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举报
开通vip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编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股份有限公司版本号:实施时间: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公司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批准人:年月日前言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股份有限公司版本号:实施时间:发布 公告 职业卫生公告栏下载公告怎么写公司公告范文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制度公告栏模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公司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批准人:年月日前言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污染物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事件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要求,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主要有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响应、应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处置等内容,重点加强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以预防发生为重点,逐步完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公司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该预案由****股份有限公司制定,有公司董事长批准发布及实施.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71.2编制依据…………………………………………………………………………………71.3适用范围…………………………………………………………………………………71.4预案体系…………………………………………………………………………………71.5工作原则…………………………………………………………………………………72.公司基本情况2.1公司概况…………………………………………………………………………………82.2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82.2.1地表水系概况……………………………………………………………………82.2.2水文地质…………………………………………………………………………82.3生产概况(包括生产规模、现状、生产工艺等)……………………………………82.4排污状况…………………………………………………………………………………102.5周边的交通状况…………………………………………………………………………102.6周边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103.环境风险分析3.1环境风险识别……………………………………………………………………………103.2环境风险目标确定………………………………………………………………………103.2.1风险目标①………………………………………………………………………103.3事故类型及潜在环境风险预期…………………………………………………………103.3.1风险目标①事故类型及风险预期………………………………………………104.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应急救援体系……………………………………………………………………………114.1.1公司应急酒指挥小组……………………………………………………………114.1.2应急响应中心……………………………………………………………………114.1.3现场应急指挥部…………………………………………………………………114.1.4专家组……………………………………………………………………………114.1.5各应急救援小组…………………………………………………………………114.2职责………………………………………………………………………………………124.2.1应急指挥中心……………………………………………………………………124.2.1.1总指挥……………………………………………………………………124.2.1.2副总指挥…………………………………………………………………124.2.2现场应急指挥部…………………………………………………………………124.2.3应急响应中心……………………………………………………………………124.2.4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124.2.5人员抢救组………………………………………………………………………124.2.6灭火救援组………………………………………………………………………124.2.7安全疏散组………………………………………………………………………124.2.8安全警戒组………………………………………………………………………134.2.9环境监测组………………………………………………………………………135.预防与预警5.1预防工作…………………………………………………………………………………135.2风险源监控与预警………………………………………………………………………135.2.1风险目标①监控与预警…………………………………………………………135.3预警及响应措施……………………………………………………………………………135.3.1预警分级……………………………………………………………………………135.3.2启动条件……………………………………………………………………………135.4预警解除……………………………………………………………………………………146.应急响应6.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146.2应急响应工作流程…………………………………………………………………………156.2.1响应流程图…………………………………………………………………………156.3企业环境应急响应分级……………………………………………………………………156.3.1橙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156.3.2黄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166.3.3蓝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166.4启动预案…………………………………………………………………………………166.4.1预案分级…………………………………………………………………………166.4.2启动条件…………………………………………………………………………166.5信息报告与处理…………………………………………………………………………176.5.1内部报告…………………………………………………………………………176.5.1.1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176.5.1.2信息报告的形式及条件…………………………………………………176.5.1.3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176.5.2信息上报…………………………………………………………………………186.5.2.1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186.5.2.2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186.5.2.3事件报告方式和内容……………………………………………………186.5.3信息通报及请求支援……………………………………………………………186.5.3.1通报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186.5.3.2请求相关救援单位支持…………………………………………………186.6应急准备…………………………………………………………………………………196.6.1下达启动预案命令………………………………………………………………196.6.2召开应急会议……………………………………………………………………196.7应急监测……………………………………………………………………………196.7.1应急监测要求……………………………………………………………………196.7.2应急监测实施……………………………………………………………………196.7.3应急监测内容及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96.8应急处置…………………………………………………………………………………196.8.1处置原则…………………………………………………………………………196.8.2环境目标优先保护次……………………………………………………………196.8.3现场处置措施……………………………………………………………………206.8.3.1现场处置程序……………………………………………………………206.8.3.2现场处置措施……………………………………………………………216.8.3.2.1环境风险目标①水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216.8.3.2.2环境风险目标①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216.8.3.2.3环境风险目标①液氨泄露染事件现场处置………………………216.8.3.2.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217.安全防护7.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227.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228.次生灾害防范8.1次生灾害防范措施…………………………………………………………………………228.2现场监测方案………………………………………………………………………………228.3现场人员疏散方案…………………………………………………………………………239.应急状态解除9.1应急终止命令的发布………………………………………………………………………239.2应急终止条件………………………………………………………………………………239.3应急终止程序………………………………………………………………………………239.4应急终止后行动……………………………………………………………………………2410.