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隧道沉降观测规范

隧道沉降观测规范

举报
开通vip

隧道沉降观测规范PAGE\*MERGEFORMAT#隧道沉降观测规范篇一:23隧道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新建兰渝铁路LYS-10标四方山隧道斜井隧道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局兰渝铁路LYS-10标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2012年2月隧道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四方山隧道(斜井作业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按照设计要求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对隧道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隧道沉降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为合理确定轨道开始铺设的时间,确保兰渝铁路轨道结构铺设质量。二、技术...

隧道沉降观测规范
PAGE\*MERGEFORMAT#隧道沉降观测规范篇一:23隧道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新建兰渝铁路LYS-10标四方山隧道斜井隧道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局兰渝铁路LYS-10标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2012年2月隧道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 技术交底 金刚砂技术交底断桥铝门窗监理交底卫生间技术交底喷播草籽技术交底钢结构雨棚安全交底 适用于四方山隧道(斜井作业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按照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要求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对隧道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隧道沉降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为合理确定轨道开始铺设的时间,确保兰渝铁路轨道结构铺设质量。二、技术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5、《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95);6、《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02);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9);9、兰渝公司《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兰渝铁技【2010】48号)10、中铁二院《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基础沉降观测》三、技术要求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建立3.1.1一般规定.垂直位移观测无砟采用DS05型仪器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观测。垂直位移观测数据量大,应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动记录,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方便数据处理。垂直位移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和标尺类型应满足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基准点作为变形监测的基准,必须埋设在变形影响区域外不受施工干扰、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地基内,可选用现有的控制桩,并进行定期检测复核、校正。.观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观测人员须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各种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书写清晰,不得造假、不得涂改,签署完善,并要妥善保存。3.1.2观测网的要求.垂直位移基准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采用独立建网方式。高程应采用施工一致的高程系统,利用或引入一个施工水准基点作为起算高程。基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基准网应进行定期复测,前期1〜2月复测1次,基准网稳定后3〜6月复测1次。.基准点设置(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且基准点的间距不宜大于1公里。监测网的线路长度应在4km左右。可选用经检验稳定可靠的国家水准基点。(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其点位可以利用现有施工水准基点,一般200m左右设置一个,工作基点距路线中心的距离应小于100m。观测工作基点必须布设在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且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3)工作基点的复测每月至少一次,实施过程中根据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隧道,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4)工作基点采用顶端圆滑的①28mm、长60cm钢筋插入基桩中,基桩应埋入当地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5m,采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按顺序编号。3.1.3.观测与精度要求1.监测隧道基准网均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置成闭合环状、节点水准路线等形式。2.在工作基点上进行变形点测量,工作基点起闭于基准点。3.沉降测量精度符合表3.1.3-1和表的规定表3.1.3-1变形测量精度4.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3.1.3-2的规定表3.1.3-2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1)沉降观测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式,沿相同的路线进行,应采用固定转点法完成。(2)水准观测应符合表3.1.3-3的规定。表3.1.3-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单位:m3.2观测要求3.2.1一般要求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沉降观测的内容。待二衬施工完成后,埋设观测点进行观测。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不应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直到工后沉降评估满足铺设轨道要求为止。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隧道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隧道基础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4.各隧道施工队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每次沉降观测时,应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3.2.2隧道观测断面的布设(无碴轨道)一般情况下,in级围岩每400m,IV级围岩每300m,V级围岩每200m,当长度不足时,每段围岩或不同衬砌段应至少布置一个断面。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和复杂地质区段,特殊基础类型的隧道段落、隧底由于承载力不足进行过换填、注浆或其它措施处理的复合地基段落适当加密布设。隧道洞口地段布设一个观测断面。(4)隧道洞口不大于10米(桥隧相连不大于20米)的变形观测由隧道专业完成。(5)黄土隧道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布设一个断面。(6)VI级围岩隧道及位于第四系沉积层的地下隧道观测断面间距延线路纵向不应大于50m。(7)明暗交界处、围岩变化段及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8)隧路分界里程、明暗分界里程、有仰拱和无仰拱衬砌变化里程及所有设置变形缝两侧均应布置观测断面。(9)施工降水范围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3.2.3隧道观测点的布设.隧道观测点的布置隧道二次衬砌完工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3m处。观测点的埋设如下图。篇二:隧道沉降观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京沪高速铁路施工方案报审表(TA1)工程项目名称:京沪高速铁路施工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段:JHTJ-3标段七工区编号:注:本表一式5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咨询、建设单位各1份;如不需要咨询或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则去掉该栏目。龙山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隧道概况本隧道位于曲阜至徐州区间。进口里程DK570+880,出口里程DK571+270,全长390m。隧道内的坡度为12%。的上坡和3.5%。