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西药士、西药师用)

2011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西药士、西药师用)

举报
开通vip

2011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西药士、西药师用) 药学(非临床医疗)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0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药师、药士用) 说明: 一、药师(药士)考试科目为四科: 第一:药事管理与法规 第二:药学专业知识(一) 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学 第三:药学专业知识(二) 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 第四: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二、本次发放内容的整理,以省药监组织的考前培训班中授课老师的讲授...

2011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西药士、西药师用)
药学(非临床医疗)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0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药师、药士用) 说明: 一、药师(药士)考试科目为四科: 第一:药事管理与法规 第二:药学专业知识(一) 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学 第三:药学专业知识(二) 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 第四: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二、本次发放内容的整理,以省药监组织的考前培训班中授课老师的讲授为依据,复习资料(考试大纲) 一起进行。 三、因考前培训班尚未结束,故本次发放内容仅为考核科目中部分科目的内容,剩余内容, 将会根据考前培训班课程进度,逐一整理后陆续发放。 四、本次发放内容为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具体内容见下: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一章 药学服务与咨询 第一节 药学服务综述 一、药学服务的意义 ● 药学服务:在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 药学服务于1990年由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倡导. 二、实施药学服务的背景 ● 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期望是实施药学服务的前提. ● 社会公众对药学服务的迫切需求是实施药学服务的基础. ● 药学学科的发展为药学服务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药学与临床医学、护理学并称为现代药物治疗模式的三大支柱. ● 药品分类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建立为实施药学服务奠定了重要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保障. ● 药师素质的提高与队伍的壮大为实施药学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药师是实施药学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易出现多选题题型) ● 药学服务要求药师用自己独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来保证药物使用获得满意的结果,是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过程. ● 提供药学服务的人员必须具有:①药学与中药学专业的教育背景;②具备扎实的药学与中药学专业知识、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③具备药学服务相关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④具备较高的交流沟通能力、药历书写能力和技巧;⑤具备一定的投诉应对能力和技巧;⑥具备一定信息沟通能力. ● 沟通 沟通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和分享. ● 药历书写 1、药历是客观记录患者用药史和药师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所采取的措施,是药师以药物治疗为中心,发现、分析和解决药物相关问题的技术档案,也是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2、药历的作用(易出多选题) 药历是药师为参与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服务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其源于病历,但又有别于病历;②药历由药师填写,作为动态、连续、客观、全程掌握用药情况的记录;③内容包括其监护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用药方案、用药经过、用药指导、药学监护计划、药效表现、不良反应、治疗药物监测(TDM) 、各种实验室检查数据、对药物治疗的建设性意见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忠告,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于药师开展药学服务. 3、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SOAP简历模式是指患者主诉(subjective)信息 ,体检(objective),评价(assessment)和提出治疗方案(plan)模式. TITES简历模式指主题(title),治疗的介绍(introduction),正文部分(text),提出建议(recommendation)和签字(signature)模式. 投诉应对 投诉类型可分为:服务态度与质量、药品数量、药品质量、退药、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价格异议六种. 患者投诉的处理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人员、接待时的举止行为要点、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证据原则(强调有形证据). 第二节 药学服务的内涵(了解) 一、药学服务的具体内容 药学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处方制剂、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药学信息服务、参与健康教育. 二、药学服务的效果 药学服务效果具体表现如下:①改善病情或症状;②减少和降低发病率、复发率、并发症、死亡率;③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④提高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按时、按量、按疗程使用药物;⑤指导药品的正确使用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⑦节约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益/费用比值,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⑧帮助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普及康复的方法. 