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经济学》讲义

《旅游经济学》讲义

举报
开通vip

《旅游经济学》讲义《旅游经济学》讲义课程描述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理论观点研究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旅游学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旅游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旅游经济学在整个旅游学科体系中作用极其重要,其理论是指导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本课程64学时,4学分。2.内容简介本课程以两类基本规律为主...

《旅游经济学》讲义
《旅游经济学》讲义课程描述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理论观点研究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旅游学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旅游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旅游经济学在整个旅游学科体系中作用极其重要,其理论是指导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本课程64学时,4学分。2.内容简介本课程以两类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一是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一般经济规律,如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二是旅游经济内部特殊的经济规律,如旅游业的结构、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管理体制等。其知识内容体系包括: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的运行与性质、旅游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旅游产品与开发、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与开拓、旅游价格及策略、旅游消费及效果、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经济结构及优化、旅游经济效益与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等。3.教学目标及要求本课程将立足适应21世纪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突出对学生的市场经济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运用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策略与方法,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的旅游经济调研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研究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有关的方法分析、研究旅游经济现象与规律,同时,为进一步学习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等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4.课程师资队伍介绍(1)课程主持人简介朱孔山,男,山东莒南人,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9月——1993年7月山东师大区域经济研究生班进修。临沂师范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旅游营销。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讲授《地质学》、《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研究方法》、《经济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资源学》、《临沂旅游》、《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多门专业课,长期指导学生的野外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治学严谨,教学评价优秀。积极开展学术与教学研究,在《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商业经济与管理》、《地域研究与开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28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出版教材6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2部,编委3部。主持省部级立项课题2项、市厅级立项课题5项、横向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立项课题3项。科研成果获临沂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二、三等奖各2、4、2项,获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3、2、3项,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1项。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1998年获校十佳青年园丁、山东省“青春立功”二等功、临沂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2、2003年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者奖各1项,2002年获临沂市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临沂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课程主讲教师简介①朱孔山(同上)②王景波,男,1969年6月生,山东菏泽人,中共党员。2003年于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临沂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经济与旅游目的地营销。先后讲授《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原理》、《旅游设计》、《饭店前厅管理》、《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等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优秀。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张掖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琼海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甘肃省成县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甘肃庆阳公刘庙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等地、县、旅游区及旅游项目规划课题12项。副主编《旅游策划教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2004年被评为“临沂师范学院优秀教师”。③课程助教、助理简介张成旺,男,1980年6月生,山东沂水人,中共党员。2005年于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临沂师范学院副教授,旅游管理专业辅导员。第一章绪论§1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一、旅游经济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实现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小于12个月)。谢彦君《旅游学概论》P28。旅游者:是指出自寻求审美或休闲体验的目的而前往异地并在该地做短暂停留不超过12个月的人。谢彦君《旅游学概论》P55。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综合性服务产业。谢彦君《旅游学概论》P146。旅游是旅游者的行为,形成旅游需求,旅游业是旅游企业的集合行为,形成旅游供给。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活动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是旅游需求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由这种联系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总和。