善后处置10.1受灾人员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2410.2事件环境影响评估………………………………………………………………………2410.3环境恢复及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2410.4保险理赔…………………………………………………………………………………2411.应急保障11.1队伍保障…………………………………………………………………………………2411.2财力保障…………………………………………………………………………………2411.3物资保障…………………………………………………………………………………2411.4通讯保障…………………………………………………………………………………2511.5人员防护…………………………………………………………………………………2511.6交通运输保障……………………………………………………………………………2512.预案管理12.1预案培训…………………………………………………………………………………2512.1.1原则和范围………………………………………………………………………2512.1.2信息宣传…………………………………………………………………………2512.1.3应急人员培训……………………………………………………………………2612.1.4员工与公众培训…………………………………………………………………2612.1.5培训要求…………………………………………………………………………2612.2预案演练…………………………………………………………………………………2612.3责任与奖罚………………………………………………………………………………2712.3.1责任………………………………………………………………………………2712.3.2奖励………………………………………………………………………………2712.3.3惩罚………………………………………………………………………………2712.4预案修订…………………………………………………………………………………2712.5预案备案…………………………………………………………………………………2713附则13.1预案的签署和解释………………………………………………………………………2713.2预案的实施………………………………………………………………………………2713.3术语与定义………………………………………………………………………………2713.3.1突发环境事件……………………………………………………………………2713.3.2环境风险源………………………………………………………………………2813.3.3应急处置…………………………………………………………………………28.13.3.4应急预案…………………………………………………………………………28.13.3.5事件分级…………………………………………………………………………28.13.3.6应急监测…………………………………………………………………………28.13.3.7应急演习…………………………………………………………………………2814附件附件1环评影响报告书(见评价报告文本)附件2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30附件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31附件4厂区地理位置图……………………………………………………………………32附件5厂区平面布置图……………………………………………………………………33附件6重大危险源分布图…………………………………………………………………34附件7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35附件8疏散路线图…………………………………………………………………………36附件9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371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公司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1.4预案体系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置方案组成,体系图如下: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 液氨现场处置预案1.5工作原则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2.公司基本情况2.1公司概况****2.2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2.2.1地表水系概况****2.2.2水文地质****2.3生产概况****生产工艺见下图:2.4排污状况****2.5周边交通状况****2.6周边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3.环境风险分析3.1环境风险识别****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当中主要用到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氨。3.2环境风险目标的确定3.2.1风险目标①液氨作为一种高毒物质的存在,其危害程度也不容小视,一旦发生泄露。极易造成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3.3事故类型及潜在环境风险预期3.3.1风险目标①事故类型及风险预期液氨可能会发生泄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事故后会造成人员中毒、烧伤等,后果较为严重。4.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应急救援体系4.1.1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公司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安全员兼管。组长:总经理副组长:主管环保副总成员:各部门主任、车间主任4.1.2应急响应中心应急响应中心包括生产计划部、安全环保办公室、设备部、保卫部、后勤部、技术部等部门组成。4.1.3现场应急指挥部发生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安全环保办公室,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主任:总经理副主任:主管环保副总成员:各部门环保专业人员4.1.4专家组发生事故时,公司立即组织成立抢险专家组,进行相应的应急分析及协商处理意见。主任: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机动车间主任成员:各部门环保专业人员及本地环保局相关专业人员4.1.5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包括:(1)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2)人员抢救组(3)灭火救援组(4)安全疏散组(5)安全警戒组(6)环境监测组4.2职责4.2.1应急指挥中心4.2.1.1总指挥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4.2.1.2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传达达救援抢险命令。4.2.2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安全环保办公室,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4.2.3应急响应中心积极响应应急指挥中心及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的相关命令,快速准确的完成各项指令。4.2.4 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进行抢险。该组人员由消防队和各专业专家组成,由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4.2.5 人员抢救组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该组由指定的具有相应能力的医院组成,医疗机构应根据伤害和中毒的特点实施抢救预案。由后勤部负责。4.2.6 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由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消防组及公司义务消防抢险队伍组成。由保卫部负责。4.2.7 安全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安全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由公司主管安全领导和总经理办公室人员组成。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4.2.8 安全警戒组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由后勤部保卫科负责。4.2.9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及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由化验室及当地环保部门负责。5.预防与预警5.1预防工作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2、对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3、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技术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救援知识的相关培训。4、加强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5、加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的监管力度。5.2风险源监控与预警5.2.1风险目标①监控与预警监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液氨存储和使用方面均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安排专人每小时巡检一次并记录;安装监控探头24小时监控;安装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预警: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分为一般(III级)、较重(II级)、严重(I级)、3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表示。