验观察提示: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轮流观察;实验中要保持安静、有序。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光孔要开在距离窥视物较远的位置,且靠近盒子上侧,这样可以保证进入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到窥视物上,以保证实验现象明显。)(5)实验结果。汇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两次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小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该物体。(6)得出结论。思考:综合以上两次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总结: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光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光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是自然界还是人工世界的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下面我们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并将交流的结果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3.小结:不论是天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那么光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眼睛中的呢?课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课程资源光的科学光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光也是由一种被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具有粒子性,因此我们称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1905年3月,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一文中提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性;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板书设计光从哪里来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怎样看到光源物体: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怎样看到非光源物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该物体。第15课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能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能说出小孔成像的原理。科学探究1.能从一道道光束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从光束现象中,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3.能根据假设设计多种实验方案。4.能通过实验、观察获取光在空气中传播的事实。5.能用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实验现象。6.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并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7.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进行实验设计。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光的直线传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能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能说出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学难点1.能说出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板3块、纸屏、吸管、蜡烛、火柴(或打火机)、夹子4个、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导:(出示图片)清晨,一缕阳光透过密林的缝隙照射在地面上,黑夜中打开手电筒,一道光束照亮路面。想一想,你还在哪儿见过类似的现象?提问:光在空气中传播的线路是怎样的?(二)作出假设1.引导:根据上面的情景,你认为光在空气中可能是怎样传播的?2.假设:我认为,光在空气中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三)设计实验1.思路指导。明确目的: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确定要素:光源、路径(直线和非直线)、结果呈现(光在空气中传播的结果)。思维发散:选择哪些物品作为光源,构思什么样的直线和非直线(折线、曲线)路径,利用哪些方法观察光源通过路径传播的结果。利用概念图将设计的条件呈现出来。建构抽象模型:利用组合法,从三个实验要素中分别选出一个条件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很多种抽象的实验模型。设计具体模型:根据实验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简便的实验模型。2.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设计实验,从中选择2-3个科学、简便、可行的实验模型,用草图画下来,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3.交流改进。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改进:根据大家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四)实验观察1.注意事项: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实验中,不要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眼睛;实验过程要保持安静、有序。2.实验: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小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六)运用知识1.引导: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出示实验图片)下面我们利用蜡烛、打有小孔的纸板、纸屏进行实验,左右移动纸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建议:如果时间紧,可以作为演示实验处理。)3思考:你能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4.讲解: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会照到纸屏的下部,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会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就会出现与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作小孔成像,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作针孔“照相机”。(七)拓展延伸1.引导: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的秘密。2.播放:制作针孔“照相机”的视频和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制作步骤主要的操作难点是什么。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3.讲解: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讲解制作和实验中的难点。提示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4.制作:学生分组制作针孔“照相机”,提示学生利用铝箔按要求制作数量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小孔。5.探究:按照实验方法,分别将打有数量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小孔铝箔粘在“照相机”纸盒开口处,观察纸屏上的像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将探究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6.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7.评价:教师对小组和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课程资源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是有前提的,必须是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如果是两种均匀介质,那么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就不会沿直线传播了,比如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筷子是弯折的。如果是同种介质,但是密度不同、不均匀,光也不会沿直线传播,譬如:夏天地面的温度很高,接近地面的空气被加热,下层空气与上层空气的温差很大,空气密度不均匀,地面反射的光线斜着射向不均匀的空气中,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偏折,因此我们会看到,炎热的夏天地面像是水面一样。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照相机”原理第16课光的反射教学目标1、知道传播中的光遇到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2、能利用光反射的特点,用平面镜让光连续多次改变传播的方向。3、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验证光的传播方向可以发生改变难点:用平面镜让光连续多次改变传播方向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科学活动手册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在水下航行的潜水艇是如何看清海面和空中的情况的呢?一般潜水艇需要借助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潜望镜进入我们的眼睛思考:光在潜望镜中是如何传播的?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玩过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的游戏吗?