《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旅游经济活动(概念):就是在旅游活动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旅游经济学》林南枝等,南开版P2-3。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十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旅游业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交通通讯业、旅行社业、旅游观赏娱乐业、旅游购物的经营业五大部分,其中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常被看作旅游业的三大支柱。谢彦君《旅游学概论》P146。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业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旅游经济活动产生的条件是:有钱、有闲、有意愿(需求)←→旅游者(旅游需求者)旅游产品供给的形成与水平←→旅游企业(旅游供给者)旅游经济活动的实现,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商品交换中所构成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内容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劳务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具有同一性的特点,然而受不同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呈现出不同的变动特点,从而造成两者之间常常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反映在市场上便形成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指出:消费需求“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伸缩性和变动性,它的固定性是一种假象。”旅游需求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具有的伸缩性与变动性,使得旅游供给难以准确适应这种变化。旅游供给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与旅游需求的多变性矛盾反映在市场上势必形成旅游供需间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但这种不平衡又总是趋向于平衡状态,因为旅游产品价值实现要求旅游供求之间要趋于平衡,市场运行的规律发挥作用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趋于平衡。总体来说,旅游供求矛盾是指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指的是旅游需求决定旅游供给,且旅游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需求。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旅游需求就存在相应的旅游供给与之相适应,旅游需求决定了旅游供给的结构、数量以及质量;反过来看,旅游供给也影响着旅游需求。由于旅游供给是依托一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而提供的,相对于旅游需求来讲,旅游供给在短期内弹性较小,因此,旅游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旅游需求的实现程度。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旅游供给会对旅游需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会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趋势。相互制约指的是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追求不同的目标和效用从而引发的矛盾现象。旅游产品提供者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价格进行生产和销售,进而实现更大的利润,而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则希望在花费最小的情况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旅游供求之间产生诸多的矛盾。总之,旅游供求矛盾运动的过程,就是旅游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对立统一的过程。当供求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时,就会形成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当由于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和矛盾时,这种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旅游供求又会处于一种不均衡状态。旅游经济活动就是在这种矛盾关系中不断发展着。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1.旅游供求在总量上的矛盾一定时期内,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供给)与到访旅游者人次(旅游需求)之间总有一定的量的比例要求,只有这个比例相适应或相一致,才能实现旅游供求的平衡。但在旅游经济运行实践中,这种平衡常常难以实现,相对于稳定的旅游供给来说,要么旅游需求过剩,要么旅游需求不足,导致旅游接待设施要么超负荷运转,要么闲置浪费。旅游供需间总量上的矛盾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旅游住宿接待能力与游客停留总天数之间的矛盾。形成总量上的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定时期内的旅游供给具有刚性,而旅游需求量则是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动,只要旅游需求总量无法准确评估,则这种矛盾就难以彻底解决。2.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供给结构与旅游者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产生的矛盾现象。虽然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是依据对旅游者需求的调查和分析进行设计生产的,但是由于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比例和消费结构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相对于变化较慢的旅游供给结构来说,这种供求结构上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如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增加和国内商务旅游需求的增多,市场上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增长很快,但是不断增加的高星级酒店供给和现有酒店存量结构很难适应旅游需求变化的需要,从而产生了供求结构上的矛盾。3.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旅游供求变动在时间维度上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旅游供给受各地自然历史条件影响,在不同季节吸引力大小不同;另一方面,旅游需求受到各地休假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出游量大小不一。这种变动时间上的不一致导致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即形成了淡旺季的差别。4.旅游供求在空间上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旅游供求变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不协调而产生的矛盾现象。一方面,由于旅游产品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因而在空间上为旅游产品供给能力大小不等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旅游需求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总是趋向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旅游热点地区,这就导致了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由此形成旅游供求在空间上的矛盾,即形成了热点地区与冷点地区的差别。