5.3预警及响应措施5.3.1预警分级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I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表示。5.3.2启动条件进入预警状态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发布预警公告,蓝色预警由车间负责发布,黄色预警由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发布,橙色预警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发布。5.4预警解除当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控制、消除影响后发布预警解除6.应急响应6.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一、重大环境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二、较大环境事件(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三、一般环境事件(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6.2应急响应工作流程6.2.1响应流程图6.3企业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分级6.3.1橙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橙色响应级别:(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6.3.2黄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蓝色响应级别:(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6.3.3蓝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黄色响应级别:(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6.4启动预案6.4.1预案分级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分级为:综合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液氨现场处置预案6.4.2启动条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综合应急预案。(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液氨现场处置预案。(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6.5信息报告与处置6.5.1内部报告6.5.1.1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电话:公司应急值班(24小时)电话:6.5.1.2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要求:一旦公司人员、操作人员发现紧急情况,经现场确认为泄漏、火灾或环境污染等危险事故,要立即使用其通讯手段报告现场值班长或值班干部,值班干部立即向全公司发布应急救援报警,同时向指挥部成员报告,启动紧急应变响应系统。指挥部应根据应急类型、发生事件和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6.5.1.3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6.5.2信息上报6.5.2.1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报告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及个人;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及个人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和单位;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6.5.2.2事件报告的时限和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后1小时内向区环保局报告。发生Ⅰ、Ⅱ级突发环境事件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立即向省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发生Ⅱ级及Ⅱ级以上突发辐射环境事件应在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特殊情况下,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可直接向省政府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6.5.2.3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3类。初报主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辐射源项、源强、可能的危害症状、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及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主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主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以及有关意见建议。6.5.3信息通报及请求支援6.5.3.1信息发布总体原则信息发布应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对于较为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布,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事态进展、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安全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对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字的发布,应征求评估部门的意见。对影响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结果,要及时发布。6.5.3.2信息工作执行部门对外信息发言人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人员担任。现场对外信息发言人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指定。6.6应急准备6.6.1下达启动预案命令一旦接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立即下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6.6.2召开应急会议一旦接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应急会议商定应对措施。6.7应急监测6.7.1应急监测要求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根据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6.7.2应急监测实施事件发生初期,环保部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域特点迅速制订监测方案,确定污染扩散范围,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根据液氨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监测方案。6.7.3应急监测内容及方案环保部门根据应急监测数据组织专家综合分析,查明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提出处理建议,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监测组根据液氨的扩散速率和当时的气象及地域等特点迅速制订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确定事故区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的范围、辐射源项、源强、环境介质的辐射水平、职业人员及公众受照剂量,预测并报告事故的发展情况和辐射事故的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6.8应急处置6.8.1处置原则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实施先期处置,优先控制污染源,尽快阻止液氨继续排放外泄;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出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范围,把突发环境事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依靠科技和专家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应急处置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6.8.2环境目标优先保护次序保护目标按照先人后物的原则,首先对厂区内部以及厂区周边的人民群众进行疏导疏散。6.8.3现场处置措施6.8.3.1现场处置程序现场处置程序见下图所示:6.8.3.2现场处置措施本公司氨分解处理过程使用的液氨在贮存与使用中有可能发生泄漏、火灾事故,主要部位如前所述1号目标。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是多样的,如: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或人为等原因。岗位操作人员尽可能通过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当大量液氨泄漏或出现火警,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并波及周边范围,顺风可能影响到厂区外。