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超声检查规范

超声检查规范

举报
开通vip

超声检查规范PAGEPAGE-1-超声检查规范一、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检查方法】动脉: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表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m。3.探测下肢时:选...

超声检查规范
PAGEPAGE-1-超声检查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一、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检查方法】动脉: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测上肢时外展、外旋各45-90°。探测下肢时,略外展、外旋,探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采用俯卧位,探测足背动脉时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并屈髋、屈膝足平放体位。2.探测上肢时:选择7.5-10MHz的线阵探头,一般扫描深度为3-4cm,彩色增益为50-70%,取样容积宽度1-3mm。从锁骨下动脉开始,在腋前探测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探测肱动脉,依据血管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投影探测尺、桡动脉,探测深度为2-3cm。3.探测下肢时:选择5-10MHz的线阵探头,扫描深度根据受检动脉深度及受检者胖瘦情况变化,一般髂外动脉深度为5-8cm或10-12cm,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时,深度设置为2-4cm左右,探测时应从股动脉开始。如果临床上怀疑髂动脉疾病则应探查髂动脉(禁食8小时)。4.探查顺序:首先获得最佳二维图像,在最佳图像上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然后在彩色血流图上取多普勒频谱。若动脉存在狭窄,则判断程度。静脉:1.体位:上肢取仰卧位,下肢可采用立位、仰卧位、坐位等。一般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仰卧位,腘静脉及小隐静脉采用站位。2.探头:髂静脉采用相对低频探头,3-5MHz,余采用5-10MHz。3.探测上肢静脉:(1)浅静脉:根据浅静脉体表投影位置,首先纵切,探查的顺序可依顺行法或逆行法。纵行探查后,将探头转90度,横切探查。(2)深静脉:按照伴行动脉指引首先探测锁骨下静脉逐渐向远侧段探测。4.探测下肢静脉:(1)浅静脉:大隐静脉从入股静脉处向下追踪可探查全程,在入口处可见隐股静脉瓣。小隐静脉从入腘静脉处由近及远根据其解剖走行的体表投影探查。小隐静脉入腘静脉前有一较长段在筋膜下走行,位置较深,要注意与深静脉鉴别。(2)深静脉:首先从腹股沟开始确定股总静脉位置,然后按照血管走行或伴行动脉的指引依次以常规探测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5.注意静脉窦处为血栓好发部位,要仔细探查。6.内径测量尽量在短轴上测量,断面为圆形。7.测量位置:髂外静脉在远心端1cm处,股总静脉及股深、浅静脉在汇合为股总静脉处的近心及远心端段1-2cm处测量。8.下肢静脉探测时,常须做探头加压试验,人工挤压检查段远侧肢体试验以及valsalva动作等。【检查内容】1.二维显象(二D)(1)血管的位置:包括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无血管成对移位、异位及受压等先天畸形或继发性改变。(2)管壁情况:内膜是否光滑、连续,动脉壁是否为三层,有无夹层;与邻近血管有无异常通道;管壁有无附着斑块,斑块的位置、回声、大小等。测量管壁的厚度。(3)管腔情况:观察它们的通畅性,有无狭窄及扩张,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探头加压静脉是否可压闭等。2.彩色血流显象(CDFI)观察血流方向、充盈情况、彩色的强弱,紊乱信号的颜色。以颜色表示方向,以色彩亮,暗反映流速。五彩镶嵌为高速湍流,充盈缺损考虑异常,无血流信号则考虑闭塞。3.多普勒频谱显象(PW及CW)包括频谱方向、幅度、亮度、频窗等。从形态及定量两方面分析观察:(1)频谱形态是否正常。(2)各种定量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常用的指标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较粗血管的血流量测定(至少分析6个以上心动周期)等。 【注意事项】1.常规检查时应由血管的近心端向远心端逐步扫查。先纵切后横切,保证对血管全方位的检测。2.探头始终与皮肤表面密切接触,移动范围与距离要适当,必须保证血管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这是血管超声的最基本要求。3.检查下肢血管纵切时超声束入射方向常是由前内向后外。4.检测中应该注意两侧对比,了解左右是否对称。5.静脉检查时:(1)要注意探头放置压力适当。(2)四肢静脉变异较大,防漏诊、误诊。(3)设置相应的低流速标尺。6.彩色多普勒显象(1)注意调节适当的血流速度标尺、增益。(2)缩小彩色框及改变彩色框倾斜位置。7.频谱多普勒显象(1)注意声束与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60°。(2)调解好取样容积的大小及位置,大小一般为2-4mm,位置须置于管腔中央。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眼球【检查方法】1.选用7,5-15兆赫的高频探头。2.体位采取仰、卧位。3.轻闭双眼直接在眼皮上涂沫藕合剂。