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

举报
开通vip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 今年元旦前的两天还是三天——我记不太清楚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捷克汉学家高一乐来电话,说他刚到广州,待两天,问我看过电视剧《暗算》没有,想同我聊聊。 高一乐研究现代中国文学与欧洲近代思想的关系,有点成就,不过早已退休———高一乐是他的中国名字,捷克原名很长,我一直记不住,仅记得G开头。 因眼睛患病动过手术,我已经好些年不看电影电视。我对高一乐说,可以推荐一位朋友跟他聊———我们系里有位教中国古代思想的中年老师,叫尚悠,学问很好,读书多且广,可惜几乎不写文章,在...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 今年元旦前的两天还是三天——我记不太清楚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捷克汉学家高一乐来电话,说他刚到广州,待两天,问我看过电视剧《暗算》没有,想同我聊聊。 高一乐研究现代中国文学与欧洲近代思想的关系,有点成就,不过早已退休———高一乐是他的中国名字,捷克原名很长,我一直记不住,仅记得G开头。 因眼睛患病动过手术,我已经好些年不看电影电视。我对高一乐说,可以推荐一位朋友跟他聊———我们系里有位教中国古代思想的中年老师,叫尚悠,学问很好,读书多且广,可惜几乎不写文章,在家除了看书就是看片子、听古典音乐。虽然不搞什么研究,这家伙却喜欢侃,前不久还在饭局上大谈《暗算》,眉飞色舞———我对高一乐说,同尚悠聊,保你开心。 为了尽老朋友之谊,我找到我的年轻朋友万全(我叫他小万)请他帮忙———他去年从北京一所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来到南方,在一家传媒写专栏,也是个影迷,同尚悠刚认识。让他陪高一乐和尚悠去二沙岛那间高尚咖啡吧,一边喝咖啡、吃小咸鱼,一边聊《暗算》,由我埋单。 下面所记的谈话大要,是小万第二天讲给我听的———我尽量保留小万讲述时的原貌。 一部国家主义的电视剧, 昨天傍晚,我先到广州宾馆接高先生———小万对我说———然后带他去二沙岛,尚悠老师在高尚咖啡吧等我们。尚老师同人见面就熟,高一乐老师腼腆些,笑起来像个孩子———他精神和身体都很好,不像七十出头„„中国话讲得不错,虽然四声咬得不太准,但流利、清楚,用词准确,几乎没有动词与名词搭配不当的时候。 《暗算》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讲中国革命历史的电视剧———我们在一个包间坐定后,尚悠老师说———通常电视剧不及电影拍得精致,但这部电视剧比我看过的所有同类电影都好。老实讲,除了小时候看《冰山上的来客》感动过好几天,我还没有被哪部国产电影感动过,这次却深受感动。凡涉及中国革命历史的电影和电视剧,大多装腔作态,从情节、表演、化装到场景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都缺乏真实感———咱们的红军、八路军那个时候哪有整整齐齐的清一色衣服穿,再不然就是缺乏让人感动的东西,别说让人回味再三了。《暗算》出手不凡,你看其中的人物,个个有型,即便次要演员,张张脸都挑得极具个性。周围好些朋友津津乐道其中的情节,其实,最值得称道的不是情节,而是道德感。无论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我还从来没有过自己崇拜的男角儿,只有崇拜的女角儿,但这回呵,安同志(编者注:《暗算》主角安在天)成了我的偶像:仅仅那张脸就是天生的道德形象———有信念、有好品德、坚忍,还很温厚、懂得体贴„„真正的男人味哦,难怪好多网上女人说安同志是“女人杀手”。 我忍不住说,尚老师,你吹得恐怕有些过头吧。这个片子好看,没错,拍得好,电影语言流畅、细腻,干净利索,挺讲究镜头品味。不过,我倒觉得,这部片子的最大优点在于,赞颂革命历史英雄的技巧或者说手法有历史性突破:你一定注意到,前两部的革命历史英雄(编者注:《听风》主角阿炳和《看风》主角黄依依)都不是党员,这就突出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然,真实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优点———毕竟真实才具有巨大感染力呵。前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性的电影和电视片我追着看,几乎没有哪部片子搞得像真的,实在让人失望„„人家欧洲人或美国的犹太人多会搞自己的“新传统”教育:要么是访谈性记录片,配大量历史资料镜头———没历史镜头,老照片也行呵;要么是编得跟真事一样的故事,无论哪种,意识形态语言从不挂嘴上———潜移默化嘛。《暗算》属于歌颂我们“新传统”的作品,它的优点就在于潜移默化,完全没有意识形态语言,尤其形象语言方面,甚 至刻意打破八股式脸谱———好些人的脸相很中性,看不出是好人坏人„„加上故事情节“反特”,看起来当然精彩啦,但也仅此而已。 不过,我还想说,这部片子明显有国家主义倾向,张扬“国家利益”„„不是吗,与其说《暗算》没有意识形态语言,不如说在塑造新的意识形态语言。这跟时势很合拍呵:国家正在“和平崛起”,《暗算》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第二次“翻身”献身。尚老师呵,上次听你在课堂上讲,“国家利益”这个概念出自所谓“国家理由”,这是西方专制主义时代的政治语词。难道我们能够只讲“国家利益”,忽略现代的普世价值———自由和民主, 听你前面的说法,还以为你是个“新左派”,现在才看出是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尚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我感到自己脸上有些发热,心情一下子有点儿激动。 斗士呵„„别不好意思嘛„„你觉得,《暗算》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是国家主义, 你怎么断定我是自由主义,我脸上写字了么,我故意调侃。 研究生毕业、在传媒中干的年轻人,好多不是新左就是自由主义,后者居多„„一个人看到的只能是他能够看到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从你刚才对《暗算》的点评,就看得出你是哪派„„《暗算》是不是国家主义,待会儿再谈———你觉得《暗算》没别的主题, 当然喽,网上还有这样的说法:《暗算》的主题是天才与死亡。你看,阿炳和黄依依都是天才,只要是天才,命就奇特得很———生得奇、死得也奇。这固然也可以算是《暗算》的主题,但我觉得,这些天才命运的故事不过是为国家主义这个主题服务而已。正因为如此,《暗算》才显得妙,喜欢的人很多———寓教于乐嘛„„ 歌颂自然道德品质, 天才故事至多让人惊叹,不会让人感动,即便天才死了也罢——尚老师说。什么东西才让人感动,道德的东西——即便爱情故事,没道德成分在里面,至多让人叹息,不会令人感动。17世纪有个法国作家叫费纳隆,擅写对话,他说过,“天资再好,没有可靠的道德基础,结果往往只能导致自己名誉扫地”。与你的感觉和看法不同,我觉得,《暗算》的主题是歌颂道德德性,因此《暗算》让我感动。 道德,什么道德,国家道德,新左派呼唤的民族道德,至多可以说国家主义道德,知识分子有良心的话,恰恰要„„ 要“呐喊”„„你真的很“主义”哦,小万。 此话怎讲, 仅仅盯住“自由”,用“自由”取代所有最基本的道德,以为有了自由就有了一切„„ 尚老师,我看你是个新左吧———我也笑眯眯地对他说„„只讲国家利益、不讲个人权利,算有道德, 这么说来,《暗算》的主题谈不上道德, 鲁迅先生的道德力量,不就在于他争自由表达的权利,“匕首和投枪”还需要去争自由表达的权利,搞错了吧„„鲁迅倒是要争“启蒙”———自由表达是现代启蒙知识分子追求的道德,鲁迅已经有了,但这种道德不是基本的自然道德。 自然道德,从来没听说过„„ 比如基本的是非感———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仅仅作为一个听觉天才的离奇命运,阿炳的故事并不会让我感动,哪怕他年纪轻轻就死了———如今,有是非感这种自然道德死了,才让我感怀系之,唏嘘再三„„在我们的后现代社会,稀缺的难道不是最基本的是非感,阿炳耳朵忒尖,尖在哪里,尖在能分清谁是谁家孩子、谁是哪村人,总之,能分清最基本的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相反,你看,如今的知识分子最擅长的就是: 混淆是非„„阿炳容不得最最基本的是非不清,否则他没法活,一听见有人想当然地不分是非———比如究竟是母狗的崽还是公狗———阿炳就跟人急。