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举报
开通vip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小数的意义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小数的意义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小数的意义1、自学小数的意义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5、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五、作业:第6页1-4课时:第2课时课题:测量活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能力目标: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测量活动: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二、填一填:填写第7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三、试一试: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四、作业:第8页练一练课时:第3课时课题:比大小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第9-1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1、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2、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三、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四、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五、作业练一练[板书设计]比大小教学挂图练一练中的题目比大小的方法:课时:第4课时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练习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第1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第2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第3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第4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第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课时:第5课时课题:购物小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二、试一试第1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第2题:先鼓励学生估算,再精算。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三、练一练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第4题: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第5题: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板书设计]购物小票题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试一试:小数加减的简算课时:第6课时课题:量体重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6-1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探索小数的性质1、涂一涂、比一比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2、比较、归纳: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3、举例说明: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二、试一试: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三、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第3题: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课时:第7课时课题:歌手大赛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9-2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能力目标: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兴趣。2、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重点: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二、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2、探索计算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三、试一试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四、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第二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图形的分类(1)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知图形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版、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教学过程]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二、生活中的运用第2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三、练一练:第1题: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亲自剪一刀,再说说是怎样剪的。第2题:第(1)题,让学生实际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题,可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课时:第2课时课题:图形形的分类(2)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2、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版、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动手做: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该怎么办?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3、引导总结:认识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画法。二、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三、试一试: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第2题:通过图示,指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画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高的过程。四、练一练: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从对着的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第2题: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们的高相等。第4题:通过在方格纸上画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高的相应关系,同时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画图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长度的边和高,再画其它的边。五、实践活动: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课时:第3课时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7-29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能力目标: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各种图形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教学过程一、分一分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2、汇报:分类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二、按角分类: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按边分类: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第2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第4题:根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得到启发,把梯形进行分类。五、实践活动:第1题: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第2题: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第3题: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第4题: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按边分类:课时:第4课时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0-32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教材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二、自主探索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º。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º呢?小组活动探索方法。5、得出结论。三、试一试: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º,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四、练一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结论:课时:第5课时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教学难点: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情境图,问: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生:走路线a最近。因为……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活动:在填一填中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2、汇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板书设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填一填:结论:课时:第6课时课题:四边形的分类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二、分一分: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三、画一画: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四、填一填: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四边形的分类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课时:第7课时课题:图案欣赏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再引导学生学习设计美丽的数学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学难点: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图案欣赏。1、欣赏书中提供的图案和学生自己收集的图案。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二、活动1: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三、活动2: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基本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四、活动3: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组织全部展览。课时:第8课时课题:数图形中的学问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数的活动中,体会到图形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从而发展有序思维。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教学难点: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小猫图案中有几个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数,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二、数人像图中的正方形让学生尝试自己数,再小组交流,数的方法。可以先数出小正方形有5个,中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共11个。做试一试:数长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个长方形。三、练一练:第3题:由一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就是中间的1个;由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3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由4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6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9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1个;共有16个第三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文具店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檫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二、合作探究。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论算法。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四、练一练: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也可以这样想:6×2=12,6×0.5=3,12+3=15。