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

举报
开通vip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I、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经营及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发生的危害,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对各类突发事故和险情的应急救援处理能力,深化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避免或减少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护环境,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发生,确保在各类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实施救援,并能在事故发生后,使承担救援的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程序、有步骤,使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
I、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经营及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发生的危害,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对各类突发事故和险情的应急救援处理能力,深化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避免或减少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护环境,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发生,确保在各类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实施救援,并能在事故发生后,使承担救援的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程序、有步骤,使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达到迅速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及时指导员工防护和疏散,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以及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修正重新公布。)(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和爆炸、中毒窒息类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由于本企业规模较小,危险因素少,故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本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两部分。 1.5.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手段,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人身安全。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努力减少未遂事件的发生,常抓不懈,防患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等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案启动后,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应急的最高统一指挥部门,零售管理部门按职责设置的指挥部要服从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公司设立的应急组织要服从指挥中心及其指挥部的领导,落实应急职责,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企业按照属地为主原则,实施应急救援。实行公司总经理负责制,把事故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故。加强管理、提高素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有关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教育和演练工作,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2.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描述2.1.事故风险描述2.1.1.公司经营主要危险有害物料主要危险有害物料 序号 物料名称 危险性类别 闪点(℃) 引燃温度(℃)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 1 氧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 - - 乙 2 氮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 - - 戊 3 氩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 - - 戊2.1.2.主要化学品的危险特性2.1.2.1.氧气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式:O2分子量:32.00相对密度(水):1.14(-183℃)熔点(℃):-218.8想对蒸汽密度(空气):1.43沸点(℃):-183.1临界压力(MPa):5.08临界温度(℃):-188.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燃料、炸药等。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2.1.2.2.氮气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式:N2分子量:28.01相对密度(水):0.81(-196℃)熔点(℃):-209.8想对蒸汽密度(空气):0.97沸点(℃):-195.6临界压力(MPa):3.40临界温度(℃):-147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2.1.2.3.氩气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式:Ar分子量:39.95相对密度(水):1.40(-186℃)熔点(℃):-189.2想对蒸汽密度(空气):1.38沸点(℃):-185.7临界压力(MPa):4.86临界温度(℃):-122.3溶解性:微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2.1.3.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采购过程:购入无证、包装不合格和无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在提货、运输过程中由于违规操作、车辆故障或恶劣气候等原因而引起事故。销售过程:把危险化学品销售给没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许可证的单位或人,可能会使相关人员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过程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事故。运输装卸过程:若雇佣无资质的车辆运输危险化学品,因与禁配物混装、超载、车辆带病运行、野蛮装卸、驾驶人员与押运人员无相应资质等原因,可造成毒物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且有造成事故扩大的可能。经营危险化学品专业性很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培训,了解所经营的各种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操作注意事项、储运方法、中毒途径、急救措施,否则将会引发事故。管理缺陷:若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与培训等落实不到位,存在造成安全事故或救援不利的可能。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制度等已建立,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人的不安全行为:若企业各级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操作失误、技术水准低等原因均有导致事故产生,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的危险。2.1.4.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如下: 序号 事故类型 产生后果 危险程度 危险分级 1 泄漏、火灾和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危险的 Ⅱ-Ⅲ 2 中毒、窒息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危险的 Ⅲ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本公司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由指挥机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组成。指挥机构由组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各小组长组成,组长由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担任,事故发生时,组长(组长不在时由副总组长行使组长职责)负责协调各类外部救援力量,负责本公司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机构设在办公室。