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举报
开通vip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动 物 医 学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韩子强, 杨宏军, 李建基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医学系, 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 2001 年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山东各地大范围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根据笔者临床发 现及参考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动 物 医 学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韩子强, 杨宏军, 李建基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医学系, 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 2001 年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山东各地大范围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根据笔者临床发 现及参考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生物学特 征, 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作一论述。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381 (2002) 07- 0021- 04   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 rozoon sis, EH ) 是由血 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 ( Ep ery th roz oon ) 引 起[1 ] , 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特症的人畜共患 疾病。1928 年 Sch illig 首先报告了鼠的附红细胞体 病, 尔后国内外先后在牛、羊、猪、猫、兔、人体内陆续 发现和报告[2 ]。我国晋希民 (1981) 首先在病兔中发 现兔附红细胞体[3 ] , 以后许耀成等在江苏南站发现 猪的附红细胞体。华修国在上海首次发现犬的附红 细胞体病[4 ]。至今, 我国已有 14 个省市 20 多个县发 现此病[5 ]。由于该病在动物非应激条件下多呈隐性 感染, 较少发生临床特征, 因此报道的不多。但当动 物因应激因素导致抵抗力下降时 (如长途运输, 饥 饿, 切脾等)则呈现急性经过而出现明显症状。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 由于确定对猪造成极大危害的黄 疸性贫血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 该病逐渐被人们注 意[6, 7 ]。 1 病原学 1. 1 分类 对于附红细胞体的分类, 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 属真核生物; 有人认为是霉形体[7 ]; 亦有人认为是边 虫等。目前国际上广为采用的《伯杰氏细菌鉴定手 册》[1 ]一书中将其列为立可次氏体目 (R icket tsia les) 无浆体科 (A nap lasm ataceae) 附红细胞体属 (Ep ery 2 th roz oon )。附红细胞体的种类很多, 现已命名的大 约 14 种。常见的有牛温氏附红细胞体[4 ]; 绵羊附红 细胞体; 猪附红细胞体和小附红细胞体; 猫附红细胞 体[6 ]; 犬附红细胞体[3 ]; 兔附红细胞体[6 ] , 山羊的附 红细胞体[10 ]等。其中猪、绵羊的附红细胞体致病力 很强[11 ]。 1. 2 形态结构 用光镜和电镜对附红细胞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进行观察发现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典型的原核生物, 是多形态生物体[12, 13 ]。多数呈环形、球形和卵圆形, 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 直径为 012~ 216 Λm , 大小不 等, 且不同的畜种存在一定的差异。病原无细胞壁, 仅有单层界膜, 无明显的细胞器和细胞核[15 ]。在红 细胞表面成团寄生成链状、鳞片状, 在血液中呈游离 状态[13, 14 ]。 1. 3 生物学特征 附红细胞体对于苯胺色素易于着色, 革兰氏染 色阴性, 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 瑞氏染色为淡蓝 色[16 ]。