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件 江天一色工程资料安全资料安全资料资料模板

复件 江天一色工程资料安全资料安全资料资料模板

举报
开通vip

复件 江天一色工程资料安全资料安全资料资料模板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一、概况及概述 浙江立盛织染有限公司定型车间、涂层车间、配料车间工程位于绍兴袍江工业区北二路。 定型车间建筑面积为1761.7m2,单层钢筋混凝土柱轻钢屋盖的排架结构, 建筑高度:10.500米。本工程为丙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 涂层车间建筑面积为1532m2, 占地面积1329m2,一层排架结构,局部二层框架结构,主体建筑高度:10.250米,屋面工程有现浇砼屋面和钢筋砼大型屋面板。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丙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配料车间建筑面积为...

复件 江天一色工程资料安全资料安全资料资料模板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概况及概述 浙江立盛织染有限公司定型车间、涂层车间、配料车间工程位于绍兴袍江工业区北二路。 定型车间建筑面积为1761.7m2,单层钢筋混凝土柱轻钢屋盖的排架结构, 建筑高度:10.500米。本工程为丙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 涂层车间建筑面积为1532m2, 占地面积1329m2,一层排架结构,局部二层框架结构,主体建筑高度:10.250米,屋面工程有现浇砼屋面和钢筋砼大型屋面板。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丙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配料车间建筑面积为1952.8m2,占地面积976.4 m2,四层框架结构,现浇砼屋面,主体建筑高度:15.800米。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丙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二、结构施工分析 (一)承载受力体系 1、梁板荷传力线路: 上部荷载→模板→木楞、钢楞→钢管脚手架架→结构。 2、柱荷载传力线路 混凝土侧压力→模板→钢管对拉螺栓 (二)支撑结构构件连接 1、九夹板与木楞采用铁钉固定 2、钢管之间、钢管与木楞之间采用模板工程中的各连接件连接。 三、模板施工工艺 1、安装顺序 柱模板安装顺序: 复核柱边线、控制线→搭设排架→安装模板→检查垂直度、位置→穿对拉螺栓→安装有门洞口的柱模板→全面检查复核→固定。 梁模板安装顺序: 复核梁底标高、检查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模板→绑扎梁钢筋→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桁架及梁模、柱模连接固定。 楼板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排架→安装木楞→调整楼板模板的板底标高→铺设九夹板→检查模板平整度并调平 2、拆模顺序 模板拆除前,先拆除柱模板及梁侧模,再拆除楼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其顺序为:拆除支撑侧模的水平拉杆、剪力撑→拆除柱模板→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松动支撑楼板模板的钢楞、木楞→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及支撑→拆除梁底模板和支撑。 四、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组装的模板必须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要求,模板拼装缝不漏浆。 2、各种连接件、加固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装要求严密。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求准确,固定要牢固。 3、安装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置 5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3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10 柱、墙、梁 +4、-5 4 层高垂直 全高≤5m 6 全高>5m 8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6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5 (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2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3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0 4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外露长度 ±10 0 五、安全注意事项 1、遵守国家有关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防火等规范、规定。 2、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 3、在模板的紧固件、连接件、支撑件未安装完毕前,不得站立在模板上操作。 4、模板的预留孔洞等处应架设防护架、防护网,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5、在拆模时,在脚手架和操作台上堆放模板、钢管等物件时,应按规定要求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 6、操作工具及模板的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 7、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V的低压电。 六、模板计算 柱模板、梁模板(均取最不利截面计算),板模板计算书附后,采用品茗系列软件计算。采用最大数据计算。 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3.90;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支撑; 板底钢管的间隔距离(mm):300.0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m):10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1440.000; 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00.00; 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施工平均温度(℃):15.0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4.49cm3; 截面惯性矩 I=10.78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1= 25.000×0.300×0.100 = 0.75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0.350×0.300 = 0.105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q2 = (1.000 + 2.000)×0.300 = 0.900 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1 = 1.2 × (q1 + q2) = 1.2×(0.750+0.105) = 1.026 kN/m; 活荷载:q2 = 1.4×0.900 = 1.260 kN/m; 最大弯距 Mmax = (0.100×1.026+0.117×1.260 ) ×1.0002 = 0.250 kN.M; 最大支座力 N = ( 1.1 ×1.026 + 1.2×1.260)×1.000 = 2.641 kN ;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 W = 0.250×106/4490.0 = 55.684 N/mm2;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 N/mm2; 纵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55.684 N/mm2 小于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0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q11 + q12 = 0.855 kN/m 活荷载 q2 = 0.900 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0.677×0.855+0.990×0.900)×1000.04/( 100×2.1×105×10.780 ) =6.619 mm;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2.641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889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2.570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9.603 kN ; 最大应力 σ= 197.972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97.972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9.603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3.900 = 0.503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000×1.000 = 0.350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00×1.000×1.000 = 2.500 kN; 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353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 ) ×1.000×1.000 = 3.00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8.224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8.224 kN; σ----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下式计算 l0 = h+2a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 h + 2a = 1.500+2×0.100 = 1.700 m ; L0 / i = 1700.000 / 15.900=10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37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8224.188/(0.537×424.000) = 36.120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36.120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七、楼板强度的计算: 1. 