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举报
开通vip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四节 新生儿专业 一、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湿度适宜。 2.身份识别:新生儿入母婴同室,需核对新生儿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出生时间、性别等)及全身情况,并告知家属及产妇。 3.体位护理:将新生儿安置在婴儿床内,出生6小时内,新生儿头放平或稍低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遵医嘱吸氧,并报告医师。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新生儿保暖。每日测体重1次、测体温...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四节 新生儿专业 一、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湿度适宜。 2.身份识别:新生儿入母婴同室,需核对新生儿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出生时间、性别等)及全身情况,并告知家属及产妇。 3.体位护理:将新生儿安置在婴儿床内,出生6小时内,新生儿头放平或稍低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遵医嘱吸氧,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医师。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新生儿保暖。每日测体重1次、测体温4~6次,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与对症处理。 5.新生儿护理:根据情况,每日行新生儿沐浴1次,眼部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臀部护理各1次。 6.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新生儿医师,必要时转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早产儿。 1.维持体温稳定 (1)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病情,给予不同保暖措施,测体温6次/d。 (3)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2.维持有效呼吸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肩抬高15?,头偏向一侧。 (2)有缺氧症状时,遵医嘱给予吸氧,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出现呼 吸暂停,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拍打足底、托背、睡水床等措施。 3.合理喂养 (1)尽早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2)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给予鼻饲喂养。 (3)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4.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做好手卫生。 (2)限制探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室内物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5.密切观察病情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患儿喂养、精神、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 (3)加强输液管理,常规使用输液泵,密切巡视,随时记录。 6.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注意保暖,维持患儿体温36,37?。 (2)合理喂养4,6个月。 (3)保持皮肤清洁,加强脐部护理,预防感染。 (4)出院后1个月门诊随访 (5)根据体重增长情况,按时预防接种。 三、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并保持空气清新。 1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治疗、护理患儿时必须使用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消毒。 3、严格执行每班交接班制度,认真查对手条、床头牌。 4、每日测体重一次,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同时注意保暖及观察患儿反应及各项体征。 5、每日洗澡或擦澡一次,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并做好脐部、臀部护理。 6、喂奶前换尿布,遵医嘱给予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无吸吮能力者给予鼻饲喂养。喂奶时注意患儿体位,防止吐奶、误吸造成呼吸道阻塞。 7、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管理。 8、患儿入暖箱或远红外辐射保暖台保暖,每日测体温4次,每班有暖箱温度、湿度记录。 9、严密观察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15~30分钟巡视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做必要的处理,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各种急危重患儿。 10、注意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和监护仪等抢救设备性能完好,处于使用及备用状态,各种抢救用药齐全并在有效期范围表 现。(3)哺乳情况,有无呛奶,口唇发绀。 7. 合理喂养,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给予鼻饲喂养。 六、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 or sepsis)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2. 准确及时应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 维持体温稳定,体温偏低时,及时给予保暖;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并多喂水。 4. 遵医嘱用氧,注意调节氧浓度,监测氧饱和度。 5. 加强脐带及皮肤护理。 6. 保证营养摄入,合理喂养。 7.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讲解与败血症有关的护理知识。 七、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血糖(hypoglycemia)指血糖值低于同年龄婴儿的最低血糖值。以全血标本检测,足月儿最初3天内血糖低于1.7mmol/L、3日后低于2.2mmo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生后3日内血糖低于1.1mmol/L,3日后低于2.2mmol/L。 1. 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用输液泵调节葡萄糖的输入量及速度。 2. 能进食者提倡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按时喂养。 3.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4. 根据患儿体重、体温情况给予暖箱或热水袋保暖。 5. 观察患儿有无震颤、多汗、呼吸暂停,如发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处理。 八、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 )皮肤黏膜黄疸程度;(2)神经系统症状:有无拒乳、嗜睡、 1. 病情观察:(1 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3)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4)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 2. 患儿吸吮无力、纳差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保证奶量摄入。 3. 遵医嘱给予蓝光照射或换血疗法,并做好防护措施。 4. 遵医嘱给予口服肝酶诱导剂。 5. 合理安排输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6. 