旅游经济发端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旅游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的形成,在不同国家产生的时间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西方国家,以1845年英国托马斯.库克成立第一家旅行社为标志。我国在1920年左右。二、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旅游学等学科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是随着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和完善的。随着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和完善,其理论研究日趋成熟。AdrianBull,《TheEconomicsofTravelandTourism》(SecondEdi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应用性、产业性、基础性、边缘(交叉)性《旅游经济学》田里,高教版P3-4。四、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一般与特殊关系旅游学、经济学→旅游经济学2、平行关系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美学、旅游法学3、抽象与具体(纵向)关系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旅游经济学》田里,高教版P4-5。§2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大学旅游专业中,它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旅游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旅游经济的概念体系与旅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整个旅游学科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5。《旅游经济学》林南枝等,南开版P15。二、研究内容1、有关旅游经济的概念体系2、旅游产品3、旅游市场4、旅游消费5、旅游经济效益6、旅游业与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学框架体系旅游产品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供给←→旅游收入←→旅游经济效益↑↓↑↓旅游投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影响旅游经济活动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2、提高旅游业效益的方式、方法与途径。3、为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与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旅游经济学》田里,高教版P10-12。四、研究方法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唯物论、辩证法普适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特殊方法——旅游调查分析、个案分析、旅游规划规范性分析(简化的条件假设,演绎推理)——实证主义分析(统计与数学模拟)——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决策者行为的分析)——结构主义分析(强调社会实际需要和政治与社会力量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地理学》李小建,高教版P5。§3旅游经济结构一、概念及分类旅游经济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分类:旅游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空间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其中旅游产业结构处于核心、支配地位。旅游经济结构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与手段,完善、优化、提升旅游经济结构,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为旅游者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各种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相对应,旅游业成为综合性产业部门:基本行业:旅行社业、游览娱乐业、住宿业、饮食业、交通业、旅游购物业。辅助行业:通讯、保险、银行、商业等。旅游事业单位:旅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教育、科研等。同旅游经济结构一样,旅游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时期是不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成效显着,但旅游产业与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8。三、旅游产品结构概念: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之间及其内部的结构比例关系。从不同角度、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旅游产品分类方式不同:1、从旅游者需求分,可分为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通讯等。2、从旅游者偏好,观光型、度假型、生态型、娱乐型、探险型、疗养型等。3、从旅游者需求层次:高、中、低档产品。4、从旅游产品组合形成分:整体旅游产品、单项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的措施《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9。参考书目及学习网站:1、AdrianBull,《TheEconomicsofTravelandTourism》(SecondEdi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田里,旅游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旅游研究网:、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作业:1、名词解释:旅游经济活动;旅游业;旅游经济结构;旅游产业结构。2、简析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概述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体系。第二章旅游产品§1旅游产品的概念与构成一、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购物品的概念1、旅游产品概念不同学者认识不同谢彦君: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物的总和。核心旅游产品就是旅游地。谢彦君《旅游学概论》P112。王大悟、魏小安: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王大悟、魏小安《旅游经济学》P117-118。国外的多数学者: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物(旅游地的旅游景观)与旅游服务的组合(结合)。本人观点: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朱孔山,“旅游产品及其市场营销的若干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02)。《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引自林南枝、陶汉军观点):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综合需要的服务总和。旅游六要素——单项旅游产品,其组合——整体旅游产品。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获得的一种旅游经历(感受、体验)(“观赏和享用”、“操作和表现”的经历、感受、体验)。吴正平,《旅游心理学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2、旅游资源概念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保继刚: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地理学》高教版P72。孙文昌: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和事物。《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大学出版社P20。