执行机构设灭火组、通讯组、抢救组和后期处置组。指挥机构和执行机构共同构成本公司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指挥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表3-1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职务 人员 电话 组长 ** 副组长 *** 灭火组组长 *** 通讯组组长 ** 抢救组组长 *** 后期处置组组长 ** 3.2.2.主要职责3.2.2.1.组长(副组长)职责(1)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2)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明确事故状态下工作人员的职责。(7)事故信息的上报和发布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9)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10)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技术等。3.2.2.2.各小组职责(1)灭火组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的指挥承担着事故的初期扑救及抢险、抢修任务。(2)通讯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对外通讯联络任务。(3)抢救组担负事故过程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运送、初步救护处理、疏散人员工作。(4)后期处置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污染物的处理、现场恢复、抢险过程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等。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1.1.事故预警条件在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以便决定是否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运输车辆发生泄漏事故时;(2)运输车辆发生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时;(3)运输车辆发生泄漏造成火灾、爆炸。4.1.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事故时,发现事故的人员,在采取现场处置措施自救的同时,告知现场其他作业人员;需要预警时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总指挥,由指挥小组指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施救或疏散。4.1.3.信息发布程序4.2.信息报告4.2.1.信息接收与通报1、当工作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现事故时,应立即拨打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开展自救。2、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并同时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预警条件和应急响应分级情况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2.2.信息上报单位负责人接应在明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在1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2.3.信息传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事故上报相关电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市安监局: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级别分为3级 事故程度 响应级别 通报范围 疏散范围 应急资源 大量氧气、氮气、氩气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一级紧急情况 119、安监局、环保局、公安局 事故发生地周边100米范围内人员 公司全部资源,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持 少量氧气、氮气、氩气泄漏,造成火情,或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二级紧急情况 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安全员及各小组组长 事故发生地周边100米范围内人员 公司全部资源,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持 物料少量泄漏、人员轻度中毒等轻微事故 三级紧急情况 各小组组长 可以不做人员疏散 全体值班工作人员、事故现场人员5.2.响应程序发生事故达到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组长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1)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组长发出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令。(2)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响应行动。(3)如果事态扩大,应由应急指挥机构提高相应的应急级别。相应程序见下图。SHAPE\*MERGEFORMAT图5-1应急相应程序图5.3.处置程序5.3.1.应急救援通则(1)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通知附近同事,并立即向24小时值守电话报警,同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2)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要求现场人员查明事故发生部位和原因,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同时通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和专业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下令疏散周围人员。(3)事故现场人员应迅速查明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原因,凡能以切断事故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应以自救为主,如事故源不能自己控制的应向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险的具体措施以及泄漏量或事故危害程度。(4)应急指挥组成员赶到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及时通知附近居民、周边相邻企事业单位,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求援。(5)公司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时,应穿戴好防护器具,首先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并以最快速度使中毒者脱离现场,轻者由医务救疗组治疗,严重者马上送医院抢救。(6)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部门在查明判断事故危害程度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若需要紧急停车的则按照紧急停车程序进行。(7)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各救援专业组相配合,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后送医院抢救。(8)在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领导小组应立即成立事故专门处置小组,调查事故原因、落实整改防范措施及抢修方案,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5.3.2.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氧气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2)氮气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3)氩气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4)必要时,报告公安消防部门,以便临时封堵附近的交通道路;组长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制止其他车辆和人员进入泄漏现场。(5)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6)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限制性空间。(7)计量确定跑、冒物料损失,做好记录台帐。(8)分析跑、冒物料原因。5.3.3.人员中毒现场处置措施5.3.3.1.氧气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3.3.2.氮气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5.3.3.3.