第三节 用药咨询服务 一、医师用药咨询 药师可从新药信息、合理用药信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禁忌症几个方面向医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第二章 处方制剂 第一节 处方概述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一、处方的性质 处方具有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 · 法律性 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但无调配处方权,药师具 有审核、调配处方权,但无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 · 技术性 开具或调配处方者都必须经过由经过医院校系专业学习,并经资格认定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担任. ● 经济性 处方是药品消耗及药品经济收入结帐的凭证和原始依据. 二、处方的分类 处方按其性质分为: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和协定处方三类. · 每个医院的协定处方仅限于在本单位使用. 三、处方的组成 处方由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三部分组成. 四、处方书写 ● 熟悉处方中常见的外文缩写 a.c--餐前(服) a.m--上午,午前 Co--复方的、符合的 iv--静注 O.D.--右眼 O.S.(O.L)—左眼 P.C—餐后 P.O—口服 q.i.d—每日4次 q.o.d—隔日1次 t.i.d—每日3次 Sig.—标记(标明用法) 第二节 处方调剂 · 处方调配一般程序:审核处方—处方调剂—核查与发药 · 处方调配注意事项(易出多选题)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 2、对贵重药品、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3、调配药品时应检查药品的批准文号,并注意药品的有效期,以确保使用安全. 4、药品调配齐全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地书写标签. 5、对需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应加贴醒目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2~8℃保存”. 6、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储存条件等标签. 7、调配好一张处方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8、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 核查与发药 1、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患者所就诊的科室,以帮助确认患者身份; 2、逐一核对药品与处方的相符性,检查药品剂型、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3、发现配方有错误时,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4、向患者交代每种药品的服用方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同一种药品两盒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5、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6、尽量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 第三节 用药指导 ·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机体方面 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心理精神. 2、药物方面 药物的化学结构、剂量与制剂. 3、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次数、药物相互作用. ● 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药品适宜的服用时间 服用时间 药品类别 药品名称 清晨 利尿药 呋塞米、螺内酯 餐前 降糖药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酮、罗格列酮 餐中 助消化药 酵母、胰酶、淀粉酶 餐中 降糖药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 餐后 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 餐后 利尿药 氢氯噻嗪 餐后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贝诺酯、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尼美舒利 餐后 组胺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睡前 钙剂 碳酸钙 睡前 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 睡前 平喘药 沙丁胺醇、 · 服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服用药物宜多喝水;饮食与吸烟对药品疗效均有影响 第四节 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 · 处方差错的表现 处方差错的内容包括:处方名称;药品调剂或剂量;药品与其适应症;剂型或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疗效;药物配伍;药品标识有差错. · 差错的防范和处理 为减少和预防差错的发生,需遵循药品储存;调配处方;发药及制定明确的差错防范措施中的原则. · 药品调配出现差错应填写“药品调配差错报告表” 第五节 常用药学计算 · 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给予成人剂量的3/4 · 儿童剂量按成人剂量的折算如细表所示: 年龄 相当成人剂量折算表 初生~1个月 1/18~1/14 1个月~6个月 1/14~1/7 6个月~1岁 1/7~1/5 1岁~2岁 1/5~1/4 2岁~4岁 1/4~1/3 4岁~6岁 1/3~2/5 第三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 一般成人的血液占体重的8%—9%,总量为5000—6000ml,血液的PH为7.35—7.45;血浆中除去91%—92%的水分外,还包含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酶、激素等;而血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血液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检查. · 白细胞计数(WBC) 1﹑白细胞数值的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2﹑临床意义 白细胞↓ 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偶见革兰阴性菌(伤寒﹑副伤寒) ﹑结合分枝杆菌﹑病毒(风疹﹑肝炎) ﹑寄生虫等特殊感染. 白细胞↑ 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 ﹑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度. 白细胞总数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为异常现象. ·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1﹑白细胞分为有粒和无粒两种,有粒细胞根据嗜好性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无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2﹑白细胞各分类数值的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0.50—0.7(50%—70%)﹑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 3﹑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血液感染﹑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度恶病质﹑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重金属或有机物中度﹑放射性损伤引起或抗肿瘤药﹑苯二氮卓类﹑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药;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引起. 