王大悟、魏小安:在特定时代和地域空间中,人类认知能力所能够发现的一切具有吸引力的客观存在。《旅游经济学》P138。谢彦君:旅游资源是指客观的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谢彦君《旅游学概论》P84。认为保继刚提出的“人工创造物”——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太宽泛——概念范化)。《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11在具体研究某一个区域或某一问题时,对于旅游资源概念可以灵活界定,以便于研究中的技术操作。常见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3、旅游购物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对旅游者有较强吸引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商品。《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11。二、旅游产品的构成《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12—131、旅游资源2、旅游设施:旅游专门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3、旅游服务——核心旅游产品,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载体、凭借,提供的旅游服务(活劳动)。据经营阶段: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是旅游产品价值大小的重要体现。其内涵包括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态度、服务设施、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六个方面。4、可进入性:指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交通运输状况、政府的旅游政策、经营管理状况等。《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13旅游产品构成的其他划分方式:据劳动的表现形式:物化劳动产品部门——旅游景观、旅游设施活劳动产品部门——旅游服务非劳动消耗部门——纯自然旅游资源据消费形式:吃、住、行、购、游、娱、其它七个部门。据旅游产品各部分在旅游活动中的需求强度:基本旅游产品:吃、住、行、游、娱非基本旅游产品:购物、通讯、医疗、美容等三、旅游产品各构成部分的关系旅游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的供给涉及众多相关行业和部门,它们围绕满足旅游市场需要从而获利的目标运行,存在着互补、互代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旅游产品构成的互补关系(分工合作关系)即相对旅游经济效益而言,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或称合作关系,是由旅游需求的综合性特点决定的。表现:(1)构成旅游产品吃、住、行、游、购、娱六部分之间的生存与发展彼此为前提(依存)。必须按比例、协调、平衡发展。(2)各部分经济效益(收益)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同一旅游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也存在互补关系。如酒(饭)店企业中的客房部与餐饮部。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行业也存在互补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基础特别是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制约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当然,旅游业与其他休闲、娱乐业也存在竞争关系(互代)。2.旅游产品构成的互代关系(竞争关系)相对旅游经济效益而言,满足相同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每一构成部分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旅游的产品系统——吃、住、行、游、购、娱各子系统内部各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替代。相互替代的关系反映了同种功能设施间存在的竞争关系,旅游地旅游设施建设既要注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偏好的旅游需求,更要注意不同层次结构的合理性。3.旅游产品内外部的互补、互代关系的转化旅游企业的一体化经营,可促使旅游产品互补、互代关系的转化,如交通与饭店(饭店经营旅游交通服务)。互补→互代。满足同一类旅游需求的企业间的联合运作,可使互代关系转化为互补关系。如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联运;区域间旅游景区、景点的联合促销。AdrianBull,《TheEconomicsofTravelandTourism》(SecondEdi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旅游产品的两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征旅游产品属服务性产品,具有无形性特点,与一般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表现出不同特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满足人们的一个主要需要,而旅游产品构成的复杂、多样性使其具有多重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旅游产品也具有价值。但其结构复杂,其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价值,不同专家、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纯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则有不同的看法。政治经济学者,一般认为该部分不存在价值,但李金昌等自然科学者,认为有价值。李金昌先生设想在功效论、财富论和地租论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和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有用性,其价值的大小,则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的条件。”李金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和定价方法的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1)。二、旅游产品价值构成三部分:物质消耗、劳动力工资、利润。旅游产品价值与价格关系特点:1—3,《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16§3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它不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具体劳动产品,而是以多种服务表现出来的组合型产品,是通过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通过行动(言行)表现、体现(或称生产)出来的,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17-19一、综合性二、不可转移性三、不可储存性四、生产、交换、消费的不可分割性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同时介入旅游产品的生产。五、敏感性(脆弱性)可参考:田里,《旅游经济学》,高教版P31。§4旅游产品开发一、旅游产品开发原则旅游产品开发,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的活动。旅游地的开发包括两个方面旅游线路的开发(一)旅游地开发原则参考:朱孔山,“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原则”,《商业研究》,2002(14)。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南开版P46。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2、市场导向与效益第一的原则旅游业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特征,旅游需求是旅游产品形成、发展和消亡的直接决定性因素。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与旅游市场相适应,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以满足旅游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3、适度超前的原则三个涵义:(1)产业化发展思想适度超前(产业系统发展,作为增长极培育)(2)旅游业发展速度适度超前。