阿炳死于听见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孩子的声音,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是最最基本的自然道德问题, 尚悠端起咖啡杯呷了一口,摆出打算好好教育我一番的样子接着说:与这种天然的是非感相匹配的是阿炳的好人直觉———阿炳没政治觉悟,他仅仅为母亲、为安同志工作,而非为国家„„因为他天生的直觉告诉自己,自己的母亲和安同志是好人。什么叫“好人”,如今你这个自由主义哲学博士说得清楚,新左派文人说得清楚,你问阿炳,什么叫“好人”,他一定也说不清楚,但他凭自己天生的直觉知道谁是好人,而且凭这直觉懂得,惟有信赖好人,自己的生活才可靠、安全,他谁都不信,只信靠自己觉得的好人———安同志是党员,阿炳的妈不是,所以,好人是自然而然的,阿炳与这“自然”有一种天然联系,如今各路启蒙知识分子切断的就是这种联系———你这个哲学博士读书比阿炳多,却不一定知道谁是好人,而且,离了好人,你恐怕觉得活得尚好吧,因为你有“主义”„„ 阿炳能够出来为国家工作,靠的是他耳朵尖——可这耳朵尖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的偶然带来的:这就是自然的道德品质,而非某种政治伦理的道德修养——阿炳能分清自然的是还是不是,所以,无需培训他掌握敌情、启发阶级觉悟,他就可以为国家作贡献啦。总之,基本的、自然的道德品质不是什么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东西,而是一个人身上自然而然禀有的。自古以来,有些人身上天生禀有的某种基本品质就被人们的共同生活经验认可为“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分清是非、为人正派、勇敢、善良等等,任何一位好母亲都会从小教育孩子持守住这些品质,或者向这些品质看齐。而我们的后现代社会、传媒或课堂哩,却不断地用种种现代的所谓自主道德取代这些品质。 从生活中其实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并非人人都有这些品质,某人有一种这种品质已经不错啦——能分清是非的人,不一定勇敢,阿炳就胆小得很呵。反过来说,有的人身上则非常突出地具有某种这类基本的自然道德品质。总之,这些品质总是偶然地出现在某个个人身上,古代的圣王说要“隐恶扬善”,意思就是要张扬这些自然的道德品质,不要张扬有些人身上同样自然而然的不道德品质„„古人称为“凶德”——可以说,所谓“自然的”道德品质是指对人群生活来说自然的好品性。我们的后现代社会有个突出特征:自然的道德品质贬值以至于一钱不值„„种种后现代道德,哲学观念作为现代启蒙的结果畅销起来,就是自然的道德品质的全面贬值——比如现在的女性主义要教你,女人应该是„„算啦,扯远喽„„反正什么是什么被搞乱喽。我觉得,阿炳的故事让我感动,首先是因为,在如今因飞速现代化而引出的非自然道德的社会氛围中,它讴歌——我要用这个久违了的字眼儿——讴歌基本的自然道德。 可是,我说,你所谓的这种自然道德在剧中被用来为国家主义服务啊~ 只知道盯住一样东西,与你们喜欢攻击的新左半斤八两。国家主义并非一种道德原则,而是一种低限的政治原则。换句话说,国家主义并不排斥其他政治诉求,比如,并不排斥你要的“自由民主”啊„„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可能是非常国家主义的,比如说人家美国。严格来讲,你喜欢讲的个人,只有在国家这个机体中才实实在在地在。从前没有国家,也就不谈什么个人及其权利„„古代的国家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可不是一回事哦。不过,我这样子说,可别把我当成国家主义者喔,请分清什么是„„什么不是„„尚悠用手在空中比划了那么两下。 高先生一直没说话,我问。 没有,这不,一坐下来我就同尚悠干上了,高先生在一旁嗑瓜子儿、吃开心果,笑眯眯听我们说,不时还拿笔在纸上记点什么。 勇敢,还是敢“疯”, 个人与国家的冲突,在黄依依的故事中不是很明显吗,———我紧逼尚悠不放。 我不这么看,尚悠说,冲突的是个人爱情与个人信念,而非个人与国家。不过,我仍然要说,即便黄依依的故事,真正的主题仍然是自然的道德品质。在旁人眼里,黄依依有“生活作风”问题———所谓“乱搞男女关系”,这说法唤起的恰恰是人们对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伦理的记忆。在“五四”时期或者在今天,黄依依就会被看作爱情至上、率性而为的“新女性”喽„„但这些“看法”同样不过是在用某种现代的政治伦理看人,如此看人当然看不到一个人身上的自然品德,看到的仅是现代政治伦理所看到的东西———用你熟悉的庄子的话来说吧:你并没有置身自然的人间世,而是置身于非自然的人间世;尽管你也在人间世里,看到的全是非自然的东西,却自以为可以看到超自然的东西———没有自知之明是你们这些现代启蒙知识分子最突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与超自然的东西还隔着一层自然的人间世哩„„ 离开种种现代的“主义”道德眼界,在自然的人间世中,黄依依的个人道德品质看起来就不过是自然的勇敢而已。黄依依似乎爱得很“疯”、很大胆,但“疯”或大胆其实都不算是勇敢,勇敢基于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好东西、值得去追求的东西——所以,勇敢散发出来的人味是美,“疯”或胆儿大指的是自己并不清楚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好还是不好、是否值得去追求,就不管三七十一去追,所以散发出来的人味是丑。勇敢的行为必然伴随着一个人对什么是好生活的认识——你这类公共知识分子,看起来勇敢而已„„斗士嘛,其实是胆儿大或敢“疯”。黄依依凭自己的自然直觉感到,安在天是个品质优秀、心性难得的男人,她同样凭直觉知道,与他一起生活,自己的生命会很美好,于是身不由己、奋不顾身地去追„„ 《看风》一开始就铺展得很清楚,黄依依根本不关心什么国家不国家的,还明确表示不喜欢做“保密性质”的工作。但为了自己的追求,黄依依用自己的生命下赌注:她其实并没有把握破解密码,却以破解密码后带走一个人为条件进了“保密单位”。刚才说了,所谓勇敢,就是冲着自己认识到的更高、更好的东西而去,相反,所谓懦弱,就是不愿冲着更高、更好的而去。对于黄依依这样的女人来说,迷恋上安同志这样的人———仅仅就这个人本身来说,不就是在冲着自己看到的更高、更好的而去吗, 那你如何解释她与汪林的关系,汪林被发配到农场,黄依依还去看他,破解密码后甚至要跟汪林走„„ 在黄依依身上,与勇敢这一自然的道德品质交织在一起的,还有自然的善良、正派——你应该注意到,黄依依明确表示,处分汪林而不同时处分她,是不公正的;汪林因为与她的事情被发配去后山放羊,黄依依觉得对不起他,看到他处境很惨,于心不忍„„后来与机要员张国庆的事情更凸显出黄依依身上自然的善良品质:这段关系写得很含混,一方面在非自然的人间世层面展现黄依依与张国庆的关系,好像两人有什么“不正当关系”似的,另一方面则在自然人间世层面展现两人的关系,这时又很清楚,她与张国庆没那种关系,只是出于自然的善良给这个我们如今在生活中都十分熟悉的机要员全国粮票,为他因偶然过失被处分说情——黄依依身上的自然美德还不止这些,她有教养,还虔敬,瞧她好几次拜祖冲之神„„一个人没可能一点儿不虔敬、不正派、没教养,却出色地勇敢。阿炳信赖自然的好人、凭耳朵听得出自然的好人,有自然的“好人”感觉,黄依依就是个自然的好人:善良、正派——如今这种人咱们得打起灯笼找才能找到,因为现代,后现代伦理„„ 又来啦„„算了吧,我挥了挥手打断尚悠,知道你又要攻击我啦„„可汪林实在不咋地哦,你看他那张脸———好像我念本科时的一个老师。 