做好患儿家长的解释工作,使家长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九、新生儿低钙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钙血症(hypocalcemia)当血钙低于1.8mmol/L(7.0mg/dL)或游离钙低于0.9mmol/L(3.5mg/dL)时称低钙血症。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遵医嘱给予口服钙剂,口服钙剂应在两次喂奶间给药,禁止与奶汁混合,以免影响钙吸收。 3. 静脉用药过程中要确保输液通畅,防止药物外溢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发现药液外溢,应立即拔针停止注射,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4. 静脉输入10,葡萄糖酸钙针时要用5,葡萄糖液稀释1倍以上。 5. 备好吸引器、氧气、喉镜、气管插管等急救用物,一旦发生喉痉挛立即实施抢救。 6. 介绍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多晒太阳。无法母乳喂养者可选用婴儿专用奶粉,并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 十、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建立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 1. 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通畅气道:及时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B.建立呼吸:(1)触觉刺激;(2)面罩复苏囊加压给氧;(3)严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C.恢复循环:胸外按压心脏。 D.药物治疗:(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2)保证药物应用。 E.评价:效果评价贯穿始终。 2. 保暖,维持患儿体温在36,37?。 3. 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和神经系统症状。 4. 遵医嘱给氧,监测氧饱和度。 5. 合理喂养,观察吃奶及消化情况。 6. 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做好记录。 7(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的疾病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 理,得到家长的配合。 十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37?。 1. 保暖,维持体温在36? 2.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精神反应,肌张力的变化。 3. 遵医嘱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 4. 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5. 准确调节输液泵滴速,协助医生监测患儿血糖变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的高值。 6. 合理喂养,观察吃奶及消化情况。 7. 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及预后,帮助家长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指导家长掌握一定的康复及功能锻炼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系由破伤风杆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固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 1. 控制痉挛 (1)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 (2)建立静脉通道 最好选择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 (3)患儿放置在单间,专人看护,必要的操作集中在使用止痉剂后完成。 (4)用3%过氧化氢消毒脐部,外涂75%酒精,用破伤风抗毒素脐周封闭。 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抽搐时患儿面色、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感染。 (2)吸氧,缺氧改善后及时停氧。 (3)备好抢救物品。 4. 保证营养,早期应给予静脉营养以保证热能供给,病情允许的情况系,给予鼻饲喂养,病情好转时用奶瓶喂养来训练患儿吸吮力及吞咽功能,最后撤离鼻饲管。 5. 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6. 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讲授有关育儿知识。 十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护理常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临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病理以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坏死为特点。是新生儿尤为早产儿阶段胃肠道的一种严重需要急救治疗的疾病。 1. 禁食7--14日,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每周更换胃管2次,注药后夹管30min。 2. 补液护理,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按时按量完成输液。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患儿的面色、呼吸、体温、心率、精神状态、四肢温度及皮肤有无花纹。 (2)呕吐的次数、颜色、量及性状,有无腹胀。 (3)有无休克、肠穿孔、低体温、酸中毒等并发症。 4(正确及时留取大便标本并送检。 5. 加强基础护理,每班做口腔护理1,2次,保持皮肤清洁。 6. 恢复喂养:腹胀消失,大便潜血阴性后可逐渐进食。开始试喂糖水,1日后无腹胀、呕吐可改喂母乳。人工喂养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间隔时间由长到短。恢复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呕吐,腹胀等症状,若反复出现应立即再次禁食。 十四、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病因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 1. 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 2. 注意保暖,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减少耗氧和水分丢失。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4. 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 (1)清理呼吸道: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彻底吸净气道分泌物; (2)抽取药液,从气管中滴入,患儿分别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以利药液吸收; (3)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更好地弥散; (4)注入药物后4,6,禁止气道内吸引。 5. 保证营养供给,注意喂养,不能吸吮吞咽者可用鼻饲喂养或补充静脉高营养液。 6. 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定期对患儿进行评估。 7.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 十五、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死亡率高,严重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出血类型为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及丘脑基底节出血。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意识形态、囟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燥音,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应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 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4. 