楼板强度计算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5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荷载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置Ⅱ级钢筋,配置面积As=1440 mm2,fy=300 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4000mm×100mm,截面有效高度 ho=80 mm。 按照楼板每8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8天、16天、24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验算楼板混凝土8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 m; q = 2× 1.2 × ( 0.350 + 25.000×0.100 ) + 1× 1.2 × ( 0.503×5×5/4.500/4.000 ) + 1.4 ×(1.000 + 2.000) = 11.880 kN/m2; 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1.879 = 53.456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 = 0.0596×53.460×4.0002 = 50.976 kN.m; 因平均气温为15℃,查《施工手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8天龄期混凝土强度达到62.40%,C25混凝土强度在8天龄期近似等效为C15.60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7.488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y/ ( b × ho × fcm ) = 1440.000×300.000 / ( 4000.000×80.000×7.488 )= 0.180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164 此时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 = αs× b× ho2×fcm = 0.164×4000.000×80.0002×7.488×10-6 = 31.399 kN.m; 结论:由于 ∑Mi = M1+M2=31.399 <= Mmax= 50.976 所以第8天楼板强度尚不足以承受上面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留。 3.验算楼板混凝土16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 m; q = 3× 1.2 × ( 0.350 + 25.000×0.100 ) + 2× 1.2 × ( 0.503×5×5/4.500/4.000 ) + 1.4 ×(1.000 + 2.000) = 16.140 kN/m2; 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6.138 = 72.622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 = 0.0596×72.620×4.0002 = 69.253 kN.m; 因平均气温为15℃,查《施工手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16天龄期混凝土强度达到83.21%,C25混凝土强度在16天龄期近似等效为C20.80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9.968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y/ ( b × ho × fcm ) = 1440.000×300.000 / ( 4000.000×80.000×9.968 )= 0.135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126 此时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2 = αs× b× ho2×fcm = 0.126×4000.000×80.0002×9.968×10-6 = 32.124 kN.m; 结论:由于 ∑Mi = M1+M2=63.523 <= Mmax= 69.253 所以第16天楼板强度尚不足以承受上面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3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留。 4.验算楼板混凝土24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 m; q = 4× 1.2 × ( 0.350 + 25.000×0.100 ) + 3× 1.2 × ( 0.503×5×5/4.500/4.000 ) + 1.4 ×(1.000 + 2.000) = 20.400 kN/m2; 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20.397 = 91.789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 = 0.0596×91.790×4.0002 = 87.530 kN.m; 因平均气温为15℃,查《施工手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24天龄期混凝土强度达到95.37%,C25混凝土强度在24天龄期近似等效为C23.84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1.366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y/ ( b × ho × fcm ) = 1440.000×300.000 / ( 4000.000×80.000×11.366 )= 0.119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112 此时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3 = αs× b× ho2×fcm = 0.112×4000.000×80.0002×11.366×10-6 = 32.565 kN.m; 结论:由于 ∑Mi =M1+M2= 96.089 > Mmax= 87.530 所以第24天楼板强度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模板支持可以拆除。 柱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截面宽度B(mm):400.00;柱截面高度H(mm):6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 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楞;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柱箍的间距(mm):550;柱箍肢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楞;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竖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47.705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47.705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7.705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000 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中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270 mm,且竖楞数为 3,面板为2 跨,因此柱截面高度H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下的二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二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7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1×0.55×0.90=28.337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5×0.90=1.386kN/m,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28.337+1.386=29.723 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25 ×29.723×270×270= 2.17×105N.mm; 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550×18.0×18.0/6=2.97×104 mm3;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W = 2.17×105 / 2.97×104 = 7.296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7.296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σ]=13.000N/mm2,满足要求! 2.面板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二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7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1×0.55×0.90=28.337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5×0.90=1.386kN/m,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28.337+1.386=29.723 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25×29.723×270.0 = 5015.717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 τ --面板承受的剪应力(N/mm2);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 5015.717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5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8.0mm ;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3.000 N/mm2; 面板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5015.717/(2×550×18.0)=0.760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受剪应力 τ =0.760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满足要求! 3.