《看风》并非一出悲剧,但我看了后特别心酸,好些天心情都没味道,沉甸甸的——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心酸,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会儿我只能说:黄依依与汪林的关系,凸显的是黄依依勇敢到进入绝境,或者说,勇敢到自我毁灭的地步,因而让我感到心 酸„„很清楚的是,黄依依把汪林当成安同志的替身——你一定记得整个《暗算》中惟一的一场“床上戏”吧,非常节制、有内涵的“床上戏”:酒后的迷糊、清晨醒来的失落,黄依依背过脸去要汪林穿上衣服,汪林非要黄依依看着他穿、非要她看他的身体——那身体怎么让人看得下去哩,黄依依给了他一巴掌„„你把中外电影中的“床上戏”都剪下来比比,有多少像这场戏那样细节设计得有品有味有质地, 我不愿意说,黄依依与汪林的关系是她勇敢时犯了错„„也就是在追求自己的好生活时犯了错,似乎她缺乏分辨、衡量的能力———她是数学家呵,这是精确衡量的结果:勇敢在遭遇痛苦时选择了另一种痛苦„„何况,两人的事情其实很复杂———跟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遇到的事情一样复杂,也就是说:自然地复杂———两人的关系起因于黄依依在痛苦中的迷糊,人性毕竟自然地脆弱„„接下来是精确衡量痛苦后的选择,出事后则是善良的同情心在支配黄依依的行动„„ 密„„还是谜, 就算这样的解释马马虎虎说得过去,我说,你又如何解释:黄依依在汪林叛变(编者注:汪林在与黄依依的关系被发现后,被发配到后山放羊。期间又结识了一位农村寡妇)以后没有离开701单位,反而留下来,连安在天也觉得这是个谜„„还有,安在天安葬了前妻回来,临时伪造了一件礼物——他并不知道黄依依留了下来,根本没为她带什么礼物——送给她,好像有点儿那个意思,小黄拒绝了礼物,把门对安在天关上——黄依依难道不清楚,两人这时已经没有生活在一起的障碍了,用你的话说,“自然地”善良的人恐怕都会问:为什么不是幸福的结局,明明可以是幸福的结局嘛~ 答案得从编导提供的情节去找,不能凭想当然,尚悠说„„可以肯定,黄依依留下来是精确衡量痛苦的结果。但问题是,衡量怎样的痛苦,如何衡量的,我不知道,没想清楚。我只是在想,为什么编导要把安在天对黄依依讲述自己与妻子小雨的事情安排在最后时刻———第二天,黄依依将要随汪林而去,安在天则要“回家探亲”。安在天最后的独白说:那天晚上,他对黄依依讲了小雨死在他手上的经过,这深深地伤害了她——小雨的故事为什么会伤害到黄依依,或者说,黄依依受到了怎样的伤害,难道她从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中破译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痛苦的秘密, 谜呵,是个谜呵„„我说,确实不好理解。不过,也许没那么高深吧,这情节不是编导的败笔,就是故意玩的噱头„„ 是谜,还是密,———高一乐突然插进来„„对不起,我们老外学中文喜欢或者说不得不咬字眼儿。如果是“谜”,就是编导有意迷惑人,让人辨不清、想不明,进而让人迷恋„„所谓“回互其辞,使昏迷也”。编故事嘛,当然得尽量搞出让人迷恋的效果,古有“怀其宝而迷其邦”的说法,如今要迷观众呵。但“谜”终归不过是一时的遮掩,“谜”底终究是要让人或想要让人知道的东西,就像你们古人讲的,要“使民无迷惑之忧”。如果是“密”,就是另一码事„„“密”的古字形仿的是有如堂室的山,隐秘、隐曲的东西就是:看起来是这,实际却是那,让人以为看明白了,其实根本就没明白———说到底,“密”是有意不让人知道的东西„„ 故事本来就是破译密码嘛,《暗算》本身是个隐喻:破译生命的密码。我说。 有点儿道理,但你可以说“生命之谜”,却很难说“生命之密”吧———高一乐说。所谓“生命之谜”不过是说,生命本身让人看不透,或者说生命的真谛本然地被遮掩起来了„„就像我在巴金小说中读到的:“死是谜,有人把生也看作一个谜”———他没说有人把生和死看作一个“密”,因为生命本身并非是有意要秘而不宣的“密”。我是老共产党员,17岁时提前一年入党,我父亲就是干地下党的,从小听他讲过好些干秘密活动的事情。所以,你们可以理解,《捕风》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也最多,我很想听听你们怎么看。 没错,高先生说得对,尚悠说,虽然生命之道既深且微,谁都在经历生命,却不知道其中原委,但生命之道至多可以说是“谜”,而不是“密”。我们这几代人大多是“五四”启蒙精神教出来的,当然只知道有“谜”,不知道有“密”——尚老师说着瞟了我一眼——我们的夫子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如今,自由民主政治伦理对什么事情都讲究公开性,凡秘密的事情都要不得,整天热衷于揭秘„„从形式上看,《暗算》三部曲中,就数《捕风》最具动作性,情节设计得合理、紧凑,还很出奇,峰回路转——正当你以为情节在这里只有了结完事,它却能突转出另一条线索继续编下去„„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好看,实际上,虽然《捕风》情节紧张、动作性强,扣人心弦,我却觉得,《捕风》在《暗算》中最具宁静品质,让人透彻地感到静谧——密者静谧嘛„„《捕风》整个看起来的确慎密、封闭,可以说本身就是个“密”„„而钱之江这个人物至少在戏中给人的感觉整个来说是:“深”„„什么叫“深”,“其静也敛之无余,而其动也发之必尽”,非有至刚至柔之德不能为呵„„ 难道黄依依为什么留下来也是个“密”,我问。 这也许是个“谜”,钱之江的故事却是“密”„„ 这“谜”和“密”是两出戏,扯得上关系么,我说。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安在天不过是另一处境中的钱之江,无论在《听风》还是《捕风》中,安在天身上都重现了钱之江的品质,处境不同而已——当然,处境的变化非同小可:在钱之江的处境中,守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性命,而安在天的守密更多是职业纪律,不是性命危险„„或者说,钱之江与安在天要守的“密”已经不是同一个“密”,但他们的“工作”性质一样,都干“保密工作”,都有使命之“密”。于是,黄依依的生命之“谜”与钱之江的使命之“密”就在黄依依与安在天的故事中相遇了。要解开黄依依既留下来又对安在天冷淡这个“谜”,就得搞清楚钱之江的使命之“密”。可是,即便已经解放了,安在天仍然在保守钱之江的使命之“密”——这倒是个“谜”,而非“密”,结果使得我们最终没法解开黄依依为什么最后会这样这个“谜”。 成为那个终于到达彼岸的黄依依 都作连江点点 一个深秋的晚上,我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里仓皇拜读了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长篇小说《暗算》,小说并不惊艳,甚至谈不上精彩,但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却曾经使我纠结过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暗算》作为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情报工作者的谍战作品,充满了设密与解密,天才与疯狂,爱情与仇恨这样的对撞交错。在那个神秘的边极之地“701”,一群不见经传的天才破解着主宰他们命运沉浮的密码。我对这类题材向来没有兴趣,我的全部收获只是在其中发现了黄依依。她是如此真实,我几乎能够触碰这个女人蓬勃的心跳与疼痛,又是如此虚无,以至于遁入书海便难觅踪影。这个女人,也许存在过,用她的全部青春与才华激荡起一首悲怆的颂歌;更加可能的是,她永远是想象中那个回首脉脉的倩影,唇边挂着一丝若有还无的诡异微笑,对往事轻轻叹息。 作为一个密码专家,黄依依无疑是成功的,她是麻省理工才华横溢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接二连三的破译复杂的敌国密码,并最终将密码之王“光密”收入囊中。但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生命虽然华彩频频,看上去却彻骨冰冷。这个贵胄出身的天才,终其所能,依然无法在懊悖的命运中找到一个支点。701的副院长安在天对她说:你是一个天使。但他说出这句对白的时候,看着她眼神里只有慈悲,没有爱怜。他能够满足黄依依的所有愿望,放纵她成为701最为所欲为的人,却轻捷而有力的捉住她扑向自己怀里的双手,把她最纯洁美好的情感碾碎在指尖。这样一个男人,无论长着多英俊正派的面孔,都无法掩饰他的冷酷和残忍。我 甚至怀疑,他对黄依依的那些溺宠与关怀只来源与渔夫和鹭鹚一般微妙的彼此寄生。他要这个女人永远臣服脚下,当然不能掏出心肝喂她。然而这种心照不宣的和谐,黄依依却偏不买单。 