遵医嘱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 5. 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遵医嘱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6. 遵医嘱准确用药,确保疗效。 7. 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保暖。 8. 健康教育:强调远期治疗和随访的重要性,对遗留后遗症患儿,应指导其家长对患儿进行 肢体功能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十六、新生儿手术后监护常规 新生儿(Newborn)是指自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的婴儿。 1. 患儿全麻术后安置于暖箱或红外线保暖台,根据年龄、体重调节暖箱温度。 2. 持续监测心率及指脉氧饱和度,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3. 了解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检查全身皮肤,详细交接带回液体及各种管道,妥善固定, 标识 采样口标识规范化 下载危险废物标识 下载医疗器械外包装标识图下载科目一标识图大全免费下载产品包装标识下载 清楚。 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5. 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期间监测血氧饱和度,按需吸痰,停用呼吸机后遵医嘱吸氧,及时观察氧饱和度情况。 6. 严密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做好基础护理,防止手术切口污染。 7. 做好管道护理,保持各种管道固定好、通畅,防止管道脱落。严密监测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8. 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控制液体滴速,保证静脉入量,防止液体外渗。 十七、新生儿肠穿孔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新生儿肠穿孔(Neonatal intestinal perforation)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 引起肠穿孔的原因有很多,如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胃、肠壁肌层缺损,胃肠壁局部缺血,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病死率高,除病情重、并发症多外,由于早期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疾病本身的表现常被原发病所掩盖,穿孔后不易及时发现,给诊断带来困难。 术前护理 1. 饮食护理:禁食,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 病情观察:观察患儿精神反应、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血压、腹胀情况、腹壁张力及腹壁皮肤颜色。 3. 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准确输入液体。 4. 体位:头肩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防止误吸。 5.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睡水床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术后护理 1. 麻醉未醒,行呼吸机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严密观察患儿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指脉氧饱和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3.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严密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出,避免大小便污染。 4.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标示清楚。 5. 术后暂禁食水,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 6. 用药护理: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保证热卡供给,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 7. 保持患儿安静,哭闹时给予安抚,防止腹胀。 十八、新生儿先天肠闭锁肠狭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 of the intestine-)指在从十二指肠到直肠间发生的肠道先天性闭塞和变窄,是新生儿外科中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术前护理 1. 患儿术前禁食水、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 观察患儿心率、精神反应、指脉氧饱和度、腹胀情况、有无肠型、呕吐以及 呕吐物的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3. 遵医嘱准确输入液体,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4. 保持患儿头肩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防止误吸。 术后护理 1. 麻醉未醒,行呼吸机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严密观察患儿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及指脉氧饱和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3. 严密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出,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 4.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标识清晰。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并记录。 5. 造瘘口护理: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及时清除肠液及引流液,观察造瘘口处肠粘膜的颜色及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 6. 保持静脉液体通畅,遵医嘱给予液体输注,保证热卡供给。 7. 保持患儿安静,哭闹时给予安抚,防止腹胀。 十九、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护理常规 蓝光照射治疗,简称光疗(phototherapy),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1. 光疗前护理 (1)接通电源,检查光疗箱。 (2)预热,待光疗箱温度升至设置温度。 (3)夏季高温天气,光疗箱应放在空调房间内。 (4)清洁患儿皮肤,裸体,包好尿布,用不透光眼罩遮盖双眼。 (5)做好光疗箱的使用登记工作。 2. 光疗时护理 (1)患儿裸体安置于玻璃床中央,帮助患儿摆好舒适体位,1,2h翻身1次。 (2)保持玻璃床清洁,患儿呕吐物,汗渍,大小便等污物应及时清除。 (3)每4--8,测体温1次并记录,根据患儿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使患儿体温保持在36, 37?,体温,38.5?时暂停光疗。 (4)每1h巡视1次,观察患儿有无烦躁,高热,皮疹,腹泻等光疗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 通知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5)两次喂奶之间喂糖水,以减少不显性失水。 3. 光疗后护理 (1)光疗结束后检查患儿皮肤粘膜完整情况,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大小便情况。 (2)登记停止光疗时间。 (3)清洁消毒光疗箱,更换损坏灯管,保持光疗箱功能完好,备用。 第五章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舒适、通风,根据病情调节病室温、湿度。 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做好入院宣教及评估。 