中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可由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引起;临床上多出现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皮质激素﹑坎地沙坦﹑甲基多巴等药物引起. 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可由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哌酮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 嗜碱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由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引起. 嗜碱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后引起. 淋巴细胞↓ 主要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 也可由中性粒细胞增多引起. 淋巴细胞↑ 主要见于传染病﹑血液病;可由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引起. 单核细胞↑ 主要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血液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 相对性增多见于连线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绝对性增多见于生理性↑,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据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患者),真性红细胞↑(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 红细胞↓ 主要由造血物质缺乏﹑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继发性贫血引起. ·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常称为“血色素”,其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基本相同,但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血红蛋白↓ 多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另外缺铁性贫血﹑慢性和反复性出血﹑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均可引起; 血红蛋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可因大量失水﹑严重烧伤引起; ·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进而止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 血小板↓ 可由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其他疾病及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 血小板↑ 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早期等;另外,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均可见血小板增多. · 红细胞沉降率(ESR) 一般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可加快,表明有病变存在.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生理性增快见于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病理性增快见于:①风湿病﹑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②组织损伤及坏死;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 第2节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的十四项指标是:尿液酸碱度﹑尿比重﹑尿蛋白﹑尿葡萄糖﹑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液隐血﹑尿沉渣白细胞﹑尿沉渣管型﹑尿沉渣结晶﹑尿酮体﹑尿肌酐﹑尿尿酸﹑尿淀粉酶. · 尿液酸碱度检查临床意义 尿酸碱度增高多见于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合症﹑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等,提高尿液PH. 尿液碱度降低多见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失钾性的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降低尿液PH. · 尿比重检查临床意义 尿比重增高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糖尿病﹑蛋白尿﹑高热﹑休克﹑腹水﹑周围循环衰竭﹑泌尿系统梗阻﹑妊娠中毒症或脱水. 尿比重降低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恶性高血压﹑低钙血症,以及肾小管功能异常者. ● 尿蛋白检查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由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或妊娠期妇女也会有轻微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多见于肾小球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药物肾毒性蛋白尿引起. · 尿葡萄糖检查临床意义 尿胆原增多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或其他疾病. 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阻塞性黄疸和其他疾病. · 尿液隐血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血红蛋白阳性多见于引起创伤﹑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应用阿司匹林﹑磺胺药等. 尿肌红蛋白阳性多见于创伤﹑原发性肌肉疾病﹑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代谢性疾病 · 尿沉渣白细胞检查临床意义 尿中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另外,由药品所指的过敏反应尿中也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 ● 尿沉渣管型检查临床意义 尿沉渣管型异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盂肾炎;也可见于应用多粘菌素﹑磺胺嘧啶﹑顺铂等药物所致. · 尿沉渣结晶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结晶异常常见于:磷酸盐结晶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大量的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肾病;脱氨酸结晶可见于脱氨酸尿的患者;铬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等患者尿液中;服用磺胺类、氨苄西林等药,可出现结晶尿。 ● 尿酮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酮体增高见于非糖尿病酮体和糖尿病酮体 · 尿肌酐临床检查的意义 尿肌酐病理性增加可引发内分泌与代谢性系统疾病及消耗性疾病 尿肌酐病理性减少可见于严重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及碱中毒、肾衰竭等。 ● 尿尿酸临床检查的意义 尿酸增高可引起痛风、核蛋白代谢增强、生理性不正常及用药不当; 尿酸减少可见于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期及高糖、高脂肪饮食。 ● 尿淀粉酶临床检查的意义 尿淀粉酶增高可见于急性膜腺炎发作期、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溃疡穿孔等。 尿淀粉酶减少可见于重症肝病、严重烧伤、糖尿病等。 第3节 粪便检查 1、粪外观 · 影响粪便色泽的主要因素:饮食和药物 · 临床医院上常见:稀糊状或水样粪便、米泔水样粪便、粘液便、冻状便、脓血便、乳凝块便、鲜血便、柏油便、白陶土便、细条便。 2、粪隐血 ● 在病理情况下,肺隐血可见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及其他疾病。 3、粪胆原 ● 粪胆原增加在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加;也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粪胆原减少在阻塞性黄疸明显减少,在肝细胞性黄疸时可增加或减少. 4、粪便的显微镜检查 显微检查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真菌 第4节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 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 · 丙谷转氨酶(GPT)的增高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呈正比 · AL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其升高可见于:肝胆疾病、其他疾病、用药与接触化学品. 2、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 AS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其升高可见于:心肌梗死、肝脏疾病、其他疾病及用药不当. 3、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γ-GT以肾脏中最高,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常致γ-GT升高。 4、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肝胆疾病、骨髓疾病、HMC-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可致ALP升高. 5、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 血清总蛋白增高可见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血清蛋白合成增加;血清总蛋白降低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丢失和摄入不足、血清水分增加、疾病; · 白蛋白浓度增加见于严重失水所致的血浆浓缩;血蛋白浓度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消耗增加及合成障碍. · 球蛋白增高见于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和淋巴瘤. 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俗称″澳抗″ 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接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效果. 8、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 ●乙型肝炎加重之前,HbgAg即有升高,有助于预测肝炎病情。 9、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HBeAh) 10、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项指标. ●“大三阳”指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 ● “小三阳”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 1、血清血尿素 ●通过测定血尿素,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临床意义:血清尿素氮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其他;血清尿素氮降低可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性肾病等. 2、血肌酐 ●血肌酐的浓度取决于人体的产生和摄入与肾脏的排泄能力,血肌酐基本不受饮食、高分子代谢等肾外因素的影响. ●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第六节 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的六个指标:淀粉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淀粉酶↑ 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淀粉酶降↓ 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 · 血清胆固醇↑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其他疾病、用药 · 血清胆固醇↓ 疾病、贫血 · 血清三酰甘油酯↑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其他疾病、生理性、用药 · 血清三酰甘油酯↓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严重障碍等.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临床表现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极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胆固醇增多主要见于冠心病.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再肝脏合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见于生理性、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及其他疾病. 第四章 常见病症的自我治疗 自我医疗其核心是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其三大支柱为自我护理、自我保健、自我治疗. 第一节 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 ● 发热 ①直肠温度>37.6℃、口腔温度>37.3℃、腋下温度>37.0℃,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②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脉搏加快,持续热为3~6天.③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阿司匹林、布洛芬、贝诺酯.④注意事项:纯属对症治疗;用药个体有差异掌握好用量;避免刺激宜在餐后服用;对可透过胎盘屏障的应考虑到对胎儿的影响;对解热镇痛药有过敏史的人不宜在联用其他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不宜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使用解热镇痛药时不宜饮酒或引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发热时注意补充能量、蛋白质和电解质. ● 头痛 ①主要用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②注意事项:人体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头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仅对疼痛又缓解作用,并不能治因,故不宜长期服用;明确病因;解热镇痛药在餐后服用且不宜饮酒和酒精性饮料;注意休息,保持能量平衡;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布洛芬. ● 咳嗽 ①咳嗽分为:感冒所伴随咳嗽、百日咳、支气管病变所伴随咳嗽、肺结核、肺炎所伴随咳嗽;②干咳、剧咳或阵咳首选苯丙哌林;百日咳宜用苯丙哌林,夜间咳嗽选用右美沙芬;感冒所引起的咳嗽常选用右美沙芬复方制剂; ●消化不良 ①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有:慢性持续性消化不良;偶然的消化不良;服用药物影响食欲;精神因素;胃动力不足;全身性疾病在胃肠方面的表现.