一个女人自信与否,往往可以从她对一个男子的爱恋中源本表达。黄依依从头到尾不遗余力的向安在天展示着自己的爱情,即便他只是捉住她的双手任其踢打哭喊而不能靠近。这种行为的全部前提是黄依依有着西西弗斯一般强大的人格,她笑笑的,有条不紊的兀自热闹的爱着。虽然这种关系让人想起《恋爱的犀牛》中马陆那段经典的台词:“我怎样才能让你明白我如何爱你,我默默忍受,饮泣而眠,我高声喊叫,声嘶力竭,我对着镜子痛骂自己,我冲进你的办公室把你推倒在地,我上大学,我读博士,当一个作家,我为你自暴自弃,从此被人怜悯,我走入精神病院,我爱你爱崩溃了,爱疯了,还是我在你窗下自杀,明明,告诉我该怎么办,你是聪明的,灵巧的,伶牙俐齿的,愚不可及的,我心爱的,我的明明......”黄依依把701闹了个天翻地覆,最终赔上自己的性命,表面上看也不过是为了这么个目的。她挑逗他,她冷落他,她跟别人欢好刺激他,她不吃不睡的折腾自己,只是为了换得安在天的一点反应,气恼、悲痛、哪怕是哂笑。有一个镜头,一贯镇定自若的黄依依忽然崩溃的摊倒在地掩面哭泣:“你告诉我,怎么才能让你知道我有多爱你。我快要撑不下去。”而后,不等安在天来扶,她自己站起来,收敛好情绪,擦擦眼泪送他出去。爱到这个地步,别说回报,连对方的厌恶都不要求,爱让人比死更冷寂。那一刻,心疼这个坚毅如铁的女子,她横下心肠、自说自话、银牙咬碎,她爱上的男人,却以一个无产阶级刀枪不入的大无畏对她小资产阶级情调的缠绵熟视无睹。不是不动凡心,只是心有旁骛。每次送走她以后,便要到妻子灵前絮絮忏悔,他害怕这个激烈的女子会让自己精致的理智如沙滩上的城堡一般溃退不止。然而,未及这座城堡表里如一的毁溃,伊人已如黄鹤袅袅。 有一个古老而落套的励志故事,是说一个青年想要游过英吉利海峡。他孤单的游了很久,都看不到彼岸。无论晴天、暴雨,他都在奋力的向前滑行。终于有一天,少年觉得他永远都不可能到达对岸,于是气竭溺水而亡。他死的那天天阴有雾,云雾消弭,人们发现,其实他离对岸已经近在咫尺。黄依依用生命似乎讨得了迟来的爱情,然而这个结尾,毕竟过于戏剧,其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任它在赤道也不会有丝毫融化。我一直认为是黄依依精心编排了自己的死,死亡如同头上盘旋的乌鸦,带着一丝不期而至的喜悦悄悄降临。被情夫的妻子杀死在厕所里,这种死法并不美好,也不堂皇,却充满希望。它是通往另一世界的一个出口,给逼仄的人生宕开一番新的局面。她应该和我一样,是不相信会有来世的。 一个女人,要有什么样的资本,经历怎样的心灵跋涉才能成为黄依依——一个对现实置若罔闻,矢志不渝的爱情信徒和虔诚的自我崇拜者,是灵魂完美的独舞者。你可以爱她,恨她,唾弃她,却无法影响她,占有她。她倔犟的挥洒青春、才华与爱情,愿赌服输的丢下生命,她的狂热吓走最勇敢的观众,她的身后一片寂静。我艳羡她的气魄与毅力,因为女人爱或被爱的前提都是足够爱自己。她有一份表达,就有一分自信。甚至到后来,安在天如何对她,我想她真的是已经不再在乎,她是爱他,那又如何。他柔声劝她回头,她只是笑笑,这是她的舞台,没人能够打搅。她实际上掌控着全局,她温暖的拂过他冰冻的心灵,她默默阅读他眼底欲言又止的悲伤,她微笑着接受他余生的怀念与哀悼。哪怕他口口声声说不爱她,但自她离去以后,这男人的心中再无波澜,他生命中的全部传奇只有一个黄依依。黄依依在这场非死即伤的争斗中,终究是占了上风。 大多数的女人,在现实中永远成为不了黄依依,她们如扶风弱柳需要过多支撑。她们的 爱情要有柔情蜜意的回应,她们的付出要恰到好处的感激涕零,她们的容颜要适时适度的被人称赞,她们的生活要许许多多的关怀填满。总有中年遇到丧乱婚变鳏寡孤独的女子,生命似已如朽木凋零,丈夫变心、孩子叛逆、工作不顺,样样的哀苦。却不想,这样被别人的需要填满的女人早已如被掏空的蚕蛹只剩幸福的躯壳。有一天流溢在体内的外物一冲而出,便似纷飞的纸片般颓然落地。这不全怪她们,人面花面相交映时,谁不揽镜自照顾盼连连,却不想这样青春娇媚的美人儿终有一天也会伴着鼾声如雷大腹便便的粗鄙莽汉凄惶入眠;爱情来临时,谁不曾骄矜自重满心期盼,但从他人掌心跌落粉身碎骨的痛楚又怎能免;少年壮志时,谁不曾胸怀慷慨想成就一番大事,却不是谁都能追青云直上其势如椽。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磨砺与挫折,也让我们过于现实,毕竟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写就在描写天才的电视剧里,手上的砝码太轻,负气萎顿在地也是一地鸡毛。玉且碎,瓦尽全。最美好的青春、爱情和誓言却最易溜走,留下最琐碎不堪的,慢慢磨折着。但是,也许有些欣赏和赞美,还是应该不遗余力的留给自己,贫病依然,风雨不弃。在心底一个角落,你的形象宛若神明,在这里,你完成对自己灵魂的原始崇拜与安慰,你卸下所有繁复的伪装与虚妄的欲望,你与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达成和解,你宽宥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和事,你成为那个终于到达彼岸的黄依依。 《暗算》:为组织人翻案 中国自“文革”后,反思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在中国的实践时,最流行的主题是批判中共革命的无人性。关于传统道德的失落的哀叹几乎都是在这个主题下展开的。 《暗算》这部电视剧,在前几年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注意,刘小枫、甘阳等人都出面诠释这部作品的内含。甘阳似乎持一个矛盾的观点,一方面他认为阿炳、黄依依等是自然道德的体现者,是值得歌颂的,但同时又赞美有信仰的组织人,特别提到了全球性的秘密组织共济会成员的信仰追求之美。 中共作为有追求的秘密组织,其性质与共济会,是有类似之处。 作为组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依自然感情行事,这可以看成冷酷无情与无人性,也可以看作有崇高的信仰,这本身是一枚钱币的两面。文革后,我们都是从无人性来批判组织人,而缺乏从有崇高信仰的角度来评价组织人。 而《暗算》中的安同志,几乎就是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组织人,他的行为逻辑不是他的自然感情,而是组织的需要。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他可以牺牲他的一切。这样一个人,我们怎么来评价呢,是个无人性的异化者,还是有崇高使命感的信仰人, 《暗算》第一部《听风》,神奇人物阿炳是个自然人,他只知道娘对他好,安同志对他好,他不能理解组织以及组织使命的概念,他的行动是建立在报恩的基础上的,所以他虽然为组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本身不是组织中人,而只是组织的一个工具。安同志是一个组织中人,他操控了阿炳,让阿炳在报恩的观念下为组织工作。 《暗算》第二部《追风》中的黄依依是个天才的数学家,解密工作非依靠她这类人不可,但她只是自然人,具有自然感情,所以她不理解组织为何物。她参与解密工作只是为了获得她的爱情。而安同志是组织人,他的行为不是出于他的自然感情,相反往往是违反他的自然感情的,为了组织需要他可以亲手枪杀自己的妻子,为了组织需要,他也可以压抑对黄依依的自然感情。黄依依比阿炳聪明的是,她终于开始理解什么是组织人,并且开始自觉 地把自己变成一个组织人,这样她留了下来,但不再与安同志发展感情了。 如果说文艺作品一般是歌颂具有自然情感的人的,《暗算》中,自然道德感的代表人物阿炳与黄依依,塑造得很可爱。但《暗算》也塑造了安同志这样一个组织人的形象。在自然人与组织人的激烈冲突中,我们似乎也理解了组织人的行为逻辑。安同志是不会闹情绪的、安同志是不会感情用事的,他是真正顾全大局,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于达成组织的目标。 组织人的最重要基础是信仰,没有信仰,人都是会顺从自己的自然感情的。只有在崇高的信仰的基础上,人才能压抑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变成一部机器上的螺丝钉,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一个事业没有组织人,几乎断无成功的希望。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人都是闹情绪的天真小孩,只有组织人才是能克制自己达成使命的成年人。