3、 测量体重、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3岁以内酌情免测脉搏、呼吸、血压)。 4、 新入患儿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若体温在37.5?以上,每日测体温4次,若在38.5 ?以上,每日测体温6次,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 5、 每周测体重,特殊、危重患儿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 按医嘱执行饮食、三级护理制度。 、 做好健康宣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7 8、 按要求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9、 做好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面交班记录及床头交接班。 10、 执行病室生活制度,保证患儿充足睡眠和休息。 二、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常规 高热惊厥( concvulsion)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多见于1-3岁的小儿。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全身强直,持续数秒至数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 1.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 2. 惊厥时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3. 预防外伤:床边放置床挡,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4. 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及瞳孔的变化及药物疗效。 5. 注意观察抽搐的部位、时间及次数,出现抽搐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6. 体温超过38.5?者每4h测量体温一次,并行物理降温或按医嘱给予解热剂。 7. 保证患儿摄取充足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8. 告之家长预防惊厥的关键是及时控制体温。 三、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前提下,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 1. 危重病患儿应住抢救室并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2. 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高斜坡卧位,保持安静,避免哭闹。 3. 呼吸困难、紫绀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物。 4. 观察心率、节律的变化,以及患儿的精神状态、呼吸、面色、末梢循环等情况,如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时应密切观察有无洋地黄毒性反应,如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症状。 6. 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量及速度,详细记录24h出入量。 7. 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8.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9. 避免患儿受凉,做好家长健康指导。 四、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pneumonia)是由不同的致病菌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特征。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肺炎死亡占小儿死亡的第一位。按病程分类:病程大于1个月为急性肺炎;病程1,3个月为迁延性肺炎;病程大于3个月为慢性肺炎。按病情分为:轻度肺炎,表现为呼吸系统受累,其他系统无或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常有神经、消化和循环系统受累的表现。 1. 注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2?,湿度55,60,。 2.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 3. 嘱患儿卧床休息,有呼吸困难、紫绀时及时吸氧,观察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有效的咳嗽,必要时遵医嘱雾化治疗。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抢救物 品。 5. 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进食时少量慢喂,以免发生窒息。 1.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呼吸、脉搏以及咳痰的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 生。 2.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3. 根据病情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五、小儿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简称呼衰,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诊之一。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并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 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吸痰。 3. 遵医嘱给予高浓度吸氧与低浓度吸氧交替使用。 4. 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5. 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疗效及毒副作用。 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常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使正在生长的骨骼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营养性疾病。此病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中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儿可见消化功能紊乱,心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及免疫功能等。临床分初期、激起、恢复期、后遗症期。 1( 避免交叉感染。 2( 轻症患儿应鼓励多户外活动。 3( 佝偻病活动期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早坐、久坐、久站或早行走,防止骨骼畸形。护理 操作时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防止骨折。 4( 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 物。 5( 遵医嘱给维生素D制剂,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表现,如过量表现立即停服。 6( 做好健康指导,告之家长行日光浴、服维生素D的正确方法。 七、小儿脑膜炎护理常规 脑膜炎(meningitis)是由各种病毒、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中毒症状、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者取头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尽量减少刺激。 2. 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昏迷者可给予静脉高营养和鼻饲。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抢救药品和物品。 1. 使用脱水剂时,注意输液速度,防止药液外渗,观察脱水效果。 2. 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的临床表现,警惕脑疝和呼吸衰竭的发生,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 生。 