氩气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3.4.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措施5.3.4.1.氧气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5.3.4.2.氮气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氮气。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5.3.4.3.氩气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5.3.5.个体防护措施5.3.5.1.氧气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5.3.5.2.氮气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5.3.5.3.氩气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5.3.6.事故抢险当发生小型火灾或者初期火灾时,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启用最近的灭火器及消防栓进行灭火,用水喷射稀释逸出气体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的同时,对火场中的容器进行喷水降温。如听到火场中容器发生异常声音,或发现容器有开裂现象,应迅速组织所有人员撤离现场,以防容器爆炸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火灾较大或现场人员对火势无法控制时,应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人员协助抢险,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5.3.7.医疗救护对救火中受伤人员,负责包扎治疗或送往医院。火灾发生时极易发生人员伤亡,在避免人员死亡的前提下,也应避免因伤员救护不及时而造成的死亡。紧急救护在有人员受伤的事故中起很大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可对患者在医院的抢救有极大的帮助,甚至可挽救重伤者的生命,下面介绍一些紧急救护时的识别和处理方法;(注:一切救护都必须在安全的地点进行,必须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再进行救护。)5.3.7.1.休克及处理休克(1)受伤者休克的典型症状是:1)全身发冷,肤色发紫,脸色苍白并冒冷汗。2)脉搏跳动速度特快但衰弱。3)呼吸急促,短暂并不规则。4)茫然无表情。双眼的瞳孔张大。(2)处理休克的办法是:1)让伤者躺下,将其双脚抬高(用物体垫高)直至超过头部,借以帮助血液循环。2)用一件大衣或一条被子包裹伤者,此举可帮助伤者保持体温。3)伤者若是昏迷不醒,但却又没有严重的皮外伤,就让他侧躺,侧躺的程度是面部大约四分之三朝下。这能合血液流向口腔,并确保舌头不会堵塞气管。我们称此为“恢复状态”。然而,若你怀疑伤者的颈部或脊椎受了伤,千万不可移动他,因为移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更严重的伤害。5.3.7.2嘴对嘴人工呼吸若伤者停止呼吸4-6分钟,就可导致死亡。因此只能够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才可能保住生命。(1)检查伤者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是:1)观察或用手感觉伤者胸部有无起伏。2)听其呼吸声。3)用脸颊感觉伤者呼吸的顺畅程度(如果伤者是穿高领的衣服,把领口的纽扣打开,能使呼吸更顺畅)。(2)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是:1)伤者推至仰卧位置,扶起他的颈部,使头部向后仰。2)除去口腔内的异物,令空气能够流入。3)捏住伤者的鼻子并令其嘴张开,用自己的嘴对伤者的嘴用力吹气,使伤者的肺部、胸腔膨胀,然后放开伤者的鼻口。重复这一动作,直至伤者能够自行呼吸为止。5.3.7.3.止血用止血带或干净的布块、棉花团盖住并压着伤口。即使棉花团已被血浸透也别将它拿开,继续加盖棉花团并用力压住伤口。如果脚没有骨折,把双手或双脚抬高到相当于心脏那样高的位置,最好能卷起一条毛巾或布料托着受伤的手或脚。5.3.7.4.检查和处理严重骨折或脱臼如果四肢或关节红肿、疼痛。并且动弹不得,就有可能是骨折或脱臼。处理时注意: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触动伤处;用三角绷带或弹性绷带和一大块布料(如毛巾)托着断骨或脱臼的部位,以帮助骨头复位。这样也可减少触动伤处并有助于减少疼痛。5.3.7.5.处理轻微烧伤以清水冲洗烧伤的部位;用一块干净布盖住伤口,不可在伤口上涂抹任何药油。5.3.8.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措施(1)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事故发生后,由抢救组组长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若抢救组组长不在现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可根据具体情况任命其他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2)撤离方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逐一清点人数。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人员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没有及时撤离的人员,应指派配戴适宜防护装备的抢险队员两人进入现场搜寻,并实施救助。当事故威胁到周边地区的群众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上级应急救援中心求援,由公安、民政部门、街道组织抽调力量负责组织实施。(3)撤离路线:依据发生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当时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确定撤离路线。(4)非事故原发点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可能扩大的范围和当时气象条件、抢险进展情况及预计延展趋势,综合分析判断,组织事故将可能蔓延到的区域内人员的疏散,防止引起恐慌或发生其他事故。(5)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根据事故的程度或影响范围,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需要向周边地区发布信息,并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如果政府部门决定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进行疏散时,立即组织广播车辆和人员协助公安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动员和疏导,使周边区域的人员安全疏散。5.3.9.事后处理(1)指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设立警卫组,保护好现场。(2)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洗消处理。(3)安排一定人力,严密做好监视工作,防止“死灰复燃”,再次发生事故。(4)保护现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等待消防人员和有关人员来现场调查工作,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5.4.应急结束5.4.1.应急救援终止条件当事故现场势态被完全控制,确信已消除了着火或扩散污染的根源,环境符合有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伤员都已撤离现场,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组长确定并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5.4.2.事故危险解除通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通过电话或开发布会的形式,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5.4.3.事故上报与总结(1)事故应急结束后,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应把事故情况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上报,报告中应说明事故发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的类型、事故的危险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2)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故资料。(3)作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下一步整改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6.信息公开6.1.信息公开的原则信息公开的原则:准确、及时、实事求是。6.2.信息公开部门由通讯组向本公司全体人员,以及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周边社区、人员发布危险解除的信息,事故结果应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时准确地向新闻媒体通报。6.3.信息公开程序、要求和方式(1)信息公开程序:各个应急小组配合应急救援办公室拟定事故信息发布的内容、方案,经过应急领导指挥部审查和同意后,及时采取适当方式发布信息,组织报道。