的下坡,隧道进口DK570+880至DK571+193.75段设珞R=25000m的竖曲线,由口段位于曲线上,由口段线位穿张山口小学,线位右侧距张山口村约50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52m。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2、1工程地质龙山隧道围岩有n级、田级、w级围岩。n级主要是斜长花岗岩,中粗粒结构,中细粒结构,夹石英岩脉,局部有角闪石捕掳体,微风化,呈大块状砌体结构。田级主要是斜长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弱风化,呈碎石状松散结构。w级主要是表层位块石土,灰白色,松散,潮湿,块石成分为斜长花岗岩,下部位斜长花岗岩,中细粒结构,夹石英岩脉,有角闪岩捕掳体,微风化,呈大块状砌体结构。地质表1、2、2水文地质隧道洞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二.沉降观测方案依据的规范、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三、沉降变形量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水准基点的布设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选用原设计院移交的BM5026、BM5027、BM5028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点作为沉降监测网的起、闭高程,形成沉降变形观测的基准点网。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要求,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间进行工作基点加密,加密点的间距沿线路纵向不大于200m布设,在隧道进出口附近布设了BMCPII5052、BM01、BM03、BM02三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埋设标准参照《客运专线无硝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CPI级控制点埋设标准,采用二等水准要求进行测量。二等水准施工加密成果表沉降观测的内容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他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本沉降观测内容。3.3沉降观测点的布珞原则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每25米布设一个断面。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in级围岩每400米、IV级围岩每300米、V级围岩每200米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珞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珞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6.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珞至少一个观测断面。7.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长度大于20米的明洞,每20米设珞一个观测断面。.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3米处。10.隧道内沉降变形观测点设计图和埋设要求,见附图。11.在隧道双口掘井后有辅助坑道的隧道,有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贯通里程处两侧个设珞一个观测断面。3.4观测精度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3.5观测频度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衬砌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至隧道沉降篇三:隧道沉降观测方案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CHINAFIRSTHIGHWAYENGINEERINGCO.,LTD.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贵州)CKGZTJ-4标二工区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二工区二O一—年一月目录总则3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3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3四、一般规定4五、沉降观测的内容4六、沉降观测点的布置4七、观测精度5八、沉降观测频度5九、分析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6十、组织与管理7总则为指导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土建工程四标段二工区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方案。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进行实施。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本规定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沪昆客专隧道设计图纸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测量方法要求进行施测。3、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4、在沉降观测基准网建立后,应对水准基点做好保护工作,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桩点。另外,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基准网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复测周期不大于3个月。5、应使用精度不低于DSZ1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或DS1的气泡式水准仪,水准标尺应采用与之配套的带有两排分划的线条式铟瓦合金标尺,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在沉降观测前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应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标定。6、沉降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一般应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及日出前约半小时、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标尺分化线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7、每一设计单元的工程沉降测量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测量成果整理,主要应提交下列沉降观测成果资料:1)施测方案;2)观测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3)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4)观测记录手簿;5)平差计算及测量成果表;6)沉降过程和分布图表;7)沉降分析成果资料;8)沉降测量技术报告;9)标识标志规格计埋设图四、一般规定隧道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观测资料的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指导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隧道基础沉降作系统的评估,确认其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原则上不应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五、沉降观测的内容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变形等不列入本沉降观测的内容。六、沉降观测点的布置25m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布设一个断面。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ID级围岩每400m、IV级围岩每300m、V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明暗交界处、围岩变化段及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盖板0.3m处。沉降变形观测点设计图和埋设要求,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要求。七、观测精度按国家二等水准施测,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八、沉降观测频度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至隧道沉降稳定,进行定期观测并详细记录观测资料、绘制沉降时态曲线。变形观测一般不少于3个月。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沉降观测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仰拱施工结束到沉降稳定。第二阶段为无碴轨道铺设期间。第三阶段为无碴轨道铺设后3个月。每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可一般每周观测一次,以后可根据两次观测的沉降量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mm。具体见表3:隧道基础沉降观测频次
本文档为【隧道沉降观测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yeyecapt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22-11-09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