晋希民等学者先后发现附红细胞体能在血液 中作慢速的升降和进退、多方向扭转、伸屈等运动, 一旦附红细胞体附于红细胞上, 运动停止[13, 14, 16 ]。附 红细胞体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 对低温抵 抗力较强。程永耀等学者在 4℃的冰箱中进行保存 实验, 结果证明附红体可存活 31 d 以上[20, 21, 22 ]。 015% 石炭酸于 37℃ 3 h 即可杀死。猪附红细胞体 在冰冻组织凝固的血液里可存活 31 d。在加 15% 甘 油的血液中- 37℃能保持 80 d 的感染力[17, 21 ]。 2 流行病学 2. 1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至今还不明确, 但国内外均趋向于认 为吸血昆虫可能起传播作用。以蜱为媒介感染牛附 红细胞体已有报道[17 ]。也有人用虱蝇作绵羊附红细 胞体感染已获成功[40 ]; 有人报道猪虱是猪附红细胞 体传播媒介之一, 而Beyiger 等认为哺乳仔猪发病 是子宫内感染造成的[22 ]。由于腹膜内和静脉注射含 附红细胞体的血液, 可以发生接触感染。邰秀珍报 道, 此病可以通过猪胎盘进行垂直感染[18 ] , 也有学 12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 年 7 月 第 19 卷第 7 期 (总第 85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者报道人的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母体传给胎儿[19 ]。 而鸡等卵生动物, 不能通过卵进行垂直传播[17 ]。许 耀臣等 (2001) 对病猪舍中的蚊子进行分析研究观 察, 并且用蚊子对健康猪进行自然接种, 复制出了该 病。首次用实验证明了蚊虫的传播媒介作用[26 ]。 2. 2 季节性 该病多发于高热、多雨且吸血昆虫繁殖滋生的 季节, 尤以夏秋发生较多。但是其他季节也发生, 只 是发生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3, 14 ]。我国的定点定 畜群的研究发现, 猪和羊的感染率以 6~ 8 月最高。 崔君兆从患者的家采的库蚊中, 发现类似附红细胞 体的微生物[22 ]蚊、蜱、吸血蝇也被在实验室证实, 有 传播该病的作用[24 ]。 2. 3 动物的感染率 附红细胞体的易感动物很多, 包括哺乳动物中 的啮齿类动物和反刍类动物。动物的种类不同, 所感 染的病原体也不同。通常每种动物都有特异性宿 主[23 ]。奶牛的感染率为 58159% , 猪的感染率为 93145% , 犬 为 4915% , 兔 为 83146% , 鸡 为 93181% , 人为 86133% [13, 15, 16, 17 ]。一条茂等 (1982)报 道, 附红体在血液中增殖以前, 首先在骨髓中快速增 殖。赵汝敏等 (1991) 报告该病的发病率高, 死亡率 低, 且哺乳仔猪死亡率较高。 3 临床症状 3. 1 各种动物的潜伏期不同, 猪为 2~ 5 d, 绵羊 4 ~ 15 d, 牛 9~ 12 d。多数动物呈隐性感染, 只有出现 各种不良诱发因素才引起发病。患病动物常以红细 胞减少,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降低, 白细胞增 高以及不同程度的黄疸, 贫血, 发热为共同临床特 征。由于该病常并发或继发其他疾患, 故各类家禽由 本病引起的综合症状差别很大。如猪常见后肢无力, 粘膜苍白, 消瘦, 血液学检查多见极度贫血, 或见急 性致死性溶血性贫血, 并伴有广泛出血, 常见亚临床 感染[29 ] , 后期常继发肠炎出现下痢。母猪则母性丧 失, 生殖机能下降。仔猪耐过后常生长发育停滞而形 成僵猪[30 ]。犬发病时多数心跳, 呼吸加快, 体温升 高, 病初眼结膜潮红, 不同程度黄染, 精神倦怠, 四肢 无力, 喜卧, 多数食欲废绝, 呕吐, 腹泻脱水, 鼻镜干 燥, 有时常见便血和贫血等症状。诊治延误则多数以 全身极度衰竭, 最终死亡为转归[31 ]。家兔多有运动 失调等神经症状, 一般病程 10~ 30 d, 最长 3 个月。 3. 2 该病另一大特征就是虫血症, 动物感染后经过 一定时间, 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会出现数量不等的附 红细胞体。猪接种 4 d 后出现虫血症, 14 d 感染率高 达 80%。28 d 后基本消失[24 ]。绵羊接种 15 d 后出现 虫血症, 28 d 红细胞感染达 100%。48 d 后消失[25 ]。 4 病理变化 4. 1 解剖学变化 急性死亡动物, 血液稀薄, 血凝延迟、血清析出 较多, 粘膜和浆膜黄染, 淋巴肿胀, 腹水增多。肝脾肿 大, 质地松软。胆囊膨大, 胆汁浓稠。心包积液, 心冠 脂肪黄染。肺部水肿, 骨髓液和脑积液增多[29 ]。 4. 2 组织学变化 肝脏是质造状坏死, 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 润, 小叶间胆管扩张, 有含铁血黄素沉着。脾小体中 央动脉扩张充血, 滤泡纤维素增生。肺间质水肿, 肺 泡壁因毛细血管充血及淋巴细胞浸润而增厚。肾小 球囊腔变窄, 有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 肾曲小管变性 坏死。心肌变性, 心肌纤维有细胞浸润。脑血管内皮 细胞肿胀, 周围间质增宽, 有浆液性及纤维素性渗 出。