(3)适应、引导(创造)旅游市场需求4、培育特色与开发精品原则“注重特色,突出主题(精品)”。特色——形象,是旅游地市场竞争的关键。5、系统协调配套原则旅游资源系统、游客源市场系统、旅游购物品系统、旅游设施系统、旅游服务系统、旅游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套,保证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和旅游业的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特别是旅游资源系统中的资源结构与旅游客源市场系统中的客源层次结构(市场组分、目标市场选择)的对应、协调,资源开发形成的产品要适销对路。旅游资源、设施系统与服务系统的协调配置。(二)旅游线路开发原则1、便利、高效、快速、安全、舒适与经济原则线路组织的合理性。2、多种选择的原则设计不同类型、项目、结构、层次的系列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偏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潮流(趋势)。3、特色个性原则一条旅游线路应有自己的突出主题,体现出其个性、特色,满足不同目标市场的特定需求。如观光、度假、生态、修学、红色旅游线路等等。4、尽量避免线路空间安排的重复5、串连更多景点的原则二、旅游产品开发内容(一)旅游地开发指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游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购物品开发、旅游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旅游促销(市场开发)等。1、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论证、旅游功能分区、旅游项目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1。2、旅游设施开发(1)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环保等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2)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专门设施的规划、建设3、旅游购物品开发参考:朱孔山,“临沂市旅游购物品的设计与开发”,《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04)。旅游购物品是旅游产品各构成部分中需求弹性(后面讲)最大的部分,其营销是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独特的旅游购物品是旅游地形象塑造与促销的有力工具。设计、开发原则:(1)旅游购物品结构与旅游者购买力、需求特点相适应的原则。(2)旅游购物品开发与旅游项目开发相配合协调的原则,突出地方性、艺术性、纪念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开发措施:(1)强化旅游购物品研究与开发的力度,提高开发能力。(2)建立旅游购物品专项发展基金,扶植、培育定点生产经营企业。(3)培育旅游地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4、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和管理。开发措施:①培训教育,包括导游资格证、旅行社经理证(分级)培训、考试。②院校教育5、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了旅游产品销售中旅游信息传播、促销与形象塑造重要性。主要手段:1-7,《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2。(二)旅游线路开发旅游线路与游览线路的区别:旅游线路是较大地域空间范围内旅游景区、景点的组合;游览线路某一景区内不同景点的组合。旅游线路类型:1、按性质分:普通观光旅游线路;专项旅游2、按游程天数:一日游(不过夜游客)线路;多日游(过夜游客)线路。3、按使用交通工具分:铁路旅游线路;汽车旅游线路;航海旅游线路;内河大湖旅游线路;摩托车旅游线路;自行车旅游线路;徒步旅游线路;多种交通工具混合使用的综合型旅游线路。4、按游客组织方式分:团体、散客、家庭旅游线路。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1、强化旅游产业观,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许多地区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来培植。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协调发展,必须借助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机制,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管理、大发展”的观念,加强政府的综合调控,激发和强化人们的现代旅游意识和旅游产业意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优化旅游产品系统,完善和提升旅游地的现代旅游功能,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2、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塑造旅游形象3、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开发资金4、树立“大旅游”思想强化整体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行业以及有关区域的协调、配合与合作发展。5、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6、加强旅游业人才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职工队伍。游游产品服务性表现为旅游从业人员的活劳动人化产品决定了职工、管理者、决策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性。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居民参与意识。优化旅游环境,文明、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对增强旅游地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旅游地居民人人是环境,人人是形象。8、理顺景区(点)的管理体制明确景区(点)的责、权、利,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与制度。9、制定地方旅游发展法规加强旅游业管理,制定优惠、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参考书目及学习网站1、AdrianBull,《TheEconomicsofTravelandTourism》(SecondEdi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3、旅游研究网:、中国旅游营销网:、中国知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旅游需求和供给§1旅游需求及其变动一、旅游需求的概念需求,指消费者在某特定时空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或劳务量。旅游需求,具有一定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个人旅游需求,单个消费者或家庭的旅游需求旅游市场需求,个人旅游需求的总和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南开版P57-83。二、旅游需求的产生1、个人旅游需求产生条件:客观条件:收入(财力)尤其可自由支配收入、时间(闲暇)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动机产生的原因:(1)求新求异的愿望(心理精神需要)(2)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需要(心理、生理需要)2、旅游市场需求产生条件《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6(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科技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旅游交通等设施现代化,可支配收入增加旅游费用相对下降。(3)带薪休假和工时缩补,寿命廷长,人们闲暇时间不断增多。(4)开放、稳定的国际环境。(5)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动机增强。