面板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二跨连续梁计算,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ω--面板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kN/m): q = 47.71×0.55=26.24 kN/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70.0mm ; E--面板弹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面板截面的惯性矩(mm4); I= 550×18.0×18.0×18.0/12 = 2.67×105 mm4;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 [ω] = 270.0 / 250 = 1.080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521×26.24×270.04/(100×9500.0×2.67×105) = 0.286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286mm 小于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设计值 [ω]= 1.080mm,满足要求! 四、竖楞方木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竖楞(小楞)属于受弯构件,按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柱高度为3.0m,柱箍间距为550mm,竖楞为大于 3 跨,因此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竖楞采用木楞,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80×80/6 = 64.00cm3; I = 60×80×80×80/12 = 256.00cm4; 竖楞方木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 M--竖楞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柱箍间距): l =550.0mm; q--作用在竖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1×0.17×0.90=8.759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17×0.90=0.428kN/m; q = (8.759+0.428)/2=4.594 kN/m; 竖楞的最大弯距:M =0.1×4.594×550.0×550.0= 1.39×105N.mm; 其中, σ --竖楞承受的应力(N/mm2); M --竖楞计算最大弯距(N.mm); W --竖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6.40×104; f --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W = 1.39×105/6.40×104 = 2.171N/mm2; 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2.171N/mm2 小于 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σ]=13.0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竖楞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柱箍间距): l =55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1×0.17×0.90=8.759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17×0.90=0.428kN/m; q = (8.759+0.428)/2=4.594 kN/m; 竖楞的最大剪力:∨ = 0.6×4.594×550.0 = 1515.861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 τ --竖楞截面最大受剪应力(N/mm2); ∨--竖楞计算最大剪力(N):∨ = 1515.861N; b--竖楞的截面宽度(mm):b = 60.0mm ; hn--竖楞的截面高度(mm):hn = 80.0mm ; fv--竖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500 N/mm2; 竖楞截面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1515.861/(2×60.0×80.0)=0.474N/mm2; 竖楞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竖楞截面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0.474N/mm2 小于 竖楞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ω--竖楞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竖楞上的线荷载(kN/m): q =47.71×0.17 = 8.11 kN/m; l--计算跨度(柱箍间距): l =550.0mm ; E--竖楞弹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竖楞截面的惯性矩(mm4),I=2.56×106; 竖楞最大容许挠度: [ω] = 550/250 = 2.200mm; 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8.11×550.04/(100×9500.0×2.56×106) = 0.207 mm; 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207mm 小于 竖楞最大容许挠度 [ω]=2.200mm ,满足要求! 五、B方向柱箍的计算 本工程中,柱箍采用方木,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 ×8.00 ×8.00 / 6 = 64.00 cm3; I = 6.00 ×8.00 ×8.00 ×8.00 / 12 = 256.00 cm4; 柱箍为2 跨,按集中荷载二跨连续梁计算(附计算简图): B方向柱箍计算简图 其中 P - -竖楞方木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kN),竖楞距离取B方向的; P = (1.2 ×47.71×0.90 + 1.4 ×2.00×0.90)×0.170 × 0.55/1 = 5.05 kN; B方向柱箍剪力图(kN) 最大支座力: N = 8.243 kN; B方向柱箍弯矩图(kN.m) 最大弯矩: M = 0.141 kN.m; B方向柱箍变形图(mm) 最大变形: V = 0.030 mm; 1. 柱箍抗弯强度验算 柱箍截面抗弯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 ,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M = 0.14 kN.m; 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64.00 cm3; B边柱箍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2.10 N/mm2; 柱箍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000 N/mm2; B边柱箍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2.10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 柱箍挠度验算 经过计算得到: ω = 0.030 mm; 柱箍最大容许挠度:[ω] = 200.0 / 250 = 0.800 mm; 柱箍的最大挠度 ω =0.030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许挠度 [ω]=0.800mm,满足要求! 六、B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000 N/mm2; 查表得: 对拉螺栓的型号: M12 ; 对拉螺栓的有效直径: 9.85 mm; 对拉螺栓的有效面积: A= 76.00 mm2;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8.243 kN。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0 kN;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8.243kN 小于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0kN,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七、H方向柱箍的计算 本工程中,柱箍采用木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 ×8.00 ×8.00 / 6 = 64.00 cm3; I = 6.00 ×8.00 ×8.00 ×8.00 / 12 = 256.00 cm4; 柱箍为2 跨,按二跨连续梁计算(附计算简图): H方向柱箍计算简图 其中 P -- 竖楞方木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kN),竖楞距离取H方向的; P = (1.2×47.71×0.90+1.4×2.00×0.90)×0.270 ×0.55/1 = 8.03 kN; H方向柱箍剪力图(kN) 最大支座力: N = 11.976 kN; H方向柱箍弯矩图(kN.m) 最大弯矩: M = 0.285 kN.m; H方向柱箍变形图(mm) 最大变形: V = 0.107 mm; 1.柱箍抗弯强度验算 柱箍截面抗弯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 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M = 0.29 kN.m; 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64.00 cm3; H边柱箍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4.246 N/mm2; 柱箍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000 N/mm2; H边柱箍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4.246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 柱箍挠度验算 经过计算得到: V = 0.107 mm; 柱箍最大容许挠度: [V] = 300.000 / 250 = 1.200 mm; 柱箍的最大挠度 V =0.107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许挠度 [V]=1.200mm,满足要求! 