脑软膜充血出血, 有大量白细胞堆积, 其中以小 脑最为严重。骨髓中细胞增生[28, 29 ]。 5 诊断 临床根据贫血、黄疸、发热、血常规检查红细胞 减少, 白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红细胞压积 下降, 及温暖季节多发等流行病学特征, 再结合镜检 血涂片即可作出确诊。 5. 1 鲜血悬滴镜检 患畜静脉采血, 滴一滴于载玻片上, 加等量的生 理盐水稀释, 降低血浆粘度, 在 400~ 600 倍显微镜 下观察。对于发病早期易检出典型附红细胞体, 当贫 血症状明显时, 红细胞及附红细胞体均受到破坏, 不 易检出[32 ]。 5. 2 血涂片染色镜检 附红细胞血涂片对各类染色均易着色。苯胺色 素染色, 革兰氏阴性。通过姬姆萨染色, 红细胞呈紫 红色, 附红细胞体有折光性, 外围有白环。瑞氏染色 时红细胞呈淡紫红色, 附红细胞体呈淡天蓝色[29 ]。 每个红细胞上附着的附红细胞体数量各异, 中度感 染一般为 6~ 7 个; 重度感染时可达 20 个以上, 此时 红细胞暗视野下如同齿轮状。附红细胞体染色镜检 形状与鲜血滴镜检相同[30 ]。 5. 3 扫描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下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多为球 状, 饼状, 卵圆形, 短杆状等多种形态[28 ]。大小为 012 ~ 216 Λm , 单个附红细胞体则成球状, 饼状等多形 22 A nim al Science & V eterinary M edicine        V o l. 19 N o. 7 (To tal N o. 8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态, 其中球状附红细胞体上常见有一根到数根细长 状结构, 这些细丝一旦附着在红细胞表面, 则使红细 胞膜产生一些小而深的凹陷和变形[31 ]。 5. 4 血清学检查 为了更确切诊断还可采用下列 方法 5. 4. 1 补体结合试验 Sp lit ter (1958)首先用于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 急性病型效果好。临床发病后第 3 天, 患畜血清即呈 阳性反应, 2~ 3 周后逐渐转为阴性。但本病慢性带 菌者呈阴性反应。 5. 4. 2 间接血凝试验 Sm ith (1975) 研究成功后报道, 间接血凝试验 滴度 1∶40 为阳性, 灵敏度较高, 能检出补体结合反 应转阴后的耐过猪。 5. 4. 3 荧光抗体试验 华松 (1970) 最早用来诊断牛附红细胞体病, 抗 体在第 4 天出现, 随感染率上升, 28 d 达高峰。 5. 4.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 rank. H sll 等 (1992) 报道, 对 EL ISA 检测猪 的附红细胞体与间接凝集试验 ( IHA ) 的结果进行了 比较分析。两结果间差异极其显著, 这说明 EL ISA 比 IHA 更为敏感[31- 32 ]。 6 防治 6. 1 预防 6. 1. 1 本病应采取综合防治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在高发季节扑灭 媒介者蜱、疥螨、虱和吸血昆虫, 并且断绝这些昆虫 与动物的接触, 所以应加强日常卫生管理。 6. 1. 2 做好医用器械的消毒工作, 以免造成机械性 传播。 6. 1. 3 对动物应进行预防性用药。H en ry (1973)把 对胺苯胂酸钠按 5 m göt 饲料混合, 预防猪附红细胞 体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4 ]。华修国 (1992)认为分娩 前给母猪注射土霉素 11 m gökg 可防止母猪发病; 对 1 日龄仔猪注射土霉素 50 m gö头可杀死通过胎 盘感染的附红细胞体。 6. 2 治疗 附红细胞体的治疗, 国内外学者均有报 道, 疗效不一。 6. 2. 1 黄印尧 (1983) 以 10 m gökg 体重剂量注射 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有较高的疗效。 6. 2. 2 新肿凡纳明 (N eoarsphenam in ) 30 m gökg 体重或睇泼芬钾 (A n t imo san) 6 m gökg 体重可有效 治疗和减轻病羔的临床症状, 但不能完全消灭病原 体。螺锥素 (Sp iro trypan) 可完全消灭病原体, 但毒 性很强[33 ]。 6. 2. 3 晋希民 (1981) 发现服用氯苯胍 (200 m gö kg) 的幼兔感染率很低。栾景辉 (1984) 用贝尼尔和 黄色素治疗病猪和病牛, 治愈率可达 87%。贝尼尔 按 7~ 10 m gökg 体重, 015% 的黄色素按 4 m gökg 体重静注连用 3 d 即可。 6. 2. 4 时国君 (1999) 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按 50 kg 体重用量, 自拟方剂。当归 20 g、赤勺 15 g、茵陈 30 g、板蓝根 50 g、龙胆草 30 g、三仙 30 g、甘草 15 g, 发热加柴胡 20 g、黄芩 20 g, 便秘加大黄 30 g、芒 硝 80 g, 水煎一同灌服。 7 小结 附红细胞体病由于以前没有大范围的流行, 所 以没有引起重视。