三、旅游需求的类型《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6-271、享乐性旅游需求2、保健性旅游需求3、文化性旅游需求4、体育性旅游需求5、信仰性旅游需求6、冒(探)险性旅游需求7、参观访问性旅游需求8、时尚性旅游需求四、旅游需求表、由线、函数、规律(一)旅游需求表用数字表格形式表达旅游产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二)旅游需求曲线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旅游产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28(三)旅游需求函数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旅游产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Qd=f(p)(四)旅游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呈反比,与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成正比。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主要、主体因素)(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基本因素价格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二)其他因素(非基本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旅游客源地因素;②旅游目的地因素;③旅游客源地与目的之间关系因素。1、总人口一般来讲,旅游需求量与总人口规模量呈正比关系。从历史资料看,随着世界人口规模的膨胀,旅游需求量(人次)不断增加,旅游人口比率也不断提高。2、人口城市化程度旅游需求与人口城市化程度呈正比。一般城市比农村地域的居民出游率高。3、人口结构(主要涉及年龄、性别和职业构成)①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在旅游需求程度、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②人口性别结构一般地,男性出游率高,但女性旅游人数在不断增加,比率逐步提高。人口性别结构主要影响出游目的地、旅游方式(如探险、烹饪等专项旅游产品的需求强度的差异)。③职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白领”职员、商人等占旅游总人数比例高于“蓝领”(体力劳动者)人员。4、家庭人口与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小、教育程度高的人口旅游需求强烈,出游率高。5、政治因素表现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政策、体制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旅游客源地而言,政府对公民旅游的态度(支持与否)及外汇控制力度影响旅游需求;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政策、开放程度、居民态度、安全、秩序等影响旅游需求。6、货币汇率国家间不同货币比价(率)的影响:对旅游目的地而言,需求减少货币升值对旅游客源地而言,需求增加。7、旅游地通货膨胀程度通货膨胀意味着价格上升,需求减少,特别是旅游目的地通货膨胀率高于旅游客源地时,旅游需求减少。8、旅游供给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资源、设施、服务)供给能力、水平,决定其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吸引力水平,从而影响需求量大小。六、旅游需求量的变动和旅游需求的变动旅游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的变动。P↑,Q↓。P31旅游需求变动是指在旅游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任何因素的变化(如收入、闲暇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而引起整个需求曲线发生位移。§2旅游供给及其变动参考: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南开版P83-94。一、旅游供给的概念从经济学意义讲,旅游供给就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P32二、旅游供给的类型与内容(一)基本旅游供给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生产基础,是首要的旅游供给内容,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其组合决定了旅游地吸引力大小。2、旅游设施旅游设施与相应旅游服务的数量、质量体现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供给水平与能力,反映旅游业的实力和规模。①交通运输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②旅游食宿设施:现代酒店、旅馆,形式、层次日趋多样化。③旅游娱乐设施一般分两类:反映和表现当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和风俗的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丰富旅游生活的娱乐设施,如歌舞厅、夜总会、游乐场等。④旅游购物设施旅游购物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旅游商业网点的建设3、旅游服务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为凭借、手段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是旅游经济效益实现的直接途径,旅游服务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质量需求。(二)辅助旅游供给即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旅游目的地公用事业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设施。三、旅游供给表、曲线、函数、规律(一)旅游供给表用数字表格形式表示旅游产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价格↑,供给↑。(二)旅游供给曲线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旅游产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34(三)旅游供给函数用函数关系式表示旅游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QS=f(p)(四)旅游供给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与其价格变化成正比。四、影响旅游供给因素影响旅游供给因素除价格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旅游地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积极、支持的政策,将刺激旅游供给的扩大)1、旅游税收政策降低旅游企业税率,降低进口相应设施与物资的关税,放松外汇管制等,将刺激旅游供给增加。2、财政补贴和贷款利率(以及投资旅游资源开发、设施建设)3、支持旅游院校的开办和旅游人才培训。(二)自然历史条件主要指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组合对旅游供给能力的影响。(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旅游景点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的水平、档次和效率,从而影响旅游供给数量和质量。(四)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收入的分配影响政府、旅游部门、企业与从业人员的利益,分配比例的合理与否,刺激或抑制旅游供给的构成和扩大。五、旅游供给量的变动和旅游供给变动旅游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旅游供给量的变动。P↑,S↑。旅游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旅游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如生产要素价格、税率变化等)引起的旅游供给曲线的位移。《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36。§3旅游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表示(弹性系数elasticity)。Y=f(x),则E=△y/y/△x/x,E为无量纲值。二、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旅游需求弹性。(一)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旅游需求量随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之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测度其变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P=△Q/Q/△P/P=△Q/△P×P/Q因随P↑,Q↓,因此,EP为负值,在比较弹性大小时,一般取其绝对值。