②消化不良所用处方药:维生素B1、维生素B6;胰酶片;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大山楂丸;胃动力药.③注意事项:助消化药服用不宜用热水;抗菌药合用应间隔2~3小时;干酵母和乳酶生应适量合理服用;根据药物特性选择用药;多潘立酮使用时应注意其禁忌人群及禁忌事项. ● 腹泻 ①腹泻可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②《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止泻药活性成分和制剂有:药用炭、鞣酸蛋白、黄连素、口服补液盐、乳酸菌素等. ●便秘 ①便秘常见的原因:不良的饮食习惯;饮水不足或肠蠕动过缓;缺少运动;不能形成排便反射;结肠低张力、肠运行不正常;长期滥用泻药、抗酸药及胶体果胶铋;生活不规律和不规律的排便习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肠宜激综合征;②便秘可分为:意识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痉挛性便秘、低张力性便秘、药物性便秘. ●痛经 ①痛经是青春期至绝经期年龄段妇女在月经期出现的一种症状,多见于20-25岁以下未婚女性.②《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解热镇痛药活性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贝诺酯;解痉药的活性成分和制剂有氢溴酸山莨菪碱、颠茄浸膏片;对伴有精神紧张患者可口服谷维素. 第二节 常见疾病的自我治疗 · 口腔溃疡 ①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疮,其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收载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活性成分和制剂有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甲硝唑口颊片、地塞米松粘帖片、甲硝唑含漱液、碘甘油等.②注意事项: 甲硝唑含漱液长期使用可引起念珠菌感染;氯己定含漱液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儿童和青年偶可发生口腔无痛性浅表脱屑损害;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后至少30分钟后刷牙;对碘过敏者禁用西地碘;频繁使用地塞米松粘帖片可引起继发的真菌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咽炎 ①临床表现:急性咽炎者喉内干痒有灼热感,或有轻度喉痛,迅速出现声音粗糙或嘶哑,常伴有发热,干咳,或咳出少量黏液,且有吸气困难,由以夜间明显,严重者可引起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慢性咽炎者可有咽喉部不适、干燥、发痒、疼痛有异物感,总想清嗓子,有时清晨起床常会吐出微量的稀痰,伴有声音嘶哑,可有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多在疲劳和使用声带后加重,但不发热,病程长,易反复,不易治愈.②药物治疗:咽部抗炎的中成药如:双黄连口服液、清咽丸等,对急性炎症者可用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局部可用含片如:西地碘含片、度米芬等;发热较重的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外可加用甲硝唑含漱液、氯己定含漱液等;③注意事项:咽炎药用药可见一些胃肠道不适反应及皮肤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注意休息及食用清淡食物;应用口含片注意含片置放位置及时间. · 感冒与流感 ①感冒与流感病原体的区别:感冒由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其传播有直接接触感染和感冒者的分泌物感染两种;流感病原体即通过飞沫传播,尤其感染的称之为流感;②临床表现:感冒发病较急,初起时有卡他症状,后期出现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感染,普通感冒不会造成流行亦不会有并发症;流感发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明显,其传播迅速,感染性强;③抗感冒药组方常见搭配:解热镇痛药、鼻粘膜血管收缩药、抗过敏药、中枢兴奋药、蛋白水解酶、抗病毒药;④药物治疗:感冒发热或流感有高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感冒初起出现卡他症状可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和氯苯那敏制剂;伴有咳嗽可用含有右美沙芬制剂;抗病毒药可用含有金刚烷胺类药;缓解鼻塞可用收缩鼻粘膜血管药;⑤注意事项:明确抗生素对导致感冒和流感的病毒均无作用;根据感冒症状程度选择是否用药及根据药物性质对病症的选择. ● 缺铁性贫血 ①病因:慢性失血、长期营养摄入不足、需铁量增加、铁元素吸收不良、长期应用非铁制品的烹饪用具;②临床表现:可见神经、心脏肝脾、消化系统及皮肤症状;③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铁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恶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因子引起.④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铁剂及适宜的剂量;注意进餐的影响;对一些有特殊病症的人群选择铁剂时应注意;合理膳食. ● 蛔虫病 ①临床表现:腹痛、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过敏症状、粪检和血常规检查异常;②药物治疗:阿苯达唑、甲苯咪唑、枸橼酸哌嗪、噻嘧啶、噻苯哒唑、伊维菌素;③注意事项:抗蠕虫要长期使用对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抗蠕虫药对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要慎重选用;噻嘧啶与枸橼酸哌嗪有拮抗作用不能合用;预防为主. ● 脓疱疮 ①临床表现:脓疱疮损害主要有脓疱和脓痂;②药物治疗:高锰酸钾、聚维酮碘、苯扎溴铵、复方新霉素软膏、林可霉素、莫匹罗星软膏; ●寻常痤疮 ①临床表现:痤疮好发于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初起为多数散在与毛囊一致的黑色丘疹;严重的痤疮除黑头粉刺、血疹、脓疱外,可有蚕豆至指甲大小的炎症结节或囊肿;痤疮病程缓慢;②药物治疗: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2.5%或5%过氧化苯酰凝胶、5%或10%过氧化苯酰乳膏、维A酸凝胶及乳膏. ●冻伤(疮) ①临床表现:局部冻伤(疮)的表现主要在复温以后,可分为1度冻伤(红斑型) 、2度冻伤(水泡型) 、3度冻伤(坏疽型) ;②药物治疗:樟脑、氧化锌、肌醇烟酸酯软膏(烟肌酯)、冻疮膏;③注意事项:樟脑有刺激性,外用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注意饮食习惯及根据气候增减衣服;局部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荨麻疹 ①临床表现:可分为热性荨麻疹、冷性荨麻疹、巨大寻麻疹(血管性水肿)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②药物治疗:盐酸异丙嗪、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赛庚啶、色甘酸钠、富马酸酮替芬;③注意事项:可引起镇静、困倦、嗜睡反应,多数人能在数日内耐受;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抗过敏药;抗过敏药的应用必须及时;用药期间宜饮食清淡;服用抗过敏药如有不适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 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手、足癣) ①类型:可分为间擦型、水泡型、鳞屑型、角化型、体癣型;②药物治疗:水泡型脚癣可可外擦复方苯甲酸酊、咪康唑霜剂等;对间擦型、糜烂型脚癣保护创面无明显擦烂的可用足癣粉、足光粉等; 鳞屑型和角化型足癣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3%克霉唑软膏等;手癣的用药和足癣相同;手足癣可食使用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外用可推荐使用抗菌药如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沙眼 ①病原体:沙眼由病毒性沙眼衣原体侵入结膜和角膜引起的慢性眼病;②临床表现:分为进行期和退行期;③药物治疗:非处方药类可用磺胺醋酰钠(乙酰磺胺)、硫酸锌、酞丁安滴眼剂、红霉素眼膏;处方药类对重症沙眼可选用口服米诺环素.