但由于近几年来, 我国大部分地区 畜群中开始发生此病并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引 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并开始进行研究。对于该病的诊 断与治疗, 虽然已有报道, 但对该病原体生活史, 传 播途径, 发病机制等不十分清楚。而且该病隐性感染 率高, 四季都可发生, 潜在的危险性很大, 生产中还 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此病, 所以应进行深入的研 究。 参考文献 1 Buchanan R E, C ibbon N E. BergerM anual of D eterm i2 native Bacterio logy. 1974, 8th edit ion 2 Sch illing V : K lin W ochensch r, 1928, 7: 8542855 3 M artin B J , Ch risp C E, A verill D R et a l. Lab. An im. Sc i, 1988, 38: 173~ 177 4 M claugh lin B G, M claugh lin P S, Evins C N , Vet. D i- ag. Invest, 1991, 3: 352~ 353 5 侯铁飞. 中国兽医杂志 (增刊) 6 张汝勇等. 兽医科技杂志, 1983, 9: 24~ 25 7 R ichardson U F. et a l. V etrinery P ro tozoo lgy. 3th edi2 t ion 205~ 207, 1963 8 Sp lit ter E J. Vet. Res, 11: 342~ 330, 1950 9 华修国等. 动物附红细胞体形态结构的研究 [J ]. 上海农 学院学报, 1998, 16 (3) : 184~ 188 10 Puntric V , Bo rcic D , Vukel iceta l, Lancet, 1986, 11: 868~ 869 11 Seam er J: J. M icrobiol. 21: 344~ 351, 1981 12 晋希民. 中国兽医杂志, 1981, 4: 12~ 12 13 A dler S. et a l. J. Comp. Pathol. 1934, 47: 2202221 14 刘斌. 中华内科杂志, 1992, 10: 456 15 冯立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2, 10: 520~ 522 16 裴标等.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 1: 36~ 38 32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 年 7 月 第 19 卷第 7 期 (总第 85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7 A yroud M , L eavit t S, H iggs G, Can. Vet. J, 1994, 1: 54255 18 O berst R D , Gw altney S M , H aysM P. et a l, J. Vet. D iag. Invest, 1993, 5: 51253 19 裴标等. 小儿附红细胞体及其病原学实验研究[J ]. 中国 公共卫生学报, 1995: 14 (1) : 36 20 裴标、高峻. 小儿附红细胞体的检验与鉴定 [J ]. 临床检 验杂志, 1995: 13 (2) : 94 21 尚德秋等. 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畜的流行病学调查 (Ê )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5: 16 (3) : 143 22 尚德秋、李兰玉等. 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畜的流行病学调 查 (Ë )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18 (3) : 150 23 赵洪明等.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现状[J ]. 中国兽医 杂志, 1987: 15 (9) : 433 24   Putaric V , Bo rcic D , V ekelic D , et a l. Eperyth ro 2 zoono sisinm an. Lancet, 1986: 2: 868 25 邰秀珍等. 人类附红细胞体病 [J ].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1; 1 (增刊) : 122 26 邰秀珍等. 人类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M ]. 中国临床医学研究与进展,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369 27 一条茂等. 日本兽医师学会杂志, 35 (2) : 76~ 87, 1982 28 邰秀珍等. 