EP>1,旅游需求富有弹性;EP<1,旅游需求缺乏弹性;EP=1,△Q与△P变化率相同。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其整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即富有弹性;旅游产品内部构成中,吃、住、行、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而购、娱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二)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旅游需求量随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测度其变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EI。EI=△Q/Q/△I/I=△Q/△I×I/Q因I↑,Q↑,因此,EI>0。EI>1,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大;EI<1,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小;EI=1,△Q、△I变化率相同。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一样,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1;同时,一般地高档次旅游产品,EI较大,低档次旅游产品,EI较小。三、旅游供给弹性旅游供给随旅游产品价格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对应关系,称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简称旅游供给弹性。测度其变化程度大小的指标,称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简称旅游供给弹性系数ES。ES=△Q/Q/△P/P=△Q/△P×P/Q因P↑,Q↑,因此,ES>0,ES∈(0,∞)ES=0,旅游供给无弹性(P无论如何变化,△Q=0);01,旅游供给富有弹性(△Q>△P),(如我国80年代初即是如此)一般地,旅游地的旅游供给弹性较小,同时,ES大小还同研究时期长短有关,研究时期越长,ES越大。四、旅游弹性理论及其意义P↓→Q↑,△Q>△P,收入增加EP>1应定低价或适当减价P↑→Q↓,△Q>△P,收入减少P↓→Q↑,△Q<△P,收入减少EP<1应定高价或适当提价P↑→Q↓,△Q<△P,收入增加应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运用弹性理论,灵活定价。§4旅游供求矛盾及其平衡一、旅游供求矛盾当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平衡时,旅游产品的价格称为旅游市场的均衡价格。在旅游供给不变情况下,需求↑→供<求(卖方市场)→P↑需求↓→供>求(买方市场)→P↓在旅游需求不变情况下,供给↑→供>求(买方市场)→P↓供给↓→供<求(卖方市场)→P↑因此,在现实旅游市场中,旅游供求平衡总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绝对的,总是通过价格这只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调节供求矛盾。需求↓需求↑P↑→→供>求→买方市场→P↓→供给↑供给↓→供<求→卖方市场→P↑→….二、旅游供求不平衡的表现1、供求总量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人次(数量)和旅游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412、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3、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不平衡由于旅游产品,尤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造成旅游需求热点、热线和冷点冷线的出现。4、旅游的需求与供给服务项目方面的不平衡旅游者个性差异造成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而旅游供给的服务项目通常根据旅游需求主体的主要需求设计,二者难免存在不平衡。同时,旅游需求的时尚性、多变性与旅游供给项目的相对稳定性间也常产生不平衡。三、调节旅游供求的机制(一)价格对旅游供求的调节在旅游市场上,通过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自发地调节旅游需求与供给,在均衡价格基础上:需求↓需求↑P↑→→供>求→买方市场→P↓→供给↑供给↓→供<求→卖方市场→P↑→….价格机制的自发性,往往产生许多问题,如出现卖方市场时,价格猛涨,但旅游供给又有相对稳定性,往往造成质次价高,损害旅游者利益、损害旅游形象等问题;出现买方市场时,旅游供给企业竞相压价,产生恶性竞争,两败(多败)俱伤,有碍旅游经济的顺利运行。因此,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除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以外,旅游地政府往往通过一些政策性手段(措施)实施调节。(二)政策调节机制1、税收政策税收政策通过两方面调节旅游供求:①针对旅游企业在旅游供给短缺时,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提高供给能力,政府可通过降低税率(意味着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刺激旅游企业发展,扩大供给能力;或者旅游地政府为增强对外竞争力,也可降低税率,提高旅游供给能力特别是供给质量,同时促使价格下降。②针对旅游者的税收政策在旅游淡季或旅游冷、温地区,降低税赋,从而降低旅游价格,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扩张;在旅游旺季或旅游热点地区,提高税赋水平,提高旅游价格,抑制客流,避免旅游地过度拥挤,降低旅游体验效果,减轻对旅游地环境的破坏。2、旅游规划根据旅游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通过旅游规划,确定旅游地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接待能力,避免旅游供求矛盾激化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3、旅游促销随着旅游开发热潮的兴起,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争夺客源市场),从旅游市场的供求变化趋势上,已形成了买方市场(供>求),而旅游促销手段的运用(包括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建设)成为扩大客源市场、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参考书目及学习网站1、罗明义主编,《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3、旅游研究网:、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中国旅游学术论坛:、达沃斯巅峰:作业:1、名词解释: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需求弹性;旅游供给弹性。2、旅游需求有哪些类型3、分析旅游需求规律。4、分析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5、分析旅游供给规律。6、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有哪些7、概述旅游弹性理论及其意义。8、简析旅游供求矛盾。9、旅游供求不平衡有哪些表现10、分析调节旅游供求的机制。课程论文:1、中国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2、中国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第四章旅游市场田里,《旅游经济学》,高教版,P86-§1旅游市场的概念、结构和细分一、市场市场是一个历史范畴,其范围、规模、内涵、形式等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都在市场中实现交换,从实质上看,市场反映了人与人即生产经营者与购买者、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定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各种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市场组成要素看,由市场主体(商品交换各方)、客体(交换对象——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形的、无形的商品)和媒体(场所、设施、货币、管理、服务等)三者组成。从经济关系和市场活动的全过程来看,市场由供求、价格、竞争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个要素构成。市场供求关系是社会生产(供给)和需求关系的体现,从主体方面看,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或卖者与买者的关系;从客观方面看,反映了生产与消费或商品供给量与购买力的关系。