八、H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000 N/mm2; 查表得: 对拉螺栓的直径: M12 ;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A= 76.00 mm2;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0 kN;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11.976 kN。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1.976kN 小于 [N]=12.920kN,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梁段:L1。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24; 梁截面高度 D(m):0.87 混凝土板厚度(mm):100.00;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脚手架步距(m):1.5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3.00; 梁两侧立柱间距(m):0.6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木方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 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柏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 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 次楞间距(mm):300;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竖向间距(mm):3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60mm,高度80mm;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40mm,高度60mm; 次楞合并根数: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44.343 kN/m2、18.000 kN/m2,取较小值18.0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 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验算 其中,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00×1.8×1.8/6=27.00cm3;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0×18.00×0.90=9.7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4×0.50×2.00×0.90=1.26kN/m; q = q1+q2 = 9.720+1.260 = 10.980 kN/m;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00mm; 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10.98×300.002 = 9.88×104N.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9.88×104 / 2.70×104=3.66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000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3.660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18.00×0.50 = 9.00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00×1.80×1.80×1.80/12=24.30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9.00×300.004/(100×9500.00×2.43×105) = 0.214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 = l/250 =300.000/250 = 1.2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214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1.200mm,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1.内楞计算 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40mm,截面高度6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60×60/6 = 24.00cm3; I = 40×60×60×60/12 = 72.00cm4; 内楞计算简图 (1).内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σ -- 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 = (1.2×18.000×0.90+1.4×2.000×0.90)×0.300/2=3.29kN/m;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 50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 M=0.1×3.29×500.002= 8.24×104N.mm; 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8.24×104/2.40×104 = 3.431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000N/mm2; 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3.431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小于 [f]=17.000N/mm2,满足要求! (2).内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E --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100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18.00×0.30/2= 2.70 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 = 500.00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E = 7.20×105N/mm2;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2.70×500.004/(100×10000.00×7.20×105) = 0.159 mm;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2.000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159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2.000mm,满足要求! 2.外楞计算 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6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80×80/6 = 64.00cm3; I = 60×80×80×80/12 = 256.00cm4; 外楞计算简图 (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 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最大弯矩M按下式计算: 其中,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 (1.2×18.00×0.90+1.4×2.00×0.90)×0.50×0.30/2=1.65kN;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l = 300mm; 外楞的最大弯距:M = 0.175×1647.000×300.000 = 8.65×104N.mm 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8.65×104/6.40×104 = 1.351 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000N/mm2; 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1.351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000N/mm2,满足要求! (2).外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E -- 外楞的弹性模量,其值为 10000.00N/mm2; p--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p =18.00×0.50×0.30/2= 1.35 KN; l--计算跨度(拉螺栓间距):l = 300.00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2.56×106mm4;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1.146×1.35×103×300.003/(100×10000.00×2.56×106) = 0.016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1.200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016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1.200mm,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000 N/mm2; 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mm2;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00×0.500×0.300×2 =5.400 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000×76/1000 = 12.920 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5.400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0kN,满足要求! 