④注意事项:磺胺醋酰氨钠偶见过敏不宜过量使用;急性结膜炎忌用硫酸锌滴眼剂;酞丁安育龄妇女慎用,妊娠期妇女、过敏者禁用;注意用眼卫生. ●急性结膜炎 ①临床表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②药物治疗:四环素、金霉素、红霉素、磺胺醋酰钠滴眼剂、酞丁安或阿昔洛韦滴眼剂、醋酸可的松等;③注意事项:庆大霉素有耳毒性,故对儿童、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长期使用;碘苷滴眼剂长期使用可出现眼部不良症状,阿昔洛韦滴眼剂偶见烧灼感、疼痛、皮疹、荨麻疹;结膜炎的初期,对炎症性结膜炎可用热敷的方法,对过敏性结膜炎宜用冷敷法. 第五章 十种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高血压 1、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压水平定义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 病因:高血压其病因为多因素,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 ● 发病机制:心输出量改变、肾和肾功能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病变、细胞膜离子转运正常、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血管张力增离和管壁增厚、血管扩张物质、受体比例异常、高胰岛素血症. 2、高血压的分类 ●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 根据病程进展分为缓进型和急性型高血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 3、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 临床表现: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多见于中老年.一般起病隐匿,进程缓慢,病程长,初期较少出现症状,但一部分人自知道患有高血压后,反而会产生各种神经官能症. ● 主要并发症: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出血和脑梗死、高血压性肾硬化、视网膜病变和血管性疾病. 4、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按危险度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 5、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与原则 ● 治疗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 ● 治疗原则:紧密结合高血压的分级和危险分层,全面考虑患者血压升高水平、并存的危险因素、临床情况及靶器官损害为患者制定全面治疗方案. 6、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具体内容包括: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减少钠盐、减少膳食中脂肪、补充钾和钙;增强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其他如戒烟、限酒等. 7、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采用有效剂量获得高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用药剂量单品治疗疗效不好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高血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需长期降压治疗; 8、抗高血压药的种类 主要分为: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 、钙通道阻滞剂(亦称钙拮抗剂,CCB). 9、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明确最佳的首选药物治疗、抗高血压药的联合应用、注意剂量个体化、给药方案要科学、关注特殊人群和其他人员的降压治疗. 第二节 高脂血症 1、血脂的分类 ● 血脂指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酯类,包括胆固醇(CH)、三酰甘油酯(TG)、磷脂(PL) 和游离脂肪酸(FFA). 2、高脂血症的病因 ● 高脂血症可由年龄、饮食、季节、昼夜、遗传等因素引起. 3、高血脂症的分型及各类特点 ● 高脂血症可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Ⅲ型、Ⅳ型、Ⅴ型 ● 特点:Ⅰ型发病于儿童期,常伴有皮疹、黄色瘤、腹痛、肝脾肿大,呈脂血症性视网膜;Ⅱa型呈染色体显性遗传,约30%杂合子患者在40岁以上会发生黄色瘤;Ⅱb型易诱发冠心病;Ⅲ型为常染色体异常染色体遗传,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Ⅳ型常早发冠心病、脑卒中,可伴有胰腺炎、糖尿病,容易诱发冠心病;Ⅴ型常伴有肥胖病、糖尿病、急性胰腺炎. 4、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 血脂调节药的选用 治疗高脂血症,首先应采用饮食疗法并长期坚持,其次消除恶化因素,最后考虑药物治疗. ● 常用血脂调节药 口服血脂调节药 每日剂量 分服次数 主要的不良反应 辛伐他汀 10~20(最少80) 1 腹泻、腹胀、肌痛 肌炎、恒温溶解 、眩晕 洛伐他汀 10~20(最少80) 1 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腹泻、胀气 氟伐他汀 10~20(最少80) 1 腹泻、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腹泻、皮疹 吉非贝特 600~1200 1 胆石症、胃痛、嗳气、贫血、横纹肌溶解 第三节 脑卒中 1、血栓的概述 ● 血栓即血液在流动中发生凝聚后形成的有特殊结构的血块,阻塞血管而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谓之血栓形成;形成血栓的主要成分有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等. ● 血栓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血栓形成期,血栓形成初期,血栓形成期,血栓形成后期. ● 促进血栓形成的直接因素有:血管壁改变、血流变化、血液性质改变等三个因素. ● 血栓形成的具体原因:①血管壁损伤的程度和范围;②血小板的数量和聚集力;③凝血因子亢进,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④红细胞数量增加;⑤红细胞凝聚力增加;⑥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⑦血粘度增加;⑧内分泌代谢异常. 2、脑卒中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 ● 分类:①缺血性脑卒中 包括脑栓塞和脑血栓;②出血性脑卒中 包括原发性脑实质初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大多数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 ● 病因:脑栓塞是由各种栓子随血液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主要有:颅内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小板聚集、后四种因素为脑血栓形成的最危险因素。 ● 临床表现:脑血栓形成可引起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表现有颈内动脉系统、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严重出血性脑卒中可出现“三偏”,即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育. 3、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分为脑卒中的非药物治疗、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原则、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五个. 4、治疗脑卒中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血小板药应注意噻氯匹定对过敏者禁用,血液病和出血时间延长的出血性疾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和粒细胞缺乏症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氯吡格雷对肾功能不全或尿结石者忌用,有血液病史者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注意华法林的使用剂量及药物作用影响;使用溶栓酶过程中应做血常规监护;出血为溶栓酶和抗血小板药的不良反应;链激酶可引起过敏反应;脑卒中急性期不宜迅速降低患者血压.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1、 消化性溃疡包括①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以慢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要病变的消化疾病;②病程有慢性且反复发作的特点;③发病常秋冬及冬春季之交;④发生在胃肠道接触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部位. 2、 病因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3、 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外部因素 遗传因素、地理因素、精神因素、地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及化学品的刺激、吸烟. 4、 临床表现 规律性、长期性、反复发作性、季节性、节律性 十二指肠溃疡多出现饥饿痛和夜间痛;并发性: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5、药物治疗:①治疗目的:缓解或消除症状、治愈和加速创面愈合、防止严重并发症、防止溃疡复发;②可选用药物:解除平滑肌痉挛和止痛药如阿托品;口服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口服抑酸药分为组胺H2受体阻断药、胃泌素受体阻断剂、胆碱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 6、注意事项:①组胺H2受体阻断剂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忌用;对急性胰腺炎者慎用;对有过敏史、肝肾功能不全者和儿童应慎用;严重心脏和呼吸系统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器质性脑病者慎用;②硫糖铝须在空腹或餐前0.5-1小时服用,不宜与牛奶、抗酸药同服,连续用药不宜超过8周;铋剂应在餐前0.5-1小时或睡前服用;有消化性溃疡者应避免吸烟;消化性溃疡通常预后良好. 第五节 糖尿病 1、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四类. 2、 主要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与体重减轻,其他 3、 特点:①1型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30岁前为常见,多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急,病情重,血中可测到不同种类的针对胰岛素的自身抗体,多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一般有家族遗传病史;起病缓慢;多数人肥胖、食欲好、精神体力与正常人并无差别;多在检查身体时被发现;可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4、 并发症: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 5、 诊断指标:尿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葡萄糖耐量实验、糖化血红蛋白、血浆胰岛素测定、血清C肽测定 6、 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可用胰岛素注射或与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双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等可选用胰岛素注射;对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对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在有良好的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无胰岛素血症时可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非磺脲类降糖药对餐前、餐后血糖有显著控制作用;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可首选格列喹酮。 7、 治疗糖尿病药的合理应用 治疗糖尿病宜综合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和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采用“精细降糖”策略;注意药物使用中各药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注意保护肝肾功能,糖尿病合并肝病时宜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肥胖型糖尿病首选二甲双胍,非糖尿病患者首选磺酰脲类药物;注射胰岛素时注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动物和人胰岛素在结构上有差异、注意仅有可溶性人胰岛素可静脉给药、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磺酰脲类胰岛素促铋剂注意事项;α糖苷酶抑制剂注意事项;非磺酰尿类胰岛素促铋剂注意事项. 第6节 骨质疏松症 1、 骨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高密度结缔组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皮质骨、松质骨。 2、 骨质疏松症系代谢障碍的一种全身性骨髓疾病,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自然衰老过程中人体组织器官系统退行性改变在骨髓系统出现的症状,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主要与增龄衰老有关。 3、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损坏骨代谢所诱发的骨质疏松,如代谢性、内分泌、结缔组织疾病、营养因素。 4、 诱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大致有:(1)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中长期缺少钙、磷或维生素D。(2)妇女在停经或切除卵巢后,体内能保持骨质强调的一种激素一一雌激素的分泌减弱;(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会大量流失钙;(4)活动量小,户外运动的少;(5)大量和长期的饮酒、喝咖啡、吸烟;(6)长期服用药物。 