(2)信息公开要求: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发布和上报事故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和上报初步核实情况、应对措施和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和上报工作。(3)信息公开方式:信息公开的形式为手机短信、电话告知,必要时由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确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发布信息。7.后期处置应急结束后,后期处置小组人员要做好污染物的处理、善后赔偿、现场恢复、抢险过程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等,及早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8.保障措施8.1.通讯与信息保障(1)组织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组长:***联系方式:副组长:***联系方式:灭火组组长:***联系方式:通讯组组长:***联系方式:抢救组组长:***联系方式:后期处置组组长:***联系方式:其他组员由各组组长负责联系。(2)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3)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外部应急报警:110医疗急救电话:120消防报警电话:119(4)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市安监局:8.2.应急队伍保障公司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内部救援的各项指挥工作和对外的各项协调工作。并成立了应急救援的执行机构:通讯组和抢救组。在发生事故时,内部应急救援行动无法满足事故应急救援要求时,及时请求消防、环保、医疗、交通、安监等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帮助救援。8.3.物资装备保障公司设置了应急器材,还可以请求消防、环保、医疗、交通、质检、安监等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提供物资帮助。应急物资清单见表8-1。表8-1物资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存放位置 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1 防静电工作服 2套 公司 2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2套 公司 3 胶皮手套 5副 公司 4 急救药箱 2个 公司 5 8KG灭火器 6具 公司 6 4KG灭火器 6具 公司 8.4.其他保障8.4.1.经费保障公司每年从主营业务收入中提取0.5%作为事故应急救援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由总经理监管运用,财务部门负责实施、落实。用于购买、更新劳动保护用品、消防器材、应急器材、医疗器材等,并安排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的资金。8.4.2.外部保障当事故扩大化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时,上报***政府或相邻部门,政府部门可以发布支援命令,调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全力支持和救护,主要参与部门有:(1)公安部门协助公司进行警戒,封锁相关要道,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和污染区。(2)***消防大队发生泄漏事故时,也可以寻求***消防大队进行相应的救护。(3)环保部门提供事故时的实时监测和污染区的处理工作。(4)电信部门保障外部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转,能够及时准确发布事故的消息和发布有关命令。(5)医疗单位***人民医院提供伤员中毒救护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6)其他部门可以提供运输、救护物资的支持。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本预案制订实施后,所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公司全体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做到熟知救援内容,明确自己的分工,业务熟练,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每年以宣传册形式向周边社区和居民发放应急救援宣传材料。9.2.应急预案演练9.2.1.演练内容9.2.1.1.单项演练单项演练包括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人员集中清点、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演练;抢救物资行动演练;救护行动演练;消防行动演练;指挥协调能力演练等,演练采用不定期的演练形式。9.2.1.2.综合演练每年年初,制定公司综合演练计划。以本企业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为主要内容,组织公司范围内的应急救援,每年组织一次演练。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设置事故的等级及相应的危害范围,按预定的内容方案组织抢险演习。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人员可分为二部分,一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演习者,占全部人员的90%以上。从指挥员到参加应急救援的每一个专业队成员都必须是现职人员,即将来可能与事故和应急救援直接有关者。另一部分为演练评价人员,分工对演习的每一个程序进行考核评比,演习模拟实战需要,每一名指战员根据指挥部设置的事故等级明确各自的职责,落实组织措施。首先由指挥部下达预备信号,由设定的事故单位向指挥部报告事故的具体情况,指挥部根据设定的危害程度,按应急救援信号规定发出援救信号。指挥员下达应急救援任务。明确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性质、规模、联络信号注意事项和现场指挥员的位置等。然后实施,援救演习。必要时,可邀请相应政府部分人员参与演练的评价与观摩。9.2.2.演练频次单项演练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综合演练每年举行一次。9.2.3.演练评估与总结预案演练后,由指挥机构协调,以参与演练的评价人员为主、参加演练的人员为辅,做好演练过程的评估、记录、总结工作。9.3.应急预案修订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本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维护和更新,由本单位组织每年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预案演练后,由指挥机构协调,以参与演练的评价人员为主、参加演练的人员为辅,做好演练过程的评估、记录、总结工作,根据演练的评估结果,查找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足之处,并及时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9.4.应急预案备案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滨州市安监局备案。9.5.应急预案实施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自2015年月日起实施。Ⅱ、现场处置方案1、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条件下,根据物料特性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 事故类型为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程度高。 事故征兆 1、发生泄漏;2、可燃蒸气散发;3、有明火。 事故发生区域 运输过程中 事故发生季节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小组 组长:***副组长:***灭火组组长:***通讯组组长:***抢救组组长:***后期处置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成员职责 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2、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3、其他人员根据分工进行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伤者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消防栓、消防炮、泡沫站)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消,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报警,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视情况尽量扑救,为专业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扑救赢得时间。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停车处理。现场应设置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发生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空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消防队报警。 注意事项 ①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②使用前应检查抢险救援器材,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③人员救护、灭火、处理泄漏、人员疏散时一定把握风向,人员一定要在上风向进行救缓;人员疏散时一定要向上风向或侧风向进行。