六、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0×18.00×18.00/6 = 5.40×104mm3; I = 1000.00×18.00×18.00×18.00/12 = 4.86×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8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2×(24.00+1.50)×1.00×0.87×0.90=23.96kN/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1.2×0.35×1.00×0.90=0.38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4×2.00×1.00×0.90=2.52kN/m; q = q1 + q2 + q3=23.96+0.38+2.52=26.86kN/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26.858×0.0802=0.017kN.m; σ =0.017×106/5.40×104=0.318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σ =0.318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4.0+1.50)×0.870+0.35)×1.00= 22.54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8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80.00/250 = 0.32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22.535×80.04/(100×9500.0×4.86×105)=0.00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001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80.0 / 250 = 0.320mm,满足要求! 七、梁底支撑的计算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4.000+1.500)×0.870×0.080=1.775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080×(2×0.870+0.240)/ 0.240=0.231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2.500+2.000)×0.080=0.360 kN/m; 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 静荷载设计值 q = 1.2×1.775+1.2×0.231=2.407 kN/m; 活荷载设计值 P = 1.4×0.360=0.504 kN/m; 方木计算简图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0×8.000×8.000/6 = 53.33 cm3; I=5.000×8.000×8.000×8.000/12 = 213.33 cm4; 方木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线荷载设计值 q = 2.407+0.504=2.911 kN/m; 最大弯距 M =0.1ql2= 0.1×2.407×1.000×1.000= 0.241 kN.m; 最大应力 σ= M / W = 0.241×106/53333.3 = 4.513 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4.513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00 N/mm2,满足要求! 方木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407×1.000 = 1.444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3×1444.176/(2×50.000×80.000) = 0.542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700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542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700 N/mm2,满足要求! 方木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q = 1.775 + 0.231 = 2.006 kN/m;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677×2.006×1000.0004 /(100×10000.000×213.333×104)=0.637mm;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ω]=1.000×1000/250=4.000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637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ω]=4.000 mm,满足要求! 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 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 q1 = (24.000+1.500)×0.870= 22.185 kN/m2; (2)模板的自重(kN/m2): q2 = 0.350 kN/m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2): q3= (2.500+2.000)=4.500 kN/m2; q = 1.2×(22.185 + 0.350 )+ 1.4×4.500 = 33.342 kN/m2; 梁底支撑根数为 n,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a, 梁宽为b,梁高为h,梁底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 当n=2时: 当n>2时: 计算简图(kN)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 = RB=0.421 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7.890; 最大弯矩 Mmax=0.184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020 mm;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 σ=0.184×106/4490.0=41.018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f]=205.0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41.018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0 N/mm2,满足要求! 八、梁底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九、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7.890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十、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0.421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3.000=0.465 kN; 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1.00/2+(0.60-0.24)/2)×1.00×0.35=0.286 kN;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4=1.2×(1.00/2+(0.60-0.24)/2)×1.00×0.100×(1.50+24.00)=2.081 kN; N =0.421+0.465+0.286+2.081=3.253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1)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00;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900 = 185.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9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3252.537/(0.209×424.000) = 36.704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36.704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 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梁底支撑最大支座反力: N1 =7.890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3.000-0.870)=0.465 kN; N =7.890+0.465=8.220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1)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00;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900 = 185.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9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8220.106/(0.209×424.000) = 92.761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92.761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 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本文档为【复件 江天一色工程资料安全资料安全资料资料模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9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09-08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