此时应采取以下紧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值班长报告,并立即戴上隔离式氧气呼吸器,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不能切断的即加强现场通风。(2)、值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和各种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3)、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紧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4)、消防组到达事故现场后,戴好防护器材,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中毒、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受伤者移离毒场,交由救护队迅速送往医院,并对现场进行洗消。(5)、值班长到达现场后,根据液氨扩散情况(浓度、速度、方向),组织扩散区域内的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并采用简易的保护措施。(6)、医疗救护组到现场后,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7)、安全警戒组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及巡逻检查。(8)、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到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进一步扩大。(9)、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①、在总指挥协调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机动、设备和事故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②、在总指挥协调指挥下,组成由设备主管及有关负责人参加的抢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6.8.3.2.1环境风险目标现场处置(1)立即开启喷淋系统进行吸收、稀释泄露的液氨。(2)立即组织人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行堵漏、防止液氨的持续泄露。(3)立即连接消防水枪对泄露处进行雾状水冲洗。6.8.3.2.2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将伤者脱离污染区。(2)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3)简单救治处置后立即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抢救原则:(1)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2)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3)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4)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5)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7.安全防护7.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并注意风向,在昏暗地区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7.2人民群众的安全防护紧急情况下人们可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在最短时间内按照提示撤离污染区域。8.次生灾害防范8.1次生灾害防范措施事故处置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由具有危废处置资质进行处理:消防废水收集到沉淀池中处理。8.2现场监测方案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事件当时的气象和地域特点,制定应急监测方案,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可视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变化趋势,对监测方案进行适时调整。  (2)优先选用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法,当不具备快速检测条件、检测技术或需对污染程度、污染范围进行精确判断时,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内进行分析检测。  (3)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等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展情况和污染物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依据。8.3现场人员撤离方案(1)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到上风口安全地带,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并向指挥部或值班长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立即派人进入灾区寻找失踪人员,提供急救。(2)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方式和路线。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9.应急状态解除9.1应急终止命令的发布现场指挥部认为满足应急结束的条件时,由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的环境应急指挥部批准应急响应结束。9.2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结束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发生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无继发可能。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9.3应急终止程序(1)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经有关专家分析论证,现场指挥部认为满足应急结束的条件时,由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的环境应急指挥部批准应急响应结束。  (2)根据环境应急指挥部的决定,各部门、单位、应急救援组下达应急结束命令,解除应急状态。  (3)应急结束后,相关类别环境救援机构应根据环境应急指挥部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评价和处置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转入常态管理为止。9.4应急终止后行动(1)若危险解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指挥部应发出解除警报的命令信号(通过对讲机或有线电话),并将危险解除信号通报事故发生时已通报的相邻企业。(2)事故处理完后,要按紧急应变计划书职责,及时消除污染。(3)洗消工作由保卫部负责,负责人为孟庆照,由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参加过训练(培训)的指定义务人员参加。10.善后处置10.1善后处置善后处置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等事项。 10.2保险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对参加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事业单位,依法办理相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保险机构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保险受理、赔付工作。11.应急保障成立应急救援支持保障系统,安环办、财务部、后勤部、保卫部、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按照统一部署,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并给予资金保障,及时更换和补充应急救援资源。11.1队伍保障公司下属各生产单位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应急救援兼职队伍,形成简明有效地指挥和工作协调机制,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组织、训练好应急队伍。11.2财力保障各单位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做出预算,财务部审核,经应急指挥部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部等部门对应急处置费用如实进行核销。11.3物资保障消防灭火器材由保卫部负责统一监督检查,各单位负责定期对本单位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失效立即上报保卫部进行更换,其他应急器材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烫伤药等由各单位根据具体应急需求配备,并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新。在应急状态下,公司应急指挥部有权统一调配使用各单位应急物资。11.4通信保障公司各单位及危险要害岗位必须备有《公司固定电话号码表》及《公司移动电话号码表》,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对移动电话畅通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在应急工作中通信畅通无阻。