安同志就是一个从不感情用事的组织人。 《暗算》第三部的《捕风》,直接描写了地下工作者,也就是组织人的行为方式。一个伟大的事业,如果没有一大批把信仰放在自己生命之上的组织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人是远远比自然人自觉与完善的人。 在为组织人翻案之点上,《暗算》揭示了中国共产革命纯洁性的一面。在自然人与组织人激烈的冲突中,我们看到了革命的逻辑、组织人的逻辑,以及组织人的信仰与牺牲精神,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革命者的精神追求。 《暗算》不是简单化地讴歌中国共产革命,也不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作品。但实际上它为那些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作了一个最有力的辩护。 一代组织人的理想主义行为,不是简单的丑化与漫骂就可以一笔勾消的。历史是非常复杂的,理念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要太小瞧了我们这些理想主义前辈--组织人。 有信念是一种自然的道德品质, 尚先生,你的说法听起来满有道理———高一乐说。那么,你觉得,《捕风》的意图不再是体现某种自然的道德品质了, 非也,哈哈哈哈———听到高一乐夸奖,尚老师好像有点儿飘飘然起来,挪动了几下身子,装模作样呷了两口咖啡,然后用对老外说话时特有的慢调子说:编导当然也让钱之江身上凸显出某种自然的道德品质。你一定会马上问我:是什么嘛,嘿嘿嘿嘿„„我要说„„是:节制、审慎。首先体现在表演上:谁都看到,钱之江这个角儿难演得很,即便剧情编得妙,演得不好也会搞砸„„云龙———别人说我是他的“粉丝”,其实,我是他所体现的自然道德形象的“粉丝”———演得多有节制,分寸拿捏得多到家呵,充分体现出咱们古人所说的审慎品质,这品质可不是常常都能见到的喔„„搞政治、尤其搞革命这种非常政治,太需要这种品质啦„„我遇到好些年轻人,蛮有政治热情,却偏偏没这品质———说着又笑着鬼脸瞟我一眼。我的意思是,审慎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本来也是天生的,因而也就是自然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你培养咱们小万试试看„„我刚才说了,从编导设计的剧情到演员的表演, 整个儿突出的是钱之江的“机静”———“心密而机静,经世之才”呵。难怪连代主任(编者注:《捕风》中负责审讯钱之江等人的国民党特务头目)也非常欣赏钱之江,如果钱之江不是共产党,代主任说过,一定会重用他„„ 说得好呵,高一乐打断尚悠,不过,我觉得,还有信念„„信念,钱之江有信念呐———有信念算不算一种自然的道德品质, 信念,呃„„这东西咱们中国古代„„好像没有哦„„尚悠一时接不上话,埋下头去像要品咖啡。 我是过来人,高一乐见状赶紧接着说,在我们捷克,如今还是有新党员不断涌现出来,但在我这个老党员看来,大多谈不上真正有信念,至多算有寄托„„钱之江有一次同唐一娜说到信念与寄托的差别,我印象很深,他的原话大致是:有信念意味着你为那个更高的东西献身,有寄托意味着某个更高的东西为你服务。钱之江用这种自我理解把自己与周围的其他人区分开来,这无异于在区分少数人与多数人:少数人是有信念的,多数人是有寄托的„„要多数人有信念,不仅没可能,恐怕也没必要,非让多数人有信念的话,整个社会就发高烧了。但一个社会里的少数人没信念,整个社会就会贫血,虚飘飘得像失去舵手的航船,在大海上一会儿被西风吹向东边、一会儿被东风吹向西边。在我们捷克,过去是要让所有人都有信念,结果使得昆德拉那样的自然德性在现代之后风行起来,多数人没了寄托、少数人没了信念,整个国家被西风吹着一窝蜂追仿美国,而美国实际上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多数人和少数人都不清楚„„多数人不清楚倒也自然而然,我们的少数人也不清楚,从而不审慎、不节制,那就惨喽„„ 所以,现在我忒儿„„喜欢跑到中国来住——高一乐特意摹仿了一下京腔,冲着尚悠莫名其妙地笑了笑,然后接着说,《暗算》让我想到的就是这个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问题——阿炳、黄依依都算是多数人,尽管一个是乡镇上的底层人,一个是当时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钱之江才是真正的少数人——《看风》在这个三部曲的中间,刚好是多数人与少数人关系问题打结的地方。《听风》的戏重点在多数人身上,我们知道,很多人参加革命工作,其实并没什么信念,至多有自然的美德„„没关系啊,少数人有就行了„„重要的是,少数人懂得看到多数人中的自然美德和凶德。尚老师刚才说到自然美德,我完全同意,仅想补充一点儿:所谓自然美德,也指“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品德,但“仁者见之”、“知者见之”——未必你们没看出来,《听风》和《看风》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安在天很会看人,以其“慈祥恺恻之心”发现阿炳,以其“明辨精详之见”相中黄依依,无论别人多么不相信,他总坚持自己看人的眼力。《捕风》的戏重点在少数人身上„„《看风》则是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纠缠不清——看看我们捷克的后现代社会,告诉你们吧:多数人与少数人混而不分,各自都不清楚自己,还经常把自己搞错。从前我们讲党群关系,党员当然是优秀分子,但优秀分子永远都是少数,哪有全民优秀的国家,群众嘛„„自然是多数人,可如今在我们捷克,你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谁是群众„„ 哈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咱们尚老师最像个党员啦,可他偏偏„„哈哈哈哈„„ 尚悠连忙用手按着我的肩,一脸严肃地说:开玩笑要分时间、地点、场合,人家高先生在说正经事。 我们可以来回忆一下安在天所讲述的他与小雨的故事的要点,高先生接着说。虽然安在天与小雨已经一起生活了不短的日子,小雨却不知道安在天真正的身份,也就是说,安在天一直对小雨保守秘密——这可以说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保守自己的秘密,为什么要保密,按我自己的体会是,让作为多数人类型的小雨知道这秘密,会害了她——告诉你们我自己的经历吧:当年我入党后好些年,我妻子都不知道我是„„那个„„后来出于工作需要,安在天向小雨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安在天说,小雨听后哭了整整一个晚上„„请注意,哭了整整 一个晚上呵,对一个女人来说,这相当于哭了整整一生,因为这是为自己的整个一生命运的改变而哭~对于小雨来说,生活本来只有“谜”,没有“密”,如今却被拖进了“密”,她必然会因为“密”而死„„但实际上是为安在天而死„„这也是一回事,安在天就是“密”本身嘛——小雨死那场戏很短,却设计得好极:小雨喊出“开枪,一、二、三”,声调并非高昂,而是轻柔,尤其最后的“三”,缓慢而轻柔得简直就是一生的温柔都在里面的低唤,好像在最后说一声:“我爱你„„开枪吧”„„ 这比我所看过的电影里所有高呼“向我开炮”的场景都真实„„感人,我也有些激动起来。 你的意思是,所谓“保密”与这类少数人类型有关系,——尚悠收起了刚才的得意,一脸严肃,还点燃了一支烟。 在这段故事中,小雨的生命之“谜”变成了安在天的生命之“密”,高一乐说,所以她在剧中非那样死不可。生活对于黄依依来说,与小雨一样,本来只有“谜”,没有“密”。安在天讲述的他与小雨的故事,在我们听起来至多是个“谜”,甚至是有人在网上说是情节破绽:都“解放了”,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在苏联,但在安在天那里,这可是个“密”呵„„安在天用“谜”一般的叙事讲述了一个“密”——黄依依属于女人中智商忒儿高的一类,她真正要破解的不是蒋匪的密码,而是安在天身上的“密”„„一旦她破解了这个“密”,自己的命运就彻底地被改变了。 哇„„这样看来,《暗算》三部曲还另有妙道哦——尚悠从椅子上直起腰来,咱们中国人看不出什么名堂,你这个老外反倒能看出点名堂,真像后现代理论说的,需要他者的眼光呵。