轻柔按压眼睑上方,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描,扫描中瞩患者上下左右移动眼球以利全面观察。【检查内容】1.眼球的超声检查(1)测量眼轴长度;将探头置于6点角膜处通过晶状体到对侧眼底视神经暗区中心处(正常值23厘米+-0.26)。(2)观察前房:了解房水的透明程度(正常超声为无界面回声)。(3)观察晶状体:了解其形状、大小、位置、前后囊厚度和回声强度(正常值厚度为4—5mm、直径9mm)。(4)观察玻璃体:测量玻璃体的轴长(正常值16.5cm+-0.26)了解其透明程度和内部回声的变化有无占位性病变(正常玻璃体为广阔的无回声静区)。(5)观察视网膜:了解视网膜的光滑程度有无脱离和形状改变,内有无新生物凸起和裂孔。2.眼眶的超声检查(1)经眼睑法扫描检测眼球赤道部以后的病变。(2)经眼周扫描法将探头直接置于眼球外上方皮肤处检测眼前部病变有无泪腺病变、黏液囊肿、皮样囊肿了解病变眼球与眼眶的关系。(3)用纵向和横向扫描法观察眶脂肪体有无占位性病变、异物、出血、蜂窝织炎、有无眶部血管扩张及眶脂肪体增宽(眶脂肪体表现为均匀的亮带)。(4)用纵向和横向扫描法将探头置于角膜上垂直观察视神经暗区的形状、轮廓有无占位性改变(纵切为V字形暗区、横切为椭圆形暗区)3.眼血管的超声检查(1)用彩色多普勒和二维B超联合使用,对眶血管、眶肿瘤进行血流检测观察彩色血流信号、流速频谱形态、收缩期最大流速、舒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2)眼动脉:取样位置在距眼球后壁15MM以后视神经一侧脉冲多谱勒为三峰两谷型。(3)视网膜中央动脉;取样位置在视神经球后壁3mm处脉冲多谱勒频谱为三角型;(4)睫状后动脉;取样位置在视神经两侧距球后壁10-15mm处脉冲多谱勒频谱为三角型。甲状腺【检查方法】1.仪器条件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2.体位仰卧位。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3.侧卧位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问侧向健侧探查。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方及侧方。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4.扫查切面与测量(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6)斜切扫查,必要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以观察甲状腺的上下活动范围。【检查内容】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甲状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2.甲状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3.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微粒样钙化。4.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5.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正常参考值:目前国内尚无正常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便于记忆,可以下列数值作为参考:通常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均为2cm,上下径为4—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协和医院初步认为:正常甲状腺侧叶前后径1-2cm,横径为2-2.5cm,上下径为3.5-6cm,峡部前后径0.2-0.6cm,左右径为1.2-2cm,上下径为1.5-2cm。【注意事项】1.如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是否来自同侧甲状腺病变。2.甲状腺峡部上方囊肿,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颈侧方囊肿应考虑来自鳃裂囊肿。3.如怀疑病变有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乳腺【检查方法】1.仪器条件选用7.5-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若肿块位置很表浅,需提高探头频率或使用水囊衬垫;而5MHz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占位、硅胶填充物等效果较好。2.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3.方法由于乳腺腺体范围较大,每位检查者应按固定程序进行扫查,以免遗漏。有以下两种方法供参考:①按顺时针和逆时针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②按先横切后纵切的顺序,从上倒下、从左到右逐一扫查。总之,变换扫查位置时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脂肪为止。【检查内容】1.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2.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是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的部位更应仔细扫查。3.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如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是否光滑或有否“蟹足样”改变,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并观察淋巴引流区,有无肿大淋巴结。