11.5人员防护各单位负责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职业安全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11.6交通运输保障  后勤部负责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12.预案管理12.1预案培训12.1.1原则和范围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培训训练或演习应成为应急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应急培训的范围应包括: (1)企业全员的培训。  (2)周边公众的培训。  (3)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12.1.2信息宣传信息宣传采取“应急宣传月、应急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单、设立宣传栏、观看宣传片、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宣传内容包括:(一)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二)公司内应急预案;(三)当前应急形势、应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要求;(四)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五)科学预防、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六)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基本知识。12.1.3应急人员培训为了保障应急救援的快速有效进行,提高抢险人员的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强化岗位作业的安全意识,掌握岗位操作的安全操作要点,公司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并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主要内容包括:1.消防警戒及相关设施的使用;2.应急抢险救援能力的训练;3.安全防护知识等。经过一系列专业学习和训练,抢险队员们会做到精心指挥,周密部署,快速出击,及时处置。力争为公司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抢险队。12.1.4员工与公众培训员工培训:对企业职工培训的重点在于:树立法律意识,遵章守纪;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与燃气有关的安全技术;自救和互救的常识和基本技能等。所有的员工都应通过培训熟悉并了解自己工作所在的岗位的应急预案的内容,知道启动应急预案后自己所承担的相应职责和工作。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操作和处理、控制事故的技能。公众培训:由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条件不同,居民的安全知识和防灾避险意识差异也很大。更需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和掌握一旦发生液氨泄漏等险情后,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了解有关避险方法及逃生技能等。同时公布报警电话,保证一旦发生了险情,当地居民能立即报警,并知道怎样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12.1.5培训要求各部门、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负责做好应急人员、应急内容的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并做好应急培训总结。12.2预案演练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每年组织一次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演练时要做好演练方案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并根据演练中暴露的问题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填写应急培训演练记录。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a)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b)演练起止时间;c)演练项目和内容;d)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e)演练动用设备、物资;f)演练效果;g)持续改进的建议:h)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12.3责任与奖罚12.3.1责任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12.3.2奖励应急指挥中心对在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12.3..3惩罚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对有关人员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救援义务的;(2)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真实情况的;(3)拒不执行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在应急响应时没有履行职责的;(4)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6)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12.4预案修订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本预案进行修改和更新:(1)当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出现与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联系时;(2)当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装置时;(3)当出现生产安全事故,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属于新衍生出的不可预见的生产安全事故时。12.5预案备案本预案经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应急救援处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公司发布实施后上报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应急救援处备案。13.附则13.1预案的签署和解释本预案由我公司第一责任人签署,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安全环保办公室。13.2预案的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3.3术语及定义13.3.1突发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13.3.2环境风险源衡量是否构成环境风险源的重点是:发生事故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环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危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13.3.3应急处置指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态恶化,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的措施。13.3.4应急预案根据预测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环境危害的性质和程度,而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13.3.5事件分级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13.3.6应急监测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13.3.7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14附件附件1环评影响报告书(见文本)附件2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附件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附件4厂区地理位置图附件5厂区平面布置图附件6危险源分布图附件7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附件8疏散路线图附件9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附件2****股份有限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 职务 姓名 手机 办公室电话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电话:公司应急值班(24小时)电话:附件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总经办人资部安环办保卫部工会电动部合金部后勤部金刚石部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附件4厂区地理位置:附件5厂区平面布置图附件6危险源分布图附件7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附件8疏散路线图附件9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
本文档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百里登峰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7-19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