3. 防止外伤,避免惊厥时出现舌咬伤和坠床。 4. 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注意床单位的整洁,做好口腔、眼部护理。 5. 昏迷者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做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肢体畸形。 八、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并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腹泻主要以肠道症状为主;重型腹泻除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以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1. 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 遵医嘱及时留取大便标本,做好大便培养,预防臀红及尿路感染。 3. 加强饮食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以少量多餐,多饮水为原则。呕吐严重时须暂禁食,母 乳喂养患儿暂停辅食,人工喂养患儿,可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大小便次数、颜色、气味、量,及时送检。 5. 评估脱水程度及有无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 6. 根据医嘱安排输液顺序及滴速,观察补液效果。 7. 静脉输液时掌握补液原则,即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酸补碱, 见惊补钙。 九、小儿营养不良护理常规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加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或水肿,伴有各器官功能紊乱。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最主要原因。 1. 重症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饮食量、体重逐渐增加活动量。 2. 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铁剂;饮食遵循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循序 渐进的原则。 3. 实行保护性隔离,与感染性患儿分开居住。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4. 及时监测体重,了解治疗效果。 ?度营养不良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等异常变化。 5. 对 6. 重症患儿输液或输血时,根据病情严格掌握滴速,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并发症。 十、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浮肿、尿少、血尿、高血压。 1. 急性期2周加强饮食管理,尿少、水肿期间以低盐、低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饮食为宜;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待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恢复正常饮食。 3. 注意观察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尿色、水肿性质及程度,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4. 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避免口腔感染及皮肤感染。 5. 指导按时服药,定期随访。 十一、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丢失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具有4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 1. 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呼吸道感染。 2. 高度浮肿伴大量蛋白尿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待尿蛋白下降、浮肿逐渐消退后,可适当下 床活动。 3. 加强饮食管理。长期应用激素期间,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植物性脂肪。 4. 遵医嘱记录24h尿量,按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5. 观察浮肿部位、程度及性质,有无腹水、胸水,定时测量胸围、腹围,以了解浮肿消退 情况和治疗效果。 6. 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鼓励多饮水。 7. 应用利尿剂、抗凝和溶栓治疗期间,注意监测电解质,观察有无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血栓 形成。 8. 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高度水肿期间,避免肌肉注射,阴囊水肿时,可用吊带托起, 紫草油纱布加50%硫酸镁湿热敷。 9. 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定期随访。 十二、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 病,为 血管炎综合征中的最常见型。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 1. 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呼吸道感染。 2. 起病2周重度贫血、严重出血、血小板低下的危重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待血色素、血小板逐 渐回升时, 可适当增加活动。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铁高的高维生素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 3.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有无颅内出血倾向,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做好记 录。 4. 贫血严重时,遵医嘱持续低流量吸氧0.5,1L/min。 5. 化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做好患儿心理护理。 6. 输血时注意输血滴速及有无输血反应。 7. 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口炎及皮肤感染。 8. 骨穿、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各种穿刺后延长压迫止血时间,防止出血。 9. 加强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外伤、出血和感染,定期复查。 十五、小儿糖尿病护理常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vs,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即I型糖尿病,98%儿童期糖尿病属此类型,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即II型糖尿病,儿童发病甚少;?其他类型:包括青年成熟期发病型,继发糖尿病,某些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易并发酮症酸中毒而成为急症之一。 1. 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尿糖、血酮、尿酮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 根据患儿年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指导合理饮食。 3. 按时、准确注射胰岛素,及时进餐,如出现低血糖反映,通知医生配合处理。更换注射部位,合理保存胰岛素,教会患儿或家长掌握自我注射胰岛素技术。 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5. 鼓励患儿每天适当活动,注意运动时间。 6.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不良情绪,帮助患儿逐渐学会自我护理。
本文档为【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132