高先生,你的说法让我想起《庄子?人间世》起头三个对话,就像是三部曲,全涉及生活中的巨大难题:颜回问的是,如何才能与刚愎自用的君王相处;叶公子高问的是自己作为国使如何与敌国君王打交道;颜阖问的就更惨啦:作为一个贤人,他得去给一个天性有凶德的太子当傅保。尽管三人都是贤人,如今“不得已”要涉足过于艰难的人间事,该怎么办,要是换了我自己,早就一身冷汗„„让我困惑的是,第一段对话是颜回问仲尼,第二段对话是叶公子高问仲尼,到了第三段对话,仲尼不见了,变成贤人颜阖与大夫蘧伯玉的对话,被问的人由高而低——我老在想:仲尼哪去了,为什么直到最后仲尼才又出场,我一直以为,这是个“谜”,现在看来,八成是“密”„„这些对话涉及的毕竟都是国家大事呵。所谓“保密”当然指关乎社稷的事情,像《楚辞?九章?惜往日》里面说的,“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这里的所谓“秘密事”,按朱熹的说法就是“国所秘之密事”„„按咱们小万的说法,国家主义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喽,他刚写了一篇论文——“论先秦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萌芽:以孟子和韩非子为中心”„„论证“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说法是专制的表现„„ 我刚要抗辩,尚悠比了个stop的手势,接着说:不过,高先生,代主任也有信念啊,他并没有要保密呀„„ 没错,但他的信念在一开始也是要保密的;再说,代主任自己讲得很清楚,他与钱之江的信念不同呀„„刚才你俩都夸《暗算》有真实感,我不反对,但我觉得,《暗算》中仍然有败笔——从真实感来说的败笔:你们看那个老年的安在天,装模作样,演员也不像是同一个,配音也假兮兮的„„ 不对,很真实,我禁不住插话说,因为安在天退休时已经后现代了嘛„„你看他居然坐在躺椅上,以后现代的上海外滩为背景留影———老革命会这样留影„„ 别扯得太远,尚悠打断我,还是来搞清黄依依为什么留下来这个“谜”,高先生,为什么安在天说,他讲述的与小雨的故事会深深伤害了黄依依,他怎么知道,难道因为黄依依从安在天与小雨的事情中得知安在天是搞秘密工作的,她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了吗~ 我在想,钱之江身上会不会有双重的“密”。表面上的“密”是他当时的特殊工作,另一层“密”是什么,我不清楚,而且不清楚钱之江自己是否也清楚。只是,《暗算》的整个 故事都以“秘密工作”为背景,这让我想到西方思想史上的“秘密”和“保密”的问题。 西方思想史上的“保密”与“揭秘” 西方思想史上也有“秘密”和“保密”,没搞错吧,我说,从来没听哪位老师讲过,也没从西方人写的思想史中见到过呵„„ 18世纪的德国剧作家莱辛写过一部对话作品《恩斯特与法尔克:对共济会员的谈话》„„ 就是那个写《汉堡剧评》、《拉奥孔》的莱辛,我问。 没错,他还写过好些剧本,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剧作家。《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可以说是部小品剧,主题是共济会员为什么要保密。当然,莱辛说到的保密,与后来革命党的保密不同——严格来说,革命党没什么可保密的,保密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恐怖统治,革命党的目的光明正大;18世纪的莱辛所讲的共济会是个秘密组织,革命党性质上不是秘密组织„„ 慢点儿———尚悠说,你说的„„不,莱辛说的这个“共济会”就是缔造了现在自由民主宪政原则及其普世价值的哪个共济会, 历史上还有过别的共济会吗,如今的Constitution(宪政)这个语词,本来是共济会的用语,指共济会为自己这个组织订的章程„„共济会最早在英国出现,后来在美、法、德等地兴起,18世纪后期已经几乎遍布欧洲,有很多分会———左中右都有,各自都有自己的Constitution。 这么说,自由民主宪政是共济会搞出来的,我向尚悠要了支烟点燃,尖起耳朵听。 那不能这么说,只能说,自由民主宪政的形成与共济会有过不可小视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桩著名公案嘛:美国立宪时,谣传国会议员中好些是共济会成员„„《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就提到这事„„扯远了,回过头来说莱辛的小品剧吧。莱辛本来很想加入共济会,因为,共济会的目的是要清除人间世所有的恶——这目的对于少数有血气的人来说从来就非常有吸引力。莱辛当时在汉堡,汉堡的共济会分会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没批准他入会,他转到柏林,向那里的共济会分会提出入会申请。就在柏林的共济会分会决定吸收莱辛入会时,他却偏偏不入了,随即写了《对共济会员的谈话》——为什么莱辛不加入共济会了,这是一个“谜”还是一个“密”,„„《对共济会员的谈话》是一个资深会员与一个想要入会的年青人之间的对话,共济会在当时是秘密组织——也许现在还是,因此,这个资深会员与想要入会的年青人谈的话题主要就是:为什么共济会要保密。共济会被后来的启蒙知识人看作理性、自由且“看不见的教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则把共济会看作新兴知识人志同道合的组织——据说,共济会的真正秘密是„„ 真可惜,没有中译本,我没读过„„尚悠还没等高先生把话说完,就冒出一句。 有中译本也未必读得懂,我在德国留过学,看德文没问题,这篇作品的德文我在1968年就读过,后来又读过多遍,迄今不敢说读懂了,仅仅知道,这部作品说的是双重的保“密”。难读懂的原因是莱辛的写作方式:用揭示秘密的方式来保密。共济会有自己的秘密组织的规矩、章程乃至联络方式(比如说暗号之类),对话在师傅(共济会称分会会长为“师傅”)与门徒之间进行,门徒想要知道共济会的秘密———师傅告诉他:什么是共济会的秘密。从表面上看,这个秘密就是“保密”:保守共济会的组织这个秘密,可我看来看去,总觉得还有个更深的共济会的秘密被这个揭密的过程隐藏起来了„„ 妙~尚悠说,《庄子?人间世》开头的几个对话都可以看作是师傅与弟子的对话,我在读的时候同样有这种感觉——在传授秘密的过程中,某个更大的秘密被隐藏起来了„„不过,高先生,你能简单说说,共济会是怎么回事,它的保密性质究竟怎么回事儿,清除人间世所有的恶,这目的伟大而崇高,干嘛要隐藏起来——这究竟是个“谜”,还是个“密”, 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发现,中国的学者喜欢把封建与专制连起来用,动辄就是“封 建专制”„„可封建与专制是两码事呀:在西方,封建是中古后期的政制形式,所谓“专制”———正确的名称应该是“绝对王权”政制,16和17世纪才出现„„那个时候,宗教改革运动把传统教会搞得四分五裂,人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以刀枪相向,内战打得一塌糊涂。所谓“绝对王权”指君王在下辖地域内独有最高主权,首先针对的就是搞武装冲突的宗教派别,从政治领域排除教派权力,最低限度地为国家的和平和秩序提供保障,这就是所谓“国家理由”。绝对王权国家并非无法无天,国家有所谓“基本法律”,君王也得对自然法负责;但如此法制把政治与道德,宗教分隔开来,直接的后果是个人被分割成外在之人和内在之人———或者说被切割成公、私两半:一方面是如今所谓法律面前政治上平等的公民,不再受中世纪式的封建等级制身份结构的制约,但得按“公民理性”或者说国家理由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私”人,可按个人良知来决定自己信什么,国家不管也管不了,但个人不得以上帝名义提出任何政治诉求„„作为交换,君王主导的这个法治国家为每个公民提供保护,就像我现在拿着护照到中国来会朋友,护照上由捷克政府外交部写得很清楚,我受到捷克这个国家的保护;反过来,倘若你要在这个国家中生活,就得顺从提供保护的君王———如今叫做国家„„在思想史上,这就是著名的所谓“保护”与“顺从”的理论„„所谓信念自由,本来的意思是:个人得把自己的道德,宗教认信隐藏在“内心密室”,in secret free(秘密地自由)信仰„„不过,这并不等于“保密”,像你们“文革”初期打派仗时人们对自己属于哪派得保密那样,以免被敌对派暗算———“保密”指的是,倘若有人认为以国家理由为理由搞无道德的政治要不得,非要让自己的个体认信走出“内心密室”,进入王权专有的政治领域,就得秘密行事,对自己的行动保密。