4.如有彩色多普勒应观察每一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5.对于发现的任何病变均需进行前后径和横径测量。【注意事项】1.检查乳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2.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乳房悬韧带)等是否有病变,特别是周围脂肪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加以鉴别。乳腺是女性副性器官之一。其作用与体内其他腺体不同,只在婴儿娩出后哺乳期间具有分泌功能,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从发育至老年,分成五个阶段:(1)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2)性成熟期:此期的乳腺,则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3)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4)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5)老年萎缩期: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涎腺【检查方法】涎腺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毛发或胡须较多干扰超声穿透时,需在检查前剔除。体位宜仰卧位,应用7.5-10MHz线阵探头直接行纵、横、斜切面检查涎腺。【检查内容】1.涎腺肿大或萎缩(涎腺内如有结节,应检查位于左叶或右叶;是单发或多发。)2.涎腺结节是囊性或实性。3.涎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强或弱,有无钙化结节。4.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5.如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还应观察血流,供临床参考。6.涎腺内导管状态:有无扩张,走行是否正常,导管内有无异常回声。【注意事项】1.检查涎腺时探头应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影响小血管显示。2.检查时应注意对两侧腺体的检查与比较,注意对比原则,可提高其诊断符合率。3.检查时,除腺体和导管本身外,还应注意相邻动脉、肌肉、骨骼等的状态。4.舌下腺位置较深,正常舌下腺超声不易显示,当增大或发生肿瘤时,超声才易发现。正常左右舌下腺可以连接在一起,呈马蹄形。阴囊与睾丸【检查方法】1.宜采用高分辨力的实时超声诊断仪,具有灵敏度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功能的超声诊断仪最为理想。线阵式探头,频率>7.0MHz。2.①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和外阴部。检查精索静脉曲张时,可采用直立体位补充检查。②将阴茎上提至前腹壁,用纸巾或衣物遮盖,嘱患者用手固定。用纸巾将阴囊适当托起。阴囊表面涂以耦合剂,以保证皮肤与探头充分接触。③进行阴囊纵断扫查和横断扫查,以灰阶图像为主,辅以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检查。【检查内容】1.纵断扫查:分别观察阴囊左、右两侧。从阴囊根部开始扫查,注意包括精索、附睾和睾丸各个部位。2.横断扫查:自上而下地双侧比较扫查,观察左右两侧阴囊皮肤和内部结构,包括双侧睾丸和附睾的形态、大小、包膜和内部回声改变,观察睾丸、附睾周围有无液体及其量的多少。3.根据具体需要,观察和记录睾丸和附睾的纵切面,最大横切面,以及病变部位的若干切面,进行必要的测量。4.正常睾丸实质呈均匀的中等回声;附睾头部为中等回声,体尾部呈低回声。【注意事项】1.现今超声仪灵敏度和分辨力提高,应避免将生理性的鞘膜腔内少量液体误诊为病理性积液。2.超声征象本身仍属非特异性,临床仍有少数患者如限局性睾丸炎、既往睾丸外伤所致局部梗塞等易误诊为睾丸肿瘤。因此超声诊断结论必须十分慎重。3.实时灰阶超声对睾丸扭转诊断不敏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关键性的检查方法。4.对于腹膜后和腹腔内隐睾,超声定位常很困难,不可贸然诊断“睾丸缺如”,应借助其他影像技术。三、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妇科一、经腹超声检查【检查方法】1.膀胱充盈,以显示子宫底为标准。2.一般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3.患者取卧位,于下腹部先纵向探测,后横向探测,多切面探测。【检查内容】1.子宫体位置(前位、中位、后位)。2.子宫体大小(纵径)*(横径)*(前后径),标准切面为纵切面测量宫底至内口最大距离为纵径,垂直于子宫纵径为前后径,横切面垂直于子宫体纵切面为横径。3.子宫肌壁回声。4.内膜厚度为子宫矢状切面双层内膜的厚度,成人月经分泌期内膜厚度<14mm,如怀疑内膜病变时,超声检查应选择月经干净后3~4天进行。绝经期妇女内膜厚度<4mm。5.宫腔分离时测量分离宽度。6.子宫纵切面节育器的上缘至宫底外缘的距离应<2cm。7.卵巢大小为相互垂直的最大径,必要时观察卵泡的个数,大小及有无黄体。8.双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9.子宫直肠陷窝有无积液。10.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可以在宫体与宫颈交界处显示子宫动脉,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随月经周期、妊娠期变化而变化。二、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方法】1.