5、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1)胸、背、腰、膝等部位疼痛。(2)身体姿势出现园背或凹圆背。(3)下肢肌肉痊李,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4)骨密度检查可能低于同性别骨峰均值。(5)易发病理性骨折。 6、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老年人一种退行性的病症,有三个特点:(1)发病率高。(2)发病机制尚不清悉。(3)治疗方法呈多样性。 7、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一般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1)促进骨矿化剂、钙化剂、维生素D。(2)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3)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氟制剂。 8、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应注意事项:(1)妊娠期妇女禁用;既往患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者,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视网膜静脉血栓者禁用;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不全、胆汁淤积、严重肾功能不全、难以解释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者禁用。(2)对绝经期超过2年以上的妇女方可使用。 9、 降钙素应注意事项:(1)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将钙素过敏,应用前宜做皮肤过敏感试验。(2)大量短期治疗时,少数患者易引发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降钙素对妊娠期妇女慎用;对皮疹、支气管哮喘者慎用。(3)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宜同时补充钙制剂。(4)皮下、肌肉注射或静滴后的不良反应为面部、手部潮红,见于20%-30%的患者。 10、 双膦酸盐应用注意事项:(1)为减少不良反应,在使用一种双膦酸盐药时,不得再合并应用其他双膦酸药。(2)双膦酸盐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食管炎、粪便潜血,口服时应于早晨空腹给药。 11、 钙制剂应注意事项:(1)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是有效吸收钙所必须的。(2)补钙应选用含钙量高、生物利用度好、制剂溶出度高的钙。(3)钙在体内吸收随着钙的摄入量增加而增加,但达到某一阀值后,摄入量增加了、钙的吸收并不同步增加,人体对钙的需要量因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而有差异。 第7节 肺炎 1、 肺炎是一种实质性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引发,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其他如放射、化学、过敏等因素亦可引起肺炎,肺炎为常见病,儿童、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力低下、以及伴有糖尿病、肿瘤、尿毒症者,感染的几率更大。 2、 导致肺炎的病原体较广,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其他微生物。 3、 肺炎的分类:按解剖学分类(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3)间质性肺炎(以间质为主的肺炎) 4、 按获得途径分为:医院内获得性、社区获得性,其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为院外感染,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一种,为大叶性肺炎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寒战、高潮、咳嗽、吐铁锈色痰,并有肺实变体征。 5、 肺炎链球菌肺炎:(1)病因与流行病学: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男性多见,吸烟者,痴呆症,充血性心衰、慢性病、病毒感染、慢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患者,免疫缺失者极易受感染。(2)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日,起病都急骤,有高热半数人呈稽留热型,伴有肌痛疼痛,患侧胸部疼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痰少,但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 6、 葡萄球菌肺炎:(1)病因与流行病学: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分为原发或继发两种,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者,如糖尿病、血液病、艾滋病、肝病、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病毒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既往已有支气管-肺病者。(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痰液为脓血性,量多,可带血丝或呈粉红色乳状。 7、 克雷白杆菌肺炎:(1)病因与流行病学:多发生于老年、免疫功能受损、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慢性支气管炎。(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痰液呈黏脓性,呈绿色或砖红色,呈胶冻状。 8、 支原体肺炎:(1)病因与流行病学: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支原体经过口、鼻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常于秋天发病,好发于青少年人。(2)临床表现:一般发病缓慢,如阵发性刺激咳嗽、干咳或少量脓痰。少量胸腔积液。 9、 病毒性肺炎:(1)病因与流行病学:多见于儿童、腺病者,疱疹毒均可引起严重的肺炎。为吸入性传染,通过飞沫传统,偶见有接触感染。(2)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咳嗽并咳出少量脓痰。 10、 肺炎一经诊断,立即应用抗感染药治疗。 11、 选择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1)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确立先决条件。(采集标本送检)。(2)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作用和抗菌谱、药物学特征和不良反应。 第8节 尿道炎 1、 泌尿道感染即指病原微生物在人体泌尿系统中长繁殖,并侵犯尿道黏膜或组织,发生的感染和炎症。治病的病原微生物不同而分为细菌(淋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细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感染。泌尿道感染按照部位分为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炎和肾脏感染。下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本文档为【2011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三(西药士、西药师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617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29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