价格是市场主体利益的调节器,由供求关系决定并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竞争是因各市场主体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形成的,当市场供>求,即买方市场形成时,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经营者间的竞争;当市场供>求,即卖方市场形成时,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商品购买者、消费者间的竞争。二、旅游市场的概念狭义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广义旅游市场: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从市场营销角度理解:旅游市场是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存在的对旅游产品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的消费者群体(旅游需求即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四要素:旅游者、旅游购买力、旅游购买欲望、旅游权利。旅游市场的功能:①交换功能旅游市场是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产品和价值交换的载体。调节旅游供求关系②调节功能检验、调节、规范旅游经营者行为调节资源配置③信息反馈功能供给者←→市场信息←→消费者。旅游市场特点:①鲜明的地域性,消费者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才称为旅游,才能实现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消费。②多样性,旅游产品种类的多样性;购买形式的多样性;交换关系的多样性。③季节性,取决于自然气侯因素和社会文化习俗及固定节假日。④波动性,与旅游产品的敏感性或脆弱性相关。⑤开放性,以全球为活动领域。⑥竞争性,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和分布的广泛性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三、旅游市场结构旅游市场结构通常可从旅游市场的竞争结构来体现、来认识。旅游市场竞争结构,是指旅游市场竞争的程度,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数量的多少、旅游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及旅游市场进出的难易程度等。《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67根据参与竞争的旅游经营者的多少和旅游产品的差异程度,可将旅游市场竞争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结构类型。(一)完全竞争旅游市场完全竞争又称纯粹(自由)竞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竞争状况,是由众多旅游市场主体组成的市场状态。形成条件是:《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67现实中并不存在此类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具有理论分析价值,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极端状态。(二)完全垄断旅游市场又称独家垄断旅游市场,指一种完全由一家旅游经营者控制旅游产品供给的旅游市场。其市场结构特征是:(1)-(3)《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67其产生多由旅游经营者拥有独一无二的(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而形成(如我国长城,西安秦兵马俑),是市场竞争形态的又一极端。(三)垄断竞争旅游市场又称不完全竞争旅游市场,是介入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旅游市场之间,即有竞争又有垄断的旅游市场结构,是最常见的竞争形式,其市场结构特征是:(1)-(4)《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67(四)寡头垄断旅游市场是介入完全垄断旅游市场和垄断竞争旅游市场之间的一种结构类型,少数旅游经营者控制了行业绝大部分旅游产品的市场供给,彼此间即有竞争又有联合,市场进入门槛高,是旅游市场成熟的表现,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市场竞争结构多呈此状态。五、旅游市场的细分参考——田里,《旅游经济学》,高教版,P100-旅游市场的细分,就是旅游经营者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偏好、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所划分出来的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一)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将市场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两类。同质市场,是消费者对商品或企业经营有一定一致性反应的市场(需求特点的一致性)。异质市场,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的市场。由于消费者个性差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城乡…)的客观存在,市场需求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现实市场主要是异质市场。任何企业受自身经营实力的制约,都不可能占有所有异质市场,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互有差异市场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市场细分,从中选择符合自身经营目标和企业条件的目标市场。市场细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4)《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68(二)旅游市场细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①可衡量性市场细分的标准(依据)和细分后的市场是可衡量(测度)的。②可占领性③经济性——企业在细分市场上经营时可获利性。2、程序(1)—(9)《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68-69。(三)旅游市场细分类型根据旅游市场细分所选择标准和依据的不同,通常有以下5类细分方式。1、按六大旅游区域划分(世界旅游市场划分)世界旅游组织(WTO)根据全球地区间在地理、文化、经济、交通、旅游者流向与流量等方面的联系,将世界旅游市场划分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市场(亚太市场)、南亚市场、中东市场及非洲市场六大区域性市场。反映了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分布的基本格局。2、按旅游活动是否跨越国境划分国内旅游市场,本国居民在国内各地旅游形成的市场。国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3、按旅游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市场:一般指人数在15人以上的团体包价旅游。散客旅游市场:个人、家庭及15人以下的自行结伴旅游。4、按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划分豪华(高档)旅游市场、标准(中档)旅游市场、经济(economical)(抵挡)旅游市场。5、按旅游目的和内容划分各种专项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市场、渡假旅游市场、文化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市场、会议旅游市场、宗教旅游市场、探险旅游市场…§2旅游市场机制一、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上直接发挥作用的价格、利率、竞争、供求、风险等要素所形成的制约体系。包括价格机制、利率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等。二、旅游市场机制的概念旅游市场机制,是在旅游市场上直接发挥作用的价格、竞争、供求、风险等因素影响旅游企业经营和旅游者行为的制约体系。《旅游经济学》张建春等,高教版P70包括旅游价格、竞争、供求、风险机制。(
本文档为【《旅游经济学》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橙子到此一游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2-23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