毋需膀胱充盈,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阴道或通用腔内探头。2.探头套入一次性避孕套内,在避孕套表面涂以耦合剂使用。3.右手持探头在阴道内作多角度旋转,获得子宫矢状切面的长轴和冠状切面图像。探头在阴道内作推拉式移动,必要时左手可在腹壁配合加压,使盆腔器管接近探头。【检查内容】1.子宫肌层及内膜2.卵巢形态、大小和卵泡。3.盆壁、子宫直肠险窝、宫颈等。【禁忌证】1.未婚妇女。2.阴道畸形。3.月经期、生殖系炎症。产科一、经腹超声检查早期妊娠【检查方法】1.将仪器设置在产科条件下,以达到国际安全标准的要求。一般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2.膀胱适度充盈,患者取卧位,进行下腹部纵、横、斜向探测。【检查内容】1.测量子宫三径。2.宫内孕囊三径。3.测量头臀长(CRL)。4.观察孕囊、胚胎形态,有无胎心搏动。二、经腹部超声检查中晚期妊娠【检查方法】同早期妊娠检查,但患者毋需膀胱充盈。【检查内容】1.胎儿个数,胎位,测量胎心率,观察胎动。2.测量双顶径(BPD)、股骨长(FL)、腹围(AC)、头围(HC)。3.羊水测量:羊水最大深度≤2cm为羊水过少,≥8.0cm为羊水过多。羊水指数,四个象限内羊水之和≤5cm为羊水过少,四个象限内羊水之和>18cm为羊水过多。4.胎盘的位置、分级,与宫颈内口的关系。5.脐带有无饶颈。6.有条件的单位可应用彩超检测脐动脉血流指数(S/D比值≤3)四、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超声检查规范肾脏【检查方法】1.使用凸阵和扇扫探头,成人一般用频率为3-5MHz,儿童选用频率为5-7MHz。2.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3.扫查的切面(1)扫查冠状切面。病人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向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2)扫查矢状切面。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图。冠状和矢状切面可统称为肾脏的长轴切面。(3)扫查横切面。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度,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并使显示的前后径(厚度)和宽径最小。(4)利用冠状切面和(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使用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仪分别探测肾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加速时间。在上腹部横段扫查,检测肾动脉起始段的各种血流参数。4.测量方法(1)测量肾脏长径。标准肾脏冠状切面或肾脏的最大矢状切面,从上极的上缘至下极的下缘。(2)测量肾脏宽径。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肾门内上缘至外侧缘。肾窦宽径从肾窦高回声的内侧缘到外侧缘。(3)测量肾脏厚度。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前缘至后缘。【检查内容】1.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回声是否正常。如果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了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盆腔、胸腔)、萎缩肾或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单肾),并作检查和鉴别。2.注意肾皮质、髓质(锥体)的厚薄和回声强度有无异常改变;有无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征象。3.观察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4.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肾窦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5.观察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6.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注意事项】1.决定有无肾内局限性病变,必需从肾长轴断面(冠状、纵断)和短轴系列断面来观察,以免漏诊或误诊,对于肾的赘生性肿物(囊肿、肾癌)尤应如此。2.注意识别正常肾脏变异和伪像干扰,勿将正常肾脏表面的分叶状切迹和肥大肾柱误诊为肾肿瘤。3.超声检查虽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尚存在许多局限性,甚至是“盲区”。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对各种疾病的超声检查价值和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超声检查“无异常”,不等于“无疾病”,更不能称正常。必要时,建议进行其他检查。4.对肾血管检查,仅在临床有特殊要求时进行。输尿管【检查方法】1.有条件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仪有助于区别扩张的输尿管与腹部血管,识别结石(常出现彩色快闪伪像)和观察输尿管口尿流喷射现象。成人应用3~3.5MHz探头,以凸阵探头最好。儿童应用5MHz探头。2.宜在晨间空腹检查,以排除肠气干扰。必要时,前一日禁食产气食物,服缓泻剂、消胀片等。