④对于烫伤烧伤人员的救护,在现场抢救烧伤患者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烧伤部位,尽可不要碰破皮肤,以防感染。对大面积烧伤并已休克的伤患者,舌头易收缩堵塞咽喉造成窒息,在场人员应将伤者嘴撬开,将舌头拉出,保证呼吸畅通。同时用被褥将伤者轻轻裹起来,送往医院治疗。 应急物资存放处 公司办公室应急器材柜及运输车辆。 联系方式 外部应急报警:110消防:119急救:120公司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市安监局:2、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旦发生人员中毒,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的情况下,应至少两人作业,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并根据中毒的物料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同时其它应急处理人员应迅速找出并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范围进一步扩大。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 事故类型为中毒窒息事故,危险程度高。 事故征兆 1、有特殊气味散发,呼吸出现不舒畅感;2、人员身体直接接触物料有不舒适感;3、包装物破裂。 事故发生区域 经营过程中 事故发生季节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小组 组长:***副组长:***灭火组组长:***通讯组组长:***抢救组组长:***后期处置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成员职责 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2、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3、其他人员根据分工进行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查找毒物泄漏源,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现场救援器材切断泄漏源,并迅速报警。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具体步骤如下:(1)如有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症状时,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并将受伤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检查判断中毒者的中毒情况。(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受伤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3)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应急处置1)按压吹气1min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注意事项 ①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②使用前应检查抢险救援器材,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③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医院继续观察和治疗。 应急物资存放处 公司办公室应急器材柜及运输车辆。 联系方式 外部应急报警:110消防:119急救:120公司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市安监局3、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 事故类型为危险物料泄漏事故,危险程度高。 事故征兆 1、包装物或运输车辆发生泄漏;2、有特殊气味散发。 事故发生区域 经营过程中 事故发生季节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小组 组长:***副组长:***灭火组组长:***通讯组组长:***抢救组组长:***后期处置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成员职责 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2、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3、其他人员根据分工进行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液体物料泄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或耐酸碱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注意事项 ①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②使用前应检查抢险救援器材,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③人员处理泄漏、人员疏散时一定把握风向,人员一定要在上风向进行救缓;人员疏散时一定要向上风向或侧风向进行。④对于烫伤烧伤人员的救护,在现场抢救烧伤患者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烧伤部位,尽可不要碰破皮肤,以防感染。对大面积烧伤并已休克的伤患者,舌头易收缩堵塞咽喉造成窒息,在场人员应将伤者嘴撬开,将舌头拉出,保证呼吸畅通。同时用被褥将伤者轻轻裹起来,送往医院治疗。 应急物资存放处 公司办公室应急器材柜及运输车辆。 联系方式 外部应急报警:110消防:119急救:120公司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市安监局:Ⅲ、附件1.危险及有害物质的相关安全卫生数据1.1.氧气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燃爆危险:本品助燃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式:O2分子量:32.00相对密度(水):1.14(-183℃)熔点(℃):-218.8想对蒸汽密度(空气):1.43沸点(℃):-183.1临界压力(MPa):5.08临界温度(℃):-188.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燃料、炸药等。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聚合危害:不聚合。生态学资料其他有害作用:对环境无害。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2001UN编号:1072包装标志:不燃气体;氧化剂包装类别:053包装方法:钢质气瓶运输注意事项:氧气瓶不得沾污油脂。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1.2.氮气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爆炸危险:本品不燃。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氮气。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式:N2分子量:28.01相对密度(水):0.81(-196℃)熔点(℃):-209.8想对蒸汽密度(空气):0.97沸点(℃):-195.6临界压力(MPa):3.40临界温度(℃):-147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2005UN编号:1066包装标志:不燃气体包装类别:053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1.3.氩气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分子式:Ar分子量:39.95相对密度(水):1.40(-186℃)熔点(℃):-189.2想对蒸汽密度(空气):1.38沸点(℃):-185.7临界压力(MPa):4.86临界温度(℃):-122.3溶解性:微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生态学资料其它有害作用:对环境无害。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2011UN编号:1006包装标志:不燃气体包装类别:053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2.有关联系方式 事故应急救援部门 人员 联系方式 总指挥 *** 副总指挥 *** 灭火组组长 *** 通讯组组长 *** 抢救组组长 *** 后期处置组组长 *** 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 消防报警 119 医疗急救 120 匪警报警 110 市安监局 3.物资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存放位置 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1 防静电工作服 2套 公司 2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2套 公司 3 胶皮手套 5副 公司 4 急救药箱 2个 公司 5 8KG灭火器 6具 公司 6 4KG灭火器 6具 公司 4.相关应急救援
本文档为【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ysdg83
从事建筑公司质量、技术
格式:doc
大小:20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公务员考试
上传时间:2020-03-10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