人类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特点 [M ]. 中国临 床医学研究与进展.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3677 29 于恩庶, 林继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 [M ]第 2 版, 福州: 福建省科技出版社, 1996: 566- 577 30 尚德秋.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 1994; 15 (4) : 238 31 田红, 等. 人附红细胞体感染及垂直传播的调查 [J ]. 中 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7, 13 (1) : 74 32 K rier. et a l. Am. J. Vet. Res, 1963, 24: 4882500 33 洪鹤松等. 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J ]. 浙江畜牧兽 医, 1996, 21 (4) : 17~ 19 34 华修国等. 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现状和展 望[J ].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2, 10 (2) : 171~ 178 (收稿日期: 2002204228) 微量元素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姚 华, 乔富强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摘 要: 影响动物免疫功能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生物制剂、化学药剂、饲料营养、中草药剂以及动 物本身的抵抗力等, 本文仅就微量元素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阐述。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免疫 中图分类号: S85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381 (2002) 07- 0024- 03 1 锌 1. 1 锌的生物学功能 锌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参与机体 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 对所有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 都是必要的。锌是生物体内许多酶、蛋白质、核糖等 的组成成份或激活因子, 参与DNA、RNA、蛋白质、 糖类、脂类的代谢, 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维持 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锌对于免疫细胞特别是胸腺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 有重要作用, 并对防止病菌、寄生虫侵袭, 促进人外 周血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方面有重要意义。 1. 2 缺锌对免疫的影响 各种动物缺锌的共同特征是: 生长发育滞缓、免 疫器官萎缩、免疫功能低下, 易感染疾病。①缺锌与 辅助性 T 细胞功能降低以及胸腺的萎缩有关, 可减 弱细胞的介导应答, 抑制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日 本大沪基保, 1991) , 使吞噬作用的功能异常; ②缺锌 导致一些组织细胞减少, 胸腺、脾脏、肠系膜淋巴结 等免疫器官重量下降 (H u tcheson 等) , 激素分泌减 少, 淋巴组织干枯、集结, 还可造成一些上皮和粘膜 损伤; ③锌对于淋巴细胞起有丝分裂原作用, 缺锌时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降低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和 特异性抗原的反应, 减弱 PHA、GA 和L PS 对淋巴 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④锌诱导B 细胞分泌球蛋 白, 增加猪、鸡、鼠B 细胞的免疫功能, 提高免疫球 蛋白的合成能力, 缺锌时鸡的免疫球蛋白不具有正 42 A nim al Science & V eterinary M edicine        V o l. 19 N o. 7 (To tal N o. 85) 
本文档为【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3181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1-05-16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