检查前大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必要时,饮水后服用呋塞米(速尿)或肌肉注射呋塞米(速尿)15~20min后检查。3.扫查方法和切面(1)受检者侧卧位冠状扫查输尿管长轴切面,以肾门或积水的肾盂为标志,显示肾输尿管衔接部,然后沿长轴追踪扫查,逐段显示输尿管。也可取仰卧位分别在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外侧1~2cm处纵向扫查,寻找扩张的腹段输尿管,向下追踪盆部输尿管。(2)以膀胱为声窗,在膀胱三角区显示膀胱壁段及两侧输尿管口。向上逆行追踪检查盆段输尿管。有条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辨认输尿管出口并观察和对比双侧输尿管喷尿。(3)受检者取仰卧位,以髂总动脉末端及髂外动脉为标志加压倾斜扫查,在髂总动脉前方寻找到输尿管后,调整探头方向,显示输尿管第二狭窄部。若充盈的膀胱影响检查,可先检查输尿管盆段和膀胱壁内段,排空膀胱后再检查第二狭窄部。(4)受检者取俯卧位经背部扫查,显示积水的肾盂后,向下追踪探测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上段输尿管,直到受髂嵴声影影响为止。在经腹部显示输尿管困难时,此切面作为补充,不必常规检查。【检查内容】1.自肾盂开始向下扫查,观察输尿管是否有扩张、扩张的程度及部位。2.正常输尿管内径狭小,超声不能显示。大量饮水使膀胱高度充盈后检查,可能显示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壁段及其蠕动,其内径可达2~4mm。3.最易显示的部位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和膀胱壁段(即第一和第三狭窄部)。通常首先依次检查该两处输尿管,若能确定病变所在,可不必常规检查第二狭窄部。4.输尿管走行是否正常,有无迂曲。5.扩张输尿管末端的部位、形态,管壁有无增厚及增厚的范围;观察输尿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其大小和回声特征,如结石、肿物等。6.尽可能找到输尿管开口的位置(膀胱壁段),观察开口处有无结石或肿物等异常回声。7.有条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的尿流信号。也可利用彩色快闪伪像发现微小结石。膀胱【检查方法】1.一般腹部超声检查,若有条件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以凸阵探头最好,3~3.5MHz。2.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充分充盈。3.经腹检查时在耻骨上膀胱区由低向高横切、由中线向两侧纵切,进行系列扫查。4.经直肠检查膀胱与检查前列腺方法相似。【检查内容】1.膀胱壁回声的连续性与完整性。2.膀胱壁(黏膜)回声有无局部增厚、增强及局部隆起。3.膀胱腔内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异常回声的部位、强度、形状、大小、移动性、后方声影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4.输尿管膀胱段、盆段有无扩张。5.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喷尿的情况。前列腺【检查方法】1.需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兼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功能。仪器配有经腹壁扫查的3.5~5MHz凸阵式或线阵式探头和经直肠端扫式5~9MHz宽频或变频探头。2.患者查前准备(1)经腹壁超声扫查需事先多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2)经直肠超声扫查,排便后检查,膀胱无需充盈。3.体位与姿势(1)经腹壁扫查者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至耻骨联合。(2)经直肠扫查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暴露臀部和会阴部。4.操作步骤和方法(1)经腹壁扫查,耻骨联合上缘盆腔纵切扫查与横切扫查。(2)经直肠扫查,进行前列腺系列横切面、矢状切面以及双侧精囊切面扫查。【检查内容】1.前列腺的大小(径线测量)、长径(上下径)和厚径(前后径),利用矢状切面测量。宽径利用前列腺横切面或斜冠状切面测量。2.前列腺的形状、包膜是否完整,左右侧是否对称。3.内部回声有无异常,有无局限性回声异常,如囊性或实性病变,有无点状、斑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及其分布。4.彩色多普勒检查,正常前列腺血流信号左右两侧对称。注意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血流信号增多或减少。【注意事项】1.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分辨力远不及经直肠检查法。如有腹壁厚、局部瘢痕、膀胱充盈不良等情况,常使前列腺检查不能满意进行。2.经直肠前列腺检查时,探头和乳胶套表面应由耦合剂充分润滑。插入肛门时动作必须轻巧,避免疼痛。有外痔和肛裂患者慎用。肾上腺【检查方法】1.高分辨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凸阵或线阵式探头,频率3~5MHz,小儿可采用5~7MHz。2.患者空腹,必要时口服缓泻剂。【检查内容】1.肾上腺的形状、大小、回声强度。2.肾上腺区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其位置、大小、分布、强度及其与肾脏和相邻组织的关系。【注意事项】1.正常肾上腺呈中等回声,显示的形状可因体位和扫查的断面而有所变化,故应从多个方位、多个断面进行扫查。2.部分患者肾上腺在声像图上不能清晰显示。