后来的启蒙运动实际上就是要扩大个人信念的政治空间„„秘密与启蒙、揭露与守秘,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一大问题呵,你们的西方思想史老师不讲这段, 共济会的两种“秘密” 我们的思想史界呵,尚悠说,无论研究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基本上还在启蒙梦想中没醒过来哩„„不过,这个话题不谈为好,免得咱们小万这样的人听了不高兴„„高先生,你刚才说的,倒让我想起近代自由主义理论先驱对内与外、私人与公共的区分,由此提出了自由的权利诉求„„不过,思想自由、良知自由的问题,古希腊的时候就有喔„„西方的近代史史书上的确提到各种秘密结社、秘密教团,共济会不过是其中最有历史影响的,但古希腊贵族政制衰微时就出现过秘密团体,这与近代的———比如说共济会有什么不同, 莱辛不仅是个剧作家——高一乐说——也是大学者,用今天的话说,是个文史学家,他长期待在一个老图书馆里整理善本,不时以“历史与文献”为题发表一些据他说自己整理出来的善本书稿,其实有些东西根本是他自己写的„„不过,为了写《对共济会员的谈话》,莱辛倒下过一番功夫考索共济会保密性质的来由„„共济会起初在英国是一种行业会,所谓“保密原则”不外乎是谨防门派的手艺绝活外传。大约到了18世纪的时候,开始出现“思辨的”共济会,也就是新兴知识人的行会,并很快风行整个欧洲大陆,据统计,18世纪40年代,仅法国就有200多个分会——这时,共济会分会的保密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么说来,共济会员起初不少是如今所谓搞自然科学的知识人,尚悠问。难怪我们好些启蒙知识分子是学理科出身的„„理论物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化学、基础数学之类„„这类人一转到人文领域,尤其政治思想领域,脑子往往直愣得很„„ 我听了很不高兴———因为我本科念的就是理论物理———顶了尚悠一句:你知道“假舅舅”的领导(编者注:《捕风》剧中的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彩云”)是学什么专业的呢,看他那满头的白发和资深的眼镜,没准是学康德伦理学出身的哩。 高先生完全没听懂我俩在说什么,只能接着自己的话往下说——在共济会中其实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秘密:一种可以说是形式的秘密或保密原则,也就是共济会组织的具体规定、 行内规矩等等„„后来有共济会员退出,这些形式上的秘密早就外泄,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另一种性质的秘密可以叫做内在的秘密:秘密的共同信念和感情,也就是共济会员因接受秘传的信念而产生的一种特别的生存感觉„„共济会的“兄弟们”不分国籍、民族、社会等级差别,都是“同志”,就像警犬和耗子那样,都为共同的圣殿工作,从而形成一种超乎自然伦常的道德感情——我不清楚后来的“国际歌”与此是否有关系,总之,共济会的秘密信念营构出秘密的共同情感,使得会员兄弟们有一种秘密的自足感,活起来觉得非常充实„„难怪梵蒂冈教廷在1738年发出教宗诏书,“谴责和禁止”共济会,因为,共济会简直是在与大公教会争夺灵魂嘛。 清除人间世所有的恶,这目的很伟大呵,为什么要保密呢,还是搞不懂,我说。 要到达这目的就得搞大政治,但王权国家禁止宗教团体或类似的团体涉足政治,共济会的保密性质首先就在于保护自己的这种相当政治性的诉求———这种意义上的保密,相当于钱之江当年的保密,解放以后,这种性质的保密就没必要啦。这种性质的保密尽管从历史过程来看具有暂时性,但在当时却具有意想不到的意义:如此保密实际上营构出了一个秘密的新社会———共济会内部的社会,而共济会希望这个秘密社会将来成为人类生活的普遍形式,因为,这个社会才是道德的社会,自由和平等是首要的道德„„共济会的原文直译的话就叫“自由工匠”,有free这个词„„你们已经很难体会得到———我相信钱之江和安在天就能体会到:起初内在的秘密感觉的确是一种颇为美妙的自由感觉,在一个秘密的道德共同体内才会有的感觉,一旦与共济会内部的平等情谊连在一起,这种感觉就更为美妙得„„ 明白啦——我一拍桌子说,这不像是自由主义了吗,黄依依根本没受什么伤害,她破译了安在天身上的密„„且听我道来——我故意卖关子,慢腾腾吸了口烟——通过小雨的死这件事,黄依依终于明白,安在天是个使命人,对他来说,与使命维系在一起的信念情感高于自然情感。黄依依终于回过神来,从安在天身上得不到自然情感,得到也靠不住,向那个苏联人开的一枪不就是证明,安在天的爱情在使命,要与安在天结合,就得与安在天的信念或使命结合„„所以黄依依决定留下来当破译组长,成了少数人„„什么叫“少数人”,不都是从多数人中冒出来的嘛„„ 觉悟得蛮快哦,尚悠说„„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高先生说。内在的秘密感觉基于共济会的工作使命,也就是说,共济会要让自身的生存方式最终成为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反对道德与政治的分离,尽管眼下这还是一个需要保守的秘密,但这个秘密最终是要走向公开的,一旦整个国家„„不,应该说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获得了彻底解放——摆脱“专制”,这个内在的秘密就见光明啦„„其实,共济会在18世纪兴盛的时候,教派内战已经过去100多年,“专制的”国家理由早已不成其为理由,但绝对王权式的国家形式还在„„或者说专制还在,共济会要保守的真正秘密就是反专制——所谓反专制,意思是从道德上、政治上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区隔,弥合因民族、国家和封建等级残余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分裂”,促成人类一体的大同社会;“人类”这个词我们如今用得很普遍甚至很随便,其实,这个词是18世纪才开始流行„„因此,共济会的保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掩护自己的政治诉求由内而外、从道德自由向政治自由推进„„ 难怪不得,尚悠说,启蒙主义者们无不具有高昂的道德热诚„„ 暗算》,你使我今夜无眠 作者:微蓝 认识《暗算》是一个偶然,而且是在电视剧和柳先生早已风靡中国近两年之后的2008年早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电视连续剧对我而言成了一种奢侈,于是,家里堆积了无数碟片,大多数仿佛只是一种收藏,或期待着“某一天”的闲暇能来临,只是这个“某一天”总是姗 姗地、匆匆地,擦肩而过的多,真正拥有的少。今年早春,频繁地往返于上海和欧洲,也由于我的一个毛病――在飞机上看文字读物必然晕机,所以Lufthansa公务舱提供的这一季的电影已经被我全部看遍。于是,当再一次准备行囊时,《暗算》就这样被收进了电脑包,仿佛是一种天意。 无法形容这部片子所带给我的魅惑,它使我放弃了在机上睡觉的打算,从开始播放至飞机降落,连续看了将近10个小时,之后在旅途中的每个城市的每个午夜,它似乎都是我内心期盼的一种牵挂,直至终于在回程的飞机上完成了全部。 但心灵的震撼和骚动却从这一刻起从未停止过。经过了十多年打磨,早就被贴上了“Professional”的标签,在这个标签下的“展品”所展示的永远是理智、规范、标准、严谨、精确和效率,而所有属于文化和艺术的热情、灵性、想象力和浪漫的元素,早就被尘封在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我以为自己除了一身铜臭气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了,却不知也终于有这么一天,因一部电视剧,可能还会被很多人贴牌成“商业化”的电视剧,在不经意间撩拨起敏感而柔弱的心弦,那一份悸动,似静水微澜,一叠叠、一圈圈地荡漾开去,“风乍起,催皱一池春水„„” 无法不喜欢《暗算》,因为她的精致、因为她的唯美。《暗算》的画面是绝美的。虽然是一部电视剧,但是构图、色调和色彩上的精心构思,低调的影像因局部光和影的巧妙运用以及镜头表现出的纵深感,却给人一种胶片电影的感觉,再加上怀旧感的处理,在我们面前一副唯美的画轴被徐徐地展开。