光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镜子等表面光滑、光亮的物体,光线的前进方向会很明显发生改变,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什么遇到镜子会改变传播路线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吧课题:光的反射探究与发现活动一改变光的传播路线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呢?假设:行进中的光改变方向与平面镜有关平面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子,具有很强的反射光线的能力。光源的光遇到镜子会改变前进的方向。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实验材料:平面镜1块、带缝隙的硬纸板1块、手电筒1个实验方法:1、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将硬纸板和镜子垂直放于桌面上的白纸上,硬纸板和镜子要有一定的夹角,纸板缝隙和镜子间距离保持5-10厘米。2、打开手电筒,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纸板的缝隙照到镜子上,观察光在白纸上出现的路线,用笔将观察到的路线画出来。3、保持手电筒和纸板不动,改变镜子的摆放角度,观察光的传播路线的变化。友情提示①建议使用有聚光效果的手电筒②注意安全,手电筒不要对着眼睛照射③尽量在黑暗的环境中探究④平面镜的镜面尽量大一些⑤实验中要保持安静、有序,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光透过硬纸板缝隙照在镜子上被反射出来,改变镜子的摆放角度,反射光的路线发生改变实验结论:行进中的光遇到镜子,会发生反射现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出示:湖面、玻璃、金属表面等反光物体的图片。生活中,除了镜子之外,还有很多物品能够反射光,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结论:行进中的光遇到镜子等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活动二反光游戏出示反光游戏的模型图利用1-3块镜子,让手电筒的光从进口射入,分别从不同的出口反射出去,比一比,谁设计的实验方法多提示:设计实验方法时,需要先根据进口和不同的出口画出简单的光路图,确定需要使用几块镜子;再设计每块镜子怎样摆放。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法,并将设计的实验方法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3页中。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若反射光不能按照设计的方法从相应出口射出,则需要修改实验方法,重新进行实验。打开手电筒,通过用两面或以上的镜子连续反射手电筒射出的光,使光最终从出口射出。课堂练习1、镜子可以改变光的___________。2、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3、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多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平面镜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能力。5、一束光能被反射_______次(三)应用与拓展制作潜望镜潜望镜是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等低于地面的位置伸出地面,用来窥探海面、地面、天空等情况的装置,潜望镜利用光线反射的原理,其通光通道上下方各装置有一面倾斜45度角的平面反射镜,外界景物反射的光通过上方的平面镜反射到下方的平面镜,再反射到人的眼睛内,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物体,或从水下看到水面的情况。现在就让我们来制作一个潜望镜吧!出示制作方法:用直尺和铅笔在纸板上画出潜望镜的展开图。沿实线剪下,再将A、B处挖空。将纸板折叠,并用胶水粘接成盒形将两块小镜子插入斜孔内。制作:学生制作潜望镜,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观察:将潜望镜放在一个侧面开口纸盒内,并让潜望镜上端从纸盒上部伸出。通过潜望镜观察纸盒外的情景。潜水艇能看到水面上各个方向的情形,推想一下,潜水艇使用的潜望镜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上镜应该是可以旋转的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光反射的特点,用平镜让光连续多次改变传播的方,从而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光反射现象。五、板书设计16.光的反射行进中的光→遇到镜子等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第17课彩虹的形成教学目标知道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有关,会制造彩虹能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构成。能通过实验探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牛顿发现“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过程。通过七色板的制作,了解七色光能合成白光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制造彩虹和三棱镜分光实验认识白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难点:合理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教学准备PPT课件、喷壶、三棱镜、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情景与问题在雨后的天空中,我们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彩虹,在有喷泉的水池边、瀑布周围有时也能见到彩虹,在夏天,街上奔跑的洒水车的后面,有时也会出现一段彩虹那么,你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课题:彩虹的形成探究与发现活动一探究彩虹的形成思考: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同学们到室外,几个同学一起、背着阳光用喷壶向空中同一个地方喷水雾,观察有什么现象。观察者要背对太阳,参与实验的同学要通力合作。学生分组实验。如果看不到现象,移动观察位置再进行观察汇报实验结果。(1)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2)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喷水时,可以看到有彩虹出现,停止喷水后,彩虹消失。到屋后没有阳光的地方,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重做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喷水看不到彩虹讨论: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彩虹的形成可能与阳光和小水滴有关系思考:为什么阳光透过小水滴会形成彩虹呢?让我通过实验继续探究吧让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直到出现七色光带问: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气中飘浮有大量的小水滴。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上,一个个的小水滴就像棱镜似地把白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对阳光起分光色散作用,从而形成彩虹彩虹的形成不一定要下雨或雨后,只要满足彩虹形成的条件,就能出现彩虹。如在阳光下,喷泉或瀑布的周围也会出现彩虹;在夏天,街上奔跑的洒水车的后面,有时也会出现一段彩虹;用喷雾器在空中喷雾也可形成彩虹……。问:阳光是如何在小水滴中产生分光色散现象?阳光射入小水滴,即从空气这种介质进入水这种介质,发生一次折射,由于构成白光的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紫光波长最短,其折射率最大,红光波长较长,其折射率最小,其余各色光则介乎其间。因此,光线在小水滴内产生分光现象,各色光同时在小水滴继续传播,遇到水滴的另一界面时被反射回来,重新经过小水滴内部,出来时再一次发生折射回到空气中。这样,阳光在小水滴中进行了两次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就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当空气中的小水滴数量很多时,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经过反射和折射作用,射出来的光集中在一起,天空中美丽的彩虹就形成了。如果太阳的角度太大(例如在中午前后),或太小(近日出或落日),我们也不易看到彩虹,又因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所以彩虹永远出现在太阳的对面,因此。朝虹见于西方,夕虹见于东方。其出现以夏季为主。其实我们刚才所做的活动,早在300多年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已经做过类似的活动了科学在线:1666年,牛顿对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并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有一次他让一束阳光射入黑暗的房间,然后用手中的三棱镜对准这束阳光,对面墙壁上立即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后来他又将七色光合成了白光应用与拓展制作七色板合成白光用圆规在厚纸板上画一个直径为10-15厘米的圆,将圆分成七份,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在七色板中央打两个小孔,穿入棉线圈,拉动棉线使七色板旋转起来,观察现象七色板快速旋转使七种颜色混合后成白色。说明七色光可以合成白光。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制造了彩虹,研究了彩虹的形成,知道白光不仅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光也可以混合成其他颜色的光或者合成白光。布置作业:人类利用光做了哪些事?板书设计17彩虹的形成彩虹形成的条件:阳光、小水滴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组成的。
本文档为【2022冀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教案(含目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111957
本人热爱教学,关心学生。
格式:doc
大小:379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2-11-0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