[板书设计]小数的乘法教学挂图:计算方法:课时:第2课时课题:小数点搬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3-45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学难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3、迁移推理。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四、练一练: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有趣的小数点(一)教学挂图:总结规律:课时:第3课时课题:街心广场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情境图,提供了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小礼堂和屏幕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0.2的结果。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2、汇报探索过程。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三、试一试: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四、练一练: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板书设计]有趣的小数点(二)教学挂图:总结规律:课时:第4课时课题:包装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根据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人口信息,再讨论“平均每秒增加2.6人”是什么意思,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分增加多少人?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3、引导学生根据第二条信息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亿人口?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4、小结竖式计算方法。二、练一练:第1题:这是一幅世界人口统计图,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其中1850年和1950年的人口数没有写出来,鼓励学生先从图上看出人口数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第(2)、(3)得出具体人口数。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第5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什么意思给学生一些解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第6题:可给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人口密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第7题:放手让学生提出摆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在与同学交流摆放方案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摆一摆。对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画出摆放的平面草图。[板书设计]包装教学挂图:乘法竖式:第5课时课题: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课型:新授课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中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并能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3、能运用小数简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竖式计算小数乘法。难点:末尾有0的计算。教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具:课件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一个参观环保展览的情境,介绍我国沙漠化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情境,再算算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二、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汇报做题的方法。引导说运算顺序,说明其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三、试一试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四、练一练:第1题:提供的题材是有关环保的内容,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试用一次性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用来净化环境,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第2题:要求学生脱式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第3题:这道题数目较大可用计算器计算。课时:第6课时课题:手拉手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一个参观环保展览的情境,介绍我国沙漠化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情境,再算算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二、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汇报做题的方法。引导说运算顺序,说明其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三、试一试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四、练一练:第1题:提供的题材是有关环保的内容,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试用一次性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用来净化环境,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第2题:要求学生脱式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第4题:这道题数目较大可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设计]手拉手教学挂图:列式计算:第四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节日礼物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1-62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教学难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1、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2、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二、探究新知(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1、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2、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3、标出观察顺序。4、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1、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2、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3、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4、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三、尝试练习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AB房子课时:第2课时课题:天安门广场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3-65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2、能正确判断连续拍摄某一景物的得先后顺序。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辨认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相应画面。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正确判断连续拍摄的某一景物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板1、课前布置学生到路边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从小区大门、商场门口经过,仔细观察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画面。2、房子、大树、石凳的模型教学过程:一、新课准备1、让学生说一说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时,有什么体会.2、说一说从小区门口或者商场门口经过,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大门有什么不同。二、学习新课1、小黑板出示上半部分的主题图,指导学生认识图上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拍摄地点,下面三幅是在不同位置拍到的照片,让学生独立判断并编号。2、练一练第1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老师用正方体搭一搭,验证。3、练一练第2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向全班说。4、试一试,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并看懂从空中拍下的照片,再试着说一说房子、大树、石凳和小路的相对位置。如:大树在房子的右边,石登在房子右前方、大树的左前方等,用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说也可以。5、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对有困难的学生让其上台用模型摆一摆,看一看。6、判断下面的两幅图分别是在哪个方向看到的,可借助模型验证。三、灵活运用1、第1题,先独立观察,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实物摆一摆。2、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做题时应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画面中比较醒目的标志,确定每一幅大致在什么位置拍摄的,再按一定方向排序,应由两种答案,分别是2、4、1、3或3、1、4、2。教学后记:第五单元第1课时课题:精打细算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力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综合小数除法的知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情感目标:1、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兴趣。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求出11.5÷5和12.9÷6的得数。学生可能从不同角度想出很多方法,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指名汇报。(1)估算。(2)积的小数位数是一位小数()×2=11.5(3)元转为角化整数乘法。(4)商不变的规律。讨论:问题一: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问题二:除不尽怎么办?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引导学生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1.5元=115角三、巩固练习。P65,试一试。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里的内容五: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甲商店:8瓶11.2元1、11.2<8×22、积的小数位数()×8=11.2一位小数3、元转为角化整数乘法。4、商不变的规律。第2课时课题:参观博物馆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力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综合小数除法的知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情感目标:1、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兴趣。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组织交流。2、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验了结果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3、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教材中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三、巩固与应用学生尝试做书试一试集体校对。并让学生提出在计算时问题。书试一试第2,3,4把手作为回家作业。四、总结。本接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对应的内容六、板书设计:参观博物馆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整数部分的个位不够1,要用0占位第3课时课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1)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69-7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部门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综合小数除法的知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情感目标:1、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兴趣。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创设“打电话”的情境,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2、自主探究。(1)比较算式的异同之处。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2)自主探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来生缘分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8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6-06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