长着青苔的石板路,雨点在积水中滴落绽开的涟漪,重重的深邃庭院,挺直的萧瑟树林,裙裾飞扬间那一点亮红„„.就这样鲜活地舞动在我们眼前。 《暗算》对声音的处理是匠心独运的。主题乐曲或激昂、或婉约、或悲怆,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力。而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在配乐上的精细策划。片头音乐中的打击乐伴军乐式的风格昂扬中些许神秘,一下就抓住了你的心;听风中的笛子和二胡的完美演绎,如泣如诉,也仿佛令你置身在故事的发生之地,恍惚间似有那丝丝缕缕的风在你的发梢掠过;看风中乍听到手风琴声的瞬间,在那丝惊异之后,却只能深深地叹服~手风琴,这几乎已被人们忘却的乐器,在故事发生的年代曾如此广泛地流行着,特别是伴着前苏联歌曲舒展的旋律,试想在这儿还有哪一种乐器比手风琴来得更贴切的,捕风中更多运用了管弦乐协奏的方式所表现的大气磅礴、悲怆激昂和主人公钱之江的人格、风华和情操相呼应,丝丝入扣。《暗算》在声音上的匠心还远不止这些,雨声、泉声、珠算声,都被主创人员仿佛是在不经意间信手拈来,但对此人、此景、此情而言,却又如此地妙到毫巅。 记忆中,彷佛不曾有过哪部电视剧在道具上如此下过功夫,从服装、场景布置、道具制作选择上,无不透露者制作者力求完美的境界。特别当我捕捉到捕风中几个场景里的字画时,我彻底折服了~钱之江家里悬挂的柳宗元的七绝《江雪》,七号楼会议室里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七号楼钱之江房间中悬挂的条幅“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死”,出自明朝顾了凡大师的《了凡四训》。这些书法在捕风的场景中出现,或暗喻、或影射、或嘲讽,细节之精致和完美已至极限。只是芸芸众生,奔热闹而去的多,主创们的煞费苦心,大抵也需要些“人不知,而不愠”的气度,而于有心人而言,一如品茗,颊齿间的那抹芳香,值得你在心领神会间,去慢慢品味。 《暗算》台词的功夫是另一个精致和唯美的极至,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其中尤以捕风为最。每一次的剑拔弩张、唇枪舌战之后的短暂休场,在松一口气、回味过来的时候, 我禁不住自问,需要什么样的学富五车、融会古今、学贯中西、才思泉涌才可能积淀、升华出这样的文字,~这些文字使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力量、智慧和绝美,它令你几乎不能呼吸。这台词,是如此地挥洒自如,所谓嘻笑怒骂皆文章;这样的台词,是如此地举重若轻,油盐柴米中暗藏机锋~有时忽发奇想,如果将捕风演绎成一部话剧,大抵都不需要作太多的改变吧, 扫掉这撮废末的,将是黎明时最初的阳光。 其实《暗算》的剧本相当之差,简直无以复加,编剧再三修改,也改不掉原著的诸多弊病。这是一份描写革命时代的剧本,但就像所有其它那些几经改编的革命文艺一样,在革命时代的原始语言中,它从本质上就是一份极端反革命的剧本。 在这份本来应该是颂扬无名英雄的剧本里,凡人都是卑贱的,天才都是高尚的。革命就是天才的活计,没有天才就没有胜利。但天才们并没有怀才不遇。剧本告诉我们,他们根本不懂革命,也根本不愿革命,只有通过革命者安在天伪装成其父兄的努力,他们才终于出山。在安在天的层层诱惑下,天才们略施妙计,便保证了革命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是,剧本又告诉我们,由于天才充满人性 , 换句话说,也就是充满弱点,而革命者却充满鬼性 , 为了革命不惜任何代价,于是天才们必须死,革命者一定生。这不仅是一死一生而已 , 简直就是革命者以天才们的死来换得了自己的生:在组织的关怀下,阿炳被妻子逼得自杀,黄依依则干脆被疯子打成植物人。我们都知道,作者真正想说的是,革命者安在天如此暴怒如狂,也不过只是追究了两个凶手的罪恶;他将永远无法甩脱自己的罪恶,和滋生他这种革命凶器的严酷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罪恶。 在这份本来应该是盛赞天才无敌的剧本里,天才们又都是无能的。同样无能的革命者本可以伸出巨掌,将他们救出苦海,却选择了冷眼向洋,任其生灭。天才是心理残缺的人。阿炳不让马吃草却叫马儿跑,夜夜和衣而眠,苦等天上掉儿子。剧本告诉我们,正是在他和组织的双重压力下,林小芳以外遇求子,才造成了最终的悲剧。而安在天在阿炳婚后,一直对他不闻不问,直到他死了,才突然发难,以革命的名义,进一步逼死了林小芳。换句话说,革命者是一点好作用也没起;黄依依生性风流(作者想必忘了,她的青春岁月是在美国社会气氛最为萧索肃杀的麦卡锡时代度过的,她在彼时彼地也一定是个异端中的异端),一意孤行,她对革命者安在天一见钟情,并抱着与其私奔的幻想来到保密单位701,结果凤求凰而不得,退而求其次亦不得,与培训中心主任汪林(这是作者为了证明制度的非人性,而着力塑造的一名生活苦闷、了无长处的共产党干部)的艳遇最终成为死结,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安在天及其革命任务大踏步的前进,而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却大踏步的倒退。剧本告诉我们,正是在安在天见其心死而不救的铁石心肠,造成了黄依依最终的悲剧。而小雨之死在悲剧末尾的重现,只不过是革命者害人害己,一生无能的最后注脚。 大家看看,不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吗, 和一切以翻案为纲的大小翻拍剧相比,《暗算》本来是一份相当格式化的反革命电视剧剧本,完全没有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摄成的电视剧竟然变成了一部沉郁而雄浑的革命史诗,不能说不是“人保活”的切实反映。是《暗算》的导演、监制和演员齐力撑起了这一张毫无疑问是反革命的文艺黑旗,并用他们的血将其染成了鲜红灿烂的颜色。在这种意义上, 电视剧《暗算》无疑是富有革命性质的。 在这场革命中,作为导演、监制兼演员,柳云龙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在这些努力里面,将第三部《捕风》置于前两部之后放映,尤为点睛之笔。如果没有第三部对三十年代共产党人斗争生活的描述,前两部中再好的表演也将成为白费,因为它只是单调地把革命者重塑成冷冰冰的国家机器,把他们的信仰雕琢作要人命的金刚无常,而全不解释革命者是怎么来的,国家是怎么来的,哪里来的信仰;也不解释为什么要有革命者,为什么要有国家,信仰是什么东西。而这些正是第三部的内容。 正是因为有了第三部,前两部的铺垫才有意义,《暗算》才成为一个丰满的剧本,一本完整的故事,一段可信的传奇;也正是因为有了第三部,全剧末尾响起的国际悲歌才有意义。老年安在天躬着身子,慢吞吞地在上海摄影棚的大街上踱步,他向远处望着,望着,街上突然闪出了从反动派追剿中靠易容术和同志掩护死里逃生的父亲钱之江,刚刚在黄包车里坐定,突然被一路跑来的小安在天撞到了。小家伙转眼跑开,车子缓缓前进,父子两人短暂地对视了一眼,这一眼那么短却又那么长,一直看到了安在天的老年。他躬着身子,慢吞吞地在街上踱步,在父亲的注视下笑着,又慢吞吞地走开了。在这一整段场景中,扑面而来的国际歌声,是激昂雄越的天外之音。 不仅是《国际歌》的运用,整部《暗算》的音乐处理都十分到位,就像各角色的选择和柳云龙的发挥一样,气闲神定,举重若轻,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正是他们英雄般的演绎,把丢弃了的理想再度拾起;正是他们英雄般的演绎,让遗忘了的英雄重归故乡;正是他们英雄般的演绎,使一部唯天才论的庸俗反革命戏最终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也使我们明白了物极必反本来是自然的真理。因为革命者是真实存在过的,也是真实存在着的,就像这个国家,就像支撑她的信仰,就像热爱她的人民。任何意图诋毁他们的文艺作品,不论是苦口婆心长篇大论,还是循循善诱口口相传,到最后的最后,都只会变成一撮永远无人提起的垃圾废末。扫掉这撮废末的,将是黎明时最初的阳光。
本文档为【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6
浏览量: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