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五、心脏超声检查规范【检查方法及内容】受检者一般需要静卧于高度适当的检查床上,体位适当,自然放松,安静,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一般要求腰部以上没有衣物覆盖,尤其是胸前区域。受检者体位依检查部位和状况而异,一般常规胸骨旁、心尖部检查时,受检者通常取仰卧体位或45度左右的左侧卧位,左侧卧位的倾斜程度需根据检查目的进行调整。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与胸壁垂直。左室长轴切面:M型超声取主动脉根波群,测量主动脉窦部(舒张期)及左房腔(收缩期)。M型超声取左心室波群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左室收缩期末期、室间隔(舒张末期)、左室后壁(舒张末期)的内径及厚度,并由此计算出左室舒张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期容积(E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二维于该切面测量主动脉环部、右室流出道、右室。观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中段与基底段有无运动异常。CDFI可观察二尖瓣主动脉瓣瓣口血流及左室流出道血流,室间隔是否完整。胸骨左缘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及其分支、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左心房、房间隔、右心房、三尖瓣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心包膜等心血管结构,并测量肺动脉主干内径。胸骨左缘乳头肌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观察右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乳头肌、左室前壁、侧壁、后壁及下壁,和心包膜等心血管结构。二维观察左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的中段有无运动异常,通过M型超声观察左室前壁及后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较为直观。CDFI可观察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肺动脉及其分支、主动脉瓣血流,室间隔有无异常分流。心尖部四腔心切面: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或从胸骨旁心尖部断面继续向外下移动探头,直至左心室壁完全消失,在将探头方向标指向右胸锁关节,与左室长轴断面基本垂直,使图像的扇形尖端位于心尖部,扇面指向心底部,心脏十字交叉一般位于图像中央,同时显示四个心腔,二尖瓣和三尖瓣处于左右排列方向,以此作为确定切面位置正确的标志,图像的左右方位与心脏实际位置相同,上下位置正好倒转。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及其心壁,乳头肌,房室瓣,房、室间隔,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和心包膜等心血管结构。二维观察二尖瓣,三尖瓣口活动情况,房、室间隔有无回声中断,左室侧壁及前室间隔尖段、中段、基底段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测量右房内径(收缩期)。CDFI观察二尖瓣、三尖瓣瓣口血流,房室间隔有无过隔分流、肺静脉开口位置是否正常。PW及CW观察二尖瓣、三尖瓣瓣口、肺静脉开口血流,通过二尖瓣瓣口血流频谱测E峰、A峰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心尖部五腔心切面:探头放置部位及其指向基本与心尖部四腔心切面相似,但稍将探头向上偏斜,并顺时针序旋转15-20度,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图像中央十字交叉处出现左室流出道和近端主动脉根图像。在主动脉根内可观察到主动脉瓣。CDFI观察主动脉瓣上、瓣下及左室流出道血流。PW及CW观察主动脉瓣上、瓣下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频谱。心尖部两腔心切面:将探头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逆时针旋转90度。观察左室前壁及下壁,心尖段、中段和基底段的室壁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左房、左室及二尖瓣结构。CDFI观察二尖瓣血流。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患者将枕头置于肩部,头部后仰,平卧于检查床上,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指向后下方心脏方向,探测平面基本与主动脉弓长轴平行,介于矢状面与冠状面之间的一定角度,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为标准。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降主动脉起始部、肺动脉和上腔静脉等心血管结构。CDFI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降主动脉起始部、肺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流及有无异常分流。PW及CW探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降主动脉起始部血流频谱,检查有无高速血流,通过降主动脉起始部血流频谱可以估计主动脉瓣返流程度。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患者平卧,屈双膝,腹部放松,探头置于剑突下,探头方向指向左肩部,与胸骨旁长轴切面基本垂直,扇形图像的尖端和右侧为肝脏,随后为靠近心尖部的右心室壁,扇面指向心底部。有助于观察心脏四个心腔各部位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和功能,房、室间隔,尤其是房间隔的完整性。CDFI观察房、室间隔有无分流。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检查前的准备所有经TEE检查前,均经常规TTE检查,明确TEE检查的目的。在行TEE检查前应禁食3~4小时。对门诊清醒病例需用2%地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和疑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患者可加用镇静剂。手术中作TEE检查者,则需在全身麻醉后进行。食管探头的置入病人意识清醒,应先介绍检查经过,取得病人的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检查。多取右侧卧位,先放入撑口器,以防病人牙齿损伤食管的电缆,有假牙者必须移去。将探头涂以耦合剂自口腔插至咽喉部,令其作吞咽动作,徐徐送入。全口假牙者只需取除假牙,不必用撑口器。手术病例,由于已气管插管及全麻,放置食管探头通常无困难。观察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将探头顶端置于第六胸椎水平,一般探头深度为距门齿30-35cm左右,探头角度多为0-25度,可观察主动脉根部的短轴及主动脉瓣、左心房、右心房、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瓣、房间隔、三尖瓣等结构CDFI可观察有无房间隔分流、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瓣口血流。左心耳短轴切面:探头顶端主动脉短轴切面基础上稍微向外退出并旋转,观察左房心耳部及其内部结构。四腔心切面:将探头顶端置于第八胸椎水平,一般探头深度为距门齿35-38cm左右,做水平扫描。可显示与经胸超声四腔心切面相似的图像,但方向相反。可观察四个心腔,两组房室瓣,房、室间隔,肺静脉的位置结构,CDFI观察有无房或室水平的分流,房室瓣及肺静脉的血流情况。胸主动脉长轴切面:将探头向后旋转180度,可显示主动脉弓及不同水平的各段胸主动脉,该切面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尤为重要。瓣膜病1.房室腔是否扩大。2.瓣膜形态与结构:瓣膜有无增厚,结构是否蓬松,二尖瓣及三尖瓣包括腱索,二尖瓣乳头肌;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瓣膜数量,瓣膜分割是否均匀;瓣膜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粘连,粘连部位。瓣膜的运动:瓣膜运动是否僵硬,开放是否受限(轨迹法测量瓣口面积),关闭有错合(或裂隙),瓣膜(或腱索)有无脱垂。CDFI于瓣口(或瓣上、瓣下)检出高速射流或返流,频谱测量瓣口跨瓣压差和返流压差。M型超声观察瓣膜运动曲线,典型的为二尖瓣狭窄“城墙样”改变,二尖瓣脱垂“梿枷样”改变,肺动脉瓣“W”征。3.左房及左心耳部是否有附壁血栓形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4.各心室壁有无肥厚,室壁运动是否协调,室壁增厚率有无减低。5.是否合并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脏病1.房室腔是否扩大,房室腔是否正位。2.房室连接,心室与大血管连接受否正常。3.房室间隔缺损,可见回声中断,CDFI必须有明确的过隔血流,频谱于缺损口检出高速血流(合并肺动脉高压时流速较低),测量分流压差(指室间隔缺损),缺损大小,缺损定位尤为重要。主动脉是否骑跨,骑跨率为多少。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异常通道(通道形态),CDFI检出大血管水平分流,频谱确定分流时相,测量分流压差。1.各心瓣膜有无脱垂,关闭不全,狭窄。2.心肌运动是否协调。3.房间隔缺损要观察肺静脉是否都开口于左房。心肌病1.房室腔是否正位,房室腔是否扩大。2.心室壁有无肥厚或变薄,室壁增厚率(正常、减低、增强),静息状态下心肌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室壁有无膨出,有无反常运动。M型超声观察室壁运动较为直观。3.心室流出道及流入道是否通畅。4.心肌回声有无增强,心内膜有无增厚,回声是否增强。5.各瓣膜形态和活动有无异常,瓣口有无异常血流。与瓣膜病鉴别较为重要。6.房室间隔连续无中断,CDFI有无房室水平分流。7.大血管走向和内径是否正常,CDFI有无大血管水平分流。8.心包回声是否正常,心包腔有无液性暗区。心包疾病1.房室腔是否正位,房室腔是否扩大。右室前壁有无塌陷。2.心室壁有无肥厚或变薄,室壁增厚率(正常、减低、增强),静息状态下心肌有无运动异常;M型超声观察室壁运动较为直观。3.各瓣膜形态和活动有无异常,瓣口有无异常血流。瓣口血流频谱变化。4.房室间隔连续有无中断,CDFI有无房室水平分流。5.大血管走向和内径是否正常,CDFI有无大血管水平分流。6.心包有无增厚,回声是否增强,心包表面有无沉积物,心包腔内有无纤维条索,积液,测量积液量及积液集中的位置,心尖部液面宽度。二、颈部血管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CDFI及PW于狭窄处及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内径。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本文档为【超声检查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嘎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07-02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